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讲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演讲稿模板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告别陋习,拥抱文明》。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礼仪之邦,令无数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
从今天开始,每个人要对自已和同学暗暗进行“三比三反对”,一比外貌,谁更端庄、清爽、衣着得体,反对留长发、染指甲、穿脏衣服;二比语言,“请、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谁用得更多,反对满口脏话;三比行为,谁更加讲礼貌、有修养、守纪律,反对举止粗俗。“三比”之后,我们就大致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了。
让我们携起手来,踏着轻盈的脚步向文明进发,告别陋习,拥抱文明!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吧!
谢谢大家!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亲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观念。
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下课铃声响后,有些男孩儿便横冲直撞地跑出教室,和其他同学大声说笑,有时还说出一两句脏话。还有的同学,可能因为一点口角纷争而不依不饶,甚至拳脚相加。这些不好的风气大家一定要制止、杜绝。
有些同学认为要好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可真难。其实,从许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体现出来:在撞到别人时的一声“对不起”;得到帮助时的一声“谢谢”;在和他人告别时的一声“再见”。只不过这些小事微不足道罢了。
文明礼仪不在于嘴上功夫,而是在于真真正正的实践。我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做文明礼仪的小主人,让我们的校园失去粗言,充满欢声笑语,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中万紫千红的盛开吧!
有时,一句诚实、有礼貌的语言可平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一句粗野污秽的话可导致一场轩然大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文雅朴实、健康向上的语言,用文明语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新世纪小学生优秀的精神风貌。
谢谢大家!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五班的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轻语慢行在校园”。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我国灿烂的文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我们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礼的观念尚在古代已经建立而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礼仪对于我们还重要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礼仪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而且对于个人而言,也是体现一个人道德和修养的尺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我们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走道里、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果皮屑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更有甚者,有的同学在校园里追逐打闹,出口成脏,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这些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严重的损害了学校的形象。
文明距离我们有多远?举手投足之间,便是对错美丑,文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抱怨别人乱丢垃圾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把离我们只有几厘米的垃圾随手捡起来?文明有的时候距离我们只有一张纸的厚度,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学们,轻语慢行是一个好的习惯,更是一个人的素质体现,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做到,那么我们一定就成为知礼守信、谦恭礼让的小学生,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和谐文明的美好校园。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你,为了我,为了我们每一个,让文明之花在我们实小校园里尽情绽放!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篇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老师时热情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的喧哗……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
文明礼仪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我们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光彩!
文明礼仪包括礼貌、礼节、仪表、仪式。不但表现在对人的尊重,还表现在对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的尊重。文明礼仪既是人们外在的言谈举止的表现,也反映了人们内在的气质。在日常生活之中,文明礼仪随处可见,在这个文明的校园里,更需要文明的礼仪!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素称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也以文明着称于世,在世界文明的长河里,我们是现代文明的使者!
文明礼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动作做起。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文明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我们的校园里处处盛开。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育人为本,养成为先。要建设文明的社会,就必须的从我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经常看到,有的同学不注意个人卫生,丢三落四,上课不遵守纪律,下课乱跑乱闹……难道这些就是很文明的行为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文明的礼仪将会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的美好,将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
谢谢大家!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篇五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完善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美德,在我小学的时候,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在韩国,如果哪里有难民,给他们运输一些救灾物品,当物品分配时,他们会自动排队,并不忘说一句客气话,用完也不会乱扔,而是自觉地放进垃圾桶。听完的第一感觉就觉得他们有涵养,有道德观念,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青少年吃完东西,毫无顾忌地把垃圾一扔,便一走了之。一些小孩也因为他们大人的鼓动,在大街上随地大小便,而毁了城市一概清洁的面貌,使得过路人或游客也很反感,让原先整洁别致的风貌大打折扣。
其实,中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之称,在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古国文化当中,中国洋溢着文明色彩,彰显着文明古国的魅力。那“孔融让梨”的典故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懂得尊敬他人。笑吟“负荆请罪”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知错就改的真谛。古往今来,多少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学习的故事很多。在今天的生活中,有不懂礼数,不讲文明的“粗人”,更有一批遵规守纪,倡导美德的“新星”。
学校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园地,因为每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一切,都会在生命中打上很深的烙印。在校园里,常常会看到一群孩子在玩耍时,如果其中一个不慎受伤,另一个则是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扶起他,然后大家再把他背起火速送往医院。看到同伴安然无恙时,他们便乐得合不拢嘴。过马路时,也时而看到一两个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扶着步履蹒跚的老人,小心翼翼地穿过斑马线。有时,在大街瞎逛的时候,偶尔也会看见一些小朋友会挣开大人的手,跑去把地上的垃圾拾起来,然后蹦蹦跳跳的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文明美德就在我们身边,只是生活在琐事喧嚣的人流中的人们没有留心罢了。
养成讲文明的道德品质,其实很简单,不需要费尽心思的学,也不需要煞费苦心的演,只要有一颗纯朴的心,一个健康的心态就足够了。
为了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为了美化我们的家园,为了让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环境中,让我们一起努力,讲文明,树新风,遵守我们的'生活原则。
文明美德伴我行,天天都有好心情。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篇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xxx。我演讲的题目是:“千学万学,学做文明之人”。
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无疑是宝贵的,那现在占用大家的时间举办这次关于文明修身的演讲活动,足以显现出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其重要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超越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
学习要先学会做人,学做社会人,学做文明人。人和兽之所以会有区别,就是因为人类懂得追求知识和美德。其实,关于文明修身类似的话题,我们大家都是从小就耳濡目染再熟悉不过了。为何要反反复复的强调呢?因为它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区别于自然界里其他生物的证据。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礼仪之邦,因为中华民族温文儒雅,落落大方!因为中国人民见义勇为,谦恭礼让!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貌待人是我们祖先的传统美德。世界迅速变化着,可美德的传承是不变的。我们希望古代贤人可以欣慰的看到,不只是社会科学在进步,人文素养也在提升。
单看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便可以用“比比皆是”来形容。衣着上,打扮不适宜身份,过分追求光鲜时髦;饮食上,浪费粮食,吃不了便随意倒掉;出行时,骑车的同学横冲直撞,步行的同学三五成群,甚至造成了道路的阻塞。再如随手扔垃圾,打架,爆粗口,同学间交往不当…这些现象,还是在校园内根深蒂固。
就说打架骂人吧,有智慧的人不会用诸如此类低级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我们应该要变聪明一点,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亲力亲为,讲文明,懂礼貌,将不正之风赶出校园。如果说文明是如何做人的总纲目,那修身就是文明指导下的实际行动。
在这儿说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就昨天中午,我骑车回家后把车就搁楼道里。也怪我自己,把车锁上后钥匙忘了拔下来。等下午要上课的时候,我下楼发现不知道是谁已经把我车钥匙拔走了。没钥匙就不能开锁,我只能抬着车,去找人把锁砸掉。这事显然不是小偷干的,也许那个人只是认为自己搞了个恶作剧而已,可是却给别人带来了麻烦。
即使是像这样的小事,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我们不要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自己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的修养。
看看校园内的垃圾,想想我们距离文明到底还有多远?
听听周围同学的语言,想想我们距离文明到底还有多远?
反思过后,我们该怎样呢?是的,我们该努力了,努力做一个文明之人,努力营造一个更加理想和谐的校园。不要忘记,行动,是从现在这一刻开始的。从这一刻开始,行动起来,让中华文明在我们的一中熠熠生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篇七
以前,我会回答:文明就是懂礼貌呗,会说“请、谢谢、对不起”,见了老师要问好,在学校不打架、不骂人。
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后,我惊讶地发现――原来,文明不仅仅是这些。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我们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有50的历史,作为炎黄子孙,我为此而骄傲。现在我是一名小学生,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但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而文明礼仪是做人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讲文明,那我们才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才能把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可是,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乱扔垃圾、随意攀爬树木、踩踏草地,还有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我从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一些关于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新加坡人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你看,一个人如果不文明,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形象,还会损害国家的荣誉!
同学们,我们还能容忍不文明的现象继续发生吗?不能!
现在,让我们一起努力,养成好习惯:在家里,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学校,遇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有困难时热情帮助,上下楼梯,无论多匆忙,都要注意谦让;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总是主动捡起。在社会,遵守交通法规,保护环境卫生。尊老爱幼,帮助别人,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做到“与人为善,心中有他人”。
同学们,文明就像新鲜的空气,文明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当我们送给别人一缕微笑时,别人也会给我们一抹阳光;当我们真诚地向别人伸出援手,别人也会真诚地对你报以感激;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如果人人都能以礼相待,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整个世界将会多么温馨,多么和谐!让我们永远记住: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文明的主人,与文明同行!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篇八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该做怎样的人呢,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本周,我校将迎接xx市“文明学校”县级考评,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文明的校园更文明”。
有这么两则报道,一则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发达国家,虽然有一部分人使用中文,但是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都是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曾经有一位大使问过新加坡当局,得到的回应是:“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就是国耻。”
另一则是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某年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则报道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学校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然而,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随处可见。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里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
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社会的一大步,大家的素质都提高了,校园就文明了,社会就文明了。同学们,试想,校园的绿树红花加上我们的朗朗书声,暖人的话语,得体的举止,这该是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啊!
老师、同学们,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学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美丽。让我们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引领文明风气、创建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学生!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使我们三中这个文明的校园更加文明!
文明伴我行的演讲稿篇九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了每个公民共同创建理想社会的基本要求,其中一条就是“文明”。
生活中处处可见文明标语,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认识那写标语呢?文明行为很小,却离我们有些疏远。
周六上午,学校组织进行“文明伴我行”的活动,同学们上街进行文明劝导,捡拾垃圾,不仅为城市的文明建设出了一份力,自己有大有所获。
我所负责的是捡拾垃圾,路面上看起来并不算脏,但石砖直接却常常夹着烟头,路边小树丛的泥土上的垃圾更为多,也主为烟头、糖纸。被泥土裹着的,被水浸湿的烟头杂乱的躺在小树丛里,便如那一点黑渍毁了翠玉的柔美,小组成员总会一脸厌恶的用筷子夹起那肮脏不堪的烟头,然后迅速的扔入袋子里,不愿在多看一眼。谁不厌恶那被蝇虫缠绕的垃圾呢?但这些垃圾又是因谁而造成的呢?每隔不到十步差不多就有一个垃圾箱,可人们似乎总觉得这几步太过漫长,硬是将垃圾随地乱扔,使得垃圾无家可归。文明行为一小步,便是文明社会进步的一大步,多走几步或者弯弯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便可以看到一个干净而美丽的城市。
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捡拾垃圾后,我与进行文明劝导的同学换岗,站在安全岛上进行文明劝导。这工作不如捡拾垃圾自由,只是站在那里不能随意走动,比较乏味,若只是站着到也比捡拾垃圾轻松,可难就难在文明劝导,对陌生的人进行劝导,这是对我们社交能力的一种考验。路灯亮了,便见有人直穿马路,不走斑马线,我立即走上前,以温和的语气对那位老人说道“请您注意下次不要横穿马路,从斑马线通行,谢谢”老人听点点头便又匆匆的走了。第一次的劝导使我感到并不好受,老人敷衍的行为告诉我了我的劝导没什么作用,而之后的劝导令我发现这位老人的态度已经不错了。“请不要横穿马路…。”我又一次的上前,可话为说完,中年妇女看都没看一眼便匆匆的走了,“请不要……”又一位少年听都不听便离开了……他们所未做到的不仅是不遵守交通规则,还没有做到对人的尊重。十点多的时候,人流量大了,无法进行一个一个的劝导,我索性敞开嗓子,在每次一绿灯亮起的时候喊道“请横穿马路,从斑马线走,谢谢”声音不小,却似乎消逝于风中——人们直接从马路中穿过。但偶尔也有心存文明的人,听后便从斑马线走,这是稍许能令我欣慰的了。我想那先横穿马路的人,他们遗失的是文明与尊重。而我从中获得的便是他们所遗失的美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回校的路上,同学们喊着口号,24个字已经熟记于我们的心底,然而仅仅是记住是不够的,明代学者王阳明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要做的便是“知行合一”将这24个字付诸于行动,做文明人,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43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