历史的记忆 历史与人民的记忆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2:34:05
历史的记忆 历史与人民的记忆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时间:2023-11-20 12:34:05     小编:笔舞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历史的记忆篇一

历史是人类不断前行的脚印,也是人民共同的记忆。在历史中,有那些美好而让人感动的故事,也有那些令人痛心的悲剧。人们通过历史来铭记过往,通过历史来更好地塑造未来。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分享我对历史与人民记忆的心得体会。

二、历史忏悔与道歉

历史的残酷是不可否认的,有很多民族遭受过巨大的苦难。为了更好地面对历史,很多国家开始了历史忏悔与道歉。这种做法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在现代社会中,国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可以通过历史忏悔和赔偿而取得。这就是历史与人民的灵魂的栖息之处。这种做法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和平和合作,也更好地铸就了人类未来的美好。

三、历史的传承和发展

历史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在历史中,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精神和思想领袖。历史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等等的存在,也可以为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历史弘扬着人类不断前行的脚印,在历史的纪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未来的美好。

四、历史的珍藏和修复

历史的珍藏和修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在珍藏和修复中,要注意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要求历史的完整性和保持其真实性。各国要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倡导和鼓励历史文化保护,让历史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接受。这也体现出了历史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历史与人民的关系

历史的真实记录,不仅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资料,更让人们意识到历史对于人类前进的重要性。历史不只是叙述过去的事情,也展露出历史对于人民的文化塑造和人文精神的养成。历史不应该被用来告诉人们需要到哪里去,而是用来告诉人们该怎么去,让人们更好地走向未来,造福人类。

结语

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和脚印,也是人民共同的记忆。它不止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也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对人类前进的巨大作用。历史应该受到重视和珍贵,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历史的记忆篇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记忆逐渐模糊,但有些记忆却一直留存在心中。九一八事变、二战、建国初期的艰苦岁月,这些历史事件塑造了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历史中,红色记忆犹如一颗珍贵的宝石,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下面,我将分享我对百年历史红色记忆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红色记忆是我们民族魂的象征。回顾百年历史,无数英雄人物的事迹让我们心潮澎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血与火的洗礼。从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长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每一步都离不开红色记忆的引领。这些英雄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追求进步,坚定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其次,红色记忆教会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辈们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砺和考验。在战争年代,他们克服了困难、挫折和敌人的层层阻挠,为了国家的解放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共同扛起了历史的大梁。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无论是工作上的挑战还是家庭的矛盾,我们都不退缩、勇往直前。

另外,红色记忆让我们不忘历史的教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红色记忆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的悲剧和教训。警惕和深思是从历史中汲取的最宝贵的财富。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世界各地的战争和种族灭绝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学习历史,我们明白了和平的宝贵,了解到了珍惜生命的重要。只有通过历史记忆的保持,我们才能更好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此外,红色记忆庆祝我们的辉煌成就。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从落后到崛起的伟大蜕变。红色记忆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崛起,也见证了我们人民的辛勤付出。从解放战争的胜利到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我们取得的成就无法言表。红色记忆提醒我们记住这些辉煌时刻,不忘初心,不忘记为了这一切所付出的努力,更珍惜现在的幸福和成就。

总之,百年历史红色记忆是一面镜子,照亮着我们的过去,并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勇敢面对困难,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庆祝我们的辉煌成就。让我们铭记历史,永远珍惜红色记忆,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历史的记忆篇三

近日,我看了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纪录片。通过观看,我感悟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也对党百年的成就和经验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党的初心、奋斗历程、基本经验、引领思想和使命担当方面,分别展开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让我深受触动。百年党史始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以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和全体人民的幸福为己任。不管是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初心使我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初心,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为人民做出贡献。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让我敬佩不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到土地革命、抗战胜利,再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着民族的发展进步。党的奋斗历程使我明白,要想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就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党的执政能力和组织建设得到了持续的加强。党内严明的纪律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共产主义战士的政治本色。

此外,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是时代的先锋。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深刻指引着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引领思想告诉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钻研,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勇担时代责任。

最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令我深感自豪。百年党史让我明白,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解放的先锋,更是为全人类谋幸福的战士。中国共产党坚持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国际正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告诉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树立世界眼光,立足国际大局,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催人奋进的纪录。从党的初心到使命担当,每一个方面都饱含着党员的使命和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和热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共同进步而奋斗!

历史的记忆篇四

历史中的小人物

――从武松错杀的十二个人谈起

文/刘东[东北师大附中]

鲁迅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兵被“挟诈而尽坑杀之”,四十万人的命一笔勾销。一将功成,万骨皆枯。中国史书的祭坛上,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小人物们前赴后继,最后凝成了书上的几笔墨迹“坑杀之”,历史听不到他们在沙场上最后的哭号,也看不见他们满面血渍被推搡着掉人大坑;它看不到士兵冲锋时颤抖的双手,它也听不见月圆之夜在兵营里响起的楚歌。历史不语,它知道史书上的每个字背后都有一条曾经鲜活的人命。

历史不语。历史早就被驯服得没了脾气。它麻木地走过,撇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辛酸回忆。几千年了,它撇下我们,告诉我们我们很卑微。中国古代少有对人本身的尊重,它是一个要求爱天子胜过爱大众的国度。它把千万农民囿在土地上,用陈腐的说教告诉他们他们很渺小。它创造了一个神乎其神的天子,又告诉他们千千万万的功劳全靠他的庇佑和领导。个人是工具,集体是手段,最后又是为了个人的目的。这是抢夺,是压迫。

启蒙使人自己摆脱自身的蒙昧,遗憾的是,从心到脑的过程,我们现在还在走。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借助尹天仇的嘴说出了心底最想说的话,“群众演员也是演员”。但历史上,这样的声音太少了。一代代人成了过客,或者草草留了一笔成了陪衬,或者连一点儿痕迹都没留下。他们在生活中挣扎,在历史中挣扎。历史是如此的势利。它只看到秦始皇一扫六合,却看不到马前士卒奋力的厮杀;它只看到霍去病北却匈奴,却看不到大漠里将士苦苦的思念。它听不到边关的胡笳,它看不见尘封的盔甲,小人物自顾不暇。

是时候了,是时候给小人物以尊重了。世界像是一个麻袋,人们囿于其中,只能无力地挣扎。有的人放弃了,浑浑噩噩;有的人坚持,继续挣扎。即使不可能因为他的挣扎而冲破牢笼,但正是有这些跳动的心脏和梦想的挣脱,才让麻袋一点点悄然发生改变。许是有心,许是无意,个人的前行中伴随着世界的前进。这个世界不需要你,不需要我,但世界需.要每一个奋斗中的“你我”。没有这些所谓的小人物,历史就是一潭死水。

这是一篇视角很独特的作文,作者并没有从故事的主角武松出发,而是以被杀的十二个小人物作为议论主题。从这十二个人出发,文章引经据典,从秦始皇到周星驰电影,将这个话题扩大到中华文化缺乏关注普通个体的一面,最后直指当下社会上的问题,结尾收束有力,疑问中饱含思索与期待。其实我们相信,青年学生写出这样的文章,本身已经是小人物有力的呼喊与挣扎了。

(孙立权李思遐)

历史的记忆篇五

近年来,历史记忆丛书大受欢迎,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热烈的反响。作为一本记录历史的丛书,它既能让人们了解历史,也能让人们感悟历史。在初中阶段,我读过许多关于历史记忆的丛书,它们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下面,我将就这个主题谈谈我的体会和感悟。

一、历史记忆丛书带给我们了解历史的渠道

历史记忆丛书记录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通过这些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上许多有趣的事情。也许在学校中,我们只是了解到了一些浅显的历史知识,而在历史记忆丛书中,我们则可以深入了解某一事件或某一历史时期的细节和背景。这些书籍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深入了解我们的祖先们的奋斗历程,提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二、历史记忆丛书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历史记忆丛书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都有着自己的启示和教益,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行为、思想、故事中汲取智慧。例如,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中了解到封建王朝的腐败和衰落,从而更好地认识封建社会的缺陷和不足,避免重蹈覆辙。

三、历史记忆丛书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

在历史记忆丛书中,我们不光可以了解历史,还可以认识自我。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和困惑并不是新鲜事物,它们可能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了。如果我们能够在历史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场景,就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同时,通过了解历史,我们还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从而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

四、历史记忆丛书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历史记忆丛书中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于我们的社会、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阅读这些历史书籍,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历史,还可以了解到社会和政治的运行规律,为我们未来的生活、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帮助。同时,通过了解历史,我们还能更好地体验众人同甘共苦、共克时艰的情感,从而更加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总结

历史记忆丛书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历史的细节和背景,增加对历史的认知,通过历史所包含的智慧深化自己的思考,认识自我,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继续读书,从历史的长河中收获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历史的记忆篇六

第一段:引言(100字)

百年历史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红色记忆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这段历史中充斥着革命、英雄、牺牲和奋斗,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前人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百年历史红色记忆是一段一次次打破枷锁的故事,也是一次次振奋人心、激发斗志的引导。

第二段:历史的召唤(200字)

百年历史红色记忆让人不禁思考:为何那段时间充满了无畏、决绝、自强乐观与无私奉献的正能量?历史的召唤是人们心中一股强大而难以抵挡的力量,它能够将无数人聚集在一起,弥合分歧,推动社会的进步。人们所受的教育、社会的不公与压迫都是百年历史红色记忆召唤下涌动的渴望,是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探索百年历史红色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为了发掘催化社会进步的力量,激发内心的自由与勇气,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第三段:坚定的信念(300字)

百年历史红色记忆中最为感人的是那些坚守信念、为正义而战的英雄们。他们在命运的纷乱中坚持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们是百年历史的灯塔,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和坚持,我们才有了今天的自由和繁荣。从这些英雄身上,我们看到了为梦想奋斗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百年历史红色记忆中的坚定信念,坚守自己的目标并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身临其境感受(300字)

通过亲历和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历史遗迹,我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百年历史红色记忆带给我们的震撼和触动。在那些小小的展品和图片中,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烈士们无数个日夜的辗转思量和捧心热泪。这些英雄的坚守与奉献,让我们倍感无限骄傲与自豪。红色记忆唤起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更加坚强的信念勇往直前。

第五段:坚守红色记忆,影响社会(300字)

百年历史红色记忆不仅是对过去勇士的敬意,更是给今天社会带来的启示。我们要以百年历史红色记忆为依托,传承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发挥好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集结更多的正能量,让年青一代信仰红色记忆,感受红色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

结尾(100字)

百年历史红色记忆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像烈士们一样以信仰为动力,以梦想为目标,永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百年历史红色记忆永远铭刻在心,激励我们奋发向前,追求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用汗水和奋斗,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历史的记忆篇七

;

仁者居住的地方

1.山中甸、土里矿、世间仁,谓之“吉祥三宝”

认识仁兴,从采访开始。

之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

从地图上看,仁兴镇位于禄丰县东北角,呈三角形,楔入百花山山脉腹地,被武定县包围,只露出边缘很少的一部分,东与昆明的富民县为邻,西与本县的和平镇接壤,而北面,是同属一个罗次坝子的碧城镇。

资料上说,仁兴镇四面环山,东北高,西南低,这与罗次坝子北高南低的地势相一致。但在我看来,仁兴镇北面与碧城镇接壤的那些山,更像是一些低矮起伏的小丘陵,称呼为山,实在有些勉强。更何况,这些丘陵之间,还有一条狭长的河流地带相通。也许,这就是仁兴镇历史上归属于罗次坝子的原因吧。

采访很顺利。

从坝区到山区,一路走来,汉族苗族彝族傈僳族都有接触,都有攀谈。因为有镇干部的陪同,他们都不把我当外人,都会不厌其烦地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满足我的好奇心。包括提供资料、实地表演和古迹遗址查看。碰上健谈的老者,则手持土烟锅,在吞云吐雾中把地方传说故事娓娓道来。

采访结束后,我整理思绪,想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仁兴镇的总体印象,那种感性的、直观的、有别于我在其乡村习以为常的印象。于是我尽量在脑海里删减,删减,再删减,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最突出的印象,关于仁兴镇的印象。

一是坝子大。这种坝子,与日常所见的平畴广川无关。它有起有伏,由一些平缓的山坡和山坡之间的坪地组成。山坡上有村庄,村庄周围是精耕细作的坡田台地,平缓地向下延伸,一直延伸到坪地里。坪地里,依然是精耕细作的庄稼,是庄稼隐蔽下的季节性溪流。从高处往下看,仁兴所在的坝子似乎极具扩张性,一直向山上扩张,形成更高一级的坪地。只不过,这样的坪地,是由一条条平缓的条状山岭组成。这些浓绿的山岭,从更高的山麓间逶迤而出,像手指一样,排成一片,缓缓下降,直到与坝子融为一体。当地人说,这是过去的草甸,是古代养马的地方。又自豪地说,我们罗次坝很大,从南往北,俗称上甸、中甸、下甸。上甸是勤丰镇,中甸是碧城镇,下甸是我们仁兴镇。然后还特意解释,“甸”在我们地方,就是坝子的意思。

后来我们驾车在这些所谓的“草甸”中穿行,才发现,在这片林木蓊郁的区域,山岭之间,箐不深,坡不陡,密林中的正规公路或简易土路是可以上上下下弯弯拐拐随意穿行的。

二是矿藏多。东南西北中,脚下这片热土,似乎都埋有好东西。随便问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他们都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我们仁兴,西边出铜。东边和北边出铁。中间,在白沙和大猪街一带,出煤。至于南边,就是西村的温泉了。

小时候,就听说过罗次铁矿,还知道有一条接入成昆铁路的铁路,就是专为这个铁矿修的。原来铁矿就在仁兴镇鹅头厂。当地人说,除了罗次铁矿,其它地方,过去曾经有过小铁矿,比如马鞍村委会的白石岩,大箐村委會的广地山,西村村委会的青地板等等。此外还有钛锌硅锰等矿,分布很广。但要论开采历史,彰保大美桥铜矿开发最早,明清时期最为兴盛,矿脉向北延伸至清水、马鞍两个村委会。褐煤的贮藏量也很大,镇政府所在地的大猪街有,邻近的白沙村一带也有。仅白沙煤矿,就开采了不知多少代。直到2014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白沙煤矿才停工停产。

三是村子大。在我的经验里,坝区里的村庄,都是大的少,小的多,无序杂乱,把一个坝子分割得无法找见一片空阔的田野。但在仁兴,我看到的村庄,几乎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大村落。这些大村落一般都在高地上,比较集中,在空旷的田野衬托下,村落愈加显眼,田野更加广袤,给人一种村落归村落、田野归田野的清爽和有序。

从田野里眺望村落,绿荫中有瓦舍老屋,但更多的,是拔地而起的钢筋混凝土房屋。随便找条路进去,一会儿,就会被曲里拐弯岔路频现的村道窄巷所淹没。这就是村落的大,那种深不可测的大,能分分钟淹没一个擅自闯入者的大。这是一种少见的现象。至少在我走过的乡村,还没有碰到过。后来我们又走访了古城村。村舍如名,都是大片的老宅旧屋。让我始料未及的是,陪同的人告诉我,这个自然村,就是一个行政村。听了这话,我吃惊的表情延续了好几秒。

为什么大村子这么多?当地人说,不分姓氏,聚集而居,从老古辈子就形成了……

话题自然就转到了改朝换代、战争、灾害、荒野、人口稀少等方面。说的是清朝康熙年间,官府响应朝廷颁布的《劝农章程》,贴出告示鼓励开荒,“凡开垦之荒地,发给地契,为永业田土,六年后纳税,滋生人丁,永不增赋。”就这样,一个带两个两个带三家的,就来了很多很多的汉人。他们垦荒造田,聚众成村,抱团取暖,既抵御自然灾害,又防范流贼匪患。一代又一代,就形成了守望相助的大村落。这也是仁兴地界“村”多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还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礼教传统,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善意当作为人处世的根本,即当地人口中的“仁义”。因为这个原故,历史上的仁兴,不乏德行宽厚耕读传家的大户人家,更不乏宅心仁厚勤俭持家的老百姓。据说,将 “罗马伍”这个戍守意味明显的地名改为“仁兴”,就源于仁兴人的这个人格自信和担当。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也可以概括为仁兴镇的“吉祥三宝”:即山中甸,土里矿,世间仁。

2.仁兴的历史,由罗次坝子来承载

仁兴只是一个镇,很小。但再小,也有自己的历史。只不过在大历史面前被忽略了,抑或一部分被遮蔽了,一部分被替代了。偶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不管出现在哪个层级的文献志书中,也终究逃不过地方研究者的眼睛。它们会被引用,作为证据,证明小地方的历史也曾重要过或辉煌过。

比如仁兴,当地人都说历史悠久厚重。甚至于在编修《仁兴镇志》时,还引用了一些文献志书中的文字。但如果要咬文嚼字的话,这些文字的指向,却又那么的笼统和模糊不清,到底该不该算到仁兴的名下,谁也说不清。因为历史上的罗次县,除了仁兴,还有碧城和勤丰。在此我只能说,仁兴的全部历史,就隐藏在清康熙和光绪年间的两部《罗次县志》以及其它的历史文献里。换言之,罗次坝子的历史,是仁兴、碧城、勤丰共同的历史,不能分开,也不可能分开。

所以,仁兴的历史,要从罗次坝子说起。

资料显示,罗次坝子北起仁兴镇革里村,南至勤丰镇羊街,南北长约38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面积约103平方公里。仁兴镇居坝子北端,治所大猪街。全镇有国土面积231平方公里,约3.5万人,汉族居多,苗、彝、傈僳等民族次之。

众所周知,云南多山,坝子(川原)很少。如果是大坝子,就更少了。

罗次是个大坝子,像一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嵌在苍茫的崇山峻岭之中,闪耀着诱人的光芒,足以让发现者驻足。然后,陷入历史的循环,让迁徙者欲得之,让后来者欲占之,让土酋欲统之,让朝廷欲化之。

可以想象,蒙昧之初,尽管当时的罗次坝子一片荒芜,除了走兽,就是鸟迹,但在迁徙者看来,这就是一个理想的栖息之地,适合修养生息,适宜构筑美丽的家园。问题是,当所有的、先后到来的迁徙者都这样认为后,争夺就来了。这是生存资源的抢夺,关乎到族群的生存和发展,是不能像绘画绣花那样温文雅致的。野蛮时代自然有野蛮时代的丛林法则,拳头大胳膊粗就是真理。胜了,居之;败了,要么走人,要么被灭族。但即便是胜者,也只能是暂时的。反正总会有后来者,挑战者,胜利者。就这样,在罗次坝子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既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又有温情的田园与牧歌。两者交互作用给力,罗次坝子的历史巨轮,载着历史的宿命,载着文明的曙光,从古代一直碾压到现在。

据考古发现,东周晚期,就有罗次坝子里的土著先民使用磨制过的石刀、石斧从事耕作。公元前300年左右,出现了青铜农具和青铜兵器。这就说明,当时的罗次坝子,虽然地处蛮荒,但人类活动的足迹,一刻也没有迟到过;人类文明的火种,一刻也没有熄灭过;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征服与被征服的撕杀,一刻也没有消停过。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中原王朝作为征服者,把西南夷纳入国家版图。纳入国家版图的措施之一,就是設郡置县。其中的秦臧县,又称秦臧川,就包括了民国时期罗次县全境和民国时期禄丰县的一部分。

唐时,罗次被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南诏国所据有,改称次赕。《蛮书》卷八有云:“川,谓之赕”。“赕”“甸”“坝子”,是西南夷地区不同时期的土语,都是“平川”之义。这也是土著民族在中原文化洗礼中的一种民族文化坚守。

次赕时期,罗次坝子最辉煌的事业是养马,而且饲养出来的还是良种马,名气极大。《蛮书》卷七这样记载:“马出越赕(今保山),……尾高,尤善驰骤,日行数百里。本种多骢,故代称越赕骢。近年以白为良。藤充及申赕亦出马,次赕、滇池尤佳。”

后来,南诏国分封乌蛮三十七部,次赕改称罗部。当时的乌蛮,即今彝族先民是也。

罗部统领罗次坝子时期,乌蛮中的独锦蛮(今红彝支系)占据统治地位,其子女,美女居多。因为如此,南诏国的王公贵族喜与罗部联姻。其中,有三个南诏王先后取独锦蛮女为妻为妃。蛮女家族,也随之荣耀。《蛮书》卷四记载:“独锦蛮者,乌蛮之苗裔也。在秦藏川,南去安宁两日程。天宝中命其长为岿州刺史。其族多姓李。异牟寻母,独锦蛮之女也。牟寻之姑,亦嫁独锦蛮。独锦蛮之女为牟寻妻。有李负蓝,贞元十年为大军将,在勃弄川为城使等。”

又据《禄丰县志》(1997年出版)记载:大历三年至十四年(公元769-779年),南诏王阁逻凤娶罗次独锦蛮为妻。后在罗次建碧城、赤城、黑城。黑城即在今仁兴镇古城村西边一里处,遗址尚存。为此,清康熙年间,罗次贡生杨伦父子曾著《三城纪略》以传诸后人。

宋大理国时期,罗次坝子仍为罗部所居。期间,大理国国相高量成命高白连庆治罗部,传至高升,已是元初。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取“次赕”“罗部”中各一字,改置罗次州。十余年后,又降为罗次县。

罗次县历经元明清民国四朝。元时,仁兴开始烧制青花瓷器。明代移民屯边,仁兴境内掀起移民开荒热潮,汉族人口大量涌入。清代,鼓励移民垦荒,“汉多夷少”的人口结构就此形成。乾隆年间,开始采掘仁兴大美桥铜矿。民国,开始开采仁兴鹅头厂铁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次县继续存在。1958年,在“大跃进”的热潮中,罗次撤县,并入禄丰县。从此,仁兴作为禄丰县的一个镇,之后的历史,也随之由禄丰县的历史来承载和记录。

3.仁兴站在“一水环流”的拐点,扼川守土了千余年

历史上,罗次坝子有三个中心并且一直存在:即南部的赤城,中部的碧城,北部的黑城。这三个中心,后来演化为乡镇级别的基层政权建制:即今天的勤丰镇、碧城镇和仁兴镇。

美中不足的是,罗次坝子少水。虽然有溪有河,但源头短,属季节性水流,洪水来势猛,去势也快,所以,要想在当时那种原始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蓄水成淜,甚至于建立一套哪怕是粗放式的灌溉体系,也是不可能的。正是处于这种对水的渴望和珍惜,罗次先民才把纵贯坝子的一条河以“金子”来命名,叫金水河(今西河及白沙河)。而仁兴,比之于其他两镇,所占土地,又大部分近山偏坡,干旱贫瘠尤甚,对水的渴望尤甚。于是在民间,幻想出了一个“观音围海”的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里,罗次坝子应该是一个海。但为什么最后没有形成海,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话说当年,观音菩萨仙游至此,喜欢上了满山遍野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就想就地起材,用神力移山,围一个可以让天女下凡游泳嬉戏的大海。于是趁夜开工,发洪荒之力,使万般神通,御风而动,往来于千山万水之间,左牵岭右拖山,先把北边围起来,就是今天的百花山;又把东边围起来,就是今天的老青山;再把南边围起来,就是今天的九龙山。剩下一个西边偏南的缺口,她已神力用尽,只好就近从九龙山牵出一条支脉,顺着海子中间往北拖,一直拖,拖到今天的仁兴地界。这时,鸡叫了,天要亮了。观音菩萨不敢违背天条,只好遗憾地放下手里的山脉返回天庭。事后才知道,是太上老君故意捣蛋学的鸡叫。但事已至此,只好作罢。直到今天,这条山脉还在,中部那段,叫观音山;进入仁兴的这段,叫嵩华山。嵩华山上有寺,叫观音寺。据说,观音菩萨就是从这里返回天庭的。这是一个制高点。从这里往下看,是田畴平川,白沙河蜿蜒其间。再远处,是缓坡高地上密集的、规模宏大的古城村村落,清一色的瓦顶土墙和旧檐飞角,完全配得上“古城村”这个称谓。

神话传说不能当真。但仁兴镇四面环山却是事实。难道仁兴镇所在的坝子是另一个坝子吗?当地人说,问题就出在观音菩萨牵过来的这条山脉上。因为这条山脉,坝子“中分”,仁興镇座北向南,于是就形成了“山”形的特殊地貌。

如果神话可以成真,仁兴人就应该感谢太上老君的顽皮捣蛋。没有那一声鸡叫,今天彰保村那个方向,就被观音菩萨牵来的山脉阻断了。正是因为那一声鸡叫,直到今天,那里才成为罗次坝子的出水口,成为罗次坝子通往外界的唯一水道,成为仁兴镇的海拔最低处。

这个出水口好像是专为一条河预留的。这条河源于罗次坝子南端,从九龙山北麓涌出,一路向北,汇溪成河,纵贯罗次坝子。没有流入仁兴地界之前,叫西河。流入仁兴之后,叫白沙河。白沙河东纳大箐村溪流,北纳革里河,西纳清水河,然后一个转身,冲出观音没有“围住”的那条平川,掉头南流,沿着来时的方向,顺山绕箐,直达禄丰县城(金山坝子),汇入星宿江,成为绿汁江的上游,成为红河水系的上游流域。

这条河是罗次坝子的母亲河。它是从南向北奔流过来的。到达仁兴,似乎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方向,寻找一个出口,寻找一条通道,好让自己继续奔流,奔流得更远。而仁兴,就是它抵达远方的一个拐点。因为这个拐点,让它重新找回了方向——原来就是它来的方向:南方。南方有大洋,无边无际的大洋,海纳百川的大洋,那就是它奔流的方向,是它最理想的归宿。于是,南边来再回南边去的“一水环流”景观,成为大自然的杰作,同时也让仁兴为之瞩目了千余年。

因为这条河,原本高山阻隔的罗次坝子和禄丰(金山)坝子成为了同一个水系。按水系设置行政区域,古今常用。汉武帝置秦臧县如此,1958年罗次并入禄丰县也是如此。

因为如此,仁兴这个古老的驿站、历史的重镇,千百年来,一直是马帮、商旅以及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往来和歇脚的地方,同时也是当地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仁者爱人的美丽家园。

城市文明的记忆

1.时间镌刻在仁兴大地上的古代城市记忆:黑城遗址

南诏时期,罗次坝子有三城:上甸赤城,中甸碧城,下甸黑城。

在那样一个古老的年代,一个坝子里出现三个城,这是很少见的。尤其是在蛮荒之地的西南夷,更是罕见之极。

清康熙年间,罗次贡生杨伦对此也有感慨。感慨之余,来了文人的犟脾气,决定以一己之力,做官方该做但没有做的“存史”之事。这事要放在今天,也许稀松平常。但在过去,却是一件既费心又耗力还要破财的大事。因为是大事,这位杨贡爷,这位当地众多乡绅中的一个老书生,走村串寨采访记录,耗尽晚年心血,也没有完成。好在他有一个争气的儿子,继承父志,接手编纂,最后才把这部凝结父子俩心血的《三城纪略》手稿完成。后来官方编纂的《康熙罗次县志》,大部分内容,均来自于这部手稿。自然,史官们在拣了便宜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为他们父子俩记上一笔。

如果没有《三城纪略》,我们今天就无从知晓罗次坝子南端有个赤城。但即便如此,这个赤城,也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躺在志书里,现实中早就无迹可寻。坝子中部的碧城至今仍在,但只是作为一个地名存在,其址已荡然无存。唯《康熙罗次县志》云:“碧城,在县治东”,据此还可大致推断出在今天碧城镇城区的东部。

幸运的是,坝子北端的黑城,遗址尚在。遗址虽然残破不堪,但土埂似的宽大夯土城基及城基外的护城河仍然顽强地存在着,像大地上的一幅巨型浮雕,四四方方地铺排在广袤的田野之中,一直铺排到今天,成为仁兴镇的历史文化景观,同时也成为仁兴镇乃至罗次坝子古代城市文明发展状况的考古标本。

资料显示,黑城是一座城址格局保存相对完整的唐代古城遗址,是地方民族部落——罗部的杰作,是滇东地区至今仅存的一座南诏城遗址。它有幸在仁兴镇存在,成为时间镌刻在仁兴大地上的古代城市记忆,成为后人追溯祖先历史的唯一线索和路径。有了这个遗址,黑城就是一座复活之城,它会告诉我们它曾经的繁华喧嚣,它曾经的战火纷飞,它曾经的残垣断瓦,它曾经的起死回生恢复重建。它还会告诉我们,这座城,还是一个贸易之城,物流之城,商贾大户云集之城,历代王朝统治者重点关注和重点经营的城。虽然它最后还是坍塌了,归于泥土,归于沉寂,但它仍然把它最底层最坚固的根基留了下来,并在近千年的风剥雨蚀中,以夯土的姿势,成为遗址;以水塘的姿态,成为风景;以考古的方式,成为时间档案里的证词。最后的最后,则成为仁兴人引以为傲的历史遗产,成为观光客凭吊古代城市文化的旅游景点。

《康熙罗次县志》记载:“黑城,在县(今碧城)北20里,昔蛮酋筑以据险,今废址存焉。”又据《仁兴镇镇志》记载:“古城村,传说元初建县城于此而得名。”古城村就在黑城遗址附近不远。如果这个传说是真,据此可以推断,至少在元朝初期,黑城已不复存在。至清朝,遗址仍在。也就是说,黑城遗址,历经元、明、清、民国,一直保存至今。虽然城基夯土变成了林地,城内区域变成了良田,护城河变成了养鱼塘,但地形地貌还在,泥土里的残瓦断砖以及无数的灰痕器皿用具残片还在。这是先人们的生活痕迹。也是城池留给后人的最后一抹历史印迹。而这一切,都应当归功于仁兴先人对历史遗迹的敬畏,归功于《三城纪略》和《康熙罗次县志》对黑城废址的记载。没有这些,黑城遗址也许就会“其址无考”。没有这些,黑城遗址就不可能在千余年的风雨剥蚀和人力改造中独善其身孑然遗世,也就不可能成为今天州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一员,更不可能与我相遇,相遇在2018年的冬季,相遇在离仁兴镇城区不远的白沙河河畔。

所以,当我踏上黑城遗址的那一刻起,注定了我的心要微微震颤一下。因为我已经从脚下的夯土残垣中,感受到了久远历史的温度;从冬日暧阳下的微风中,闻到了来自远古部落的气息;从碧波荡漾的护城河面上,看到了一座古代城池繁华的背影。直觉告诉我,黑城遗址非同一般,充满故事,布满悬念,值得期待。

2.黑城的故事要从南诏王阁逻凤讲起

当然这是一千多年前的故事了。

那时候,蛮荒之地的云南游离于大唐王朝之外,分散为大大小小的部落。然后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又相互臣服,形成几个大的部落。他们划地为王,各自称雄。但到了盛唐时期,这种各自称雄的局面便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大唐王朝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这些大部落当中寻找一个代理人,然后“以夷治夷”,实现局部地区的统一,实现对边疆的管控。大唐王朝选定的这个代理人,就是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首领。生逢其时,阁逻凤年轻时恰巧赶上了这样一波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于是跟随父王皮逻阁东征西讨,驰骋疆场。先是灭了另外五诏,让自己成为洱海地区的大哥。接着,东进滇池,收服西?,再攻石城(今曲靖),征服东?。最终,成为与土蕃不相上下的一股政治势力。南诏首领皮逻阁,也因此被大唐王朝册封为云南王。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皮逻阁死,阁逻凤立,蛮荒之地的云南,开始步入阁逻凤领导的南诏时代。

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南诏坐大,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帮助自己制衡雪域高原上不断扩张的土蕃势力。但同时也有一个潜在的坏处,那就是“养虎为患”。站在唐王朝的立场,有这种警惕和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一旦将这种警惕和担心无限放大,冲突和战争也就在所难免了。

历时五年的“天宝战争”,就是在唐朝官吏逼反阁逻凤的前提下发生的。战争的结果,主导这场战事的唐王朝元气大伤,由此步入衰落之势。南诏,却由此势力日盛。阁逻凤,也因此被历史的战车推上南诏国国王的宝座,与大唐王朝分道扬镳,做起了割据一方的土皇帝。

做了土皇帝的阁逻凤开始总结“天宝战争”经验教训。他得出的结论是:地方城池很重要。正因为缺少地方城池的拱卫,大唐军队才能够穿州破府长驱直入,轻而易举就直抵洱海,攻到皇城。三十六部的支持也很重要。没有这些地方武装的支持配合,处于守势的南诏政权不可能逢凶化吉扭转战争劣势。同时,阁逻凤更清楚一点,大唐才是正统,才是南诏的根,而南诏,无非是远游的浪子。浪子终归是要回家的。

于是阁逻凤干了三件大事:

其一,勒石刻碑,立于都城,曰《南诏德化碑》,为自己“不得已而叛唐”辩解,阐述事由,立碑为据,以作备忘。同时表达“册汉帝而继好”之心愿,意在“澡祓吾罪”。

其二,鼓励各府各州各县建造城池,进一步强化官府对地方的统治,战时则用来拱卫洱海都城。拓东城、安宁城等城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修建完成的。

拓东城在滇池地区,“山河可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春,命长男凤迦异于昆川,置拓东城,居二诏,佐镇抚。”由此可见,建造完成的拓东城,是作为洱海都城的一个陪都来发挥作用的,是南诏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战略基地,其目标,就是“拓东”。 安宁州城,作为拓东城的卫城,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其重要性,有史籍记载:“安宁雄镇,诸?要冲,山对碧鸡,波环碣石,盐池鞅掌,利及牂欢,城邑绵延,势连戎?。”在这里之所以要介绍这两座城,原因是它们距罗部最近。而且罗部筑城,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这两座城的启发。

其三,鼓励南诏王室与三十六部广泛联姻。通过这种政治联姻,不断巩固和加持与地方民族部落的关系,用婚姻这根绳索,把这些独立性极强的部族绑到自己的战车上,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不仅如此,阁逻凤还身体立行,做出表率,娶罗部首领李氏蛮女为妻。《禄丰县志》(1997年版)记载:“……南诏王阁逻凤娶罗次独锦蛮女为妻,后在罗次先后建碧城,赤城,黑城(遗址尚存)。”《蛮书》卷四也记载:“异牟寻母,独锦蛮之女也。牟寻之姑,亦嫁独锦蛮。独锦蛮之女为牟寻妻。”从中不难看出,南诏王室与罗部的联姻,是重量级的。按辈份论,阁逻凤的继任者异牟寻,既是阁逻凤之孙,又是罗部李氏家族的重外孙,同时又是罗部的女婿。修筑拓东城的凤迦异,既是阁逻凤之子亦是异牟寻之父,娶的也是罗部蛮女。

罗部,居罗次坝子,三十六部之一。何谓“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治区,是独立性非常强的自治区,理论上归府或州管,实际上等于没法管。

阁逻凤娶了罗次女后,罗部首领李氏家族便成了皇亲国戚。当地资料显示,罗次李氏,独锦蛮也。独锦蛮,彝族支,今红彝祖先。能成为皇亲国戚,说明当时的李氏家族相当了得,其所统治的罗部,也是相当了得,以至于皇帝也要亲自来联姻攀亲。而事实上,罗部在李氏家族的经营下,也的确是“邑落相望”“牛马被野”,非常富足。

富强之余,作为部落首领兼地方奴隶主,李氏家族处于自身安全和统治的需要,这时候也忍不住动了建筑城池的心思,想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城池,像拓東城和安宁城一样。

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因为还没有部落筑城的先例。

古代修建城池,不论是封国筑城,还是采邑筑城,都是有礼制规范的,属国家大事。只有国家设置的政权机构,比如府、州、县,才可筑城。部落虽然也是国家封赠,还受府州县节制,却非完整意义上的国家权力机构。所以,并非所有的部落首领都敢动筑城这个心思。但罗部首领却率先动了。不仅动了,还向南诏王阁罗凤请求了。

深挖沟广筑城,本来就是阁逻凤的大政方针。何况,阁逻凤也有完全管控三十六部的自信心。反正不需要国库掏钱,又是自家人,有战事时还可以拱卫都城,作为女婿的阁逻凤自然是大力支持。于是,工程浩大的筑城项目,就在罗部李首领的主持下,在罗次坝子的北端(今仁兴镇)轰轰烈烈地土法上马了。

3.在古代,一座城池就是一个城市

黑城就建造在金水河的拐点上,即今天仁兴镇古城村偏北一公里处。

金水河,即今天的西河,在仁兴境内又称白沙河。这是罗次坝子的母亲河,源于罗次坝子南部,一路向北,流经官寨后,华丽转身,又向南流。

官寨,即罗部的大本营,是罗部首领李氏家族发号施令的权力中心,也是李氏家族财富的聚集之地。这是一个占尽天时地利的好地方,处在“一水环流”的拐点上。沿着河流来的方向,可通安宁城和拓东城。沿着河流去的方向,则通龙和馆(今禄丰县城)。这是一个要冲之地,如果筑城扼守,就是雄关险隘。同时,这又是一个平川之地,如果筑城而居,易守难攻,这就是一个天然的人身财产保险箱。更为重要的是,官寨居坝子北端,远离滇池权力中心,某种程度上会减轻官府对自己的羁縻限制,符合部落的自治利益。加之有广袤的东北山脉作为战略纵深,官寨的地理优势、战略意义也就更加明显了。

所以,李首领因地制宜,就在官寨的基础上修筑城池。其目的,就是要用城池来巩固权力,用城池来加固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顺带也用城池来规范各种各样的商贸活动增加税收。这是一个三全其美的好事,也只有熟知城池妙用的李首领想得到并做得到。

这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城,城墙高大厚实,有护城河,有“吊桥”可通城门,城墙上,可攻可守的设施一应俱全,城内,府衙公廨仓储民居街市等等应有尽有。李首领非常满意自己的城池。后来命名时,李首领便望向黑黢黢的城墙毫不犹豫地说,就叫黑城吧!

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名字。因为这座城的城墙,是用黑色粘土夯垒而成的。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当地的土是红粘土,惟有筑城之土是黑粘土。这些黑粘土,取自不远处的缓坡上,就在红土层的下面。好在罗部部族是一个崇尚黑色喜欢黑色的民族,于是引以为“天意”,认为是老天爷在冥冥之中为他们准备的筑城之土。并坚信,用这些黑土筑城,城墙会更加牢固;让城墙显露和他们衣服一样的底色,会给他们带来吉祥安康。只是他们不可能想到,千年后的今天,后人会在他们当年的取土处,挖煤建厂,并以“仁兴煤矿”的名誉卖煤赚钱而带富一方百姓。

古代城池,首要的作用就是防御,防御外来入侵之敌,防御底层百姓叛乱。这在冷兵器时代,在刀、戈、矛、铖以及弓箭、木驽为主要兵器的时代,一座城池,足矣。除此之外,城池,还是权力的象征,地缘中心的象征,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象征,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所以在古代,一座城池就是一个城市,黑城也不例外。

但这个表述还是有些抽象,不怎么具体。所以还是跟我来,到2014年的考古发掘中去找。

考古发现,这是一座土城,呈正方形,周长967.5米,占地面积78亩。四周有护城河,开有东、西、北三门,门上有楼,四面城墙上在不同的地方均有内外凸出的城墙,城墙四角上建有箭楼,城内有街道、殿宇、民居、粮仓。从开挖的五条探沟中,还发现了柱脚石和一些柱洞遗迹,还收集到了许多古陶片和南诏时期的瓦砾残砖。

这就是黑城遗址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文化信息。从中不难推断出,南诏时期的罗部,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其政治地位是略低于县的。因为如此,罗部所筑之城,是一个小城池,没有县级城池大,也不能开四门,只能开三门。这些都是由当时的筑城礼制决定的。除此之外,黑城尽显恢宏大气。有城有廓还有宽大的护城河,攻守兼备;有街有巷,道路通达市场完备;有殿有舍,等级分明。总之,体现了一种成熟的古代城市设计格局理念。这与众多有城无池或有巷无街的城比起来,足见罗部当时的财大气粗和权势之大。因为如此,在同一时期,罗部还先后修建了碧城和赤城。

碧城居坝子中部。有无城池,待考。也许,这是一个庄园式的城,用来管理田园、农庄和农奴,最后发展成一个碧水环绕绿树成荫颇具规模的大庄园,让后人称之为碧城。《康熙罗次县志》载:“罗次原无城池,明天启间,筑土城一围……无池”。明朝时,罗次坝子的中心已经移至碧城。据此推断,有城墙的碧城,始于明朝的天启年间。

赤城居坝子南端,其址无考,只有传说。但明显与安宁城接近,与连接滇池洱海的官道接近。因为这个地利,建一个城,作为自己的桥头堡,既方便贸易,又方便与官府来往。也许,这就是罗部首领筑赤城的动机。因为筑城用的是当地红粘土,所以形象地命名为“赤城”,这倒是与“黑城”的命名如出一辙。

黑城毁于何时,不见史书记载。惟有幸存的黑城遗址,还在斗转星移中默默地记录着自己曾经的辉煌成就,还在后人的考证中无声地诉说着自己曾经的城市文明,还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靓丽地扮演着历史文化的角色,还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静静地见证着仁兴镇的未来发展。

手工业盛况的见证

1.古瓷窑遗址上有太多的谜需要破解

黑城遗址往北,大约四五公里处,是白龙井古瓷窑遗址和三家村古瓷窑遗址。

这两个村,都是一百五十户以上的大村落,隔一条浅浅的箐。当然也不能叫箐,就是一条略低于村庄的田畴平川,南北向。川中有一条季节性河流。白龙井居河西,三家村居河东。这是两个规模很大的村庄,各自占领一面微微隆起的缓坡,隔田野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当时我们从花沟村那边顺道过来,然后进入白龙井村。停车后,我们就在村子里随便乱逛。遇到小巷,就钻进去,走不通了,再折回来。政府立的遗址保护碑竖在茂密的古树下,上面覆盖着一些麦秸杆。幸存的几条瓷窑遗址分散各处,无一例外地隐在杂草茂盛的灌木丛里。扒开草刺,砖砌的保护挡墙清晰可见。有一条,在路边,在紧锁的门院里面,从遗留地面的粪便看,似乎是个简易的牛厩。种种迹象表明,瓷窑遗址虽然受到保护,但也就是保护而已,似乎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更不可能被外人哪怕是一些猎奇寻幽的旅游者所知道。我还敢断定,近几年中,像我这样的不速之客也许还是第一个。

陪同的镇文化中心主任张云福说,这个村落是民国时期才发展起来的,就建在古瓷窑遗址之上,所以但凡有土的地方和墙面,都可以看到掺杂其间的碎瓷和残渣。

闻言我环顾四周,心想,这么大一个山坡,得有多少条瓷窑才能产生这么多的碎瓷残渣啊!于是在我眼前,慢慢浮现出一条条布满山坡青烟四起的瓷窑,还有一个个作坊,作坊里劳作的工匠;一间间草棚,草棚里琳琅满目的瓷器;络绎不绝的马帮,马背上整装待发的货物;南腔北调的商贩,商贩与窑头讨价还价的争执……我在心里感慨,感慨昔日的繁华喧嚣,感慨今日的落寞寂静。同时在想,此次造访,也是缘分。我要用心感受,尽量把这个古瓷窑遗址的前世今生诉诸笔端,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让瓷窑遗址从埋没中闪亮登场,发挥作用,告诉你一段云南边疆瓷器发展史上的传奇经历。

后来我们又走进了对面的三家村。所见所闻跟在白龙村差不多。与几个老人攀谈时,我们讲了刚刚听到的那个传说。但话才出口,几个老人就异口同声地反驳,说他们瞎吹,这个传说就出在我们村……其中一个还补充说,他们村,早就熄窑了。而我们村,解放后还有人烧瓷,“大跃进”时,还成立过三家村陶器社呢。

明朝的建文皇帝是否到过白龙井或三家村,于我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村从元朝后期开始大規模烧瓷,一直延烧到清末。熄窑后,依然还有零星的瓷窑在继续冒烟生产至解放后。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过不同的朝代,上下600余年。这当中,谁点燃的第一条窑火?熊熊窑火经久不熄瓷器贸易经久不衰的原因又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长盛不衰的手工业最终在仁兴大地上归于沉寂?这些都是历史之谜,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破解,给出一个答案。没有这些答案,古瓷窑遗址就是死的,就是僵尸一样的存在,会被风雨剥蚀,会被荒草掩埋,会被世人遗忘,最后成为时间的弃儿,沉入历史的黑洞。所以我想,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去捡拾古瓷窑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点滴文化碎片,去倾听古瓷窑残留在志书史料中的只言片语,去触摸古瓷窑遗留在仁兴大地上的历史温度,并让这历史的温度,复苏一个遗址,让沉寂已久的古瓷窑醒过来,成为仁兴历史上手工业兴旺发达的见证者和解说员。

2.古瓷窑遗址是罗次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手工业基地

据志书记载,仁兴历史上的瓷器烧制,开始于元朝后期。

蒙元帝国时期,军事强大,威名远震,影响力覆盖欧亚。因为这个自信,国家持开放态度,以至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商旅不绝。此盛况,曾让外国投机商和冒险家一度着迷。有个威尼斯人,为此还撰写了一部《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传世之作。

除了军事强大,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蒙元统治者自身。毕竟是游牧民族,马背上得的天下,入主中原后,“不善农耕”那是肯定的。但他们有一个优势,就是做生意,搞对外贸易。正是因为对外贸易,才让蒙元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开放、海外贸易最繁荣、中西方文化交流最频繁的一个时代。

当时的贸易以瓷器、茶叶和丝绸为主。因为瓷器的大量输出,让外国记住了中国。到后来,干脆就用瓷器的英文发音来命名“中国”,即“china”。

陶是瓷的前身。从烧陶到烧瓷的飞跃,由中国完成。所以瓷器烧制,是中国的专利。中国的瓷器烧制,始于东汉时期。瓷器一经面世,便深受世人喜爱,被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进入皇室官宦富户之家。传入西方后,更是“值黄金价”,备受王公贵胄宠爱。在此背景下,瓷器的供不应求,也就成为蒙元帝国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所以,开辟新的瓷窑,成为唯一的选项。

当时的罗次坝子,已从部落管理过渡到政府管理,为罗次州,尔后又为罗次县。据《仁兴镇镇志》记载,今天的古城村,“传说元初建县城于此而得名”,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县治中心,仍然在今天的仁兴。

仁兴有幸,成为蒙元统治者开辟新瓷窑的首选之地。仁兴有幸,必然要成为蒙元统治者烧制瓷器的新战场。之所以说必然,因为仁兴这块丰土吉壤里存在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酸白坭”、正式名称为“高岭土”的土。这种土,是烧制瓷器的唯一原材料,只存在于很少的几个地方,非常稀少,也非常珍贵。

蒙元统治时期,分工明确,种植的就躬耕田亩,放牧的就经营牧场,贸易的就打理生意,做工的就各安其职……可以世代相袭,但不能随便流动。这是一种制度安排,目的是保持社会相对稳定。当然也是一种生活常态,也包括罗次坝子的生活常态。但这并不妨碍新兴瓷器手工业的兴起,因为与之相配套的,还有“民屯”这项措施安排。

罗次的瓷器烧制,即为当时的一个新兴手工产业,是应瓷器市场之需而兴起,其规模之大、工匠之多,完全能够想象得出来。工匠来自全国各地,也许是景德的,也许是佛山的,也许是汉口的,总之,都是一些身怀烧瓷技艺的人。这些人,以及一些瓷器生产经营者,在优厚条件和巨大的利润面前,是愿意拉亲结伴甚至于拖家带口投奔而来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些“民屯”而来的人,亲手点燃了仁兴历史上的第一条瓷窑,并成为仁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手工业奠基者。

诚然,白龙井瓷窑和三家村瓷窑烧制的瓷器是不能与景德镇或其他名窑生产的瓷器相提并论的。但话又说回来,消费者有高中低不同群体,同样,瓷器也有高中低不同档次。仁兴历史上虽然没有烧制出名扬海内外的名瓷,但烧出的就算是中、低端等普通瓷,也是“丝绸之路”上绵延几百年的外销瓷器之一,更是寻常百姓家常用的瓷器之一。说不定也还有偶尔烧制出几件名瓷的可能。据《仁兴镇镇志》记载,1979年,在仁兴西村元代火葬墓中,曾出土过1只元代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在英国伦敦展出时,被誉为“瓷国明珠”, 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1989年,又出土了1 只元代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现收藏于禄丰县博物馆。1975-1987年间,在仁兴西村、白龙井、三家村瓷窑遗址中还先后出土过元明清瓷器若干件。从后一次出土的情况来看,仁兴历史上的瓷器烧制,一直延至清末,从未间断。换言之,仁兴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手工业瓷器生产基地,不间断地持续了三个朝代六百余年。我想,这在云南瓷器历史上,应该是不多见的。

在此我不得不暇想,也许,明朝的宦官郑和,我们的这个云南老乡,在先后七次下西洋的商船上,除了景德镇青花瓷、浙江青瓷、福建白瓷等这些名瓷外,也许还装有白龙井、三家村烧制的青瓷和青花瓷,说不定,还会有一些碗盏杯盘等普通日常瓷器。至于清朝,略知中国瓷器发展史的都会知道,那是一个瓷器外销空前繁荣、内部需求达到鼎盛的时代,也是民间低层开始大量使用瓷器物品的开端。据此可以想见,白龙井和三家村当时的窑火是何等的热火朝天彻夜通明。此等盛况,清道光年间出生的白沙村王贡爷,曾在一首地名打油诗中用这么一句来概括:“三家白龙烧瓦罐,一家当盘百亩田”。烧瓷业利润之丰厚,由此可见一斑。

繁华总有落幕的一天。清朝末期,随着海外瓷器产业的兴起,以及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不论是生产效率还是工艺水平,尤其是文化艺术含量,时代的光彩度,都是传统手工业范畴的白龙井、三家村瓷窑难以抗衡的。并且,也没有这个实力像那些名瓷窑一样搞技术革新参与市场竞争。这是小地方瓷器手工业的历史宿命,白龙井和三家村瓷窑概莫能外。

如今,窑匠基本上都己改行,烧瓷手艺濒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镇文化中心主任张云福对此感慨说,现在我们掌握的,就只有白龙井的李祖和还熟练这门手艺了。

李祖和出生于1970年,小学毕业后就跟着父亲烧制陶瓷,能熟练掌握陶瓷烧制的整个工艺流程,即配泥、塑形 、上釉、煅烧四大工序。现已歇艺多年,但转盘、直板、割线、割刀、胎子、泥刀及祖传的香炉耳等制陶工具,还保存完好。

是心存念想,还是希望有一天重操这门手艺,不得而知。

3.古瓷窑遗址上的寂静破碎之美

资料显示,早在1986年,官方就对古瓷窑遗址做过一次调查。是时,三家村尚存6条瓷窑址,是专门烧制缸、罐、盆等大件青釉瓷器的那种。瓷窑遗址四周均有200~300平方米的瓷片文化分布层。釉色有绿、黄、黑3种。保存完好能继续烧制的瓷窑尚有一座,依村边缓坡而卧,土坯拱券,1米高,30米长,1.3米宽。窑体每隔4.4米留一窑门,窑门高宽均为0.7米。两个窑门正中上方,留有三个窑眼,长0.23米,宽0.16米。计不完全统计,当时村中还有20户偶尔重操祖业,把烧制瓷器作为副业。白龙井村尚存8条瓷窑址,分布在村子西北的两面缓坡上。大约28米长,0.9米宽。窑址四周均有200~300平方米的瓷片文化分布层,厚度在2~4米左右。现场采集到青花玉壶春瓶口径残件以及大碗、小碗、盘、碟、杯、壶、支钉等完整或残损瓷器10余种。瓷品均为轮制。釉色有青、黄、绿、黑4种。青釉原料来自附近的中村乡凉伞坡柴烧灶灰,绿、黑原料来自附近小新厂山上的孔雀石和钴矿石。从器形和釉色上看,与馆藏的元、明青花瓷瓷器同属一类。据查,当时村中还有一条间歇性点火的瓷窑,有10户人家以烧制小件的铅釉盆、罐、瓶、香炉等瓷器为副业。

这些,都是我采访前了解到的信息。

原以为可以按图索骥,在白龙井和三家村去逐一印证。结果令人失望。现存的古瓷窑遗址仅剩6条了。其中,白龙井剩5条,三家村剩1条。无一例外,都是残破不堪地躺卧在缓坡的荒草丛中,呈模糊的条形状,似龙非龙,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不禁想,也许将来的某一天,这6条窑龙,会像之前的其它窑龙一样,耐不了孤寂受不了冷遇而遁地飞走,然后永远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

值得欣慰的是,遗址之下,村庄之下,在那些厚重的泥土里,还有一层层的碎瓷残片隐藏其间。更让人兴奋的是,遗址之上,民居之上,在那些厚实的夯土墙上,还有密密麻麻的碎瓷残片掺杂其中。

把瓷窑称之为龙窑,不仅形象直观,还包含有一种敬畏。但把碎瓷片比喻为龙鳞,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不用多想,我就发出会心的一笑。

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却被一个乡村老头率先说了。我不由高看他一眼,把放飞的思绪收回,紧跟他的步伐,继续专注于他手中不断拨弄的碎瓷残片。

可以看出,这些瓷片,都是从元窑、明窑、清窑乃至民国窑,不间断地一路碎下来的,碎了一地,碎成几个朝代,碎成一段漫长的历史,碎成一个今天需要加以保护和研究的物质文化遗产。也许,这就是它们的使命:既然成不了器,那就重回大地,驻守一段瓷窑的历史。

那些关注的人,那些惊叹的人,也许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所以我要抓紧行动,铭记这个遗址,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付诸文字,宣传出去,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让越来越多的人到来,让越来越多的人惊叹!

最后我还想说,古遗址上的这两个村落值得保护。尤其是那些厚实的布满碎瓷的夯土墙。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些修炼成精的碎瓷,以及这些碎瓷营造出来的那种寂静破碎之美!

屯边文化的奇葩

1.到西村,采访两位花灯老艺人

对于花灯,我并不陌生。因为我的家乡姚安,就有花灯之乡的美誉。我的左邻右舍,也有唱花灯的。我的父母,喜事场合也喜欢在大家的起哄下唱一曲崴几步。当然这是儿时的记忆了。如今轮到我们这一代,虽然没有父辈们唱得好崴得好了,但有时聚餐助兴,还是拿得出手的。

所以这次采访,听说仁兴也有花灯,有些意外,于是来了兴致,决定一探究竟。

之所以意外,因为在我的认知中,禄丰最有名的表演艺术,一个苗剧,一个彝族大刀舞。文友也告诉过我,禄丰的苗剧,就来自于仁兴苗寨。只是没有想到,仁兴也会有花灯。算是意外收获吧。虽然之前没有列入创作计划,但谁叫自己是一个花灯迷呢。所以决定采访,领略一下仁兴花灯的魅力。

采访就安排在西村,很大的一个古村落,离镇政府不远,离罗次温泉更近。西村所处的位置也很有意思,就在“一水环流”的怀抱中,坐南向北,为“中分罗次坝子”的余脉,东边是缓坡,西边也是缓坡。此地形,有当地旧文人的一句打油诗为证:西村就像一口锅,挑起担子就爬坡。也许是风水好,周边还有古墓葬。在英国伦敦展出时被誉为“瓷国明珠”的元代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就是在这里的一座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

采访对象是一个叫范顺安的老人,已经七十一岁了,但神采奕奕,充满活力。他只有初中文化,但却是写花灯剧本的老手。他有熟练的花灯表演和演奏功底,吹拉弹唱崴,样样在行。还能编词套曲,组织排练。他现在是西村文艺队的头,同时也是台柱子,花灯师傅。年纪轻一点的演员,都是他徒弟。

登门采访时,他已经烧好了开水,准备了茶具和水果零食。感觉得出,他很在乎有人采访。这是乡下花灯老艺人的普遍心理,与现在的演艺明星心理差不多,除了在舞台上受人关注,还希望在台下也有人关注。毕竟他们从艺一辈子,都是业余,都是农民演,演给农民看,观众都是左乡右村的人。偶尔能到县上汇演或是州上展演,就算拿不了奖,那感觉,也会是露了大脸似的兴奋。

采访开始前,他抱出一大摞準备好的剧本给我们看。都是手写稿,戏剧居多,表演唱少一些。这与我们姚安花灯重演唱轻戏剧的情况恰好相反。我估计,他们的花灯表演路数,可能跟昆明花灯表演的路数差不多。

我问,你的演艺是自学的还是有人传授?

老范一本正经地说,当然是有人传授啦。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哪个厉害,哪个就是师傅。我的师傅叫谢如棋,是我们西村那一辈中最厉害的,不仅唱功好,崴得好,还能男扮女装演老旦呢。

我又问,西村的花灯演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老范想了想,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反正从老古辈子就传着下来了。

我想告诉他,云南花灯,当然也包括西村的花灯,都是起源于明朝,广泛传唱于清朝和民国。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我觉得,就用“老古辈子传下来”作为花灯历史的表述,挺好。

话题渐渐转入他们的花灯表演。

他尽其所能,尽量展示他的才艺。从走板、道情、五里塘到全十字和虞美情,连说带唱,连舞带崴,一样样示范出来。期间,一直坐在旁边领小孩的老奶一改沉默,也加入这个话题,起身与老范一唱一和,非常默契。我禁不住夸奖说,你这老伴,也厉害呢嘛!

话音刚落,气氛一下子就尴尬起来,陪同的几个人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这老奶也是花灯老艺人,是镇上通知来的。

毕竟是演员,尴尬瞬间即逝。老奶笑说,都是多年的搭挡了,在舞台上,我倒是经常扮演他老伴。

老范建议说,要不我们到文化室,把戏服穿起来?

我也想知道他们的花灯戏服是什么样子的,于是积极响应。

在旧屋老房的巷子里转了好一会,才到文化室。场院很大,有三间砖混房。老范说,原来这里是老宅院,做过生产队的保管室,喏,古戏台就在那个位置。

存放乐器的箱子在另一边,有的紧锁,有的半开。有二胡有胡琴有笛子,还有大大小小的鼓锣钹梆板碰铃等等,甚至还有一些西洋乐器。老范随便拿了几样乐器演奏给我们看,手法娴熟功力也好。

后来,老范和那个老奶嘀咕了几句,选了套戏服穿上,老范捏花扇,老奶握彩巾,一声吆喝,就给我们表演了一段《闹渡》,一边用声音伴奏,一边清唱,很投入,也很自然。尤其是他们俩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也很幽默搞笑。

卸装时,我对老范开玩笑说,瞧你这细长的懒腰,崴花灯行,干农活可能不太行。一旁的老奶接嘴说,你说的是城里的演员。在我们农村,哪有干活不行的。

采访结束,我深吸一口气吐出。那是真的如释重负浑身轻松。因为我知道,仁兴花灯的发展历史,已经在我的脑海中渐次清晰起来了。

2.仁兴花灯,是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正如云南花灯包含了各地州市县的花灯一样,仁兴花灯,也包含了西村花灯,白沙村花灯、古城村花灯等花灯。

仁兴花灯为汉族花灯,在汉族村庄盛行。

翻开罗次的历史,不难看出,唐(南诏国)和宋(大理国)时期,原住民主要是罗部为主的少数民族,汉族少之又少。南诏国时期以彝族祖先为主,大理国在高白连庆治理期间,则以白族祖先为主。元朝时,搞过“民屯”,有大量的汉族人口进入。但仍然是“夷多汉少”。到了明朝,经过大规模的“屯边移民”后,汉族人口才以压倒性优势成为原住民,让民族人口结构从“夷多汉少”发展到“汉多夷少”。民族人口结构的这个变化过程,与云南历史上大多数地区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

然后又有一个疑问,就是原来的那些少数民族到哪里去了?

这个答案,历史典籍中也能找到。

历史上,云南地区民族部落林立,各自画地为牢,互不统属。为着统治的需要,历代王朝总结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羁縻”,进行松散式管理。但一旦被统治者征服,为防止其东山再起,这些部落就要被人为打散,来一次大规模的“东迁西移”,比如南诏国初期,占据滇东几百年的爨氏被南诏征服后,原住民大量迁往滇西地区,而滇西的原住民又大量移往滇东地区,然后实现国家的相对稳定。只是过不了几代,历史又会重演。重新组合后的各民族,又会在相互同化和异化的过程中,以某一民族的形式崛起坐大,慢慢拥有自己的地盘和势力。比如罗部,这个统治了罗次坝子几百年的彝族祖先部落。

不难看出,一个地区,所谓的土著,原住民,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永远的土著,永远的原住民,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在明朝以前,更是如此。具体到仁兴,后来的民族结构比例,就是在明朝大规模屯边移民以后渐渐稳定下来的。而屯边移民的这些汉人,又大多来自于农耕文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带。

这是一个很容易就能推理出来的过程。当汉族成为主体,并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渐占据平畴广川和交通便利等富庶之地后,原有的民族土著,要么慢慢被汉族同化,要么逐渐迁徙他处,或者进山。伴随着这个过程,仁兴地区的汉文化也不断形成和发展。这个汉文化,既带有江南文化的基因,又带有仁兴历代少数民族沉淀下来的文化基因,是两种文化基因在长期的同化、异化过程中,最后融合形成的文化,即仁兴文化。

民间广泛流传下来的仁兴花灯,就是这种仁兴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是江南文化与仁兴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江南多戏曲。但江南戏曲也分东南西北中各门各派。这些分门别类的戏曲表演,比如江西的采茶灯、采茶戏,安徽的灯会歌舞,湖南湖北的花鼓戏,广西的彩调,四川的跳灯,等等,当这些民间表演艺术在明朝初期被屯边移民的汉人带到仁兴后,继续传承发展就遇到了挑战。因为方言的隔阂,艺术欣赏口味的不同,注定了他们没有共同的受众。但人类,又是一群善于创造艺术欣赏艺术的物种,离不开自娱自乐,离不开苦中作乐,离不开大众狂欢。好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那就是民间祭祀,比如庙会,社戏等民间宗教活动。还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艺术基础,那就是与唐诗宋词一脉相承的元曲。

历史上,仁兴的原住民大部分是今天的少数民族祖先。这些民族祖先,都是一些神性的人,崇尚万物有灵,因而创造了博大精深影响后人千百年的祭祀文化。这些祭祀文化,被先后到来、同样充满神性的汉族移民所接受,或者说被这些已经植根于仁兴大地的祭祀文化所同化。久而久之,具有仁兴本土特色的民间社火、民间庙会等祭祀活动,就成了大家的文化宗教活动。这种民间宗教文化活动,除祭祀和物资交流外,还有歌舞,用来娱神、娱人的歌舞。正是通过这些歌舞,在汉族民间表演艺人的推波助浪

历史的记忆篇八

历史是人类的记忆,历史记忆是我们民族文化和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记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让我们需要一本专业而深入的书来提取和研究,于是《历史记忆丛书》就应运而生。而本文就是对该书的一些心得体会的总结。

第二段:对《历史记忆丛书》的简介

《历史记忆丛书》是由曹其真等人编写的,是一部系列性的历史讲述。该书系列由多个单独的书籍组成,其中包括《二战全史》、《中国文化史》等,每一本书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数据和精彩的历史故事。因此,既能满足专业人士对于历史的学习需求,也能让广大人民读者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第三段:对于《二战全史》的感受

《二战全史》是《历史记忆丛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详细地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包括了各个国家的战争经验、作战计划和主要事件,对于当今世界格局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对该书的阅读,我认识到了二战的影响之深远、过程之残酷和胜利之来之不易,由此也让我明白了和平的珍贵以及对历史真实的尊重。

第四段:对于《中国文化史》的体验

《中国文化史》则是一个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全景式研究,它解答了我对中国文化的许多疑问,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这个深刻的认识。阅读该书还能让人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的演变,从而恰当地准备下一阶段的文化和历史课程的学习,因此这本书也让我对中国产生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第五段:总结

通过阅读《历史记忆丛书》,我不仅对世界和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能体会到历史记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坚守历史真相,热爱我们的历史。在个人层面上,《历史记忆丛书》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理解历史和走向未来的改变。因此,我相信这些书的价值将继续承载下去,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必不可少的贡献。

历史的记忆篇九

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不少历史记忆丛书开始问世。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我也开始接触这类书籍。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我从中受益良多,感受到了历史的博大精深,领略到了历史记忆丛书所在的深层次价值,深入体会到了它们对于我们今天的重要意义。

首先,历史记忆丛书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历史记录了人类过去的经历和文化,可以是人们了解自己的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然而,千百年的历史往事中,很多珍贵真实的历史故事都没有得到充分记录和传承。而历史记忆丛书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些历史珍宝,并通过对这些珍宝的认识和分析,回溯历史文化的脉络,领悟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最终感受到历史所带来的教育和启示。

其次,历史记忆丛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今天的世界。当我们读到艰苦卓绝的人物事迹、伟大的历史事件和民族文化的底蕴时,可以在更深的层面上了解我们所在的社会和国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如何形成的,更能够理解历史对今天、明天甚至未来的重要意义。此时,历史记忆丛书成为了我们理解今天现实的有效工具之一。

第三,历史记忆丛书可以启发我们对于人类命运的反思。历史中的悲剧和成果都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这其中既有极致快乐,也有痛彻肺腑的绝望。历史记忆丛书不仅考察了历史的事实,更是反思了彼时可避免或避免不了的人性想象力。孤独的坚持,伴随着辉煌的收获,成为历史中最灿烂的风景。在读历史记忆丛书时,我们不断思考,人类命运的种种现实中,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方向,形成对于未来更多建设性的思考。

最后,历史记忆丛书带给我们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成长历程。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发掘历史中的叹息,从而对社会和人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引导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我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历史记忆丛书通过丰富有味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培养了具有文化深度的思维方式。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短暂存在者,但通过阅读历史记忆丛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知自己和人类命运,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与价值观,成为适应现实的更优秀的人。

历史的记忆篇十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学生历史

学习

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

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如中工成立的历史意义,只要记住两个成语就行,“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英南京条约》记住“赔款、开商、割地、关税”;南昌起义意义记住三个“一”:“一面旗帜,一个标志,一个节日”,大运河记住 “永、通、邗、南”。还可以通过数字把课文内容浓缩为若干条,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加工的过程,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

比较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把握特征增进记忆。如“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其中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是相同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革命前途、革命结果是不同的。通过比较,便能深入理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种比较,不仅要前后对照,古今比较,还要中外联系比较,如“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得失的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等。历史学习一定要形成比较的意识,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图示法是老师教学板书经常使用的方法。历史学习使用图示法可以化繁为简,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记忆变得轻松。

把相似易混的历史知识通过制表的方法掌握。如中工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可按照“背景、时间、内容、特点、作用”等几个方面去掌握。制表法和比较法有所不同。比较法是要求比较异同,找出规律;而制表法只是把相似的.历史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便掌握。

历史年代的记忆只要动脑,也是有法可循。或连续记忆,或间隔记忆,或谐音记忆,或数字重叠记忆,或中外对比记忆等等。如1771年可谐音“一起起义”。如“1919年”、“1818年”属于数字重叠,等。

总之,历史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纲要信号记忆法,讨论辩论记忆法,重复朗读记忆法等等。这就需要

同学

在学习中认真总结。记忆是思维的基础,提高记忆力不仅可以改善思维能力、丰富

想象

力,而且还会可以增强自信心。中

小学

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所记忆的知识最为牢固,甚至可以终身不忘,因此同学们应加强记忆,快乐记忆,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6549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