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5:11:16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大全(17篇)
时间:2023-11-19 15:11:16     小编:文轩

读后感的撰写过程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如何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自身经历写出一篇有个人特色的读后感?小编搜集了一些别人的读后感心得,供大家参考和思考。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一

走进美丽的草原,一股炎热扑面而来,会让你的心情有些烦躁,可当你徒步走向烟波浩渺的贝尔湖时,便会让你神清气爽。你可以在那里尽情地打水仗;可以骑上耗牛在草原上奔驰;可以在湖边沙地上尽情地玩耍;可以在又深又密的草丛里捉迷藏。正如刺勒歌里所吟唱的那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描写的便是这无边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远处,蓝天下衬着雄伟的大山,一只秃鹰在湛蓝的天空上盘旋。你可以骑着骏马直奔高低不平的大山,与牧羊犬比个快慢;你也可以悠闲地在草地上找寻一些奇花异草,闻闻它们清香的味道。站在山顶,俯视下面,便可以看见一条奔流不息、清澈见底的河流,像一匹矫健的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驰。

当马走进草的海洋,显得格外精神,格外矫健,

走近蒙古包,鲜红的彩旗迎风飘扬,此时你可以插一炷香放在石桌上,以祈祷。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钱心妤,今天我将带大家到内蒙古领略一番那里的独特风光和民风民俗。一会我们到了景区呢,大家就可以体验一下蒙古族的下马酒,参观一下蒙古包,品尝一下蒙古的美食。请大家在旅途中注意安全,不要乱丢垃圾,大家跟我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呼伦贝尔人欢迎宾客都必用美酒相待,以表达自己好客的心情。据说,下马酒是从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的。其饮法是:首先用左手端乘酒银碗,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然后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再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最后双手端碗,一饮而尽,当然如果你实在不胜酒力,也可用唇抿一下再交还到主人的手中。意为“苍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乐”之意。大家要记住这些步骤,不要失了礼貌。好,我们就要到目的地了。

到草原了,这几位朋友就是蒙古居民。你们也看到了,这些圆形房屋就是蒙古包,也叫毡房。蒙古包建筑奇特、明快,既实用又美观。草原辽阔,风雪大,圆形蒙古包阻风力小,包顶不积雪;由于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时省力。

跟我来,我们一起进入蒙古包。大家或许对蒙古人的服饰感兴趣,我来介绍一下。服装大体分为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四个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制成。男子冬季多戴尖顶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进帽或礼帽。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穿长袍时腰带是必备的,靴子尖稍向上翘起。

现在,我们不要辜负了蒙古好友的一番好意,来品尝品尝草原的美食。蒙古主要饮食有烤羊腿、手抓羊肉、奶菜、哈达饼、肉干、马奶酒等等。来说说手抓羊肉,相传它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冷吃、煎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大家慢慢品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三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呼伦贝尔面积为250.557平方公里,现有266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俄罗斯等36个民族组成。呼伦贝尔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称之为绿色净土。

(进入草原时)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市,远离了闹市,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犹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年羊的优美景象。

(来到蒙古包)

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车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努(好!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支、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在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走出蒙古包)

在蓝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或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乐趣。

(介绍蒙古族人的身体状况)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个不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个不是盘腱突露、充满谊气与力度?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对长期以来养育了解空虚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盘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介绍蒙古族饮食习惯)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郑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以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离火起锅,持蒙古刀,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营养。

(介绍蒙古族服饰)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介绍蒙古包)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介绍蒙古族节庆)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头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迎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女士们、先生们,让你我能的机会再次相会在草原,在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四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存在,对于很多没有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人,一定对于大草原很向往,很多时候,当我们在草原上玩耍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草原的美丽,草原带给人的`开心,下面这篇呼伦贝尔大草原游记作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你们去过大草原吗?我去过,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下那里的景色……。

我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后,就会看见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给大地铺上了碧绿的地毯,不远处还可以看见许多羊群和马群,就像绿色草原上的星星点点。草地上还有许多的小野花,在装饰着大草原。再往前走,就会看见一条小河,河边有前来喝水的牛群、羊群,还有几座蒙古包,它们为大草原添加了一些生机。

大草原上不仅景美,食物也很好吃,草原的奶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们是鲜的,有一股浓浓的奶香味,喝一口,让人回味无穷……并且这里的手抓饭也很好吃,有大米、青豆、玉米、黄瓜丁和白菜,当然还有烤的流油的羊肉串,不吃饱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我喜欢呼伦贝尔大草原,希望我下次还能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因为我已经喜欢上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了。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五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听到这个熟悉的诗句,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全家去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游玩的情景。

随着旅游团的大巴车驶出城市,我们开始慢慢进入神秘的大草原,路边的景色随之一变。景色十分优美,连绵起伏的草原一望无垠,一群群牛羊怡然自得,湛蓝湛蓝的天空是那样的高远,一朵朵洁白的云朵,犹如棉花糖一般轻轻地漂浮在空中,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车停下了,往前一看前面是一个个蒙古包,我激动地跳下车,深深地吸了口气:“啊,大草原我来啦!”一股清香沁人心扉,这是青草散发出的味道。只见,宽广平坦的大地上,铺满了丝绒办的绿草,极目远眺,有深沉的墨绿,奔放的浅绿,还款的黄绿……绿得无边无际,一直连到天边。远处还有几个蒙古包点缀着这绿色。眼前有几只顽皮的小羊羔在蒙古包周围蹦跳;鸟儿们在空中自由快活地飞翔,甚至于有只鹰在极高处徘徊。看,快看!还有那一溜就没影的小蜥蜴多么的机灵可爱;几只黑得发亮的'甲壳虫背着大大的壳,醉汉似摇摇晃晃地直往洞里钻;还有一直小巧玲珑的蚱蜢,浑身咖啡色,灵活地一蹦一跳。突然我闻到了羊肉串那一阵阵香味,一想到肥肥嫩嫩的,又香又辣的羊肉串,我心中就乐开了花,我今天可是要好好饱一饱口福了。

啊!蓝得天,绿的草,白色的蒙古包,还有那一群可爱的小生灵,美味的羊肉串,草原上的一切的一切让我心醉!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六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四大无污染草原之一。我今天就带你去看一看草原的景色吧!

夏天,嫩绿的小草变的更绿了,一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草地绿油油的,像一块巨大的地毯盖在草原上。

秋天,原本绿色的草原变成了金色的海洋。人们正在收割牧草准备牛羊过冬的粮食。于是,草原就有了一片繁忙的景色。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七

西湖、双龙洞、五岳、故宫……中国从来不缺乏美丽的名川大山,也不缺独特的人文景观。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与草原相接的皑皑雪山被终年不化的冰雪所覆盖。山下,是万顷金色的油菜花。微风吹来,花涛汹涌,好似钱塘江大潮,一浪推过一浪,滚滚向前;又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加上蓝天白云下的一群群牛羊马点缀其中,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让人有一种回到自然,如遇仙境的感觉。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袅袅炊烟,微风徐徐,牧草飘动,“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上草浪滚滚,鲜花盛开,牛羊成群,骏马奔腾,令人神往。

现在,我就介绍一下奶茶、奶豆、奶条。奶茶是牛奶加红茶,配上奶制品做成的,是呼伦贝尔人的饮食“灵魂”。奶条奶豆则是它的“灵魂搭档”。奶豆是用已经酸化的牛奶加鸡蛋、酸奶、面粉,用手搓成指头大的豆,放在锅中煮,奶条的做法和奶豆差不多,但都是酸酸甜甜,叫你吃了还想吃。

比美食更令人留恋的是草原蒙族同胞热情好客的招待。一到蒙古包,豪爽的蒙古汉子就下马迎了上来,拉我们进蒙古包的尊座坐下。紧接着便是笑盈盈的蒙古姑娘端上热腾腾的手把和奶茶。享受美食之时,蒙族同胞们为我们载歌载舞,把盏言欢,甚至生起了篝火,围着篝火旋转欢庆,好一派喜人景象。

呼伦贝尔,草儿青羊儿肥,景美物丰,是一生不可不去的好地方。作者:舒欣。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八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四大无污染草原之一。我今天就带你去看一看草原的景色吧!

夏天,嫩绿的小草变的更绿了,一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草地绿油油的,像一块巨大的地毯盖在草原上。

秋天,原本绿色的草原变成了金色的海洋。人们正在收割牧草准备牛羊过冬的粮食。于是,草原就有了一片繁忙的景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九

我去过许多美丽的地方:新疆、北京、天津和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其中,最美丽的就要数呼伦贝尔了。

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那里有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那云有时像牛,有时像马,真是千姿万变。在天空下,有许多的蓝色或白色的蒙古包。那里还有一个个的敖包,敖包上挤满黄色、白色和蓝色的.哈达。那是多么神圣啊!

呼伦贝尔有辽阔无垠的碧绿野草,仿佛草地和天空融为一体。一路上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像黄色的海洋,蜜蜂快乐的在那里劳动。看着那嫩绿的小麦,好像一块绿色的地毯。还有那五颜六色的野花,真是令人神清气爽。再来看看膘肥体壮的牛、羊和马。他们有的在草原上奔跑;有的在草原上吃草;还有的在草原上悠闲地散步。好像它们才是这个草原上的主宰。在傍晚的时候,有许多火烧云在天空,它们一会变成绵羊,一会变成狗,真是形态万千。到了晚上,有一位俄罗斯人拉着手风琴唱着歌。还有一群俄罗斯老太太围着火翩翩起舞。在这个宁静的夜晚,篝火点缀了平静的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雕楼显得特别洋气。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十

春天,万物苏醒小草发芽了,迎春花、映山红…… 散发着阵阵清香,一群群的马在草原上奔跑,好像一幅画面。小朋友们在草原上你追我、我捉你、欢快的玩耍着,好像一群群欢快的小羊在草原上奔跑。

夏天,蔚蓝色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路的两边是那些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就像一片金黄的地毯。有很多的人去摘油菜花,好拿回家做香喷喷的饭菜。

秋天, 天气渐渐冷了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的人到山上去摘蘑菇、蓝莓 ……营养丰富,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冬天,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快乐的时节也是最冷的时节。每次下完雪,就有很多小孩子在雪地里玩,有的在玩打雪仗,还有的在玩堆雪人……我的家乡最冷时零下四十多度,穿棉袄都觉得冷,可是我和小朋友玩起打雪仗、堆雪人时每个人小脸都红红的,一点都不觉得冷了。

我爱我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十一

内蒙古,是我的家乡。那儿最美的地方,非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属。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回到我的家乡,带我来到我的心中念念不忘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那儿的天空,是那么的蓝,蓝得那么纯洁,那么好看。真不知道,大自然是如何调出这么美丽的颜色。如果再淡一些,就没有原来的颜色那么亮丽;如果再浓一些,就会显得不那么纯净。在蓝天下,草原显得异常美丽,不断移动的羊群和在草原上奔驰的骏马,把草原衬托得更加美丽、更加灵动。一阵微风刮过,把藏在草丛中的牛羊露了出来,真是应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这句诗。

来到草原,倘若不骑马,真是太遗憾了。一位叔叔带我们来到了马厩。一匹匹威武雄壮的骏马,排着整齐的队伍,任我们挑选。我挑了一匹棕色的骏马。它的毛发在光照下闪闪发光。哈哈,就它了!我按照马主人说的方法,坐到了马背上,好高啊,不禁心里有点胆颤。爸爸后来看出我的害怕,坐在我的后面,带着我在大草原上狂奔起来。一阵阵微风拂过我的脸庞,我的心情顿时欢快无比。

第二天,继续骑马。虽然有点害怕,但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的胆子稍微大了些,马也比较温顺。骑了好久,我都不愿意下来。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离开了内蒙古。再见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再见了,内蒙古!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十二

两天的车程加航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刚踏入草原,我就深深爱上了这美丽的大草原,这里空气清新,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汽笛声。放眼望去,露水盈盈的草原,如果光着脚走过,脚一定会染得绿绿的吧,也一定会染上青草的味道。

走进草原深处,看蓝天白云;看成群的腰肥体壮的牛羊;看浓郁的香绿和繁花;看星星点点的白色蒙古包,仿佛他们都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你可以站在堤坡的小丘上,瞭望着如蟠龙般的的莫日格勒河;也可以躺下来,与花丛中的小虫舞蹈歌唱;你可以放空思绪,闭目养神,享受当下;也可以与同行的小伙伴围成一群打闹嬉戏。我们欢呼雀跃:呼伦贝尔,我们来啦!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热情好客的华裔俄罗斯民族。这里是以俄式特色的木头椤建筑,看起来简洁素雅,并更易于与周围的草原,白桦林融为一体。门口,一位穿着俄罗斯服饰的阿姨,左手端着一盘俄式面包,右手端着一碗盐。我觉得好奇,这是在做什么?原来这面包和盐蘸着吃,代表着朴素的生活,预示着再美好的生活环境也是有朴素勤劳的人们努力奋斗而来,不忘初心不忘本。入乡随俗以后,我们来到了后院,阿姨们还教我们做她们擅长的俄式面包,面团已经准备好的,我们拿着擀面棍,在桌上擀起面饼来,不一会儿,各路神仙各显神通一样,各种形状无奇不有,有圆的,有方的,有不圆不方的,小伙伴们笑成了一团,甭提有多开心啦!

傍晚,我们还享受了草原上的美食盛宴一一烤全羊。蒙古小哥哥端着一只扎着红色头花,裹着红布的小羊上来,翻开红布后,一只烤好的香喷喷的小羊,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恨不得一口咬下去,但在这里吃烤全羊还得经过一些仪式,馋得我们直咽口水。仪式过后,我端起一大块肉,一口咬下去,被烤的很脆的外皮,发出滋滋的声音,真是鲜美极了。

夜晚,我们点起了篝火,大家围着篝火,随着音乐舞动起来,连熊熊燃烧的火焰都跟着我们舞动起来,今天真是充实快乐的一天,我们收获了美景,收获了美食,更收获了一颗辽阔的心!

如果问你,你会选择钢筋水泥间的繁华?还是蓝天白云下的繁花?来呼伦贝尔,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十三

七月十七日,我和家人暂别了家乡常州,飞向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从南京的禄口机场,我们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了辽阔的内蒙古。从飞机上鸟瞰,厚实如棉花糖般的云彩映衬着蓝盈盈的苍穹;透过稀薄的云层,可以望到绿茸茸的大草原,草地上时不时地嵌着一些坑坑洼洼的小水塘,就像巨人留下的大脚印。

飞机上下来,汽车载着我们驶向了灯光通明,热闹非凡的满洲里市。这里的建筑风格和我们生活的城市截然不同,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哥特式的楼房层出不穷,尖顶的大厦参差不齐。大街上的人似乎异常悠闲自在,不紧不慢地踱着小步,和我们这些来自南方走路匆忙,接近小跑的人形成强烈的反差。有意思的是那里的商店招牌上有三种语言:分别是中文、蒙语和俄语。

当太阳收下最后一笔金子的时候,大约是晚上九点多,夜晚的满洲里大街上聚集着密密麻麻的俄国人,让我有种错觉,仿佛自己置身于俄罗斯的国度。月牙儿笑得弯弯的,把人儿照得吵吵的,大街上,特色小店一家连着一家,热闹非凡。

第二天,我们坐了半天的巴士,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路边,牧羊犬依着牧羊人坐着,一副无忧无虑的模样。成百上千的羊儿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一下了车,就欢呼着向羊群跑去,绵羊们受到了惊吓,一个个撒腿就跑,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抬着远望,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知名的小野花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遍地开放,仿佛给巨大的地毯绣上了一朵朵精致的小花。清悠旷远的蓝天,似乎是一块巨大的蓝宝石,蓝得十分刺眼。白云永远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多的时候似乎可以把整个蓝天都掩盖住了。大奶牛吃饱了卧在草地上,懒洋洋地晒着日光浴;小奶牛们美美地享受着肥美的青草,好象永远吃不饱似的。世界的一切一切都仿佛静止了。在草原上,我们尽情地撒野、狂欢,将所有的烦恼都统统地抛之了脑后。

接着我们来到了跑马场,几十匹马儿奔跑在大草原上。我骑上了一匹棕色的骏马。草原大叔坐在我后面用脚踢了踢它的肚儿,马儿便快走起来,慢慢地速度越来越快,只听见风儿在耳边“呼呼”作响,还有清脆的马蹄声声……在草原上驰骋了一圈后,整个人感觉变得非常有活力。

啊,在我眼中呼伦贝尔有时像一个年少的小伙儿,热情万丈;有时又像一位年长的老妇人,古老而又悠远,慈祥的可以融化坚冰。在辽阔的草原上,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

我们尽情奔放了六天,告别了这个如人间天堂般的圣地,告别了这个美得无与伦比的草原世界——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十四

呼伦贝尔大草原远远地向我招手,邀请我去领略这自然的风光之美。

放眼望去,草原无边无际,风儿轻轻从上空掠过,草儿们纷纷向他点头致意,这绿色之中荡起了一片波浪。阳光下的草原,很有层次感,绿得鲜嫩,绿得朴素。虽然全都是绿色,但并不茫茫,绿得深浅有别。这嫩绿、碧绿、墨绿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当夜幕缓缓落下,太阳早已褪去了色彩,月亮则闪烁着纯洁明亮的银光,呼唤着星星。月亮用明亮的白光,将大地照得光亮如昼;而那嵌在天幕上的斑驳繁星,也显得格外耀眼。已经是深夜了,人们早已睡去,唯有月亮和星星独醒。她们高高地站在天上,俯视大地,无声交谈,为深夜又添几许静谧。

几声鸟啼,唤醒了已沉睡多时的太阳。她一揉眼睛,伸了个懒腰,顺着昨夜月亮漫步的幽径,悄悄爬上了天空。月亮不知何时隐去了,只留下了一个淡淡的影子,悬挂在空中,仿佛会随风摇动;明亮的星星也不辞而别,失去了踪影。渐渐的,远处的地平线上泛起了一抹鱼肚白——太阳升起来了!

我向草原挥挥手,草原也向我招招手,是想再留我几天吗?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十五

春天,草原上的小草冒出了嫩绿的'小脑袋,望着四周,小花也在春风的呼唤下,悄悄地盛开了。远远地看去,小草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而小花自然就成了在海里游动的一群群色彩斑斓的鱼儿。

夏天,小草和小花都完全长了出来。牧民骑着马,拿着皮鞭,赶着羊群,那些羊就像天上的云那样雪白。河流在夏天是很好的解暑工具,一条条河流互相交错着,碧蓝的河流为草原又增添了一点点色彩。

秋天,小草枯黄了,小花也调谢了,唯一的几棵树也结出了果实。一群群马在枯黄的小草上飞奔,马啼下尘土飞扬,就像在草原上严格训练的军队。

冬天,积雪占领了整个草原,雪花在空中飞扬,好似白色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十六

脚下踩着的是草地,远处看到的是草地,和天边连在一起的还是高低起伏的草地。一大片一大片碧绿出现在眼前。散在草丛里的蒲公英花,像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一片蔚蓝映入眼中,大朵大朵的云,匆匆忙忙的往前走,就像赛跑似的。成群的牛羊在河边悠闲地吃着青草、晒着太阳,牧民骑着摩托车、喊着响亮的号子,驱赶那些跑远的牛羊。

一边欣赏着草原的美景,一边喝着牧民新挤的牛奶,我不禁感叹到: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牧民多么幸福啊!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仅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一片“绿色净土”,也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天然别墅”。

也想学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可惜,我只会弯弓射草地。骑在马上,我感觉自己是一名勇敢的骑兵,挥舞着军刀,准备战斗。可惜,这只是我的感觉。其实,我在骑马师的带领下,骑着马儿在草原上慢慢散步。

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仅让我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也圆了我的英雄梦。我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里的牧民啊!

呼伦贝尔大草原读后感篇十七

今年暑假,我妈妈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大草原开阔壮美的景色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清晨,雾慢慢地从山头漫过,天空变幻出淡淡的蓝色或是浅浅的灰色,像是慢动作的魔术。云彩分散地躺在天上,一片一片的,形状各异。过了一会儿,一道光线小心地穿过云层,金光四色,让草原顿时明亮起来,绿地显得更加饱满清新。

上午10点多的时候,草原上起风了,风使劲吹的时候,只见雾在风中翻滚、升腾、追逐、奔涌,原来文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异的魔术师了。一个小时后,太阳把雾赶走了,也把云驱散了,它又占领了天空的制高点。

中午,牛羊都出来了,它们趴在草地上,懒洋洋的好像在享受阳光浴。一阵风吹来,小花小草翩翩起舞,好像在召开歌舞盛会,中午的大草原真是美不胜收啊!

夕阳西下,只见橘红色的太阳就在地平线的上面,仍迟迟不肯回家。它旁边的云就像被火烧过似的,火红火红的。慢慢地太阳落山了,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夜幕降临,星星和月亮悬在天边,他们守护着草原,给草原平添了朦胧的美感。

天高云淡,绿野仙踪,壮观美丽,自由奔放,呼伦贝尔大草原成了我回忆中最亮丽的色彩,真希望永远融入那无边广阔的绿色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37986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