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年味手抄报(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12:02:12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通用12篇)
时间:2023-11-14 12:02:12     小编:HT书生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一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八。一早起床,我就兴奋不已。因为外婆今天要做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的大圆子。每年过年,外婆都会做大圆子给我吃,不过看着外婆做大圆子,这还是头一遭。

外婆将精挑细选后的糯米煮熟,在米饭上撒上佐料后,用一把手柄快有一人高的木铲在不停地来回揣。外婆说过,要把这一粒粒饱满的米饭揣烂,这样做出来的大圆子口感更好。看着外婆娴熟而轻松的样子,我忍不住想试一把。于是,我接过木铲,学着外婆的样子,一揣。呀,拔不出来了!外婆笑着对我说:“糯米饭越揣越粘,要用巧劲才行。”

外婆把揣好的`糯米饭,搓成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糯米团,放到热油锅中去炸。外婆一边炸着糯米团,一边说:“米是我们这里的主食。我们过年不吃饺子,来人蒸上一碗大圆子,寓意粘粘(年年)团圆!”说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大圆子浮出了油面。外婆将它们翻滚了几下,捞了出来:“看,像不像一个个金元宝?我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吃它,希望来年财源滚滚。”

“雨希,要不要尝一个?吃了它,你就长大一岁了喽!”外婆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说。“嗯。”我拿起一个大圆子,一口咬下去,外黄里白,酥脆软糯。对,就是这个味儿——我期盼已久的味道。

家家户户,青烟袅袅,整个村庄都弥漫着过年的味道。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二

我们家的年味藏在了大红的春联里;香喷喷的饺子里;花式多样的窗花里;家人们的欢声笑语里;饭桌上的美味佳肴里;长辈们给孩子们的红包里;当然还有妈妈给我买的新衣里。虽然现在新衣随时可以买,但我家里现在还在延续着过年穿新衣的习俗。

过年前几天,妈妈在家里认真地打扫卫生,有时站在窗台擦窗户,有时拿起拖把擦地板,累得满头大汗;爸爸左手拿着“福”字,右手拿着胶带在贴“福”字;我找来几张红色的彩纸,剪起了各式各样美丽的窗花。

除夕下午,妈妈和奶奶开始包饺子,妈妈在和面,奶奶在剁菜,材料很快就准备齐全了。“妈妈,你包饺子。奶奶,你休息会儿,我擀饺子皮。”说罢,我先把面搓成一条“大白蛇”,再麻利地把它切成小块,撒上面粉,然后飞快地擀起了饺子皮,饺子皮随着擀面杖擀皮的节奏在案板上转着圈圈。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把饺子包完了。

到了晚上,要吃饺子了。奶奶把水煮开,“扑通扑通”饺子们在热水里游着泳,一会儿浮起,一会儿下沉。饺子终于煮好了!全家人开心的吃着饺子。吃完晚饭,我们又出去玩,外面有热情的'拜年声,有震耳的鞭炮声,还有漫天飞舞的烟花,好生热闹。

这就是我家的年味。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三

我的爷爷是北方人,在爷爷的老家,每当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吃。爷爷说,早在古代人们就有包饺子的习俗,新春佳节大家吃饺子,是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意思。每次过年我最喜欢最盼望的也是与爷爷一起包饺子。包饺子要准备好面粉、肉、蔬菜等等好多种材料,所以今天我早早的起床,与妈妈一起去菜场把这些材料搬回家,准备大显身手。

一家人动手,一会儿功夫各种材料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包饺子啦。爸爸先把肉、姜葱剁碎后混合在一起,再放一点盐与酱油,搅拌均匀做成了饺子馅儿;另一边,爷爷正在和面。和面可有大学问,爷爷在面粉里放了几个鸡蛋,把温水慢慢倒进面粉盆里,筷子不停的搅动,所有的干面粉都粘在一起像面疙瘩的时候,又开始用手揉,直到面的表面光光的像橡皮泥,就说明与好了。接下来是擀皮,把面团揉啊揉,揉成像一条长长的小蛇,然后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爷爷说饺子皮要中间厚边上薄,中间厚能防止饺子漏馅儿,边上薄吃起来口感好。我与哥哥姐姐们用手指沾一点点水在饺子皮边上抹一圈,把做好的'肉馅放进擀好的饺子皮中,再把饺子皮合拢、捏紧,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一家人齐心协力,一眨眼的功夫饺子已经整整齐齐站了一桌。

饺子包完了,现在该干什么呢?对啦,该把饺子下锅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翻滚着,等他们都浮上来,加凉水继续煮。十五分钟过去了,饺子们可以出锅啦…闻一闻,啊,真香!我迫不及待的用手抓起一个饺子就想往嘴里放,“呀!真烫!”饺子没吃到,烫得我不停地吹着手指…奶奶笑着说:“别急别急慢慢吃……”饺子吃在嘴里,味道真美味,好吃极啦!一家人一边大口吃着饺子,一边夸我包的饺子好吃,我嘴里与心里都美极了。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四

过年喽!过年喽!家家户户喜气洋洋,人人穿着新衣服,家家挂着红灯笼,贴着对联、福字,都在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都在吃年糕。年糕,“年年糕”,象征“年年高”。户户都在吃饺子,饺子“交子“,象征预示着新的一年来到我们身边。

过年啦!过年啦!终于可以看到我期盼已久的春节晚会。晚会演着精彩的小品,优美的舞蹈,高雅的歌曲,神奇的魔术,逗人的相声。家家户户传来了喝彩声。

过年了!过年了!说到过年,家家都要包饺子,姥姥每年三十包

饺子时,都要在饺子里包上硬币,吃到硬币的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过年好!过年好!家家都要放鞭炮。大人们放鞭炮,我们小孩子手也没闲着,凑在一起,我们玩起了滴答筋、钻天猴。

过年乐!过年乐!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打扑克,呵,真快活!

“年”我喜欢这种祥和的`年,走到哪里都是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的节日。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间春节就要来了,它坐着“时间飞船”来到这里,驱散了严寒,带来了浓浓的年味。

新年开始的时候,意味着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我家的年味就藏在一件件新衣里。吃好晚饭,全家人去商场买衣服,哇,人好多呀,过年果然不一样。妈妈看上了一件红裙子,穿起来非常喜庆,爸爸大手一挥:买了!接着,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套新衣服,可好看了,穿着很帅气。爸爸给自己也买了一身“新装备”,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最后,爸爸妈妈又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买了新衣服,我也把零花钱拿出来,给他们买了围巾和帽子作为新年礼物。买好了全家人的新衣服,我们开心满意地回家了。

我可期待穿上新衣服了,回家了时不时的从柜子里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妈妈的朋友来家里串门的时候,更是兴奋的拿出来试穿给她们看,得到她们的好评,我心里乐开了花。但是新衣服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上,寓意着新的一年,一切都是崭新的`。

年味,藏在用心挑选的新衣里,藏在我们贴的春联里,藏在一桌桌丰盛的年夜饭里,更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六

2月4日,农历腊月廿四,南方俗称“小年”,一大早母亲便在厨房忙活起来。随着排气扇的声音一停,母亲端上来了一盆冒着热气的年糕,喷香的味道扑面而来。“嘿嘿,没想到我也成‘糕富帅’了啊。”我开起了玩笑,夹起一块蘸了糖的年糕就往嘴里送。热气腾腾的餐桌、柔软黏牙的感觉,顿时让我回忆起童年那些百吃不厌的“年味”来。

我的童年是在平江县城度过的,每到岁末,各种年货应有尽有:糖果、炒货、红薯干、炸肉、酸萝卜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酒心糖和炸肉。我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酒心糖了,它是一种空心的巧克力糖,空心部分灌满了果露酒。由于平时很少吃到这种高级糖,所以我们吃酒心糖时,都是小心翼翼地撕开金色的糖纸,顺便将粘在糖纸内面的巧克力屑添干净,然后舔着巧克力,当快要舔到里面的空心部分时,将糖塞入嘴里,用力一咬,顿时酒味四散,甘甜的酒汁顺着舌尖流入喉咙,好不痛快!

炸肉并不是把肉放入油锅炸,对于80年代的小县城来说,大块吃肉也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大人们把加入鸡蛋的面粉揉成团,里面包裹一些碎肉末、葱,再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出锅。我最喜欢在大人们做炸肉时,站在一旁看着,一旦有炸肉出锅,我便手疾眼快一把抓过来,一边吹着烫手的炸肉,一边咬着炸肉最外面那层脆脆的金色面皮,吃完脆皮,里面的面团又白又嫩,就像鸡肉一样,再加上碎肉末和葱香,那感觉,比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炸鸡好吃多了。

“小年来到炸馓子放炮”,拿到压岁钱了,我们男孩子就喜欢买些

香烛鞭炮,跑到外面燃放,运气好的可以碰到挑着担子卖炸馓子的老头。炸馓子是筋面粉放油锅里炸出来的,我没见过怎么做,但是卷起来像铁丝一样一大盘,咬起来嘎嘣嘎嘣的,非常脆,一吃就停不下来。还有炒米,将晒干的米饭放入油锅内炒,加入黄豆、芝麻、盐巴等,香气逼人。看春晚时,左手一把炸馓子、右手一把炒米,可以吃通宵不停嘴。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是一年春节到,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红灯笼,整个村子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过年味道。

早在过年的前夕,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大扫除,办年货,买新衣……忙得不亦乐乎。爷爷奶奶也没闲着,早早就做好了豆腐,蒸好了米糕,炸好了丸子。

大年三十傍晚时分,我们一家人要出门去祠堂祭拜祖先,听爷爷说这是我们家乡百年不变的习俗。我提着红灯笼走在最前面,爸爸拎着装满鞭炮和蜡烛的大竹篮跟在我后面,爷爷用扁担挑着奶奶准备好的鸡、肉、馒头等祭拜品走在最后头。一路上鞭炮“噼里啪啦”,烟花“砰砰”做响,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进了祠堂,里面好多人,但是大家都非常有秩序,一家接着一家,静静地排成长长的队伍。过了一会,终于轮到我们家了,爷爷把挑来的祭拜品小心翼翼地端出来,轻轻地摆上那张古老的四方桌。紧接着,取出十个青花瓷小酒杯,摆放成整齐的一排。又拿出一壶黄酒,往杯子里倒酒。这倒酒可是有讲究的,一共要分三次,每次只倒上一点,等第三次小酒杯也就满了。紧接着爸爸又从竹篮里拿出香和蜡烛,小心翼翼地点好,又小心翼翼地插上烛台,然后双手并拢,跪拜祖先。这时,爷爷拿起第一只小酒杯,把里面的酒洒在地上,表示已敬天地,祈求着来年粮食丰收,生活幸福。最后,等爸爸放完鞭炮和烟花,这祭拜才算真正完成。

晚上,大家围坐在大圆桌旁一起吃年夜饭,“团团圆圆”、“金玉满堂”、“年年有余”………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都是家乡独特的味道。一家人有说有笑,对新年的`到来满怀期待。

春节,是久违的家乡年味;家乡的年味,是家人的温暖,是最幸福的味道。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八

特别的一天,除夕。这天我们一家四口都会到奶奶家吃团圆饭,团圆饭上,我最期待的,就是那一盘特别的饺子。

一大早就被闹钟叫了醒来,到奶奶家已经快十一点了,一进院子就听见奶奶在剁肉的声音,“咚咚咚咚咚咚……”这是清脆有节奏的声音,我轻轻的走进院子,趁奶奶不注意,轻轻的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嘿!”奶奶吓了一跳,转过身来,又好气又好笑的说:“你这个坏丫头,大过年的还吓奶奶。”“哈哈,奶奶你胆子小,不怪我,嘿嘿嘿。”我做了个鬼脸,笑着说。奶奶也笑着继续剁肉,“咚咚咚”的声音再次响起,我坐在一旁,看着奶奶剁肉,看着那张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已经爬满皱纹的脸,和满头银霜的发,突然间觉得心情有点沉重。奶奶一直专注地剁肉,等肉完全变成黏糊糊的.肉泥时,那清脆的声音就消失了,我恍过神来,奶奶把剁好的肉泥装进碗里,笑着说:“傻丫头,你包饺子吗?”“好!”我笑着说。记得小时候,包饺子没有我的份,奶奶怕我包不好,只让堂姐包饺子,我那是真的特别羡慕,也想包饺子。奶奶却说:“等你长大了就来包饺子。”我只笑着点点头。

奶奶从厨房拿来一袋饺子皮,我有点疑惑:“奶奶,你今年不自己做饺子皮吗?”“今年不做了,麻烦。”“偷懒,嘿嘿嘿。”我笑着说,“坏丫头,你才是最懒的。”奶奶戳了一下我的鼻子,转过头把饺子皮一个一个放在撒了生粉的大铁盘上,又端来放了调料的肉泥,熟练的将饺子皮摊在手上,放一点肉泥在中间,然后对折压一下,一会儿,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做了出来,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做了一个,相貌差别有点大,。“果然还是长大些包得好看。”奶奶看了看我的饺子,然后放到了盘子里。我和奶奶又包了很多,感觉没过多久,一袋饺子皮就包完了,看着包好的饺子,我觉得特别满足。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大圆桌上摆满了跟多菜,我却一直等着奶奶端来那一盘饺子,过了很久,终于端来了,饺子放下在圆桌中间,晶莹剔透,散着热气,冒着清香,我迫不及待的夹了一个,看了看,这是我包的饺子。然后吃咬了一口,好烫!我吐了吐舌头,然后吹了一下,接着吃完了整个,饺子的香味在嘴里环绕,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年味,就是和奶奶一起做的饺子,幸福,就是一家人团聚一起,这样的年,才是最美满的年。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九

xx年2月某日晚,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花  童年时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思念

岁月无情,光阴飞逝,爷爷奶奶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随那年寒冬大雪也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让我知道过年的年味是对亲人牵肠挂肚的思念。想着和爷爷吃年夜饭饭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刚贴完春联,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轮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爷爷奶奶虽然走了,但他们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们在那边也是开开心心。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十

我的爷爷是北方人,在爷爷的老家,每当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吃。爷爷说,早在古代人们就有包饺子的习俗,新春佳节大家吃饺子,是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意思。每次过年我最喜欢最盼望的也是与爷爷一起包饺子。包饺子要准备好面粉、肉、蔬菜等等好多种材料,所以今天我早早的起床,与妈妈一起去菜场把这些材料搬回家,准备大显身手。

全家人动手,一会儿功夫各种材料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包饺子啦。爸爸先把肉、姜葱剁碎后混合在一起,再放一点盐与酱油,搅拌均匀做成了饺子馅儿;另一边,爷爷正在和面。和面可有大学问,爷爷在面粉里放了几个鸡蛋,把温水慢慢倒进面粉盆里,筷子不停的搅动,所有的干面粉都粘在一起像面疙瘩的时候,又开始用手揉,直到面的表面光光的`像橡皮泥,就说明与好了。接下来是擀皮,把面团揉啊揉,揉成像一条长长的小蛇,然后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爷爷说饺子皮要中间厚边上薄,中间厚能防止饺子漏馅儿,边上薄吃起来口感好。我与哥哥姐姐们用手指沾一点点水在饺子皮边上抹一圈,把做好的肉馅放进擀好的饺子皮中,再把饺子皮合拢、捏紧,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全家人齐心协力,一眨眼的功夫饺子已经整整齐齐站了一桌。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十一

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我家的年味手抄报篇十二

按照惯例,大年三十的午后四点左右,每个人都吃一碗带有两个太平蛋的线面。奶奶说,这意味着新的一年平平安安,老人长命百岁。

夜幕降临。

从一扇扇窗户中射出了一束束橘红色的灯光,万家灯火,齐刷刷地把小小的县城照成了一座不夜城。在春晚的陪伴下,我们耐心地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几个小时的等候之后,窗外烟花绽放的声音越来越响,新年的脚步,近了。我也带上几天前买好的烟花,飞奔下楼。点燃引线,退后几步,抬头望天。

伴随着响亮而清脆的爆炸声,烟花在我们头顶上的这片夜空璀璨绽放。这一朵,是红艳艳的;这一朵,是金灿灿的,那一朵,又是红绿相间的……远处,近处,烟花绽放的声音此起彼伏,犹如在演奏一曲欢迎新年的雄伟赞歌。红的,绿的,蓝的烟火,把漆黑的夜空装扮得五彩斑斓,美丽非凡。

五彩的烟火迎来了新的一年。大年初一开始,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

一声甜甜的问候,一声热情的“新年好”,我们小孩子便能得到过年独有的、非同寻常的礼物——大人的红包。精致的红包里总是或多或少地塞着几张粉红色的钞票。尽管知道手中的红包迟早要被大人收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的,就是这一刻的快乐。当然,红包也不仅是孩子们的专属大礼,大人们同样会给家里的老人送一个塞满祝福的`红包。小小的红包,承载的却是大人们尊老爱幼的美德和满满的爱。

正月十五一过,春节也就过完了。而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还萦绕在我们家里,我的身边。年味,是温馨的味道,是热闹的味道,更是爱的味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93313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