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6:48:06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精选14篇)
时间:2023-11-13 16:48:06     小编:JQ文豪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工具。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这些教案的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荡秋千》。

2、复习已经学过的歌曲。

3、认识汉字“秋千”、“像”。

材料准备:

1、儿歌汉字卡:《荡秋千》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2、《字宝宝乐园》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活动内容:

1、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

(1)图中有什么?

(2)两个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秋千?在哪里玩过?

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

常规要求:从后往前传,常规同发书。

(4)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

常规要求:出示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

(二)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

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

(三)游戏。

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

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

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

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

(四)结束活动。

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们出去和他们跳舞吧!(幼儿随老师小碎步飞出活动室)。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三角形独特的表现方法,并迁移己有经验装扮喜羊羊。

2.体验帮小羊卷发的快乐。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发型图、人手一份小羊图、蜡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论——故事导入激趣,三角形发型能躲避大灰狼。

森林里可真热闹,羊村里住着许多小羊,可是最近有件事让小羊们很担心,有好多的大灰狼喜欢跑到羊村来抓小羊,这可怎么办呢?小羊们说:“我如果能像小刺猬一样把自己的羊毛变成尖尖的刺就不怕大灰狼了。”忽然聪明的喜羊羊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急急忙忙就出门了,你们猜猜喜羊羊去了什么地方?(理发店)。

原来喜羊羊决定去理发店里烫个发型把自己伪装起来保护自己,让大灰狼认不出,这样狼就抓不到羊了。

二、讨论演示——了解三角形的表现方法。

1.喜羊羊走进理发店,理发师:“你要烫什么发型?”

喜羊羊:“我要在头上烫尖尖的发型,吓跑大灰狼。”

我们一起用小手做一个尖尖的三角形样子:食指哥哥碰碰头,大家变成好朋友,就像尖屋顶一样。

2.喜羊羊烫卷发:理发师用三角形夹子给喜羊羊烫卷发。

重点讨论:三角形画法。

先画一根斜斜的刺,再画一根斜斜的刺,见面碰碰头,最后拉拉手。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在小羊头部画三角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烫烫三角形的卷发,夹子夹好后可以涂点不同颜色的药水,让卷发更好看。

小结:三角形的夹子本领大,可以给小羊夹出特别的发型。这样小羊的头发就能保护自己,吓跑大灰狼。还可以卷出三角形、圆形、方形、半圆形各种卷发,真漂亮!

三、学做理发师给小羊烫卷发——用三角形以及已积累的各形状画卷发。

1.出示各种流行发型图片,都有些什么发型?(圆形、三角形、方形、半圆形发型)。

喜羊羊的朋友也要来烫卷发,你们想办法帮一帮小羊们,让他们的身体能够烫出各种不一样的发型。

2.鼓励幼儿在小羊的头部用三角形夹子烫发,身体上用不同形状的夹子给小羊烫卷发。

3.提醒幼儿夹子夹紧才能把头发烫卷。没夹紧的地方烫不出漂亮的卷发哦。

4.找一找有没有地方没有烫到,把小羊身体的空白地方烫卷发。

指导语:夹夹夹,卷卷卷,我给小羊烫卷发,头部尖尖三角形,身体羊毛发型多,保护自己本领大。

四、分享经验——介绍自己作品,体验帮小羊卷发的快乐。

1、寻找同伴不同的卷发形状,体验帮助小羊烫发的快乐。

2、故事延续:喜羊羊和他的好朋友们都烫了卷发,大灰狼认不出小羊,一只羊都抓不到了,于是灰溜溜地逃跑了,羊村的小羊们又快乐地生活在森林了。

提问:什么形状的发型是尖尖的?尖尖的头发为什么大灰狼会害怕?(三角形)(因为会刺人,扎人)。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块、勺子等),大容器7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3、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余物品宝宝的沉浮现象。

二、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浮”现象。

1、第一次实验:幼儿把物品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2、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3、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测和实验结果,探索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1、这些物品宝宝,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玩一玩,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你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时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诉我们。

幼儿:沉下去的东西请沉的东西帮忙会沉下去,要请浮的东西帮忙才会浮起来教师小结: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而且和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四、经验迁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图片),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了水里,我们人也会沉到水里了,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图片)五、结束小结。

科学家很聪明的,他们运用水的神奇力量发明了船、潜水艇,可以使我们人在水里走来走去,我们小朋友长大以后也可以发明一些在水里沉、浮的东西。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四

1、知道正月是一个热闹的月份,感受正月里的喜庆气氛。

2、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尝试与他人合作制作花烛。

(二)活动准备录像带、各种花灯、日历、竹条、棉线、铁丝、彩色皱纹纸、卡纸等。

1观看录像,感受正月里(春节、元宵节)的节日(1)观看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录像,让幼儿积,让幼儿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经验。

(2)帮助幼儿分析和整理录像中节日活动的名称。例如:除夕夜之前家家户户张贴春联、门神,有的还挂上大红灯笼,小区、村镇的街道也挂上了彩旗、灯笼。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包饺子、备酒宴,看春节联欢晚会。

2、谈话活动,回忆自己过节的情况。

(1)“孩子们,刚才咱们看到录像片中人们过节的热闹气氛,我看到你们都很高兴,那现在来说说咱们自己是怎么过节的好吗?”(2)孩子回忆讲述自己过节的情况。

(3)正月f五看花灯,吃元宵汤圆,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好吗?”

(4)孩子讲述过元宵节。认识各种花灯,激发幼儿自己制作花灯的'兴趣。

(5)欣赏花灯,说说自己喜欢的花灯的名称。

6)讨论制作花灯的程序,尝试制作花灯,教师指导,提示幼儿合作制做展示作品,欣赏评论。

(四)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元宵灯会上,供大家欣赏,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炷。

1、了解新年的意义,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感受新年带来的乐趣。

3、感知儿歌的内容,丰富象声词语。

1、鞭炮。

2、鼓。

3、新年挂图。

1、通过交流,引出新年的含义,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鞭炮,模仿点燃的动作,让幼儿回忆新年的场景。

3、教师小结:啊,刚才老师做的动作是放鞭炮的动作,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才放鞭炮呢?哦,是新年的时候,那新年除了放鞭炮,我们还怎么样做呢?(幼儿讨论)哦,除了鞭炮,我们还做一桌的好菜,还到爷爷奶奶家去走亲戚,然后爷爷奶奶给我们压岁钱,还给我们买新衣裳,那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新年呢?(幼儿回答:喜欢)。

4、出示新年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新年的过法。

5、一边让幼儿观察画面,一边引导幼儿朗读儿歌。

6、分组让幼儿一边朗读儿歌,一边做动作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7、进行接说的游戏,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如:教师说:“大钟撞一撞。”小朋友们说:“当--当---当当当,教师说:“小鼓敲一敲。”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鞭炮放一放。”小朋友们说:“啪—啪—劈劈啪。”教师说:“新年真热闹。”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教师说:

“小手拍一拍。”小朋友们说:“啪—啪—啪啪啪。”教师说:“小脸亲一亲。”小朋友们说:“吧—吧—吧吧吧。”教师说:“小脚跺一跺。”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大家新年好。”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

8、请个别幼儿朗诵儿歌。

9、请个别小朋友分别做大钟、小鼓、鞭炮,然后再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撞一撞、敲一敲、放一放的动作。

10、引导幼儿集体背诵儿歌。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五

1、体验快乐的情感,知道快乐的孩子人人喜欢。

2、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你是怎样笑的呀》《幸福拍手歌》vcd。

2、幼儿对歌曲旋律已经熟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爬山》导入。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说儿歌做游戏: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小妞妞,来爬山,爬呀爬呀爬上山。耳朵听听,眼睛看看,鼻子闻闻,嘴巴尝尝,咯吱一下。(小朋友相互咯吱,或者老师咯吱)。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学学自己是怎样笑的:嘻嘻嘻,哈哈哈哈,咯咯咯……。

2、谈话:请幼儿说话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

3、鼓励幼儿说说开心的事。

幼儿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分享开心的事。

小结:小朋友都是快乐幸福的小宝贝,每天有那么多开心的事,笑呵呵的,真可爱。

4、说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怎么笑的?什么时候会那么开心的笑?

小结:大家一起生活,真幸福,会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小朋友真快乐,真幸福。

5、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快乐的歌。

(1)老师说:“___,___(幼儿名字),你是怎样笑的呀?笑给大家听一听,笑给大家听一听。”幼儿回答:“嘻嘻嘻,嘻嘻嘻,我是这样笑的呀,大家一起笑一笑,大家一起笑一笑。“边说儿歌边拍手。

(2)幼儿熟悉歌词内容以后,老师演唱,幼儿回答笑声。

(3)幼儿和老师一起演唱,老师叫到谁的名字,大家就跟着学他的笑声。

三、结束部分。

放《幸福拍手歌》小朋友一起感受幸福快乐!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六

1、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重点)。

2、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难点)。

3、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活动准备】。

1、写有"110""119""120""114"等电话号码的图片。

2、有警察和警车、医生和护士车、消防队员与消防车的图片、电话或手机一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我们用这部手机打给爸爸妈妈。(出示电话)。

师: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有哪些?

二、让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它们的用途。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号码,它与我们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电话号码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打了这个电话,什么车子会出现,谁又会出现?他们会怎么做?(出示110图片)依次出示"120""119"等电话号码图片。

三、游戏"怎么办?""做什么?"。

活动结束:

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在游戏时候,你们的善于思考了问题,而且记住了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七

1、能动脑筋尝试使用磁铁.大头针.糨糊.双面胶等不同材料,使小图片固定在不同质地的直立的板上。

2、能分析比较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固定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图片-动植物.人物。

2、双面胶,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图片及各种材料,引起幼儿动脑尝试的欲望。

我们来把这些小图片放在板上,看画讲故事,好吗?

2、讨论:我们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小图片固定在这几张直立的板上呢?

二、幼儿动脑,根据已有的经验想出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述给大家听。

(可以用糨糊贴,大头针钉。)。

2、幼儿自选图片尝试用几种方法来固定,并注意画面的安排。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尝试过程并与其适当交流。

(你用什么方法固定小图片的?)。

3、幼儿在集体中表述自己尝试使用的方法,并讨论在什么板上用什么方法,哪些方法不能用。

4、幼儿再次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固定,并注意在不同质地的板上选用不同的较为合适的方法。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八

1、认清自己的水杯标志,会自己取水杯,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用奶瓶等饮水用具饮水。

2、学习正确的喝水方法;从口杯柜中取出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座位的桌前方,等待老师倒水,或在老师指导下在保温桶边学着接水。坐在桌边双手端杯,一手拿杯把,一手扶着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身体坐正,不洒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

3、不喝生水,愿意定时饮水,口渴时随时向成人要喝水。

4、喝水时不说笑,不边走边喝水,不玩耍,不浪费水。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九

1、会正确如厕,会撕取适当的卫生纸,便后会用手纸自前向后擦屁股。

2、文明如厕,站在厕所便池边再脱裤子,蹲正位置,把大小便如池内,解便时不弄湿自己和同伴的衣裤,便后会整理好衣裤,及时冲便。

3、不在厕所逗留玩耍。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十

1、幼儿期待着暑假的到来,在谈论暑假时做哪些事情时,孩子们都表现得兴高采烈,很多幼儿都说要去游泳。看来,孩子们对水的喜爱非常之深。

2、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很多,都能明显区分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这是有关于平时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

3、小部分幼儿的普通话水平较低,表达能力较弱,要加强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家长在家要多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帮助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十一

1、知道各区域名称,明确区域的空间方位,能说出自己在什么活动区做什么工作。

2、学习并理解简单的区域规则,活动时要爱护玩具材料,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取放材料。不把去域材料随意带到其它区域,玩完后放回原处,学习按区域材料标志归放材料。

3、会自选活动区的活动材料及选择游戏伙伴,游戏内容。

4、学习并能掌握各区域的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十二

一、使幼儿了解暑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暑假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总结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4、出示《暑假安全寄语》,使幼儿了解更多安全知识,并能在生活中学还自我保护。

三、教师总结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讲话,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请幼儿看安全图片,请幼儿在正确的图片上贴上笑脸,错的图片贴上哭脸。

五、延伸活动:

发给每个幼儿一本《暑假安全》手册,要求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幼儿做手册中的作业,并带领幼儿去游泳、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与生活经验。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十三

1、使幼儿了解暑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暑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暑假。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幼儿中班安全常规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等。

3.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4.通过穿衣比赛,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二)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

(三)材料准备:图片、带扣的衣服三件。

活动过程:

(一)看图导入主题。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师:今天,有一位朋友来我们小一班作客,大家一起用掌声来欢迎她,好不好。

(二)幼儿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说一说。

出示图片:“勤勤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说些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勇敢地说出来)。

(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勤勤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吃饭,我会自己洗脸,我会自己穿鞋等)。

2.请两三名幼儿表演穿衣,师在旁指导。

3.游戏“穿衣扣纽扣比赛”。

原来小班的小朋友也这么能干。好,现在我们来比赛穿衣扣纽扣,看谁穿得又快又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6515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