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6:19:04
2023年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优秀8篇)
时间:2023-11-13 16:19:04     小编:字海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一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

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

板书:(长×宽+长×高+宽×高) × 2 。

板书:(长×2+宽×2)底面周长×高+长×宽×2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说明"至少"的意思。

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体验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学习上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是什么?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1、看书

2、实际测量

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同学们在教室内找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 2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二

教材分析:例1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例1先引导学生明确,要知道至少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表面积,然后根据所给出的微波炉包装箱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想出每个面的面积应该怎样算。然后,再列出计算表面积的式子,让学生计算。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确定不同的面的面积怎样算,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教材中没有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根据表面积的概念自己计算。 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不需要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例如,制作没有盖的鱼缸、木箱或铁桶,粉刷房间的墙壁等,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应该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教材通过教科书第34、35页的“做一做”加以说明,并且在练习中也适当加强了这方面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礼品盒、包装纸、小纸盒、剪刀、火柴盒、尺子等。

教学方法:加强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借助于模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触摸、拼拆、展示,全方位感知,培养空间观念,寻找知识的结合点,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上发挥更好的媒介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

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

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

三、各小组学生交流汇报结果。

板书:(长×宽+长×高+宽×高)×2。

板书:(长×2+宽×2)底面周长×高+长×宽×2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四、实践运用

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说明“至少”的意思。

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五、评价

体验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学习上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是什么?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六、、作业:

1、看书

2、实际测量

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同学们在教室内找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做练习四第三、四题。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

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运用: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 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三、课堂作业

1. 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六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观察、推理的能力。

认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展开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我们以前学过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想用彩纸把这两个立体图形包装起来,但是不知道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纸,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把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算出来,就是至少要用的彩纸)

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如果我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

(3)请同学们用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标出6个面。一个同学上黑板上标注。

2、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现在你会算包装这个长方体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彩纸了吗?

(2)汇报:

六个面加起来;相对的面只算一个再乘2;(长×宽+长×高+宽×高)×2;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总结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通过研究我们发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面有关,其实就是和它的长、宽、高关,我们要找准每个面的长和宽,才不会出错。

其实我觉得第一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不规则的物体)

3、教学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会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吗?怎么求?

1、按要求计算各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和表面积。

(1)全图

(2)半图

3、p26第13题。把一个长方体截成两个立体图形,两个立体图形的面总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增加了两个截面。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研究一下。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七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长方体展开图中每个面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观察、推理的能力。

认识长方休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展开图,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我们以前学过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想用彩纸把这两个立体图形包装起来,但是不知道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纸,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把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算出来,就是至少要用的彩纸)

2、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如果我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呢?请你闭上眼睛想象。

(3)请同学们用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标出6个面。一个同学上黑板上标注。

2、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现在你会算包装这个长方体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彩纸了吗?

(2)汇报:

六个面加起来;

相对的面只算一个再乘2;

(长×宽+长×高+宽×高)×2;

通过研究我们发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面有关,其实就是和它的长、宽、高关,我们要找准每个面的长和宽,才不会出错。

其实我觉得第一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不规则的物体)

3、教学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会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吗?怎么求?

1、按要求计算各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和表面积。

(1)全图

(2)半图

3、p26第13题。把一个长方体截成两个立体图形,两个立体图形的面总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增加了两个截面。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研究一下。

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八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安排这样两道题:

(2)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积,最好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00千克油漆够不够。)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6419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