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打击乐教案(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7:15:04
2023年幼儿园打击乐教案(优秀10篇)
时间:2023-11-15 17:15:04     小编:FS文字使者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一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打击乐教学能帮助幼儿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并发展节奏感。通过中班的学习,幼儿初步能学会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在大班这阶段我们主要让幼儿继续学习有控制地演奏并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演奏的乐趣。《郊游》是中班幼儿学过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aba结构的歌曲,表现了幼儿在郊游中轻松愉快的心情。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节奏型上适当地提高了一些难度。这对刚进入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这也是打击乐活动的一个新的尝试。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二

1、在打击乐活动中感受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2、结合动作总谱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注意看指挥,用不同的乐器合作进行演奏。

3、知道正确的`演奏乐器。

1、物质准备:

(1)动作图谱一张;乐器:双响板、碰铃、铃鼓若干、乐器声音卡四张。

(2)幼儿分三组,座位为马蹄形,乐器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打击乐的经验

1、教师播放音乐,进入活动,初步感知音乐。

2、结合图谱,幼儿学习身体动作,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结构。

(2)教师听音乐结合图谱,完整做身体动作。

教师:用图画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这叫图谱。你在图谱中发现了什么?这些图画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么做动作?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幼儿集体看图谱做身体动作,教师哼唱。

(4)幼儿集体随音乐看图谱做身体动作一遍。

(5)幼儿分三组随音乐做身体动作。第一组跺脚,第二组拍手,第三组摇手、拍手。(重点指导第三组幼儿学习最后两乐句的摇手、拍手。)

3、出示乐器,学习乐器演奏,进一步感知表现音乐。

(1)出示乐器:响板、碰铃、铃鼓。知道其名称和演奏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小乐器也想出来玩了。看看,这是谁?它可以怎么演奏?

(2)出示乐器卡,贴到图谱相应的地方。

(3)教师哼唱,带领幼儿分组徒手演奏第一遍,重点指导铃鼓组的幼儿学习摇奏和拍奏的方法,并弄清楚什么地方摇奏,什么地方拍奏。

(4)教师哼唱,幼儿分组徒手演奏第二遍,重点指导乐曲最后一句三种乐器的齐奏部分。

(5)发放乐器,幼儿听音乐演奏乐器第一遍,提醒幼儿注意乐器的使用规则。

(6)幼儿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器第二遍,提醒幼儿注意看教师指挥。

4、幼儿有序地收拾乐器,结束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换组,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三

1.根据乐器的音色特征,找出相应的图形,并用嘴巴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

2.学习协调一致地看指挥轮流演奏。

3.通过演奏图谱认识作品aba的结构,体验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特征。

1.图形卡片,图形乐谱

2.碰铃、铃鼓、圆舞板、鼓

3.音乐

1.出示碰铃、铃鼓、圆舞板。

师:谁想来玩一玩这些乐器?

2.出示图形卡片你觉得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哪一幅图?

教师依次敲击乐器,请幼儿说出这种声音像哪幅图。

3.辨别音色你能学一学这些小乐器发出的声音吗?

(教师请幼儿用自己的嗓音模仿每件乐器发出的声音,然后选取容易发音,音色接近乐器的声音,碰铃——叮,圆舞板——答,铃鼓——沙啦啦啦啦啦。)

4.熟悉图形谱

(1)师出示图形乐谱,播放音乐。

师随音乐指图形谱,并有节奏地用模仿性语言朗诵图形谱。

(2)鼓励幼儿轻声跟诵。

5.带领幼儿边朗诵边做相应的乐器演奏模仿动作。

师:谁来学碰铃唱歌?(提示幼儿要边做动作边朗诵)

6.看指挥分声部练习。

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各模仿一种乐器的声音,看指挥听音乐模仿演奏。

7.乐器演奏

(1)幼儿手持乐器看指挥分组演奏。

(2)听音乐边朗诵边演奏。

8.完整演奏。

附:乐曲分析《土耳其进行曲》,本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实际上,本曲的主题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一样,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而在现代人看来,本曲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味道。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的旋律,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

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像这种快活的节奏,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四

当孩子们喜欢边玩边哼小调时;当孩子们不断重复敲击侧耳倾听敲击时;当孩子们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就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脸上的表情就丰富起来,我知道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对音乐是好奇的。因此,我们在班级中为幼儿创设音乐环境,设立音乐区角,让他们与音乐做朋友。同时我们在区角活动时播放轻柔悦耳的名曲,童谣,投放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贴在墙角上做背景,并制作一些表演时需要的道具和打击乐器(彩带、头饰、花环、手铃、响板、圆舞板等)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在一次活动中无意发现小朋友会边听着音乐边用打击乐器来伴奏,虽然节奏有些凌乱,但他们玩得很开心,只是缺乏合作与互动。于是,我设计了《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通过活动,来让孩子加深对打击乐器的了解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五

1、熟悉歌曲旋律,能随歌曲节奏合拍演奏乐器。

2、了解圆舞板和手铃乐器名称,能按要求取放乐器。

3、愿意参与集体打击乐演奏活动。

1、重点:熟悉歌曲节奏,乐于参与演奏活动。

2、难点:了解乐器名称,能随乐合拍演奏。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圆舞板、手铃幼儿人手一份;乐器小篮子人手一圆形;钢琴伴奏。

经验准备:幼儿有前期取放乐器的经验,熟悉歌曲,有交

一、通过《问好歌》进行师幼互动,引出找朋友的故事。

1、师幼进行问好歌互动,感知节拍xxx。

2、教师讲述故事《小鸭黄黄找朋友》,引出歌曲。

t: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位好

(故事:小鸭黄黄住在美丽的森林里,它最喜欢唱歌了,可觉太孤单了,于是它决定出去找好朋友一起唱歌玩游戏)

二、创设情景,通过变换不同的方式进行找朋友游戏,熟1.教师出示指偶,利用手部动作表现小鸭黄黄找朋友。t: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鸭黄黄是怎么找好朋友。

t:小朋友刚刚有没有发现,小鸭黄黄找朋友的时候,它的它打招呼的?

2、反复聆听歌曲,模仿小兔跳跳打招呼的动作。

t:原来小兔跳跳听到小鸭黄黄的歌唱时也唱歌告诉它,我

3、师幼模仿小兔跳跳打招呼的动作进行节奏练习。

4、教师边走边唱,与幼儿进行互动。

5、创编不同肢体动作表现找朋友进行互动。

三、故事延续,通过变魔法的游戏引出乐器,引导幼儿随

1、故事延伸,通过变魔术的方式引出乐器圆舞板。

(故事:小鸭黄黄和小朋友玩得真开心,现在它要变魔术咦,小鸭黄黄变成了……乐器小精灵,原来呀,小鸭黄黄是精灵,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圆舞板。)

2、师出示乐器(圆舞板),示范圆舞板的演奏方法。

t:小朋友,你看,圆舞板和小鸭黄黄一样,也有一个大大扁歌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引导幼儿用动作练习演奏圆舞板,并随乐演奏。

t:圆舞板可以发出“哒哒哒”的声音,现在让我们把小手板一起玩节奏游戏。

(1,2,3,4,1,2,3,4,准备开始唱歌了)

4、幼儿有序按教师要求取圆舞板,进行随乐演奏。

t:圆舞板说小朋友真是太厉害了,都会和我玩节奏游戏。从椅子下面的篮子里找到它,拿在手上,小朋友都找到圆舞备好,——准备开始唱歌了。

5、通过接唱的游戏引出手铃。

t:圆舞板说在我们找朋友的时候还会出现魔法变出更多好看看会变出什么朋友?

6.t1演奏圆舞板,幼儿演奏手铃进行互动游戏。(玩2遍)

1、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把乐器收回篮子里。

t:和乐器朋友们玩得真开心,让我们把它放回篮子里。

2、师幼小结找到的乐器朋友,活动结束。

《我的朋友在哪里》这一个活动前期幼儿已经熟悉歌曲,活师主要通过创设故事情景开展找朋友游戏让幼儿感受和练儿熟悉掌握节奏后,加入乐器进行演奏,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戏当中学会取放乐器,初步认识圆舞板和手铃的演奏方法及通过开舞会的游戏让幼儿在互动中进行接唱演奏,并能根据演奏。幼儿取放乐器常规、节奏的掌握目标都能够达到,在能够区分两种乐器的声响特点和演奏方式。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六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七

《吉祥三宝》是一首一家三口对答式的蒙古歌曲。曲调简单,歌曲中一家三口温馨幸福的对唱传达出来的家庭和谐与美好,很打动人。歌曲中的太阳,月亮、星星、花儿、果实、爸爸、妈妈和孩子,虽然是造化使然,但其中的亲情与至爱却唯独人类所独有。乐曲别致的编曲和rap的蒙语开场,让人耳目一新,温馨和谐的美好氛围,让幼儿感知亲情,用打击乐的形式表达亲情对孩子来说更富有吸引力。

1、感受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2、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图谱进行演奏,并能看指挥用乐器进行打击乐演奏。

3、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奏的快乐和成功。

1、物质准备:每人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课件(图谱)。

2、经验准备: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小结: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音乐节奏欢快,体现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幸福场景。

2、分段欣赏歌曲,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3)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4)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3、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演奏,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1)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尝试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

(2)幼儿能根据图谱并会看老师指挥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请幼儿指挥进行演奏,体验合作演奏的成功与快乐。活动延伸:区角中交换乐器继续演奏《吉祥三宝》。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八

学习合奏也是学习合作的开始,不仅节奏准确还需学会倾听,以便能和谐地演奏,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昆虫音乐会》是一首节奏抒情的乐曲,多以四分音符为主,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4/4拍节奏特点,学习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按强弱规律使用打击乐器合拍地演奏。教学难点是学会看指挥,注意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不突出自己,达到能协调地演奏。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能用打击乐器拍出三种不同的节奏型。(重点)

2.学习用乐器与同伴进行合奏表演,提高倾听能力。(难点)

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兴趣。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蜜蜂、蛐蛐、蝈蝈昆虫头饰。

2.节奏卡片,木鱼、碰铃、响板等乐器。

3.图谱,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幼儿选择喜欢的昆虫头饰,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森林里要举行昆虫音乐会,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先来排练一下。

2.教师逐一出示昆虫图片和节奏卡,请幼儿按照节奏学说蜜蜂、蛐蛐、蝈蝈的叫声。

二、出示两种节奏型,学习两声部合奏。1.创设情境:有请蜜蜂和蛐蛐一起唱歌。

教师弹奏旋律,幼儿按照两种不同的节奏,一起演唱,不受同伴的干扰。

蜜蜂:xxxx|x---蛐蛐:xxxxx|x---

2.幼儿分角色按照节奏徒手进行演奏练习。蜜蜂:xxxx|x---

蛐蛐:xxxxx|x---

蝈蝈:x.xx.x|xx---

引导幼儿随着音乐看节奏卡片进行拍打节奏,鼓励他们用拍手拍肩的动作表示不同的节奏型。

3.结合打击乐器进行合奏练习

幼儿分成三组,第一次两种乐器练习合奏,第二次三种乐器同时合作拍出不同的节奏型。

三、昆虫音乐会。

1.幼儿扮演的昆虫选择相应的乐器。

蜜蜂组使用碰铃,蛐蛐组使用木鱼,蝈蝈组使用响板。

2.结合手势动作随音乐看图谱进行演奏。

3.交换乐器,听音乐看指挥进行演奏。

引导幼儿相互交换角色,变换节奏型和乐器,学习听音乐看指挥进行演奏。

4.随着音乐录音,配上乐器将歌曲完整表演,邀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担当小指挥。

附:昆虫音乐会

1=d4/4

5566|553-|234-|345-|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活动反思:

虽然有三个声部,但每一个声部都是固定的节奏,只是在最后两小节有些变化,这样的合奏并不难。教师可以用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控制好自己声部的节奏。从单声部敲奏过渡到多声部合奏会给幼儿的听觉器官带来一种新的刺激。学习合奏,也是学习合作的开始,不仅动作要协调,还需学会倾听,以便能和谐地演奏。在“昆虫音乐会”的情景中可鼓励幼儿表演其他昆虫的鸣叫声,进一步激发喜爱昆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九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

拔根芦柴花 活动 目标:

1.在看图谱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 准备:图谱、鼓、碰铃、双响筒、铃鼓 活动 过程:

1.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到我们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一起来《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动。

2.听-----(音乐响起)什么音乐?这是一首我们上次学过的乐曲,我们一起看着图谱用身体动作打出来。(个人完整用身体动作打一遍)提示听清楚前奏和间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体动作,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试着用想出的动作练习节奏)选择适当的动作配音乐完整一遍。

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分开演奏,哪一组小朋友来做拍手动作?依次安排跺脚和拍腿动作。分开演奏时一定要看老师的手,如果老师指着哪一组,哪一组就要打节奏。(看指挥练习2 遍完整音乐)2.今天老师要做一个指挥家,请小朋友看着指挥家的动作,听指挥家的口令。

(1)来了这么多乐器,我们一起来认认他们,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节奏? 用鼓。小铃拍什么节奏? 用小铃或双响筒。

(2)教师出示乐器谱。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演奏。看着乐器谱听音乐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请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指挥,一起来做个小小演奏家。教师变换指挥顺序演奏 2-3 次)3.交换乐器演奏 1 遍。

大班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打击乐拔根芦柴花》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七色花》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案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初步学会随着乐曲拍出整套节奏型。

2、学习根据乐曲风格创编合适的节奏型。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小看戏》音乐

活动重点:

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初步学会随着乐曲拍出整套节奏型。

活动难点:

学习根据乐曲的风格创编合适的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风格(约4分钟)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听一首乐曲(播放音乐)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幼:这首曲子听上去很欢快

师:(播放ppt1)这首乐曲叫《小看戏》是一首东北地区的曲子,曲调欢快、热烈、节奏感强,我们再来听一听。(播放音乐)

二、出示图谱感受节奏型(约8分钟)

(播放ppt2)幼儿看节奏图谱说节奏

师:这是《小看戏》这首乐曲的主要节奏型,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打一打。谁想来说一说这两种节奏型哪里不同。

幼: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你发现了乐曲的`节奏有快慢的不同)

我们一起来打一打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型。

师:(播放ppt3)这是小看戏这首乐曲的节奏图谱,我们一起看着来打一打。(2遍)

幼儿看图谱随音乐打节奏。(2遍)

三、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约5分钟)

师:刚才小朋友们跟着音乐打拍子,接下来请小朋友随音乐自由地用拍手、拍肩或者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来为音乐打节奏。(播放音乐)

师:(播放ppt4)刚才老师看到很多的小朋友用拍身体的不同部位来为《小看戏》打节奏。老师这里也有一张身体的节奏图,请你说说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动作为乐曲打节奏的。

幼:拍手、拍肩、跺脚

请个别小朋友来拍一拍;全体幼儿一起来拍一拍

四、(播放ppt5)让幼儿随音乐练习且较熟练地掌握乐曲整套节奏型。(约13分钟)

(1)跟随教师看节奏谱练习

(2)在教师语言提示下练习(节奏型变化时教师给予提示)

(3)跟随音乐独立练习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对于所有的打击乐课,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规则与幼儿自主选择权该怎样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困惑,专家和大家的意见是,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等规则意识建立起来后,再让其自主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2583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