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感想篇一
说到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西游记》由吴承恩编撰,又《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到到达达西天,取得真经。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要数“大闹天宫”
和“三打白骨精”了。《西游记》文字以白话文为主,间有赞赋诗词,多用夸张、比喻手法,铺陈、排比句式,音调韵律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
悟空和猪八戒,沙和尚就要老实得多,在西行取经的路上,他一向都担任着后勤工作,但他却毫无怨言,履行好自我的义务,被封为金身罗汉。
在《西游记》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主角就是孙悟空,他英勇好斗,不轻信权威,悟性极高,也十分忠诚。在“真假美猴王”中,即使唐僧要把他赶走,他也要给唐僧磕几个响头再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一天不会遇到困难呢?人的一生又何止九九八十一难呢?人的一生也是这样,仅有正视困难,并鼓起勇气,击败困难,才有可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获得成功。
读西游记有感500字(十四):
记得每当暑假到来,《西游记》这部连续剧总会在电视上热播。随着我阅读水平的提高,今年暑假,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话小说,十分著名。它的作者是吴承恩,他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去西天取到真经的故事。在这本书主要人物有降妖伏魔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悟能;任劳任怨的沙悟净;慈悲为怀但不分好坏的唐玄奘和对主人忠心耿耿的白龙马等。
在《西游记》中还讲述了许多故事。如《猴王出世》,《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真假悟空》等等……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三打白骨精》了。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连续三次分别变成了村姑,老太婆和老头子,她的三次变化都被悟空识破,之后被悟空打死了。可唐玄奘肉眼凡胎,说悟空打死了好人,便把悟空赶走,虽然悟空很生气。可是,为了师傅的安危,孙悟空还是不计前嫌打死了白骨精,保护师傅一路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取得了真经。
在此刻的社会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妖魔鬼怪”,他们也会像白骨精一样善于伪装。往往会有许多老年人或小孩子上当受骗。他们通常会装扮成煤气公司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来骗老人或小孩开门,他们就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在社会上进行诈骗,这是太可恨了!这真是一群“白骨精”,可恶!有了他们,简直是玷污了我们这个社会!
孙悟空是正义的化身,身上充满了正能量。他善于斗争,爱恨分明,我们必须要向他学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破那些坏人,让大家过上幸福安宁的好日子。
西游记感想篇二
不少成人喜欢看武侠小说;不少成人喜欢看科幻小说;不少成人喜欢看神话小说;但绝少有成人喜欢看神话小说中的杰出作品《西游记》。
儿童富于幻想,故儿童喜欢神话、童话、科幻、武侠;成人承载着生活的沉重负担,成人又往往不堪生活的重负,故成人亟需放松,成人更需要看武侠、科幻、神话。
生活,不会永远沉重,但也决不会永远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生活中不时会有惊涛骇浪,那么在挫折面前我们是选择逃避还是勇敢地面对?想不想“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果不甘于当生活中的庸者,在千斤重压下的我们就需要学会调节。调节的方法有很多,节假日外出踏青或旅游;闲暇时听听舒缓的音乐;朋友聚聚会聊聊天,等等。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书,看书既可以达到放松休息的初衷,又可以在不知不觉间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修养。而看神话小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消闲方式。
人都或多或少拥有想象力,人或者会拒绝平庸,向往成功,而现实生活中又不可能事事顺利,不可能人人都逃离平凡,所以人又往往习惯于平凡,流于平庸。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每当做完手头的工作时,每当静下心来时,每当看到别人辉煌时,不经意间会唤醒自己沉睡的灵魂,故人又常常在头脑中幻想自己成功,飞檐走壁,呼风唤雨,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无疑,神话是很适合人的这样一种心境的。
西游记感想篇三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个寒假,我静心阅读,深有感触。
此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历尽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它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爱打抱不平、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的猪八戒;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观世音菩萨;无所不能、神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心地善良、安于天命的沙僧。我最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喜欢他的敢做敢当,喜欢他的伸张正义,喜欢他的顽强不屈。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挫折,我都应该学习悟空面对困难决不退缩的精神,去奋力拼搏,去努力克服,去实现自己一直追寻的梦想。
八戒我是不太喜欢的,因为它好吃懒做,不辨是非。《三打白骨精》中,自己认不清妖怪,差点使唐僧丧命,却偏说是悟空使的障眼法骗了唐僧。最终,唐僧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紧箍咒,疼得悟空满地打滚。
《西游记》中许多曲折离奇的故事,常常让我沉醉其中。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智斗二郎神》等,常让我有一种置身于其中的感觉。每每读完一个章节,就情不自禁地攥紧了拳头。
此外,《西游记》中除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外,还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引领我成长。从唐僧身上我明白了:不能随意听取别人的.花言巧语,因为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我们要用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去识破妖怪的种种花招。从沙僧和小龙身上我明白了: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人在关键时刻也是可以力挽狂澜的,无论在班级还是团队中,我们都不能无视那些默默奉献者的付出,也许他们没什么能力,但如果一个班级或团队没了他们默默的付出,也是不能成功的!
西游记感想篇四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神话小说,深受人们喜爱。我也把它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读完都有不同的感慨。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分享这本书。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他出生在淮安府山阳县(现淮安市淮安区),且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这本书讲的是: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被压在五指山下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了如来佛祖,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本书的人物性格十分有特色,例如孙悟空,他在“唐僧身陷无底洞”一回中,化作小虫子,与唐僧配合,试图让他进入妖精肚子中,以控制妖精。但被妖精识破,只好化作雄鹰掀翻桌席,飞了出去。第二次又变成红桃,让唐僧把红桃红桃给妖精吃下,妖精毫无防备,高兴的吃下果子,却中了计,被孙悟空在肚子中乱踢,最终只好放了唐僧。这一回体现出孙悟空的聪明机智,以及对师父的忠心耿耿。不过,孙悟空也有缺点,他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还常常搞恶作剧戏弄猪八戒。
说到猪八戒,他滑稽,贪吃的特点常常使人笑得合不拢嘴,最后更是当了个“净坛使者”。除此之外,还有一心修得正果的唐僧,和老实稳重的沙僧,以及许多作恶多端的妖怪。
还想知道更多《西游记》的有趣故事吗?那么,就请你拿起一本《西游记》仔细品味一番吧。
《西游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西游记感想篇五
我平时很爱读课外书,外婆和妈妈都非常支持我。为了培养我的爱好,她们买了好多好多的课外书给我看,还帮我办了市图书馆的借书证,鼓励我多阅读。从《幼儿画报》、《安徙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这些好书一路伴我成长。在阅读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今年暑假外婆还买了少儿版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让我看。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看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文中塑造了四个人物,师傅唐僧和他收的三个徙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些人物生动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唐僧心地善良、执着、一心向佛,但是他软弱容易轻信别人,经常分不清好人坏人;孙悟空是一个能吃苦、本领高强,懂得知恩图报,正义大胆,惩恶扬善的人物形象;猪八戒呢,则是好吃懒做,喜欢斤斤计较,爱耍小聪明喜欢挑嗦师傅给大师兄念紧箍咒;猪八戒最大的特点是好女色,嘿嘿!就因为这样他经常经不起妖精的诱惑,因此上了不少当吃了很多的亏。不过他也很善良,对师傅一直忠心耿耿,不离不弃。最后讲沙和尚,他是一个忠厚老实,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心甘情愿帮大家分担,一路上都是他挑着一担行李,从未有过怨言。
这是一部神话小说,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因为他有着超强的本领。例如:火眼金睛、翻筋斗云、会七十二变……一路上他凭着自己的本领降妖除魔,消灭了许多妖怪。但是,他最让人值得学习的是,他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特别记得文中有那么一段,唐僧帮他缝制兽皮衣,一不小心手被针扎了,他很心疼师傅焦急万分的样子。还有一段让我看得有点热泪盈眶。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唐僧因为分不清好坏,执意要赶孙悟空走,悟空叩头三拜,忍着委屈拜别师傅。当师傅再次遇难,猪八戒找到孙悟空的时候,孙悟空还是不计前嫌地去迎救师傅。因为大家的齐心协力,在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他们终于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
这本书真的教会了我很多的道理:做人要有一颗善良和宽容的心,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遇到困难要懂得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试着去化解,千万不要被困难所吓倒,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022名著《西游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西游记感想篇六
这本书主要讲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去西天取经,路遇无数妖魔鬼怪,共行一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得西天,取得真经!
本书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刻画生动,更加细腻地体现了取经路上的种种不易,读完让人感悟良多,我们的学习道路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要坚定顽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西游记感想篇七
每当读起《西游记》,我就会“茶不思,饭不想”,因为这的每个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三打白骨精》了。白骨精妄想着吃到唐僧肉,孙悟空三番五次地保护唐僧,却被唐僧错怪,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走了。
但没有了孙悟空,三人招架不住各路妖魔鬼怪,猪八戒只好把孙悟空请回来了。孙悟空不愧是孙悟空,一下子就和师弟们一起解决了问题,唐僧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孙悟空,道了歉,师徒四人又重新启航了。
《西游记》塑造了大量生动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懒惰贪吃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和尚,还是各显神通的各路神仙妖魔,都是如此亲切,如此可信,如此活灵活现,深深地留在了我和许多喜欢看《西游记》读者的心中。
这一个“取经大队伍”看起来只有孙悟空强一点,但是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这样子的团队精神,师徒四人才能一路过关斩将,闯过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西游记感想篇八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这当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啦!
论能耐,孙悟空本领最大。72般变化,13500斤的金箍棒,108000里的跟斗云,谁能比得了!论人品,孙悟空作风正派,无私无畏。论性格,孙悟空顽强坚韧,天不怕地不怕。
孙悟空他机智灵活,随处设计,常常令妖怪防不胜防。最终,当取经事业完成之后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感想篇九
我在《红蕾》故事集这本书中,读到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精彩片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闹天宫”这一部分。文中的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我回味无穷。
“这大圣一条棒,抵住了四大天神与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一杀了多时,大圣见天色将晚,即拔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碎了,喷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当我读到这儿时,我仿佛看到了成百上千的孙悟空挥着金箍棒,齐心协力地进攻五个天王,获得胜利。孙大圣真是足智多谋,智勇双全。
孙悟空身上有猴子的灵活好动和性情急躁,又有神仙般的七十二变和腾云驾雾的本领。作者把人身上的特点运用在动物身上,有时还有一些戏剧色彩,让人神游其中。因此使这部巨著的内容变得不再枯燥无味。
“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读到这儿,孙大圣当时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脑海里:嬉皮笑脸、疯疯癫癫、不知羞耻,他那个胆大顽皮的样子让我又生气又笑掉大牙。
大圣的本领让我刮目相看。以前幼稚的我,常常以为那是真本领,特意模仿,甚至又一次还问妈妈:“哪儿有教这种本领的,让我去学学,……”妈妈笑得前仰后合,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哈哈……哈哈……”
通过阅读《西游记》这部文学巨著,我受益匪浅,精彩生动的故事情节使我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充实了生活;而它其中蕴涵着的人生道理使我深有感触,懂得了许多。总而言之,《西游记》是本世间奇有的书,是一本“此书只应天上有”的书!假如齐天大圣真在人间,我一定会去找他,教我独一无二的看家本领!
西游记感想篇十
我读了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这本书,以前也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但是一直都看不完整,这个假期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我也不禁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
在这本书里,主要写了四个人,即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孙悟空。因为他爱憎分明、机智勇敢、不怕困难。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里,他一次又一次识破白骨精的诡计,白骨精第一次变成一个老妇人,第二次变成一个少女,第三次变成一个老公公,可不管她怎么变化,都逃不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他不顾唐僧的阻拦,哪怕唐僧念紧箍咒,孙悟空也坚持打白骨精,最后终于保护了唐僧。
我以前在学习中常常缺少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钻研精神,比如有一次,我做到一道很困难的数学题,我想:这道题实在太难了,反正回家可以问爸爸,没必要这么绞尽脑汁。于是我就放弃了。看了这本书后,我告诉自己以后要向孙悟空学习,学习他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所以,现在我遇到难题尽量自己钻研,克服困难,不搞懂绝不放弃。
其实,生活当中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困难到处都有,只要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神,就不怕克服不了困难。
西游记感想篇十一
为啥这样说呢?你看,孙悟空是天地孕育的一个石猴,无父无母,无人教养,在山间自由跳跃,到世间随意闯荡,不像一个孤儿吗?好在“人之初,性本善”,这石猴蛮有向善之心,来到人间学穿衣,学说话,漂洋过海到菩提祖师哪儿学会了七十二变。这可以看做是一个小孩子的小学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孩子普遍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将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能力得到迅猛的提高。这个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的黄金时期,学到的许多东西将奠定自己一生的能力。悟空不是这样吗?不过,正因为他是孤儿,很多东西都是自学得来的。这也可以给普天下的孤儿们做个榜样:就算是个孤儿,只要你自己有向学之心,还是可以学到本领的嘛,只要有悟空的那种乐观好学的精神,不畏艰难的劲头,什么本领学不会啊!
再后来,他就像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有了一点本领就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人情冷暖,一味的逞强好胜,大有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他胆大妄为,想长生不老,就打到阴曹地府消去户籍;他贪慕虚荣,想到天上谋个差事;他天真热情,当个弼马温就以为自己得到了重用,尽心尽力饲养天马,将马儿们养的个个膘肥体壮;他自尊心超强,因为没接到参加蟠桃宴的入场券而大闹天宫;他争强好胜,弄杆“齐天大圣”的旗帜树在花果山,占山为王,自鸣得意。被招安到天上又得了个看蟠桃园的活,却不再尽心竭力了,天天蟠桃吃个饱,闹到最后战胜了十万天兵天将,诸多神仙,却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不得翻身。他取经前的这段经历不就活脱脱一个单纯懵懂遇事爱冲动做事不过脑的热血青年,锒铛入狱是必然的结局,这刑期还很长,一住就是五百年哪!
不知道这五百年悟空是不是悟出了点什么,反正多亏了观音的指点,悟空从此就改邪归正了,跟着唐僧开始了漫漫取经路。这不就是回头的浪子嘛!
这一路上悟空尽心竭力保护唐僧,遭遇了师傅的误会,八戒的捉弄,妖怪的伤害,神仙的试探,还有一遍遍紧箍咒的折磨。他也曾灰心丧气,也曾痛哭流涕,也曾上天入地,四处求人,但遭遇再痛苦难耐,道路再艰险曲折,他都没有偏离要去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的目标。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过程也是悟空心性修炼的过程。他不再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唯我独尊,而是清楚地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走正道是不行的,一味按照自己的心性行事是会吃大亏的,弄不好比五指山下的五百年还要痛苦。只有潜心修炼,虚心求教,自己的人生才会峰回路转,终成正果,自己的能力也才能得到神界的认可,生命才会有从妖到神的质的飞跃。取经道路的重重磨难磨去了他性格的棱角,终于将一个石猴打造成了一尊佛。
悟空的这一段生命的过程更像一个人由青年到中年的过程。纵观那些有成就的人,那一个不曾少年轻狂,碰的头破血流后埋头苦干,经过了痛苦的心路历程,最终赢得了人生的辉煌。所以,从悟空的身上不知你是否悟到,即便你生来是孤儿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丧失了奋斗的勇气,丧失了对生命至高境界的不懈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25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