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化学备课教案(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11:43:16
最新高一化学备课教案(通用15篇)
时间:2023-11-14 11:43:16     小编:灵魂曲

教案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工具,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编写教案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精炼,方便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一

(播放轻音乐、师巡回指导)。

六、讲评。

1、出示个别作文,全班讲评。

2、指名说说自己认为写得特别好的词句(特别是感受方面的)。

七、向课外延伸。

同学们,告诉你一个秘密,你们如果继续吹,这“牛奶”还会变回“清水”,你们不防回家试一试,也许还有许多话想说,还有许多话想写。

板书:

老师神奇!!!?——科学神奇!!

“水”——“橙汁”

“水”——“牛奶”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二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习。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习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习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习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习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三

1.初步学会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2.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的实验方法。

3.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离物质等基本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

本课重点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他们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个有过滤网的茶杯)让我们继续用化学家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这个茶杯比普通茶杯多了一个金属网,其作用是什么?在泡茶时茶叶中能溶于水的成分形成了茶叶水,为饮用方便,我们加了一个金属网,实现茶叶和茶水的分离。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且与原状态相同)的过程。提纯通过一定途径获取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的过程。

[讨论1]现有含mgcl2和泥沙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nacl。

实验方案:

粗食盐混合物粗食盐水。

食盐水(含naoh、泥沙、mg(oh)2)。

食盐水(含naoh)食盐水精制食盐。

[讨论2]现有k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提纯kno3。

混合物中各组分都溶于水,但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降温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主要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小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取决于混合物各组分性质的差异。

[观察]对比饱和溴水的颜色和溴在ccl4中的颜色,为什么颜色深浅不同?

分析: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思考:向溴水中加入少量ccl4,预计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所谓萃取,是指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从而实现物质的富集。

如何将水层和四氯化碳层分离?萃取之后一般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在实验室中,萃取和分液通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哪些物质可以从水中提取出溴?

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溶质、原溶剂与萃取剂不发生任何反应。

分液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

充分静置;保持漏斗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粗盐的提纯中最终蒸发食盐溶液获得食盐晶体,蒸发是利用物质挥发性的差异实现分离。若我们需要的是蒸出的水分,则应如何操作?将蒸出的水蒸气通过冷凝管,再收集起来,这种方法称为蒸馏。

蒸馏装置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需要哪些仪器?

液体的加热、蒸汽的冷凝和冷凝液的收集。(和学生一起组装仪器)。

[结课]此外,层析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进行相关阅读。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一、谈话导入,老师表演“小魔术”

1、瞧,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

2、看到这些,你们猜一猜,老师会干些什么呢?并说说这样猜的根据;

3、看清,这是什么?(让学生说,然后让学生闻)。

4、请看仔细,我要把这瓶“水”,变成“饮料”(老师变魔术)。

5、变成了什么?看到这“橙汁”,你有什么想法吗?

6、还记得我刚才是怎样变的吗?(生说实验过程)。

7、此时,你们有什么夸奖的话送给老师吗?(板书神)。

8、还想说些什么话,提些什么问题吗?

二、学生表演魔术。

1、“橙汁”好喝、牛奶更有营养,接下来我们变一些牛奶怎么样?

2、这下,老师不变了,叫两位学生来变。谁来?

3、出示器材,让上台的学生观察,说。(然后让其余学生检验他俩说得是否真实)。

4、学生变“牛奶”(用吸管向瓶里吹气)。

5、学生说话(按上面的问题进行)。

6、老师不但自个儿会变“饮料”,还让同学变出“牛奶”你们说神不神?

三、抓住时机,揭示科学道理。

1、其实,世界上所有魔术都是假的,当然老师今天的魔术也不例外,能使“水”变颜色的是化学反应。变“橙汁”的水,我起先就放了一种化学药品,后来趁你们不注意时,又放了一种药品,然后摇几下,两种药品反应就产生了“橙汁”。这牛奶是怎么回事呢?它也是两个物质进行了反应而成的。开始的水是石灰水,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物,这二氧化碳气体哪里的,就是同学们刚才嘴里吹出的气呀!

2、老师还神吗?那是什么那么神奇呢?(科学)。

3、此时,你有什么想法或感慨呢?有话想说吗?(让学生说)。

四、根据自己的独特体会,自由拟题。

2、学生拟题。

3、交流题目。

4、针对题目,作适当写作指导(你们觉得怎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指出这次作文的要求就是写出真实感受)。

五、学生作文。

(播放轻音乐、师巡回指导)。

六、讲评。

1、出示个别作文,全班讲评。

2、指名说说自己认为写得特别好的词句(特别是感受方面的)。

七、向课外延伸。

同学们,告诉你一个秘密,你们如果继续吹,这“牛奶”还会变回“清水”,你们不防回家试一试,也许还有许多话想说,还有许多话想写。

老师神奇!!!?——科学神奇!!

“水”——“橙汁”

“水”——“牛奶”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五

下午好!备课组是学校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组织学校教学工作不可的或缺一个部分。做作为化学课的备课组长对新的一学期的工作有如下的安排:

一、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们化学备课组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在抓好教学的常规工作,注重学生的双基教育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以教材研究为中心,以中考为工作的突破点,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在保证提高大多数学生成绩的同时,狠抓学习薄弱学生教育工作。在保证一定及格率,降低低分率的基础上,提高优秀率和平均分。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集体备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仔细分析历届中考化学,特别是最近三年的苏州中考试卷,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并且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集体备课,精选课后练习,实验等,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定时间,定主备人,定地点的集体备课制度来分析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用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改,假期中我们已经按章节整理2013年的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在新编制的学习用表中加入最新中考题。在课余,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交流教学的侧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教学难点的方法和模式,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加强备课组相互听课制度,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组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研究氛围。

2.注重实验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课中生动的、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环节之一,修订后的沪教版新教材新增了8个学生必做的基础实验。因此,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初三化学课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通过实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切实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仔细认识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也是学好初三化学的关键。新学年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实验这个有利的工具:利用实验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探究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化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理解实验的能力,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3.加强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的整合。

化学学科经常涉及到宏观实验现象,然而有些实验现象来得太快,学生来不及观察就已经消失,我们可以采用录制关键的实验部分进行重放,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

4.在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

在学生当中,为学习而学习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化学。因此,备课组希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去学生关注身边环境、关注社会,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

5.分层教学,让学生共同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行分层训练,对基础好的学生,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适当提高训练题的难度,加强变式题目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把要求适当降低,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在作业的布置上,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精心挑选题目,有针对性地练习巩固。

总之,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化学备课组组内肯定是团结合作,并且会和其他备课相互配合,统筹安排时间和作业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取再创佳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六

催化重整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征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

学习重难点:

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应。

2、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特点。

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

阅读p28思考和交流。

思考;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

(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

(c)烷烃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d)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练习:比较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沸点高低。

探究二:烷烃和烯烃化学性质。

1、烷烃的化学性质特征反应。

(1)甲烷与纯卤素单质(cl2)发生取代反应,条件:

(2)反应式。

2.烯烃的化学性质。

(1)燃烧。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七

一、现状分析:

本学期的总体教学计划是完成苏教版化学1的1-3专题教学任务,知道化学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能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关注个人生活及生存环境,体会化学与个人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对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做出合理的判断。掌握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基本养成良好审题、析题、答题习惯。

具体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要求有:了解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反应规律,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学会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清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各种对应概念;掌握氯、溴、碘、钠、镁、铝、铁、铜、硅等元素及化合物的存在、性质、制法、用途以及这些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灵活运用;学会元素、原子、离子符号以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等的书写和应用;掌握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溶液的配制分析、物质的制备性质等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微粒数、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的浓度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每个章节的重难点,把握教学进度。专题一和专题二是整个高中学习的基础,因此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来讲解,要做到会的学生达到一定的层次,理解有困难的学生要有一定的印象。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端正态度,让更多的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3、以化学新课标为指导,以校组工作计划为参考,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潜能,提高素质。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节约药品。

(5)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八

在学校、年级组的领导下,高一化学备课组将认真执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以备课组的建设为重点,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

1.完成一册教材第五、六、七章,二册教材第八章的教学。

2.进一步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教学中注意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目标,改善课堂结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归纳。

3.备课组建设

(1)加强备课组内研讨,认真进行每周2次的备课组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探讨有效教学方法、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并且注意收集本学科新的教学信息,备课组长及时记录组内老师参加备课活动的情况。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了解并监督组内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切实抓好“六认真、四个必”,使青年教师能更好成长。

(3)开展好组内公开课的观课、评课、议课,促进组内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不断超越。

4.树立全局观念,合理控制作业量。

例题的选择和习题的配备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精选精留,做到“大统一、小灵活”。要充分重视教学个噢成的反思,认真进行考试质量和作业情况的分析,及时查找问题并及时解决,而不是靠超负荷的作业量来提高考试成绩。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九

(1)我组共有四位成员,校长李方胜老师,教研组长邹暾老师,优秀教师胡彩霞老师,黄新平老师。

(2)课时安排:周课时6课时。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1、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本学期是我校实施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学期。如何实施新课程,这是摆在全组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对于我们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走进新课程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2、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一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3、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一星期完成。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单元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单元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4、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两位老师都上了校级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量补充课外作业,做到精心批改,认真评讲并指导学生及时订正,对于碰到的难题或错题,在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做出合理公正的解答。

5.做好试卷命题,阅卷和质量分析,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6、积极开展备课组课题活动。本学期备课组精选三个可行的课题供学生选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得到较好的效果。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十

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将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的物质的量联系起来,为以后学习气体参加反应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2、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3、掌握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从分析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体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对结论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感受科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难点: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气体摩尔体积。

【引入】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常常用到气体,而测量气体的体积往往比称量质量更方便。那么气体体积与它的物质的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气体体积与其物质的量之间的桥梁——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

【教师活动】播放电解水的实验视频。

【学生活动】观察、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1、阅读教材p13—p14科学探究的内容,并填空。

(1)实验中的现象:两极均产生气体,其中一极为氢气,另一极为氧气,且二者体积比约为。

(2)。

质量(g)物质的'量(mol)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氢气氧气从中你会得出结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o2和h2的体积。

物质物质的量(mol)质量(g)密度(g·l-1)体积(l)o211.429h210.0899结论: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过渡】1mol任何气体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体积几乎相等,1mol固体或液体是否也类似的关系呢?【问题】下表列出了20℃时几种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请计算出1mol这几种物质的体积。

结论:在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十一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化学必修2》是高中化学课程必修部分的第二个模块。本册教材通过《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三个专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规律总结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定性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热能,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反应速率的简单介绍,为选修四打基础;掌握简单常见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等有机物的性质及用途。

完成必修2教学内容,实现模块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熟悉高考化学的题型和命题趋势,尽快提高教学基本功。基于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区别,所以要区别对待。重点班的同学在课上要多一些自主学习,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总结。自己动手探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对优生强化学习,进行提优,对差生同样要做好补差工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知识点尽量简单化,力求学生能够理解。同时降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适当放进一些学生活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一)过程管理。

结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对学生要进行过程管理强化,包括:学生课上表现(听讲、回答问题、学习笔记、分组讨论、纪律情况)、课下作业、随堂检测、学生实验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等方面。

(二)重点生的管理。

1、尖子生。

做好尖子生选拔、培养工作。高一要以各班的化学科优秀、各科均衡的学生为选拔对象,广泛培养,建立优秀学生的学习档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每周加一张综合训练习题,必须全批全改,利用课外时间及时谈话和指导。做好化学竞赛的辅导工作。

2、边缘生。

了解边缘学生(及格线附近)的情况,上课多关注、作业批改后要尽可能面批,及时督促和检查。

3、后进生。

从遵守课堂纪律开始要求,课上可提问简单问题,实验课加强指导,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温暖。安排专人给他们留适当基础检测,经常关注他们。

(三)备课。

1、备课。

提前收集整理备课资料,包括教材分析、参考教案、课件等,结合教学大纲和模块要求,根据本年级学生实际,各抒己见,确定本节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典型例题、授课方式、掌握程度以及是否拓展和补充相关内容等,组织学案、习题和作业,电脑课件。

2、编写教案。

除原有格式内容外,及时整理教学反思,并作反馈。

3、作业和检测。

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交流作业中的易错点,讨论优化解题思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每班学生预备三本,即:笔记本、作业本、纠错本,强化重点知识的反思和提高。

(四)上课和听课。

1、上课。

研究新授课、习题课、章节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每种课都要精心设计问题。新授课要引领学生理解、掌握原理和概念;习题课要引导学生经过练习和思考讨论,对概念和原理加深理解,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复习课要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重要知识点,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重点难点要精讲,通过习题归纳规律,强化非智力因素(信心、细心、方法)在答题中的重要性。

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按要点答题,当堂做巩固练习,还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2、听课。

根据新课程模块要求,尽可能采用边讲边实验、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了解化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形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高一课本必修1要求至少安排9个学生分组实验,相对旧教材加大了学生实验的比例,把实验教学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教师。实验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实验时及时观察记录、做好归纳和总结。

本学期共20周,其中有两周安排期中、期末考试,两周安排高考、会考。教学时间约为。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十二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修模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的中间环节,承担着对前面知识的回顾、总结以及深化和提升学生认识化学研究及应用价值的双重任务;为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以及从数据中获得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化学反应的限度是认识化学反应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必修2》中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等相关知识,只从定性角度研究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定量分析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因此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将一个个数据最终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的规律和概念。

三、设计思路:

“化学平衡常数”是纯理论课,比较抽象,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平衡常数,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及其方法,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法,对每一知识点,按照“探索(观察)研究(思维)运用(迁移)”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分为三个认知层次:

三、迁移应用概念,会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让学生对本节课做个小结,做训练题来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四、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讨论,培养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分析问题中能够体会到研究的乐趣,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并最终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流程设计。

(一)、知识准备。

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什么是可逆反应?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小结。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为新授课做准备。

(二)、创设情境。

【投影】联想质疑:在19世纪的英国,炼铁工业快速发展,但是化学家们发现炼铁高炉排出的废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刚开始他们认为是因为铁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反应时间不够长,导致反应不完全,于是他们把高炉建的非常高,以增加反应时间,后来发现高炉排出的一氧化碳气体并没有减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feo(s)+co(g)===fe(s)+co2(g)。

要求:先独立思考1分钟,自由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引出新课。

环节一:整体感知概念-从具体反应入手,让学生感性认识化学平衡常数的存在。

[交流研讨]:p42表格课前安排学生分组计算数据,课堂上每组代表回答;教师用多媒体在表格中逐一填入答案,要求学生记录,分析。

[师生互动]:上述五种情况的平衡状态是否相同?平衡常数是否相同?

[概括总结]: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平衡状态有多种而平衡常数只有一个。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2最后两段,p43资料在线以及表2-2-1。然后回答问题:

2、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应注意什么?

3、平衡常数(k)的大小与反应限度间有何关系?

[师生总结]: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及平衡常数的简单应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环节三:迁移应用概念-应用概念,加深理解。

[交流·研讨]:让学生板演p43表格中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并推导单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并小结。

[师生概括]依据实例,师生共同总结平衡常数的特点: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因此,不能笼统说某一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是多少。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及简单应用。

(四)、课堂小结及达标训练。

六、板书设计。

1、概念:

2、表达式。

3、单位:(mol/l)c+d-a-b。

4、注意事项:

(1)有纯固体或溶剂参加的反应,它们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2)一个化学反应的k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单位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

(4)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七、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过程设计,我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

1、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2、变规律的传授过程为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十三

以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和市教研工作计划为纲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标,以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改革为核心,整合教研资源,通过调动年级组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撰写科研论文和研究课题,为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1.继续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理论,重视学习化学教学新理念,充分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学习各类教育期刊化学教学的新做法、新思路,并结合教研组的实际情况组织重点学习。

2.注重教学常规,以开放课程为载体,积极开展集体课程准备活动,提高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积极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地方,成为学生愿意学习和进取的`地方。

3.提高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化学竞赛的能力。通过探索竞赛辅导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获奖的机会,为高考综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高教师的教育和科研能力。在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申请教育课题,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提高个人理论水平。

1.教学常规:根据学校教科室的政策,规范和完善教学常规工作,定期检查作业批改情况,备课。

2.教材研究:认真研究选修1、选修2、化学反应原理教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实验探究:利用生活资源自制化学仪器或替代药物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最大限度地优化中学实验。积极开发实验校本课程。

4.试题研究:积极参与市直教研组活动,重视高考形式的学习考核,讨论高考命题。

5.集体备课:确定集体备课主题,为同一主题组的老师开设不同的公开课。

6.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根据集体备课主题进行教学讨论,形成教育课题,汇报课题成果,形成论文。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十四

本学期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对学科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强化化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依据教学大纲中的考点,夯实基础,注重能力训练,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以备课组的建设为重点,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大面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必修1》是高中化学课程必修部分的第一个模块,承担着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衔接,为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通过几个专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物质分离和鉴别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通过对一系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元素化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物质的量、以及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3、氧化还原反应。

4、离子反应。

5、元素周期律。

基于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区别,所以要区别对待。

重点班的同学在课上要多一些自主学习,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总结。自己动手探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对优生强化学习,进行提优,对差生同样要做好补差工作。对普通班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知识点尽量简单化,力求学生能够理解。同时降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适当放进一些学生活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一化学备课教案篇十五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一年纪1、3、4三个班的的化学教学工作,兼3班付班主任,兼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现在就高一化学备课组,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我和杨虎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92622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