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限于教育教学领域,对于其他工作场景如企业培训等同样适用。教案的结构应该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便于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操作。这里有一些教学方案的改进和创新,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一
1、学会用各种线条组合装饰帽子。
2、懂得关爱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体验:知道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
材料:半成品帽子、儿童绘画纸、各种绘画笔等。
先引入故事,引发子女照顾老人。
1、老师讲故事,提问,引导孩子认真听讲。
2、问题:第四天,为什么老奶奶不给孩子们一顶帽子?你应该为奶奶做些什么?
其次,我为我的祖母做了一顶帽子。
1、儿童用各种材料装饰帽子(引导儿童创造性地用各种线条装饰)
2、介绍一下你的帽子,告诉我用了哪些线条装饰方法。
第三,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1、引导幼儿谈论家里的老人为自己做了什么(比如,接自己,陪自己玩,做饭等。)
2、我能为家里的老人做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他们能为家里的老人做些什么)
4、把做好的帽子戴在头上,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我把自己做的帽子给了敬老院的老人,还捶他们的背,捏他们的腿……活动在笑声中结束。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二
1.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重长辈,关爱老人。
2.品尝重阳糕,体验香、甜、糯的特点。
3.学习群体和压力的技能,愿意参加体力活动。
1.活动重点: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重和关爱长辈。
2.活动难点:学习群体和压力的技巧。
1.将重阳糕切成小块,放在小盘子里。
2.欢乐喜庆的民乐。
3.一些橡皮泥。
4.孩子们在活动前洗手。
(1)导入:(展示重阳糕)
1.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看它像什么?上面有什么?
2.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老师: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我们都要在这一天制作和吃重阳糕。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每个孩子都应该对年长的祖父母有礼貌。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让孩子说说在家里是怎么照顾爷爷奶奶的?
4.引导孩子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贺的话。
(2)品尝重阳糕,感受其香、甜、糯的特点。
1.老师:今天,我们来尝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孩子们品尝重阳糕。
3.提醒孩子注意:尝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它尝起来像什么?尝完之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总结:重阳糕香、甜、糯。
(3)制作重阳糕。
1.重阳糕很好吃。孩子要自己做吗?
2.老师演示了如何制作重阳糕。
3.孩子们用橡皮泥做重阳糕。
(4)结束。
通过家校沟通,家长和宝宝可以一起做重阳糕,送给爷爷奶奶,培养孩子尊敬长辈、老人的良好品德。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三
1、 双手合并练习“搓圆”知道手的力度。
2、 激发关心长辈的情感。
一、向幼儿介绍重阳节:你们知道农历9月9日是什么节日?
二、引导幼儿说出爷爷奶奶平时对他们的关爱并说说自己将如何爱爷爷奶奶。
三、幼儿讨论:你想制作什么小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四、幼儿操作制作饼干、教师观看指导幼儿用印模制作饼干。
五、包装礼物袋。
六、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小礼物赠送给爷爷奶奶,并送上一句祝福的话。
十月,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在节日的氛围中我们用歌声、用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点心传达着我们对长辈们的感恩之心。
在前期,我们告诉了幼儿再过几天就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了,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传达你们的情感?并请幼儿悄悄的回家跟父母商量,不要告诉爷爷奶奶。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于是,孩子们将这次的活动视为了一次特殊的任务。认认真真的回家商量着。从爸爸妈妈给我们的信息中得知,有的孩子还特别关心爷爷奶奶,询问着他们喜欢吃什么,喜欢些什么东西等。家长们积极的回复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力量。两天后,我们进行了讨论,幼儿说出了很多爷爷奶奶喜欢的东西。现在的孩子能关心身边的长辈,能从自我的意识中体会到关心他人的乐趣。
谈话活动后,我们进行了制作小点心的活动。当一切材料摆在幼儿面前后孩子们惊奇的说:“还有芝麻呀!今天做的汤圆和以前做的不一样。”通过老师的示范后孩子们懂得了搓的力度和方法很重要,决定着点心的外观。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开口笑做完了,送到厨房炸好后孩子们看到自己亲手做的点心开心极了。每个人都说要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
第二天,我们又进行了交流,孩子们积极的说着自己带点心回家后家长们的反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孩子们感受到了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非常的快乐。从而对自己家的成员有了更深的情感。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也深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园的互动,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不断的与家庭产生互动,产生共鸣,才能让家长信服教育,配合教育。今后还应将此类活动的准备工作做的更充分,教师的前期准备也应更充足。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四
1.了解重阳节的名称及相关习俗。
2.积极参加节日活动,主动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感谢。
3.体验和爷爷奶奶一起过重阳节的快乐。
4.通过参与重阳节环境的营造,感受参与重阳节的乐趣。
5.知道重阳节的日期。
1.孩子们调查并了解重阳节的知识。找出爷爷奶奶在家都做些什么,记录在生活活动或午后的火堆里。孩子们在家和父母一起制作感谢卡,写下祝福,邀请爷爷奶奶参加活动。
2.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布置活动室环境,孩子们分组排练一个小程序,音乐磁带,录音机,重阳节蛋糕(每人一个,老师也可以根据当地习俗提供相关重阳节食品)。
3.教学挂图和儿童读物:重阳节快乐。
(1)幼儿交流,了解重阳节的由来。
1.孩子们在群体中交流。老师重点引导孩子表达重阳节的时间、传说和人们的活动。
老师:今天是什么节日?重阳节是什么时候?人们有什么活动?(改成:重阳节是什么时候?重阳节你做了什么?)
2.单个孩子在小组面前讲述。
3.展示教学挂图《重阳节快乐》。老师小朋友总结:重阳节是中国农历九月初九。在这一天,人们会吃重阳糕,赏菊,爬山。现在人们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2)孩子知道爷爷奶奶的故事。
1.爷爷奶奶和孩子交流经验,做法等。
老师:今天是重阳节,也是老年人的节日。你知道你的祖父母关心我们的故事吗?(改成:你知道爷爷奶奶关心我们的故事吗?)
2.孩子沟通爷爷奶奶如何关心自己。
老师:孩子也知道爷爷奶奶关心我们的故事。谁来告诉我们?
3.孩子们带着他们自己的感恩卡在节日里祝贺他们的祖父母,并对他们说一句祝福。
(3)幼儿和爷爷奶奶品尝重阳糕。
1.老师讲述重阳糕的制作过程。
2.幼儿和爷爷奶奶品尝重阳糕,体验共享节日的快乐。
3.孩子们的表演,请爷爷奶奶欣赏。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五
“送温暖,献爱心,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而平时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所以我园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一片心意。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
20xx年10月9日(周日)下午15:00。
郭店敬老院。
参加人员:大班幼儿、教师、自愿参加活动的家长。
1、各班准备一个节目,会唱《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2、每位幼儿自备礼物一份。馄饨皮子,肉馅。
3、活动前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向幼儿讲解重阳节的由来,做好孩子相关知识经验的铺垫。先启发幼儿观察身边的老人每天做些什么事情,喜欢吃什么,为什么遇到事情会发生情绪变化等等。在家特别要留意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关心、照顾。
4、自愿参与的家长13:50点在幼儿园集合。
一)14:00幼儿及家长集中幼儿园出发去敬老院。
二)14:30活动开始:
1、主持老师致词。
2、a部分:部分家长和孩子在操场与老人互动,孩子表演节目。
b部分:部分孩子和家长、老师在食堂包馄饨。
三)老人与孩子互动,给老人送礼物,捶捶背等。
四)15:30左右,带老人到食堂用餐,活动结束。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六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中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给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老人对孩子的喜爱,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感。这次活动中我还选用了三幅老师的范例,是希望通过一些具体图像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而不是成为划一的图像标准给孩子,引导幼儿善于采用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进行装饰。
小花帽。
1、引导幼儿采用变化线条、图形间隔的方法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关心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范例三张、双面胶、剪好的帽子、水彩笔、蜡笔等。
(一)欣赏与讨论敬老院有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顶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时间做好了第一顶小花帽,这时正好有一只小鸟飞过老奶奶的窗口,小鸟衔着帽子飞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们,老奶奶正在为他们做帽子,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跑出来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问:这顶帽子上有什么花样?上边和下边是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花纹?有些什么颜色?可是只有一顶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开始等奶奶再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顶更漂亮的帽子,小鸟又把这顶帽子送到了幼儿园,当小朋友们一听小鸟的叫声,就马上跑了出来,他们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第二顶帽子):你们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
4、第四天,小鸟没有把帽子送来,小朋友们问小鸟:"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鸟说:"今天老奶奶没有做帽子,因为老奶奶生病了。"问:小朋友,你们想想,老奶奶怎么会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难过,因为她送给小朋友的帽子还没有做好,这可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老奶奶。
(二)尝试与操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都来自己动手,做一顶帽子。
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创造,介绍不一样的作品。
2、鼓励幼儿能改变颜色与线条,表现多种排列方法。
(三)制作与交流画好的小朋友用双面胶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头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
故事《一朵云帽子》。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观看图书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
1、大帽子一顶,云帽子和小鸟图片。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出示一顶帽子,引出主题。
1、教师:夏天,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头顶上,好热好热,怎么办?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七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健康、快乐。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创建一个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敬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幼儿园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社区的老人们一起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小班。
(2)在与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关爱的温暖和快乐。
具体活动:学说一句祝福的话,学一个感恩的儿歌。
中班。
(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
(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具体活动:自制一件手工作品写上祝福的话语。
大班。
(1)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敬老活动,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老人们表达自己的关爱与尊敬之情;
(3)在访问、对话中感受老人也需要关心和帮助,进一步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1、收集“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2、和爷爷、奶奶说句悄悄话;
3、制作爷爷奶奶的礼物;
5、学习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关心老人笑哈哈》;
6、学习儿歌:《奶奶夸我孝顺儿》。
奶奶夸我孝顺儿。
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
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
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
潦倒新停浊酒杯。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八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也需要我们去了解和传承。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以“爱在重阳”为主题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在重阳节,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走进社区的老人们联欢,请进自己的爷爷、奶奶们亲子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中了解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到七宝老街开展宣传调查的实践活动等多元的形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爱护,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积累重阳节的传统文化经验。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
1、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2、了解一些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七宝——各地);
3、感受爷爷、奶奶多自己的关心,自己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
4、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主题环境创设。
收集“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和爷爷、奶奶说句悄悄话。
重阳美食(各种糕的展示)。
重阳习俗(幼儿资料收集)。
(二)区域环境创设。
泥塑“做重阳糕”
讲讲、说说“我的爷爷、奶奶”
提供有关敬老内容的图书,供幼儿阅读、讲述。
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为爷爷、奶奶做礼物。
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三)游戏环境创设。
游戏和节日相结合,发展游戏情节。
(四)家园共育创设。
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说说爷爷奶奶以前的工作、本领,激发孩子尊敬、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农历9月9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可以称之为登高节或者又称老人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的日子,并且从很早时候就开始过此节日。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九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特别是我们班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带的。但是平时孩子们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多的是索取,要什么给什么,而没有体会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是多么的爱护多么的好,更是谈不上什么尊老敬老的意识。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感恩祖辈的情怀,让孩子们想想祖辈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同时也想想自己能为祖辈做些什么,于是,我结合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计了一系列的重阳节活动,其中就包括这个活动“送给爷爷奶奶的贺卡”。通过这个活动,也让孩子们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个礼物,从而让孩子们在感受祖辈的关爱的同时也自己动手为祖辈做一些什么。
1、愿意自己动手折折贴贴,制作贺卡。
2、知道重阳节是祖辈的节日,初步体验尊敬、热爱自己的祖辈的情感。
制作贺卡的卡纸、各色手工纸、固体胶等。
1、请几名幼儿上来拿着照片介绍自己的爷爷奶奶。
2、想一想爷爷奶奶都为我做过些什么事。激发幼儿对爷爷奶奶的情感。
3、说说我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4、你们知道这个星期六是什么节日吗?是重阳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
6、老师出示贺卡,引发幼儿兴趣,同时示范贺卡的制作方法。
1、提供制作贺卡的材料,鼓励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贴在贺卡纸上制作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贺卡。
2、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一句祝贺的话,老师帮着写上。
师:知道明天就是什么节了?把贺卡送给爷爷奶奶的时候要说什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节日快乐。”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十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ppt课件。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
师提问:
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我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
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三、制作项链。
幼儿亲自动手制作项链,送给爷爷奶奶。
四、学习儿歌。
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五、爷爷奶奶我们爱你。
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十一
1、知道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爱,激发尊敬他们的情感。
2、在与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关爱的温暖和快乐。
3、愿意积极参加教学,感受节日的快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1、皱纹纸搓成的小纸球。
2、彩色橡皮泥。
3、音乐"爱我你就亲亲我""过新年"。
1、介绍重阳节:
老师:我们中国有很多特有的节日,其中重阳节就是我们祖国专门为老人设定的节日。重阳节那天很多老人会去爬山登高,今天我们在幼儿园帮爷爷奶奶庆祝节日,祝愿他们身体健康。
2、讨论表达爱的方式老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他们是怎么照顾我们的?(幼儿回答问题)我们小朋友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观看视频)。
3、幼儿给老人献吻与老人拥抱(老师:刚刚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师也给了你们奖励。老师刚刚是怎样奖励大家的?你们得到老师的拥抱或亲吻开心吗?爷爷奶奶照顾我们那么辛苦现在我们也来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让我们可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开心一下。)。
4、音乐律动--亲亲您、抱抱您(老师:孩子围在老人周围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律动)。
5、亲子游戏:包饺子四、结束教学: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主题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平时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老人们冒着寒风酷暑接送孩子;戴着老花镜为孩子抄作业;背的是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带的是孩子穿的衣服……"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而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却一直熟视无睹,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
因此我们特地选择了这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时刻"9月9日重阳节"开展庆祝教学,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长辈们的情感。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十二
1.我会欣赏儿歌,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关心老人,对老人有礼貌。
1.课前帮助孩子了解一些关于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的照片。
老师:图片上是谁?(爷爷奶奶)他们怎么了?(他们笑)
老师:他们为什么在笑?(请孩子们谈论一下)
老师:原来他们要放假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老师:你喜欢爷爷奶奶吗?(请孩子们谈论一下)
老师:老师也喜欢爷爷奶奶的歌,所以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想听吗?
1.老师完整地背诵了孩子们的歌曲。
老师:小朋友,你在儿歌里听到了什么?(请孩子们谈论一下)
2.让孩子们再享受一次。
3.孩子们学习童谣。(帮助幼儿纠正个别声音)
4.让孩子们谈论他们向祖父母表达爱意的方式。
5.让个别孩子充当爷爷奶奶,其余的孩子上来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6.教育幼儿要听话有礼貌。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十三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尝试用各种方式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1、教师介绍重阳节:
明天是重阳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要为爷爷奶奶庆祝这个有意义的节日。
2、送祝福幼儿学说一句祝福的话,对爷爷奶奶送上祝福。
3、感恩活动小朋友,平时爷爷奶奶为小朋友烧饭、洗衣、接送我们上幼儿园,还会给我们买好吃的。在今天这个节日里,我们回家也为爷爷奶奶做一件事。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重阳节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快乐。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这成长的过程都离不开爷爷、奶奶的爱。所以在重阳节,为了让孩子们感恩自己的爷爷、奶奶,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爱意。
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都在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给奶奶捶捶背、有的帮奶奶捡菜、有的帮奶奶拖地,有的给爷爷倒茶喝,爷爷奶奶的脸上写满了笑意。相信这个重阳节会在爷爷奶奶们的记忆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它也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敬老人,增进与老人间的浓浓亲情。
小百科: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十四
1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2爷爷、奶奶非常关心小朋友,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
3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重阳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词。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6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1、大绳一根,小绳若干;花手绢;橘子若干。
2、音乐《感恩的心》、《小苹果》、《嘚啵嘚啵得》、《好娃娃》。
3、现场作画纸。
小班:
游戏《拉个圆圈走走》(小一班和小二班)、给爷爷奶奶捶捶背(小三班、芽芽班和小五班)。
中班:
游戏《蹲蹲乐》(中一班和中二班)、《丢手绢》(中三班和苗苗班)。
大班:
花样跳绳(大一班和大二班)、现场作画(大三班、果果班和大五班)。
集体活动:
舞蹈表演。
孙东凤祁丰鸽。
(一)活动主持:祁巧利宫萌萌安全管理:
全体班主任音乐播放:王艳玲节目督导:李璐璐摄像:潘晓会。
(二)活动对象:幼儿、祖父母、老师。
(三)活动时间:201年10月21日。
(四)活动地点:合峪镇敬老院。
(五)活动流程:
1、请爷爷奶奶入坐。
2、老师:爷爷奶奶真辛苦,今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给爷爷奶奶过节好吗?
3、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全体幼儿齐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4、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好娃娃》。
5、花样跳绳表演。
6、舞蹈表演。
7、做游戏。
8、现场作画。
9、宝宝给爷爷奶奶捶背(幼儿剥桔子给爷爷奶奶吃)。
10、送上自己的礼物给爷爷奶奶。
11、集体合影留念。
(六)、伴随《感恩的心》结束。
设计思考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重阳节带给我们不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健康、快乐。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创建一个爱老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尊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幼儿园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们一起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小百科: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十五
1.初步了解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2.懂得尊敬爷爷、奶奶的`道理。
3.激励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情系敬老院温暖老人心。
20xx年10月21日。
敬老院。
1、幼儿自制节日礼物。
2、横幅、校车安排。
3、准备水果、重阳糕点等食物。
1、教师表演《加加油》。
2、幼儿表演《口香糖》《让爱住我家》。
3、歌曲《关心老人笑哈哈》。
4、表演结束,给老人赠送自己制作的礼物。
5、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返回幼儿园。
1、老师要看管好本班孩子,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进入敬老院要保持肃静,行动有素;。
3、见到敬老院的老人、领导及工作人员要微笑、主动地问好,体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4、活动结束时要和老人握手告别,说再见!
幼儿园感恩重阳节教案篇十六
1.引导孩子欣赏儿歌,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关心老人,对老人有礼貌。
3.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并表演出来。
4.简单了解节日的由来,知道它的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美好感觉。
1.课前帮助孩子了解一些关于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的照片。
1.展示图片,引起孩子的兴趣。
2.谁在地图上?(爷爷奶奶)他们怎么了?(他们笑)。
3.他们为什么笑?(请孩子们谈论一下)。
原来他们要放假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1.老师完整地背诵了孩子们的歌曲。
2.让孩子们再享受一次。
3.孩子们学习童谣。(帮助幼儿纠正个别声音)。
3.让孩子们谈论他们通常表达对祖父母的爱的方式。
1.让个别孩子充当爷爷奶奶,其余的孩子上来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儿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懂礼貌。
附儿歌:。
九月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我爷爷奶奶笑了,我请他们吃甜蛋糕。我妈妈夸我是个好宝宝。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叫“老人节”。当今社会的孩子一般都是在父母和祖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他们尊老意识越来越弱。很多孩子不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所以设计这样一个关于爱爷爷奶奶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85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