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教学原则和教育教学规律。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高质量的教案范文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一
本组教材有《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男孩》和语文园地六组成。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写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彻始终。寓优秀的品质教育与生动有趣的课文中,既有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又有心理描写。
《画家和牧童》是一个优秀历史的故事,讲述唐朝著名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虚心向牧童学习。
《我为你骄傲》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因此它的教育意义也就显得更为突出。
《三个儿子》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1、会认39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
3、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谦虚谨慎,懂得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的道理。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
结合插图、读议结合;指导默读、读中悟理。
默读、置疑、合作、探究、交流。
挂图、小黑板、投影仪、生字词卡片。
12——14课时。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二
1.指导学生认识“滩”“艘”等12个认读字,会写“园”“孔”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群、旗、铜”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1.指导学生认识“滩”“艘”等12个认读字,会写“园“孔”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群、旗、铜”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滩”“艘”等7个认读字,会写“园“孔”等10个会写字。认识数量词描绘的场景。
2.学习生字,写好“群、旗、铜”三个字。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
(课件出示1)(出示画面:小木屋、林荫道、小牧场)。
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你会用数量词分别形容一下这些地方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更多的数量词,认识更多的场景。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分别出示场景图。
(课件出示2——5图片:海边的美景、田园风光山区美景、学生活动场景)。
让学生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积累,认识场景。
每个小节介绍了四个数量词,四个事物。
(课件出示6—9图文)。
海边的美景:数量词:一只、一片、一艘、一条。
事物: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美丽的田园风光:数量词:一畦、一块、一方、一座。
事物:秧苗、稻田、鱼塘、花园。
山区美景:数量词:一道、一孔、一丛、一群。
事物: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学生活动场景:数量词: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事物: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三.图文对照,识字识词。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么多生字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
1.分别出示,逐行认读。
(课件出示10)。
滩、军、舰、帆、巾、铜、领、孔、园。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教师指名读。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滩、军、舰、帆、巾”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铜、领、孔、”的都是后鼻音;“园”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教师范读或领读。
(课件出示6——9图文)。
让学生借助图画认识词义。
可在图上认一认,说一说有关事物的特征。
2.反复朗读,巩固读词。
好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
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
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小组内开火车读)。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生字“群、旗、铜”。(板书:群、旗、铜)。
2.(课件出示10):出示“群、旗、铜”动画笔顺。
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4.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5.投影展评,进行写字修正。
课外作业新设计。
1.你能写出带有下面偏旁部首的字吗?看谁写得多。
写带有“钅”的字:()()()。
写带有“阝”的字:()()()。
2.查查词典,搜集带有数量词的词语,写在下面。
3.大自然真美啊!让你的父母带你去野外走一走,仔细观察,把你找到的数量词说给同学们听。
参考答案:
1.写带有“钅”的字:铜铁钱。
写带有“阝”的字:队阳阴。
2.带有数量词的词语:一朵花一棵树一片树林。
一匹马一只羊一朵白云。
3.略。
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多媒体课件。
1.(课件出示11)。
2.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认读生字,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四个场景图,如果你想真正看到大自然的美,那还需要细心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象的读书方法。提示:
你会用这些量词再来修饰什么事物?仿写一下。
3.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这组是写海边的美景。(课件出示12:文字、插图或音像)。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只)小鸟一(片)树叶。
一(轮船)一(条)毛巾。
(2)第二行:这组是描写美丽的田园风光。(课件出示13:文字、插图或音像)。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畦)菜苗一(块)红布。
一(方)山水一(座)大山。
(3)第三行:美丽的山区风景。(课件出示14:文字、插图或音像)。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道)数学题一(孔)山洞。
一(丛)青草一(群)大雁。
(4)第三行:学生活动的场景。(课件出示15:文字、插图或音像)。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面)镜子一(把)小刀。
一(群)山羊一(片)树叶。
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采用多种途径,用描写四季的词语造句和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些场景,进行语言运用交流练习。
1.练习造句。
(1)自己从课文中找一个数量词短语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2.看图说话。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多媒体课件出示四幅场景图。(课件出示2——5四幅场景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自说、同桌说、指名说。
(2)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3)说了这么多的大自然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赞叹?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指名说,比赛说。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数量词,认识了很多事物,我们会用词串造句。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搜集表示数量的词语。
2.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一()鱼塘一()稻田一()石桥一()翠竹。
3.选一幅图或观察周围的景物,找一找数量词。
答案:
1.描写数量的词语:
一朵一页一轮一本。
一杯一台一件一张。
2.例如:
一(块)鱼塘一(片)稻田一(座)石桥一(片)翠竹。
3.略。
【板书设计】。
识字1。
一只、一片、一艘、一条海边美景。
一畦、一块、一方、一座田园风光。
一道、一孔、一丛、一群山区景象。
一面、一把、一群、一片学生活动。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三
小朋友喜欢去旅游吗?你和谁去过什么地方旅游?看到过什么?(指名说)。
1、学习第四小节。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指名说)看,外面春光明媚,老师带小朋友去郊游好吗?
师:不过,在出发之前,得过一个识字关,过关了就能上车出发了。
[课件]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师:这里有几句韵文,你会读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铜、号、领。小诗里有几个生字,你会读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去掉拼音你还能认得它们吗?(同时理解“红领巾”)。
(再读整个小节。)。
师:恭喜大家,你们过关了。可以出发啦!!小朋友排好队上车了,上了车请坐好,要注意安全,头手不要伸出窗外。
2、学习一、二、三小节。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有很多,
有清凉的海边xxxxxxxxxxxxxxxxxxxxxxx板贴:海边。
有幽静的乡村xxxxxxxxxxxxxxxxxxxxxxx板贴:乡村。
有美丽的公园xxxxxxxxxxxxxxxxxxxxxxx板贴:公园。
师:小朋友,这些地方美吗?这些地方有些什么景物呢?请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一、二、三小节,找找你们看到的景物?如果你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指名说)(学生自由读)。
(学生看图说话,老师板贴:海鸥、沙滩、军舰、帆船)(齐读第一小节)。
(2)(看放大图)哪个小节写乡村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小朋友在乡村又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话,老师板贴:秧苗、稻田、鱼塘、果园)(齐读第二小节)。
(3)(看放大图)哪个小节写公园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小朋友在美丽的公园里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老师板贴:小溪、石桥、翠竹、飞鸟(齐读)。
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现在我们再把课文读读。
[课件]三个小节的课文,看屏幕齐读。
(4)认读生字。
师:细心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课文的美景中藏着许多生字宝宝呢。
[课件]。
你会读哪些字?(指名读,我会读??)。
谁来当小老师带其他小朋友读一读?(指名)。
(注意“秧、塘、舰”三个字的读音,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认读。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课件]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老师随意抽读)。
(6)有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得的?(指名说)。
(7)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我会记xxxxxxxxxxxx)。
(8)组词。
记字还有个好方法,就是把字组成词语。看哪个小朋友脑筋最灵,给下面几个字组组词。
[课件]海、军、号、(指名组词)。
(9)小朋友都会读,会认,会组词了吗?现在,你去考考你的小伙伴,拿出你的生字卡片,来玩玩生字卡游戏。
小朋友会读、会认、会组词,那你有信心把它们写好吗?
[课件]海。
小朋友观察一下,写这个“海”字要注意什么?(指名说)。
老师边范写边讲解。、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四、学习数量词。
1、再读黑板上的词语。
2、这些词语有它们的好朋友,现在需要请小朋友来帮忙,找出它们的好朋友。我们再来把课文读一读,想想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全班齐读全文)。
3、发卡片给学生,玩找朋友游戏。形式:嘿嘿,海鸥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在这里,在这里。
4、认识数量词。
刚才我们找出来的词,我们叫它们数量词。[板贴:数量词](跟老师读“数量词”)一般我们在表达一种事物都要配上合适的数量词,例如:一个人,一本书。好,看着黑板我们再来读一读。
小朋友想想,还有哪些数量词?细心观察一下我们的课室,你能找到哪些数量词?(指名说)。
五、实践活动。
[课件]学生看图说话。
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识字1,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板书:识字1(数量词)。
海边乡村公园。
一只海鸥。
一畦秧苗。
一畦秧苗。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1、教学重点是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时。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文放大图片、“苹果”卡片。
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1、教学重点是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出示“我会认”的词语,自由认读(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
1、自由读课文。要示: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描写的美景。
4、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5、学生选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1、展示“苹果”卡片,让学生自由读,自我检查。
2、展示自我认读情况。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五
本篇课文以“树根”为题,写了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老太太把它抱回家做柴烧,木匠认为它可以做成小凳,而艺术家却把它做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表明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启迪人们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1、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2)懂得去发现美,创造美。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去发现、总结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背诵课文。
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小黑板、课件。
一、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演示课件:
这是一棵普通的树根,被人丢弃在荒野上,很久很久没有人理睬,可是有一天,它被人捡起来,从此,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3、板书课题:树根。
二、创设问题,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1、精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指名汇报交流。
(3)比赛朗读。学生评价。
(4)指导背诵。
2、精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找出描写艺术家雕刻树根过程的词语。理解“仔细琢磨、精心雕刻。”
(3)句子对比朗读:体会“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4)指名背诵。
3、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1)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称赞”
(3)当人们看到这件优秀的根雕作品时,会怎样称赞?
(4)美读全文,讨论课后题:
老太太、木匠、艺术家的想法为什么不一样?你赞成哪一个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
(5)背诵全文。
三、启发激励。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蕴含着美,只要你用美的心灵去审视他们,你就能发现美;而我们的双手,正是创造美的巧手。
2、欣赏作品。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六
1、知识与目标:认识18个生字,会写6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文,拓宽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调动大家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重点语句。
火车的资料、教学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火车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今天,咱们一块来学习有关火车的故事。(板书:火车的故事)齐读课题。
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
1、指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再读两遍。
3、师生开火车读课文。
4、学生评议。
5、指名读课文思考:看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讲的是什么?
(3)第二句讲的是什么?
(4)读读第二到第五句,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3、学习第三段。
(1)理解朝发夕至。
(2)爸爸还说了什么?指名读,其余同学标出不懂的地方。
(3)“海拔”什么意思?板画,帮助理解。
(4)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儿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0米,是世界上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5)指导朗读,读出赞吧佩服的语气。
4、学习第4段。
(三)读全文,巩固练习。
四、课内升华,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一、交流、汇报。
1、小组为单位,把你设计的新型火车向大家汇报。
2、对设计进行鼓励,表扬。
二、识字练习。
1、开展我是识字小能手活动。
2、给字扩词。
三、写字指导。
1、说明每个字在格中占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仿写。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七
一、学习目标: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情感目标。
有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那今天,老师就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出示课题《日月潭》齐读。
二、新课教学:
1、打开课本翻到39页,轻声的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预习得最认真,老师手上有些生词卡,哪组的小朋友可以来开火车读读,(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3、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把这些词从课文中找出来吗,比比谁找得快,
4、同桌互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
5、那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环绕:围绕(造句)。
茂盛:(植物)长得多而且茁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建筑:建筑物,(举例说)。
清晰:清楚。
朦胧:不清楚(说出反义词:清晰,清楚)。
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比喻景物优美的地方。(课文中说哪里是仙境呢?)。
7、齐读课文。
9、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10、小朋友你们认为他读得这么样子?谁愿意也来读一读和他比一比?
11、齐读。
三、指导书写。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我们来个抢答赛,小朋友想参加吗?
日月潭在哪里?
日月潭中美丽的小岛叫什么?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课文中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二、新课教学:
1、课文介绍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时的美丽景色,小朋友你们想先去看看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以下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教学顺序可根据情况调整)。
2、教学第三自然段:
a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b清晨的日月潭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c你们觉得它美吗?那要怎么把日月潭的美读出来?(轻声,舒缓)。
d4组比赛那组读得棒。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教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日月潭中午的景色。
b说说自己的感受。
c指名读本段。
d学生评。
4、日月潭美吗?小朋友想不想动手来画画日月潭呢?
5、指名介绍自己的画。
6、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画。
三、指导书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手里有一些生词卡,小朋友你们能读好吗?(课后读读记记)。
2、这些词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3、交流。
1、朋友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2、交流。
3、小朋友喜欢这篇课文吗?那你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起来吗。
4、自由背诵。
5、除了日月潭,你们还知道台湾有哪些好地方吗?
6、交流介绍。
7、介绍收集材料的方法。
三、指导书写。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八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并积累词语、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悟只有仔细观察、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
学会生字和词语,读懂齐白石观察和刻苦学习的句子。
明白“只有刻苦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图片、生字卡。
1~2课时。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幅图上的小虾画得怎样?大家说一说。
2、知道它是谁画的吗?引出齐白石学画虾的故事。
3、板书:齐白石画虾。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把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2、要求学生把句子读正确、通顺、比较流利。
3、抽学生朗读课文,并请学生评议朗读情况及字音。有没有漏或添字?是否流利?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学习第二段。
(1)齐白石是在什么情况下迷上画虾的?
请大家反复朗读第二段,并理解“迷”是什么意思。勾画出描写齐白石迷恋画虾的句子。然后同学交流、讨论,举手向教师汇报。
(2)出示两组例句,请学生读一读,填一填,并说一说两句话中哪一句更好。
虾跳了起来。
虾腾地跳了起来他每天观察虾的活动。
他每天仔细观察虾的活动。
(感受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形象、具体些)。
(3)抽学生个别朗读,师生评议,再读。
(4)教师范读,学生听。学生再次感受齐白石着迷的情境。
2、学习第三段。
(1)齐白石画的虾是什么样的?请学生边读边勾画出描写虾的句子。
(2)出示词语:“薄而透明”、“清晰可见”、“活蹦乱跳”,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3)出示问题:齐白石画虾画得这么好,很不容易。从哪个词语可以知其不容易?请学生画出“天长地久”这个词语。理解词语并体会齐白石画虾的刻苦用功,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全班朗读第三段,注意读出词语的美。带着一种欣赏、愉悦的情感朗读。
再小组朗读,教师评议,个别朗读,学生评议。
四、自主识字,书写工整。
1、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读一读,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看图识字,组词识字,部件结合识字,口诀识字等等)。
(2)教师请学生指出在认读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似”、“姿”声母为平舌音,“乎”的.声母为“h”,而不是“f”。“察”的声母为翘舌音。
(3)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4)同桌互相用生字组词并造句,看谁说得精彩。
2、书写生字。
(1)请学生观察8个生字的字形结构安排。说出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乎”为独体字,中间一横应写得最长;“似”、“仔”、“活”应写得左窄右宽,“候”注意中间还有一竖。
(2)教师示范“细”和“候”的笔顺笔画。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辅导。
(4)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
3、抄写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1、你能把这个故事再讲给同学听一听吗?
2、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说一说(只有刻苦学习,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
3、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听,师生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
4、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字音要注意读准。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领读正音。
2、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形的书写。
玉:“王”字加一点。
粒:米+立。
粮:米+良。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里书写。
三、组词。
玉()()()粒()()()。
粮()()()行()()()。
必()()()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和玉米的关系。
二、朗读感悟。
1、理解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师生共同评价。
3、理解学习课文第4-10自然段,思考:
(1)松鼠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把干蘑菇)。
(2)松鸡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碗豆子)。
(3)刺猬向小兔借到了什么?(几颗红枣)。
4、研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1)男女同学分别读前两个自然段,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思考:小兔为什么不借玉米棒子?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照样子写句子。
例:冷冷的北风吹在脸上,像针扎一样。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十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默读课文,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责任: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并练习默读课文。
一、亮责任。
借助汉语拼音读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及它名字的由来。
二、落实责任。
1.范读课文,划分段落。
2.指名读第一段。
问: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理解词语:
树木茂盛:树木长得又多又壮。
群山环绕:本课说日月潭周围都是山,潭水在群山怀抱之中。
名胜古迹:有优美风景或古代遗迹的地方。古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3.默读第二段。
问: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提出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4.齐读第三段。
问:本段写什么时候的景色?(清晨)。
晨星:清晨还未隐去的星星。
隐隐约约:本课指看起来不很清楚。
倒映:指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映在湖中。
5.问:这段写了日月潭的哪些时候的景色?
(太阳高照和蒙蒙细雨中)。
清晰:非常清楚。和隐隐约约相对。
展现:完全显现出来,让人看。
轻纱:轻飘飘的纱。本课比喻雨中日月潭的景象。
读本段第二句:
问:拿什么比喻什么?
(1)拿轻沙比喻日月潭在雨中的景象。
(2)拿仙境比喻日月潭的周围的景物。
指导。
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6.由于风景优美,许多中外游客都来游览。
7.练习分段背诵。
三、验收责任。
背诵课文。
第二节。
教学责任:熟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一亮责任: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熟练读课文。
二、落实责任。
1.学生分段读课文。
(读清生字读音,看准字形)。
2.复习旧字。
雀急勺健沙。
3.学习新字。
省隐约建纱。
左中右结构:附。
半包围结构:迹。
左右结构:称。
称独体字:升。
上下结构:秀筑照。
4.重点指导。
隐:注意右边“彐”横都不出头。
建:注意“廴”的捺要出头。秀:上部最后一笔为捺。
5.扩词。
省:台湾省省区省市。
附:附近附加附和。
迹:古迹迹象水迹。
称:对称称职。
升:升起公升升旗。
隐:隐约隐藏隐蔽。
约:相约约束和约约定。
照:照相照片照顾。
建:建筑建设建国。
筑:筑坝泥筑。
纱:薄纱纱巾细纱。
秀:秀丽优秀秀美。
6.指名读词。
三、验收责任默写生字。
第三节。
教学责任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本课的所学知识。
一、亮责任通过课后的练习,巩固本课的所学知识。
二、落实责任。
1.读p47/2读读写写,理解每个词的意思。
2.听写这些词语。
3.读句子。
4.抄在练习册上。
5.指导背诵。
(1)分段背诵。
齐背分句背自己背分组背齐背指名背。
(2)连段分别背诵。
三、验收责任检查背诵。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将部分数据板书。
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9。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学例10。
(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
文艺书籍:50种。
科学书籍:80种。
学习参考书籍:130种。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
(4)进一步口算:900+6001500—600。
三、联系实际应用。
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
2、挑战赛“做一做”1。
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
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收获。
四、作业:“做一做”2。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全册备课教案篇十二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初步感受课文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光荣之家、车轮、轮船、星期、日期、第一名、班主任、公式、郑州。
3、读句子识字。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
(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
(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4)狮了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是万兽之王了!”
4、固识字: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效果。
5、写字指导:重点指导“之”,点不宜太大,捺要写平,“第”竹字头要写小些。“轮”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
三、初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之轮期第任惯式眯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别人。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读课文,与学习伙伴交流体会。
二、朗读感悟。
1、出示图片:狮子在开头结尾分别宣布了两个决定,读一读狮子说的话,看看两个决定有什么联系。
2、学生读后说出:前面说“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后面却说;“不用再往下轮了”,这是因为他认为小猴子已经做得最好,并且已经得到了动物的拥护。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3、第二、三、四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段,读一读,体会一下角色的特点,读出语气。
4、朗读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小猴子的话音刚落,大伙立刻欢呼起来。(小猴子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6、如让你当“万兽之王”,你准备怎样做?
四、板书设计。
21、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选万兽之王袋鼠:跳着走路尊重别人。
小猴子:照自已习惯方式日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41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