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9 08:15:47
最新教师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3-01-29 08:15:47     小编:zd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教师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一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

我认为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培养自己在教育中智慧性行动的不二法门。在确定树立教学风格,形成教学思路,预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和能力,积累有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根据已有经验对各种可能性进行猜想和假设,教学情境准备的意向框架越周全,即兴发挥就越敏捷,智慧性行动也就越自然、越高效!热情是教育智慧性行动的点金石,没有热情的教师即使再有智慧,再机智,也不能在情境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所以,只有通过教师热情演绎的情境教学,才是一个展现自身智慧性行动能力的平台,所表现出的机智也越光彩夺目。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一位位教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下面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我的收获

其一,更加深入了解到一些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例中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更新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感受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懂得了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其二,更进一步了解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队伍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人幸福之所系。老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

二、努力方向

其一,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要博学求精。在学科知识上要不断的提高水平,还要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这对我们自己在教学方面也有帮助的。现在的教科书更趋于实用性和时代性。因此,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水平。

其二,在教学中应该不断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师的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要努力的完善自我,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做个永远的好“学生”。

其三,我要克服的是自己的不足。作为老师首先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很好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耐心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学生犯错误时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信任和帮助,而绝不是批评和惩罚。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面对面地平等交流,学生感到被理解和尊重,顾虑自然消除,有利于弄清事情原委;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坦陈自己的想法,我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

其四,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恳恳,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点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展开笑颜,努力提高课堂实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

总之,孩子是明天的希望,而教师则是托起希望的人。他们的成功便是我们的成功,凝结着我们努力的汗水。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完成我们未能完成愿望。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我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但我也相信在这片天空里,我们能绽放出自己绚烂的生命之花。

教师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二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我这几年一直教低中年级,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都将影响上课的效率。课堂要有效,老师一般都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习。而低中年级的数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的。如果计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谈了。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速度来照顾全体。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三

教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儿时记忆中大家如是说。

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又有假期好轻松。现实的声音环绕在我耳边。

教师,看着比谁都好,其实比谁都老,工资比民工都低,头发比和尚还少。老教师传授的心得体会。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我想象过,设计过,思考过,讨论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教育和教师在大家眼中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只知道,我喜欢学生,热爱教育。于是,我充满着好奇和疑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来到了中山---伟人的故里,文化的故乡。

入职之初,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管理事务,艰难的适应过程,都让我在深夜一次次反问自己:这是自己热爱的工作吗?这是自己理想的生活吗?为什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让人措不及防?但是,每天迎着第一缕晨光,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纯真的脸庞,听到一声声清脆的问候,我释然了;每个课堂上,看着他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理解问题后满足的微笑,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课余时间,跟学生们朋友般的聊天,听着他们孩童般的想法,或欢喜,或忧郁,但都是那么纯真可爱,那么真实自然,每当这时,发自内心的成就感铺满心底。我想,或许这就是教师的价值吧!凭着良心做事,用尽真心做人,这是我加入教师队伍后给自己的座右铭。争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是我坚持不懈的目标。在一年的新教师工作中,我积极从老教师那里汲取成功的经验,自己不断摸索教学、管理的方式和风格,我坚持用严厉公正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当初作为新老师,担心不受学生欢迎,学生犯错了,处理的时候就有了犹豫。其实,谁喜欢做被学生讨厌的老师呢?上学期我有一个学生,上课说话、自习课吵闹、剪奇怪的发型、说满嘴的粗话,甚至经常顶撞老师,全身充斥着戾气。从家长处得知,他小学就经常记过。我估量了一下情况,还是决定不退缩,坚决对他严厉对待,严肃处理,不希望一时的纵容,让他以为学校是他可以嚣张的地方。过程中当然收到了很多的骂声,也和他发生了正面的语言冲突。后来,在多次交涉,多次严厉教育下,他终于有了转化,上课认真了,自习课不吵闹,甚至会教育同学保持安静。但是他始终表现出对我的敌意,就像一把利剑,每次到班上都让我觉得冷箭到处飞。我没有把他的敌意放在心上,发现他的进步,及时在班上公开表扬他,私下也找他谈话。没想到,他告诉我一句话,让我震撼。他说:"老师,我之前一直觉得你针对我。"我只是静静地问他,"那你现在觉得呢?"他说:"后来我发现你并没有针对我,你对谁都一样严格,是我自己做得不好。我喜欢现在上进的自己。"当时,我转过身眼睛就红了。原来,学生总会能够理解的,能够理解对他的严其实就是对他的爱!现在,这位同学在大街上看到我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看到他阳光上进的样子,我知道自己没有做错。

一位成功的教师,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是我需要终身学习和探索的课题。除此之外,对于处于青春期初期的初中生,还需要一桶幽默的水。在很多学生心目中,老师总是高深的遥不可及,敬畏中不觉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我相信每位老师都是爱自己学生的,只是方式不同,交流沟通较少,让学生对老师的初衷产生了误会,不敢亲近。这对于一位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会斩断连接教学范围和学生心理世界的桥梁。而幽默就像是磁铁,学生难以抗拒。人总是喜欢快乐的,具有幽默感,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变化,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轻易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是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处于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自然也不能停止进步的脚步。研究生毕业,我欢呼雀跃,终于可以角色转换了,这对于做了二十多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兴奋的事情。然而在新教师工作一年中,我却感到了自己学识的匮乏,不足以让我游刃有余的处理班级管理,于是我开始了自主充电,在一年工作中,我不断阅读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书籍,从《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学校课程的过程》这类理论书籍,到《班主任兵法》《爱心与教育》这类实践性书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不断琢磨,不断改进;和老教师交流讨论,解疑答惑,并邀请老教师走进自己的课堂逐一指导点评,让我受益匪浅;向学生学习了解其内心动态和真实想法,不断更新自己教育心理学的知识。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我想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矛盾,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教师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四

在学习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后,发现新课标在加强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与文化素养积蕴的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给创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教育部门也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创新教育的研究也随之深入。

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出发,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展示阅读的成果,那么创新教育中阅读教学的价值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不可否认,这些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创新教育的进程。然而,在现阶段,在我们刚刚开始大面积深入研究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时候,已经暴露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一些课堂上常常听见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结束了40分钟。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性目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最外显的特征,同时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依托。而近来语文教学愈来愈舍弃“学科特征”,并在自己不该“管辖”的科目中行走,不少阅读课上成了“文化民俗课”“地理常识课”“戏剧表演课”“风光旅游课”……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语文教育专家对类似于这样的所谓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进行质疑,甚至提出比较严厉的批评。因为这样的课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实,老师们心里也很清楚,学生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其实学生的语文根基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当前的创新教育,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下面,我提出一点我的想法,和大家共同讨论:

一、基础知识的获得至关重要

目前,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倍加关注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诚然,实践能力的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是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如果没有厚实的知识作为基础,那么学习又该如何建构呢?这不禁使我想到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赖以自豪和骄傲的经验——强调“双基”的落实。尽管这曾经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过误区,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双基”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事实上,新课程实施以后,“双基”这一概念已经逐渐从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头脑中淡出。很多研究课,包括一些名师的观摩课,早已把字词教学的落实、文章结构的把握、表达方法的揣摩等抛诸脑后。这些东西到底需不需要?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回答:文盲不识字,但只要有了共同的话题,他依然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与你“对话”,我们能根据他的“对话”能力说他的“语文素养”好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他没有一定量的语文知识储备,不具备一定的语文表达能力,他不会阅读,不能用书面表达,更不用说后续学习或进入相关学科领域。因此,学习的创新完全应该从最基础的知识获得开始。尤其是语文阅读课,由于学科特征,它对于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感的长期训练、培养等更显得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忽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在这里我想通过一个案例说明一下:

应该指出,具体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而言,学习就是学生把已有知识进行有机的筛选、合理地转换、重新的建构,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即求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创新,所以我们在创新教育中,应该把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也就是说,研究与开展创新教育时,应把引导学生获得坚实的知识及其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二、重视求同与求异的有机结合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自己尚未发现的东西,于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就成了小学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核心任务。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中的言语特色,要求学生进一步欣赏、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并为学生提供发散性训练,创造性地解决课内课外学习和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运用过程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强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学习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

语文教学强调训练,并不是说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求与阅读教学和谐共生,相互交融,让阅读过程成为训练的有益载体,让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新型玻璃》教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我们自然赞成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的培养,然而,我们认为在大力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同时,应该避免产生偏激行为,即为求异则求异,认为凡是标新立异东西或别出心裁的东

西都是创新,而根本不去考虑其合理性、科学性、简约性,那么,我们的创新教育很可能就会步入一个误区。因此我们认为在创新教育中应该正确处理好求异与求同的关系,努力做到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使学生在原有的不同的层次上都能有所发展,都能实现创新。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认识到,引导学生在原有的,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事物、道理、想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修正,使其逐步提高、更趋完善就能够满足需要的话,就不必强求学生去另辟蹊径,因为在这样一个加工、改造、修正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同样能够被激活,同样能很好地做到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同步、辩证、有机的结合,同样能在貌似求同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了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而这样一个加工、改造、修正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三、要注重创新的过程而非形式与结果

长期以来,有关结果与过程的讨论已是老生常谈,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已是学科教育费时低效的瓶颈所在,在原有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研究创新教育的问题,就难免会陷入这个长期积淀的泥潭。

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提创新教育中并不在于他们能够发明什么新的事物,产生什么新的思想,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即遇到问题能否打开思路,能否从多方面的途径来考虑问题,能否掌握一定的创新的方法,是不是养成了创新的良好习惯,有没有锻炼自己勇于创新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所应该关注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超越现实,引导学生由学会模仿到尝试创造,由固定的想法到发散的思维,由随意的幻想到科学的想象,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潜能,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中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群鸟活动的场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鸟的天堂中鸟的形状还有……,鸟的颜色还有……,鸟的活动还有……”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令人不由得为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叫好。但当我们冷静地反思一下这个教学过程时,会发现以上的训练仅仅是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对一些简单的单项的词语的积累,而这样一个所谓的发散性的训练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完全是一种低效劳动,又能谈得上什么创新呢?

而特级教师王崧舟强调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自由发展。他执教的《爷爷的芦笛》就是他对学生精神生命的不断唤醒,是切实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佐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我们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创新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在四十分钟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还是相当重要的,也就是说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如何体现合理性与价值观,以避免给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机械地贴上“创新教育”这个标签。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关键又是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同时今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综合的、多向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时一定注重学生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我们不能把创新教育仅仅作作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喊在嘴上,也不能在宝贵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作一些无谓的所谓的创新。要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扎实的训练、自由的表达中进行高效的、自主的学习,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素质。应该说,创新教育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无法忽视,其实施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行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五

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加工作一年半来,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忙下,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潜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工作这些年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待,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一位能够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忙,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简单,大家用心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证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用心性和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倾听,将使我们教师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

内涵深厚。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0144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