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学设计篇一
在我教授高中美术教学数年后,我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高中美术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我始终坚信素养是关键。一个优秀的美术生应该具有绘画技巧、美学素养、艺术欣赏等多种素质。因此,我尝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修养,加强美术功底,帮助学生对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其创作和欣赏能力。
第三段:注重实践教学
我认为,纯理论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做作品,加强对实用技巧和材料的掌握。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交流思想和创造性思维。
第四段:活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而且在艺术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在课堂上开始尝试使用多媒体技术,将艺术视觉形象和数字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入地学习到美术知识,而且更有趣味性,更容易被吸引。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从一开始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到现在形成的教学设计心得,我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关乎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也涉及到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个性发展等方面。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更新,未来会有更多教学新技术应用于高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享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美好。我将一直坚持教学实践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创造更好的美术教学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术教学设计篇二
本课是小学生上的第一节美术课,主要了解常用的美术工具与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选择和使用美术工具,了解材料的性能,培养正确的美术常规:如坐姿、握笔、按纸等。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内容,感受使用美术工具创作的愉悦,积极准备相关的美术工具、学习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方法,进行美术创作,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常规,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画纸(卡纸、宣纸、彩纸等),工具材料(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了解教材中作品所用的工具、材料。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和练习正确的绘画坐姿、握笔等方法,欣赏美术作品并体验工具材料的使用,大胆尝试用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画,或用卡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有趣的美术学习情境,师生共同欣赏美术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学会整理学具,为以后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本学期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要准备的工具材料,选择一种喜欢的工具来画画或做手工,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生成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大胆表达美术作品与工具材料的关联,讲述自己的学习体验,以逐步养成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和绘画的习惯。
解决措施:
带领学生翻阅教科书,了解本学期美术学习内容,准备并认识美术课常用的工具和材料。用准备好的学具进行画画、做手工或自由创作,培养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对艺术学习的爱好与情感。
教师准备:
1、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2、用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教材中的主要工具创作一幅教师自创或临摹的画或手工作品(用于示范)。
3、一只装有优秀儿童美术作品和各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形式多样、能反映小学段美术教学内容的作品(如学生的作品画册或成长袋)。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1课时(40分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3分钟)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纸,提问:小朋友们,这张纸能干什么呀?
美术学习中还有哪些工具和材料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板书)认识美术工具
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回答问题。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2分钟)
二、探索新知
(一)观察、分析
1、出示图片: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彩纸、橡皮泥等。
提问:你认识“百宝箱”里的学具吗
这些丰富的美术材料能变成什么美丽的东西
(我们可以画一画,做一做。)
2、播放动画:常见美术表现形式介绍。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
图片:美术工具与材料
动画视频:常见美术表现形式介绍。
(二)欣赏、评述
1绘画馆
(1)出示图片:水彩笔画、油画棒画、中国画
提问: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2)出示图片:线描画、水彩笔画、彩色铅笔画
提问: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笔来画的
教师小结: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是同学们常用的工具。
(3)名作欣赏:林风眠的中国画《小鸟》
提问:小朋友们看一看:两只小鸟在哪里它们在干什么
想一想,画家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画的
小结:树枝的中间,两只小鸟,好像在说悄悄话。画家是用中国画的方式来表现的。
2、巧手坊
出示图片:纸艺、彩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
提问:看一看,你能找出以下作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3、“找一找”
动画游戏:
找一找不同美术作品所选择的工具。
学生感受使用不同工具与材料作品的特点。
学生在欣赏与讨论,说说自己欣赏《小鸟》的感受和对国画工具与材料的认识。
学生欣赏多种手工造型作品。
学生在视频游戏中进一步明确工具材料与作品之间的联系。
图片:油画棒画、中国画、线描画、水彩笔画、彩色铅笔画
图片:林风眠《小鸟》
图片:学生工艺作品
动画:找一找不同美术作品所选择的工具
(三)实践探索
1、正确的学习姿势和握笔方法
出示图片:看看小朋友画画时的握笔姿势,握笔试一试!
2、油画棒的用笔方法
试一试:用油画棒画画不同角度线条和块面,你也来动动手吧!
3、水彩笔的用笔方法
试一试:用水彩笔来画一画!
学生学会正确的画画姿势和握笔方法。
学生了解油画棒、水彩笔的不同用笔方法。
图片:正确的画画姿势图,正确的握笔姿势图。
图片:油画棒用笔方法图,水彩笔用笔方法图。
4、教师示范,创作引导
教师尝试用水彩笔画点、连线、涂色、添画。请大家猜一猜:老师画的内容像什么
欣赏绘本《黄雨伞》插图,学生想象点和线的自由组合。
提问:用你喜欢的笔画画点和线,还能画成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画画点、连连线、涂涂色、添些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内容。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
欣赏绘本插画,展开想象,小组讨论。
图片:步骤图1、2、3、4
图片:绘本《黄雨伞》插图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绘画
(20分钟)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用彩色笔画画点、连连线,添些画……并涂色,表现自己喜爱的内容。
作业步骤:
1、画画点
2、连连线
3、凃涂色
4、添些画。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
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在实践中体验美术的愉悦性。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4分钟)
四、作业讲评
展示学生的作品,自评和互评。
1、说一说:“我”用了什么笔画了什么表达了自己什么想法和感受
2、评一评: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你看出来他用了什么工具画了什么
本课总结: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了解了美术课的学习内容,认识了常用的美术工具与材料,并学会了正确的坐姿和方法,以后请大家带上喜欢的彩色笔来,我们期待更有趣的学习。
学生自评、互评,互相学习。
拓展阶段
(1分钟)
五、拓展
你喜欢下面哪幅作品它用了什么材料和工具
试一试:选择新的工具和材料画画或做手工吧!
继续感受美术作品的工具和材料,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表达美的能力。
美术教学设计篇三
用与同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命题画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同学更关注生活和自身周围的事物,也让同学由此和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同学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身的观察、感知表示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同学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引导同学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示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1.引导同学把自身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和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发明力。
师:范画、彩色皱纹纸条、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瞧!这是什么?(老师出示彩色皱纹纸条)
漂亮吗?告诉你们假如让它飘起来会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会飘起来?
(老师把彩色皱纹纸条发给同学,同学动手尝试)
同学们真聪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让彩色皱纹纸条飘了起来,真漂亮。
是什么让彩色皱纹纸条飘起来的?(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风。(板书课题)
什么叫风?
美术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
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课前准备:
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元曲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照片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三、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2、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
3、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课后反思: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线条与色彩,由于通过大量的欣赏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美术教学设计篇五
《乡土画家》是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书写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作为乡土画家的艺术成就和他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原因。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交流汇报等学习方式,解决两大问题: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齐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其间引导学生学习白石老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艺术情感。
1.解决两大问题: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齐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
2.理解“自诩”“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等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学准备:
1.质疑课题导入: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乡土画家,这篇课文中的乡土画家是谁?他为什么会被称为乡土画家)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这位乡土画家。
2.自诩激趣导入:我国有一位画家在《自传》中曾经这样自诩: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从未得见,吾不能画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乡土画家——齐白石(板书课题)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齐白石的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有条件的学生查找相关资源进行汇报)
2.师简介齐白石其人其画。
美术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积累和丰富美感经验。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难点 恰当使用各种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谁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图片)春姑娘来到人间,人间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 (出示一组春的图片)
二、说春天
1、请小朋友们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师小结:孩子们的回答精彩极了,的确是这样,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开了,草绿了,冰冻的小河开化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就连小姑娘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风筝呢,是春姑娘让这一切变得是那样五彩斑澜。你们听,春姑娘正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吗?"
三、画春天
1、教师板前示范画春天。
2、小结:老师笔下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画出更美的春天吗?
3、幼儿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胆作画。
4、教师随机指导,要求幼儿要注意画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师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鲜艳的颜色,那样画出的画才会更漂亮。
7、小结:因为时间关系,没画完的小朋友课下接着画,画完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于黑板上,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四、赏春天
1、集体点评幼儿作品,并指出优缺点。
五、赞春天:让幼儿自由表演赞美春天的各样节目,用来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六、教师总结:春天实在是太美了,真希望孩子们永远喜欢这个季节,大家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真希望孩子们下节课上还能有这么好的表现,现在老师已经等不及了,就让我们一起唱着歌到外面去寻找春天,拥抱春天吧!教师和幼儿共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走出教室。
美术教学设计篇七
1、使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征;
2、使学生了解和明确美术形象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征;
3、初步知道美术形象类型的区别以及形象的多样性。
理论的概括和对其本质内涵的分析。
多媒体课件。
欣赏美术作品《格尔尼卡》,学生回答体会?这是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抗议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的一个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而创作的巨作。他在这一作品当中,运用了立体主义的变形、任意组合和超现实主义的夸张、象征等造型手法,极力表现人民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暴行。据说,当时有位法西斯军官看到这幅作品,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毕加索当即回答说:"no,这是你们造出来的杰作"。从这里可以看出,欣赏美术作品不能只看其像不像,美术作品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人们精神创造的产物。画家以鲜明的个性来表现生活本质和典型,这种典型不禁表现在人物画里,也表现在其他题材中。山水画、花鸟画、风景和静物等作品中也有。例如中国画《溪山行旅图》所表现的就是高度概括的秦陇以至中国北方山峰峻挺浑厚、雄伟壮观的共性而创造出的成功的山水画中的典型形象。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各种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构思内容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并且通过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的,马克思说"艺术地掌握世界",的确如此。不过,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文学形象、音乐形象等又有不同的特点,它是一种鲜明、具体、生动的视觉艺术形象,美术形象在空间上有着确定的(平面的、立体的、组合的)静态存在形式,是完全直观、明晰的,可以直接为欣赏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所把握的艺术形象。
1、从美术创作方法的角度来了解美术形象有再现和表现
(2)而有一些美术家则更强调主观世界的真实性,所创造的美术形象偏重内心感情、情绪的发泄和主观意念的表现而不拘泥视觉特征的如实描绘,可以叫作表现性的形象。蒙克的《呐喊》。
小结:许多美术形象都是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相统一的形象。再现具有平易近人、真实写照、形神兼备等特点。一般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表现"一般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艺术中的表现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然而,主观和客观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所以,在美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例如同是反映与战争题材有关的作品,具有再现特色的《流民图》,也表现出作者主观上对日军侵华战争的控诉与批判态度。而属于表现性作品的《格尔尼卡》,固然表现了画家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罪行的强烈忿慨,然而他的创作构思仍然是由德军对这座文化名城所进行的毁灭性轰炸这一客观事件所引起的。因此,许多美术形象都是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相统一的形象。
2、从美术创作的艺术手法来了解美术形象,还可区分为具象、意象和抽象
(1)具象性形象注重于对象视觉特征的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霍达的《静物》、中国画《玉兰黄鹂》,作者运用玉兰、黄鹂和蓝天的完美配合,并赋予它们特有的典雅、华贵的形式美感,从而创造出一种生机蓬勃、春光明媚的动人的艺术形象。
(2)意象性形象是作者依靠直觉、想象乃至幻觉等所构成的表象而创作的;夏加尔的《我和我的故乡》着重表现的是形象的某种寓意,其形象往往具有虚幻和不合生活实际与思维逻辑的特点。
(3)抽象是指视觉形态的抽象,它只是对自然形象的外观进行程度不等的省略与舍弃,在抽象形象中,有的并没有完全脱离自然形象,只是从中抽取出某种适合的表现模式。在抽象形象中,有的并没有完全脱离自然对象,只是从其中抽取出某种适合的表现模式,如克利的《奔流》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则是完全舍弃物象,去进行纯粹的形式构成,如完全受作者主观情绪支配任意挥洒而成的波洛克的《魔鬼》就是这一类的作品。抽象艺术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美,大部分现代主义美术流派都受到了这一运动的影响,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行动绘画等。
小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是从作品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上去划分作品风格的概念。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3、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美术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的源泉来自于现实生活,他们大多是现实生活的形象的反映。然而,美术形象并不等同于客观世界存在的一切自然物象,它是经过美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乃至改造等艺术加工,融入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审美评价,注入美术家的思想感情,按照自己的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像中国古代美术刻画人物,就是运用以形写神的手法而使形象形神兼备、生动感人,如《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就体现出作者的这种精诣匠心。进而,中国画家又深入追求表现气韵,它既是对审美对象本质美的把握,又是美术家思想感情与创作心态的显示和升华,情缘景而发,景以情而活,并借助富有感情色彩的艺术语言,结构出形与神、情与理、物与我高度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像石涛的《翠壁长松图》不仅生动表现出庐山地区云雾迷漫的自然景观,而且在笔墨、意境中流露出浓郁的感情色彩,就是一幅气韵生动的山水画。因此,美术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的反映,它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不同于生活原型的"第二自然"。总起来说,美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而创造出的成果,各种美术形象,不仅以审美功能为主的绘画和雕塑形象,还包括具有审美和实用双重功能的工艺美术与建筑艺术形象,都是美术家的审美认识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都是人类意识和精神创造的产物。
美术教学设计篇八
学习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设计动物的形状
白卡纸、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圆柱体。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
1、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
三、指导学生制作滚动玩具
1、设计一只熊猫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熊猫的形象剪下。
3、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腿部贴住,头部竖起)
四、指导学生游戏
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五、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
1、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学生设计其它形象(人物或动物)制作滚动玩具。
六、作业评析。评析标准: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形象设计生动。
美术教学设计篇九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盘泥条)泥条盘筑是我国古老的制陶技法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制作陶器,由于这种方法技术简单操作方便非常实用,所以一直延用到今天。
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多可爱!你也来试试。(欣赏图片)
1.制作泥条的方法。(看视频)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
学生动手尝试制作: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看视频)
教师播放录像: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3)装饰整理作品。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异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美术教学设计篇十
1、认识颜色的基本特性-冷暖色性。掌握运用冷暖色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的能力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冷色能使人感觉清爽、安静、冷的感觉等。
教师出示色环,分别表示出冷、暖色的划分区域。
2、进一步认识色彩冷暖特性的相对性
书中图片有一枝花,花瓣是紫色的,这个紫色是冷色、还是暖色呢?
给花衬上红色背景,花瓣是冷色的';而衬上蓝色背景时则为暖色的
有时候色彩有冷暖特性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固定的。如黄色、紫色、绿色等等。
3、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请学生用冷色或暖色画一幅画
三、课后小结
色彩有冷暖的特性,所以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冷色和暖色来进行生活布置和艺术创作。
美术教学设计篇十一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绘画形式表现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
绘画工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1.游戏表演:捉“尾巴”(甲、乙同学是怎样跑的?)
(板书课题)
1.欣赏来自生活的图片
2.欣赏绘画形式的图片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前后排列的物体,有一个“近大远小”的规律。
5.请说说看你以前有没有见到过“近大远小”的现象?
1.讨论:你以前的绘画是怎样表现前后关系的?现在你准备如何表现?
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绘画主题、形式以及绘画的顺序。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内容:绘画顺序、绘画比例、颜色的.搭配、废纸屑的处理等)
4.创作点评,体验创作的快乐
1.请试着用今天所学的“近大远小”的规律,把你对作品《》的评价写出来。
2.结束语:
板书:
3.前前后后
前后关系的物体——————规律:近大远小
主题:
绘画形式:
顺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61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