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也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想要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案例和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一
凯儿: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你步入了六年级。就这样长大了,高高的个子,却还是幼稚的脸庞,你越来越独立了,也越来越要求自我,多了些叛逆和倔强。
你这个年龄正是儿童期与青春期的交接点,妈妈早有了思想准备,来迎接及面对你的各种变化。可是又总觉得来得太快,有些兴奋,又有些欣慰,还夹杂一丝丝失落和无奈。
妈妈每天忙着工作,忙着家务,整天都是些琐碎事儿,可是等静下心来,已是深夜。
每晚给你关上房灯,看着熟睡的你,儿时尿布时代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面前,像一幅幅画面……此时的你好像长满了羽翼的小鸟,就要展翅高飞了,看着你就要翱翔苍穹,我的心里有许多不舍与留恋。
可是孩子,你终究要长大,要离开妈妈,和你每天的相处,那将是妈妈一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这种幸福应该感谢谁?即使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也要感谢上帝,是上天赐给我一个乖儿子、一个好朋友,世间有什么能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妈妈因为有了你,感到了无比的温暖。
儿子,你常问我:“妈妈,你原来学过的知识怎么都没忘记?你原来所学的和我们现在学的一样吗?我不会的题,你能教到我高中吗?”
儿子,你不知道,为了你,妈妈抽空看你的辅导书,读你的英语书,妈妈离开学校10多年了能不忘吗?但是妈妈每天都和你一起学习,我相信,我一定不会落伍的。
儿子,最近你总是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有时还吓唬我说:“不和你玩了。”
你一直都是很信任我的,不是吗?学习中的难题,生活中的事情,你都会事无巨细的跟我倾诉。妈妈也是从你那个年龄走过来的,你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对你的身体,对你的学习都会有影响。“心烦必定乱,不败才奇怪”心要静,好的心态才能成功。
明年就要小学毕业了,虽然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这也是你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我和你爸爸都很重视的。
今年假期你也亲眼目睹了胖姐姐(朋友的孩子)升初时她爸妈为了上好点的中学是多么的辛苦。好的中学都很难考,要努力。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实现你的目标!
可是妈妈总是对你有更高的要求,不知是否过分?
第一,妈妈希望你学习的时候更专心一点。
第二,妈妈希望你的字能写的更好写。
字如其人,虽然你不能写的像书法家那样,至少写的要工整吧!通过假期的练习,你的字进步挺快的,盛老师都夸你的字有体了。你常说人个高,五官端正好看,那么你写的.字是否太小了,让人感觉没伸展开,小气,不大方呢?记着:把每次写字都当作是要展示你的书法作品,我想那样,你会收获更多些。
第三,妈妈希望你对时间安排、缓急的分别能明确的认识,这也是我最操心的。
你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别事情的缓急先后,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
比如,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写的、读的、背的,你总是先读、背后写,你也知道你背文章比较慢,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是否调整下顺序?先写,最后背。如果背的不太熟,明早还有时间。
中午放学有时有作业,一回家你就坐在地上看课外书,吃完饭就1点多了,然后你才写作业,等写完,就匆匆去学校,根本没时间检查,更别说午休了。
也许妈妈时不时的着急要和你签约,你不耐烦了吧?儿子,你还可以和以前一样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写在我们家的意见簿上呀,说出你的理由,我会接受的,人只有不断的改正错误,才会不断进步的。
儿子,妈妈爱你!你是妈妈的骄傲,妈妈还会像以前那样当你的营养师、按摩师和后勤部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目标而加油吧!
你的朋友:妈妈。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二
1.会写8个生字,认识13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自己处理事情,培养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写卡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
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领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
1.出示“拍、投、扔”,学生开火车拼读这三个字。
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记住它们。分别找学生来做一做表示拍、投、扔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到它们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2.在课文中还有一个字也是表示动作的.,出示“举”,学生拼读。说说识记方法。做一个举的动作。
课文中的词语“一举一动”是什么意思?即,每一个行为和动作。
读第1自然段第一句话,然后学习“圈”。学习它的两个音,各组一个词。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完成课后习题1“读一读,写一写”。
3.出示“聚精会神、兴高采烈”,拼读“聚”、“精”、“烈”,说一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完成课后练习2。
4.出示“陪”,开火车拼读,组词,说说识记方法。
5.出示“耐心”,学习用“耐”组词,说说识记方法。
6.出示“融”拼读,课文中的“融到一起”是玩在一起的意思。这个字,也写出了儿子和大孩子关系由紧张变为融洽。
7.出示“另”识记。
8.出示“观众”一词。拼读。
9.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学习“注、影、默”。
10.朗读课文。复习生字。
第二课时。
1.复习生字,再读课文。说一说,学了这一课,明白了什么道理?
2.完成课后习题2.
3.书写本课的生字。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四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圈。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投入”“聚精会神”“兴高采烈”等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自己处理事情,培养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学会8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教学难点:
学习自己处理事情,培养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学。
根据预学单提示进行独立预学。
二、交。
1、同桌间互读,并互教互学。再次记录疑难。
2、小级进行交流所学所得,会的教不会的。
3、全班分小组进行汇报:将解决不了问题呈现出来。
结合汇报:老师以学定教。
三、导。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
给老师点评一下。想不想超过老师?首先要把清生字障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拼读并组词。
2、找出较难的字(聚,融,)集体学习。
出示“融”拼读,课文中的“融到一起”是玩在一起的意思。这个字,也写出了儿子和大孩子关系由紧张变为融洽。
出示生字:拍、投、扔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记住它们。分别找学生来做一做表示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到它们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在课文中还有一个字也是表示动作的,出示“举”,学生拼读。说说识记方法。做一个举的动作。课文中的词语“一举一动”是什么意思?即,每一个行为和动作。
3、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一句话,然后学习“圈”。学习它的两个音,各组一个词。
(三)分自然段朗读。
1、互读课文,相互听准字音。
2、找到第3自然段中两个成语。
(四)用自已的话讲讲这个小故事。
(五)写字。
一看,二描,三写,四对照。
1、四个表示动作的:拍、投、举、扔。
2、这四个字有相同的特点是什么。(左右结构的字)强调左窄右宽。
3、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四、测。
完成当堂检测单。
五、评。
利用同桌评,小组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四
1、要求幼儿有感情的完整讲述故事。
2、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
3、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体验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有感情的完整讲述故事。
难点:自制表演道具。
活动准备。
2、cd、录音机。
3、皱纹纸、彩色纸、布、磁铁、曲别针、胶水、蜡笔、剪刀、小木棍、桶、绳子、雪花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小猫钓鱼》的图片让幼儿看图片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教师:“之前的语言活动中我们学习了看图讲述《小猫钓鱼》,小朋友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讲得非常精彩。现在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客人听”要求幼儿有感情讲述,注意表情语气。
(二)基本部分。
教师小结:故事《小猫钓鱼》中我们需要准备猫妈妈、猫弟弟的头饰,花蝴蝶、蜻蜓、小鱼、小河、鱼竿、花、草、树、太阳等道具。
幼儿讨论{2}这些道具可以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可利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我们现在就开始只做道具,来布置故事《小猫钓鱼》的场景。
2、幼儿制止道具及布置场景。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协助完成及布置场景。
3、情景表演。
一区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另一自由而当解说员,两组幼儿互换角色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像小演员一样表演了故事《小猫钓鱼》,表演的非常生动。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引导幼儿说出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今天留给小朋友一个任务,回家后用“一心一意”说一句完整话。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明天我们大家一同分享。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五
1、正确书写和认读课文的生字。
2、给出偏旁部首:“钅”、“犭”、“心”,能列举出已学过的字(包括本课文中的)。
3、能有感情地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稍有提示或无提示情况下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结实课文关键词语“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并举例说明。
(1)用自己的话概括小猫变化的原因,从它身上看到了什么。
(2)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3)能勇敢地承认自己所做过的三心二意的事,并表达自己学了课文后将怎样去做的决心。
(采用马杰的“行为目标”,用行为样例描述教学目标,涉及学生情感方面的变化,采用格伦兰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想结合”的方法陈述目标。)。
学习任务分析。
1、学生的起点能力:
(1)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偏旁:“心”、“犭”,在对“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词的掌握上有日常经验。
(2)在技能方面,已拥有根据课文注音正确朗读课文和学习课文后复述课文的能力,能初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习新课文以巩固学生阅读方面的技能,练习说话的能力。
3、课时:三课时。新授、复习、练习并重。
教学过程。
一、知识新授阶段。
1、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呈现一幅小猫钓鱼的故事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回答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就是图片中的故事。
2、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课题“小猫钓鱼”(板书课题)教师朗读课题,学生跟读。
(2)学习课题中的两个生字“猫”、“钓”(卡片显示,并以异色表示偏旁)。
(3)看了这个题目,小朋友从中获得了那些信息(提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分析)。
(4)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的不同语气。要求学生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边听边思考,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3、分段讲授理清课文脉络。
1~3小节。
(1)提问:课文中描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板书)。
小猫为什么开始钓不着鱼?(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让一个小朋友朗读第二、三小节。请其他小朋友思考这两小节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总结学生答案,解释:蝴蝶飞来的时候,小猫已不是第一次放下钓鱼竿了,所以这里用了“又”字。(体会连词“又”字的用法)。
(3)学习3个小节之后,讨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猫?(学生讨论并回答)课文中有一个词是描述它的,请把这个词找出来。(板书“三心二意”)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概括其含义。(从小猫的行为表现引出“三心二意”一词,并让他们尝试解释生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
4~7小节。
(4)让一个学生朗读小猫的话,并让小朋友们思考,如果你是猫妈妈,你怎么回答小猫的问题(训练学生口头表达及理解力,激发学生创造性)。
(5)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猫妈妈是怎么说的。指导朗读猫妈妈的话:“钓鱼就钓鱼,不要这么三心二意的。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到鱼呢?”(指导学生把握字词的轻重,体会反问句的语气)。
(6)小猫听了猫妈妈的话后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并读一读。
(7)找出课文中的一对反义词。(板书)。
(8)教师提问:前面大家经过讨论,得出这是一只三心二意的小猫,现在读了课文的后面部分,你觉得这又是只怎样的小猫呢?(板书学生答案)之后,教师总结。
4、集中学习课文新字词。
(1)“猫”“钓”复习“犭”,让学生回忆同是“犭”的字还有哪些。(板书学生答案)学习新的偏旁部首:“钅”
(2)学习生字:鱼竿一条鱼三心二意,巩固已学过的偏旁“竹”,“心”,列举其他例子。(板书学生答案)。
(3)学习生字“怎么能”,注意字的结构与发音。
(4)读一读重点词汇“三心二意”“一心一意”“怎么能”“不一会儿”
二、知识巩固阶段。
1、集体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以及小猫和猫妈妈各自的语气。
2、加强难点学习。
(1)“……又……”造句。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六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讲授了这节课,选择这节课的初衷是源于对教材文本的思考。这是一篇蕴含哲理的小故事,主要讲述的是父亲陪儿子在操场上玩,正当儿子玩的很投入的时候,及个大孩子把球抢走了。父亲要帮儿子把球拿回来,可儿子相信自己能行。儿子在等待中接到球和大孩子玩在一起。发生在儿子和父亲之间的这件小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同时,在家长开放日这天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这一课,也是希望能带给家长们一点触动,少帮孩子解决问题,多交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全文主要以对“长大”的认识为主线,通过分析儿子和父亲在整个事件中的变化为线索,感受儿子长大的同时,父亲也在成长。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第2-4自然段写了儿子和打孩子们晚秋的经过及儿子发生的变化。第5自然段点明主题:孩子,你长大了。全文教学采用抓重点词语感悟人物情感的方法,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
上课开始我以父亲的话导入,让学生们找一找这句话是谁说的,读一这句话,想一想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呢?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考通读全文,根据提示,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文中的主人公是儿子和父亲,那么你是在哪知道的呢?从而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第一自然段还交代了时间、地点。抓住“陪”字,说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关注。
第2自然段重点抓住“投入”说明男孩玩得很开心,从父亲“望着”儿子,“一举一动都不放过”可以看出父亲很在意儿子,生怕他出意外,可见这是一位很慈爱的父亲。同时对比“男孩儿一会儿拍球,一会儿又使劲把球投向篮圈”和“不一会儿,几个大孩子跑过来”中的“一会儿”表达的含义不同,一个“一会儿”表示一段时间后做一件事,两个“一会儿”表示很短时间内做两件事。
第3自然段,抓住描写大孩子动作的词说一说这是几个怎么样的大孩子,从而体会男孩子此时的心情,猜测父亲会怎么想这么做。
第4自然段是重点学习的`段落,这一段分成的三部分出示,第一部分是父亲的举动相帮儿子要回球,第二部分是小男孩的话体现出男孩的自信,第三部分是小男孩的做法。重点抓住描写小男孩动作的词,通过“聚精会神”“等待”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男孩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即找到机会与打孩子们一起玩球,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同时,抓住“融”字,让学生们说一说男孩是如何和大孩子融在一起的,以及和大孩子比小男孩身上多了一些什么品质,孩子回答是懂得分享。
第5自然段父亲的话是全文的总结,对这句话,我引导孩子从三个层面上去理解。首先请孩子说一说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父亲此时此刻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回答,高兴、骄傲、自豪。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父亲的话。第一,父亲坎看见自己的儿子可以独立解决问题,他心里十分高兴,于是他对孩子说:孩子,你长大了。第二,看见孩子这么勇敢并且机智地把问题解决的这么好,他为孩子感到骄傲,于是,他会孩子说:孩子,你长大了。第三,未来的路还很成,此时父亲相信,儿子在面对成长道路上的难题是,一定能很好的解决,他对孩子充满信心,于是他对孩子说:孩子,你长大了。父亲此时心情很复杂,但是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孩子,你长大了。通过读文引导孩子一、体会父亲的苦心。
最后,将文章的情感推向**,我们的父母和文中的父亲一样,总是担心我们这担心我们那,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在父母的关爱下,每一个孩子都在茁壮成长,引导孩子回忆自己上学以来的一些小变化,从而体会自己也长大了。再读一读准备好的句子,进一步把相信自己这一主题进行升华。
本文中所有的情感都来自于文本中关键词语的感悟和分析。对低段的孩子来说,感性因素比理性因素更能刺激孩子的求知欲。我想课堂中能产生这样的氛围,与我尊重孩子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说出自我的体验、感受,允许他们有个性化的观点、见解是密不可分的。体验,是我学了新课标后最深的感触。我觉得“体验”这词应该是《标准》的新取向。因为在新课标中,“体验”一词成了整个文本的一个关键词,它贯穿了新课标三个部分的主要方面。当然要让学生说出自我独特的体验,首先我们要用鼓励的目光,赏识的微笑让学生感觉到你在尊重他,你在重视他,无论他的体验如何,你都会给他自我保留的空间,即使他的体验有误你也能委婉地给孩子正确的导向。我想,只有我们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予孩子们真实感受体验的机会,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思考空间,给予孩子们畅所欲言的机会,才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中真正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也才有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七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记”等七个生字。
2.正确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了解短文的意思。
5.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掌握两种识字方法,认识七个生字,正确读词语,读句子,会看拼音写句子。
2课时
1.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或资料。
2.学唱有关春天的歌曲。
3.春景图课件。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互相鼓励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出上面三行和下面两行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两种字,在学生自主归纳的前提下,引导其发现两种识字方法。)
4.小组赛读。
5.出示含有“评”、“访”、“记”等七个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词句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1.开火车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对又好。
2.出示春景图课件,感知词语大意,可以鼓励学生选词语说句子。
1.自由拼读,读后工整书写。
2.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者在班内展览。
3.全班齐读书写的句子。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指名读,说说短文写了什么?
3.教师出示花园、果园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背诵。
4.自由练背。
5.小组赛背。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优美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教师播放有关春天的歌曲,学生自由跟唱,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口语交际。
1.一年之际在于春,古今中外的人都赞美春天,你知道哪些词是描写春天的吗?(学生说几个词,教师板书。)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词语和句子,请大家快速记几个,一会儿说话时用上一些。(学生看大屏幕,边读边记。)
2.教师出示春景图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倾听,然后同桌互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3.除了刚才看到的和听到的以外,在春天里,你还发现了哪些变化?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看到的春天,收集的图片或画的图画,说后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1.学生动手贴、画春景图(可以课前布置学生画春天,以便课上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选贴画材料,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也可以独立做画,画出美丽的春天。
2.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内容。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派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八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太空生活的有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
1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先自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
2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提问:太空生活有哪些趣事呢?为什么会这么有趣呢?
二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
三学习生字。太空生活趣事多优质课教案。
出示生字。将生字连同词语一起出现。(课件)先呈现带拼音的词语,然后将拼音去掉,再将不是生字的字去掉,留下生字,让学生认读。
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点播生字课件)。
二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这些有趣的太空生活,想不想把这些事介绍给别的小朋友听啊?先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得一点都不错。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3?全班整体检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读得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是: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要让人觉得惊奇。
2?全班比赛。
四整体感悟,了解“失重”
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
五写字。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把每部分写得瘦、长一些;有些字左窄右宽(杯、件、住、须),有些字是左右大致相等(能、飘)。
(2)精讲解,多示范;先描红,后临写。
让学生在观察老师书写的过程中感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规则、运笔方法。
六实践活动。
查阅太空生活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资料袋:太空吃饭讲究多。
太空餐桌是特别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盘等餐具,桌上装有水冷却器和加热器。吃饭时,宇航员必须先把脚固定在地板上,把身体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飘动。面对摆在餐桌上的饭菜,千万不能着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夹饭、张嘴、咀嚼一连串动作的协调。端碗要轻柔,动作太猛,饭会从碗里飘出去。夹饭、夹菜要果断,要夹准、夹住,使用叉子效果最好。
饭菜夹住后,张嘴要快,闭嘴也要快,因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闭嘴它也会“飞”走。咀嚼时节奏要放慢,细嚼慢咽利于消化,还可以减少体内废气的产生和排泄,避免宇航生活环境的污染。在太空吃饭最忌讳的就是边吃边说,这样会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飞出嘴外,飘在餐厅或生活舱里,宇航员稍不注意吸进鼻腔就容易呛到肺里发生危险。
板书设计:32太空生活趣事多。
失重。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九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别人遇到了困难,你又是怎样伸出援助之手的?每个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写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
1、要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
2、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1、继续练习写叙事文,并学习、巩固通过主要内容的描写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2、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与人之问的真情,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二课时
一、连接本习作内容,做好选材准备。
请你写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
l、先进行同学问自由交流,相互启发。
2、再认真回忆个人经历,自己帮助别人 别人帮助自己
二、明确习作要求,确定习作材料。
1、比较分析所选事例,看看哪一件是印象最深的,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印象。
2、要把事情的经过和你最感动的地方写清楚。
三、树立事件发展过程,确定习作重点。
1、先引导学生体会“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2、再让学生回忆清楚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应比较,确定自己习作重点内容。
一、学生完成习作。
动笔前,让学生把主要部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指导重点放在“怎样叙述事件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写好后,读一读,认真修改一下。
三、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四、个人根据评议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十
1、会读14个生字,会写“快乐”。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朗读课文。
3、能感受自己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课件
1、我们中国有很多很多的节日,你知道有哪些?
2、哪个节日是属于我们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呢?
3、对,这一天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很多孩子都会以快乐、自豪的心情度过这愉快的一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请看:(播放课件)
4、让我们也一起来过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好吗?(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1、对同学们的节日表示祝贺,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看!(出示课文)这首诗歌读起来非常好听,你愿意自己读还是听老师读?先自己读读等一下老师再读。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打开书翻到107页。
2、课文读完了,哪位勇敢的同学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我该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为什么?你读课文的时候,你希望同学们怎么做?(学生读书过程中遇到生字教师马上出示生字卡进行纠正学习)
3、你愿意老师怎么读呢?好,老师就尽量按你说的做。刚才,你们给老师提出了希望,那我也给你们提个小建议。请你坐正身子,拿起书。
4、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怎么样?那你知道我为什么能读好呢?我告诉你一个小窍门,我把自己当作书中的小朋友去读呢,这样才能读好。你想不想读好呢?请你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小节练一练,一会儿,咱们比赛,看谁是今天的读书小能手!
1、读累了吧!咱们去玩玩好吗?闭上眼睛出发了。你听到什么?(放鸟叫声)你好像到了哪里?看(出示图片)到了这么美的地方,你有什么要说的?(景色、服装、心情三个方面来说)
2、有位作家叔叔把你们刚才说的话写成了诗歌,你能读吗?还有谁想读呀?
3、唧唧喳喳的小鸟给我们带路,和煦的风儿抚摩着我们,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心了别提有多高兴啦!一起读读。
1、我们刚才去了花园草地,现在到郊外走走好吗?(出示图片)咦,什么声音?仔细听,它好像在说话,在说什么呢?(出示:这个世界上,有你们就更加美丽,有你们就充满希望。)
2、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你们就更加美丽,有你们就充满希望?自己再读读第二小节(可以和别人商量商量)
3、瞧,我们小朋友今天是孩子,可等你们长大后,建设祖国就全靠你们啦,所以我也像花儿、小溪一样,对你们说“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2、所以,我们要“感谢亲爱的祖国,让我们自由的成长。……飞向我们的理想。”
你知道什么是理想吗?你有什么理想?
3、我相信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理想都能实现,因为,我们有祖国妈妈的关心、爱护。谁想感谢祖国妈妈?还有人想感谢吗?祖国想听听男同学感谢的声音。我想听听女同学感谢的声音。
2、我们会唱啊,跳啊,邀请老师、同学一起度过这快乐的时光。(出示:第四小节)谁想读读?谁还想读读?一起读读。
读着读着,我不禁想唱起来,跳起来,我们就唱唱跳跳,好吗?
(出示课文,放映歌曲)
1、唱完歌,你心情怎样呢?真的吗?那好,我们就把快乐写下来。(出示:田字格)
2、观察。范写。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十一
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声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导入:
今天,有四个声母要开个联欢会,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大家想不想看啊?
生:想!
师:第一个节目叫做:敲队鼓。小朋友知道队鼓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
师:我们可以看一看书本上的图。这就是小队鼓了。诶!在敲队鼓的时候啊,有一只小队鼓敲得特别带劲儿de、de、de、de,观众们啊就一定要认识它,它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d。
生:……
师:在读它的时候要轻一些,短一些。大家一起跟着老师来读。
生:……
师:d的样子怎么来记呢,小朋友们又要动脑筋想办法了。
生:……
师:噢!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想出办法来了啊(左下半圆ddd,小鼓一敲ddd)
师:老师怎么觉得这个声母这么面熟啊,好象前面学到过似的,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来想一想。
生:……
师:噢!原来和b点像,可是它们不一样,右下半圆是bbb,左下半圆是ddd。那么请小朋友们来写一写d,它是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先写半圆再写小棒,写法和b也不一样,b是先写小天线,再写半圆的。小朋友们要记清楚。
师:观众们认识了d之后呢,d就想找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大家看,声母d找到了哪些好朋友啊?(出示da、de、di、du)请小朋友们来拼读。(指名)
生:……
师:第二个节目开始了,叫做:小鱼跳舞。轮到它跳舞了,小鱼活蹦乱跳的,可高兴了。我们就来学一学,跳舞的小鱼t。我们一起来读。
生:……
师:读的时候要轻短。大家再来一遍。
生:……
师:在四线格里写的时候要先写竖弯,然后再写横。小朋友们练一练。
生:……
生:……
师:好,小朋友们很能干,方法也学会了,我们以后自己就能认识很多拼音了。
师:现在呢,两个节目已经表演完了,这些字母演员们啊要休息一下,它们就自己去找朋友了,d和t跟带声调的a、e、i、u交上了朋友。(出示)
师:有这么多,小朋友们会念吗?
生:……
小学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反思篇十二
师:听到响声,意味着钱塘潮很快就要到来了。
远处――响声越来越越大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白线。
观潮人――沸腾。
师: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抓住潮的声音、形态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3、分析第四自然段。
师:钱塘江潮终于到来了!作者接下来,具体描绘了潮来时的近景。
形态――白线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
声音――山崩地裂大地震得颤动。
师:抓住潮的形态、声音、颜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
请同学们朗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潮到来时越来越大的气势。
四、潮头过后的景象。
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学生说,教师补充并板书:
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江面风号浪吼江水涨了。
师:可见钱塘潮气势很大,即便潮过后还是留有余威,不管是潮来时的,还是潮头过后的景象都显示了钱塘潮作为“天下奇观”的奇妙与壮观。
五、小结。
师:这篇课文写了钱塘潮观潮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由远而近,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潮的形态、声音、颜色。
既正面描写了钱塘潮,又写了观潮人的反应。文中怎样写观潮的人?请学生复述,教师补充。(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盼人声鼎沸沸腾)观潮人很多,大家都很激动,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钱塘潮的奇妙,大家为它所吸引。
六、练习。
1、请结合所收集的有关钱江潮的资料,为大家直播钱塘潮观潮的景象。
2、请按时间顺序描绘一处景物。
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二、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雄奇壮美的景象,深化感情。
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景象,更深更透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感情,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我指导学生们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然后我来读,学生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抓住文章重点,整体感知教学,体会感情。
教学时我抓住文章重点,围绕“观”这个中心词,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首先用小黑板出示自学思考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钱塘江潮雄伟壮观景象的?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潮水雄伟、壮观的词句。小组讨论交流后师明确。由于导入新课时,已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通过读、思、议,明白了“仅如银线”是抓住潮来时的形状特点。在观看插图之后,再回到文中细细品评,学生陶醉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四、赏析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
教学中设计品文析句的环节,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第一段时,我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海潮的雄伟壮观,然后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加深理解了课文内容,进一步学习了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表达方法。
总之,从整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充分读,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练的环节因时间把握不够,如一词多义等的训练就稍显不足了。另外,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于提高。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通过这次教学,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弥补我的不足,尽全力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推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04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