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目标和计划。人生就像一面镜子,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投射,与他人友好相处很重要。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视野。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一
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预防中暑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
电话:
南京市医院电话:
夏季室外气温在37℃以上,由应急组长xx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室外气温连续15天底于37℃以下,由应急组长宣布防暑预案终止。
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头疼、头昏、呕吐、恶心等症状时,可判断为中暑。
1、应急组长宣布启动防暑应急预案,由xx负责制订新的施工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必须避开中午高温。
2、xx、xx负责给员工宿舍购买安装风扇等降温设备。
3、xx、xx做好夏季防暑知识宣传,以告员工信、黑板报等形式向员工传授各种预防中暑的措施。
4、xx负责向施工一线员工发放防暑药品,如人丹、菊花茶、风油精。
5、由xx、xx、监督项目部及各队食堂,要求每天给员工做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食品,工地有供应开水设备。
6、员工出现中暑时,立即向应急小组汇报,组长根据中暑情况组织应急小组部分、全部及项目其它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7、小组其他成员为机动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南京市急救中心电话:120。
南京市环保局电话:xx。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二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以《xx日报》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x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各岗位。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每天上午c:30分和下午c:30分安排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x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x:30分和下午x点钟。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
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附:中暑临床表现: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8)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正常工作时间及假日:
夜间: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三
一、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余樵。
副总指挥:季峰丁峥元。
成员:刘文海王海金唐荣王豪陆俊卞介永。
七、浙cv34六十五、浙c06五十八、沪d5640九、浙cv6782为应急救援指定用车,在接到指挥部救援指令后,必须火速赶赴现场集结待命。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四
本预案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本应急预案在批准后十日内报hse(安健环)部备案。
2.3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
2.3.1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海林公司中暑事故应急预案每年进行一次符合性审核,三年组织一次改版修订。
2.3.2因以下原因,应在二个月内完成应急预案的相应调整:
2.3.2.1新法律法规、标准的颁布实施。
2.3.2.2预案演练和应急处置中发现不符合项。
2.3.2.3其他原因。
2.4应急预案制定与解释。
本应急预案由海林公司生产运营部制定与解释。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五
一、案例导入(网络资料)。
【案例一】20xx年10月2日晚8时25分许,××大学一学生公寓301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舍使用的箱子架、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5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有同学违反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在宿舍内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时而造成的(寝室当时无人)。具体原因是:插在主接线板的电热杯放在箱子架顶层,水烧干后自燃,并引燃临近的易燃品,如箱子架上所放的书籍、衣物、被子等,最终酿成火灾事故。
【案例二】20xx年1月4日晚9时许,××大学一学生公寓523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舍使用的长条桌、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4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该舍两名同学将应急灯长时间充电(13小时,寝室当时无人),使蓄电池过热,引燃桌下纸箱内的易燃。
【案例三】20xx年11月3日下午,某高校一公寓504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配置给该舍使用的照明、床板、物品柜等设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1万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该公寓住的全部是女生,火灾发生时该舍无人。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人文学院01级两名女学生违反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将烧水的“热得快”放在暖壶里烧水,人走时忘断电源以至酿成火灾。
二、结合上述案例让学生讨论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及个人感想。
三、火灾的预防注意事项:
1、严禁超负荷用电,乱拉、乱接电源,随便使用电热用具(电褥、电加热器等);
2、严禁在宿舍内使用明火、吸烟、乱扔烟蒂;
3、宿舍没有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
4、禁止在宿舍内用火烧东西。
5、怎样进行疏散自救:火势不大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栓在门窗档和重物上,顺势滑下。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夜间)、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员及时发现,组织营救。呼救,也是一种主要的解救办法。
四、总结:
通过学习上述内容,提高学生对校园火灾的认识,注意校园特别是宿舍的防火安全,学习必要的火灾自救常识。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人人有责。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六
副组长:吕建科李保银郭淑萍张金虎。
成员:各班班主任。
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救援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组成。
(1)、办公室。
主任:吕建科。
成员:吴杰谢建波韩辉。
(2)、救援行动组。
组长:张金虎成员:樊武学张金虎韩辉张满意。
(3)、疏散引导组。
组长:李宝银成员:语文组。
(4)、安全防护组。
组长:张金虎成员:门卫后勤人员。
(5)医疗救护组。
组长:郭淑萍成员:数学组。
(6)、事故调查组组长:吕建科。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七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有关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精神,确保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本着“防范重于泰山”的思想,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以下防暑降温的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暑降温工作领导小组。
2、认真组织学习关于防暑降温的有关文件,及时通报情况,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二、各部门职责:
(一)政教处、教务处。
(1)做好高温期间的值班安排。
(2)如果出现高温天气需要临时停课的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各班主任。
(3)做好高温天气因停电,停课时学生的活动安排。
(4)在高温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安全等知识的教育工作。
(二)总务处。
(1)在高温来临之前,组织人员对学校所有降温设施进行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报修,确保在高温季节正常使用,并将情况及时通报各部门。
(2)做好防暑降温的细致工作(购买防暑降温的必要物品,如绿豆)。
(3)做好学校用电、用水(饮用水)、冰块等防暑降温必要物品保障工作。
(三)班主任。
(1)各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的饮用水,确保学生饮用水的质量。
(2)班级的地面要及时洒水,学生要准备一条干净的毛巾,必要时用水浸湿伏在头上或颈上。
(3)在炎热时一定要勤观察学生的身体反映情况。
三、其它工作:
防暑降温是一项全面性工作,全校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随叫随到。各部门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结合防暑降温工作和本岗位的实际情况,对职责范围工作进行一次检查,随时听候学校防暑降温领导小组的调遣,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把今年的防暑降温工作做好。
四、具体措施:
一是做好防暑宣传。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多种宣传形式向学生宣传防暑降温常识,教育学生积极应对高温天气。积极引导师生在高温天气里保持平和心态,团结和谐,稳定学习工作。
二是加强饮食安全管理。学校加强小卖部卫生检查,必须进行消毒,必须打开门窗,保证通风。保障学生饮水卫生,防止感染胃肠道疾病。
三是减少学生户外运动。取消课间操、体育课等剧烈活动,避免学生长时间在户外暴晒、剧烈运动。
四是保证学生充分休息。加强值班力度,维护安全、安定的休息环境,保证学生的精神状态。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八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体内温度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的疾病。中暑严重者可引发中风、意识丧失等严重后果,因此应急预案至关重要。以下是中暑应急预案的几个关键步骤:
1.提前做好防暑工作: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就要提前做好防暑工作。包括:避免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减少户外活动时间,穿着透气服装等。
2.如果出现中暑症状,立即采取应急救助措施:如果出现头晕、头痛、面部潮红、口干、口渴、乏力、出汗或者干燥等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首先,将患者移至室内或阴凉处,尽量保持通风。其次,及时解开衣物,用凉水或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后颈、腋窝等处。同时,给患者喝些温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品。
3.寻求医疗帮助:在采取了应急救助措施后,如果患者的体温没有下降或症状没有改善,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及时就医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4.预防中暑:在高温天气下,需要加强自身的.预防措施,避免中暑。例如,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选择阴凉处活动,戴上帽子和太阳镜,涂抹防晒霜,适量摄入清凉的水果和蔬菜。
5.加强宣传教育:中暑是一种常见的高温疾病,因此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向公众传达中暑的危害性以及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提供中暑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让更多人了解并能正确应对中暑。
中暑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高温疾病,因此中暑应急预案非常重要。只要提前做好防暑工作、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寻求医疗帮助、预防中暑,并加强宣传教育,就能有效应对中暑,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九
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预防中暑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
夏季室外气温在37℃以上,由应急组长xxx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室外气温连续15天底于37℃以下,由应急组长宣布防暑预案终止。
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头疼、头昏、呕吐、恶心等症状时,可判断为中暑。
1、应急组长宣布启动防暑应急预案,由xx负责制订新的施工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必须避开中午高温。
2、xxx、xx负责给员工宿舍购买安装风扇等降温设备。
3、xx、xxx做好夏季防暑知识宣传,以告员工信、黑板报等形式向员工传授各种预防中暑的措施。
4、xxx负责向施工一线员工发放防暑药品,如人丹、菊花茶、风油精。
5、由xxx、xxx、监督项目部及各队食堂,要求每天给员工做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食品,工地有供应开水设备。
6、员工出现中暑时,立即向应急小组汇报,组长根据中暑情况组织应急小组部分、全部及项目其它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7、小组其他成员为机动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
夏天是高温天气的季节,当出现高温天气、酷热炎热的环境时,人们容易受到中暑的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中暑症状。为了应对夏季中暑,需要有应急预案,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1.注意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预报信息,特别是高温警报,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措施。
2.减少户外活动:在高温天气下,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尤其是在中午至下午时段,这段时间的阳光最为炙热。
3.避免炎热环境:尽量避免到没有空调或通风的炎热环境中,如果没有条件避免,可以在室内准备电风扇或喷水器以增加空气流通和降低室内温度。
4.补充水分:多喝水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在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大量流失体液,容易引起脱水。建议每天喝足够的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和维生素。
5.居家通风:确保室内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空调或风扇等设备来降低室内的温度。
6.避免饮用过量酒精饮料和咖啡因饮料:酒精和咖啡因会促使身体流失过多的`水分,容易诱发脱水和中暑。在高温天气下,避免饮用过量的酒精饮料和咖啡因饮料,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7.穿着适当: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穿戴过多的服装或紧身衣物,以利于散发体热和保持空气流通。
8.注意体温:如果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疲乏、皮肤干燥等中暑症状,应立即找到阴凉处休息,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太阳穴或颈部降低体温,同时及时就医。
9.关注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特别需要关注。要确保他们有适当的防暑措施,并及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
10.互相照顾:在高温天气下,互相照顾是非常重要的。与家人、邻居和朋友保持联系,互相提醒和关心,及时采取必要的紧急救助措施。
综上所述,夏天中暑预案对于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非常重要。希望通过以上应急预案,让人们能够在高温天气下保持警觉,并采取相应的防暑措施,以预防中暑并保持身体健康。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一
中暑是因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导致体温升高,热平衡发生紊乱的一种疾病。中暑不仅会造成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制定一份中暑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步:建立预防机制。
1.了解中暑的危害程度及高温环境下的预防措施,加强员工对中暑的知识培训;
3.鼓励员工在高温天气中减少户外活动,改变作息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工作;
4.为员工提供充足的清凉饮料、防暑药品和防暑降温工具,如冰巾、遮阳伞等;
5.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强度,减轻员工的体力和精神压力。
1.中暑发生时,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解开其衣物;
2.保持患者平卧位,头低脚高,以促使血液回流和脑部供血;
5.如患者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继续进行降温和补液工作。
第三步:整改与评估。
2.定期组织中暑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将中暑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中暑是一种常见的高温天气中的疾病,但只要有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能够减少中暑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给予患者急救,可以有效保护员工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中暑应急预案是每个组织都应该制定的重要工作之一。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二
进入盛夏高温季节,施工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安全施工作业,结合高温季节施工出现的不安全情况,为您总结以下几项重点安全事项。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为赶工期随意加班加点,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或轮换作业的办法,避免高温日照曝晒、疲劳作业和防止职工中暑。同时应积极主动、热心关怀施工人员的身体,防止施工过程中因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配置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除紧急抢修外,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检修工作,避开高温时段,趁早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抓紧施工。
2、对职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职工知道中暑症状。
3、为防止高处坠落,心情不好时,身体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者不准进行高处作业;外脚手架、脚手板、安全网未同步跟上即安全条件不具备时,不准上高空作业。
4、施工现场严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岗,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的检查,确保劳动防护措施的真正落实。
5、遇高温、大雨、雷电和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高处与露外作业。
6、定期对临时用电进行检测,每个电器设备必须做到“-机-箱-闸-漏”的要求,配电箱要搭防雨棚;每天下班有电工拉断电源,并巡查施工现场。
7、施工现场电焊时在下层火花着落处要设有围板拦住防止扩散,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氧气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曝晒工作。
8、特别是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等领域的安全监督,从严落实高温气候的日常监控、监督措施。
1、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2、避免独自一人在恶劣条件下作业。
3、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多喝茶水、绿豆汤(一二三单元集控室有)和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4、加强个人防护。选穿浅色衣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防止阳光曝晒。做好防晒措施。露天施工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舒适透气的安全帽、衣着宽松。
1.中暑症状的表现。
(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体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度。
(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体温上升到38.5度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之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发生中暑的应急措施。
(1)有中暑先兆及轻症者: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空气流通处休息,松解衣服,饮用清凉饮料(淡盐水或浓茶)。
(2)重症或高热型者需进行急救:a.迅速降温,置病人于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b.可在病人头部、两腋下、腹股沟区等处放置冰袋。c.用冰水、冷水、酒精擦身或喷淋。最终使体温降至380c左右,并防止温度复升。d.按摩四肢,防止血液淤滞。
(3)中暑的人忌大量饮水,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4)热痉挛者除上述处理外,给予饮用含盐饮料,有条件的.静滴500~1000ml生理盐水。
(5)对病情严重的病人,要立即动用各种手段,尽快把病人送往医院。
1、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尽量采用轮换或者间隙作业;
2、降低劳动强度,备好防暑降温饮料,尽量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
3、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
4、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5、不饮用烈性酒。
6、随时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不要多吃冷饮,以免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
天气炎热,人们在户外工作时必须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以免出现“水中毒”。
1、要喝适量的淡盐水。在户外工作时喝一些淡盐水,可以补充由于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最方便的办法是,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并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肌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2、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习惯以口渴与否来决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口渴是人体水分已经失去平衡的一个重要信号。在工作中,口渴了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
3、尽量避免喝温度过低的饮用水。夏季户外工作中,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专家建议,户外工作者最好不要喝5摄氏度以下的饮料,而喝10摄氏度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因为,这样既可达到降温解渴的目的,又不伤及肠胃,还能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盐分。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三
实施细则:
各车间厂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要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防范措施,防止因高温天气引起的员工中暑和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各车间组织对员工进行防暑降温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使每人掌握防暑降温安全小常识,加强夏季工作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把防中暑、防食物中毒、防火灾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加强食堂管理,切实加强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因食物变质引起的中毒事件。同时做好食堂食谱调整,高温季以清淡、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餐谱为主,搭配清凉解暑的汤品,例如海带南瓜汤、冬瓜汤等。
1、发放标准:一线高温岗位5元/日/人,非高温岗位2元/日/人,每月按30日计。
2、发放时间:暂定。
3、发放范围:以实际在岗名单为准。
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让其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症状严重者,应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并上报公司。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四
目前正值高温酷暑和台风汛期。高温天气期间,由于工人体质不同,容易造成中暑晕倒事故,加上台风汛期的到来,经常会遇到大风、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对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水情况、施工用电、大型起重机械施工、外架防护等造成安全事故。为了防止上述事故,保证工人和农民的健康,坚持下去。
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摄氏度为“高温日”,持续5天以上的“高温日”称为“持续高温”。温度过高时,人的胃肠功能会因夏季暑热的刺激而相对减弱,出现头重倦怠、胸痛、食欲不振等不适。会很容易发生,甚至造成中暑,损害健康。
针对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为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确保工程安全顺利施工,特制定本防暑降温办法。
项目部各级人员应将夏季安全生产(防暑降温)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增强劳动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体制。
1)、高温作业人员应在上岗前(包括新工人和临时工)和进入夏季高温前进行健康检查登记。患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续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病、肾病、肥胖、贫血及急性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在露天工作场所,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尽量使劳动者避开强烈的太阳辐射热,尽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目前,在围护桩施工过程中,钢筋工和桩基施工人员需要长时间露天作业。所以要及时调整工作时间。施工可安排在上午x:30-x:30之间,下午x:00-x:00之间,避免在太阳辐射最热的时间施工。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安排工人轮流施工,避免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应严格执行以下时间表:。
a.最高温度达到35时,停止当日x:00至x:00期间的露天作业(注:履带式起重机、挖掘机无降温设施的驾驶室内作业视为露天作业),x:00至x:00期间作业人员连续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x小时;同时,采取倒班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不安排加班。
b、当工作场所最高温度达到37以上时,停止工作。
3)确保现场有足够的饮用水供应。
现场应供应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水及各种汤类,有效防暑降温,防止中暑。
4)落实防暑降温药物。
要密切关注高温天气坚持施工的一线施工人员,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任丹、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等。,并为每个工人落实防暑降温药品。
5)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落实保健措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露天、高温、高处作业的工人进行预防性体检,并在酷暑前完成。患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续性高血压、严重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肺结核、严重肝病、肾病、贫血、甲亢、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的劳动者,不得从事高温、高空作业,应及时调离高温或高处作业岗位,并适当分配工作。
(2)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的相关要求,对高温作业环境进行分级和评价,并将作业岗位的监测结果张贴在警示板上。施工现场应设置休息场所,可以减少热辐射的影响,有座椅、风扇等设施。
(3)施工现场应视高温情况免费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含盐清凉饮料。饮料的种类包括盐苏打、凉茶和各种汤等。做好冷饮、茶水、凉茶的供应。露天场所要保证全天茶的充足供应。
(4)完善中暑、流感等疾病的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机制。各单位要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防暑降温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施工现场应配备常用防暑药品,并有相应的兼职中暑急救人员。一旦中暑人员病情严重,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各项目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向公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员、监督管理部门、当地工会和卫生防疫机构报告,不得隐瞒。
1)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症状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般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轻度中暑的症状是: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有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干燥,以及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弱而快、体温升高37.5度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热性晕厥或热性虚脱。
重症中暑:一般是由于治疗不及时、不当,导致病情严重恶化,继而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的轻度中暑(患者)。稍加观察就会发现,中暑患者的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上升到40度以上。如果他们不迅速得到急救,很可能会危及他们的生命。
2)救援方法。
和轻度中暑:。
(1)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解开衣服帮助身体降温,适当给予清凉和咸的饮料。
(2)先用丹、十滴水、解暑片(1-4片)、藿香正气丸或涂清凉油,或刮痧疗法。
(3)体温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或冰水擦拭,帮助散热。
严重中暑:。
(1)物理降温:用冷水(冰水或加少量酒精的水)快速涂抹全身,使皮肤发红,并加风扇降温。将水袋或冰袋放在头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最好在头上戴上冰帽。
(2)立即送医院治疗。
急救中心:120。
火警中心:119。
报警中心:110。
交通急救:122。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五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2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3工作强度过大;
1.4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5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6发生事故的条件。
1.8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9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10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11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1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2.2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2.3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2.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2.5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2.6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2.7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2.8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1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3.2中暑后的症状。
3.3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3.4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5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中暑后的处置方法。
1.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3.对日光照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4.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六
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预防中暑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组长:xx。
副组长:
组员:
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
电话:
南京市医院电话:
夏季室外气温在37℃以上,由应急组长xxx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室外气温连续15天底于37℃以下,由应急组长宣布防暑预案终止。
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头疼、头昏、呕吐、恶心等症状时,可判断为中暑。
1、应急组长宣布启动防暑应急预案,由xx负责制订新的施工作业时间,作业时间必须避开中午高温。
2、xxx、xx负责给员工宿舍购买安装风扇等降温设备。
3、xx、xxx做好夏季防暑知识宣传,以告员工信、黑板报等形式向员工传授各种预防中暑的措施。
4、xxx负责向施工一线员工发放防暑药品,如人丹、菊花茶、风油精。
5、由xxx、xxx、监督项目部及各队食堂,要求每天给员工做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食品,工地有供应开水设备。
6、员工出现中暑时,立即向应急小组汇报,组长根据中暑情况组织应急小组部分、全部及项目其它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7、小组其他成员为机动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南京市急救中心电话:120。
南京市环保局电话: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七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以《xxxx报》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各岗位。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30分安排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0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点钟。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
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八
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
防暑小知识:
穿浅色衣服:夏季外出旅游时应穿白色、浅色的或素色衣服不易中暑。
戴隔热草帽:编织草帽的原料多为空心的,里面储存有一定数量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另外,草帽对阳光还有一定的遮挡作用。
中午要休息:早晨空气新鲜,气候凉爽。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时,出发时间应该早些,到了中午就休息,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再进行旅游活动。这样不但旅游时有精神,不觉累,而且还不会中暑。
多喝盐开水:夏季高温,出汗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防暑。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带防暑药物:在旅游途中,容易遇到多变的气候,忽冷忽热的气温易感冒,又闷又热的天气最易中暑。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时应带些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万金油、风油精、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
如果病人昏倒,可用手指掐压病人的人中穴或针刺双手十指指尖的十萱穴。当病人好转时再送往附近医院治疗。
夏季高温应急预案篇十九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以当地报纸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
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
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
各岗位。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30分安排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0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点钟。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
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附:中暑临床表现: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8)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正常工作时间及假日:
夜间:
附联系电话:xxxxxx。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83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