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5 07:08:37
2023年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10篇)
时间:2023-01-25 07:08:37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一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首先备好课,这是上好每一节新课的前提条件。备课既包括备教学内容,也包括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学的内容。为此,我们必须翻阅多种教学参考书和辅导资料,从中汲取养分,以期把每节新课备得更加完美,为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为了讲好每一节课,我争取多听高二数学组其他老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学期我都坚持听课,从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大大的缩短了工作适应期,使自己在教学上信心十足。

教学中的总结巩固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学了后面忘记前面,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每节课前尽可能留两三分钟把前一节课的内容复习一下,再强调一下重难点。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总结,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梳理一遍知识结构、重点问题等,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果只学知识,不加以应用,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只是盲目地做题,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应做到课上精讲,重审题解题的角度和方法技巧的指导。同时让学生课下精练,从学生的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以上就是我高二年级下学期的教学心得。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到更好。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二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我班的卢昭,她就是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她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她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她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优势”、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三

高二数学教学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用心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管我在教学中留意谨慎,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就应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潜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透过一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对会考试题及市统测的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这是我们能够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此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先从思想认识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拔尖人才,这样把一些偏、难、怪的资料减少一些,在平时考试中,个性注意对试题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的整体学习思想。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资料,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潜力十分重要。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能够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事实上,在知识点的交汇处命题,在试题中已十分普遍。因此,在教学中,选用练习时,不宜太难,以基础题训练为主,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信心;也不应过重,不利于对知识的理性归纳。由于l1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好,复习时节奏与速度不宜太慢,但尽量给予补缺补漏的时间。

教师对试题要精心研究,对于会考与市统测试题,从考试的知识点,考查思想方法上加以体会,构成自己的认识,关键是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难度不等的各种试题,构成题库使学生有备而战,使得考场上的时间更多一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到不骄不躁,透过实践发现,这种因素且不可忽视,透过今年的尝试效果十分好,如市统测中有2个解答题就被我抓到。

新课程新增资料: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形规划、概率、是大纲修订和考试改革的亮点,在高考都有涉及。现行教学状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习时间相对短,新增资料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如向量已经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新课程试题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结合部,在高考命题中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例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能够用导数解决也能够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能够用传统方法也能够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资料的.复习,才能紧跟教改和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潜力和思维潜力。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好处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取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

在自己作题时有意识的找出方法,尽量不要有较大的思维跳跃,同时结合参考题解加以取舍,也能够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其重要,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潜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四

《抽屉原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本堂课注重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抢椅子”的小游戏,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抽屉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

在本节课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猜想、验证、推理、应用的过程。

1、采用列举法,让学生把3根小棒放入2个杯子里的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初步感知抽屉原理,再通过把4根小棒放入3个杯子里的操作熟练列举法。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最简单的“抽屉原理”。

2、让学生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化模型。让学生类推猜测6根小棒放入5个杯子里会有什么结果?然后提出如何验证?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发现,把小棒尽量多的“平均分”到各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能分到多少根小棒,剩下的小棒不管放到哪个杯子里,总有一个杯子比平均分得的小棒数多1根,还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这一数学规律。

3、大量列举之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抽屉问题”的一般规律,即“小棒数比杯子数多1时,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小棒”。

4、在此基础上,我又主动提问:还有什么有价值的问题研究吗?让学生自主的`想到:小棒数比杯子数多2或其它数会怎么样?来继续开展探究活动,同时,通过活动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出求至少数的方法——“商+1”。

5、游戏中深化知识。课前的游戏简短有效,在结束新课前,用“抽屉原理”来解释,会有一种前后呼应的的整体性。学了“抽屉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试一试环节里,我设计了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五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

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交流对话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观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遇到偶发事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总结记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六

高三一年来的复习迎考工作,我们付出了,拼搏了,换来的成绩与我们的付出等价吗?得与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探索,希望寻觅一条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的成功之路,用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来指导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这里主要想谈谈数学的解题反思:

联系当前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实际,无论是在第一轮知识方法系统的重新构建,还是在第二轮的专题强化训练中,解题教学无疑占据着“半壁江山”。各种训练题、模拟题层出不穷,铺天盖地,特别是最后一个多月,考试甚至成为不少学生每天殚精竭虑、疲于奔命的主流生活,也成为一些教师手中提升学生应考能力的法宝。但是,“题海无边,何处是岸?”学生“题海挣扎”的结果又如何?面对一些学生一次次在同一个坎上跌倒,一次次在同一个“陷阱”里失足,一次次在同一个岔路口徘徊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深思?

高三数学复习课,基本的模式是学生练后,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呈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却不甚明白,提不起精神。我在最后的那三个月的一些测试以后和一些同学交流,问他们是否懂得从试卷中反思,然后提高。而事实上解题反思是大多数同学的弱项,不知反思,不知如何反思,不知反思什么是很多同学的.共同点。已经折射出了解题教学中的重大失误。

直面高三的现实,大量解题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是教师在解题教学中教了什么?引导了什么?培养了什么?有什么得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探究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什么抵达不了的困惑?这些都是需要共同反思的。因此,在高三的复习备考进程中,我觉得解题反思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和环节。

组内教研时看了一篇曹凤山老师的文章“数学解题——想说爱你不容易”他里面介绍解题反思的原则则可简略地概括为“行后三思”。

一思“对”——回顾解题过程:策略是否可取?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样做正确吗?(或完备吗?)这样做的关键是什么?

二思“优”——审视解题过程:方法能否更佳?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会这样做了,但这样做感觉如何?我还能怎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三思“通”——变换题设或结论:规律能否推广?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如果变更题设,结论又怎样?如果题设一定,结论能否更趋一般?通过探究通性寻找通法。

如何让学生在长期的解题中坚持做好解题反思,坚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一、建立档案以备反思.将平时训练题中、考试题中自己做错的问题集中记载下来,包括原始的错误过程与方法,第一次更正的过程与方法,归类整理,留下空白,以备日后反思。如果下次不再失误便是收获,如果下次继续失误则应高度警惕,深刻反思前次有什么反思不到位之处。

二、典型问题重点反思.高中数学知识点多,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反思不可能面面俱到,抓住典型就抓住了重点,对于典型问题的反思要求要深刻、全面。比如“数列”一章中数列的通项与求和就是两个典型问题,数列与函数、数列与不等式就是两个综合运用的典型,对于它们的基本方法必须掌握牢固,对于它们串联起来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必须网络化,结构化切忌零碎、孤立,对于它们的综合运用必须做到举一反三。从这几个方面反思自己做得怎样?

三、疑难问题反复反思.疑难问题的消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应该是一个反复的,螺旋式上升的结构。比如概念、性质中的疑点、难点、易错点和易混淆点,会经常碰到也可能经常出现失误,要经过多次的反思,一次次加深理解,最终达到根深蒂固。

一句话概括:解题反思是高三复习备考中要把握的重要环节

宝泉岭高级中学李鹏

20××年6月28日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七

1.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3.认识乘号“·”,知道数和字母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不写;数和字母相乘时,如果省略乘号,要把数写在字母之前,当数是1时,省略不写。

师:实物的个数、轻重、大小等可以用数来表示,那么数能不能再用其它符号来表示呢?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师:过去我们学过一些式子或公式中含有字母的,如x+1.5=4,s=a×b等。这节课学习为什么要用字 母表示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

[出示课本第86页例(1)]

师:赵欣和王永报名参加校合唱队。王永比赵欣大2岁。猜一猜,当赵欣年龄分别为1岁、2岁、3岁 、40岁时,王永多少岁?

生:赵欣1岁时,王永3岁;赵欣2岁时,王永4岁;赵欣3岁时,王永5岁;赵欣40岁时,王永42岁… …

师:王永的岁数可以用式子表示,如赵欣1岁时,王永岁数是1+2,赵欣2岁、3岁、40岁时呢?[生纷 纷举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赵欣的岁数 王永的岁数

1 1+2

2 2+2

3 3+2

40 40+2

师:[指表中1+2……这列的式子]这列的各式表示什么?

生:表示王永比赵欣大2岁。

生:也表示王永的岁数。

师:对呀!如果用a表示赵欣的岁数,那么王永的岁数怎样表示?

生:a+2,因为王永总比赵欣大2岁。

[在表上分别写a与a+2]

师:a表示赵欣的哪些岁数?a+2呢?

生:a表示赵欣1岁、2岁、3岁、40岁……的岁数。

生:还可以表示赵欣的许多岁数,一直到很老很老。

师:既然a是变化的,不确定的数,那么a可以是任意数吗?

生:可以是任意数。

生:不能是任意数,因为人的年龄是有限的。

师:[小结]字母 a是一个变化着的,不确定的数,它明确又概括地表示了人的年龄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数 ,a+2相应地表示了王永的岁数。

[出示课本第87页例(2)]

师:买一段布需付多少钱,它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生:单价×数量=总价

师:要简明、概括地表示数量关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用字母表示。

师:如果把单价×数量=总价写成含有字母x的式子,先想一想,花布的单价与数量,哪个量变化多,一 般就把x表示变化着的哪个量。

生:x表示花布的米数,因为花布的米数是变化的。

师:[板书:3.42×x后问]x表示什么?3.42×x表示什么?

生:x表示买花布的米数;3.42×x表示单价×数量。

师:如果把3.42×x看作一个结果,那么它也表示什么?

生:表示总价。

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本第88页(3),看书上还讲了什么例题。

[学生阅读课本后]

师:a×t这式子表示什么?

生:表示工作效率×时间,也表示工作总量。

师:这题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与上面学的相比,有什么主要的新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新特点?生:工 作效率和工作时间都用字母表示,因为这两个数量都在变化。师:[小结]在式子中根据需要,可以 用几个字母表示数,但要注意在一个式子里,几种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师:以上三题的三个式子有什么主要的相同点?

生:都用字母表示数。

生:还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师:用字母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生:它可以表示任意的一个数,但要在一定范围内。

生:它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

师:[总结]字母可以表示数,表示的数是变化的、不确定的某一范围内的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 明概括表示一般的数量关系。

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相乘怎样书写,请阅读课本第88页第三自然段落。

[学生阅读课本后]

师:关于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书上怎样说的?

生:乘号记作“·”,3.42×x,写作3.42·x

生:乘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就写成3.42x。

生:当1和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师:同座对说5×a写成( )或( )。1×x写成( )。

[学生对说后]

师:在我们原来学的乘法式子中,在用字母表示数时,数1省略不写。

1.选用条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1)篮球有多少个?

(2)排球有多少个?

(3)乒乓球个数与排球的差。

(4)足球个数与乒乓球的和。

a.有足球x个。 b.篮球个数比足球少2个。

c.排球个数是足球的2倍。 d.有乒乓球y个。

2.课本第89页练习二十六2、3(1)~(4)、4(1)~(4)题。

课本第89页练习二十六3(5)~(8)、4(5)~(8)题。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八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1)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了解等比中项的概念。

(2)正确认识使用等比数列的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项数及指定的项。

(3)通过通项公式认识等比数列的性质,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2.通过对等比数列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品质。

3.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等比数列是另一个简单常见的数列,研究内容可与等差数列类比,首先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导出通项公式,进而研究图像,又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最后是通项公式的应用。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教学难点在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①与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也是特殊的数列,二者有许多相同的性质,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可根据定义与通项公式得出等比数列的特性,这些是教学的重点。

②虽然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曾接触过不完全归纳法,但对学生来说仍然不熟悉。在推导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猜想能力。第一项是否成立又须补充说明,所以通项公式的推导是难点。

③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研究离不开通项公式,因而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建议

(1)建议本节课分两课时,一节课为等比数列的概念,一节课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2)等比数列概念的引入,可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由学生概括这些数列的相同特征,从而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也可将几个等差数列和几个等比数列混在一起给出,由学生将这些数列进行分类,有一种是按等差、等比来分的,由此对比地概括等比数列的定义。

(3)根据定义让学生分析等比数列的公比不为0,以及每一项均不为0的特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对比等差数列的表示法,由学生归纳等比数列的各种表示法。 启发学生用函数观点认识通项公式,由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画数列的图象。

(5)由于有了等差数列的研究经验,等比数列的研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需把握课堂的节奏,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出现。

(6)可让学生相互出题,解题,讲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九

师: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比大小?你能举例说明。

生1:声音可以比大小,老师讲话的声音比我的大。

生2:物体可以比大小,××的身体比我大。

生3:年龄可以比大小,爸爸的年龄比我大。

生4:物体表面可以比大小,黑板表面比桌面大。

师:其它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又是怎么样的呢?摸一摸自己两只手的背面,有没有大小?

生:摸自己的两只手的背面,得出手背的面没有大小。

师:摸一摸同桌同学手的背面,两人比较有没有大小?

生:同桌同学相互摸对方手的背面,得出手背的面有大小。

(摸一摸各种物体的表面,比较大小,汇报。)

生1:我摸了数学本的封面的铅笔盒的表面,数学本的封面大,铅笔盒的表面小。

生2:我摸了桌面,感觉很大,但是我觉得还是黑板面大。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的一个表面,描出它的图形,并涂成阴影部分。摸一摸它的大小,注意摸完整。(学生描出平面图形)

师:你描出了什么图形,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生1:我描出了自己的手掌。(边说边摸,下同)

生2:我描出了一块橡皮。

生3:我描出了一只三角尺。

师:这些平面图形有没有大小?

生齐答:有大小。

师:请同桌之间比较一下描出图形的大小。(同桌比较)

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1:还有正方形、长方形、圆。

生2:有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你能指一指吗?(学生看图指点。)

师: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平面图形的大小,数学上有一个专用名称,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答:面积。

师:对,是它们的面积。面积是有大小的,请你选择一个物体的面,来表示一下胸卡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大。(学生测量,汇报交流。)

生1:大约有2块橡皮的大小。

生2:不止的,大约3块橡皮的大小。

师:你们的橡皮是怎么样的?举给大家看。

生3:生1的橡皮大一些,生2的橡皮小一些。(大家表示同意)

(还有许多同学展示出不同的表示方法。)

师:同样大小的胸卡表面,为什么有许多不同的表示呢?

生1:橡皮是有大小的。

生2:用来表示的物体本身的表面大小不一样。

生3:最好用一个统一的物体表面来测量。

师:是呀,数学上就是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准确测量的。你们听说过哪些面积单位?

生1:听说过我家的面积是100多平方米。

生2:听说过平方厘米。

生3:我还知道有平方分米、平方千米。

师:你们想先学哪个单位?

多数生:先学习平方米。

师:1平方米有多大?你能估计一下吗?

生1:我估计1平方米有1张课桌面那么大。

生2:我认为和讲台桌的面差不多大。

生3:老师,上次我爸爸要给我的房间买塑料地毯,我听他说要买18平方,这个平方是不是就是平方米啊?

师:你真行,我们生活中常常把平方米简称为平方。(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纸边长是多少?测量一下,边长是多少?(学生测量边长。)

生:这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

师:摸一摸,感受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一生上台摸,其他摸空)

师:估计一下,1平方米土地可以站多少个同学?

生1:我想可以站8人。

2:我估计可以站9人,每排3人,站3排。

师:谁估计得比较准确呢?哪些同学愿意来站一站?(学生争先恐后上来,结果可以站10人。)

师:估计一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1:大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2:我家里的饭桌面的面积好象有1平方米。

师:用1平方米测量教室里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合作测量、汇报。)

生1:大黑板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米。

生2:教室门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或图形适宜用平方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生:我们的教室可以用平方米作单位测量。

师: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

生1:教室是40平方米。

生2:教室大约是50平方米。

师:同学们真有眼力,我们教室的面积是48平方米。

师:用平方米来测量橡皮的面积、书本面的面积方便吗?(同学们连连摇头)是呀,除了平方米,还有更小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万能篇十

在这次活动中,我所设计是的中班语言活动"小土坑”,活动的目标为三点:

1、学习看书,能理解图意,根据图意进行简单讲述。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面会成像的有趣现象并尝试进行故事表演。

3、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根据我班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在活动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即: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活动后,我根据活动中情况围绕所提出的问题作以下反思。

在活动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中,我预设的内容是让幼儿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所留给幼儿的时间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讲述的机会。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学习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幼儿存在的差距,并进行相应策略的调整,即:可以通过形式上的调整来保证每位幼儿有讲述的机会,让先看懂图意的幼儿自己讲,后看懂图意的幼儿在集体中讲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儿互相讲,有了这样一种互相协调的过程,就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了。

在活动中,我所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并且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根据问题制定了目标,但是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所设计的环节多数还是比较传统的,所要体现的"阅读”要求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阅读”的分量与"表演”的分量没有什么轻重,因此根据这类情况,我试想在设计环节中,需要与目标的制定达成一致,如可以尝试这样来调整环节:幼儿在初次阅读后,就可以安排幼儿表演的内容,幼儿在通过表演后就能积累较多的语言经验,然后教师在安排幼儿的阅读活动,并重点放在指导幼儿的阅读顺序上,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贴切于目标,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通过这次活动,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所做的尝试也是比较符合我班幼儿的学习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故事教学中,我会再次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的。幼儿教学反思案例幼儿教学反思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760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