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对所读作品的记忆,加深对作品的印象。阅读之后,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借助别人的观点和见解来丰富自己的读后感。无论你对这本书的感受如何,以下的读后感范文都值得一读,或许能够给你一些新的思考和触动。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一
一群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从山前偷袭入村,全村几百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十三岁的王二小临危不惧、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用刺刀刺死了小英雄王二小,并把他重重地摔在大石头上——这,就是《少年英雄王二小》里的一幕。
在中国,像王二小这样的爱国英雄成千上万,你看,勇敢机智的小英雄雨来,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小兵张嘎……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无数的革命先辈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勇士们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这种爱国之心是多么可贵啊!这些英雄们凭着顽强的精神,宁死不屈,与敌人拼搏到底,他们的爱国保国之心使敌人心惊胆战、闻风丧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一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无数烈士是这样做的。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更应该把保卫祖国作为自己最光荣的责任。将来有一天,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定会一马当先地全力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如今,我们祖国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香港、澳门早已相继投进祖国怀抱,只有台湾还没有回归。我们全中国人民一定要团结一致,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勇敢地同陈水扁等一些企图分裂祖国的反动分子作顽强斗争,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去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将永远留我心中,少年英雄王二小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二
在我国,爱国小英雄又何止王二小一个?你看,还有机智勇敢的小雨来,敢于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小兵张嘎,冒着生命危险送鸡毛信的海娃……他们都是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而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他们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畏惧、视死如归;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抱着与敌人拼搏到底的精神,宁死不屈,他们的这颗爱国之心总是令敌人心惊胆战、闻风丧胆。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硝烟,没有战争。可是,这样的年代是靠千千万万个英雄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啊!作为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一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难道不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吗?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读了《少年英雄》的故事。
书中的主要内容是小小年纪,不怕敌人,宁死不屈,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的故事。而她当时年仅15岁。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有老师的教育,有优美的学习环境。遇到困难就靠父母来解决,我从来不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哪怕是碰到一只小老鼠,我都会不停地尖叫,一点困难就会叫来父母帮忙。可小小年纪连死都不害怕。
从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勇于面对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四
20xx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我们记住了一群群在灾难中临危不惧,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英雄少年。
你们一定知道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那个小男孩吧。没错他就是林浩。一个在5.12大地震中独自求出两名同学的九岁男孩。他两次救人,两次被压在楼板下面。第一次被压在楼板下时,他安慰被吓哭的女同学,带着她唱熟悉的大中国,让女同学镇定下来。当林浩好不容易爬出来时,他并没有转身离去,而是救出了埋在废墟里的另外两个同学。这位年仅九岁的小英雄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身高1.6米的藏族女孩儿邹雯樱是班上的体育尖子。然而,这位全班跑得最快的孩子,在地震中却是跑在最后面的孩子。邹雯樱一直铭记着父亲的嘱咐:“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正因为这样,她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啊!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些小英雄们面对灾难,他们无所畏惧,他们用实际行动,让我们懂得了坚强乐观,懂得了大爱无私,他们是新时代的好少年!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五
我缓缓起身,拿起一本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灯光下,着这本书我聚精会神的翻阅这本书,沉淀已久的感情逐渐复苏,一点一点,在心底弥漫。
这本只有四百多页的书,总共介绍了四十多位抗震救灾涌现出来的少年英雄的感人事迹。书上那些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在灾难来临时,他们竟是如此沉着冷静,甚至还有勇气去奋力救人,这不禁让我有些羞愧,但更多的则是为他们而骄傲!
其中给我触动最大的少年英雄是宋雪。她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他本可以脱离危险,但为了救出睡梦中的`同学,他再次跑回还在猛烈摇晃的屋子里,大声呼喊,挽救了那位同学的生命,而她却未能脱险永远闭上双眼。
我知道,像宋雪这样为救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人还有很多。倒在废墟下的少年们,究竟是为什么让他们舍身救他人?生命的价值重来用交换来体现的。古老的中华民族,辉煌的华夏文化,孕育了这些英雄儿女。
夜很静,我缓缓合上那本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在那本书中,我从中领悟到舍己救人的高贵精神,再次想起那些少年英雄,我不禁为她们而感到无限的敬佩与自豪!
窗外,人散夜静一弯明月……。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六
今天,我在电脑上观看了《少年英雄王二小》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深有感触,心中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在抗日战争中,日本鬼子炸死了王二小的父母和许多乡亲,还占领了村庄。对于鬼子的残酷暴行,王二小非常痛恨日本鬼子,心里从此埋下了报仇的种子。后来他有机会接触八路军,当了儿童团员,学到了很多革命知识。有一次,王二小在放牛时,被鬼子抓住了。鬼子让他带路去找粮食,王二小机智地把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只听“轰、轰”的炮响,鬼子被打得落花流水,恼羞成怒,把我们的少年英雄王二小残忍的杀害了。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已潸然泪下,王二小为了使八路军能够歼灭鬼子,为了国家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在中国,像王二小这样的爱国英雄成千上万。你看:勇敢机智的小英雄雨来;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小兵张嘎……为了保家卫国,无数革命先辈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
这些勇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这种爱国之心是多么可贵呀!他们让我们感到自豪、骄傲;相反,我们中国也有不少让我们感到可耻可悲的卖国贼,其中,汪精卫就是一个对国家出卖最可恶的,还有许多比汪精卫罪行轻一点的卖国贼,他们总是逆来受顺,中国人没有一个不对他们感到愤怒之极,他们让我感到痛恨,感到深痛欲绝,感到可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虽然我们现在还小,但是我们必须珍惜今天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七
近期,我读了学校发的一本书,名字就叫《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这本书是由中央文明办组织编写,书里介绍了5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涌现出一大批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坚强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儿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纯洁晶莹的雪花—宋雪和六楼逃生勇救老师的康洁。
宋雪,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5月12日星期一,执行夏季作息时间后,土门小学新的一周又开始了,14时28分,大地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宋雪马上意识到地震了,她拼命呼喊,把同学们疏散到安全地方去,正在这时,教室轰然跨塌,宋雪被埋在了里面。直到第二天上午,人们才找到宋雪的遗体。她唤醒了同学,挽救了同学的生命,她却永远地离去了!我想:宋雪如果早一点逃出教室,她就不会永远永远地离去了,宋雪是我们的骄傲,她为了同学,放弃了生命,但她美丽的'笑容和高尚的心灵却定格在每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们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朵纯洁晶莹的雪花!
康洁,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受灾最严重的映秀镇,有一个十一岁的女孩名叫康洁。地震发生时,她反映奇快且异常冷静,立即作出了跳楼的决定,教室一边是水泥路另一边是菜地,她选择了往菜地里跳,教室在六楼,她从六楼跳了下去。读到这里,我想:六楼啊,十几米高,一个成年人也未必敢跳。康洁脱离危险并没有离开,她又回教学楼,救了一些人,他们最后都被救援人员带到了安全区域。我想:康洁冷静机智的判断,让她活了下来,我们要学习康洁的勇敢、冷静、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5。12特大地震中,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奋力抢救老师和同学,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要学习他们自强不息、心中有大爱的精神,当祖国需要我时,我要挺身而出,报效祖国。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八
这些英雄人物就像灯塔一样,为我们少年儿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其中,我最欣赏的人是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解放隆化,董存瑞毅然举起了炸药包,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一声巨响,天崩地裂,一团火光冲向天空,碉堡在硝烟中灰飞烟灭,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高大形象却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深深敬佩的伟大英雄。从董存瑞身上,我明白了一个人要获得有价值,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
可是,有些人为了金钱的利益,却埋没了良心,给人民、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毒米、毒面、毒油、毒奶……一个接一个地曝光,不仅自己企业形象受损,更可怕的是给祖国的名誉抹黑,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的人宁愿花几倍的价钱购买日韩食品,也不愿买中国的,这都是谁惹的祸呀!
我们今天国富民强、国泰民安,是千千万万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发扬董存瑞等英雄的光荣传统,爱国爱民,无私奉献,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价值、有尊严的人!成为一个平凡的英雄!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九
1.
在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那位小英雄—林浩,年仅9岁的小男孩成为了让我们仰慕的小英雄。 在电视上,我不仅仅一次看见了他,他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是让人无法抹去的记忆。一次报导上他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在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都在往外跑,但他被板子砸倒在地上。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林浩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一段时间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林浩当时说: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把她背出去了。背出去交给校长,校长又把她交给她的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又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校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当时说的话把我深深地打动了,还有一段情景把我打动了。 当时记者问他:“你为什么救别人。”他回答道:“因为我是班长!” 记者又问:“如果你不是班长,那你还会去 救别人吗?”林浩镇定地回答:“会!” 他与记者的对话让我深深地感动了,他是那么无私,他拥有一颗善良、纯洁、友爱的心! 林浩,不,小英雄,你是我们的好榜样!
2.
今年暑假,学校布置了“品味书屋,爱我中华”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这本书,拿到这本书我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当读完《小英雄雨来》时,我久久陷入了沉思。想着雨来跟我一般大小,却是一位能与日军抗衡的小游击队员了。
故事写的是在晋察冀边区,有一个村庄叫芦花村,村里有一个小孩名叫雨来。他水性好,尤其擅长凫水,像个小鸭子一样灵活。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李大叔被敌人抓住了,鬼子让他交出李大叔,可雨来宁死不屈。这下激怒了日军,敌人毒打威逼他,他没有屈服,更没有动摇,对于12岁的小男孩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相反他表现出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
雨来机智、勇敢具体体现在许多句子中,如:“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的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鲜血滴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的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他的'举动令我深深地感动......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作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因为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在现实中,如果有一天,敌人来到自己家,也是先引诱,后威逼的办法来问我们,别说威逼了,就连引诱这一关都不一定通过呢?这怎能保护革命者?怎能保护我们的祖国呢? 在他挪那口大缸时, 尽管很费力,可为了掩护李大叔,还是挪到了洞口。要在现实,我们这些整天被人伺侯的”娇气包”们中只要看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这又怎能保护李大叔呢?看看小英雄的一言一行,无不让我感叹,真是实事造英雄。看来一个人遭受挫折,经历磨难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我们应勇敢面对。通读全文,感觉雨来在学校里学的那点东西往往多出我在学校的东西,因为他学到心里,落在行动上了。我一定要学习他的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精神,在现实在生活中树立起信心,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
虽然雨来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却能认真、刻苦学习,而我们呢,在这种和平的社会里,更应发奋读书,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在学校要争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十
当春风和煦百花盛开之时,我们都会留恋感慨:“啊!多么美好的春天。”然而,你是否曾领悟到:人的青春不也像大自然那样多姿多彩吗?可是,一个人的青春要真正放出光彩,不仅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甚至鲜血,尤其是要树立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这就是我读《英雄少年赖宁》一文的感想。
赖宁是四川省万棉县中学的初中学生。他胸怀大志,想当一名像李四光那样的地质学家。为了这个理想,他除了刻苦学习,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到野外去探险,采集一些石头标本和进行天线电实验。赖宁清楚地懂得青春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应该珍惜青春的分分秒秒。但当无情的烈火吞噬着山林的时候,赖宁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自己生命的宝贵,而是如何尽快把大火扑灭,使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损失。他只活了14个春秋,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青春却是那么光彩照人,是那么美丽异常。赖宁短暂的一生是闪光的,是伟大的,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为他光辉的一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小英雄赖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身上那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赤子情怀和对人民财产的强烈责任感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对照赖宁,我不禁扪心自问:赖宁用他那根青春之弦谱写了那样美妙的乐章,而我的青春之弦将又奏出了什么样的音符呢?我们青少年也应当象赖宁那样,把青春之弦紧紧的系在了革命利益的竖琴上。少年朋友们,让我们倍加珍惜自己的青春,让她闪耀火花,不要蒙上灰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有着远大的目标,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加上不怕流血流汗,我们的青春就一定像赖宁那样放射出灿烂的光彩。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十一
最美时光已消逝。
想起漫步小河边,
忆起牵手跑步的跑道;
念起吃同一冰激淋的时光。
心中有辛酸,也有愉悦。
这些少年流逝的伤心,
像沙砾慢慢蔓延心底。
无人窥看,
只硌得自己浅浅的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十二
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坚强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儿童。他们不顾自生安危,奋力抢救老师和同学,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顽强意志和可贵的爱心,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绵阳市平武县石坎小学六年级学生张春玲就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三岁时一次烧伤,让她面部重度毁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指只剩下两节,落下了终生残疾。在地震发生当天,她用不全的手从废墟里拼命地救援同学。一个同学得救了,被艰难地送到了安全地带。这时的`她,手已经血肉模糊,但是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又一个同学被“挖”了出来……从地震魔掌中,抢回两条鲜花般的生命。她的生命,也因此绽放出美丽的花。她勇于救人的精神大大启发了我:“一个残疾人都愿意舍己救人,我们健康人为什么不能坚强一点呢?”
“因为我是班长,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这句真诚而朴实的话出自于汶川县映秀镇渔子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地震中,他勇敢的就出了两名同学。谁能想到,这个在危难时刻用于救人的英雄,年仅九岁。地震发生时,他两次救人,两次被压在楼板下。每一次,他都很镇定。第一次被压时,他不断的鼓励同学要坚强,并带头唱起了他们熟悉的大中国。由于出生在农村,经常劳动,林浩长得要比同龄人壮实一些。几经努力,他爬出了废墟。死里逃生的林浩并没有离开,他勇敢的救出了两名同学。当他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垮塌的楼板又把他埋在了里面。这一次,是老师把他救了出来。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十三
今天,我看了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他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讲述的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王二小,他是村里的儿童团员,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个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所有的敌人。
王二小只活到13岁,就壮烈牺牲了。如今,王二小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他那种誓死保卫国家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再有敌人胆敢侵略我们的祖国,我们一定要像王二小那样,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
少年英雄读后感篇十四
“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了,今天,我又认真了看了一次。故事讲的是一名叫王二小的放牛少年,他是一名儿童团员,有一天,敌人来村子里扫荡,走到一个路口迷了路,敌人看见放牛的王二小于是就叫他来带路。王二小知道不能让敌人扫荡成功,就装着顺从的样子带路,其实是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发现中计后,二话不说将王二小给残忍地杀害了,为了保护村子里的村民和后方部队,只有十三岁的王二小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八路军战士强忍着泪水,把中了埋伏的敌人杀了个片甲不留。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再次听到这首歌,想起这个故事,我还是被王二小这种舍已为人的'精神感动。
多么勇敢的王二小,他身为儿童团员,觉得保护村民和后方部队就是他的责任,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秋天把这个感人的故事续说给了每一个人听,人们止不住眼泪留下来;冬天村民们在屋里安全地过着暖冬,二小却睡在冰冷的山间,永远也醒不来了,但有着乡亲们的牵挂,他的梦一定很美很美!
让我们向王二小致敬吧,他只有13岁,却为祖国的抗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我的生活如此的美好,每天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所以我更加应该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为祖国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90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