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撰写各种报告来呈现我们的研究成果或工作进展。报告的结构非常重要,应该先明确报告的主题和目标,然后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论述。我们为你整理了一些报告写作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写作困难。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一
在廉洁自律方面,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先后学习了中央、省、市各级纪委全会报告和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增强了廉政意识。二是坚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严格遵守省、市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正确行使自己权力,时刻警示自己,防微杜渐。三是严格遵守本部门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在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实事求是,严格把关,不签人情字、不办关系事,不推诿扯皮,不谋取私利。四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好高骛远,不盲目攀比,做到严格管理自己、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思想上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群众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过去两年,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组织和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对新知识、新理论涉猎的较少,学的不透;二是工作中开拓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重点工程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创新上还没有理出好的思路;三是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但在把握全局,宏观综合管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二
在效能监察检查小组的督促下,筹建处针对提出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整改。
1、筹建处各部门认真组织部门人员学习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制度执行力。
2、继续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
3、在工期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的压力下,筹建处管理人员不断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自觉性,营造了和谐的工程文化,使参建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安全、文明的施工管理中,形成人人关注科学、安全、文明施工的良好氛围。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三
紧密结合灾后自身重建,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支撑,积极探索具有都江堰品牌特色的工作成效。以决胜之年展决胜姿态的思路,逐步提炼完善我局“三建三防”工程、“六大工程”体系、“五(吾)联系”爱民实践活动的成功做法,梳理确立工作亮点,将其打造成为样板工程,向社会全面展示工作成效和民警风采。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四
(一)坚持合力推动。一是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在区级相关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督查协调组、质量监督组、技术指导组,全程督查指导工程建设。三是组建了区城镇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专人专职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统筹协调、指导督查等工作。
(二)持续加大投入。一是在区级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足额资金专项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仅20xx年区级财政就投入建设资金4.69亿元。二是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从出让土地收益中固定拿出10%比例资金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xx年筹集资金3800万元。三是部分项目采取bt等模式进行融资代建。四是在市场开发建设时,政府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土地出让挂牌约定条件进行市场开发带动。五是利用投融资平台,争取国开行贷款6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三)强力推进建设。一是优先安排、优先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20xx年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达477亩。二是切实加快水、电、路、气、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充分保障工程建设和保障对象入住需要。三是坚持领导挂联、专班负责、督促推动、考核问责等工作推动机制。四是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进度关和安全关,全面落实控制质量、控制规模、控制投资、控制安全“四个控制”的监管办法。
(四)科学分配管理。一是建立健全了社区、街道办、区政府三级审核和三级公示,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及群众代表全程参与等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二是建立完善了住房保障对象准入、退出的动态管理制度,对不再符合保障性住房供应条件的,在规定期限内进行腾退,确保保障性住房真正用于住房困难家庭。三是采取实物配租和发放租赁补贴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逐步将低收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对象。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五
一是在建设主体选择上,为保障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配件的互换性和管理软件的兼容性,经与财政部门沟通,公共自行车二期项目的建设建议仍由一期中标的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供货并负责安装,招标时间没有超过半年,价格可执行上次招标价格。
二是在站点设置上,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数量需求仍然较大,建议加快站点建设进程,争取年内中心城区站点达到100处,基本实现大的小区与公共场所附近均有一处公共自行车站点,运行成熟后,再逐渐向外布点衔接,最终建成中心城区和城郊循环的慢行交通体系。
三是在站点分布上,因我市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东西跨度较大,区至站点较分散,建议在西城新汽车站提供一处房屋作为公共自行车的西部调度维修管理处,以弥补目前仅在交通运输局办公楼设有调度维修站,调度与管理自行车不方便、管理费用较高等问题。
四是在配套功能上,建议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在没有设置慢行道的路口处,增加斜坡道口,便于自行车在路沿石的人行道上通行,以减轻道路压力和保证安全;晚间采取措施禁止机动车在弥河风景区道路上通过,以保证自行车与行人的通行安全。
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一体均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府也把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纳入政府“五个方面的民生实事”之一,推动和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也是优化公交结构、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要完善城市慢行系统规划,明确运营主体,优化运营系统,完善监督体系,真正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好。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六
我单位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重特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推动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和建设公正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中介机构等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特责任的落实。
(二)建立健全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
我单位严格贯彻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和“依法依规、事实就是、注重实效”的要求,认真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重点查清事故原因,举一反三,提出防范措施,堵塞漏洞,落实整改措施,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防范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完善和落实事故约谈、事故现场会、事故通报、事故结案和事故责任追究报备、事故定期分析等制度。
(三)深挖生产安全事故背后腐败问题。
我单位要把查处腐败问题贯穿于事故调查的全过程,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发现和掌握案件线索,严肃查办生产安全事故中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特别使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的案件。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七
面对上述17处水源工程和18处防洪工程建设的繁重任务,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克服技术力量薄弱、配套资金不到位、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建设管理经验不足等困难,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认真贯彻国家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关法规政策,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大力完善前期工作,精心组织施工,加强质量监督,使我市在建重点水源工程、防洪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17处重点型水源工程中,万州甘宁、丰都弹子台、云阳咸池一期、梁平竹丰、城口羊耳坝、酉阳小坝二级、黔江洞塘、武隆中心庙、涪陵天宝寺、南川肖家沟、万盛汤家沟、巫溪双通、巴南下涧口、渝北两岔渠系一期、石柱龙池坝等15处工程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万盛汤家沟已验收)。其中,甘宁、弹子台、羊耳坝、咸池、竹丰、小坝二级、洞塘、中心庙、肖家沟、汤家沟、双通、下涧口、两岔一期等工程已发挥了较好的灌溉、发电和供水效益,不仅进一步改善了区域经济和发展环境,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而且为推进水务体制改革,实现全市水务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18处防洪工程中,潼南一期、江津几江西段已竣工验收,涪陵、合川、黔江、酉阳、秀山等防洪工程已具有一定形象规模,在保护城市防洪安全、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初见成效。如酉阳防洪工程在今年汛期为保护该县县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确保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江津几江堤防工程西段的建设彻底改变了江津的城市面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称赞几江堤防为“十里长堤,十里风景”。很多地方的堤防护岸建设与城市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近几年来全市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也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加强前期工作,积极储备项目,是抢抓发展历史机遇的前提。我市在建重点水源工程都是在重庆直辖前后立项的。在当时几乎没有国家投入的情况下,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感,不等不靠,积极自筹资金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为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做好了充分准备,争取了主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正是有了较充分的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投入,才使我市“九五”期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八
(一)项目概况。
从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安排补助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工程总计投入资金280万元。为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补助资金的落实工作,提高使用效益,对工程项目分轻重缓急,投入资金分配情况如下:
1、2011年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应急度汛)投入泥沟闸除险加固工程40万元,县级公益性水利工程养护经费中央补助资金白桥沟闸维修更新工程、西怀德排涝站新建工程、立仓橡胶坝输变线路改造工程、丁沟翻水站维修加固工程30万元。
2、2012年县级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央补助资金田桥电灌站维修加固工程35万元,农田水利建设省级补助资金太平翻水站维修更新工程38万元、渔场涵翻水站17万元,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应急度汛)资金投入立仓三圩穿堤涵闸应急修复工程30万元。
3、2013年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应急度汛)立仓三圩堤防应急修复40万元,中央财政补助县级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何桥翻水站维修养护工程44万元、立仓三圩堤防维修6万元。
(二)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为止,2011年度、2012年度工程项目分别严格按招投标程序进行了实施,质量由县水务局质检办全程监控,工程项目均已完成并通过省、市级工程验收。完成中央财政及省财政投入资金总额的98%。2013年度工程项目现由中标单位按照施工计划正在施工中,预计2014年3月31前可以完工。
(三)主要成效。
工程项目实施后改变了以前的脏、乱、差,残、毁、危的工作环境,不但促进了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保障了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命的安全。
1、西怀德排涝站新建工程实施后比未建站前缩短开机排涝时间3—5小时,城市受益人口2.7万人,大大提高了城市排涝的抗风险能力。
2、泥沟闸、白桥沟闸、立仓三圩穿堤涵闸工程维修项目的实施,不但解决了3.3万亩农田旱能蓄、涝能排的问题,能使每年粮食增产330万斤左右,而且对当地地下水的补给、养殖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重大意义。
3、丁沟翻水站、太平翻水站、田桥电灌站、渔场涵翻水站、何桥翻水站5座泵站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但让国有电灌站焕发活力,还保证了漆园镇、小涧镇、庄周乡、马集镇、小辛集乡、乐坊镇等乡镇约8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其中渔场涵翻水站还肩负着蒙城县县城冲污及城市美化供水任务,为改善县城10多万人的居住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4、45.3公里立仓三圩堤防维修工程是我县每年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立仓堤防维修工程实施后,可以使12个行政村、144个自然庄、26600人口、46200亩耕地的抗洪涝灾害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一)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成立工程建管领导小组,每个工程建设项目由水利工程管理所所长葛凯担任组长,副所长孙国勇、王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进行协调、配合、指导、监督工程项目的实施。
(二)质量监控。
全部工程项目都履行了严格的招投标程序,质量监控实施由监理、工程建管领导小组、及各个工程闸站管理人员三结合对工程工期进度、工程质量进行全程检查监督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三)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全部由水利工程管理所先自检,后由水务局质检办验收,最后再迎接省、市级检查验收。
三、建后管护情况。
工程建成验收后及时和各个工程管理闸、站、段进行了交接,制定了防汛抗旱值班制定、工程管护制度、工程日常巡视制度、工程规范操作制度并上墙。
四、意见及建议。
部分工程已无维修价值,建议再有资金拨付时是否可以更新,并增加附属设施工程更有利于工程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难忘而又关键的20xx年已经过去,充满挑战和机遇的20xx年已经到来。回顾过去的20xx年,我在公司领导强有力的领导及关心支持下,严格要求自我,紧紧围绕公司决策布置,认真领略公司各项工作制度及决策,始终坚持把利益放在首位。在这一段时间工作中,个人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一些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下头根据个人心得现将20xx年的工作情景作如下总结: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
建立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要在有限的资源上完善各项技术职能,就必须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有一套合理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比如:工程中收发文的登记签收、归档制度;施工技术的交底制度;施工过程中变更施工方案的申报、审核制度等等。同时对制定好的制度和办法组织技术人员和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并在学习和运行中加以完善。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一
路基填方:106113m3,路基挖方:32677m3,挖石方:9752m3,软基换填砂砾:129266m3,沥青混凝土面层35950m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37301m2,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底基层36315m2,路缘石366.1m3,单注式交通标志16块,双注式交通标志8块,路面标线1291m2。
2、桥涵及防护工程。
主要工程量:钢筋:340.4吨,钢绞线17.8吨,混凝土:2551.1m3,,橡胶支座624块等,伸缩装置49.6m,浆砌片石为4245.8m3,d70圆管86m。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二
我单位通过专项治理工作,督促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通过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施工作业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监管履职能力明显提高,违法违规行为和腐败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抑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下降,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全面推动了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三
以提高干部素质和工程质量为目的,通过监督检查,利用筒报形式及时报导重点工程的最新信息,真正做到了对重点工程检查的透明、公开,及时提出监督建议,落实档案月板报、季板报,促进工程建设全面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四
20xx年,上级下达我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共7700套,14个项目,其中:棚户区改造项目12个7100套80.2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项目2个600套3.6万平方米。截至20xx年12月底,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全面完成年底目标任务。争取上级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469万元,区级财政配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46900万元。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五
1、加强工程技术管理和过程控制:各专业管道设备施工统一安排,质量、技术、标准要求一致。抓好科学管理、综合平衡工作,对重点部位、对影响功能安全的关键部位和质量通病难以克服的工艺制定具体和明确合理的有效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工人对施工的有关内容、方法、措施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按既定的施工程序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进而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目标的实现。质量控制过程实现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班组长、工长、质检人员相结合,层层进行目标分解,把责任落实到人。
2、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施工机械设备进入现场时,应进行完好程度、使用文件齐全状况等检查,使其满足设备安装工程的需要。制定相关的定机定人定岗位的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使用中做好维护和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工程资料管理人员,须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设备管道安装专业配备一名专业资料管理人员。工程资料的管理,按专业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收集整理,做到分类整理、按序排列。每个单位工程资料都装订成册,都有总目录、卷(盒)目录、册目录、分目录,做到层次清楚,资料齐全,编码完整,便于抽查。分包施工的工程资料由我方资料员负责收集管理。工程资料的内容,必须符合规程和规范的要求,简明准确,数据可靠、表述清楚,签认齐全、手续完备、无遗留问题。不得随意涂改或撤换工程资料,不得弄虚作假。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六
项目进场施工之前,我公司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公司严格实行设备采购监管流程,所有设备采购必须公开化,设备采购到位后,向监理公司提交设备/材料报审表,所有材料及设备经监理公司验收后,才开始投入使用或者进行设备的安装。设备安装过程中,填写设备安装记录、调试记录等标准,并随时接受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查与监督。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七
进入公司的这一段时间里,自我工作中虽有些提高,但也有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深刻的认识到和处理好这些不足的地方:
2、在以后工作中要提高和加强自我对于会发生问题工作的预见性,尽量不出问题,当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有条不紊的处理。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八
工程项目即将进入下一段时间正式施工阶段,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紧密围绕在公司的总体计划纲领下,切实可行的完成自我的工作,更加努力,更求提高,努力提高自我,与公司一齐展望完美的未来。
3、在工作业务知识本事方面,在合格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之余,不断的加强工程技术学习知识,努力储备工程方面的各种知识,提升业务知识本事,使自我在横纵方向得到良好的发展。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篇十九
1、强化企业资质审核,凡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在建设单位预审的基础上,指定专人对投标人的资质、资信进行严格审查,有效地防止了不符合条件和有劣迹的企业进入我区建筑市场,杜绝“开前门,堵后门”。
2、加强业务指导,对有关单位缺乏招投标基本技能的,有专人到建设现场考察,协助制定招投标文件,评标办法。
3、规范评标的基本标准,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招标、评标经验的基础上,根椐我区建设项目的特点,制定了综合评标办法,设置各项评分依据和标准,将评标结果进行量化,促进招投标工作客观、公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611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