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案应当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意教学步骤的逻辑性。教案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有助于教师系统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教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一
教材选自大班建构式课程主题《克隆专家》的一个语言活动《十个爸爸》,这个活动是我们上次新老师语言教学活动培训的时候听的一节课,这节课听下来,幼儿兴趣点很高,回来后我就和师父商量如何上这节课,这节课中,执教者的亮点还是很多值得我们新老师学习的,把执教者的亮点吸收过来,环节清晰,语言的`提炼度很高,环节构思很新颖,边讲故事边提问,并出示相应的教具,听下来之后觉得有些地方如果改正会更好,比如不同的角色变声,以及加上一些夸张的动作等。
和师父商定最后目标定为:
1、理解故事内容,能跟着故事情境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故事的幽默和神奇,对故事中有关复制的现象感兴趣。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
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语汇和语法规则。根据纲要中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就从想和敢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首先,故事欣赏前前意设计提问"我们只有一个爸爸,可是官老爷却一下子有了10个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借助于想象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敢说。这节课用提问爸爸的方法来导入,让幼儿对故事产生好奇与听故事的欲望,根据情境讲述故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引出宝缸——大财主请宝缸——官老爷把宝缸抬回家——官老爷爸爸掉进宝缸四个部分,四部分边讲故事边提问和出示相应的图片教具,第二环节出示《十个爸爸》ppt并完整的讲述故事,这次完整的讲述故事是达成第二个目标,第三环节拓展幼儿的想象,让幼儿懂得帮助别人。
这节大班语言课《十个爸爸》上下来,发现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语言提问不够精炼贯穿着这个活动,还有些问题回应不当,追问的比较少,比如最后一个环节,问幼儿如果有宝缸可以复制什么呢?一幼儿回答:复制十个金鱼。我马上追问:你想怎么来处理这十个金鱼呢?和谁一起吃呢?回来想一想,金鱼干嘛一定要吃呢,喂养的金鱼供人欣赏不是更好嘛。还有我发现我更多的是在重复幼儿的回答,而没有提炼,提炼性总结性的语言不多,有些追问没有追到底,语言不够精炼,比较啰嗦,我觉得这些都要在平时中积累经验,让自己更好的上好每一节课!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二
目标:
1、对中有关复制的情节感兴趣。
2、感受幽默、夸张的特点。
准备:
图片。录音。
过程:
一、产生悬念。
1、逐一出示10个小人,请幼儿数一数。
2、小朋友,你有几个爸爸?可是官老爷却一下子有了10个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理解内容。
1、完整欣赏一遍,说说小水缸是一只怎样的缸?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一遍。
3、谁先看上了这只宝缸?王八皮为什么想抢而没有抢成?
4、王八皮想出了一个什么坏主意?
5、为什么官老爷也喜欢这只宝缸?
6、官老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爸爸?
7、最后有人拿到宝缸了吗?为什么?
三、讨论。
1、这个什么地方最好笑?
3、如果你有一只宝缸,你想“克隆”什么?
四、结束。
把我们讨论的,去讲给爸爸妈妈听。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三
1.理解故事内容,对故事中有关复制的情节感兴趣。
2.感受故事幽默,夸张的特点。
3.能大胆想象,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知道复制是怎么一回事。
2、发展幼儿自己的想象力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小水缸、米、碗。
2、图片:老伯伯、财主、管老爷、十个官老爷爸爸、十只金元宝人物、故事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逐一出示10个小人,请幼儿数一数。
2、小朋友,你有几个爸爸?可是官老爷却一下子有10个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引出“宝缸”,对故事的情节感兴趣。
1、老师讲故事并与幼儿讨论故事情节。分成四部分:
1老伯伯挖到宝缸。
2大财主请宝缸。
3官老爷把宝缸抬回家。
4官老爷爸爸掉进宝缸。
三、完整倾听故事,理解复制。
1、结合ppt,完整欣赏故事。
2、知道一个变成很多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复制。
四、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的欣赏故事一遍,说说小水缸是一只怎样的缸?
2、谁先看上了这只宝缸?王八皮为什么想抢而没有抢到?
3、王八皮想出了一个什么坏主意?
4、为什么官老爷也喜欢这只宝缸?
5、为什么官老爷会有这么多的爸爸?
6、最后有人拿到宝缸了吗?为什么?
五、思维拓展。
2、最后请幼儿将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我觉得语言提问不够精炼,还有些问题回答不当,追问的比较少,还有我发现我更多的是在重复幼儿的回答,而没有提炼,提炼性总结性的语言不多,有些追问没有追到底,语言不够精炼,比较啰嗦,这些都要在平时中积累经验,让自己更好的上好每一节课。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四
目标:
1、对故事中有关复制的情节感兴趣。
2、感受故事幽默、夸张的特点。
3、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准备:
图片,故事录音。
过程:
一、产生悬念。
1、逐一出示10个小人,请幼儿数一数。
2、小朋友,你有几个爸爸?可是官老爷却一下子有了10个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说说小水缸是一只怎样的缸?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故事一遍。
3、谁先看上了这只宝缸?王八皮为什么想抢而没有抢成?
4、王八皮想出了一个什么坏主意?
5、为什么官老爷也喜欢这只宝缸?
6、官老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爸爸?
7、最后有人拿到宝缸了吗?为什么?
三、讨论。
1、这个故事什么地方最好笑?
3、如果你有一只宝缸,你想“克隆”什么?
四、结束。
把我们讨论的,去讲给爸爸妈妈听。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的定位为语言,课前我将幼儿用书上的相关图片,用相机拍下来,做成了一个ppt课件,说到这里,忍不住要赞一赞这次《亲亲一家人》的幼儿用书,画面精美,体现温馨的家庭氛围,看得出编印者的精心和细致。
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课堂上发言也比较热烈,但是总体感觉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在“感受和爸爸在一起愉快、甜蜜、安全的感觉。”这一点上,孩子们似乎没有贴切的表达,活动的最后一个提问:“你喜欢你爸爸吗?为什么?”居然有几个孩子,摇摇头说:“我不喜欢爸爸。”令我有些吃惊。课后,反思活动,觉得可能有几个原因造成了上述情况:
1、前期的经验准备不足,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和爸爸一起玩相关游戏的经验。
2、父亲的爱往往是比较含蓄的,甚至会用一种比较严厉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在家庭中,很多母亲并不注重培养孩子对父亲的崇敬,往往会在孩子面前数落父亲。比如说上面提到的“我不喜欢爸爸”的'孩子,问她原因,她说:“妈妈说爸爸老是抽烟,不乖。”
如果能这样做的话,可能活动的目标达成度能更高一些:
一、前期准备,为活动提供经验铺垫。
活动前期,让爸爸和孩子玩一玩散文中相关的游戏,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发放爸爸调查表,加深亲子之间的了解程度;向爸爸发出倡议,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做做游戏。
二、后期阅读,升华活动主题。
活动后,请爸爸和宝宝一同进行亲子阅读,共同阅读《幼儿用书》的画面,让家长体验到父子同乐的温馨,还了解到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可谓一举两得。
儿歌《秋叶》。
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从儿歌中感受秋风,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叶的认识。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课件-秋叶。
2.幼儿用绘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幅秋叶图。
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秋的生活经验。
2.欣赏儿歌-秋叶。
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
(提示幼儿试着用儿歌里的话说)。
3.全班幼儿跟随老师念儿歌,。
教师可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熟记儿歌。
兼顾全体幼儿基本会朗诵。
4.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秋风,随配乐朗诵《秋叶》,。
师幼共同表演,动作根据儿歌自编。
《秋叶》。
秋叶跟着秋风,
悄悄溜出家门。
秋风吹口哨,
秋叶把舞跳。
转转转,转上天,
摇摇摇,摇下地。
累坏了,躺在地上睡一觉。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六
1、对故事中有关复制的情节感兴趣。
2、感受故事幽默、夸张的特点。
:图片。故事录音。
一、产生悬念。
1、逐一出示10个小人,请幼儿数一数。
2、小朋友,你有几个爸爸?可是官老爷却一下子有了10个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说说小水缸是一只怎样的缸?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故事一遍。
3、谁先看上了这只宝缸?王八皮为什么想抢而没有抢成?
4、王八皮想出了一个什么坏主意?
5、为什么官老爷也喜欢这只宝缸?
6、官老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爸爸?
7、最后有人拿到宝缸了吗?为什么?
三、讨论。
1、这个故事什么地方最好笑?
3、如果你有一只宝缸,你想“克隆”什么?
四、结束。
把我们讨论的,去讲给爸爸妈妈听。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七
1、会用涂色的方式来装饰爸爸的领带。
2、了解爸爸的服饰特点,喜欢爸爸,会主动地关心爸爸。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1、蜡笔。
2、印有领带底稿的绘画纸人手一张。
3、课件《爸爸的领带》,视频展示台,电视机。
【活动过程】。
1、这是什么呀?(出示课件页面)。
2、想一想家里谁最喜欢用领带呀?
3、今天,老师想请你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漂亮的领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条领带是什么样子的阿?(教师带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领带)。
师小结:这些领带颜色各种各样,还有漂亮的花纹呢,真好看。
1、启发幼儿讲讲应该如何装饰领带。
师:这样的领带,你们觉得好看吗?那怎样才能让它变漂亮呢?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不错,那今天我们就请小蜡笔来帮帮忙,给它装饰一下好不好?
2、教师示范。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装饰一条漂亮的领带阿?
师:选你喜欢的颜色,在每一格上涂上一种颜色,涂得时候不能涂到边框外面,还要用力一点,涂得均匀一点,开始动手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哇,这么多漂亮的领带,你们最喜欢谁的呀?为什么?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八
1.通过游戏,训练幼儿联想能力和表达的流畅性。
2.引导幼儿学习仿编诗歌,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
(一)知识经验准备学会一些物体、动物的手影方法,同时已熟悉诗歌《手影游戏》。
(二)物质准备投影仪。
1.提出游戏主题,幼儿自由分组。
2.幼儿在投影仪前表演手影,并仿编句子。例如:变蝴蝶穿花衣,变松鼠大尾巴,变小熊真可爱……幼儿轮流往下接,所接的句子不能重复,小组成员如果有人1分钟接不上就结束。手影句子最多的一组为优胜组并奖励大红花。
3.按程序开展游戏。
4.从中选出恰当的句子,并整理成诗歌,如:我在墙壁前,我在墙壁前,表演一双手。表演一双手。变灰狼,诡计多。变鸭子,呷呷呷。变蜗牛,到处走。变青蛙,呱呱呱。变剪刀,本领大。变小人,哈哈哈。变太阳,红彤彤。变小狗,汪汪汪。太阳公公真高兴,太阳公公回家去,夸我有双灵巧的手。要是喜欢全抱走。
整个活动幼儿的氛围都很好,并且兴趣也很浓厚,但唯一有个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想法,在学习手影游戏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这些手影了,有个别的孩子就在旁边自顾自的玩了,根本没有集中注意力在听我讲。要是我事先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也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另外这节课虽然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但让幼儿讲故事的部分,很多幼儿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该如何用手影来表现故事情节中的小动物,有些小朋友把小动物的样子表现出来了,但表情动作就不是很丰富。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努力。
以激发幼儿兴趣的课,我觉得可以让幼儿多上几次,并且还是以手影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情节,我觉得在平时可以多多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包废旧纸盒、易拉罐等变出大糖果,并用手指点印画的方式装饰糖果。
2。了解废旧物品可以制成美丽的物品,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区域里用小糖纸包过糖果。
2。糖果实物若干、糖果图片ppt、背景音乐。
3。幼儿收集做糖果用的易拉罐,足够的废报纸、颜料、抹布等。
4。用来挂糖果的绳子、夹子。
活动过程:
1、魔术盒变出糖果宝宝,引起幼儿对糖果的兴趣。
师:小糖果们想要有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比别的糖果都要大,都要精神,我们一起来做超级大的糖果爸爸吧!
2。出示装饰材料,探索制作糖果爸爸的方法。
(1)介绍报纸、易拉罐等,引起幼儿包裹的兴趣。
(2)启发幼儿探索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握紧中间,两头拧紧的方法。
(3)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教师讲解包装的要点。
大报纸,放放平,大糖果,放一边,向前卷,向前卷,左拧拧,右拧拧,大唐果,做好了。
(4)出示颜料,引导幼儿用手指点画的`方式装饰。
师:糖果爸爸还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让我们给它画上吧!谁来试一试?
3。师幼共同制作、装饰糖果爸爸,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欣赏各种各样的“糖果爸爸”。
(1)将幼儿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简单评价。
5。播放糖果ppt欣赏各种各样的糖果,引导幼儿欣赏外形各异的糖果以及糖纸上的漂亮图案。
建议:
1。包裹糖果的过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难度,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可以一起参与,提高幼儿创作的积极性,也同时给予幼儿创作的灵感与启示。
2。可将晾干的“糖果爸爸”用鱼线一个一个地串起来,悬挂在活动室内,供幼儿欣赏,获得成功感。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十
1、对故事中有关复制的情节感兴趣。
2、感受故事幽默、夸张的特点。
3、能认真听故事,喜欢听故事。
图片。故事录音。
(一)产生悬念。
1、逐一出示10个小人,请幼儿数一数。
2、小朋友,你有几个爸爸?可是官老爷却一下子有了10个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说说小水缸是一只怎样的缸?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故事一遍。
3、谁先看上了这只宝缸?王八皮为什么想抢而没有抢成?
4、王八皮想出了一个什么坏主意?
5、为什么官老爷也喜欢这只宝缸?
6、官老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爸爸?
7、最后有人拿到宝缸了吗?为什么?
(三)讨论。
1、这个故事什么地方最好笑?
3、如果你有一只宝缸,你想“克隆”什么?
(四)表演。
将故事能在老师的提示下简单的表演。
1、评价。
2、总结。
附故事:
从前有一位农民老爷爷,他在山坡上挖地,挖呀挖,挖出一只小水缸来。老爷爷想:我家里穷,连个放米的东西也没有,我就把小水缸背回家去放米吧!
太阳下山了,老爷爷干完了活,把小水缸背回家去。说起来也真可怜,老爷爷一年到头种地,可是家里只有一碗米,只够他吃一天。老爷爷把这碗米倒进小水缸里去,也真奇怪,他再从小水缸里舀米的时候,舀了一碗又一碗,舀了一碗又一碗,舀出了十碗米。原来这只小水缸是一只宝缸啊!
老爷爷真高兴,他把米舀出来,送给村子里的穷人,这样,穷人都有饭吃了。
这件事情让村子里的大财主王扒皮知道了。王扒皮跑到老爷爷家里,对他说:“听说你有只小水缸,把它卖给我吧!”
“不卖,不卖!”
“给你一百个金元宝,卖给我。”
“不卖,不卖,你出一万个金元宝,我也不卖。”
王扒皮冲过去想要抢老爷爷的小水缸。老爷爷气得手到发抖了,他举起小水缸说:“你们要抢!哼,我情愿把小水缸摔个稀巴烂,也不给你。”
王扒皮怕老爷爷把小水缸摔了,只好走了。他回到家又想了坏主意。他跑到城里去,向官老爷告状,说老爷爷偷了他的小水缸。官老爷就派了兵把老爷爷捉了起来,连那只小水缸一起带到县城里去。
官老爷听说这是一只宝缸,就要试一试,他拿了一个金元宝,放到小水缸里去,一会儿就从里面拿出十个金元宝来,这可把他乐坏了。
官老爷问老爷爷:“这只小水缸是谁的?”
老爷爷说:“是我的,我在山坡地里挖出来的。”
王扒皮说:“不对,不对。这只小水缸是我的`,他从我家偷去的。”
官老爷说:“你们说得都不对。这只小水缸是我的。”说着,就叫人抬回自己家里去了。
官老爷的爸爸听说有那么奇怪的事情,也跑来看了,真的,放进一个金元宝,拿出十个金元宝,他嫌官老爷拿得太慢,也抢着去拿。哪里知道,这老头一不小心,掉进小水缸里去了。官老爷赶快把他爸爸拉出来,可是小水缸又有一个爸爸,把这个爸爸拉出来,小水缸里还有一个爸爸,就这么着,一直拉出十个爸爸来。
官老爷着急了:“你们,你们到底谁是我爸爸?”
十个老头一起说:“我是你爸爸!”
“我是,你不是!”“你不是,我是!”十个老头吵吵闹闹,打了起来。“砰”的一声,把水缸打破了。
官老爷没有了小水缸,可弄来了十个爸爸。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十一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爸爸》含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学会观察绘本,了解爸爸的各种爱好及他勇敢的性格特征。
2、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能用比喻句型“我爸爸像……一样……”说说爸爸的本领。
3、让孩子体验父子亲情,爱自己的爸爸。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1、经验准备:事先了解爸爸的外貌,兴趣爱好,爸爸的本领等等,并且制程小卡片书。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一、出示绘本,激发兴趣。
二、结合课件,理解绘画内容。
(一)观看课件前半部分,感受爸爸本领大。
1、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爸爸,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前半部分,讲故事)。
2、教师:爸爸棒在哪里?(出示平铺图)那谁来用1个好听的词说说。
(二)观看课件后半部分,感受爸爸的变化。
2、教师:(出示鱼的图片)爸爸又像谁了?我爸爸像鱼一样。
3、教师:那还会画些爸爸的什么呢,谁来猜一猜爸爸还会像什么?到底会画爸爸像什么?现在请你到桌子旁边轻轻地拿起书一页一页地阅读书的后半部分。
4、幼儿自主阅读书的后半部分。教师巡回指导。(看完后)现在请你坐在椅子上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像什么?能不能用我们的句式“我爸爸像一样”说一说。
5、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6、教师:我爸爸真的很棒,他还很多才多艺(继续播放课件)。
7、教师:你们喜欢这位爸爸吗?如果他是你爸爸你想对他说什么?
三、烘托主题,抒发情感。
教师:我们的爸爸的确很普通很平凡,可在我的眼中他就是我心中的太阳。我很爱他,并且他也一定很爱我。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欣赏一下这个绘本。
四、发挥想象,给爸爸“画像”
教师:这本书的作者给位爸爸画了很多的画像,(出示“爸爸”画像)老师也给自己的爸爸画了张画像,并且我觉得啊我的爸爸像牛一样的.勤劳,那如果请您给自己的爸爸画张像,你会画他像什么?(引导“像…...一样…….”)句式。
由于在本次活动前已经对于爸爸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爸爸的本领等等情况有了充分的准备,可以根据制成的小卡片上的内容对于爸爸进行相对准确的描述,小朋友们对于爸爸也就更有话可说,更加愿意说。用固定句型表达爸爸的特征与第一次相比有了进步,能够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也能够根据自己爸爸的特点创编内容,而不是单纯的重复绘本中的句子,这点事值得肯定的。
十个爸爸教案反思篇十二
中班经典课。
无锡市云林幼儿园王丽。
设计意图:
中国画虽然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学习国画却有一定的难度,既要熟悉和掌握国画的技巧,又要表现形象,两者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难以两者兼顾。特别是墨的变化是中国画一个显著的特点,也是一个中国画传神魅力所在。因此,我想设计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命题画作为过度,让孩子们在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同时,逐渐掌握国画的一些技巧。
国画《爸爸妈妈》这一内容,从幼儿的身边取材,让幼儿用笔墨大胆画自己爸爸妈妈,重点引导幼儿画出爸爸妈妈的脸部特征。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爸爸妈妈的脸部特征。
2、能够大胆作画,合理布局画面。
3、体验国画创作的乐趣,增长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通过“玩色”等游戏形式,初步了解了国画材料的性质,对国画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物质准备:宣纸、排笔、墨汁、国画颜料曙红、水桶等。
3、活动前练习画曲线、人物发型。
4、发型图、脸型图。
活动过程:
一、伴随《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导入活动。
圆脸还是长脸,短头发还是长头发,眼睛大还是小?
二、出示范画,
长卷卷的头发)。
三、教师示范。
1、师:先把宣纸对折,在线的左边画爸爸,线的右边画妈妈。画爸爸时要先画什么?(幼儿回答)对,我们先画爸爸的头,“长长方方一张脸,粗粗眉毛小小眼,大大耳朵放两边,宽宽鼻子弯嘴巴,添上短发和胡须。”爸爸的脸画好了。我们来画爸爸的身体,左边一条短线,右边一条短线,身体画好后在身体上画上领子和圆圆的扣子。画好爸爸画妈妈,“圆圆瘦瘦一张脸,细细眉毛大大眼,小小耳朵放两边,小小鼻子弯嘴巴,齐耳卷发不凌乱。”最后给爸爸妈妈的嘴巴涂上红色。
2、(教师提供空的脸形图、发型图)请个别孩子来示范画出不同特点的.五官。师:谁想来试一试?先选一张你爸爸妈妈的脸形图。
四、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让爱住我家伴奏)。
师:“现在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爸爸妈妈画下来介绍给你的小伙伴?要画的像自己的爸爸妈妈!”
幼儿根据对爸爸妈妈的观察绘画表现自己爸爸妈妈的五官的特点。提出要求:
1、把自己的爸爸妈妈画在纸的中间位置,要画大一点,画头像,要占满整张纸。
2、排笔蘸墨汁后要刮一刮,一笔画下去不要重复让爱住我家墨迹。
五、活动评价。
1、幼儿作品展示,互相交流。(把幼儿作品固定在地垫上展示)。
2、“爸爸妈妈照片”摄影展。
3、“说说你的爸爸妈妈?”请后面的客人老师参观“爸爸妈妈照片”摄影展,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时间太长,教师示范可考虑局部示范,如脸部五官,不要求完整示范,减少示范时间,留多一点时间给幼儿作画。
2、脸形图、发型图创意很好,应考虑如何出示更好。可重点示范画椭圆形脸或卷发。
3、活动评价环节很好,以参观“爸爸妈妈摄影展”评价,生生互动,师幼互动。
4、技能目标:可加入干擦的技能。
5、活动以幼儿熟悉的动画人物图图的爸爸妈妈导入,孩子很感兴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28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