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一份详细规划教学活动的文件,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信息。编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教案分享。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一
1、在线条结构的房子上进行涂色,色彩搭配美观。
2、丰富幼儿的色彩观,提高其绘画水平。
1、涂色-房屋。
2、课件:图片-洋房。
1.出示图片—洋房与幼儿一同观察并分析结构,以及色彩的搭配。
2.指导幼儿学习选用鲜亮的色彩进行搭配涂色,重点示范色彩渐变。
3.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
指导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绘画姿势和握笔方法。
指导幼儿在涂背景色的时候将油画棒压平,按照一个方向进行涂色。
最终能够再完整的勾画一遍轮廓,使画面更清晰。
4.房屋博览会。
幼儿作品展览,探讨那座房子漂亮,说说理由。
5.表扬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的良好习惯,对完成较好的作品进行适当点评。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二
1、积极动手操作,感受用滚筒作画的乐趣。
2、发挥想象和创造力,能用粗线条组成完整又美观的画面。
3、尝试用各种滚筒印制墙纸,感受图案的精美和丰富多样。
重点:能自己大胆印制各种线条图案。
难点: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序的合作作画。
经验准备:有参加过滚印活动的经验。
物质准备:大张卡其色纸4—6张,各种滚筒、水粉颜料、抹布。
(一)观察各种滚筒,初步了解滚筒的特点。
指导语:让我们来看看滚筒是什么样子的?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用滚筒作画的呢?
提问:这是什么?滚筒上有什么?用的的小手来摸一摸滚筒上的图案,有什么感觉?
(二)探索墙纸的印制方法。
1、欣赏各种各样墙纸的图片。提问:你喜欢张墙纸?墙纸美吗?哪里美?
2、幼儿讨论印制的方法。
(三)尝试小组创作墙纸。
想一想怎样把墙纸滚满?印清楚?提醒幼儿注意作画的卫生。
(四)欣赏创作的墙纸,结束活动。
结束语:墙纸上有滚上了什么?是怎么印上去的?
1、活动延伸:教师将各种滚筒投放到区角,让幼儿继续尝试滚印出各种图案。
2、家园合作:请家长帮助收集一些特殊的滚筒供幼儿欣赏,如雕花的、海绵的等。
3、关注学习品质:滚印画是一种游戏形式的绘画,一开始幼儿很有兴趣,关键是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坚持完成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三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一样的雨,培养幼儿手的控制本事。
2、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能大胆选用自我喜爱的颜色作画。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本事。
1、画纸人手一份,油画棒每人一份。
2、每人一双雨靴,一件雨衣。
3、事先带幼儿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掌握有关雨的知识信息。
一、出示“雨具、雨衣,雨靴”,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这是什么师:为什么今日小朋友都带了雨衣上幼儿园呀师小结:对,
二、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一样的雨。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表现下雨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说了说雨,还学了学雨落下的样貌,此刻我们来画一画雨好吗师: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画,先画小雨好吗(好)教师边示范画法,边讲解:下小雨了,雨点从天上落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哗啦啦,雨像是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刮大风了,雨被风吹得都斜了过来。刚才我们说到的就是这三种情景,下头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着教师一齐练习画下雨。教师和幼儿一齐边说边作画空练习。
四、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1)师:教师发现小朋友在空中画的雨十分的好看,我们把它们请下来,让它们飞到我们的画纸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好吗画的时候,请大家还是先画小雨,再画大雨,然后画刮风时的雨。
(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五、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儿相互欣赏。
(2)师:你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四
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忙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本事。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欢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天气怎样样?
提问:
(1)呀!一会天气要怎样啦?
(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样样?
(3)那我们能够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
3、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齐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
(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1)教师着重示范讲解撕伞。
(2)伞撕好了,那怎样送给小兔呢(启发幼儿说出伞应送到小兔的头上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的要求(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卫生)。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忙的幼儿。
(五)活动评价。
(1)小朋友们看,哪一把伞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提议和期望)。
(1)在美术区活动中为幼儿供给不一样形状的轮廓纸,继续提高幼儿嘶和贴的技能。
(2)在日常生活中进取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帮忙。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五
一.目标:
1.学做纸风车,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感。
二.准备:
1白纸2蜡笔3吸管4大头针。
三.过程:。
1.欣赏歌曲(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
幼儿:大风车。
(1)老师:小朋友们玩过风车,喜欢风车吗?
(2)出示风车范例作品: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大风车)。
(3)教师吹风让风车转动:这么漂亮的风车,你们想要吗?今天老师就要来教小朋友做这个风车。
2.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方法。
(1)用剪刀沿着正方形纸上的黑线剪开。
(2)用蜡笔在纸上的一面作画,任意画出图形加以涂色。
(3)将剪开的四个角分别折向纸的中心点,用胶水固定住。
(4)将粘好的纸用一个大头针固定在吸管上即可。
(5)风一吹,大风车就会旋转。小朋友你们知道是怎么制作了吗?“那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也来动手做一做吧。
3.交待要求,幼儿操作,家长与老师可进行指导。
(1)提出要求:在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沿着黑线剪。大头针的固定由家长和幼儿一同完成。
(2)在风车上画画,事先要构思好画什么,再下笔去画。
4.欣赏幼儿作品。
(1)请幼儿展示作品,幼儿相互欣赏风车,老师并加以评价。
(2)随着音乐,整理用具,结束活动。
上午游戏:
目标:。
1.让幼儿感受做风车,玩风车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跑的`协调能力。
要求:
1.听从老师的安排和指导,在跑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能相互碰撞。
2.不能用力的甩动风车,容易使风车损坏。
3.手指不能触碰到有大头针的地方,以防受伤。
反思。
风车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玩具之一,他们更多的是看到外面买来的用塑料片制作成的风车。这一次却要求孩子们用纸来制作风车。根据以前的情况,总有孩子会说,老师我不会太难了,结果又是老师一个个手把手的教。如何让孩子独立完成呢。我的脑子里立刻呈现出一个好方法。有了!
接着我先把正方形的四个对角分别剪一刀,然后我拿出勾线笔,从左上角开始,沿着顺时针从1写到8.然后惊喜的一幕出现了。下面我请一个小朋友把这几个数字中的双数折向中心线。一个孩子很快的把2、4、6、8折向中心。然后让他把这4个角用双面胶粘起来,哇,一个风车的大致雏形就出来了。如果是4个单数的角粘起来,会变成一个风车吗?我先卖卖关子。接着另一个孩子把四个单数角也粘了起来。我们又成功了!!
这个风车的制作毫无悬念,每个孩子都独立完成了一个风车。多么巧妙的单双数,这就是学以致用。教师要做个有创新意识的人,只要自己肯动脑,一个个小惊喜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如何让幼儿的难点不成为难点,这就要我们老师多一些生活的灵感,这些灵感来自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六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幼儿人手一张彩纸。
2、风车制作方法示意图。
3、图片。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幼儿猜是什么季节教师说上面都画了什么上面有小女孩白云太阳花朵小草还有什么啊?然后让给幼儿补充幼儿回答还有风车你们喜欢风车吗这么好玩的大风车,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呢?这些啊是风车的'步骤今天老师叫你们折风车。
二、老师教幼儿操作。
1、风车制作方法示意图。
(1)、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变成长方形。
(2)、把两条边对着中间的线折折成长方形问:小朋友像什么回答:门风扇。
(3)、上下两条边对折变成正方形现在我们的大正方形变成了小正方形。
(4)、把正方形打开上下两条边向中间的线对折打开。
(5)、长方形的一条边向上折折到第一条线再打开向反方向折打开。
(6)、上边一条线向中间折折成小房子的形状下边同上。
(7)、把两边分开折。
2、教师再教一遍。
4、学习小风车折法。
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折风车,折得又整齐又漂亮!
三、活动评价总结评价,结束活动,请大家一起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个风车最漂亮。
请大家一起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个风车最漂亮。交流活动的目的是达到“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的教育要求。给幼儿提供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自主发展空间。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七
一.目标:
1、学做纸风车,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感。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二.准备:
1白纸2蜡笔3吸管4大头针。
三.过程:
1、欣赏歌曲(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幼儿:大风车。
(1)老师:小朋友们玩过风车,喜欢风车吗?
(2)出示风车范例作品: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大风车)。
(3)教师吹风让风车转动:这么漂亮的风车,你们想要吗?今天老师就要来教小朋友做这个风车。
2、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方法。
(1)用剪刀沿着正方形纸上的黑线剪开。
(2)用蜡笔在纸上的一面作画,任意画出图形加以涂色。
(3)将剪开的四个角分别折向纸的中心点,用胶水固定住。
(4)将粘好的纸用一个大头针固定在吸管上即可。
(5)风一吹,大风车就会旋转。小朋友你们知道是怎么制作了吗?那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也来动手做一做吧。
3.交待要求,幼儿操作,家长与老师可进行指导。
(1)提出要求:在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沿着黑线剪。大头针的固定由家长和幼儿一同完成。
(2)在风车上画画,事先要构思好画什么,再下笔去画。
4、欣赏幼儿作品。
(1)请幼儿展示作品,幼儿相互欣赏风车,老师并加以评价。
(2)随着音乐,整理用具,结束活动。
上午游戏:
目标:
1、让幼儿感受做风车,玩风车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跑的协调能力。
要求:1、听从老师的安排和指导,在跑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能相互碰撞。
2、不能用力的甩动风车,容易使风车损坏。
3、手指不能触碰到有大头针的地方,以防受伤。
反思。
风车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玩具之一,他们更多的是看到外面买来的用塑料片制作成的风车。这一次却要求孩子们用纸来制作风车。根据以前的情况,总有孩子会说,老师我不会太难了,结果又是老师一个个手把手的.教。如何让孩子独立完成呢。我的脑子里立刻呈现出一个好方法。有了!
接着我先把正方形的四个对角分别剪一刀,然后我拿出勾线笔,从左上角开始,沿着顺时针从1写到8、然后惊喜的一幕出现了。下面我请一个小朋友把这几个数字中的双数折向中心线。一个孩子很快的把2、4、6、8折向中心。然后让他把这4个角用双面胶粘起来,哇,一个风车的大致雏形就出来了。如果是4个单数的角粘起来,会变成一个风车吗?我先卖卖关子。接着另一个孩子把四个单数角也粘了起来。我们又成功了!!
这个风车的制作毫无悬念,每个孩子都独立完成了一个风车。多么巧妙的单双数,这就是学以致用。教师要做个有创新意识的人,只要自己肯动脑,一个个小惊喜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如何让幼儿的难点不成为难点,这就要我们老师多一些生活的灵感,这些灵感来自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八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每一个小班美术老师都要知道如何写一篇美术教案,在教学中你有写过美术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班美术风车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
体会。
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2、使幼儿知道雪遇热融化、蒸发、形成白云的自然常识;。
3、通过反复欣赏,理解故事内容,记住重要情节。
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体会雪孩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难点是:知道由雪到云的自然常识,理解词语“舍己救人”
活动准备:雪景图片、贴绒兔子、雪人。
活动方式:室内集体进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雪景图片,让幼儿感受雪的美。
二、展开:
1、讲故事《雪孩子》。
师:“美丽的雪景,今天老师讲一个关于雪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雪孩子是怎样救小白兔的?
(2)雪孩子不见了,他到哪里去了?(了解自然常识)。
(3)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通过提问:雪孩子知道不知道进去屋里的结果?明知道对自己危险,但是却没有顾及这些去救别人,这样的行为就是“舍己救人”。)。
3、激发幼儿情感,结合贴绒教具再次欣赏故事。
让幼儿带着敬重、体会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感去欣赏故事。
4、请幼儿跟教师一起讲故事。
三、结束:
教育幼儿向雪孩子。
学习。
学习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不畏严寒的精神。
2、体验并能说出冬季的自然特征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3、知道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了。
活动准备:《冬季》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冬天在哪呢?让我们到户外去找冬天吧”
二、展开:
1、“找冬天”
观察落叶和常绿树的不同、感受冬天的寒冷、观察枯萎的草和花。
2、回教室,结合图片说说冬天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周围的环境、人们的服装、冬季的植物等方面来说说冬季特征。
3、引导幼儿讨论:冬天里有哪些人在室外不怕寒冷的坚持工作?
(交警、清洁工、司机、边防战士)。
提问: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鼓励幼儿向不怕冷的劳动人民学习,向警察叔叔、解放军叔叔学习,坚持到幼儿园,做个勇敢的好孩子。
4、请幼儿观看部分影片,感受边防战士、交警不畏严寒的精神。
三、结束:
请幼儿到户外与老师一起运动,不畏严寒,锻炼身体。
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学习,体验发现学习的乐趣;。
2、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
3、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和讲述图片内容,并能较完整地讲述故事,丰富词汇——融化。
活动准备:挂图《雪人不见了》。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堆雪人吗?”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图片,图片中的小动物也喜欢堆雪人,一起看一看。”
二、展开:
1、出示3幅图片,让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图片大意。
2、引导幼儿逐幅观察。
(1)观察图一、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样?
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小结:冬季、下雪天。小猴和小熊在一起堆雪人。
(2)引导幼儿观察图二、提问:
天气有什么变化?小猴小熊感觉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观察图三、小熊和小猴正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4)请幼儿连贯讲述1—3幅图。
3、引导幼儿想象小雪人进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幼儿想象后,出示图片。(理解融化的意义)。
4、请幼儿试着完整讲述。
注意:用此要恰当,简练。
5、互相讲述。
三、结束:
请幼儿到户外感受冬天的寒冷,
教育。
幼儿冬季不怕冷。
如下雪,可让幼儿堆雪人,把雪握在手里,巩固雪遇热融化的。
知识。
经验。
附: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九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本活动通过探索折纸步骤——折小风车——体验风车变式的有机过程,既进行了必要的技能培养,又通过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获取了良好情感体验。
1、引导幼儿自由拆解折纸作品探索学习风车折法,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现的能力。
2、通过折纸作品的变式操作激发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正方形纸若干、风车作品若干,a4纸、胶棒若干。
2、区域活动投放折纸灯笼、折纸风琴的成品、半成品以及材料(熟练掌握四角对中心折和撑开的技能)。
3、大风车片头曲音乐。
一、听音乐、玩风车,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手里的风车可以怎么玩呢?教师播放大风车片头曲音乐,幼儿跟着音乐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自己的大风车。(熟悉的富于童趣的音乐可以触发幼儿活跃思维活动)。
二、探索大风车的折法,形成步骤图。
1、自主探索。
幼儿独立拆解,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及时给予引导、鼓励。
2、共同探索。
教师出示范例风车作品,同幼儿一起分步拆开并呈现每一步形状,形成拆解步骤图。
3、整体示范。
翻转拆解步骤图,形成折纸步骤图。通过提问让幼儿明确每一步的详细要求。
(评析:这一环节为幼儿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操作氛围,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由自主探索——共同探索——示范强化,让每位幼儿充分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
三、按步骤图折风车。
1、按步骤图示熟悉风车折法。
鼓励幼儿按记忆结合步骤图独立折叠,完成风车作品。教师巡回观察幼儿作业情况,及时给以指导。
2、学习小风车折法。
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折风车,折得又整齐又漂亮!
老师还折了一个小风车,它是风车的小宝贝。宝贝风车是由正方形纸四角对中心折,然后按照风车折法折成。请小朋友也给自己的风车折个小宝贝吧。
(评析:这一环节有助于幼儿养成看图示折纸的习惯,通过宝贝风车有变化的强化操作,提高了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四、探索风车的变式。
风车向背面对边折、对角折形成风车的几个变式,如:帆船、双船、鲨鱼嘴等等。鼓励幼儿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变式作品。
(评析: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折纸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教育意味,通过作品的多种变化,从不同的角度触动原有固化的折纸意象习惯,持续激发幼儿思维想象与操作尝试。)。
五、装饰作品。
幼儿选出最喜爱的作品,用涂色、绘画、添画等多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装饰。
(评析:这一环节幼儿通过装饰折纸作品,使作品本身美化、个性化,使自己对折纸活动获得更加丰满完整经验。)。
活动延伸。
1、交流游戏。幼儿欣赏观摩同伴的作品,体验折纸活动带来的乐趣。
2、区域活动。投放以风车为基础折法上的变式风车、大丽花、纸盒、月亮船等几种作品步骤图,方便幼儿继续探索学习。
(评析:交流活动的目的是达到“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的教育要求。延伸的区域活动呈现了几种有难度的作品,目的是充分利用区域活动低结构性的特点,给幼儿提供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自主发展空间。)。
本教学活动强调幼儿主体的探索,以折纸作品本身有意味的形式吸引幼儿探究学习,形成了伙伴之间互相激发的群体氛围,丰富了个体的良好情感体验。
个体对折纸的兴趣、敏感程度以及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到幼儿的活动参与度,教师应当特别做好相应幼儿的经验准备并在活动中给以有针对性的指导。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十
1、尝试用圆、三角形等简单形状表现几种常见水果的简单特征。
2、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
绘本、爱吃水果的牛、范例、背景1幅、小奶牛人手一份、油画棒、
欣赏过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一、经验回忆,出示奶牛。
你们看它是谁?它就是爱吃水果的牛!
二、激发想像,发散思维。
爱吃水果的牛身体里的水果不见了,怎么回事呢?小朋友先帮它想一想它吃了哪些水果?再来帮它找一找吧!(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揭示相应水果!)。
小结:因为爱吃水果的牛,特别喜欢吃水果,水果里面有丰富的营养,对我们的身体特别的有帮助,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三、教师示范、幼儿了解各种水果的基本画法。
爱吃水果的牛非常着急。你们能帮爱吃水果的牛想想办法把水果变回来吗?
共同提炼草莓的形状和简单特征,了解草莓的外形特征,学会画草莓的基本方法。(先画三角形小草莓,胖胖身体穿红色,再画小绿叶。)每种水果逐一总结绘画方法。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来试试帮助下爱吃水果的牛吧!要求:不同的水果添上不同的颜色,请幼儿注意涂色要均匀,保持水果的新鲜,不能给虫子咬过(涂色时不留白点)。
四、交流与分享。
1、欣赏作品:说说神奇的奶牛吃了哪些水果(观察水果的外形及种类)。
2、这些水果是否新鲜(观察涂色的质量)。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十一
是小班幼儿熟悉且喜欢的动物,对于小鸭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活动通过小鸭玩耍嬉戏的情景引导,让幼儿兴趣更加浓厚。其次,结合目标,为了不束缚幼儿的思维,在本节活动中我没有安排示范环节,而是采用思维引导得方式让幼儿感受水流的动态。
1、尝试用油画棒画线条。
2、感受图画的乐趣。
纸制大的蓝色湖面,多只小鸭,油画棒,流水声音乐。
一、导入。
环境导入(导入水波纹,同时用手臂波动的姿势间接引导幼儿水波纹的形状)。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观察下这面墙,你们发现什么了?”
“小鸭子是在哪玩儿呢?”
“小鸭子在湖里快乐游泳的时候,湖面上会泛起什么?”
“哦!是水波纹啊!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太棒了!给自己棒一个!”
鼓励幼儿。
二、听音乐感受水流状态。
用身体表现出水流的特征。
三、作画(边听音乐边作画)。
“今天湖面上可真热闹啊,来了这么多的小鸭子,小鸭子们好开心,它们在湖里快乐的游来游去,在湖面上泛起了很多的水纹”
“今天,老师就邀请小四班的小朋友帮这些快活的小鸭子添画一些水波纹,你们愿意吗?”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小鸭子游的越快活周围的水波纹就越多。
四、作品欣赏。
“请画完的小朋友坐到自己位置上一起来看看我们共同给小鸭子添画的水波纹,你们觉得自己棒不棒啊?给自己棒一个!现在的小鸭子一定更开心了”
请小朋友起立,像小鸭子一样快活的游出教室。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十二
1、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顺着一个方向均匀的涂色。
2、学习撕纸的技巧,发展幼儿的手指精细动作。
3、学习正确使用胶棒在指定区域粘贴。
4、让幼儿充分感受美术活动的艺术性、多元化,并乐意参加美术活动。
5、探索、发现生活中狮子的特征
6、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1.教师画好的狮子脸(裁成正方形纸张)。
2.油画棒、胶棒、废旧彩色纸、操作框(人手一个)。
3.森林背景图、成年狮子和幼狮图片。
1、故事导入
2、出示范画,讲解制作过程。
幼:好
师:先给狮子宝宝涂上漂亮的颜色,然后我们再撕长长的纸作鬃毛。
师:(引导幼儿说出教师准备的纸上小狮子五官。)拿出狮子图片启发幼儿知道鬃毛的位置。教师示范用一只小手捏住纸另一只小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撕出长长的一条,放入操作框里。
全部撕好后打开胶棒粘贴。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先涂色、再撕纸,撕好的纸要放入操作框。用完胶棒要盖上盖子。
4、展示幼儿作品,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结束活动。
教师将幼儿制作好的作品贴在美术角里,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
2.小朋友评价出最漂亮的小狮子。
在探索撕纸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使幼儿增强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在撕纸时,可以把自己撕下的纸想象成任何的东西,进行构图,在撕的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就在做做玩玩中培养起来。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作品的美,提高了孩子观察感知、审美的能力;接下来孩子们在做做玩玩、动动小手的活动中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形成初步的与小朋友合作的意识。本次活动锻炼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左右手协调能力以及手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小百科:狮子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十三
1、初步教幼儿用不同颜色搭配的方法,涂出漂亮的热带鱼。
2、指导幼儿用2——3种颜色练习画画。
3、根据幼儿意愿选择色彩涂画,提高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教学重点: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漂亮的热带鱼。
教学难点:幼儿选择色彩,并均匀涂出热带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背景画一幅音乐我的海洋示范热带鱼两条。
幼儿每人油画棒一盒剪好的热带鱼一条。
1、组织教学,稳定幼儿情绪。
2、提上课要求。
1、谈话引入。
小朋友,老师现在请你们参观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想看吗?请你们轻轻闭上小眼睛,大家马上就看到了。睁开眼睛吧,看,它就是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课件。
老师指导幼儿逐一看海底世界,引导幼儿看画面上的水草以及海底的其它动物,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热带鱼美在哪里?画面上热带鱼身花纹及色彩的特征,加深幼儿对色彩的认识。
3、教师出示一张黑板长度大的海底世界背景图。
(1)小朋友老师也有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片,你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上缺少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缺少热带鱼。
(2)请你们先看看赵老师给热带鱼设计的花衣裳,小朋友一定要仔细看,师贴上示范热带鱼。
4、幼儿活动:
(1)画面上海底世界里的热带鱼太少了,他们很孤单。小朋友想帮忙吗?
(3)教师指导幼儿涂色,重点指导有差异幼儿。(放音乐我的海洋)。
(4)服装表演马上要开始了,小朋友们快点加入吧!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涂的的热带鱼贴上大画面。
5、作业讲评。
小朋友用不同的颜色为热带鱼穿上了美丽的花衣裳。许多小朋友涂得很好。听,热带鱼好象在说:“瞧,我们的衣服真漂亮啊,谢谢你们!”老师相信大家以后会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努力吧孩子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漂亮的热带鱼,还有好多的动物,我们不仅要和他们交朋友,还要保护动物,做一名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1、小结上课情况。
2、幼儿听音乐出教室。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十四
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不灵活,手眼协调能力差,他们对颜色及常见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及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为了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及分类、排序能力,制作了此游戏材料。
1、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3、提高观察能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选用材料:大可乐瓶,呢绒绳,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及时帖,大透明胶条,皱纹纸。
1、两个大可乐瓶剪去瓶口,把瓶身对接用大透明胶条粘牢瓶底向上,然后瓶身用及时帖装饰好,在瓶身的上半部分粘好五官,在瓶身的下半部分粘好用皱纹纸做的百褶裙,最好在娃娃头顶粘上压好摸并穿好五根呢绒绳的五角星即可。
2、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分别剪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用打孔机打好孔。
小班室内活动
1、能力弱的幼儿按图形,不分颜色进行穿接。
2、能力较强的幼儿按图形、颜色分别进行分类穿接。
3、能力强的幼儿在完成以上的操作后,教师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穿接。(如按圆形的红绿、红绿规律穿接等)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十五
1、巩固用吹色的方法作画。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桃花。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调好的棕色、粉红色、绿色广告色、图画纸、塑料吸管或麦管。
1、教幼儿在纸的下方滴棕色水,用吸管向上吹出树枝。
2、学习用手指蘸粉红色在树枝上点画桃花。
3、用手指蘸绿色点画草地。
4、还可以用红色吹画太阳,构成一幅春天的画。
5、将画布置在小花园中。
1、吹画活动需使用广告色,要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保持幼儿服装整洁。
2、要求幼儿用管吹色,不能吸入嘴里。
“手指点画”活动就是用手指蘸点颜料后在画纸上点画成形状和物,从而显现出千姿百态而组成一幅画的一种美术形式。“手指点画”活动,工具独特,操作方便,气氛轻松,而画面却变化无穷。而且从作画的过程来看,具有挑战性,也是让幼儿不断想象、创作的过程。从而激发幼儿能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初步感受用手指点画的乐趣,促使幼儿对美工活动能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同时在不断联想构思的过程中,思维的发散越来越流畅,想象越来越丰富,使手、眼、脑得到了协调的发展。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十六
1、认识几对同类色:大红和粉红、桔黄和淡黄、深绿和淡绿、深蓝和淡蓝。
2、初步尝试用渐变色印染。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认识大红和粉红、桔黄和淡黄、深绿和淡绿、深蓝和淡蓝,能正确叫出它们的名称。
2、颜色宝宝卡片8个;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个“颜色宝宝”胸饰;每组大红和粉红、桔黄和淡黄、深绿和淡绿、深蓝和淡蓝的颜料各一份;人手一支毛笔、一张纸巾。
活动过程。
一、配同类色。
1、教师:今天许多颜色宝宝来到我们小(1)班,看,有哪些颜色宝宝,幼儿集体念。
2、教师手中拿一个“红宝宝”:“来了一个红宝宝,它说:我的好朋友跟我长得很像,看一看,这里谁和我长得最像,请你们来帮我找一找。”幼儿找到粉红色。“好朋友,手拉手,抱一抱。”教师演示两个宝宝的动作。
2、用同样的方法找到另三对同类色。
二、观察印染手帕的方法。
2、教师示范印染手帕的方法。
教师:这么漂亮的手帕是怎么装饰出来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将正方形的餐巾纸对折三次成三角形——将对折好的餐巾纸的各个部位分别蘸一下颜色——轻轻地打开。
三、幼儿集体回忆印染的步骤,讨论需要注意的地方。
1、蘸颜料的时间不能太长。
2、印染后打开时要轻轻地、慢慢地。
四、幼儿染手帕,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印染。
2、给能力弱的幼儿适宜的帮助。
3、鼓励幼儿在打开时不怕困难,坚持做完一件事。
五、作品展示。
2、为喜欢的作品奖一个奖牌。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十七
1、启发幼儿在同伴绘画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为同伴的作品的作品天画。
2、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体验交换作品的趣味性。
风车、油画棒、示范画、画纸、实物、背景音乐。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和老师去做游戏吗?幼儿:想。
教师:那就跟老师一起去吧!师幼一起走进活动室。
教师:老师到超市买了许多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幼儿:想。
教师:出示实物苹果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幼儿:苹果。
教师:你们看到苹果会联想到什么图形?
幼儿:圆形。教师依次出示三角板、手巾、手帕、果冻……。
让幼儿回答。
幼儿:想。
教师:出示范例画(椭圆形),你们看老师只是画了椭圆形,猜一猜看,老师想画什么?幼儿猜。教师画出未完成的画。
出示范例画(梯形),让幼儿猜,并画出自己想画的画。教师再画出未完成的画。
出示范例画(菱形)让幼儿添画,教师画自己未完成的画。
幼儿:想。
教师:出示风车,你们看这是什么?幼儿:大风车。
教师:风一吹,风车就会转起来,还会发出快乐的呼呼声。我们今天就玩《快乐的大风车》的游戏。
教师:游戏结束,小朋友展示作品。让小朋友讲自己的创作想法。
小班风车美术教案篇十八
1.学习用记号笔画线条画。
2.能积极作画,体验用线条装饰衣服的美。
重点:学习用记号笔画线条画。
难点:体会用不同线条的特点。
1.毛毛虫图片一个,ppt。
2.纸制毛毛虫人手一件。
3.蜡笔、记号笔。
一、以"毛毛虫"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入:
1.今天,有一条毛毛虫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欢迎它吧。(掌声把它请出来)
2.出示毛毛虫图片。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毛毛虫你好)小朋友们好!
3.毛毛虫跟老师说了,它待会要去参加一个舞会,要跳舞。小朋友们知道毛毛虫是怎么样跳舞的吗?(扭来扭去跳的)嗯,是扭来扭去跳舞的,那你用我们的小身体来学一学。
4.嗯,真棒哦,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
5.小朋友们都跳的很好看,我们除了用身体、手指好可以用身体的其他部分来模仿毛毛虫跳舞。
二、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用记号笔画线条,装饰毛毛虫的衣服:
2.瞧!老师给毛毛虫准备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出示画好的毛毛虫)这件衣服上多了什么?(线条)
3.那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来学一学在毛毛虫上画上漂亮的线条呢?(想)那小眼睛看好咯。
4.我们是用什么来画的呢?(出示记号笔)对了……
5.我们来横着扭一扭,画的时候啊要顶着黑色边缘,从左边画到右边黑色的边缘线为止,从上往下画。我们开始喽.
呀,开到参加舞会的时间了。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帮助毛毛虫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黎老师给你们都准备了毛毛虫!下面拿起你们的小凳子坐到位置上,为自己画漂亮的衣服吧。
2.衣服也画好了,毛毛虫穿上漂亮的衣服开心的去参加舞会喽!
四、结束:
小朋友今天都很棒!我们去参加舞会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57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