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和步骤,提高教学效果。如何编写一份高效的教案?这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小编精心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一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28÷4=7(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四第9题。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边平均分一边写算式。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抢答,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二
赠刘景文(宋)代诗人(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这首诗写的是秋季的景色。2、这首诗表示颜色的词有:橙黄、橘绿。
山行(唐)代诗人(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题目是《山行》。2、这首诗写的是秋季的景色。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等景物。
《回乡偶书》唐代诗人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首诗中写到(汪伦)为(李白)送行。
2、这首诗中描写汪伦和李白友谊深厚的句子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写话要求:
1、审清题意。
2、写清楚写话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做了什么事)。
3、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
4、把字写工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5、用准词语,用上好词好句,写通句子。
二年级生语文知识点之近义词。
斜—歪脚—足肥—胖降—落找—寻心惊肉跳—胆战心惊丝毫未动—未动分毫。
祝愿—祝福茁壮—强壮召唤—呼唤嘱咐—叮嘱希望—盼望闪烁—闪耀。
希望—盼望袭击—攻击打扰—打搅暖和—温和拜访—访问艳丽—鲜艳。
节省—节约美丽—漂亮快乐—欢乐时光—时间惊讶—惊奇亲密—亲切。
依然—依旧高明—高超喜欢—喜爱热闹—喧闹开心—快乐举行—进行。
凉爽—凉快广大—广阔永远—永久消失—消灭饥荒—饥饿广阔—宽阔。
飞翔—飞行奇怪—惊奇眨眼—瞬间聚集—聚拢根据—依据诚实—老实。
未来—将来称赞—赞扬发现—发觉赶紧—抓紧快乐—高兴解落—降落。
波纹—波浪颤动—颤抖颤动—抖动破碎—破裂珍珠—珍宝财富—财宝。
锋利—锐利伤心—难过高兴—快乐连忙—赶忙拦住—挡住极小—微小。
漂浮—漂移平时—平常奔跑—奔驰温和—温顺灾害—灾难帮助—关心。
温和—亲切无数—很多愿意—同意立刻—连忙如果—假如仔细—认真。
传说—传奇目录—名目招聘—聘请洁净—干净特殊—特别聆听—倾听。
领袖—首领盼望—希望费力—费劲使劲—用劲救护—抢救挑选—选择。
本事—本领烦恼—苦恼究竟—毕竟拼命—舍命浪费—白费干净—洁净。
录取—录用聊天—谈天盼望—希望耽误—耽搁敞开—放开躲藏—隐藏。
胆量—胆识飞快—飞速比赛—竞赛害怕—可怕亲爱—友爱保护—爱护。
谢谢—感谢清楚—清晰渐渐—慢慢面颊—脸蛋脖子—颈项歌唱—唱歌。
寻找—查找拾起—捡起办法—方法告别—离别准备—预备洁白—雪白。
美丽—秀丽出发—动身观察—观看很多—许多宾客—来宾安宁—安静。
逃窜—逃跑突然—忽然宽阔宽敞热闹—吵闹住所—住宅闪现—出现。
寺庙—寺院卧室—卧房流动—流淌连忙—赶忙忽然—突然好似—好像。
连忙—急忙正要—刚要浮上—浮现辽阔—宽阔昂首—仰头眼力—视力。
故乡—家乡本事—本领劝告—劝说依赖—依靠何必—为必凭着—靠着。
机灵—机智奔走—奔跑秘密—隐秘专心—用心—闻名奇怪—惊奇。
发现—发明好象—仿佛有趣—有味愤怒—气愤坚定—坚决仍旧—照旧。
二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好的方法。
1、留心观察的习惯。
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周围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随时随地将生活中富有意义的东西尽收眼底。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从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现象中,从人们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现象中,提取出我们作文的素材。
2、勤于修改的习惯。
作文是写出来的,好的作文却是改出来的。要养成勤于修改的习惯这是写作中的重要一环;修改自己的作文要从谴词造句、标点修饰、选材段落、主题提炼等方面认真地进行,精益求精,使作文成为佳作。
3、思索感悟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学与思,学与悟是不能分开的。学与思只有紧密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怀疑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而阅读能力高低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5、66页。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直角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认识。本节课教材首先呈现三个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数学书、黑板、三角板,用红线在物品上描出直角,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通过“比一比,认一认”、“折一折,画一画”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直角锐角钝角的特点,加强对这三种角的认识。
1、结合生活实例,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直观认识直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会借助三角板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判断三种角。
掌握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画法。
课件、三角板、卡纸、活动角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呀?
生:角。
师:你都知道哪些关于角的知识呢?
生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生3:画角方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
师:看来角真的是大家的老朋友了。
2、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能找出它们里面藏着的角吗?(学生观察并指认。)
课件演示从图中抽离出直角。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品上描出直角的过程。)
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直角。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直角
(1)认识直角符号。
(2)肢体语言表示直角。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你能想象出直角的样子吗?你能用身体做出直角吗?请学生上台展示。
2、判断直角
方法一:直观判断直角。
方法二:借助三角板辨认。
(设计意图:教师重点示范方法,通过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比一比,这是对直接观察的一种验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密性与准确性。)
3、找一找直角。
师:我们的教室哪里还有直角?说一说。
比一比你找到的直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测量,得出结论: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4、用活动角摆直角。
5、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6、感受三种角的大小关系。
师:如果将这三种角按大小排队,怎么排?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可以从大到小排列,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列,最后集体交流。)
三、游戏延伸
游戏要求:说出老师用活动角变出的角的名字。
(1)判断锐角。
教师用活动角做出锐角,并逐渐变大,但仍然是锐角。
得出:锐角有大有小,但再大都比直角小。
(2)判断直角。
变出直角,用三角板比一比。
得出:直角都是这么大。
(3)判断钝角。
教师操作,得出结论:钝角有大有小,但再小都比直角大。
四、动手操作。
1、用纸折出三种角。
2、画三种角。
(教师示范,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五、总结思考。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课本第66页第1、2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四
1、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会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通过“算一算”、“想一想”、“试一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提高运算速度。
3、通过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寻求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方法:谈话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主题图,小棒若干,乘法口诀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小熊开了一家商店,想去看看吗?
出示主题图片。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熊的商店里有很多东西,每一样东西都标明了价格。
师: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有些什么东西,每一样东西的价钱是多少。
学生小组活动。
二、问题探究。
1、师:你能根据每种东西的价格,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额数学问题吗?
生:买3个布娃娃需要多少钱?
生:每个皮球3元,5个皮球多少钱?
……。
师:(出示问题1)买4辆坦克需要元。
生:需要20元。
师:你是怎样算的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汇报。
生:用乘法计算,5×4=20(元)。
教师板书:5×4=20(元)。
2、师:老师有20元钱,可以买几辆坦克?
出示问题2:20元可以买辆坦克。
师:你能帮帮老师吗?动脑筋想一想。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生:每辆坦克5元,20元可以买4辆坦克。
师:你是怎样算出可以买4辆坦克的呢?
生:我是从第一个问题知道的。买4辆坦克需要20元,20元就可以买4辆坦克。
生:我是用除法计算的,20÷5=4,所以可以买4辆坦克。
教师板书:20÷5=4(辆)。
3、观察并比较这两个算式,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上面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算式中的数字相同,位置不一样。
生:上面一个是乘法算式,下面一个是除法算式。
生:我觉得就像加法和减法一样,可以想加算减,也可以想乘算除。
……。
教师加以肯定鼓励,并归纳。
师:乘除法之间是一种互逆的关系,计算除法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三、体验感悟。
完成“想一想”和“试一试”。
1、想一想。第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答案很多,让学生互相说说算式以及所用的乘法口诀。
2、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四、实践应用。
完成第43页的练一练。
1、小鸟回家。
让学生明确题意,不仅要把乘法算式和口诀连起来,还要把除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连起来。特别注意不要把除法算式连错了。连完后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2、蚂蚁搬家。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3、动物赛跑。
学生分3组比赛。订正时选几个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所用的乘法口诀。
教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乘除法之间有互逆的关系。在计算除法时,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练习设计:第42页的试一试、想一想和第43页的练一练。
板书设计:小熊开店。
(1)买4辆坦克需要20元。5×4=20(元)。
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2)20元可以买4辆坦克。20÷5=4(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五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能正确掌握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挂图,课件课时
安排1
一、展示情景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尝试、对话
1、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
(2)学生自由在班级里交流。
(3)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卖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因为必须先算卖1支菊花多少元,要先算8÷4=2,才能算出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三、解释应用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1)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计算。
(3)议一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六
教学目标:
1、学写7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学写生字,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神奇的瓶子,只要对它说出心愿,就能想变什么变什么。小老鼠想变成什么呢?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老师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听,看看老师把字音读准没有。老师读完后,请你将课文读准确。看看谁能将字音读得最准。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注意将字音读准。
3、小组内认认课文中的生字,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课文。比一比谁的字音读得最准。
4、全班集中反馈。
(1)、教师带读生字。
(2)、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指名读生字。
(5)、全班一起读生字。
(6)、教师重点指导个别字音。
如:“瓶”、“想”、“被”、“累”,注意“瓶”、“想”是后鼻音,“累”是边音。
三、再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准确。
1、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将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利了。
2、以组为单位读课文,过会儿全班进行比赛。
3、全班比赛读课文,看看哪一组读得好。
4、全班齐读课文。
四、感受课文进行体会。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全班交流,学习句子。
(1)、小老鼠觉得做老鼠不快活,它想变成别的东西。
(2)、小老鼠想变成什么?
(3)、小老鼠最后还是不想变了。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生字:“瓶”、“想”、“被”、“累”。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被”,注意“被”的偏旁是“衣”字旁。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六、课堂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五个,并组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游戏“变变变”。在游戏中复习生字,进行激趣。
(2)、开火车复习生字,并给生字口头组词。
(3)、齐读生字。
(4)、全班齐读生字。
2、复习课文。
(1)、全班分小节读课文。
(2)、指名代表小组读课文。
(3)、全班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整”、“恶”、“糟”。
2、观察生字,说说要注意什么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整”,注意“整”的笔画较复杂。
4、教师进行范写。
5、学生观察后临写,并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6、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三、课外拓展。
1、分小组试着完整地讲述《变成什么好》这个故事。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故事擂台。
3、评出擂主、奖励奖章。
4、小老鼠变了半天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好,如果是你,你会想变成什么呢?
5、指名说自己想变成什么,并说说原因。
6、自己有什么优点,你发现了吗?
五、课堂作业。
把自己的优点写下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七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
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讨论。
3.教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八
二、教学目标:
1、巩固连及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计算,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2、引导学生运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灵活性。
3、引导学生运用连加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完成连加练习。
(二)指导练习。
1、完成p75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2、指导学生完成p75练习题2。
(1)第1小题可能用下面两种估算方法,尽管得数有所差别,但都应视为正确做法。
(2)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计出结果说明。
(3)先估算再口答。
3、完成练习题3。
4、完成练习题4。
5、完成练习题5。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作业:
课本p76中的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九
教学目标: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印发,每人一份)。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一
1能熟练地运用连加和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运用估算,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可以顺利运算。
1灵活运用连加连减等有关知识,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草稿纸
一.你学到了什么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这两副画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的一个提示,左图是有关认识图形的知识,右表可以利用呈现的数据练习加减法。教师可以通过这幅图,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我的成长足迹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生成长记录的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种方式。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比整理与复习(一)提高了一步。学生可以展示最满意的一次作品,可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适当加以指导。
三.练一练
1.第1题
练习万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可以列竖式计算,要求学生计算正确,在速度上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2.第2题
教材通过“五一”旅游的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不仅复习了万以内数的感受和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3题
复习认识图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二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练习知识点。
一、填空。
1、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2、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3、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4、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6、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7、分针从6走到9,走了()分,时针从6走到9走了()时。
8、钟面上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是()时整。
9、钟面上时针走过7,分针从12起走了30个小格,这一时刻是()时()分。
10、钟面上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是()时。这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11、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7,是()时()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1时=()分1时-8分=()分。
50分+40分=()时()分1时+15分=()分。
1个半小时=()分1个半小时-20分=()分。
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3、看一场电影要2()。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计算要过关: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应用题要接触:
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仁华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的内容要不要学,尤其是应用题要不要学?首先,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我们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数学课本中那样大。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三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出示要求:
(1)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
(2)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
(3)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
三、布置任务。
1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
2我们一周后,看看你的统计图。
可以与同伴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四
学生:上下、左右、前后。
教师: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
学生:东南西北。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利用这几个方向来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4个方向。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五
师:袋鼠先生也跟大家一样喜欢提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带来的是什么问题吧。
(1)小牛买笔的枝数是小兔的几倍?
(2)小牛花的钱是小兔的3倍,它花了多少元?
(3)狐狸买了4枝笔,它花了多少元?
集体解决问题,并说说算式的意义。
师:对比刚才解决的问题跟开始解决老牛和大灰狼的买文具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六
(2)出示问题,提问生读。
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老牛买了3枝笔用了多少钱?
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大灰狼花的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师:要想解决老牛买了3枝笔的价钱,咱们需要知道哪个条件?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自己能解决吗?
(能!)。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七
(1)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
(2)我还知道老牛买了3枝笔。
(3)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
师:老牛和大灰狼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愿意帮助它们说一说吗?
(老牛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大灰狼也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八
根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堆数1松果的个数5那么两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能继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
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
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根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给3分钟记忆口诀。
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十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猜猜看。
谜语:有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师:是什么?(太阳)。
(看课件)。
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板书:东)。
师:除了"东",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板书:南、西、北)。
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板书课题:“认方向”
二、合作研究,探讨新知。
(小明的前面是东,因为他面对太阳,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
(北)。
填书后校对。
师:观察图上标出的方向,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位置关系?
(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的,面对东方,右边是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的。)。
三、游戏激情,巩固新知。
1、找到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在哪儿呢?
师:国旗的方向就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在黑板上贴上“东”)。
师:面向东,背后的方向是什么?右边是什么方向?左边呢?
(分别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南”、“北”、“西”)。
师:谁来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2、(出示小明分别面向南、西、北的三副图。)找找小明背后的方向。
师:你知道小明背对着的分别是什么方向?
3、通过活动找右手方向。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右手的方向。(全体起立)。
师:请大家右手侧平举,跟老师一起转一转,说一说。
(2)刚才我们按东南西北的顺序转了一圈,下面请同学们照刚才的样子,分别面向东南西北,自由的转几圈,一边转,一边说一说记一记右手指向的方向。
(3)(取下教室里的“方向标”)。
师:现在你还能说出右手的方向吗?
面向东,右手指向哪?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面向北,右手指向哪?
(4)(增加难度,打乱顺序)。
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面向东,右手指向哪?
(5)(增加难度,只想不转,在板书上圈点)。
面向北,右手指向哪?面向东,右手指向哪?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
北
西东。
南
4、发现找右手方向的规律。
师:你发现面对的方向和右手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面对的方向往下数一个就是右手的方向。)。
师:东往下数一个是?西往下数一个是?北呢?
5、(出示小明分别面向南、西、北的三副图。)分别找一找图中其它两个方向。
师:现在你能找到图上其它两个方向吗?
同桌互说。
汇报。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
师:这是小华房间的平面图,你能找到小华房间的东南西北分别在哪吗?
师:为什么没办法找?
师:我们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才能找到其他三个方向。
小华住的房间窗户在南面,你能说说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各有什么吗?
师:现在你能确定哪个方向?
请同学们先在图上标出东、西、北面,再和同桌说说小华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各有什么。
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华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的?
师:说说小华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各有什么。
师:你知道你家的阳台在哪一面吗?
师:人们一般都希望阳台面向南面,因为南面的阳台,有充足的阳光,日晒时间比较长。
师:昨天大家制作了自己房间的平面图。下面每个人先根据房间里窗户的方向找到其他的三个方向,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指名上台说一说。
2.想想做做。
(看图片:校园一角)。
师:这是哪儿?
师:那操场的东面、北面和南面分别有在哪里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想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边看录象,一边说一说。
(按顺时针的顺序,放映操场的四段小录象,中途暂停,分别说说画面停在操场的哪个方向,每一面有什么。)。
3.想想做做。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1)用北极星来认方向。北极星总是指着地球的正北方。
(2)看树的枝叶,茂盛的向南,稀疏的向北。
(3)看年轮,年轮宽的向南,窄的向北。
(4)指南针可以辩认方向。
教师演示使用指南针。
师:书上也告诉了我们几种辨认方向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填书后汇报。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和谁交上好朋友?
(东南西北)。
师:确定了一个方向,怎样来找其它三个方向呢?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先找出相对的那个方向,再找出右手的方向。)。
六、课外活动。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一个你喜欢的地方,找一找东、南、西、北四个朋友分别在哪里。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二十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
3.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二十一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本节课以3个问题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了思考、操作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二十二
这次实践活动安排的是一个小实验,体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一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用统计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长的规律。可以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做这个小实验,并提出实验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适当,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测量记录等。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同时在教室布置一处实验角,由专人负责。没有黄豆用绿豆代替也可以的。实验7天后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这里应该注意,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去请教家长、老师,也可以自己查阅书本。让学生从小就体验实验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二十三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与交流。
2.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算法的多样化。
2.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哪些数学问题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观察教材第77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先独立思考。
(2)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3)谁愿意对大家说一说你的问题?
2.写一写。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经历不同的算法交流。
你想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全班内交流算法。
(3)教师板书不同算法。
学中做。
玩成教材77页试一试,78页第1题计算。
a)独立计算,尝试解答。
b)班级交流各自算法。
完成教材78页第2、3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版篇二十四
用圆片摆,1个圆片代表1元,小兔花了2元,第一行怎么摆?(2个)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第二行可以怎样摆?4个2个,列式为:4×2=8(元)。
师:我有个问题,第二行为什么要2个2个的摆?
生:因为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它是和小兔比的,小兔花了2元,就2个2个的摆。
师:你明白了吗?
师:这个同学讲的很好,很善于动脑筋。如果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5倍,该怎么用圆片表示呢?(5个2)。
那么6倍就用6个2表示……,13倍就用13个2表示,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几倍就用几个2表示。
生:画4个6,因为大灰狼花的钱数是老牛的4倍,老牛花了6元,所以要画4个6。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62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