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0:12:05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时间:2023-11-19 10:12:05     小编:MJ笔神

阅读是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多读点好书。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案例和实例来支持自己的陈述。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的:

1、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并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学生经历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出合理的解释。

4、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归纳与类比,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5、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

6、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因数与倍数。

教学难点:

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的理解。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谈话。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

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2、呈现情境图。(略)。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看一看:

1、师问:图中有哪些数?谁愿意扮演小小售货员介绍一下水果的价格?

(1)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指名汇报。

2、你知道这些表示水果的价格的数,分别是什么数呢?

(3.6和5.8是小数,6和4是整数。)。

3、问:我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生答:4×5=20(元))。

(二)活动二:试一试:

1、看书自学什么是自然数和整数。

(1)指名说说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

(2)同桌俩人一人说一个数。

(3)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判断它是什么数?

2、自学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问:在什么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呢?

3、师任意写一个乘法算式,先判断符合倍数和因数的范围吗?再判断()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三)活动三:说一说。

1、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同桌俩人一人说一人判断。

(2)指名汇报。

25×3=7514×6=8420×5=100。

(四)活动四:找一找:

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

14172577。

(1)师: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数是不是7的倍数呢?

(2)生答:14÷7=214是7的倍数。

17÷7=2……3,17不是7的倍数。

(五)活动五:练一练:

1、你写我说:

45×2=9045和2是90的因数,

90是45和2的倍数。

(同桌2人,一人写算式,一人说倍数和因数。)。

2、看谁找得快。

(1)24691218203048。

师问:先找哪些是4的倍数?

再找哪些是6的倍数?

哪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2)请写出100以内全部6的倍数。

师:100以内6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如果不限制在100以内呢?

你发现6的最小的倍数是几呢?能找到最大的6的倍数吗?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的世界。

我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

4×5=20(元)。

答:需要20元钱。

先找哪些是4的倍数?再找哪些是6的倍数?哪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4的倍数:4122048。

6的倍数:612183048。

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1248。

教学内容:书4-5页。

教学目的:

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

0-9的数字卡片、信封等。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二

1.让学生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与偶数的含义,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到目前,你认识了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2.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你能很快说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吗?

二、探索新知。

(1)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教科书第4页的数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上记号,找出5的倍数。

(2)观察、思考。

刚才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

(3)合作交流。

先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语言不要做统一要求。

(1)验证。

(2)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较大数,对观察、发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1)独立学习。

(3)验证。

3.揭示奇数和偶数。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猜数游戏。

规则:同桌两人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说出是否为2或5的倍数还是奇数、偶数。

2.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具备什么条件?

3.用0、5、8组成三位数。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又有因数5。

四、全课小结。

一、作业。

课本相关练习。

板书: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探索的知识是“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活动。

(一)活动一:想一想:

1、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下表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1)师:读一读5的倍数,观察它们有那些特征?

(2)同桌互相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给5的倍数做记号。

(3)指名汇报:我的发现: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5的倍数:

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用抢答的形式来判断。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

2845538075348995。

汇报:你是怎样判断的?

2、在上面表格中找出2的倍数,做。

上记号,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3、自学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生答: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你说我答:(同桌一人说数,一人判断。)。

你任意说一个数,我来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三)活动三:练一练:

1、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

28354055108495785390。

(1)说一说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呢?

(2)填一填:2的倍数有哪些?

5的倍数有哪些?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的倍数有:284010847890。

5的倍数有:35405510959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4090)。

(1)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可以不用计算吗?为什么?

(2)生答:根据2和5的特征来判断,85的个位不是偶数所以不能装完,85的个位是5,所以能装完。

(四)活动四:数学游戏:

1、每人准备:0-9的数字卡。

2、师说要求,生摸。

问: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

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

3、同桌合作:

一人说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数。

三、总结。

谁能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有哪些?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的倍数有:284010847890。

5的倍数有:35405510959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4090。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四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与偶数的含义,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到目前,你认识了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2.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你能很快说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吗?

二、探索新知。

(1)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教科书第4页的数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上记号,找出5的倍数。

(2)观察、思考。

刚才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

(3)合作交流。

先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语言不要做统一要求。

(1)验证。

(2)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较大数,对观察、发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1)独立学习。

(3)验证。

3.揭示奇数和偶数。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猜数游戏。

规则:同桌两人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说出是否为2或5的倍数还是奇数、偶数。

2.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具备什么条件?

3.用0、5、8组成三位数。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又有因数5。

四、全课小结。

一、作业。

课本相关练习。

板书: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

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等。

学具准备:

每人几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个位上的数来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复习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呢?

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1: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

生2: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

生3: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

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1)自己先找几个数试一试。

(2)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验证的结论。

(三)活动三:试一试。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53873665。

(先自己圈,然后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四)活动四:练一练。

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

361754714548。

(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3045。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

(五)活动五:实践活动。

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

(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4553873665。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3045。

(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点,能判断或写出3的倍数,并能说明判断理由。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获得探索数学结论的成功感受;体验数学充满规律,体会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准备计数器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

1.复习回顾。

提问: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板书: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

2.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上节课通过找2和5的倍数,对找出的倍数进行观察、比较,分别发现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过程,探索、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提出猜想,引导质疑。

引导:我们知道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o.那你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吗?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的想法。(按思维惯性,可能许多学生会猜测个位上是3的倍数)。

许多同学认为,3的倍数可能是个位上是3.6.9的数。(板书: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

质疑:利用以前的经验学习新内容,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大家联系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猜想,想法是很好的,数学学习经常可以这样类推。那这一次的猜想还对不对呢?大家来看几个数:13是3的倍数吗?26和49呢?(根据回答擦去板书内容后半部分)。

2.利用经验,组织探究。

(1)找3的倍数。

(2)探索特征。

3.学生归纳,强化认识。

让学生读一读板书的结论。

强调: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发现了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反之,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不是3的倍数。

4.阅读“你知道吗”。

谈话:是的,数学很神奇、神秘,3的倍数居然和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数学有许多神奇、有趣的规律,只要我们具有一定基础,认真探究,这一条条神奇的秘密和规律就会被发现和应用。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34页的“你知道吗”,看看会有什么神奇的规律告诉你。

三、练习巩固。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五第8题。

4.做练习五第9题。

5.做练习五第10题。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和判断2、5的倍数不同在哪里?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七

“能被3整除数的数”一课,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仔细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确立了基本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仅重视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判断,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提出新的假设——验证”的探索过程来发现知识,获得结论,并感悟方法。

2、理性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本节课重新设计例题,通过用“0——9”十个数字组成能被整除的`三位数让学生探索特征,这样处理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灵活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亲切感,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开课时收集的数据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课后“你再长几岁,这个岁数就能被3整除”这一开放题富有情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节课的主要特色。本节课始终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教学内容,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教学知识、感悟方法。如在课的第二阶段,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一层通过学生猜测、举例、选数字组数,使学生产生两次认知冲突;第二层通过交换三位数数字的位置,仍然没能发现特征,产生第三次认知冲突;第三层次通过计算各位上的数的“和、差、积、商”使结论逐渐显露。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磨练了意志,同时也使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4、合理定位教师角色,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探索2、5倍数的特征,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发现2、5倍数的特征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认真看表演情况。)。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2、活动二:师:我们首先解决“各项表演分别可以选派几人参加”这个问题。请你们想一想,每个方队得人数有没有规律?到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验证,不能轻易下结论。

3、活动三;

师: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那些?5的倍数有哪些呢?3的倍数有哪些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主思考后,可能采用无序排列、有序列举、在百数表中圈出或涂色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4、活动四。

师:像2、4、6、8、10、12……都是偶数,1、3、5、7、9、11……都是奇数。

师:你能再说出几个偶数、奇数的例子。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举例,相互交流。

三、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第3题数学游戏: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看数字卡片说一句话。如:20是偶数,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5的倍数等。同位两人轮流出卡片,参与游戏。

四、课后小结。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预习反馈: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反馈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反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找出下图的对称轴。

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活动中,发现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等。学具准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个位上的数来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呢?

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

(一)活动一:复习巩固。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1: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

生2: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生3: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

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1)自己先找几个数试一试。(2)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验证的结论。

(三)活动三:试一试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65(先自己圈,然后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四)活动四:练一练。

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36。

5471。

48(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30。

5(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同时是3和5的倍数。(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

(五)活动五:实践活动。

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课题:探索活动。

1、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55。

387。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3。

5(1)是3的倍数。

(2)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同时是3和5的倍数。(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十一

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经历2、5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2、5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在观察、猜想、验证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合作意识和初步的探索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养成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数学王国里的5部落和2部落要召回散落在外的人马了,召回条件:5部落只召回5的倍数,2部落只找回2的倍数。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一起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1、拿出尝试研究单,完成第一题。

读要求,自主找到1—100中2的所有倍数和5的所有倍数。

三、小组讨论交流。

1、仔细观察5的倍数和2的倍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共同完成尝试研究单的第二题。

2、小组讨论。

四、汇报交流。

(1)哪个小组来汇报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谁能举个更大一些的数来进行验证?

(1)哪个小组来汇报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谁能举个更大一些的数来进行验证?

(3)小结: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2、4、6、8、0。

(1)观察最后一列,你有什么发现?

(2)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五、教师点拨。

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知道了5的倍数的特征和2的倍数的特征,以后我们再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和2的倍数可以只看个位就行了。

六、挑战自我。

1、将下面的数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18、24、30、31、45、56、60、72、75、80、95、100。

七、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十三

知识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2、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5的倍数,能迅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2、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

1、经历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3、在探索活动中,发现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难点: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练习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预设:跳交谊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圆圈舞和叠罗汉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师:那么跳交谊舞的选多少人参加合适呢?你大胆猜一猜。

预设:“参加交谊舞表演的人数应该是2的倍数。”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圆圈舞的人数应该是多少人?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板书5的倍数。

观察,2的倍数,5的倍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是不是所有的2的倍数都有这样的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特征。

(二)探究学习。

1、探究2的倍数。

2、交流:说明要求,先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2的倍数的,再说说2的倍数由什么特征。

预设:我用百数表来找到了2的倍数,我发现……。

师:谁也是用百数表来找的举手?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都是双数。

师:是双数吗?是一个个算的,还是一眼就看出来的。

能说说是怎么一眼看出来的吗?

预设2:个位上是0,2,4,6,8。

像这些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就是奇数。

3、探究5的倍数。

师:找到5的倍数特征了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交流一下。

预设:我用列举法找到。

预设:我在百数表上找的。

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是不是所有的5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或5呢?能举个多位数的例子来验证一下吗?再来个反例。

通过举例验证,我们得出了5的倍数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5。

3、对比观察。

比较一下2和5的倍数特征有哪些共同点?

预设1:都要看个位。

预设2:个位上是0的数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教师总结:大家自己归纳的结论,在实际应用中肯定会得心应手的。

(三)分层练习。

1、初显身手。

找2,5的倍数。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评价:对呀,掌握了2,5的倍数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问题。

奇数偶数分类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根据奇数偶数的概念。)。

评价:学以致用,很好!

说说为什么一班选择跳二人舞?

预设:因为他们班的人数是2的倍数。怎么确定是2的倍数?(2的倍数特征)。

适合跳三人舞?你是怎么判断的?能不能不计算就可以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下节课我们来研究。

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说说你猜测的依据。

3、慎思细想。

只要符合什么条件就可以?(个位上是0,2,4,6,8)(个位上是0,5)。

师评:规律掌握很牢固。

(不是2的倍数,换句话说呢?个位上是1,3,5,7,9)(个位上是0)。

师评:活学活用,了不起!

4、猜数游戏。

说说你的想法:

这么多的知识混在一起,你还能保持思路这么清晰,大家应该送他一点掌声了。

课堂小结:

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看数字卡片说一句话。

例如:20是4的倍数;31是奇数,90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21.4×75÷0.0185÷0.5。

12+0.10.12+0.610-0.19.1-1。

(2)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或倍数。

9的因数:12的因数:36的因数:

3的倍数:7的倍数:11的倍数(50以内):

二、探究新知。

1、写出2的倍数(20以内):

讨论找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引出: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练习:书本17页的做一做。

2、出示1——100的数字表,在表中找出5的倍数。

讨论找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练习:下面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又是5的倍数?

2435679099156075106130521280。

3、回顾知识点:说出写出2的倍数、5的倍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什么叫做奇数偶数。

三、练习。

1、举例(每题3个)2的倍数、5的倍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奇数、偶数。

2、书本练习20页1、2、3题。

四、全课总结1、阅读书本17、18页。

2、自由读特征、概念2遍。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2,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的概念。我想这些知识内容与旧知识很密切,并且每个比较明确,所以我设计了通过练习、讨论、列举等方法放手让学生总结每个概念,出乎意料的是:本来是通过2的倍数导入偶数与奇数的概念,可是学生在讨论2的倍数的特征就把偶数与奇数的概念说出来了,并且2的倍数的特征及偶数与奇数特点与关系都说得很准确,那我就把内容随机变化而引导授课,这样的效果也比较好。通过上这节课,使我重新认识到,放手让学生学习数学,老师轻松,学生又快乐。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综合练习还不够,还要不断的学习改进。

北师大版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篇十五

(1)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并举两个例子。

(2)下面这些数是2或5的倍数吗?

324,153,345,2460,986。

[温故而知新]。

2、悬念激趣。

为迅速提高美术兴趣小组的绘画水平,须加强训练。现有美术纸534张,不通过计算,你能立即说出这些纸能平均分赠给三位同学吗?(如果能判断出这个数是是3的倍数,就能知道这些纸能不能平均分给三个同学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1、引导观察,调整思路。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

214263841536577899。

113253749526476889。

(2)师问:你能从个位上找出一个数是3的倍数的特征吗?从十位上呢?

(3)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的主要组织形式]。

学生讨论发现:这两组数个位上分别为1-9(有的学生也发现:十位上也分别是1-9),但第一组的数均是3的倍数,第二组的数都不是3的位数,因此无法从个位或十位找出是3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讨论还发现:是不是3的倍数,已不再取决于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字了。

(4)教师立即提出:为了找到更好的答案,必须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师不断伺机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2、组织活动,探索规律。

(1)插入讨论找3的倍数过程的动画。

出现课本中的数例:

3×1=3。

3×2=6。

3×3=9。

3×4=1212→1+2=3(3是3的倍数)。

3×5=1515→1+5=6(6是3的倍数)。

3×6=1818→1+8=9(9是3的倍数)。

3×7=21。

……。

(2)继续探究。

可以是:123,234,345,456,135,246。

还可以是:126,156。

引导学生讨论:从上面这些三位数中,你能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

讨论发现: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同所选的`数字有关,而与数字的排列位置无关。而且这些3的倍数的数的各位数字和都是3的倍数。

(4)小结。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至此,基本上可以水到渠成了。学生的总结,难题已基本攻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27992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