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助学倡议书(热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9:41:18
扶贫助学倡议书(热门12篇)
时间:2023-11-13 19:41:18     小编:温柔雨

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驱使着科学的发展和创新。在写总结时要注意用词的精准和恰当,避免模糊和空洞的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类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一

朋友们:

一年一度盛夏日,又是金榜题名时。莘莘学子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随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送达,到处洋溢着激动、喜悦和幸福的神情。然而面对鲜红的录取通知书,一些寒门学子却陷入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困境。

近期,宿城区通过入户调查,排查出全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中有近400位贫困大学生面临着就学难题,他们或因失去双亲,命运坎坷;或因疾病所致,家徒四壁;或因各种灾难,生活艰辛。他们经过非凡的毅力刻苦学习,赢得接受高等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高额的学费和拮据的生活却使他们不得不放弃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梦想。他们的求学之路坎坷曲折,他们迫切地需要大家的帮助!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倡议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开展扶贫助学。请点开文尾阅读原文的链接,进入共青团耿车镇委员会发起的公益捐款页面,奉献您的爱心!活动截止至2019年8月25日。

群策群力扶贫,众善众举助学,让我们用爱心为困难家庭大学生燃起人生灿烂的火焰!

共青团耿车镇委员会。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二

广大党员干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

金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热情四溢的季节。在这个本该收获喜悦的季节里,那些历经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的贫困学子却倍感焦虑和愁苦,面对巨额的学费,面对多年来辛勤奔波的父母,他们上大学的路是如此曲折,如此无奈。这些贫困学子中,有的父母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有的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对他们而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学梦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却又似乎相隔千里。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携起手来,热心参与“金秋助学”活动,用实际行动播洒阳光,用真诚爱心点燃希望,共同唱响爱的赞歌“金秋助学”活动期待着您的热心参与。

我们承诺:这次筹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资助xx年新考取的二本以上贫困大学生。资助重点是:孤儿、重病重残家庭子女、生活困难的单亲家庭子女、多子女同时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您的爱心一定能改变学子的命运!

在此,我们代表贫困学子衷心地谢谢您的关心、支持和参与!祝好人一生平安!

捐赠地址:

捐赠电话:

咨询电话: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扶贫济困,扶贫助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这一美德对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产生了积极而巨大的影响。

借助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契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享受着来之不易的便捷,富足和安康,然而,你可曾留意到身边的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留意到那一双双渴望上学而抑郁无奈的眼睛?这些因家庭经济拮据可能失学的孩子,他们有的父母下岗,有的家人长期生病,有的父母双亡,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有的家庭收入微薄无力支付子女上学费用......尽管他们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自己能与同龄人一样,每天背上书包,踏着晨曦上学读书。

现在本是放飞希望的季节,而这些年幼的孩子却因家庭的困窘而被迫将希望搁浅。教育是改变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命运的根本动力。或许我们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春天栽下的小树苗,终有一天将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此,我们倡仪大家伸出热情的双手,奉献出一片爱心。用我们的一份关爱,为他们注入成长的力量;用我们的一次善举,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能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您的一份爱心必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您的一次善举,更将换回更多心灵的快慰!

“不让一个孩子上不起学,不让一个家庭过不好年”是我们对杨坊两千八百父老的庄严承诺!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热忱期待您的奉献!谢谢!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四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患难帮扶更是我们蕉岭人民的优良传统。

我们蕉岭县历来崇文重教,读书求知蔚然成风,每年都有一批批学子考上大学。

蕉岭中学更是由著名诗人、教育家、民族英雄丘逢甲于19xx年创办的百年名校,发展至今,现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梅州市重点中学。百年桃李芬芳,誉满海内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人才。历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市重点中学前茅,高考升学率达95%以上,近年,更不泛有一批考上清华、北大、人大的`学子。可是在这些大学新生中,每年都有一部分优秀学子因缴不起学费而无力走进大学校门。更有一些学子因家庭贫困不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是贫穷折断了他们追求理想的翅膀,是贫穷使他们难以走进知识的殿堂!

为此,在蕉岭县团委及蕉岭中学团委推荐,前期我们一起走访了几位特困家庭的学子,并一直有在共同资助他(她)们,经过与大部分群友商量,我们决定继续对这五位蕉中学子进行扶贫助学,用我们的一份关爱,为他们注入成长的力量。现在是第三期资助活动,他们是:

女xxx中学。

2..

望着他们那一双双渴望求学而忧郁无助的眼睛!这是因为家庭生活拮据可能失学的孩子,他们有的父母双亡,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有的父母残疾,有的家人长期患病,有的单亲家庭,有的家庭收入微薄无力支付他们的上学费用……尽管他们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希望自己能与同龄人一样,每天背上书包,踏着晨曦上学读书。他们的失学,是国家的损失,也是我们蕉岭人民的损失。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您的一份爱心,或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为了让那些渴求知识的目光不再失望,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安心地读书,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和参与,用大家的爱心点燃贫困学子的希望,用大家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

在此,我们真诚向全体群友、蕉岭同乡们发出倡议:让我们携起手来,行动起来!踊跃参与群“奉献爱心,扶贫助学”的活动。于自愿为原则,不论数额大小,都足以表达您殷殷舐犊之情,拳拳爱乡之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您的一份爱心,必将让那些迷茫无助的寒门学子们看到生活的希望,改变他们人生的道路,为我们蕉岭的将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你的一次善举,或将使蕉岭一位品学兼优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走进高校大门,成为明日报效祖国、回报家乡的有用之材。

施恩不望报,受恩不忘报!我们将对这些受助的学子们言明,我们不求他们任何回报,只求他们以后顺利踏入社会工作后,让爱心薪火相传,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五

扶贫济困,扶贫助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这一美德对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产生了积极而巨大的影响。

借助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契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享受着来之不易的便捷,富足和安康,然而,你可曾留意到身边的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留意到那一双双渴望上学而抑郁无奈的眼睛?这些因家庭经济拮据可能失学的孩子,他们有的父母下岗,有的家人长期生病,有的父母双亡,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有的家庭收入微薄无力支付子女上学费用……尽管他们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同的心愿,希望自己能与同龄人一样,每天背上书包,踏着晨曦上学读书。

现在本是放飞希望的季节,而这些幼的孩子却因家庭的困窘而被迫将希望搁浅。教育是改变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命运的根本动力。或许我们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春天栽下的小树苗,终有一天将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此,我们倡仪大家伸出热情的双手,奉献出一片爱心。用我们的一份关爱,为他们注入成长的力量;用我们的一次善举,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能同分享成长的.快乐!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您的一份爱心必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您的一次善举,更将换回更多心灵的快慰!

“不让一个孩子上不起学,不让一个家庭过不好”是我们对杨坊两千八百父老的庄严承诺!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热忱期待您的奉献!谢谢!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六

社会各界的朋友们: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当你们满怀激情,细细品味创业、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时,你可曾想起:在故乡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些困难家庭和一批贫困学生,他们也许和我们一样,有着干一番事业、回报社会的火热激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家庭的贫寒、现实的残酷却使他们稚嫩的肩膀过早地面对进退两难的抉择,承担着难以想象的辛酸,有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含着泪离开校园。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为了给家乡的贫困学生送去一缕光明和希望,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不致因经济原因而辍学,我们特此举办了“扶贫帮困”助学活动,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捐资助学是善举,兴学育人是美德,救助一位同学,您就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给社会增加了一分和谐。社会在真情呼唤,贫困学生在热切期盼,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一个成才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在此,我们向全社会倡议:

伸出您的援助之手,为贫困学子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

奉献您的一片爱心,让所有孩子拥有共同的蓝天!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今天,我们济济一堂,会聚在一起,举行一场盛大而圣洁的集会,为那些困难的小伙伴进行一场爱心助学的捐款仪式。我感慨良多,激动万分!

我们每一个同学正处在风华正茂的美好年华,沐浴着青春的阳光,吮吸着知识的雨露,每天为着理想的目标不断奋斗,努力践行。不是在我们的视线之外,还有许多困难的小伙伴——他们有的因病致残,有的因贫而辍学,尤其是今年我国华北地区大面积发生了洪涝灾害,当我看到电视上那一双双渴求帮助的眼睛,我的心被打动了。他们多像我熟悉的一个个同学、伙伴,他们需要援助、需要关爱!

同学们,让我们尽自己的力量,献出一片爱心,投入到“爱心助学”这一活动中来,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汇聚成爱的海洋,帮助小同学度过目前的困难,未来是一片美好和光明,胜利也一定属于我们。

倡议人:xxx。

xx年x月x日。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八

全体干部职工:

扶贫帮困,奉献爱心,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今年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开展“四服务”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帮扶一名困难群众,粮食局在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15对,他们中有的因为大病,需要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造成经济重负而致贫;有的.瘫痪残疾,完全散失了劳动能力,导致生活极其困难;有的下岗失业,又无一技之长,无生活来源。他们有困难,需要党的关怀,需要人民的温暖,需要社会的帮助。

面对他们的困难粮食局党委高度重视,倡议:粮食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共青团员,粮食系统事业有成的爱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涌跃参加帮困救助募捐活动,献出您的爱,温暖众人心。捐款时间:即时起至20xx年3月底止。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发扬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共同努力,使每一名困难群众家庭,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构筑起和谐美好的明天。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九

目前在全国普通大中专学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

一张张充满求知欲的年轻脸庞,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季少年,他们素不相识,但却有一个的共同点:家庭的贫困曾让他们放飞理想的脚步变得蹒跚他们有的来自贫瘠的山村,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有的父母双双下岗,有的失去了双亲。面对贫困,在求知的征途上,他们比同龄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代价。

今天,可能出现的双流失(失学、失业)的孩子拥有了一段相同的经历来到广东省惠州首家免学费的中技学校,《何冬青教育基金》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和那些没有机会读书的比,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还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组织和个人给我们的特别的爱。我们坚信,有社会各界的关怀与重视,以及我们的积极自救,我们一定能够让更多有爱心的学子走进这所爱心校园,让我们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快乐的成长。

我们学会感恩:感谢春天,使春色满园;感谢夏天,使夏树苍翠;感谢秋天,使秋实累累;感谢冬天,使冬雪如银。感谢父母的哺育之恩,感谢师长的谆谆教诲,感谢社会各界人士。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在迷惑时一盏指路的灯,我们相信。

只要每个人心怀感恩,就一定能把它传遍全中国!

我们坚信:真正的爱,具有穿越时空的能力,它没有界限,能够滋润每一片贫瘠的土地,让希望在那里生根发芽。

今天由《何冬青教育基金》播种的爱心助学的种子,而让这个爱心种子生根发芽,我们发出倡议:

我们一定会遵守爱心传递会员章程,在入学一年半后到基金指定单位实习,在用人单位回报基金人才供应的报酬中,一半作为我们的实习生活补助,提前半年减轻家长给我们的伙食费、生活费负担。一半存入基金爱心积分,资助下一位学生,完成爱心传递。让扶贫助学基金生生不息,得到充份发挥。

欢迎大家加入到爱心行列中来,奉献我们的爱心。

为建设社会精神文明,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作出贡献,并在这种贡献中收获快乐!

我们期待大家的参与!

对每个学生100年的生命长河中,只需要18个月的爱心传递成就一生的爱心记录,数额不限,捐款可以采用分期或一次性方式存入基金会专用账户。发起单位: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十

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坚决打赢新时期扶贫攻坚战,是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和现实行动。“众人拾柴火焰高”,完成好这项艰巨任务,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来完成。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光彩事业的主体,是扶贫攻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大家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身精准扶贫。我们倡议:

一、认清责任,做精准扶贫的坚定参与者。精准扶贫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责无旁贷。广大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充分认识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自觉承担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把参与精准扶贫作为履行责任、回馈社会的善行义举,奉献爱心,鼎力扶贫。

二、尽心尽力,做精准扶贫的助力实践者。尽企业和自己所能,走进贫困村与贫困户结对开展帮扶,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助力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弘扬新风,做精准扶贫的示范带动者。大力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用行动彰显社会责任,用奉献凸显慈善情怀,引领和带动更多民营企业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物力、财力凝聚到助推精准扶贫攻坚上来。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致富路上,我们不能让一户贫困家庭掉队!广大民营企业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尽己所能,无私奉献,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实践中来,与党委、政府和贫困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一道,和衷共济、齐心协力,以精准扶贫的现实成效彰显新时期民营企业家的风采!

xx市工商联第x届执行委员会全体委员。

20xx年3月29日。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十一

全体干部职工:

扶贫帮困,奉献爱心,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今年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开展“四服务”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帮扶一名困难群众,粮食局在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15对,他们中有的因为大病,需要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造成经济重负而致贫;有的'瘫痪残疾,完全散失了劳动能力,导致生活极其困难;有的下岗失业,又无一技之长,无生活xx。他们有困难,需要党的关怀,需要人民的温暖,需要社会的帮助。

面对他们的困难粮食局党委高度重视,倡议:粮食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共青团员,粮食系统事业有成的爱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涌跃参加帮困救助募捐活动,献出您的爱,温暖众人心。捐款时间:即时起至3月底止。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发扬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共同努力,使每一名困难群众家庭,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构筑起和谐美好的明天。

倡议人:xx。

20xx年x月x日。

扶贫助学倡议书篇十二

1、项目名称:__旗_——_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乌加河镇油房村。

3、项目建设单位:__旗乌加河镇人民政府。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5、项目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工程实施计划从_年4月开始,至_年12月完工。

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73.25万元,拟通过乌加河镇人民政府自筹与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3.25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160万元。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__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乌加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乌加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7、《乌加河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乌加河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9、《乌加河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10、《乌加河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规划》。

11、水利建筑工程定额及其它相关文件、资料。

12、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__旗乌加河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8北纬41,镇政府所在地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__旗山前的一个标准的农业大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农业人口27643人,占总人口的83%。

2、建设单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乌加河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花葵、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二狼山山羊绒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_年,全镇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饲草料7690万公斤,大小牲畜存栏13.3万头(只),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221.43万元,其中第一产值26752.23万元,第二产值3287.3万元,第三产值3181.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长14.8%。

3、油房村项目基本情况。

油房村位于河套灌区乌加河镇镇西58公里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优势条件。全村总户数242户,总人口946人,辖3个村民小组,有耕地4566亩,户均18.8亩,大小牲畜存栏6460头(只),_年该村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4万元,人均纯收入1214元,较全镇人均收入差3274元,属于乌加河镇贫困村之一。

4、形成贫困原因。

由于过去灌溉制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现到严重破坏。一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二是风蚀沙化程度逐步加剧。近年,该村通过土地规划,兴修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结合兴井废黄、灌排配套,使得该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化盐渍化有了显著的改观。但全村60%的农户生活水平仍维持在贫困线以下,耕种土地取得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支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基本为零。因此,拟通过国家投资和镇政府自筹资金,发展节水灌溉,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有效途径,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畜牧业及第二、三产业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_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_”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

3、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井、渠、路、林、田配套,达到增加耕地,改善生态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本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和山洪冲积扇接壤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项目区内,土地、土层深厚、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通过开发可用于农业生产。

2、水文地质:据内蒙古水文地质队和乌中旗水务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质形成于侏罗记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水的聚集带。含水层厚度达120--160米,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3、气候: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北、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温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200——2400mm之间,平均降雨量177mm,且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生产期不同步,属无灌溉无农业的区域。

4、土壤:因受黄河冲积和山洪冲积的影响,土体构多为粘土与壤土(包括粉沙轻壤)相间分布,土层厚度均在1米以上,可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二、自然资源。

1、光热资源: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3225小时。积温:大于00c,35220c。

无霜期为97天——151天,平均无霜期为130天。

2、水资源:项目区供水量由三部分组成,大气降水,引黄河水和地下水。因该项目区已弃黄,现在可以唯一利用的地下水,经分析计算,完全可以满足发展井灌的需求。

3、生物资源,项目区的生物资源主要由农作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组成。其中农作物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动物资源主要有野兔、野鸡。

4、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现有农业人口802人,人均土地面积8.8亩。其中人均耕地4.8亩,_年人均收入1214元。

5、基础设施状况,本项目区南测有旧乌加河渠、水利骨干设施基本配套。固查线靠近该项目区,但项目区内的交通设施十分简陋,只有部分自然农路、农田运输十分不便。由于过去土壤盐渍化、沙化严重,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未形成规模化林网建设。电力骨干设施基础已初具规模,可为项目区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第四章项目建设范围内容。

油房村东至丰裕村金星组界,北至油房村沙区、西至东泉子组乌兰壕组为界,南至临河区新华镇界。

二、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规模:项目区辖区面积3850亩,集中连片形成长方形分布。

2、项日工期:该项目从_年4月开始施工,至_年12月全部工程竣工实施完成,工期为3年。

3、项目建设内容。

(1)土地总体规划:

项目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3850亩,其中现有耕地3234亩盐碱地616亩。完成沟渠18条3.3km。农田主路9条7km,田间路18条17.1km。新植农防林带5.4km,植树1400株,开挖农渠4条1.8km,埋设管道1.8km,配套相应设施。开挖毛渠36条12km,埋设管道12km,打配套机电井15眼,井深80km,混凝土井筒,单井出水量每小时80立方米。

(2)水利规划。

全面实行井库双灌,降低地下水位,达到地表土壤脱盐目的。主要工程包括:开挖斗渠1.8km,农渠3.3km,毛渠12km,全部实现管道节水灌溉;打配套机电井13眼,井深80m,混凝土管井管、埋设低压管道12km。

(3)林网规划。

项目区新增林网3条,折计面积115亩,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98%,造林品种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辅以小量经济林。项目区内设农防林大网络的林带模式,在沙区设置防沙林,在东西主道路设置主林带,以利保护农田。

(4)道路规划。

为了便利交通运输,项目区设主干路、田间路。项目区需增设南北走向主干路6条,东西走向主干路3条,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高出地面0.5米,总长7km,田间路18条,路基宽6米,路面宽4米,高出地面0.5米,总长17.1km。

(5)田块规划。

以渠、沟、路为框架,将项目区分割成东西走向的条块4块,每块东西长3.5km,南北宽185m。有利于提高水利用率,实现小畦灌溉,节约农业投入成本。

4、项目实施方案。

该项目区要严格__旗、乌加河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行井、渠(管)、路、林、电、田配套,将未利用土地转变为耕地,并对原有耕地实施改造,提高耕质量等具体措施的指导下逐年逐量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必需工程。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共分三阶段组织完成项目所有工程)。

第一阶段(土地总体规划的实施从_年4月到_年12月31日前将利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土地总体设计、规划、工程的招标等工作。并完成该项目区内土地的整平、测量、测绘等工作。总体不影响农户的耕种。

第二阶段(具体组织实施)从_年元月至_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水利规划、道路规划、田块规划的建设工程(包含所有工程指标)。

第三阶段(项目全部竣工、组织验收)从_年元月到_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农防林、防沙林和绿化林的种植,植树14万株增加植被覆盖率2.98%。在项目工程结束后,要严把质量和设计关,确保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第五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项目估算依据。

1、项目估算依据,本投资估算依据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结合本地实际而进行的。

2、投资估算173.25万元。

3、资金筹措:项目争取国家投资1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13.25万元。

第六章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与论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与资金、物质使用监督,检查以及有关事宜的决策协调工作。

二、工程建设管理。

1、建立法人负责制度。

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全面负责,并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2、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

在项目批准后,在项目开工之前,须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根据各类项目的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招标要按国家规定的正式程序进行,增加操作透明度。

3、建立工程监督制度。

监理人作为中介机构,对业主和施工方面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4、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财务管理达到帐据、帐物相符,努力做到增收节支,财务要定期审计。

第七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该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规模,按照产品市场价格及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为96.25万公斤,副产秸秆577.5万公斤,年增加收益为14.86万元,户均增加收入614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现。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16亩,新增耕地为16%,改造中低产田3234亩,可使其变成优质的稳定、高产田使每亩耕地增加粮食50斤,以上为农户的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实施过程可吸纳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群众解困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项目完成后,能够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战略,建立绿色农业基础增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劲,促进地区经济振兴和快速发展。

三、生态效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7130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