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的内容与要求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编写教案时有所帮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一
过新年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高兴的大事。如今,虽然新年还未正式到来,但在我们幼儿园已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新年气氛。我们这些小小的托班宝宝也被这些情景和气氛感染了,他们也请爸爸妈妈带来一些新年布置的材料,甚至请来妈妈把我们教室里装扮得格外得漂亮。
有宝宝带来一棵新年树,于是,孩子们每天来到幼儿园后,总围在树旁。他们用手轻轻碰着树上的装饰品,嘴里讲着“这个是红的,那个是黄颜色的……”,其中有一些小包装礼物状的东西,这些宝宝竟也饶有兴趣地猜着里面的东西“里面有糖的。”“有玩具宝宝的”……孩子们对此兴趣十足,结合新课程中“新年树”的主题,我便设计了本次活动“过新年”。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游戏与观察中感知新年礼物的颜色,在看看、讲讲、玩玩、乐乐中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1、感知礼物的颜色,对颜色感兴趣。
2、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礼物盒(红、黄、蓝、绿)若干、毽子(红、黄、蓝、绿)若干、新年帽若干、音乐磁带。
一、引起兴趣:
(师生每人戴一顶新年帽进教室)。
(教室地毯上放有好多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礼物盒)。
师:宝宝,过新年啰!看,新年老爷爷给我们宝宝送来了许多许多礼物,真高兴呀!
1、(围坐)。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新年老爷爷带来的哪个礼物?
(引导幼儿说出礼物的颜色特征)。
(幼儿可集体自由说说:也可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认一认)。
2、师:宝宝猜一猜,这些盒子里会有什么礼物呢?
幼儿自由猜想,老师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想法。
1、每个宝宝选一个小盒子,拆开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礼物?
幼儿拆礼物。
观察宝宝拆盒的过程,适时地进行引导。
2、师:盒子拆开了,里面藏的是什么呀?(毽子)。
这些毽子是什么颜色的呀?(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毽子的颜色,并讲出毽子的颜色)。
3、幼儿玩毽子。
师:宝宝,我们一起和毽子做游戏吧!
(可采用多种方法分别玩各种颜色的毽子,如:抛毽子、顶毽子、踢毽子等)。
如:我们先找一个红颜色的毽子,“红毽子,红毽子,抛起来。”……。
4、宝宝们,新年老爷爷送的礼物真好玩,过新年真好!
放背景音乐《新年好》。
托班美术教案:有趣的泡泡画。
1、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1、每组1份分别用多种水彩颜色着色的洗洁净,每人一根吸管。
2、范画:泡泡画1张。
3、每人1张作画卡片。
活动过程:
1、这里有五种颜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和紫色。还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颜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丽的泡泡画。
2、教师演示泡泡画。
(1)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舔一下。
(2)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一个彩色的泡泡。
(3)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要经常变换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
现在请小朋友来吹泡泡作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泡泡。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画作业。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画满。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二
2、了解猫的一些特征。
3、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猫的头饰、地毯、课前幼儿学会歌曲“老花猫和小花猫”
1、律动:“猪八戒"。
2、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东西(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喵喵喵)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对了,这是猫叫的声音出示头饰“猫”,老师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学“它”的叫声,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叫好吗?幼儿学会叫了以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地毯上做猫的一些动作,如:爬、伸懒腰、滚、玩皮球等。幼儿可以地毯上充分的发挥。
3、复习歌曲: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跳“老花猫和小花猫”
4、游戏:老花猫和小花猫。
规则:幼儿与老师一起唱前段,教师当猫妈妈,唱到歌词:“找个地主躲躲好,妈妈就来找时“幼儿蹲下去,猫妈妈找小猫,当妈妈找到小猫以后,其它的小猫都站起来,叫喵喵喵(告诉猫妈妈你在什么地方躲着的)。
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教师接着说:“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饿呀,孩子们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去找找吃的吧,(进行游戏)现在我们把小手拉起来,我们请几位愿意的小朋友当作小鱼,请一位教师当“鱼妈妈”其它的当作猫,我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手拉手做成一个鱼网,游戏开始:念儿歌:小猫说:“小鱼小鱼哪里游戏,你要游到哪里去?小鱼说:“我要游戏到外面去”
小猫说:“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时,小猫全都蹲下去,小鱼就开始向外游。小鱼游出去时,不能从小猫的手上跳过去,只能从小猫的手下边钻出去)最后,小猫拉成圆圈一起往圈内走,(表示收鱼网)一起把鱼捞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鱼。游戏结束。
5、结束部份:猫妈妈说:“孩子们,吃饱了没有?(如幼儿说没有吃饱,教师可再进行一次游戏,如幼儿说吃饱了,妈妈就说我也吃饱了)现在我们也回家吧!!!!(幼儿走出教室)。
附:
1=c2/4。
53|53|1-|53|53|1-|66|66|53|5-|66。
许多小花猫喵喵叫今天我们真高兴要和。
一只老花猫喵喵叫我的小猫在哪里一会。
66|53|5-|12|34|55|6-|54|32|1-||。
妈妈做游戏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就来找。
妈妈就来找找呀找呀找找找小猫找到了。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三
1、宝宝看老师这是什么(大拇指上套上了手偶,宝宝说大拇指)。
2、讲故事,大拇指藏起来,找不到了。
1、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宝宝的拇指藏起来)。
2、教师提醒,“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吗?”
“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两个手指头呀,变呀,变成小白兔~~~”
附儿歌:略。
愿意随意拍手,感受节奏鲜明的音乐节奏。
音乐、铃鼓。
弹节奏鲜明的律动音乐,拍打铃鼓、示范。
分发给每位幼儿一个铃鼓,播放音乐,模仿拍打节奏。
音乐“拍手”
鼓励幼儿大胆张开嘴巴,模仿小动物。
音乐、小动物头饰。
1、我们可爱的小花猫要来和小朋友做朋友,喵喵```````,你们喜不喜欢我呀,
2、小动物依次出场。
1、我来问你来答“小猫怎样叫,喵喵~~~~~~”
2、反复练习。
儿歌略。
鼓励幼儿主动积极参与活动。
音乐、青蛙头饰。
有一天,青蛙说“现在这里有这么多的青蛙,如果没有一个最大的哥哥领头,会很乱的,所以我们比比赛,看谁跳的.最远,谁就是大哥哥。
1、教师示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2、奖励跳的好的宝宝。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四
1、在说说、看看、听听中认识袋鼠,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内容。
2、积极参与歌表演活动。
3、感受与妈妈相亲相爱在一起的快乐与幸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关于相亲相爱的图片、袋鼠玩偶、课件ppt等等。
一、以图片引入。
1、出示图片p1,老师带来了一张幸福的照片,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2、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他们以什么方式来表达爱你的?
3、小结:爸爸妈妈爱你们,你们爱爸爸妈妈,叫做相亲相爱。
5、出示图片p2—p7,了解相亲相爱不同表达方式。
二、欣赏理解歌曲。
你们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小乖乖,跟爸爸妈妈相亲相爱,那我们来看看,还有谁也跟他的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它就藏在这首歌曲里面,我们来听一听。
1、是谁在歌曲里面?他们在做什么?你认为他们是怎么做的?做出来给大家看看。
2、我们在听听,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3、出示图片p8—p12,袋鼠妈妈有一个什么?它想听你们唱出来。
三、积极参与歌表演,感受与妈妈相亲相爱的幸福快乐。
1、完整表演。
(2)小袋鼠也想听听你们唱歌。
2、结束。
小袋鼠想出玩,我们把小乖乖放进袋袋,出去玩了。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五
与同伴共同游戏时用语言沟通交流。
1、鼓励孩子大胆与同伴交往,
2、大胆完整的说出“我也一起玩,好吗?
活动重点:能够大胆说出:“我也一起玩,好吗?
活动难点:能够迁移经验,在想与同伴游戏时说:“我也一起玩,好吗?”
绘本ppt《好朋友》,小象、小熊、小猪、小狸猫、小兔、小鼹鼠图片,玩具3框。
一、导入,教师出示绘本观察封面进行导入。
带领幼儿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后,提问好朋友之间有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围绕主题简明的导入,让孩子简单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迅速的进入到本次活动的主题。
二、教师播放ppt并讲述绘声绘色的完整讲述绘本讲述绘本并提问。
1、小狸猫最有有没有参与到好朋友的游戏里?
2、大家一起玩好玩吗?
三、教师出示图片精讲绘本,并引导幼儿尝试学习绘本中的对话。
2、阅读p5,小象来了他也想参与游戏,小象甩甩鼻子说:“我也一起玩好吗?”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设计意图:
1、教师示范,一名教师正在玩玩具,另一位教师走到旁边大声说:“我也一起玩好吗?”“好呀,快来呀”
2—3岁的幼儿以无意识注意为主,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达成目标首先一部是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此我做了以下思考。
1、从选材方面,内容简洁童趣,图书画面温馨丰富。
3、活动层层递进,每一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做足了充分的经验铺垫,不断刺激幼儿的兴趣。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六
1、在活动中感受儿歌的内容。
2、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3、认识汉字“打”、“电话”、“做”。
4、巩固阅读常规。
1、《字宝宝乐园》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2、所学新的汉字大字卡。
3、电话玩具。
一、启发性谈话。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漂亮的地方去玩,这是什么地方呢?(出示字条——“字宝宝乐园”)。这里呀有许多的字宝宝朋友想和我们做游戏呢!我们先和字宝宝打个招呼吧!瞧!字宝宝来了,它和我们说什么呢?(出示字条——“小朋友好!”
发书。出示字条——“听音乐传书”
常规要求:幼儿随音乐传书时,保持双手拿书传给身边的小朋友,传过去之后随音乐节奏拍手。
翻书时左手握住书角轻轻翻开。
2、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两个小娃娃在做什么?
(3)两个小娃娃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
常规要求:从后往前传,常规同发书。
(4)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
常规要求:出示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二、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
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
三、游戏。
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
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
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
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
四、结束活动。
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们出去和他们跳舞吧!(幼儿随老师小碎步飞出活动室)。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七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学唱歌曲难点: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4、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5、出示“小朋友”图片。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6、欣赏儿歌。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7、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8、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八
1、使幼儿初步了解几种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形象。
2、教幼儿学会关注他人,初步学会从观察中学习,探索和创造。
两座小房子贴绒、录音机、磁带、小动物贴绒教具(小乌龟、小花猫、小鸭子、小兔、小企鹅、小朋友、小蜗牛)字卡(跳、摇、慢吞吞、静悄悄)。
一、开始部分:发声练习。
运用歌曲《走路》的旋律,弹钢琴带孩子做发声练习。如用“啊”“咪”等不同形式练习!
(练习过两次以后,使孩子初步了解了歌曲的主旋律,并会用适宜的声音演唱。)。
二、基本部分:识记歌词,练习演唱。
1、出示小房子(事先贴在黑板上,里面盛有四只小动物),
师:小房子是小动物们的家,我们看看都有谁住在里面。
(出示小房子后,孩子都在猜测会有谁住在里面,有的说是大象,还有说其他的小动物,大大增加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2、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师:我们看看谁先走出来,变变变,谁来了?(小兔)“谁知道小兔是怎么走路的'?”请一个小朋友起来示范一下。“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蹦蹦蹦蹦跳)。“谁走路蹦蹦蹦蹦蹦跳?”(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蹦跳)。
师:看,接下来谁出现了,变,谁来了?(小鸭子)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请一个小朋友起来示范一下。“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摇呀摇呀摇)。谁走路摇呀摇呀摇?(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
师:看,谁来了?(小乌龟)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慢吞吞地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谁走路慢吞吞?(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师:瞧,谁又走出来了?(小花猫)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静悄悄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谁走路静悄悄的?(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3、师小结: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吗?那我们用响亮优美的声音说给客人老师听一听好吗?(好)。
(运用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并且加上动作动静结合,孩子很快便能掌握,学习效果很好)。
4、学唱歌曲:
过渡语:你们的表现太棒了,掌声送给你们。(类似的话可以去掉)看,老师这还有个什么?(出示另一座小房子贴绒,里面盛有四个字宝宝)这个小房子里面住着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师:哎!走出了一个什么字宝宝?(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跳”字),我们边做动作边说一说。
仔细听,字宝宝在唱歌呢(师唱: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蹦跳),我们跟他学一学。瞧这个小朋友听得真专心,唱的声音又响亮又动听,我们都向他学一学。(幼儿在跟唱一遍)。
(2)、再变一个,看谁来了?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摇”字,我们做动作说一说。听,“摇”字宝宝也要唱歌了:“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这个小朋友是边做动作边学唱的,来,我们也这样做。(幼儿在跟唱一遍)。
三、活动延伸。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是这样走路的?
2、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小青蛙、小企鹅、小蜗牛、小朋友)。
1)谁走路蹦蹦蹦蹦蹦跳?小青蛙。
2)谁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企鹅。
3)谁走路慢吞吞?小蜗牛。
4)谁走路静悄悄的?小朋友。
请小朋友尝试逐句的唱一唱,在一起完整的唱一遍。
(仿编活动刚开始,孩子还是不能自己说出有那学校动物是这样走路,当出示图片后,孩子便能一一对上号,并自己按照旋律唱出来,非常成功!)。
四、结束活动:
托班美术教案:吹泡泡(认识红黄蓝)。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九
目的:学习动作和节拍一致,享受群体欢乐。
前提:有节奏感,会模仿成人动作。
方法:
家庭所有成员拉成大圈,按录音机的音乐做节律的活动。如“1、2、3,左右左”,脚在地上踏步,第4拍时拍手转向右侧。再“1、2、3,左右左”时面向圈内,第4拍时拍手转向左侧。原地踏步不出错后可以改为向右和向左,向前和向后踏步和转身。动作可以随音乐而改动,孩子在拉大圈的游戏中,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享受到群体游戏的快乐。托幼园所孩子都喜欢拉大圈,如果一同背诵儿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当第一个木头人倒下时全体哗啦都倒下,孩子们也会感到十分开心。由教师按律动的规程在音乐节奏下练习律动效果就会更好。平日的工间操就是音乐律动,不妨回家教孩子做几节容易的工间操,对身体大有好处!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十
一、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二、重点: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三、难点: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四、材料准备:玩具猫两个、录音机、磁带。
五、设计思路:
在《小宝宝》的主题进行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做游戏时百玩不厌,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本活动中涉及到了语言、认知、数数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六、活动流程:
(一)、复习。
1、复习歌曲《大猫和小猫》。
出示玩具猫,它们是谁?长得一样吗?(一个大,一个小)它们最喜欢唱歌了,我们一起唱。(集体唱〈大猫和小猫〉)。
老师师指导个别幼儿注意控制音量。
2、练节奏。
(1)师以大猫小猫的口吻说,你们唱得真好听,不过小手本领大不大呀?会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我们的小手还会做游戏了,拍拍手,拍拍我的……(幼儿自由练习)。
(3)以开火车的形式做游戏“拍拍手”,师指导个别有困难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帮忙。
(二)、新授。
1、师以大猫的口吻说,我会把小朋友拍的这些部位唱出来。(放录音,师边唱边做动作)。
小猫说我也会唱这首歌。(放录音第二遍)。
2、幼儿回忆歌词:它们刚刚唱了什么?(幼儿回答师唱)。
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我的腰在哪里?一起来弯弯腰;有几个手指头?一起来数数等。
3、这首歌真好听,想不想再听一遍?(师清唱,幼儿轻轻跟唱)。
4、师幼一起唱,边做动作,提醒个别幼儿轻声唱。
(三)、音游《拉个圆圈走走》。
师:我们用小手和小朋友拉个圆圈做游戏。
1、全体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做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好朋友拉成多个小圆做游戏。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十一
学会做小猪操的动作。
经验准备:
会唱《小猪歌》。
物质准备:
附1:歌曲《小猪操》。
教师活动。
一、出示指偶,请幼儿观察小猪的动作有哪些。
小猪想和小朋友做游戏,我们和它一起玩好吗?小猪刚才做什么了?
二、念儿歌,学习小猪操的动作。
第1~2小节:双手边拍肚子,边摇晃身体。
第3~4小节:双手并拢放在脸侧作睡觉状。
第5~6小节:双脚打开,双手在头两侧作"扇耳朵"状,上身同时前倾弯腰并抬起,重复两次。
第7~8小节:双手放在身后作"尾巴",身体前倾左右摇晃。
第9-12小节:手臂动作同第9小节,双手握拳放胸前,作"绕毛线"状,一边慢慢下蹲。
第13~14小节:双脚跳起,然后做"摇晃尾巴"的.动作。
三、纠正部分幼儿的动作,表扬做操较好的幼儿。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在老师的提醒下会正确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养幼儿节奏感,学习按节奏拍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一角布置一个熊猫的家,并请一名老师戴上熊猫头饰扮演熊猫。
活动组织:
1、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有礼貌的小白兔》,启发幼儿学习故事中的“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引起幼儿兴趣。
师:“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你们为什么喜欢小白兔呀?”“因为小白兔有礼貌,所以大家都喜欢它!”
2、熟悉歌曲《礼貌歌》,并学会按节奏拍手,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师:“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来拍手。”
3、根据歌曲内容配上简单表演动作,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唱“你好,你好,亲爱的朋友,我们一起,快乐无比”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节奏两个大拇指互相点一点。
唱“再见,再见,亲爱的朋友,我们将再见”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对,两个大拇指互相弯曲,作点头状。
4、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你好”、“再见”礼貌用语的正确用法。
师:“我们去熊猫家作客吧!”“到了熊猫家我们怎么说?”“我们一起来表演《礼貌歌》给熊猫看吧!”“我们该回家了,跟熊猫说什么?”
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猫家去作客,小白兔说:“你好”熊猫请小白兔吃萝卜,小白兔说:“谢谢!”于是,小白兔和熊猫在一起高高兴兴地搭积木,做游戏。小白兔要回家了,熊猫拉拉小白兔的手说:“我喜欢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猫招招手说:“再见!”就回家了!
附歌曲。
1=c4/4《礼貌歌》编曲:岑肖。
5353|12231|3355-|3122-|。
你好你好亲爱的朋友我们一起快乐无比。
5353|12231|5432|1---||。
再见再见亲爱的朋友我们将再见。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十三
学唱歌曲《小鸡和小鸭》。
学唱歌曲《小鸡和小鸭》。
1、cd《小鸡和小鸭》。
2、小鸡和小鸭的指偶各一。
一、出示小鸡、小鸭的指偶,引起宝宝的兴趣。
师:今天又两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做客。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谁?
1、模仿小鸡、小鸭的叫声,请宝宝来听一听。
2、出示小鸡、小鸭指偶,请宝宝向小动物问好。
二、玩游戏“谁不见了”。
1、请宝宝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叽叽叽”“嘎嘎嘎”
2、藏起小鸡(小鸭),问宝宝睡不见了,引导宝宝学小鸡(小鸭)叫,把他请出来。
三、边念歌词边用指偶表演,引导宝宝感知歌曲内容。
四、和宝宝一起边听cd边玩游戏。
1、带着宝宝唱歌时,用动作(双手食指相对——小鸡;双手手心相对,一上一下——小鸭)提示歌词内容。
2、请宝宝找到好朋友,一个当小鸡,一个当小鸭,边听cd边做游戏。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十四
活动班次:小班。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尝试领唱、伴唱的形式。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秋季树林背景图、小树叶头饰每人一个、录音机、钢琴。
一、导入。
1、谈话"我看到小朋友都带上了头饰,你现在扮演的是谁啊?(小树叶)小树叶你们的妈妈是谁啊?原来是大树妈妈的宝宝,我们来做一个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游戏好吗?"。
2、音乐表演游戏"小树叶",发声练习。
(1)听音乐根据春夏秋冬小树叶的变化在教师的带领和提示下进行表演。
(2)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被风吹得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的.响呢,你听。(发声练习"小树叶沙沙")引导孩子感受强弱和音高的不同。
二、展开。
1、教师范唱教师:"小树叶沙沙的在响好象在说话,它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说了些什么?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师唱的一首歌里呢,快坐下一起听一听。
2、学习第一段歌词。
(1)范唱完提问:"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引导幼儿完整的说一说,学习歌词。教师引导:"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会害怕吗?我们一起问问它。"(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是在给妈妈说再见呢,用轻的亲切的声音来表现沙沙沙。)。
(2)语言节奏学说歌词教师:"咱们一起说说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
3、学习第二段歌词。
(1)教师范唱第二段。教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你说它会回来吗?那什么时候会回来?我们听一听小树叶是怎样说的。”
(2)语言节奏学歌词教师:"听完了,你觉得它是一个怎样的小树叶?勇敢的小树叶是怎样说的?"(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4、教师完整范唱教师:"这首歌曲有两段表现了小树叶不同的心情,我先来给大家唱一唱。"提问:"刚才我唱的时候,第一段的沙沙沙和第二段的沙沙沙有什么不一样啊?"(第一段小树叶好像在对妈妈说再见,声音比较轻,而第二段小树叶在勇敢对妈妈说它会回来声音很洪亮,让所有得人都能听到)教师:"咱们给这首歌曲取个名字吧,你说叫什么呢?"。
5、幼儿整首跟唱教师:"你喜欢这片勇敢的小树叶吗?那你来唱一唱,用你的声音。
来表现出勇敢。"。
6、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伴唱教师戴上小树叶的头饰扮演小树叶来领唱,小朋友来伴唱,就只唱最后一句沙沙沙。(提示用不同的声音和感受来演唱)。
(2)个别幼儿领唱教师:"谁想扮演勇敢的小树叶上来表演表演?
三、结束教师:"从小朋友们的歌声中我能猜出你们一定也是勇敢的孩子是吗?咱们到室外和勇敢的小树叶做个游戏好吗?"(引导幼儿学着小树叶做飘的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在教学互动中,幼儿还没有玩尽兴,我就急着收场,导致幼儿感觉很扫兴,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可以经常让幼儿玩耍此游戏。
音乐课教案幼儿园托班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学习听音乐做雪花飘的动作。
2、学习走跑交替,并会听信号做相应的动作。
3、鼓励幼儿进行纸的多种玩法,体验游戏与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布置好“雪花挂饰”。
2、废报纸折好若干。
3、录音机及磁带(快慢不同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雪花的兴趣。
提问:(1)冬爷爷给我们教室里送来了许多新朋友,它们是谁?(小雪花)。
(2)小雪花,小雪花轻轻的从天空飘下来,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一片、一片、又一片,小朋友看一看小雪花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回答)。
(3)小雪花有几个小花瓣?一起来数一数。
(二)幼儿听节奏慢的音乐做动作。
提问:(1)小耳朵听的真仔细,让小雪花跟着音乐飘起来吧!
(2)谁愿意把你学小雪花飘的样子做给大家看?(个别表演,其他幼儿学习做)。
(三)幼儿听节奏快的音乐做动作。
提问:(1)千朵花、万朵花,开在蓝天下,飘飘洒洒(放音乐),哎呀!大风吹来了,小雪花会怎样飘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谁愿意把大风来小雪花飘的样子做给大家看?(个别表演,其他幼儿学习)。
(3)学小雪花飘来飘去可真美,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学着小雪花飘起来吧!(完整表演音乐)。
(四)幼儿撕雪花。
提问:(1)师:小朋友学小雪花飘得真好看,想不想把自己变成一朵小雪花?
(2)老师介绍玩法: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雪花的纸片,小朋友用你们的小手来撕一斯,撕成一朵小雪花,把它带在自己的身上,让我们大家都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好吗?(幼儿撕纸,老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五)和小雪花做的游戏。
提问:(1)小朋友你们都变好了吗?准备游戏。
(2)小雪花说:小朋友们,我非常喜欢你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游戏吗?
(3)鼓励幼儿用多种玩法和小雪花玩。(即纸的多种玩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95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