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班会总结反思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16:19:18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大全(17篇)
时间:2023-11-16 16:19:18     小编:书香墨

总结也是对自己过去努力和付出的一种回报和肯定,可以增强自信和动力。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不偏离主题。这些总结范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写作思路和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总结内容。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一

3通过这次班会,增进了同学们彼此之间的友谊,了解了同学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孝顺。

4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之间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让同学们熟悉ppt的制作,让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让同学们的胆量也得到锻炼。

二活动开展的情况概述。

1一首手语表演《感恩的心》由李培峰等同学将我们带入了今晚的主题”行孝道,知感恩”。

2观看视频《感人的演讲》,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在默默流着眼泪。

3由郑晓玲和王勇华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一首《父亲》。

可由于还没从刚才视频的感动中缓冲过来,在唱歌中几度哽咽。

4、回想父母让你们最感动的一件事。

全场再一次陷入感动落泪中。

5由张书记给我们带来的舞蹈,纯属即兴发挥。

6有奖竞答题,同学们都在争相回答。

7、给父母写一封信。

同学们一个个在那认真的写着,搞得主持人都不好意思打断。

8、合唱《爱因为在心中》,大家都很认真积极的在唱。

9主持人总结结束,集体大合照,

三活动可取之处。

1、活动流程安排妥当,没有不知所措的感觉。

2、负责人、主持人等都很积极,带动同学们都很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特别是互动环节,很具活跃性,同学们都很热情,即使活动时间稍微常长了点,但也不会闷。

3、提前做了活动流程安排表,使得嘉宾和同学们熟知整个活动流程,减少了嘉宾和同学们的疑问。

4、活动结束后,很多同学主动留下来打扫清理活动场地。

5、总的来说,此次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

四活动不足之处。

1、在互动环节,场面有点混乱,要安排专人负责维持秩序。

2、对于没抢到答题机会的,应该给予语言安慰等。

要专人派发奖品。

3、招待嘉宾的人员安排不到位。

要专门安排招待嘉宾的人员。

4、职责分工不够明确。

要提前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人员,保证活动顺利成功的举行。

5写信过程中有很多同学没有带笔,看来通知的还不够到位。

五活动展望。

希望下次活动的举行能够传承此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同时吸取教训,将此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班务信息准确及时的'传达。

2、主持人方面彼此之间默契配合。

3、控制好班会时长。

4、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提前安排沟通好。

5、最重要的是要让同学们都开心,让班级朝好的方向发展。

愿下次活动办得比这次更好!

11会计4班。

二零xx年五月九日。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二

201x年12月4日,正当首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政法学院201x级哲学班在名达楼2317会议室举行首个“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桥生参加并主持了主题班会。

班会上,韩书记首先对中国首个宪法日的由来、意义及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同学们纷纷发言,阐述自己对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看法。201x级哲学班班长表示,“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自身法治思维的提升,把哲学思维与法治思维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把法治理性作为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有效工具,让法治理性真正成为我们行为和观念的力量。”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宪法有了更系统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学习,加深了对依法治国内涵的了解,也对我国的宪法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他们纷纷表示,主动学习宪法,自觉捍卫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有力推动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拥护者。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三

20__年12月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日,为建立学习宣传宪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平安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12月4日我校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现就我校在学习宣传《宪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以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认识,落实领导小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宪法日宣传工作。在接到活动通知后,__校长立即召开校领导会议,成立了宪法学习领导小组并制定宣传活动的具体方案和活动安排。由学校领导班子牵头负责,确保了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以各种形式落实活动安排。

1、在12月4日,开展了专题升国旗仪式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学习宪法知识,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宣传。

2、利用校园广播站播放法制宣传文章,进行《宪法》的有关章节、《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在全校营造法制教育的强大氛围。

3、各班还出版了一期普法宣传的板报,整个学校洋溢着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使全校师生达成一致的共识。

4、围绕宪法开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的中学生”等主题班会活动,班会课上还让学生上台讲出自己的对法律的认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法制教育,提高了学生知法、守法、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

5、学校还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通过比赛,进一步在同学们们中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使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

6、12月7日晚组织全体教职工宪法专题学习,“宪法效力”由校长主持,通过活动让全体教职工增强了法律意识,认识到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最后,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一系列活动圆满结束,整个活动组织得力,形式新颖、多样,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宣传教育,加强了广大师生对法律的认同,引导师生明辨是非、崇礼守法,使法律内化为师生的基本行为准则。做知法、用法、守法的好公民。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四

20__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宪法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我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大师生都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法制的力量深入人心。现将我校开展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利用教学楼前的电子屏滚动播放“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弘扬宪法精神,做知法守法公民”等宣传标语,营造浓郁的宪法宣传氛围;全校师生每次进出教学楼都能看到,做到根植于心。

学校及时对“12·4”系列活动做了精心组织、全面安排。在学校中营造了科学执教、民主执教、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良好环境;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掌握基本法律常识,提高法律意识,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了解依法治国的相关要求,营造一个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在法制宣传日的活动过程中,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具体活动内容有:

1、12月1日利用师生国旗下演讲——“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普法教育氛围。

2、将法制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涵盖的法制教育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尤其是结合思品学科特点,大力加强法制教育。

3、班级开展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班队会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总之,学校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法治意识,使学校形成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了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今后,我们将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全校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五

省依法治省办、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启动我省20__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要求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喜闻乐见、贴近群众的系列宣传活动,形成学习宣传宪法。

活动主题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宣传重点内容包括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宪法教育。各级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组织联合宣讲团、普法讲师团、法律服务小分队,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深入机关、学校、乡村、社区、寺庙、农牧区、企业单位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还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包括组织开展全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征集展播暨第十二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展播,结合总结“六五”普法成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成果网上展播活动;组织开展“h5讲述‘六五’普法”新媒体创意大赛、法治宣传教育动漫形象征集、百家网站和__“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律知识竞赛、普法类__综合传播力指数监测评估发布等。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六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二、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二、小结: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七

201x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宪法日。为增强中小学生的宪法意识,加强法制教育,上午九点,我校举行了“国家宪法日”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以宪法的地位、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的构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家庭聚会的理论知识,以及法律小故事、法律案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地向学生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法律基本知识,让学生学会了知法、懂法、守法,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及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性,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法制安全的重要性,明确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身健康成长的意义。

此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懂得了:依法、守法、创建和谐法制校园,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八

xx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第15个宪法日,为推进依法治校,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12月4日下午,我校各个班级利用班会课举行了以“法律伴我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班主任老师积极准备,内容涉及交通、维权、卫生、未成年人保护等诸多方面,形式上回避了教条的说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艺,讲身边事,说焦点话题等,班会活动有声有色的进行着。个别班级通过多媒体下载电影《少年犯》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观后写观后感,注重实效成为本次班会的最大亮点。班会还总结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摒弃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防范于未然。

通过主题的班会的开展,引导青少年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们纷纷表示,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勇于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为进一步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响应“宪法宣传日”,引导全班同学做知法守法好公民,12月8日下午,财务管理xx级2班按照学校工作布署,组织开展了学习宪法主题班会的活动。

此次班会主要由班长和团支书主持,由班长首先发问有关法制教育的问题,看同学们对法制教育的了解程度。再播放有关法制教育的视频,和让同学们讨论和说感想和体会来进行开展。

班会第一阶段,由班长宣读有关“宪法”的资料。资料内容大概为:因人施教,注意实效。通过主题班会队活动,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遵纪守法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特别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见义勇为的观念开始树立。接着,我们还先后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系列法律、法规。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已步入法制化轨道。我们要自觉地法律法规来约束自觉,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同时,利用课堂教育,配合重大节目、活动和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基本普及。第三阶段同学们自由讨论有关宪法权威维护的内容和感想。由团支书进行总结今天有关“宪法”学习的问题和我自身的感想。

通过本次班会的宣传活动,学生的法制理念和法制意识得到了提升,为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有效的使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才能持之以恒,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途径,以提高工作实效。

xx年12月8日晚7:40,会计141和142班在4-105教室召开国家宪法学习主题班会。此次班会的召开是为让同学们深化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法规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自觉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

一、活动前期准备。

两班班委在班主任的主持下商讨本次班会所要涉及到的问题类型,两班班委分工准备,宣传委员负责制作相关ppt,找近期宪法学习的视频,团支书负责拍照,选定好主持人,班长向全班同学通知班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二、活动议程。

1、由主持人致开场白,介绍开展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以及学习宪法的作用、内容。

2、两班全体起立唱国歌。

3、播放有关宪法学习的视频,有宪法的完善过程,cctvxx年宪法的人物颁奖典礼。

4、播放有关宪法学习的ppt,播放期间有效地向同学们解决想要了解到的法律知识。

5、两班全体起立唱校歌。

主持人对宪法的作用、内容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及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使同学们对“宪法”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播放有关宪法学习的视频中,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护宪法实施的职责。也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播放有关宪法学习的ppt中,形象地解释了五星红旗、国徽的由来,展现出国务院机构的设置。本次班会让同学们学习了文章《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之维护宪法权威》,掌握了此文章的论述,了解了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作用,重要意义以及对策措施,学习了总书记关于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论述。

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有效地加强了同学们对宪法的认识,树立了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九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宪法》,认识《宪法》,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培育学生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班会准备:

多媒体课件、法制宣传片、法制宣传手册班会过程: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有了梦想才会有希望,梦想的大小决定了一个国的强弱,一个家的兴衰,一个人的优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呢?主席这样说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法治就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有力保障。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学宪法讲宪法》。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时时处处都有法律约束。宪法是什么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了解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律是治国的工具,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主席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为此我们国家把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首先,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落实依宪治国,发挥宪法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其次,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有助于公民通过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感受宪法的价值,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

再次,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落实201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最后,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有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国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扩大我国宪法的国际影响。

1、常见的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私财物。

2、指出这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1)接触毒品(2)打架斗殴(3)沉迷网络。

4、介绍近年来发生的青少年违法案例(1)蓝极速网吧纵火案。

(2)xx县学生沉迷网络自杀案(3)x少年意外伤亡事件。

1、要依法自律。

2、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3、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学们,我们学习《宪法》之后,要有国家意识,知道你身为一个中国人,要有满足归属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虽然是小学生,但我们身上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让我们一起为法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十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宪法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根据刁镇教育办宪法日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刁镇刘官小学在国家宪法日期间开展宪法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宪法主题班会。11月30日下午,刁镇刘官小学组织各班召开“学宪法主题班会”。活动中,各班班主任认真设计主题班会宣传材料,精心组织主题班会;要求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后撰写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全体师生对国家宪法的理解,让国家宪法日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更加深入人心。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十一

做好法制宣传活动,举行“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班会,积极响应号召。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竞赛等形式展开。

【活动要求】,

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主持人】,

【活动地点】九年四班教室。

【活动过程】。

甲:学习法律是社会进步对个人的外在要求。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与法息息相关。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不懂法、不学法的人在现今社会将寸步难行,无法立足,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是社会对人的要求。

乙:法制精神是现代人的一种内在修养。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内在素质的内涵正在逐渐丰富。以前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代人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该具有人文和法律精神。

甲:尊法守纪是每个社会公民的义务,

乙:尊法守纪是保护每个人个人利益的保障。

主持人:《宪法》共四章: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0名学生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沉迷网络,盲目攀比,交友不慎,沾染恶习,情感纠葛,模仿追风,骄纵溺爱,粗暴管教,流浪失控。

国家的有关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法律知识竟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两部分,必答题20分(每组抽5题);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队得分最多就是优胜小队。知识竞赛题目由法律知识中抽取。

必答题:共20问(略);抢答题:共14问(略)。

不管一个人的知识多么丰富,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好,当他带上法盲的眼镜时,就容易走错路,跨过法律的界线。让我们擦亮法律的镜片,让他们与法同行吧。

共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佛教中有个故事,说一日佛祖闲坐于花园的井边向下望去,看到无数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恶而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此时,一个江洋大盗透过地狱之火看到了慈悲的佛祖,立刻向佛祖高声呼救。佛祖以他睿智的目光看到此盗生前虽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是,有一次走路正要踩到一只小蜘蛛时,却突生恻隐之心,移开脚步使其得以存活,成了一生中罕见的善业。佛祖决定用那小蜘蛛的力量来救他脱离苦海。一根蛛丝从井口垂了下去,那大盗发现了,并立刻抓住游丝向上爬去。不想其他备受煎熬的恶人们看到了也蜂拥上来抓住了游丝,任凭大盗恶声大骂,他们仍然拼命地向上爬。大盗怕游丝不堪重负,毁了自己脱离苦海的惟一希望,便抽刀将身下的游丝砍断,结果,本来攀很多人都安然无恙的蜘蛛丝却突然崩断,大盗也因抛弃了心中最后的怜悯,而重新跌入万劫不复的地狱。这个故事至少告诉我们:很小的善,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很小的恶可以毁了一个人最大的希望。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十二

活动时间:2015年12月4日。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全班学生理解、掌握宪法等法律知识,增强自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增强宪法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广大学生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达到提高师生法治观念的目的。

活动过程:

(二)、副班长说明此次宪法主题班会的主要意义,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权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因自觉接受权威而主动服从,真正将宪法作为其行为准则。

(三)、班长精心挑选了很多有关宪法的题让同学们进行抢答,以便让同学们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主动去了解宪法的动力。

(四)、很多同学积极主动的说了一段自己对宪法的了解,有的畅谈“法在我心中”、“如何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律与我同行”,有的以案例来“今日说法”,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把班会推向了高潮。

(五)班长对活动进行总结:此次“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取得了实效,做到学习人员、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四落实。使同生们了解了宪法基本知识,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懂得了要学法、知法、守法,远离犯罪,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使学生们成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好公民。

活动反思:通过知识竞赛和小品欣赏环节,是学生身临其境深受感染,懂得遵循守则规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文明好少年。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十三

一年级1班。

一、活动背景。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为纪念国家宪法日,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在小学生中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的。

更好地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发展、维护稳定,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促进全民守法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每个同学准备说一段对宪法的了解;

2.准备ppt;

四、活动过程。

1.由老师致开场白,介绍开展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a.了解立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b.意义: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设立国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

2.下面请同学们谈谈对宪法的了解。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

b.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依宪执政。

d.公民的基本义务。

5.讨论宪法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6.最后老师对本次班会的开展进行总结性发言。

2017年12月4日。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十四

20xx年12月4日,正当“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政法学院20xx级哲学班在名达楼2317会议室举行首个“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桥生参加并主持了主题班会。

班会上,韩书记首先对中国首个宪法日的由来、意义及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同学们纷纷发言,阐述自己对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看法。20xx级哲学班班长表示,“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自身法治思维的提升,把哲学思维与法治思维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把法治理性作为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有效工具,让法治理性真正成为我们行为和观念的力量。”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宪法有了更系统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学习,加深了对依法治国内涵的了解,也对我国的宪法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他们纷纷表示,主动学习宪法,自觉捍卫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有力推动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拥护者。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十五

周一下午,四年级全体师生在学校会议室上了一堂令人深思的班会课——当文明人、做文明事。

班会由刘校长主持,她先告诉了我们一件令大家感到骄傲的事情,就是中山纪念堂工作人员反馈:我们看完电影后,地面上没留下一点果皮纸屑。这是一种文明的体现,校长得知此事后恨不得马上告诉我们。然而刘校长接着说,校园里也出现了不好的现象:同学们绘画比赛后贴在墙壁上的画不到一个月,就变得斑斑驳驳、满目疮痍,令人痛心。两件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是谁非?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却发生在同一所学校、相同的学生身上,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我们还缺乏文明意识,我们还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

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标语却用中文标明。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回答:因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大多发生在中国游客身上。我深深地感到,文明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象征,不文明的行为是一种国耻啊!

最后,日本领队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

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

“天空蓝不蓝?”“蓝!”

“你们还来不来?”“来!”

然而,当他们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烁着泪花。在他们的泪花中,我看到了文明言行中真情的流露,也看到了站在他们身后的父母、老师和国家。此时此刻,我的眼中也闪动着感慨的泪花,78年前,因为日本的野蛮,他们的祖辈侵略和践踏着我们的国土;64年前,他们在战败后的废墟上深刻反省,成为一个经济强国;而今,他们的子孙又用文明的言行给我们上了一堂发人深省的一课。

“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文明的信息,折射出文明的光辉!其实我们与文明只差一小步。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果皮纸屑,不破坏公物;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不乱踢乱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宁静、更有序、更文明的寰岛校园。

通过这次班会,我深深地感到,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它就像一面镜子,无时不刻地展示着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当文明人,做文明事。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十六

学院:山西省职业技术学院系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班级:机电a1502班时间:2016.12.5。

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敬畏宪法。

一、活动背景: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二、活动目的:

四、活动时间:2016年12月15(星期一)下午。

五、活动对象:机电a1502班全体同学。

六、活动流程:

(二)、副班长说明此次宪法主题班会的主要意义,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权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因自觉接受权威而主动服从,真正将宪法作为其行为准则。

(三)、班长精心挑选了很多有关宪法的题让同学们进行抢答,以便让同学们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主动去了解宪法的动力。

(四)、很多同学积极主动的说了一段自己对宪法的了解,有的畅谈“法在我心中”、“如何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律与我同行”,有的以案例来“今日说法”,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把班会推向了高潮。

(五)、团支书对活动进行总结:此次“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取得了实效,做到学习人员、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四落实。使同生们了解了宪法基本知识,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懂得了要学法、知法、守法,远离犯罪,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使学生们成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好公民。

总结: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将继续抓好法制宣传和教育,营造浓郁的法治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本次学习宣传活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取得了实效,做到学习人员、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四落实。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将继续抓好法制宣传和教育,营造浓郁的法治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宪法班会总结反思篇十七

20_年6月14日上午9时,小寨村组织村委会人员在会议室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强有力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宪法和乡村振兴战略共同构筑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固基石。

此次学习,一方面是学习宪法精神,纪念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65周年,另一方面是感受我们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成果,为我们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点赞。同时提高了我们对宪法的理解,对国家提出的依法治国有了更深的了解。宪法对于每个公民、每个个体都起着监督与保护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宪法。

通过此次学习宪法增强了我们对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提高自觉维护宪法责任感,提升约束自己言行觉悟,增强依法办事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5257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