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08:32:08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通用15篇)
时间:2023-11-16 08:32:08     小编:碧墨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编写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和灵活性的原则。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教案范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改进。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一

身体平衡本事。

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1、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

2、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

3、提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二

学习区分厚、薄,练习并列排序。

彩泥、牙签或面团(也可用被子或书代替)。

(1)家长和孩子一齐当“蛋糕师”,用彩泥做生日蛋糕。

(2)根据顾客(家里其他成员)的要求,制作出一个三层的和一个一层的。

(3)比较2个蛋糕的厚度,学习厚薄概念,并出示字卡。

(4)家长画多个不一样厚度的蛋糕,幼儿剪下来或手撕下来,按从厚到薄的顺序,练习排列。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三

手臂运动本事手眼协调本事。

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1、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

2、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

3、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四

身体的控制和协调本事。

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a、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

b、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

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

2、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我起来继续练习。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五

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地关系。

积木、纸、笔。

家长能够与孩子一齐画积木,教孩子拓的方法及指导孩子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

(1)家长和孩子一齐取来积木、纸笔取出一块正方形积木,先让孩子用手触摸积木感知观察外形特征,然后家长示范描画的方法。方法:把积木放在白纸上,左手压在积木上,右手握笔沿边描出,每描一面在积木上贴一个小帖纸做记号。

(2)全部拓画后,让幼儿在每一图形上写上数字,看有多少个?这数字就说明正方体有几个面,然后问孩子“正方体有几个面呀?”

(3)用积木的另一个面在其他描画好的正方形上比,让孩子观察6个面使一样大的。

(4)取其它形状的积木来拓画。长方体有多种样式,让幼儿更多的观察和了解,重点放在比较不一样上。

(5)让孩子结合生活,找找有什么物体和这些相同。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六

直接目的:训练身体协调性、触觉及刺激左右脑发展。

小、中、大班。

语言动作音乐:将大陀螺挪到较开阔的位置,然后导师请幼儿坐到其中。

活动过程:开始旋转:孩子一人坐到大陀螺中间,双手展开扶住边缘,后背靠在陀螺边上,借助自身重量旋转。

相反转圈:可顺时针转,也可反时针旋转。

器材归位,将大陀螺放回原位。

延伸活动:由一人可增加至两人。

针对不会的孩子需教他。各动作分解。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七

二、训练目的:手臂运动本事手眼协调本事。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难度设置:

帮忙给予:

1.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

2.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

3.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八

七、训练目的:平衡本事。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导师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难度设置及帮忙给予:

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样做,如:"抬腿!"、"放下!"。

b.让孩子自我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

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导师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九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本事。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难度设置:

a.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

b.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

帮忙给予:

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

2.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我起来继续练习。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十

滑板若干张、平衡步道、垫子、沙包。

1、基本上能够坐在滑板前后、转圈滑动。

2、基本上能够进行滑板爬10米。

3、孩子们能进取参与到小乌龟运粮食的游戏中来。

经过幼儿欢乐的游戏,发展其平衡和运动本事。

小、中、大班。

语言动作音乐:热身活动:走小路。

“小路”场地:平衡步道4条一字形铺开,之后加上软垫子,让幼儿在小路上走、跳。

滑板爬:幼儿以腹部为支点,趴在滑板上,两腿伸直,头部抬起,用两手用力撑地,向前、向后、转圈圈滑行。

幼儿用滑板爬的姿势成一路纵队,第一个幼儿拉着呼拉圈,其他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脚踝,教师拉着呼拉圈,让这个队伍向前、转圈滑行。大概3个幼儿构成一个火车,等幼儿熟练后全体幼儿一齐滑。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了小乌龟爬,接下小乌龟呢,要去运粮食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眼看秋去冬来,小乌龟急着要储存一些粮食过冬。小乌龟们,请你们找找哪里有粮食,然后把粮食运回家。我明白经过一条小路,在软垫子哪里就有粮食,小乌龟找到粮食后把粮食运到谷仓(阳光隧道做谷仓)。请小乌龟们排着队去运粮食。

如小路的布置,在软垫子那里放置沙包若干个。

器材归位:好了,过冬的粮食都已经运送完了,此刻小乌龟都累了吧,请小乌龟跟我回家休息了。小朋友将本次活动器材放回原位,从延伸到课室的小路走回课室休息。

能够将沙包换成乒乓球或珠子,从一个筐子搬运到另一个筐子。

注意幼儿搬运过程中提醒其不要相互碰撞。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十一

《分四份》(几何图形)。

目的:学习分四等份。

材料:彩色手工纸(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剪刀,白纸,胶水。

要点:

(1)家长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

(2)家长给孩子看准备好的彩色纸,让幼儿说出都有什么形状的纸。请孩子把每张纸都分成四份。

(3)孩子如果一点都不会,经过尝试后,家长能够和孩子一人拿一张同样形状的纸,如正方形。家长边做边引导孩子操作,把它折叠2次,然后按折痕剪成相等的四份。

(4)把剪成的四份图片再还原成原样贴在白纸上。

(5)用数字表示分了几分。

(6)其他图形同上。

(7)孩子反复操作,加深印象。

(8)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动手本事和发散性思维。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十二

训练目的:身体平衡本事。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难度设置:

帮忙给予:

1.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

2.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

3.提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十三

一、课前准备。

内容:老师点名后进行报数、分成两组。

二、课前热身游戏。

内容:拍手歌。

方法:老师指导孩子站队,分成两组站立,请家长分别站在自己孩子的对面,听口令拍手。先拍右手再拍左手,注意节奏一致。老师的口令慢,拍手的节奏也要慢,老师的口令快,拍手的节奏也要快。

三、前庭觉训练——小滑板。

目的:通过变化姿态,从俯卧改为仰躺,孩子驾驭自己身体运动企划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有挑战性,难度也有所增加。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通过强力收缩并刺激前庭觉系统,增强头、颈、肩、身体的肌力与耐力。

要求:孩子分成两组面对面坐下,老师用绳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一位老师拉起,形成一个索道,另一个老师组织一个小组排队准备。一个孩子仰躺在小滑板上,头抬起来,双脚搭在绳索上,双手紧握绳索,用手腕及手臂的伸缩力量向前滑动。

总结。

:有的孩子动作灵活顺畅,有的孩子迟钝笨重,差别在于双手、胸颈及腹部或背部间身体的协调能力是否良好,从滑板游戏中,可以很快看出运动企划协调能力。

四、本体觉训练——小按摩球。

内容:趴地推球。

要求:分成3组,每组4人,孩子俯卧小滑板上,头脚抬高,距墙壁30公分,双手对墙反复推球。

目的:通过推球,孩子的双臂强有力的收缩,此项训练可以锻炼并提高手眼协调及统合能力,改善学习中阅读及听写困难的现象。

五、触觉训练——溜溜布。

内容:溜溜滑布道。

方法:

1、家长面对面蹲下来手拉布道,前后拉动,老师站在两端,组织孩子从起点爬行至终点。

2、家长面对面站起来,双手托起布道,上下抖动,老师分别站在两端,组织孩子从布道下方弯腰钻出来,感受大风大浪。提高触觉感知的能力。

六、课堂总结。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十四

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能坚持平衡。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本事。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难度设置:

a.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

b.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

帮忙给予:

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

2.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我起来继续练习。

自闭症感统训练教案篇十五

教学内容(半月湾组合):半月湾组合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教学重点:

保持与墙面距离,脚足保持平衡。教学难点:

让孩子头抬高,双手架起。教学准备:

篮球,垫子,器材。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让孩子光脚站立在半圆形的平衡板上,双手打开做飞机形或趴在软垫上,距墙面约60---100公分,头抬高,用双手双脚平衡反复走。

2.据孩子活动能力,逐渐增加行走的次数。

3.听音乐分组按男女生进行,根据个体孩子情况多练习指导。三:结束部分。

1,肢体稳定性强的孩子进行表演。

2,全体孩子站队跳放松操,音乐捉小雨。

教学反思:对于中枢神经发育较好的孩子,可适当增加难度。

巩固区内容:平衡板。

活动准备:音乐,平衡步道,平衡板,平衡平台。

活动过程:老师组织孩子男女生各一对按,一次一名,强弱指导进行。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6754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