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如何创建一个合理的方案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问题或目标,并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其次,我们要充分调研和掌握相关信息,以便制定出适合的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不同的因素和可能的影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最后,我们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方案,以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企业发展战略的方案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的参考。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一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制作月饼。
xx年9月5日,上午10点开始。
班级活动。
1、白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图片:月亮的变化:儿歌;。
2、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2个/人)。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欣赏故事—习俗图片—儿歌--制作月饼—合影留念。
当天晚上,和家人分享月饼说儿歌后,照片传给本班老师,存档。
2、老师示范做月饼。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二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三、主题开展时间:
9月9日至12日为期一个周的“快乐中秋节”活动。
四、活动类型: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五、主题环境的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
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 (大班)
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中班)
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小班)
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大班)
六、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七、分散活动的配合:
1、阳光超市体验——由家长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月饼(放园后)。
2、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全体幼儿)。
3、创意月饼比赛、亲子“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大班)
八、活动内容建议(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来展开)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吧。
[活动场地] 各班教室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邀约对象] 幼儿园内全体家长及孩子
[活动特点] 此次活动主要籍中秋团圆节,增进家园互动和沟通,提升家长满意度。
[活动流程]
a家长入园签到
b班级老师致辞,说明一下本次活动的意义及活动的流程。
c活动开始
活动导入:妈妈故事会
邀请一位妈妈给幼儿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为活动的导入。(故事见附件1)
游戏一 《齐心协力吃水果》
1. 请妈妈们手中有拿一个装有水果的果盘,站在教室内所指定的位置。
2. 将爸爸的眼睛蒙上,抱着孩子原地转三圈,爸爸在宝宝语言的提醒下去找妈妈,并吃到果盘中的水果,时间用时最短的一组为胜利者。
游戏规则:
1. 参赛选手是全家三口,家庭成员不到三位的,班级老师可以参与进去。
2. 爸爸妈妈不要发出任何声音,任何人不要碰水果。
3. 4个家庭为一组,进行比赛。
游戏二 《猜灯谜》
1. 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2. 请宝宝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宝宝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并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宝宝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1)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月亮
(2)中秋归来---八归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开---花好月圆
(5)明月照我还---归有光
(6)举杯邀明月---赏光
(7)举头望明月---当归(药名)
3. 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手中,请爸爸妈妈去猜灯谜,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d游戏结束:
1. 将准备好的水果和月饼切好,请家长和小朋友分享。
2. 全家福合影。
3. 结束本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感受与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庆祝佳节的快乐,萌发爱老师、父母、同伴的情感。
2、乐于交往与分享,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活动过程:
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1、结束:举办化装舞会。(扮演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跳邀请舞)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与弟弟妹妹交朋友
活动目标:
1、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学着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
2、以热情大方的态度帮助弟弟妹妹,萌发当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制作小礼物的材料、笔、纸等。
活动过程:
1、讨论怎样当哥哥姐姐。
2、制定帮助计划。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定帮助计划,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刚入园的小朋友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讲故事等。
(2)、我当小向导。带领弟弟妹妹参观幼儿园,引导他们辨认相应的标志,学习向工作人员问好。
(3)、我来帮助你,帮助小班小朋友学会根据标志取放物品等,叫小朋友入厕、盥洗的方法。
(4)、一起做游戏,邀请小班小朋友共同开展游戏活动。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香喷喷的月饼
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活动流程: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同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月饼来。
5、带领幼儿边唱: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6、师生一起做着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班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想知道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7、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教师拿两个纸盒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8、幼儿做练习:快把小猪商店的月饼装上车,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
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
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
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
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
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活动时间:2016年9月15日(星期六)
活动地点:活动大厅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4、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2、音乐准备:《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感恩的心》。
3、家长自带水果、水果刀、月饼,教师准备盘子、桌子、椅子、一次性手套(做拼盘时用)
4、故事:神话视频《嫦娥奔月》,《月亮姑娘的衣裳》的道具 5、游戏用品:鼓、大花各一、抽题纸条,小奖品若干。
6、座位安排:家长坐在孩子的后面,整个呈半圆形。
活动流程:
一、幼儿演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二、播放视频: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三、幼儿朗诵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
四、教师讲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五、亲子猜灯谜
传统的节日,我们来玩个传统游戏《击鼓传花》,玩法和规则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谁家,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前抽纸条,然后按照纸条上的要求去猜谜,猜对有奖。
六、亲子制做水果拼盘
按照六人一组围坐桌旁,利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合作制作水果拼盘。
当场颁发创意奖、精美奖和造型奖、可爱奖及优秀奖。
七、家园齐唱《感恩的心》
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苦照料,也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幼儿园的工作也离不开各位家长大力支持。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需要感谢的人。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请大家全体起立,一起来演绎那首温暖人心的歌曲《感恩的心》。
感恩,会是心境变得平和;感恩,会使自己感到幸福;感恩,会使生活充满希望!因为感恩才会有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结束语:人和、事和,和和美美,月圆、家圆,团团圆圆,在这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同祝福所有的家庭平安、幸福,祝我们市一幼的发展蒸蒸日上,前景辉煌。
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
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 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
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置。
道具准备: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其它准备: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过程:
全园孩子参加,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择自己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 美丽图,我来画
时间:14:30----15:30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中秋相关的图片贴、挂在教室。
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以及准备绘画工具。
活动目标: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自己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形式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作画出与中秋相关的美丽图画。
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可以保持秩序的观看。
作画后(15:50)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教师四周墙壁上。
过程太简单,形式、画风、工具虽不限,但是也要给老师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否则老师会觉得很空,例如:水粉画、水墨画、黏贴画、添画、手工折纸、剪贴、拓印、砂纸、陶艺、装饰瓶子(将瓶子外层图上水粉。
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作为装饰)等等,都可以,每种后边说明玩法,具体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否需要老师参与指导,都需要配合哪些环境布置,供老师参考,不一定都用,但是老师可以选用,这样老师就觉得简单多了。
活动二. 小故事,大家讲。
时间:15:00---15:50
准备: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准备中秋节的小故事。
目标:准备期亲子互动,提高家长的认识。
通过孩子讲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 1、先由一名教师生动的给大家讲中秋故事。
再每位幼儿轮流上台讲故事,幼儿独立讲,其他人做观众,要有观看的礼仪
要求:家长、教师、幼儿都保持安静状态听故事,并对讲者用以掌声鼓励。
第一组作画的幼儿边听故事,边作画。
活动三. 学科学,懂知识。
时间:16:00---16:40
知识准备:熟悉一些物体、动物的轮廓形状。
2、如果空间不够,可以选择大一点的教师或分批进入
目标: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艺术想象力,培养手指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模仿能力;丰富幼儿科学小知识。
活动:(一).奇妙的手影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的兴趣。
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如果有要附上)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故事做出相应手影。
(二).“嫦娥奔月”。
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师与幼儿共同抠画出嫦娥奔月形态的纸板,用纸板遮挡在屏幕与投影仪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在幕布左上角粘贴上月亮图片。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此方法,既让幼儿更生动的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并且让幼儿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识。
(三).神奇的月亮
1.导入:展出各种形状的月亮图片。
2. 模拟月食全过程:使用灯泡代替太阳,一个孩子举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还在举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打开灯泡,大皮球围绕太阳转,小皮球围绕大皮球转,观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对方的黑影遮挡的情况。
第二个和第三个活动,是否尝试过,是否在操作时能完成?
活动四. 齐动手,共劳动
时间:16:40---17:15
准备:各种水果与食品、水果刀、盘子
目标:培养幼儿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幼儿、教师、家长齐动手制作美味的食物,教师与家长帮助切食物,例如水果、月饼等。
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空间制作水果拼盘以及食物作画等。
此活动都要准备什么(除了水果、还有哪些图片)?准备多少?
水果有一部分可以做成拼盘,另一部分直接清洗好并分类
什么人负责切水果?什么人洗?什么人拼摆?
制作月饼都需要准备什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画鸡蛋要准备哪些图片供幼儿参考?
活动五. 吃月饼,同分享。
时间:17:15---17:30
准备:若干名教师做为引导员,个人小餐具,音响,乐曲。
活动: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摆放在大桌子上,然后全园共同品尝。
同时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备注:1、前四个活动的方式想有个小调整,原计划是幼儿报名,然后一下午都在一个教室活动,这样可能幼儿会觉得没意思,所以,在这里做一下改动,先报名做活动,然后自己报名的活动完成后,可以再到其他的教室参加或参观其他的活动。
家长陪同,然后整个活动中老师、幼儿、家长都要有礼仪行为,比如:不影响他人、学会排队、等候、老师在指引家长时的手势语,迎宾时要注意的礼仪等等,这些环节都要体现出来。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四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明白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本事,体验节日的欢乐。
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9月15日16日(今年的中秋节在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因为时间关系,孩子还没有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不提议开展长时间大型的庆祝活动)。
班级团体活动。
中秋月饼圆又圆(小班)。
2、活动过程:
听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儿歌,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的习俗是赏月、吃月饼。
品尝月饼。先观察月饼的形状、颜色,再观察切开后的月饼,之后大家一同分享月饼。
利用工具用橡皮泥制作月饼。引导幼儿将橡皮泥变圆、压扁做成月饼的形状,本事强的幼儿可尝试包馅、或做简单的装饰。
将幼儿的作品装入月饼盒和小卡片一齐带回家。
卡片文字资料参考:
3、注意事项:
小班幼儿刚入园,情绪还不稳定,如不能开展团体活动,可分小组进行。活动过程中不强调幼儿的作品有多精致,能够完成就好。
幼儿的作品最好能装到月饼盒里带回家,小卡片用彩卡纸自制即可,小卡片资料由教师手写效果更好。
如果有条件,提议把孩子制作月饼的过程录像或拍照,传到网上或手机发送给家长看。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五
一、活动主题:
庆中秋,做月饼;自己动手、体验生活。
二、活动目的:
1、为了提升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让每一个孩子喜欢做月饼。(每人两个月饼)。
2、让孩子体验到中秋的快乐,增强亲子间、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幼儿园间的情感。
3、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三、活动内容:自已动手做冰皮月饼。
1、活动对象本园幼儿及家长。
2、报名时间:9月19日。
四、其它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由幼儿园和贝果烘焙共同组织,幼儿及家长积极参与。
2、自觉遵守时间课堂纪律,遵守学校规定,不扰乱公共秩序,不追逐打闹。
五、温馨提示:
1、参与活动的家长为孩子准备水、湿巾、相机等相关物品。
2、参与活动的家长要顾全大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埋怨,不抱怨。
六、活动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上在各教室举行,必须保证每一个孩子的安全。
2、全班孩子齐参与。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现自己,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3、让孩子真真正正投入参与,真真正正获得成功与快乐。
七、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本校幼儿园各班教室,因人员较多,设备和场地条件有限,分批进行。
活动时间:9月20日、9月21日、9月22日、9月25日。
根据场地的布局作如下安排:上午8:50、下午3:00开始。
上午小一班、小二班、小三班、下午小四班、小五班、小六班、小七班。
上午中一班、中二班、中三班、下午中四班、中五班。
上午中六班、大一班、大二班、下午大三班、大四班。
上午大五班、大六班、大七班。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六
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总体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
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置。
有些简单,最好再具体些,都可以准备哪些具体的材料,列举出来,最好有图片也可以附上。
道具准备: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其它准备: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过程:
全园孩子参加,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择自己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
时间:14:30~15:30。
活动一、二、三、四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就行,活动五的时间可以另加的,但要结合实际定时间。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中秋相关的图片贴、挂在教室。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以及准备绘画工具。
活动目标: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自己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形式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作画出与中秋相关的美丽图画。
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可以保持秩序的观看。
作画后(15:50)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教师四周墙壁上。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七
一、设计意图: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总是会勾起离家的每一位中国人对家的思念之情。在这一天,大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愿望,如:挂灯笼猜灯谜,赏月,吃月饼聚餐等等。
《指南》中提到:欣赏、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有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了解一些接触到的多元文化。如:民间习俗、参与民间节日活动等。幼儿园的孩子对于过节是非常开心的,他们已经从纯粹的玩,逐渐意识到节日的不同含义和人们不同的庆祝方式。因此,我们想通过本次活动,使每一位孩子在看看、说说、唱唱、讲讲、吃吃的过程中了解节日的由来,体验过中秋节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并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与风俗,乐于参与一些庆祝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2、经验准备:中秋节习俗知识、中秋食品、的、自助餐准备。
3、中大班各班排演一个关于中秋节的节目。
四、活动内容。
1、全园师生共同收集节日物品,布置节日环境。
2、小天鹅广播:有关中秋节的内容。
3、生活活动:中秋食品、自助餐活动。
4、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庆祝中秋节活动。
小班:1、、欣赏关于中秋节的儿歌,歌曲,古诗。
2、、做月饼活动。
3、、分享活动――中秋自助餐。
-----------------。
一、设计思考。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活动中,主要丰富幼儿的以下相关经验:
1.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
2.中秋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儿歌、诗词。
3.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4.月饼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主要目标:
宝贝班、小班。
(1)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知道赏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
(2)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参加节日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2)通过歌曲演唱、传说故事、古诗诵读《静夜思》、品尝活动等了解中秋节。
中大班。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通过歌曲演唱、、传说故事、古诗诵读《静夜思》《嫦娥》、品尝活动等了解中秋节。
(3)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八
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的孩子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中秋节的来历。
2.幼儿的,“月食”,与影像知识。
3.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
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的环境布置。
例如:
1、主题墙的设计,剪刀、彩纸,剪出月亮、月饼、小兔子等的图片粘贴在主题墙上。
2、月饼盒、酒盒、化妆盒等废旧盒子与红色绳结制灯笼,悬挂在教室与室外。
道具: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活动过程:全园孩子参加,自愿报名的选择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
活动: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教师事先中秋的图片贴、挂在教室。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班级的中秋环境创设和优秀美术作品。
2、幼儿理解并选择不同的材料美术创作(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
活动,供老师们参考:
1.类型:水粉画:水粉颜料、调色板、排笔、水粉纸、清洗颜料与画笔的小水桶。
2.类型:水墨画:宣纸、墨汁、毛笔。
3.类型:黏贴画:颜色的纸片、旧布头、树叶、等物品用胶棒粘贴在底板纸上,粘贴出美丽的画面。
4.类型:蜡笔画。
工具:油画棒、白纸。
5.类型:彩瓶新衣。
将瓶子外层图上不同颜色的水粉,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画,也可在瓶口处系上丝带装饰。
6、类型:添画:教师可图画的半成品、画笔。
7、类型:手工:成品、过程图(需家长和老师的)。
8、类型:拓印:小印章、印泥。
9、类型:砂纸。
10、类型:陶艺:颜色的泥,烤箱。
注意:
1、每种都几个漂亮的成品,供幼儿参考。
2、如感觉有难度,可请老师或家长帮忙。
结束后,教师帮助幼儿将作品写上名字,分类展示在教室内,最后幼儿可将作品带回家。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九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总是会勾起离家的每一位中国人对家的思念之情。在这一天,大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愿望,如:挂灯笼猜灯谜,赏月,吃月饼聚餐等等。
《指南》中提到:欣赏、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有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了解一些接触到的多元文化。如:民间习俗、参与民间节日活动等。幼儿园的孩子对于过节是非常开心的,他们已经从纯粹的玩,逐渐意识到节日的不同含义和人们不同的庆祝方式。因此,我们想通过本次活动,使每一位孩子在看看、说说、唱唱、讲讲、吃吃的过程中了解节日的由来,体验过中秋节的快乐。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并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与风俗,乐于参与一些庆祝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2、经验准备:中秋节习俗知识、中秋食品、的、自助餐准备。
3、中大班各班排演一个关于中秋节的节目。
1、全园师生共同收集节日物品,布置节日环境。
2、小天鹅广播:有关中秋节的内容。
3、生活活动:中秋食品、自助餐活动。
4、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庆祝中秋节活动。
小班:1、欣赏关于中秋节的儿歌,歌曲,古诗。
2、做月饼活动。
3、分享活动——中秋自助餐。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十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积极参与月饼的制作,在听听、做做、学学、唱唱、跳跳中,体验节日的快乐,进一步感受月圆、团圆、丰收的含义,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1、班级中秋祝福视频;
2、幼儿表演古诗《静夜思》《古朗月行》;
3、教师舞蹈《花好月圆》;
4、梦想剧场表演故事《嫦娥奔月》;
5、彩色面团、装饰盘、制作好的大月饼、手工材料、剪刀;
6、场景布置“硕果累累、团团圆圆、祝福满满”三个主题、空中悬挂中秋神话故事的。
1、开场:
观看各班级和老师的dv祝福短片。
2、幼儿知识问答环节(附答案):
看看嫦娥姐姐会向我们提出什么问题呢?
问题一:小朋友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问题二:那你们知道中秋节还叫什么节吗?
问题三:为什么人们把月饼做成圆形的?
3、教师舞蹈《花好月圆》。
4、幼儿表演《静夜思》《古朗月行》。
5、梦想剧场表演: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欢迎来到梦想剧场,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了解关于中秋的传说吧。
6、亲子游戏《手牵手乐团圆》。
家长戴面具,说出祝福的话“中秋月儿圆”,幼儿听声音,找到家长,对家长说“月圆人团圆”,在温暖的问候和祝福中孩子和家长手牵手,开始制作大团圆月饼。
7、实践活动《制作团圆大月饼》。
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装饰团圆大月饼,把对家人、小伙伴的爱和着面粉温暖传递,在幼儿园这个爱的大家庭中幸福团圆!
8、尾声: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小朋友们,我们“中秋乐团圆”活动就圆满结束了,让我们共同祝福所有的家庭平安、幸福,祝宝宝们茁壮成长,祝大家过一个温馨浪漫、快乐的中秋节!
亲子游戏。
游戏一:手指游戏《变变变》。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戏。
游戏二:韵律游戏《拍手点头》。
玩法: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歌词来进行拍手和点头动作。
游戏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长和幼儿一起问教师:“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
教师回答:“两个两个粘xx”后面主持人可随机说。
游戏四:击鼓传话。
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传花的方式进行,当音乐停止,物品在谁的手上,就由谁来进行表演。
儿歌。
《中秋节》。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
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
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
中秋月亮挂夜天,我追月亮田野间。
想问月亮哪里去,月亮冲我眨眨眼。
水中月亮平平扁,我戏月亮池塘边。
击破月亮满塘星,月亮一会又变圆。
月亮躲在云里面,我在月下荡秋千。
月亮出来笑一笑,秋千荡到白云边。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月亮尖尖,水里月亮弯弯。
天上月亮挂胸间,水里月亮当小船。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饼。
大饼勿吃吃小饼,
小饼勿吃吃香稃。
吃了饼,风调雨顺。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月姐姐,多变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银钩样,初八九,似龙牙,
十一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
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我家。
打麦场边屋檐下,照着地上小娃娃。
娃娃牵手同玩耍,转个圈儿眼昏花,
一不留神摔地下,连声喊痛叫妈妈。
云里月姐说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八月十五月亮圆,月亮圆圆像银盘。
红木桌子金闪闪,西瓜月饼供上天。
海棠果,红枣鲜,当中摆个大鸭梨。
红白石榴两边站,手捧甜球把月拜。
拜的月亮爷爷心欢喜,银辉朗朗撒满地。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十一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班级集体活动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1、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2、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3、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十二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你还呆在家里重复着每年和家人一起过节的镜头吗?你想不想过一个特别而有意义的中秋节?今年,带着宝宝一起来幼儿园过一个别样的中秋佳节吧!xx幼儿园给您带来不一样的传统节日,不一样的中秋佳节!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小朋友、家长一起过节的快乐。
3、幼儿通过跟家长一起制做月饼、听故事、品月饼、玩亲子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感受中秋节的氛围,享受亲子活动的乐趣,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活动名称:xx幼儿园中秋节亲子聚会。
活动地点:xx幼儿园。
活动时间:20xx年9月x日上午9:00开始。
1、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2、故事欣赏《中秋节的来历》。
3、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月饼。
4、亲子游戏。
5、品尝亲手制作的月饼。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十三
1.知道月亮会变,中秋的月亮是圆的。
2.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着学会围绕“月亮”这个主题进行交谈。
3.我喜欢和同伴说话,安静的听他们说话。
1.不同形状月亮的图片(新月和满月)。
2.一张关于中秋节赏月的图片。
3.儿童书籍、教学挂图、磁带、光盘和练习本。
一、会话介绍。
1.孩子们昨天在家吃月饼了吗?月饼是什么样的?你昨天为什么吃月饼?(请几个小朋友回答)。
2.因为昨天是8月15日中秋节,大家都在家吃圆月饼。圆圆的月饼又香又好吃。
第二,孩子们喜欢中秋节的'图片。
1.老师:你见过月亮吗?图片中的月亮看起来像什么?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请部分小朋友回答)。
2.孩子分组讨论,老师参与引导,提醒孩子安静地听同伴说话。
老师:当一个孩子在说话的时候,其他孩子要安静的听他说,等他说完了再补充。
3.教师展示月亮的图片,请幼儿回答: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
4.老师完整地背诵了孩子们的歌曲。
老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提醒孩子认真听讲)。
第三,孩子学儿歌。
1.老师:儿歌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会变圆?(请几个小朋友回答,老师会给小朋友提示和补充)。
2.儿歌里说,中秋节到了,月亮要庆国庆。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国庆节快到了。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儿歌。根据孩子对儿歌的熟悉程度,可以反复听几遍。
4.孩子们集体读儿歌。
孩子很棒!我们知道,中秋节的时候,月亮是圆的,圆圆的月亮就像我们的小圆脸。
4.孩子们画了一幅月亮的画。
老师:请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你喜欢的月亮。
儿童传书(老师继续教孩子如何传书)。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十四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我的劳动成果。
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一样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此刻教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不一样形状、不一样花纹的月饼来。
5、带领幼儿边唱: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6、师生一起做着游戏等着欣赏自我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班教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想明白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7、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教师拿两个纸盒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8、幼儿做练习:快把小猪商店的月饼装上车,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十五
1、让幼儿明白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明白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经过幼儿品尝月饼、和家长一起制作灯笼、学习和欣赏歌曲、手工制作,绘现等形式,体验过节的欢乐,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
一、环境创设:
1、各班和幼儿一起布置教室、公共活动场所,其中有月亮的变化、灯笼等。
2、各班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幼儿在节日前观察月亮,绘制月亮的变化图。(各班事先发起记录表)。
二、艺术:
1、绘画:中班供给图片或实物水果,供幼儿画水果。小、托班涂色练习:好吃的水果。
2、泥工:供幼儿制作月饼。
3、制作灯笼:用空瓶、彩带、色纸、粘贴素材等做灯笼。
4、唱有关月亮的歌曲。《小白船》、《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三、语言。
1、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嫦娥奔月(小、中、大班,小小班视情景定)。
2、儿歌《中国的点心真不少》。
过节啦,吃点心,吃点心,吃些啥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块糕,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中国的节日多,中国的点心真不少!
3、小班:古诗《静夜思》。
中班:吟唱《枫桥夜泊》《泊船瓜洲》(有关中秋节诗词自选一到二首,附后)。
四、社会。
1、中秋节是什么时候成为固定节日(唐朝初年)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2、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3、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神话故事的名称。
五、科学:
1、了解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名称: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六、猜灯迷游园活动:各班按分工悬挂灯笼并贴上迷面。
幼儿园中秋节方案篇十六
1、经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明白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过节的欢乐。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班级团体活动。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明白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2、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之后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先,月亮姑娘每一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此刻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仅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267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