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5:08:18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汇总14篇)
时间:2023-11-15 15:08:18     小编:薇儿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教学活动而制定的一份详细计划。编写教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生物教案,供教师备课参考。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

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地”解决问题的策略。激发“做数学”的乐趣与收获。

教学重难点:

1.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的良好的感性知识,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合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活动一: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按p8的方法折叠、裁剪、展开,你会得到什么图形?试说明理由.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二

1.三棱锥的展开图是由_________个_________形组成的。

2.圆椎的展开图是由一个_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形组成的图形。

3.在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是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_________。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三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对顶角有怎样的性质。

二.新课:

引言:

前面我们复习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垂足为o。

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

注意:

1、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

反之,

(二)垂线的画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画法:

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

(三)垂线的性质。

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练习:教材第7页。

探究:

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

a,b,c,……,其中(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

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四)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上图,po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四

1.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2.能说明整式加、减中每一步运算的算理,逐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重、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操作:

(1)准备三张如下图所示的卡片。

(2)思考:

用它们拼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并计算拼成的四边形的周长.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意义,会计算代数式的值。

2、在计算代数式的值的过程中感受数量的变化及其联系,感悟整体代入的思想。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悟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求代数式的值。

教学难点:一般到特殊,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想。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凝激思--------引题。

工地上有一堆圆形钢管,第一层有2根,第二层3根,第三层4根,……。

你能说出从第一层到第八层共有多少根吗?到第n层共有多少根呢?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六

《认识乘法》是二数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学时间4课时。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一、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几个几的表达方法。

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而在课堂教学中,是首次认识几个几这种表达方式。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

(1)看图。

(2)操作。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每几根小棒一组,一共有几组,也就是几个几根小棒?

(3)画一画。

每5个圆圈一组,画3组,就是几个几;你能用三角形画出2个4吗?

(4)游戏。

根据老师拍手的次数,说说看,老师一共拍了几个几下?

同桌同学一起玩拍手游戏。

让学生运用手、眼、耳、口、脑,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听、说多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二、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

通过教材第二个例题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

有关乘法各部分名称、读写方法等数学常识,通过让学生看书自学和集体交流来教学。

本环节的重点是沟通乘法算式意义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尽管没有明说:一个乘数是相同的加数,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口述乘法算式的含义。如。

四乘二就表示4个2,为什么其中一个乘数是4呢?因为加数2有4个;为什么另一个乘数是2呢?因为相同的加数是2。

从而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逐步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

三、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乘法计算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通过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对比,在强烈反差中,使学生认识到求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达比较简便,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例如:请学生列式计算9个2的和,看谁写得快。

四、加强对比,避免加法运算的负面干扰。

刚刚接触乘法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加法和乘法混淆。

例如把2个5相加,写成55;把5和4相加写成45;把2乘3的积算成5。

这样的错误是很正常的,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第通过一些对比练习,让孩子尽快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

五、抽象过程循序渐进。

由于二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乘法,认识几个几,接受新知有个过程。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七

2.会用计算器进行较繁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也就是说,在进行含有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时,应按照运算级别从高到低进行,因为乘方是比乘除高一级的运算,所以像这样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以下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你会根据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计算上面的算式吗?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八

知识目标:经历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去分母的解题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步骤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

2.掌握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经历体会解方程中的转化思想.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九

2.会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会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经历探索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十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整数b.最大的负整数是﹣1。

【分析】根据负数、正数、整数和有理数的定义选出正确答案.特别注意:没有最大的正数,也没有最大的负数,最大的负整数是﹣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定义.

【解答】解:a、没有最小的整数,错误;。

b、最大的负整数是﹣1,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和定义.有理数: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一切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像﹣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于1946年,是由美国工程师研制的。

2、中国政府坚持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立场,并加强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人类的尊严和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原则不受损害。

3、2月14日,全世界第一个克隆动物“多利羊”死亡,活了6年半。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1.如图,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张明用17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几何体,然后他请王亮用其他同样的小正方体在旁边再搭一个几何体,使王亮所搭几何体恰好可以和张明所搭几何体拼成一个无缝隙的大长方体(不改变张明所搭几何体的形状),那么王亮至少还需要个小立方体,王亮所搭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2.某超市货架上摆放着某品牌红烧牛肉方便面,如图是它们的三视图,则货架上的红烧牛肉方便面至少有桶.

3.如图所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1)说出这个立体图形的名称;。

(2)根据图中的有关数据,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1、自然资源有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

2、世界上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秦朝《田律》。

3、善待资源,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改变既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要用自己的爱心、智慧和双手,珍爱地球,善待资源,造福子孙。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4.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教师)。

一、创设情境。

小学里,我们学过加法和减法运算,引进负数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呢?

1.试一试。

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赢了3球,在客场输了2球,那么两场比赛后甲队净胜1球.

你能把上面比赛的过程及结果用有理数的算式表示出来吗?

做一做: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有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2.我们知道,求两次输赢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请同学们先个人研究,后小组交流.

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

二、探究归纳。

1.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的位置上.

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1”的位置上.

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数轴和算式分别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上面的做法,请在数轴上呈现下面的算式所表示的笔尖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4.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并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2548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