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流程的规划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案的分享和交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支撑。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一
1、通过皮肤对不同材料的触觉,让幼儿初步认识皮肤的功能。
2、教育幼儿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懂得保护皮肤的基本知识。
3、培养幼儿探索人体的奥秘的兴趣。
1、感觉材料若干,两人一份(冷热水杯,砂纸、光滑的丝绸、洗澡巾)。
2、放大镜若干(两人一份)。
一、开始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材料的软、硬、冷、热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认识皮肤。
(1)启发提问:“请小朋友有手摸一摸自己的有什么感觉?光滑的是什么?”(皮肤)。
(2)启发幼儿用放大镜找找身体各部位的皮肤上都有哪些秘密。
小结:我们看见的是皮肤的'最外层表皮,它的上面有小小的毛孔,绒绒的汗毛,手掌上还有指纹和手纹。有些皮肤上还有斑点。
2、皮肤的功能有哪些?
(1)让幼儿触摸各种材料,并说说它们的特点。
小结:我们皮肤的感觉功能,任何一个部位都能感觉不同材料的特点。
(2)冬天来了,小朋友为什么要穿上厚厚的棉衣?冷了皮肤上会有什么变化?夏天来了有什么感觉?(很热、出汗)。
小结:皮肤上有毛孔夏天扩张,帮助人们排汗,散热。冬天收缩,这是调节体温功能。
(3)第三个功能保护功能。
3、怎样保护自己的皮肤呢?
讲卫生,爱清洁,勤洗头、洗澡,保持毛孔畅通,玩耍时注意安全,防止皮肤损伤,平时要加强锻炼,不挑食,注意洗完脸之后抹护肤品,这样使自己的皮肤更健康。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二
1、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2、积极参与讨论,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眼睛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1、每人一张视力测查记录表。
2、进行幼儿视力测查,每人自己记录左右眼睛的测查结果。
3、图片4张:图一——躺着看书;图二——在很暗的光线下看书;图三——在晃动的车上看书或长时间看电视;图四——以正确姿势看书。
1、引导幼儿说说眼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眼睛有什么用处。
2、自由交流视力测查结果,并正确认读。
3、谈话,理解眼睛与视力的关系,激发保护眼睛的主动性。
——表格中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讨论:为什么有的人眼睛看东西清楚,有的人眼睛看东西不清楚?
——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呢?
4、智力游戏“谁做得对”
——教师先后出现4张图片:你认为图片上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三
活动要求:
1、初步了解鸟对人类的'益处,激发幼儿保护鸟类的情感。
2、知道打鸟、捉鸟是不文明行为。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鸟的认识情况,以便引导。2、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让幼儿回忆关于鸟类的已有经验。
师:你都知道什么鸟?它是什么样子?
(幼儿说出一种鸟儿的特征后,教师结合电脑,确定幼儿所说内容的正确性。)。
二、观看一段录像,感知经验,粗略了解鸟的生活情况。
1、师:请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鸟?它有什么本领?(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如啄木鸟能给树捉虫;燕子能捉有害的昆虫;信鸽会送信……)。
2、观看录像感知环境变化与鸟儿生活的关系,了解鸟搬家离去的原因,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
三、集体讨论,表达爱鸟的情感。
讨论:你爱小鸟吗?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鸟,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鸟对人类的用途,得出鸟是人类好朋友的结论。使幼儿知道打鸟、捉鸟都是不文明的行为;要树立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四
1、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防止眼疾。
2、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发从小珍爱生命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对班级幼儿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3、在一副幼儿太阳镜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挂图《眼睛生病了》。
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眼睛的资料。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脏手帕擦眼睛、脏手揉眼睛、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
4、请幼儿带上涂有油脂的太阳镜,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讨论:怎样保护视力?
(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池、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
2、进一步开展有关眼睛的讨论。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五
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
1、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2、龋齿形成过程图解;刷牙方法图解;浅龋、中龋、深龋的图片;。
3、《爱吃糖的老虎》课件。
学具:。
1、牙刷一个;。
2、每人一个饼干;。
3、每人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交流,引出牙齿课题。
师:姜泽树,你能告诉小朋友昨天你干什么去了吗?(我去补牙了,我的牙上有个洞,很疼!)。
师:小朋友肯定想知道姜泽树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么就先来做个实验吧!
二、实验对比做铺垫。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孩子们可能发表多种意见,对的加以肯定,不恰当的加以引导。)。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三、找龋齿。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
3、观察龋齿。(长有龋齿的幼儿)。
四、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
3、出示龋齿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龋齿。
五、预防龋齿,保护牙齿。
1、观看浅龋、中龋、深龋的图片,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六、活动延伸:观看课件《爱吃糖的老虎》回答问题,小结本课。
1、老虎为什么牙疼?
2、糖为什么坏掉牙齿?
3、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总结和评价。
通过学习,幼儿了解了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幼儿还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总之,是把枯燥的科学活动与语言活动、健康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六
1、知道蛀牙产生的原因和保护牙齿的方法。
2、能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
3、树立保护牙齿的意识,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重点难点。
能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给幼儿讲故事,《蛀虫大王》的故事。
2、提问:故事里的蛀牙大王为什么会有蛀牙?
二、幼儿观察讨论怎么会有蛀牙的?
1、请幼儿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怎么样?
2、请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牙宝宝上有没有洞洞。
3、讨论:怎么会有洞洞的?
三、通过观察,了解酸会腐蚀牙齿。
1、请幼儿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2、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3、讨论: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提醒幼儿闻一闻醋的味道)。
教师小结:酸能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放在醋里会变黑变软。
4、请幼儿品尝桌上的饼干,吃完后照照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些什么?
5、进行小结:我们吃过东西后,嘴巴里会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来,不马上漱口的话,时间长了,这些食物慢慢的就会变的和醋一样很酸,牙齿就象刚才的蛋壳一样,会变的又黑又软,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洞洞。
四、请小朋友谈谈有蛀牙的感受:有了蛀牙会怎么样呢?
五、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宝宝?(边说边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六、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2、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做,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七、带领幼儿到盥洗室,幼儿用纸杯接水漱口。
八、活动延伸。
阅读区:投放《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绘本。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通过故事来抛出问题,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会蛀牙,激发幼儿探索蛀牙的兴趣和积极性。整个活动以操作和观察的方式进行,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到牙齿的重要性,从而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听一听别人的想法,从而充分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其实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他们的想法大胆,有内涵,虽然有时候会很夸张,但是对于他们的年龄层来说,思维是相当活跃的,教师应为其创造机会。所以,我在活动中不断鼓励孩子们进行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能知道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七
活动要求:
1、师生共同创设环境,使爱护鸟类活动深入人心。
2、发挥幼儿想象,利用自己的手来画手形鸟。
活动准备:
1、教师在墙面上布置好一棵大树妈妈,大树头饰一个。
2、颜料、彩笔、彩纸、剪刀、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用情景故事引入主题。
1、教师扮大树妈妈:“小朋友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有许多树叶宝宝,它们都非常喜欢和小鸟玩,小鸟也很喜欢我温暖的怀抱,可是冬天,树叶宝宝都到土壤妈妈那里去了,小鸟也飞走了,现在春天来了,树叶宝宝也回来了,可是我的小鸟朋友去哪里了呢?我们真的很想念小鸟,请小朋友帮我们把小鸟找回来吧!”
2、师:怎样才能帮大树妈妈把小鸟找回来呢?(幼儿讨论)。
对了,我们可以用小手画小鸟,画好了贴到大树妈妈身上。
二、示范演示。
1、今天画的小鸟与以前不同,请小朋友看看你的小手象什么?
2、用颜料涂在手心手指上,然后小手平放在彩纸上用力摁,最后用记号笔画小鸟的眼睛和嘴巴,并剪下。这样画出来的小鸟我们叫它是“手形鸟”。
三、幼儿练习。
1、手心里的颜料要保持干净,不能弄脏、弄花。在大拇指里画上眼睛和嘴巴。
2、沿手的轮廓剪下小鸟,即为手形鸟。
四、讲评。
比一比谁画的小鸟是快乐的小鸟。每个幼儿可在小鸟的身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好了,让这群快乐的小鸟飞回到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大树妈妈:“谢谢你们帮我找回了小鸟,你们真是充满爱心、心灵手巧的好孩子。”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八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几颗糖果。
2、教师准备:软糖、巧克力、牛奶糖、棒棒糖、棉花糖等各种糖果。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话题。
1、教师出谜语: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2、幼儿自由讨论,猜谜语(糖果)。
3、教师请一个幼儿吃糖,让大家现场感受糖宝宝变小的过程。
二、糖果点点名。
1、请小朋友们分别介绍自己所带的糖果名称,比如:棒棒糖、椰子糖、水果糖、棉花糖等。
2、引导幼儿说说:你带的糖是什么样的呢?(从软硬、颜色、形状、包装等上面进行比较)。
三、糖果尝一尝。
1、幼儿剥开自己的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幼儿感受: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变小了)。
3、师幼一起念儿歌《糖果宝宝》: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四、拓展教育。
1、引导幼儿说说糖吃多了的.害处:牙齿疼痛、长虫牙、牙齿脱落。
2、怎样预防和保护牙齿:引导幼儿说出少吃糖,不能多吃糖。吃过之后要漱口。
3、教师:刚才我们吃了糖果,要怎么样啊?(漱口)。
4、幼儿分组排队漱口。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九
亲爱的朋友们:
鸟类是自然界的精灵,是人类的朋友,它不仅具有观赏、科研价值,而且是森林害虫、害鼠的重要天敌,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爱鸟护鸟,人人有责。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主动学习鸟类保护知识,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积极宣传爱鸟护鸟、保护野生动物的'重大意义。
2、做好迁徙候鸟的监控,严防禽流感入侵。
3、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湿地,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
4、不伤害、不捕杀野鸟,不掏鸟窝,不拾鸟蛋,不笼养野生鸟类。
5、对伤害鸟类者主动劝说,发现捕杀贩卖鸟类的不法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6、拒食野鸟等野生动物,并劝诫亲朋不食用野生动物。
7、见到伤鸟、病鸟,及时与野生动物主管部门联系,并妥善救治。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积极加入到爱鸟护鸟的文明行列中,自觉维护环境,以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打鸟、捕鸟、破坏鸟类栖息地为耻,自觉保护与我们一起生活的“小邻居”,为建设文明和谐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xxx。
2017年xx月xx日。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
指导幼儿进一步学画背面人物,并参与墙饰的布置。
1、带领幼儿观察小鸟,同时观察小朋友在抬头观看时背面的形态和特征。
2、纸、彩色笔、小鸟等。
1、请若干幼儿站在墙饰前抬头观看小鸟并做各种姿势,引导其他幼儿观察背面人物的.形态、结构。
2、指导幼儿画出举起双手的背面人物。
3、帮助幼儿将画好的人物剪下来粘贴在墙饰下部。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一
1、能积极参与讨论活动,想出保护鸟类的方法。
2、增强保护鸟类、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多媒体课件;幼儿看过有关鸟类与环境的图书。
1、认识鸟类,了解鸟类与人类是有关系的。
(1)出示图片,引出小鸟。
(2)讨论:小朋友认识哪些鸟?(幼儿自由回答)(3)师:老师这里也有很多鸟类的图片,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结合ppt讲述)捉虫能手--燕子、喜鹊;森林医生--啄木鸟等;森林音乐家--百灵鸟、黄莺、山雀等;捕鼠能手--猫头鹰;会说话的鸟--鹦鹉;会开屏的鸟--孔雀……(4)小结: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小鸟,还知道小鸟是和我们人类有关系的。
2、教师讲述故事《保护鸟类》。
老师边讲故事边放ppt,故事讲完后提问;(2)师:听完这个故事,你知道小鸟为什么要罢工吗?(因为猎人打死了小鸟的同伴)(3)师:猎人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不能伤害小鸟?(小鸟能吃害虫,是人类的朋友)(4)小结:听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小鸟能吃害虫,保护森林,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
3、讨论(1)师:大家都知道鸟类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帮助,那有哪些保护小鸟的好方法呢?小朋友自由讨论一下。
(2)幼儿分享讨论结果。
师:有没有小朋友愿意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分享给大家听一听。
故事:保护鸟类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国家叫呼呼国,那里有美丽的森林、草原,到处能听到小鸟在歌唱,看到小鸟在忙着捉虫。
有一天,树林里忽然传来了"砰砰"几声枪响,只见一个猎人提着枪,高兴地喊:"我打中了!哈哈!"小鸟们看到后都伤心地哭了,它们又失去了一位好伙伴。小鸟们唧唧喳喳地开起了大会,决定举行大罢工,什么工作也不做了,离开呼呼国。
这个消息给蝗虫们听到了,许多蝗虫都飞来这里,因为它们觉得这里最安全。还有毛毛虫、粘虫等所有的害虫都来了。"嚓嚓嚓"、"沙沙沙",树叶没有了、草地没有了、庄稼没有了、森林没有了。
没有了树木、森林,呼呼国到处是风沙;没有了庄稼,人们要挨饿;没有了草地,牛羊也饿死了。于是呼呼国展开了一场灭虫大战。小鸟们也来帮忙了,人们非常感动。
从此以后呼呼国的人们再也不伤害小鸟了,大家都关心、爱护小鸟。呼呼国每个人都爱护鸟类,这儿成了鸟儿们的乐园,害虫再也不敢猖狂了!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二
1、了解龋齿的危害,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感知正确的刷牙方法。
2、喜欢刷牙,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课件“牙齿的.秘密”、牙齿模型。
一、我的牙齿——认识龋齿的危害和预防。
1、(出示画面)“它是谁?在牙齿上干什么?”
2、(观看课件)“东东的牙齿怎么了?”(变黑、有小洞)。
3、还看见了什么?(小结:原来东东的牙齿蛀掉了,我们把这颗牙齿叫做龋齿)。
4、检查同伴的牙齿,看看有没有蛀牙(在交流中教师进行简单的统计)。
5、蛀牙好不好?会带来什么坏处?(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6、小结:一旦有了龋齿,吃东西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很难受。
二、我会刷牙——了解刷牙的作用和方法。
1、你是怎么保护牙齿,不蛀牙的呢?(请牙齿好的幼儿来介绍经验)。
2、刷牙的确是保护牙齿的好办法,那你们是怎样刷牙的?(幼儿个别经验再现)。
3、正确的刷牙应该是怎样的呢?(出示牙具模型,介绍牙齿的构造和名称:上牙、下牙、咬合面)。
4、利用牙具模型示范讲解刷牙的过程: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牙齿的里面也要刷。(教师每介绍一个动作都请幼儿模仿做做看。)。
5、我们一起来做做看。(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刷牙操)。
6、看看刷牙了之后会怎样?(观看课件第四部分)。
三、天天刷牙——活动延伸,愿意每天刷牙并记录。
1、(出示刷牙记录表),记录表上的文字、图符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鼓励幼儿每天早晚刷牙后进行记录。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接近危险物品,不做危险的事。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小朋友玩危险品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总结:尖锐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水、火、电、气。
三、寻找危险品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个角落寻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记录进行交流,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不安全的预见能力。
四、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
1、鼓励幼儿讨论预防受伤的方法。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游戏。
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幼儿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正确方法。
2、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玩法。
活动延伸:
家园共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反思:
1、因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
3、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四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2、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发展想象力。
3、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鸟的意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实物投影仪一台,幻灯片若干(配乐朗诵散文),录音机一台、图片各一张。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神奇的魔术棒,看一看它会变什么小动物?(教师变魔术)对了!是小鸟。”
2、师:“在大森林里,有许多许多大树,大树上有许多许多小鸟,小鸟都爱唱歌,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幼儿想象表述)。
3、过渡:“小鸟的歌真美!真神奇!让我们来听一听……。
4、观看幻灯片。
5、幼儿跟着朗诵散文。
保护鸟类幼儿园教案中班篇十五
1、知道眼睛的作用,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注意用眼卫生。
3、大胆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电脑课件故事图书图片拼图操作盘音乐。
1、谜语激趣、引入课题。
师:那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师:对了,是眼睛。你们怎么知道的呀?(出示图片课件)。
师:哦,眼睛能帮助我们看东西,那我们还能用眼睛干什么呢?(幼:看东西、看书、看电视……)。
你们看看老师的眼睛还能做什么?”(师用眼睛表演生气、高兴)。
2、自由探索、获得感知。
师:眼睛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你们知道要怎样保护眼睛吗?谁愿意来说说。
这里也有很多关于保护眼睛的资料:小朋友可以这儿看一看、想一想图片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并把它们分一分、贴到黑板上,然后把了解到的保护眼睛的方法记录在我们的表格上;也可以拼拼图看看你发现了哪些方法,还可以看电脑、看图书,看看你们发现了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
3、分享交流、提升经验。
师:(以拍手的方式引导幼儿集合)小朋友可以和自己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
师小结:小朋友知道了很多保护眼睛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它们吧。(播放课件进行小结为幼儿展示正确的用眼方法和保护方法)。
别忘了要多吃水果蔬菜,让营养均衡,这样我们的眼睛才能更亮更有神哦。
师:眼睛让我们看到了蓝天、白云、小鸟,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它是我们重要的朋友,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让它永远明亮。
4、情感体验、加深感知。
师:看了这么久,眼睛也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做《爱眼健康操》,休息一下吧——。
在音乐中,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跳,律动出室,活动自然结束。
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明白眼睛的作用,通过合作研讨,得出保护眼睛的方法来,又经过课件的`展示强化了幼儿的护眼意识,懂得眼睛的重要性。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讨论活跃,轻松的学到了护眼的方法。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兴趣。但在自由探索获得感知的过程中,有部分幼儿参与不够的现象,在此环节应加以改进,争取面向所有幼儿。
在生活学习中,孩子总是没有保护眼睛的意识,看电视时间长,动手时姿势不对,这些都可能诱发孩子近视。通过此活动让孩子知道眼睛的作用,从而形成自觉护眼的好习惯。
小百科: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通常眼睛是球状的,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09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