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14:51:18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汇总16篇)
时间:2023-11-14 14:51:18     小编:GZ才子

读后感是我们对读完一本书后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涵。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可以先简要介绍书籍的背景和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结合个人的阅读体验,思考书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并对书中的思想进行思考和评价。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读后感更加有说服力。下面是一些优秀读后感的案例,希望能对大家写读后感时有所帮助。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一

我有一个习惯,过一段时间没书读了,就会到网上去搜畅销书,不是我迷信畅销书,倒是我有一种好奇心,看看到底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这本书,我想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必定有它的道理。当然,畅销书未必是好书,但小说式散文集《佐贺的超级阿嬷》确实是一本好书。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阿嬷(外婆)是个头小小的,满头白发,面目慈祥。心地善良的阿嬷很多,但聪明睿智的阿嬷不多,日本喜剧泰斗、作家岛田洋七的阿嬷是其中之一。

“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在财富上要小富即安,在精神上要勇于追求。

“自杀未免太奢侈了”,生命高于一切,只要看了《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就会珍爱生命,珍爱自己了。

“吝啬最差劲!节俭是天才”,对他人宽厚些,对自已严格些。

“人到死都要怀抱梦想”,有梦想,才有目标,关键还是追求梦想的过程要一步一步地走。

“你一笑,旁边的人也跟着笑了”,就让我们跟着阿嬷一起笑吧。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所讲述的是的昭广和他的外婆一起在佐贺度过的愉快时光。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后,父亲虽说:“只回广岛看看。”却因受核辐射而死去。父亲死去,因家境贫穷,母亲只好狠下心来,将年幼的昭广寄养在佐贺的外婆家。外婆家并不富裕,他们每天都用木棒在小河边拦来许多别人丢弃的菜边边,昭广每天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读书、爬树、摘野果子…他偶尔也会捡几根竹上,做个竹筏,和小伙伴们一起坐着竹筏去捕鱼。生活磨练了昭广积极乐观向善!让他更加坚强。

外婆十分节俭,小河边飘来不好的蔬菜,别人都会抛去嫌弃的目光,但邵广的外婆却总是说:“没关系,不要紧”洗干净炒熟味道还是一样的。

昭广当上棒球队队长时,外婆非常激动,甚至拿出省吃俭用赞出来的钱给昭广买新的运动装备。由此看出,外婆非希望昭广继续坚持努力,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总能在我迷途时给我指引方向,在我无助时给我帮助,让我奋发努力,坚持向上。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三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作者是日本的著名喜剧演员岛田洋七,他出生于1950年2月10日。这本书主要内容是主人公德永被寄养在乡下的外婆家经历。虽然生活极度艰苦,但是乐观的外婆总能把生活过下去,让日子充满创意、欢笑。

1945年8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因此德永失去了爱他的父亲,为了避难他被妈妈送回到了佐贺乡下跟随外婆生活。德永第一次看到外婆的房子,真的大吃一惊,那明明就是古老传说中的山姥伙食什么妖怪住的破茅屋,而且屋顶上有一半草已经被剥落,只随意钉着铁皮,但是就是这样的外婆,却有着不同的人生哲学,她经常说:“穷人最要做的就是要展露笑;人生就是总和力;人最不了解自己,却最清楚别人;有钱人要旅游,要吃寿司,订做新衣,忙死了。”

有一年夏天德永到朋友家玩,朋友送了他一个西瓜皮做的面具,德永很喜欢,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把西瓜皮放自己枕头旁边,可是一早醒来却发现西瓜皮面具没有了,原来是被外婆做成菜腌在盘子里。这真是能把贫穷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的超级外婆阿!外婆附近的邻居会给昭广各式各样的食物,而且总有各种理由,比如:“买的太多了......”“放着会烂掉......”“拜托你们帮忙吃吧。”德永外婆也不会特意向他们道谢,只是打扫门前时,会连邻居的门前也一起打扫干净并洒水。过年时也分送一些饼给他们。这就是德永外婆常常说的“让人觉察不到的体贴,才是真正的体贴”吧?德永跟着外婆生活的这些年,靠着外婆做清洁工的收入度日。

他们会捡门前河里漂流下来的蔬菜,唯独香肠和肉捡不到,可是也买不起。只有卖豆腐的来了,德永会被外婆叫去买一块豆腐,而且只买烂豆腐。因为那时候的豆腐不是像现在装在塑料盒子里。而卖豆腐的只要看见德永过来买豆腐,他就把整块的豆腐也故意摇晃成烂豆腐,这样就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他们。

让德永很感动的事情不止这些。因为经常跟外婆相处的邻居都被外婆的坚韧耐劳所触动,他们认同德永外婆的为人,所以德永才能经常吃到比肉还香的豆腐。很早失去丈夫的外婆就是这样一个人养大了自己的七个儿女也照顾了德永八年的时光。读完《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我被这样能言善辩、开朗豁达和头脑精明的外婆所感动。也正是这样的反应超快的外婆给了作者童年的影响,田岛洋七表演节目中的语言,题材也大都来源于跟外婆的经历。

这也成为了作者成长为一个著名的相声演员的启蒙者。感谢田岛洋七分享给我们这样一个温暖的,慈爱的外婆。我仿佛能够感到一个满面笑容的老人出现在我面前。她好像在对我说:“孩子,人生就是总和力,不要为生活的困难和一时的失意而苦恼。”为此我也要向朴素乐观的主人公看齐,在吃饱穿暖的物资富足的今天,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向上地过好每一天呢?我还记得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中了一双特步牌的凉鞋,厚厚的鞋底,鞋面也是今年流行的比较宽的亮片组合,最吸引我的是这些亮片还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得五光十色,可是价格不菲。

一想到我的好朋友穿的也都是品牌鞋,我就闹着让妈妈一定买!看了这本书里的德永和外婆在那么贫困的日子里还能保持如此的达观精神和满满的幸福感,我于是认真的反思一下自己。单纯进行物质的攀比是多么的无知和虚荣,人生一定还有比物质更重要的精神追求和远大理想。《佐贺的超级阿嬷》就是这样平凡一本的书,对我却有着闪闪发光的力量!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四

带着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此书,才知道书中的阿嬷和我之前想象的简直天差地别——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妇女。读完此书,我不禁感叹,阿嬷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妇女,但在“我”的心目中,坚强乐观、善良睿智,是一个有着魔法一般的超级人物。阿嬷就像是一道光,驱逐生活阴霾和黑暗,照亮了“我”的心灵、温暖着“我”的成长。

这本书中的小主人公名叫昭广,他的父亲因核辐射得病,很年轻就抛下妻儿离开了人世,他的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哥哥艰难度日。因为实在没有能力抚养他,母亲只好把八岁的昭广寄养在佐贺乡下的阿嬷家,也就是外婆家。谁知,外婆家也只有一间破破烂烂的茅草屋,生活并不比昭广原来的家里好到哪里去,但外婆性格开朗、乐观,她总能想出办法解决困难,让家里充满笑声。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的阿嬷说过,只有能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她把一根竹竿横放在河面上,挡住了上游市场里别人不要扔到河里的蔬菜、水果;她出门的时候总是在腰里系上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绑着一块大磁铁,一路走来,各种废铜烂铁都跟着来了;她没有钱给昭广学习剑道,就让他天天练习跑步,最后昭广成为了运动会的长跑冠军……我想,在昭广的心里,阿嬷就是他生命中的那道光,照亮了他的心灵,指引着他的人生。

那么,我的生命之光在哪里呢?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殷切期盼,还是妈妈苦口婆心的叮咛嘱咐,亦或是辛勤的老师们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我苦苦地思索着,找不到答案。

那一瞬间,我的身体像是穿过一阵电流,我仔细地看了看作者,不是我,可是,这段文字明明写的就是我的爸爸。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读:爸爸是个对待工作很认真的人,平时上班很忙,案件也很多,有时忙得都好几天回不了家……汹涌而出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难得和爸爸在一起的画面。

我突然明白,爸爸,就是我生命中的那道光。

有了这道光,我才会从小热爱学习。因为爸爸说过,只有努力学习的孩子,将来才能像他一样为人民服务。

有了这道光,我才会勇敢地面对学习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因为爸爸说过,只有不怕困难的孩子,将来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有了这道光,我才会在爸爸工作忙碌的时候,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因为爸爸说过,只有懂得体贴的孩子,将来才能成为祖国和人民的依靠。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五

我曾经读过一本叫《佐贺的超级阿嬷》的书。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岛田洋七八年在佐贺与外婆度过的生活。外婆是一个勤俭节约、乐观面对生活的人。作者阿嬷年轻时,嫁给了比她大十多岁的外公,生了五女二子。但是很不幸的是外公四十多岁就去世了。二十几岁的外婆,自己扶养七个孩子,很是辛苦,那时还是战争时期,经常东躲西藏。别人劝她改嫁,她却不要。非常不好的是,她最小的儿子,两三岁时,出了车祸,变成智障儿。但她仍然对人生微笑,从不说放弃两字。

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读完这本书,书中的外婆是多么的坚强,自己遇到困难,还整天对人微笑打招呼,她真是从来不会轻易放弃啊!作者外婆的精神应该值得我们学习,遇到困难不要轻易说放弃,与困难做朋友可能是一件好事呢!这本书也给我带来了〞笑面对一切〞这句我的座右铭。记得,那天我们班一起投票谁当班长,我被老师安排唱票。

〞李惠芬〞。

〞李惠芬〞。

〞李二娇〞。

〞聂万贤〞。

〞聂万贤〞。

他们的票数越来越多。最后老师一锤定音:李惠芬,李二娇,聂万贤当班长。我当时的心情非常糟糕,但我想起了佐贺的超级阿嬷,就在自言自语:“下次再努力,一定会成功的!”我的心情瞬间开朗。

是啊!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不开心。应该学习佐贺的超级阿嬷。那种精神,她遇到那么多挫折都没有愁眉苦脸,那我们何必为一点小事而伤心难过呢?让我们开怀大笑吧!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六

《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主要讲了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年幼的昭广被寄养在佐贺的外婆家,并跟外婆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外婆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所感染。书中的关于外婆有趣的情形不断地在我脑海里浮现,我把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片段和大家一道来分享。

虽然外婆家很贫穷,买不起早餐,但是外婆家的门口有一条“超市河”,河岸的上游有一个菜市场,里边总会漂出一些烂水果,而外婆却把这些水果当宝贝一样收好,等着晚饭吃。到了晚上,外婆会把这些水果拿出来,削了皮,没想到,这些水果并没有烂,只是皮的颜色不好看,外婆对此从没有抱怨什么,相反她总觉得自己运气不错。

这位超级外婆只是一位清洁工,拿的钱并不多,于是她每天都拖着一个大磁铁,扫着扫着,身后的磁铁就会沾上很多废铁。攒到一定时候,外婆就会把这些吸到的铁卖掉,用这个方法来赚更多的钱。

外婆还告诉昭广要微笑对待每一个人,只要你一笑,旁边的人也会跟着笑。还真的,只要昭广微笑地向邻居大婶问好,大婶就会给昭广一个包子。

外婆还经常说一些幽默的话,比如“游泳靠的不是泳裤,而是实力!”、“也许我们家空无一物,小偷来了,或许,还会给我们留下一些东西呢!”

外婆对孩子教育的宽容也充满了整个篇幅,她从不打骂孩子,更多的是鼓励和赞赏,她知道昭广英语考得不好,昭广很自责。她竟然这样安慰他:“咱们是日本人,英语学不好有什么关系?”。因为她知道,昭广是一个自觉而懂事的孩子,任何批评都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让他从自责中摆脱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昭广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起战后的日本要强很多,可是人们总觉得物质生活的改善总比不上欲望的增长。没钱时,不能去大饭店吃饭,不能出国旅游,买不起名牌衣服……因为这些原因,人们觉得不幸福,于是挖空心思去追寻所谓的“幸福”。阿嬷告诉我们:其实幸福不能被金钱左右,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

今后,我会像这位超级外婆那样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会享受克服困难的过程,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做一个快乐的阳光男孩。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七

近几天,我又一次地迷上了《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这本书以它感人肺腑的故事和积极乐观的价值观,给了我极大的感想。

这本书主要是说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岛田洋七的父亲只身“回广岛看看”却因核辐射而过世。因无力抚养,母亲只好将年仅八岁的昭广寄养在佐贺乡下的外婆家。虽然极度艰苦,乐观的外婆却总有神奇的办法让日子过下去,让生活充满创意,发现和欢笑。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优美的词汇也不少,如:急遽的变化、虚应奉承、前途黯淡、心境乐观、精神抖擞、嘟嘟嚷嚷、辗转、各式各样的店铺、四处转悠、丰盛可口、盛装打扮、程亮、蒙在鼓里、满怀不安、无法镇定、剥落、孤绝寂寥、专心致志、幽暗等等。这本书的精彩句段有:改变的不是世道,真正改变的是人自已。钱不够,不能去大饭店吃饭,不能出国旅游,买不起名牌衣服.....人们因为这些而觉得不幸福,于是挖空心思地去追寻所谓的“幸福”。幸福不是由金钱左右的,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

阅读完整本书后,我的感想很多:文中的阿嬷是穷人,但穷也穷得有滋有味。我认为人家穷人能活得这么好,更何况我们有些有钱人呢?关于母子离别这件事,本来就很伤感,作者亲身体会过,当然更难过。作者告诉我们,小时候他是多么难受,无父无母,还得习惯跟穷人生活,而且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有哪个痛楚比得上这样的痛苦呢?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还要学会忍受痛苦,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生活乐观积极的秘诀,也让我们知道乐观生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向文中的阿嬷一样,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八

早就听同事们推荐过此书,它能让人拥有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与孩子去阅览室借书时,一下瞟见它便顺手借来,孩子当时就问:“妈妈,这本书里讲的是什么呀?”,我顺口回答道:“好像是佐贺外婆的故事吧,很好看的!”

回到家,孩子立刻爱不释手地翻看起来,不一会儿便对我嚷嚷道:“什么呀,佐贺是个地名,这本书是德永昭广写的,讲述了他跟外婆一起在佐贺的生活,你也没看过吧,还说好看好看!”我顿时语塞,尴尬地笑笑说:“我也只是猜的,一会儿我就看!”真后悔,借书时应该翻看一下目录简介就好了,看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不可妄下定论。

才看了一半,我就问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生活得好贫穷!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阿嬷还把腰间栓一条绳子,绳子上绑着磁铁,吸回好多废铁了再卖钱!”我立刻回应:“是的,那是跟他们当时的年代背景有关,生活很贫困,可是,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很可怜吗?阿嬷在生活非常困难的时候都跟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呢?”孩子立刻又投入到书中,微微紧锁着眉头,似乎在思考。没过多久,孩子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地说:“妈妈,你看呀,外婆好聪明,她像一个预言家,能让德永昭广捡到完好的苹果和木屐呢。”“这些都是她从生活中仔细观察实践后得到的经验,这说明了什么呢?”我问道。“外婆是个非常节俭的人,也很聪明。”孩子立刻总结出来,又指着书中一句话念道:“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我欣慰地点点头,看来对孩子已有启发了,我也得加油把书看完才能更好地引导。

没过几天,孩子也会引用书中的话来教育我了,她先问我,“妈妈你看,他们那个时候的满分是多少呀?”“5分是最高分,相当于你们的.100分吧,各国的打分制度不一样,也有10分是满分的,还有用abcd等字母来表示考试成绩!”我耐心地回答着。“德永昭广的分数都是1分、两分,体育除外,他外婆说只要加起来是5分就行,你看,我的考试分数要是加起来呢?”孩子故意拉长了调,眯着小眼等待我回答,“你不会是每门课都只想考33分就行了吧?”我也故意反问。“当然了,哈哈哈……”孩子爽朗地大笑起来。“你可不能当真呀,外婆只是鼓励他要自信的,你要是真的每门课只考三、四十分,老师会怎么样对你呢……”“我才不会呢,逗你玩的!”说完,又故作神秘地开口道:“书中可说了,别太用功,太用功会变成书呆子的!””成绩单上只要不是零就好了……”我们在相互磨嘴皮中开怀大笑,其乐融融。

阿嬷的快乐教育经,也给了我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百读不厌。最后,与大家分享几句:

惹人讨厌的事情就是太招摇。

别人跌倒一笑置之,自己跌倒更要一笑置之,因为人都是可笑的。

让人察觉不到的体贴才是真正的体贴、真正的关切。

吝啬最差劲,节俭是天才!

时钟反着走,人们便会觉得钟坏了而扔掉。人也不要老是回顾过去,要一直向前走!

游泳不是靠泳裤,靠的是实力!

人到死都要怀抱梦想!没实现也没关系,毕竟只是梦想嘛!

聪明人、笨人、有钱人、穷人,过了五十年,都一样是五十岁。

只要能道声:“再回。”就是幸福。

如果能说“改天见。”就更加幸福。

要是能说:“好久不见。”就更加、更加幸福了。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九

岛田洋七的这本《佐贺的超级阿嬷》写的是岛田洋七与他的外婆发生的故事。他的外婆虽然生活不宽裕,但她总是开朗乐观、精神抖擞,作者在和外婆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懂得了幸福真正的含义,而我也在读书的过程中懂得了幸福真正的含义。

在超级阿嬷的快乐语录中,我最喜欢“吃什么药都一样”,如果让一些专家听到,一定会破口大骂。不过,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超级阿嬷不是依赖药物的人。阿嬷在日常生活中,相信睡得好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一有时间就拿着哑铃锻炼肌肉,真是个任何时候都不肯停止活动身体的人。

“聪明人、笨人、有钱人、穷人,过了五十年,都是五十岁”

“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游泳不是靠泳裤,靠的是实力”

“即使有两三个人讨厌你,转过身来还有一亿人”

……。

在超级阿嬷的哲学语录中,每一句话都让我得到了启发。我喜欢这本书,andyou?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十

当我合上岛田洋七写的《佐贺的超级阿嬷》一书时,当中的情节依旧历历在目,书上那个乐观坚强的外婆深深吸引着我。

这本书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昭广早年丧父,因母亲无力抚养,年仅八岁的他被寄养在佐贺乡下,与他的外婆相依为命的故事。尽管生活艰苦,但乐观坚强的外婆总有办法让生活充满温暖、力量和希望。

对于有些人来说,困难是块绊脚石,会阻挡他们前进的道路;而对于昭广和外婆,困难却是他们的垫脚石,让他们站得更高,望得更远。这样艰苦的童年,不但没有让昭广灰心丧气,反而锻炼了他的抗挫能力。外婆的那种乐观、开朗与坚强的精神,潜移默化中也影响和成就了昭广。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日益优越。面对困难,我们更应该乐观坚强,不是吗?记得有一次,我在外出足球集训中受了伤,右手臂靠近关节处破了很大一块皮,化脓后有点血肉模糊,给生活和训练带来很大不便,我有点想退缩了:都伤成这样了,要不就不训练了吧!在我想放弃的时候,阿嬷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阿嬷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都没有退缩,我这点儿皮外伤算得了什么?我可不能这么轻易地就被困难打败了。我咬咬牙,每天做好伤口消毒,每天依旧认真训练,直到集训结束。那一刻,我是多么自豪啊!

我们要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就算遇见困难,也要乐观开朗,坚强面对。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十一

寒假中,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名叫《佐贺的超级阿嬷》的书。当我翻开这本荣登台湾畅销书榜第一名的它时,我想,我没有选错!因为,它是继《窗边的小豆豆》后又一部“教育下一代绝妙教材”的成长小说!它有时令我狂笑不止,而有时却又令我泪眼朦胧。

昭广从一个皮鞋锃亮的“富有”转学生,到一个比当地人还要“贫苦”的小孩,他在渐渐地成长着。虽然很生活很拮据,但是在与众不同的阿嬷面前,总是可以迎刃而解,以快乐收场。

也会不负重望,把一些从上游漂下来的树枝、木片等拦截下来,晒干后当柴烧。木棒拦住的不只是树枝,还有一些卖不出的蔬菜,被卖菜人丢在河里后,也让阿嬷给截住了。

看完这本书后,我感慨、震撼——感慨,是因为昭广能拥有一位与众不同的阿嬷:会让昭广吃鱼骨;会用木棍拦树枝、蔬菜;会将昭广的西瓜面具做成咸菜;自己生活困难的阿嬷会给前来乞讨的乞丐施舍一点儿;超级阿嬷会让昭广轻松省下三餐?震撼,是因为超级阿嬷的乐观:她从不认为贫穷是不快乐的,幽默豪爽的她在穷困面前也保持着应有的姿态和神采,正是这种乐观的精神,让她自己在贫穷的生活中感受快乐,也让她所抚养的外孙岛田洋七成为了日本喜剧泰斗,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如今,幸福的我们,也应该多学一学阿嬷的生活、人生宝典了!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十二

人生并不会一帆风顺,换句话说,人生并不会事事圆满、幸福。面对挫折与跌倒,有人会抱怨:"路怎么这么难走,老天对我真不公平!",也有人就会捡起掉下的东西,拍拍身上的灰尘,笑一笑:"还好还好,没摔得很严重!以后要小心点,别再摔倒了。"面对贫穷,有人会自暴自弃,不努力工作:"为什么有人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而我却只能这样,都是贫穷的错!"而有人却努力展露笑容,豪情万丈地说:"做有钱人很辛苦,要吃好东西,要去旅行,忙死了。而且,穿着好衣服走在路上,还要担心摔一跤。光从这一点来看,穷人习惯穿着脏衣服,淋了雨,地上,摔跤也无所谓。啊,贫穷真好!"。

如果没有过上心目中的幸福生活,只要乐观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圆满,也一样能过得舒坦,幸福与不幸福,圆满与不圆满,只是看事的态度不同罢了。

书中的阿嬷就是那种乐观的人。阿嬷以乐观的态度,用微薄的收入抚养大了七个儿女,却没有一个人误入歧途。也抚养大了寄养在她家里的还不足八岁的小德永昭广。

那时大多人都很穷,阿嬷也只能根据门前河流飘下的的食物决定菜单。

也偶尔有什么吃的也没有。

如果外婆泪眼婆娑地跟我说:"昭广,今天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肚子很饿吧?对不起,外婆太穷了。"。

那才是跌到不幸的谷底了。

说不定我会哭着怨恨命运:"我真不幸!可恶!全都是贫穷的错!"。

我可能自暴自弃,从此学坏。

比较起来,外婆开朗的笑着说:

"晚饭哪里是天天要吃的啊!"。

"早饭,昨天不是吃过了?"。

"到学校去,就能吃到营养午餐。"。

反而能让我释怀。

肚子虽然饿,可是家中气愤开朗、笑声不绝,让我不曾认为自己很不幸。

人们似乎就像被"没有钱就不幸福"这种想法牢牢拴住了。或许,幸福真的就像前言里说的那个样子,并不是金钱左右的,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十三

因为无力抚养,母亲只好将年仅8岁的少广寄养在佐贺的婆家。

于是,故事开始了。“穷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展露笑容是一件十分容易,简单的事情,而这种简单的事情在如今的人山人海之中却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

阿嬷所说,是穷人最要展露笑容,所以她与少广便每天生活在自己的笑容中,这两人的笑容,让这个偏僻的小镇温暖起来。而正是因为他们俩的笑容,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大家的帮助,这正是一种独属于阿嬷的乐观精神。

而在现在,最需要展露笑容不只是穷人,而是所有的人:小孩认为自己天天被大人管着,没有自由;而大人认为自己的老板太死板太抠门让他们天天加班;而老板也许是因为家中的妻子常常认为他不够优秀而给他施压;而老板的妻子也许是因为邻居或朋友,同学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争气而烦恼。像如此这样环环相扣,人人都变得紧皱眉头,世界也变得平淡无味。穷人担心自己下一顿吃不上饭;普通人担心自己下一顿吃不上自己想吃的东西;有钱人担心自己下一顿再也吃不到像这样好的饭菜了。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少广和他的阿嬷依旧按自己喜爱的方式过自己喜爱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一种很难得的快乐吗?“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过活,因为是自己的人生。”

岛田洋七和他的女友私奔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地方便是有阿嬷在的佐贺,这个他曾经居住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地方,这也是他心灵的避风港。却瞒着永远爱护他的阿嬷,他们是私奔而来,而阿嬷却为他指明方向,向东发展。

也正是阿嬷的指点方向,让岛田洋七无意间迷上了相声,从吃他便走上了相声之路。他向阿嬷坦白并道歉,而阿嬷却告诉了他这句话:“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过活,因为是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一句话也教会了岛田洋七了很多。也许这句话在某些人眼中看来,这是一句十分叛逆的话,该由一位十四五岁的叛逆少年说出,可他们可曾想到这样的一句话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所说,而这句话也是她的一生生活的方式与哲学,这也许是一种信念的体现吧。“即使有两三个人讨厌你,转过身来还有一亿人。”

在少广当上了他们学校棒球队队长之后,本就是一副大哥做派的少广更加受到了大家的尊敬与拥戴,可总有不服与说闲话的人,正当他无奈时,阿嬷高数了他这句话,这让无奈的他重新变得快活起来。

在岛田洋七的相声热潮过去之后,他身边的朋友变少了,他同样的无奈,难过,也同样的告诉了阿嬷,而阿嬷却道他因祸得福,得到了休息与修炼的时间。要知道自己身后还有一亿人。

只有这简单的三句话,却表现了阿嬷的三个特点:明事,个性与乐观。我想,这也许是他活到九十多岁高龄的秘密吧!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十四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二战后的日本,昭广年幼丧父,迫于生计的母亲只得把小昭广寄养在外婆(阿嬷)家,那是一个很偏远的乡下小镇佐贺。外婆家的日子过得格外清苦,每天早早起床、年仅八岁的昭广就得独自生火煮饭,令孤单的他日夜魂牵梦萦的是母亲温暖的身影。每晚入睡前,昭广总会躲在被子里啜泣着呢喃妈妈,妈妈;把饭做夹生了、硬邦邦的,孤立无援时,也会无助且凄凉地呼唤妈妈。

一声声的妈妈,不经意间触动了我心底的伤痛,泪水溢满眼眶,因为感同身受也是单亲家庭的我,入小学后,妈妈就成了我梦中看不清又摸不着的模样。

都说时间能抚平伤痛,可那些零碎的片段却总能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曾几何时,我也拥有过完整的家庭:每次幼儿园放学,我也会跟同龄人一样,飞奔着扑到父母的怀中,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爸爸妈妈一同使劲我便能像跳跃蹦跶的小鸟,飞翔在温暖可靠的中心;每次逛完超市回家,爸爸总是稳稳地开着车,而妈妈就在后排搂着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接送我上下学的就只剩父亲一人,空荡荡的右手使得我曾经的蹦跶走也成为了一次又一次的遐想与奢求。年幼的我总以为爸爸妈妈的分离只是暂时的,就像我和同学怄气,总会等来同学们站在我面前,默契地不说什么,然后再继续从前的欢乐时光。盼着望着,直到三年级的某一个晚上,当爸爸告诉我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听到这个事实的那天晚上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冲进房间蒙在被窝里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声仿佛穿透了漆黑的夜色,还如昭广那样深情的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妈妈!

与我同病相怜的昭广,虽然他的身边没有爸爸妈妈,但却有一位超级阿嬷。说到超级,其实她也只是个普通老太太,没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却总能用自己独道的见解、幽默的语言一次次驱散昭广内心的困惑和忧郁。就如有一次昭广成绩没考好,阿嬷却说:一分、两分加起来就是五分了,人生!拼的就是总和力!

书中的昭广每遇窘境,阿嬷总能语出惊人,教会小昭广学会如何从容面对,在那段岁月阿嬷的鼓励更是成为了他磨炼意志的动力。童年家境的贫寒、与母亲的分离没有让他感到万分凄凉,这反而奠基了他日后美好的回忆。

牵着父亲粗糙的大手才猛然发现,其实自己早已身处幸福的彼岸我虽单亲,但我并不孤独,身边有着超级老爸默默的陪伴着我,陪我哭陪我笑,总能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出现在身旁抚平我内心的伤痛。平平淡淡才是真,或许这才是幸福真正的源泉。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十五

两年前的暑假,因为一档综艺节目,一本真挚感人的日本小说——《佐贺的超级阿嬷》进入了我的视野。

两年弹指一挥,曾经读过两遍的《佐贺的超级阿嬷》,今天拿出来开始读第三遍。这次读是带着强烈的目的——获取一点儿精神力量。最近,生病一直不好,大过年的心情沮丧到低谷,用凄风苦雨万念俱灰来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

故事不是很长,内容也很朴实简单,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转折,没有华美的词藻堆砌,有的就是惹人落泪的小故事小感动。

作者是岛田洋七,日本的一位相声演员。这本书记录的就是,作者从小学二年开始被寄养到佐贺的阿嬷家,一直到初中毕业离开佐贺,和阿嬷在一起生活的八年中遭遇的喜怒哀乐。

喜怒哀乐,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对阿嬷来说,生活永远都是艳阳高照。

一九四五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为了躲避灾难,母亲带着作者一家回到娘家佐贺避难。一周后,作者的父亲回广岛查看情况,结果意外受到核辐射得了原子病,不久就去世了。为了谋生,母亲独自一人开了家酒馆,作者和哥哥则整日待在出租房里。因为年纪幼小,作者过于依恋母亲,所以总是三更半夜偷偷溜出去找母亲。母亲出于担心作者的安全,无奈之下忍痛割爱拖自己的妹妹,把作者带到了乡下的外婆家。

佐贺是一个小县城,不如广岛繁华,晚上也灯火通明犹如白昼。初到佐贺,天色已是昏暗时分,作者本就因离开母亲伤心脆弱,看到眼前的荒凉荒芜,再加上陌生感,天知道有多需要安慰,多需要一个大人温暖的拥抱,但佐贺的阿嬷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跟我来”。这是皮肤白皙、个子很高,58岁的阿嬷对作者昭广说的第一句话。我一开始也觉得这个老太太太铁石心肠了,但读着读着就知道了阿嬷这么做的动机,也不由得不支持阿嬷的“铁石心肠”了。

阿嬷在42岁的时候失去了丈夫,然后独自抚养二男五女。如今的阿嬷独自居住,为了维持生计,阿嬷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去佐贺的大学及附属中学小学打扫教职员办公室和厕所,一直要打扫到上午十一点。阿嬷之所以没有像一个正常的阿嬷一样,见到自己的外孙喜笑颜开嘘寒问暖,把昭光拉到身边又抱又亲,而是在一句“跟我来”之后,就教昭光生火做饭,原因是为了昭广尽快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现在想想,这种解决方法是最好的,因为这样不仅转移了昭光思念母亲的注意力,还教给了昭广一个生活技能。

因为是战后年代,物资匮乏,本就贫穷的阿嬷只靠做清洁工来维持生活并不足够。但,困难是难不倒阿嬷的。

阿嬷走路的时候会在腰里系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则系着一块磁铁,这样走路的时候,磁铁就能粘到很多铁钉铁片,阿嬷把这些战利品扔在桶里,然后拿到废品站去卖。

阿嬷家门前有一个小河,阿嬷把一根竹竿横放在河里,这样从河的上游漂下来的树叶、木片就会被挡住,收集之后晒干就可以当柴烧,但放竹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挡住上游流下来的小黄瓜、尾部开叉的萝卜、水果。阿嬷说了,样子是不好看,但洗干净吃起来是一样的。

人,就该这样啊,就该像这个阿嬷一样。困难面前乐观,不做生活的奴隶,生活让你哭,你却偏偏要幸福给它看,生活要你倒下来,你却偏要站起来。

幸福是一种心态,快乐也不由外界决定。

谢谢您,阿嬷!

佐贺的超级阿嬷的读后感篇十六

“穷不代表不幸福”。四年级时,我读了一本《佐贺的超级阿嬷》。

书中有一段讲的是作者想学剑道,就对阿嬷说了想法,阿嬷嘴上说支持,我一说买装备,阿嬷的脸马上拉了下来,说那还是别学那没用的了,看完这段,我笑得肚子痛,阿嬷真是太好玩了,一提到买东西要花钱,就立马变脸了,这也让我知道了阿嬷的家中并不富裕。

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往往会比谁家的钱多,生活条件不太好的同学,往往会十分沮丧,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什么是穷?每年收入多少算有钱?钱是没有概念的,你再有钱,你比得过马云吗?钱不是万能的,钱买不来幸福,买不来健康,穷不代表不幸福,关键是你对生活的心态。”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也是这本书想表达的主旨吧!

现在我们吃好的穿好的,再想想作者小时候,我们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穷不代表幸福,关键在于你对生活的看法和心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9894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