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中的一份指南,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和需求,因材施教。编写完美的教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这些教案范例涵盖了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环境。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一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挂图、投影片、录音带。
两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白鹭,同学们见过吗?请见过白鹭的同学介绍它的样子。
(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介绍。
2、郭沫若先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13课《白鹭》。(板书课题:13、白鹭)。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型,读通句子。
b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
c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2)看图理解蓑毛、流线型。
(3)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同座讨论,集体交流。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第三段(第69自然段):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
第四段(第10自然段):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书写。(强调生字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字右边的笔顺)。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习题3)。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蓑毛配合嗜好美中不足。
长孤独安稳韵味无穷。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鹭的?
二、精读课文。
1、听课文的配乐朗读。
谈谈听后的感受。
2、浏览课文,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两句话。
(1)指名发言。(板书: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
(2)讨论:
1、精巧、韵味无穷是什么意思?
2、我们学过很多诗,你认为诗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白鹭是精巧的诗,是韵味无穷的诗呢?
3、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句子。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了解第2自然段是概括描写,第5自然段是具体描写;作者从白鹭觅食、栖息、飞行这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韵味。(相机板书: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觅食栖息飞行)。
5、自由轻声读第29自然段,把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好在哪儿。
6、你认为哪些句子精彩,读给同学们听听。
7、好句子要细细咀嚼,才能品出味道。
投影映示,引导讨论。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1)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2)如果你来写这个自然段,会怎么写?
投影显示。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露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1)这句话是什么句?
(2)白鹭是站着钓鱼吗?为什么这样写?
投影映示。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1)理解或许、美中不足。
(2)将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一句换一种说法。
(3)为什么说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8、朗读全文,想想:为什么说白露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9、说说自然界中还有哪些情景充满韵味。
10、小结:白露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同学们要好好体会。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读给你的同座听。
2、指名读,引导评价。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指名试背课文。
四、总结课文。
1、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五、作业(第3、4两题中选做一题)。
1、背诵课文。
2、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适宜()寻常()忘却()。
反义词:精巧()生硬()偶尔()。
3、用下面的词语造几个打比方的句子。
4、请你查阅资料,写一封爱鸟护鸟的倡议书。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二
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1、幼儿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做成ppt。
2、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民间传说、革命故事。
3、白纸、彩笔。
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哪里呢?(莫城、常熟)。
2、教师介绍常熟。
二、了解莫城所在常熟地图上的位置。
1、出示江苏省地图:老师这有一张地图,你能找到常熟的位置吗?
2、教师在地图上指出常熟的地理位置。
三、了解常熟的历史名人。
1、在常熟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有哪些名人?
2、教师出示人物图,教师介绍,幼儿欣赏。(仲雍言偃翁同和纪念馆)。
四、了解常熟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及特产。
1、在我们常熟,你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
2、出示个别幼儿在平时游玩时的照片,并请这个幼儿讲一讲他去的这个地方是哪里?(虞山、仲雍墓、言子墓、兴福寺、兴福寺、方塔、沙家浜)看图欣赏,教师介绍。
3、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鸭血糯、桂花栗子、叫化鸡、叫化鸡。
4、还有哪些特产呢?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看图,说一说名称。
5、下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熟悉的地方?亮山工程、方塔街文化广场、石梅广场、西城门。
五、师幼共同畅想家乡的未来,丰富分类图。
2、幼儿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的家乡,并画出来。
3、请幼儿介绍自己换的未来的家乡。
4、瞧!黑板升还有一些空白的地方,把我们画的家乡也贴上来吧!
6、将家乡的名字写在黑板分类图的上方,使黑板形成一个丰富的家乡图。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三
家乡在武夷山脚下,江西东南边,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为使孩子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家乡,特设计此活动方案,并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为家乡感到自豪的情感意识。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广昌白莲闻名天下,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广昌主要景点。
2、自由活动。
请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解说员。教师给幼儿立欣赏、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畅所欲言,并尝试家乡土特产莲子、莲子汁、黄花梨等。
3、在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引导幼儿创编。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江西广昌。
广昌的白莲天下闻名广昌秀丽风景天下传。
千年古刹定心寺明代古寺龙凤岩。
驿前明清建筑群———宋代雁塔在河东。
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4、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本次活动,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家长在活动前带幼儿到家乡各处风景点旅游。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了家乡名胜古迹的资料,让幼儿获得了对家乡美的感受和体验。
其次,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欣赏旅游照片,让幼儿通过回忆旅游的过程和观赏带回来的东西,让幼儿又好似回到了旅游时的那种喜悦的场景,把旅游的画面得以全面的呈现,幼儿学得轻松、透彻。通过教师的解说,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达到了这一环节的引导作用。
第三,在随后的自由活动中,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的解说员,幼儿们相互自由讨论,品尝家乡的特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在活动延伸中,幼儿展开了胆的艺术创作、表现,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我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彼此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完成的作品,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四
1、初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能抓住事物特点,运用修辞方法多角度描写景物。
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的风景、土特产品及有关资料。教师准备本地风光片。
一、揭示课题。
生1:我最想夸夸我们夏天的菜园。
生2:我最喜欢的是那满是西瓜的西瓜地。
生3:我最想说说我们的田野。
生5:我想说说农村孩子也住进了高楼。
师总结并板书。
二、具体指导:
1、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重点介绍。
生1:我想写西瓜地,因为那里很热闹。
生2:我最想写我们家乡的特产枸杞。
2、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师: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比如《珍珠泉》的文章,作者就发现了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所以这泉便得名“珍珠泉”。作者写出了珍珠泉的绿、清、深、美,这就是珍珠泉的特点。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知道里面鱼多、鸟多、珊瑚美,景美物产丰富。
一生举手:就像我们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知道了小兴安岭树多,像绿色的海洋,物产丰富。
生:景物美。
师:怎么个美法?哪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我想写家乡美丽。它的枸杞颗粒饱满,阳光照在上面,像粒粒红宝石。
师:真棒,他说得多形象、生动,还运用了修辞方法。这就是善于积累语言的好处。
3、要有丰富的想像,让习作文采飞扬。
师:在写景的文章中,有了想像,会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如《珍珠泉》的作者在结尾写到:“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作者将“泉水”想像成“珍珠”,真是想像奇妙而生动,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上次写春天的作文中,有些同学把泉水想像成大自然弹奏的乐曲;把小草想像成春天的眉毛;把燕子的叫声,写成春天里的第一支乐章。这就是想像的魅力。
4、写景一定要有顺序。
师: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当然,写作顺序也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你的表达需要来确定,因文而异。同学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定要条理清楚哟!让没有到过你家乡的人一读你的作文一目了然,或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就太好了!
[一起回忆学过课文,让学生了解什么叫顺序]。
5、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生:我要好好学习,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师:有志气的孩子。
生:我爱家乡的美丽,爱它的富饶,爱那些勤劳善良的人们。
生:我希望五湖四海的人们来家乡做客,我相信,
师:说得真好。你可以当回小导游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家乡,也可以向别人展示家乡的魅力,吸引更多人来我们的家乡做客。下面就赶紧用你平时积累的语言,用上合适的修辞方法,采用恰当的顺序,多角度有重点的写写你的家乡,抒发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吧!
三、赏析并评价。
四、现场习作,指导点评。
学生习作,老师指导;交流互动,评析激励。在课堂上习作应作为一种好习惯来培养,既减轻课外作业,又增强当场交流支,现场指导,及时反馈,学生间取长补短,树立信心,提高兴趣。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五
我的家乡在秦岭脚下,这里风景如画、物产丰富,还有许多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为了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家乡,特设计此活动方案,并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
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2、热爱家乡,保护家乡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3、说说对家乡的爱。
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熟悉的家乡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表达对家乡的爱。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照片。
2、环保资料:
(1)乱扔垃圾的照片。
(2)河水污染的照片。
(3)砍伐树木的图片。
3、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ppt。
4、背景音乐。
一、谈话导入。
师:
1、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
2、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
3、小朋友跟爸爸妈妈都去过我们蓝田的哪些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呢?
二、出示照片。
1、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幼儿跟父母一起出游蓝田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照片。
2、请幼儿讲解自己照片中的所见所闻。
三、出示ppt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完整的讲解ppt中出现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四、出示环保方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草丛中怎么会白色点点?如果树木被砍伐会怎么样?河水怎么不清澈了?
(1)没有树木的根固,会引起山体滑坡、泥土流的发生。
(2)没有树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被破坏。
(3)河里的垃圾会使河水污染、变臭,破坏水里的生态平衡,小鱼小虾没办法生存。
提问:怎么保护?
引导幼儿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幼儿讨论)。
五、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赞一赞好吗?
引导幼儿创编。(教师问幼儿答)。
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蓝田蓝田的风景美如画,有座什么山?有座王顺山王顺山的孝名传天下,有座什么庵?有座水陆庵水陆庵的壁画美名传,有座什么城?有座影视城影视城的演义每天换不停,有个什么洞?有个溶洞溶洞的景色像仙境,有个什么村?有个民俗村民俗村的美食花样多。
我们给儿歌取个好听的名字?《我的家乡在蓝田》,小朋友们回家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吧。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六
摄影是许多的爱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先进,数码类产品也层出不穷。有一位家长无意之间和我谈起了他自己宝宝的摄影经历,当时我们正好开展“我爱上海”的主题活动,因此,为了给幼儿一次不同寻常的有意义的活动,我设计了本次“我爱上海”儿童远足摄影活动。
旨在通过幼儿自己坐公交车、自己去东方明珠附近进行摄影、自己去麦当劳就餐,通过一系列立行动,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上海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立自立的能力,培养幼儿胆想象、胆拍摄的创造思维能力。
1、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上海的美好情感。
2、培养幼儿立自立的能力。
3、培养幼儿胆想象、胆拍摄的创造思维能力。
1、幼儿准备:与幼儿确立活动内容,学习拍摄技术。
2、家长准备:准备摄影器材,引导幼儿学习摄影技术。
3、教师准备:网络通知--活动安排。
1、乘出租车前往东方明珠目的地集合。
2、自由选择景色、人物进行拍摄。
3、幼儿集体参观正广场。
4、幼儿自己用购餐券购买麦当劳快餐。
5、幼儿自由分组用餐。
6、幼儿自己投币,坐公交车返回。
1、知道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2、通过资料和相互交流讨论,知道一些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了解维吾尔族、藏族等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
1、中国地图。
2、准备汉族、、蒙古、新疆、傣族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各一首。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通过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师:你们猜猜这首生日歌是送给谁的?为什么送给祖国呢?
二、引导幼儿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1、师:你们知道国庆节在哪天?
2、请小朋友一起来和老师说一说对国庆节的认识。(鼓励幼儿用响亮的声音胆的、清楚的讲话)。
三、师出示中国地图,助幼儿了解祖国。
2、师:我们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和文明灿烂的国家,谁知到我国有哪四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
3、请幼儿用手沿着中国地图轮廓来描绘,感受版图形状。
4、师小结: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鸡,我铭家土地面积很,人口也很多,有很多少数民族,共育56个,所以国庆节时全国各族人民会一起庆祝,特别热闹。
四、出示维吾尔族、藏族挂图让幼儿欣赏。
1、师:它们是哪个民族的?各有什么特点?(发型、服装、等)。
重点介绍这两个民族,其他民族介绍一下服装特点和主要习惯。
2、幼儿欣赏歌曲《青藏高原》一小段,初步认识。
师:听到这首曲子,你想到了哪个民族?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个民族。(向幼儿介绍在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
师:谁能做出的几个舞蹈动作?(请幼儿下来表演),感受一下藏族的舞蹈风格。
3、幼儿欣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一小段,初步认识维吾尔族。
师:听到这首曲子,你想到了哪个民族?请你在地图上找出这个民族。(向幼儿介绍在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
师生共同唱着《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曲做几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
五、结合幼儿用书,欣赏图片。
1、师:图上的少数民族,你认识那几个?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来和小朋友说一说。(让幼儿了解高山族、哈尼族、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的特点)。
六、师小结,了解各民族庆祝国庆节的方式。
师: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欢庆节日。街小巷张灯结彩,并且都挂上了国旗。各个地方都有各种庆祝的活动。爸爸妈妈都会休息,和孩子、老人一起过国庆节,有的还会全家外出旅游。各民族的人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跳着自己民族的舞蹈、弹着自己民族的器乐,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七
1、了解家乡的桥及不同的建筑风格。
2、通过看、比、说、做,让幼儿感受家乡桥的变化,体会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及语言表述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多媒体电脑、课件。
2、家乡主要桥梁的写真展板。
(一)欣赏交流。
1、欣赏清江姊妹桥的照片,引导幼儿大胆表述畅谈自己所看到的景像。
2、欣赏课件了解清江姊妹桥的历史,通过猜一猜,比一比,引导幼儿发现新旧姊妹桥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二)感情发现。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畅谈自己知道的清江河上的其它桥。
2、参观桥梁展览,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了解桥的构造和不同的建筑风格,并体会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分享成功和快乐。
1、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参与讨论,启发幼儿思考如何让外地的客人认识和了解我们家乡美丽的桥。
2、小结各种方法,由幼儿自由选择其中一种实施,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桥。
3、成品展示,分享成功和快乐。
本次活动开展得意成功,主要依赖与家长的合作,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真正体现了家长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活动之前,家长带领孩子参观了家乡的桥,给家乡的桥摄像,同时还和孩子一起搜集桥的图片,制作桥的模型,无形中孩子对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后,我们将继续合理开发利用各种家庭资源,同时也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导,以促进家园的互动,使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八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广昌白莲闻名天下,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广昌主要景点。
自然风光有百里莲花带、青龙湖、摩崖石刻、抚源飞瀑等,历史遗址有千年古刹定心寺、明代古寺龙凤岩、驿前明清建筑群、宋代雁塔、恐龙化石、太平军战斗旧址、义军抗清营等、苏区遗址有远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旧居、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第二次、第五次反围剿战场等。
2、自由活动
请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解说员。教师给幼儿独立欣赏、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畅所欲言,并尝试家乡土特产莲子、莲子汁、黄花梨等。
3、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引导幼儿创编。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乡在江西广昌
广昌的白莲天下闻名——— 广昌秀丽风景天下传
千年古刹定心寺——— 明代古寺龙凤岩
驿前明清建筑群―――宋代雁塔在河东
名胜古迹数不清――― 我爱我的家乡
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4、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本次活动,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家长在活动前带幼儿到家乡各处风景点旅游。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了家乡名胜古迹的资料,让幼儿获得了对家乡美的感受和体验。
其次,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欣赏旅游照片,让幼儿通过回忆旅游的过程和观赏带回来的东西,让幼儿又好似回到了旅游时的那种喜悦的场景,把旅游的画面得以全面的呈现,幼儿学得轻松、透彻。通过教师的解说,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达到了这一环节的引导作用。
第三,在随后的自由活动中,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的解说员,幼儿们相互自由讨论,品尝家乡的特产,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在活动延伸中,幼儿展开了大胆的艺术创作、表现,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我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彼此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完成的作品,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九
家乡在黄山脚下太平湖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为使孩子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家乡,特设计此活动方案,并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黄山闻名天下,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环保资料:1黄山松所惧怕的松虫图片。
3、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
4、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黄山太平湖主要景点。
黄山有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风景秀丽闻名天下。
太平湖大桥是座单塔斜拉桥,是亚洲最长的斜拉桥。太平湖许多。
岛屿如猴岛、鹿岛、蛇岛鸟岛等等。
2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这棵松树怎么了(生病了)。
如果黄山的松树生病了那会怎么样?
1黄山变的光秃秃的,不好看了,迎客松、送客松也没有了。
2没有松树的根固,会引起山体塌翻、泥土流失。
3没有树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被破坏。
怎么办?(和爸爸妈妈一起宣传在木材进出口时要进行检疫)。
师:(出示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水为什么会脏?需要保护吗?怎么保护?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太平湖环保问题,并要求孩子从孩子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
3自由活动。
4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黄山。
黄山的风景天下闻名———风景秀丽天下传。
太平湖上有座什么桥———太平湖上斜拉桥。
像只大雁飞的高。
我爱黄山。
我爱太平湖。
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十
主题三《我的祖国》中有“咱们去旅行”“家乡的土特产”两个活动。在开展这两个活动时幼儿提出:“老师,书上说的都是别的地方的旅游景点和土特产品,那么我们的家乡有没有旅游景点和土特产品呢?”因而生成了《我的家乡---垦利》这个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有哪些旅游景区、土特产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歌曲《黄河入海流》、展板、vcd、幻灯片。
1、放歌曲《黄河如海流》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准备出发!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又有哪些土特产?(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展板,边给幼儿讲解。)
2、谈话:幼儿和教师一起做在地毯上。我来考考你们:刚才你们都看到许多好玩的地方,还有许多好吃的。你们知道吗?这些好玩的好吃的都在我们的家乡!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的名字吗?幼儿讨论:引出我们家乡的名字---垦利。教师告诉幼儿黄河在我们的家乡流入大海。
3、播放介绍垦利的vcd,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们家乡。
4、集体讨论:垦利有哪些旅游景点土特产品。
5、观看家乡景区及土特产幻灯片,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各个旅游景区、土特产品的认识。我们家乡如此美丽富饶,我们作为一个黄河口人,一个垦利人。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6、活动延伸:请幼儿做小导游,给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景区及土特产品。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十一
1、通过欣赏、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2、引导幼儿大胆的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当导游描述家乡美景从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幼儿能用通顺的语言来描述家乡。
教学难点:幼儿能用一些描写美景的词语来描述家乡的美景。
1、康定的几处风景图片。
2、康定情歌轻音乐。
3、兔八哥图片。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引入:播放《康定情歌》轻音乐让幼儿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老师开始进行语言引入并播放音乐和康定的风景图片:康定是一座美丽的溜溜的城四季如画,康定情歌更是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小朋友们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景如花的溜溜城里真幸福。
二、情景创设出示兔八哥图片:昨天动画城的兔八哥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想来康定旅游可是没有导游,老师想推荐我们班的一位小朋友做他的导游来为他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
三、我是家乡小导游:
1、小组内夸夸自己的家乡并推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来介绍。
2、主要介绍家乡的美景可以根据老师刚才展示的图片进行介绍。
3、在介绍中可以借助老师来为你的介绍添彩。
四、评选出兔八哥的小导游。
五、自由活动:我要大声对家乡说。
六、结束部分:语言引导幼儿用歌声的形式来表达对家乡美的赞美。
通过上《我的家乡》这堂课后让我有一下反思:
1、课前准备还应准备一些人文图片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表达面更广一些。
2、幼儿在当小导游这一部分时可以给幼儿设计一些区域角这样更直观。
3、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并帮助那些词语匮乏的幼儿在介绍时“老师和你一起为你的介绍添添彩好吗?”
4、整个教学中有师生的互动但比较欠缺主要一幼儿为主。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次我会在开课时用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开课并且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多注入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活动。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十二
1、认识地图,掌握用尺测量的基本方法,对测量活动有初步的兴趣。
2、对自己的家乡有初步的了解。喜欢自己的家乡,以自己的家乡为荣。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1、幼儿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图片、照片、土特产、风景录像等)2、三张地图(黄浦区、上海、中国)、尺和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我住在上海——说说你的家庭地址是什么?出示上海黄浦区行政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出自己家的位置。(了解地图的知识,初步学会看地图)——为什么***小朋友的家在黄浦区地图上找不到?(知道上海除了黄浦区还有许多地方,无论住在哪里,大家现在都住在上海。)——找找你知道的上海有名风景点。(激发幼儿对地图的好奇和学习的兴趣)
2、我的家乡——我们住在上海,可是我们许多小朋友的家乡却不在上海,你的家乡在哪里?(将自己家乡的风情通过图片、照片、土特产、录像等方式介绍给大家,增进对家乡了解,初步感知中国地方大、中国好和美)——这是什么地图?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上海吗?找到你的家乡吗?(出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还有谁的家乡也是xx省的?让我们一起对来自同一省份的幼儿人数做一个统计(初步形成我们是同乡人的情感和友谊)——用测量工具量一量家乡到上海的距离,小组成员间统计一下测量结果,然后比较出谁的家乡最远,谁的家乡最近(初步学习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记录和比较长短)——你们小组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距离是多少?我们班级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在比较中产生大中国的情感)
3、创设“家乡风情展”和“各地土特产展览”。
——通过幼儿的相互观摩和介绍,进一步感知家乡的美、中国是个好地方。
通过上《我的家乡》这堂课后让我有一下反思:
1、课前准备还应准备一些人文图片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表达面更广一些。
2、幼儿在当小导游这一部分时可以给幼儿设计一些区域角这样更直观。
3、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并帮助那些词语匮乏的幼儿在介绍时“老师和你一起为你的介绍添添彩好吗?”
4、整个教学中有师生的互动但比较欠缺主要一幼儿为主。
我的家乡活动教案大班篇十三
1.热爱自己的班级,愿意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初步树立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能用绘画的方式设计班徽并说出设计的含义。
1.平时,幼儿经常为班级服务,如:包干区的工作、区域材料的收拾等。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徽章。
3.各种形状的设计底图,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1.谈话:我爱xx班。
a..围绕“我爱xx班”,谈一谈为什么爱自己的班?
b.讨论:我要为班级做点啥?
c.鼓励幼儿从多方面讨论,如:收拾整理区域、自然角;扫地;餐前服务等等。
2.为班级设计班徽。
b.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底图来设计班徽。
3.评选家喜欢的.班徽。
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班徽,集体讨论,共同选出一个设计方案,定为班徽。
1.活动后,教师布置“我爱xx班”的专栏,将幼儿为班级做的好事画下来,贴在栏中。
2.教师将幼儿选出的班徽修改后,制作成正式的班徽,并封塑,发给幼儿,佩带在身上。并制作一只的班徽悬挂在班级门口。
评价:
在介绍的过程中,能说明自己设计的班徽的含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01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