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教案中班(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4:14:09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优质14篇)
时间:2023-11-13 14:14:09     小编:QJ墨客

教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指导,还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教案中的评价手段应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科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一

1、尝试寻找长大的变化,让幼儿感受自己不断在长大和变化。

2、感受长大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自豪。

1、视频《我的变化》;

2、操作材料包:p17页;

3、请幼儿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小时候使用的物品。

一、看一看:成长的过程。

1、教师播放视频【我的变化】。

提问:画面上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小朋友是怎样一步步长大的?

2、幼儿通过视频了解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

小结: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要有很多变化,一开始还不会走路,后来我们会爬,可以玩玩具,再后来我们能走路,长得又高又大,能上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玩了。这样,我们一天天的变化,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

二、说一说:我的成长。

1、身体的长大。

过渡:最近我们收集了一些自己长大的资料,老师请你们找找看看与小时候相比你发生了哪些变化,把你找到的这些长大的秘密和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键提问:说说你找到的长大的秘密好吗?

(1)脚变大了。

(2)身体变高了。

(3)开始换牙了。

小结:你看,长大多好呀,长高了,手臂变长了,身体变阔了,脚变大了,开始换牙了,人越长越漂亮了。

2、内在的变化成长。

(1)提问:小时候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请你说一说,你和这件宝贝之间的故事。(幼儿结合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物品来说)

小结:原来,不仅是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一些习惯和能力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我们学会了很多事,学会了独立吃饭、穿衣。所以,小时候有的东西,我们不再需要,因为,我们长大了。

(2)提问:你做过哪些关心别人的事呢?

小结:你们真的长大了,从你们话中,从你们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你们的成长。

有的学会了坚强,有的学会了谦让、有的学会了合作。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变化。

三、做一做:我在长大

1、看看右边照片中的小宝宝在做些什么?

2、想一想怎么给这些照片排队?

3、幼儿自主操作,教师指导。

4、相互介绍自己的记录:发现一些顺序上的不同。(比如有的幼儿先会说话,有的幼儿先会走路等)

总结:我们有自己的长大过程,有的先学会了走路,有的先学会了说话,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二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破坏校园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保护校园优美环境必须从我做起的自觉性。

1、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人地协调必要性、

2、通过学生观看讨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争做环保小卫士。

1、每人写一有关保护校园环境的。

2、在校园内走一圈,认真观察饭堂、厕所、球场、草地及本班的教室、检举有损校园环境的不良行为,看看我校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工作要做。

1、让学生观看环保专题片,初步了解人类破坏环境的状况。

2、导入主题: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沉思,大自然良好的环境哺育着人类及万物,人类却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践踏着自然,所以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惩。在高科技日益发展之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保问题:光化学烟雾、有毒化合物、核污染、石油泄露等等。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大会上就提出了“救救地球,保护环境”的口号。

3、校园不是工厂,不是大城市,那么,有没有环保方面的问题呢,请同学们将观察到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4、全班分成八个小组,老师指定组长,然后各组长集中本组同学交流,讨论(读观察),组长记录。

5、组长将记录材料在班会上宣读。

6、由学生演小品《一张餐巾纸》:由卫生委员随手丢弃的一张餐巾纸引发几个人不同的表现: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只议论了几句扬长而去,有的把它捡入垃圾桶。随后,大家交流感受。

7、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影响环境卫生的事例,讨论我们如何保护环境。

8、教师: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反映,看来校园里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还真不少:乱扔垃圾、乱倒饭菜、乱扔纸屑、乱写乱画等。特别严重的是,很多同学乱踩草坪,习以为常,至今已有几片绿草如茵的草坪变成了寸草不长的黄土地。校园是育人的圣洁地方,不少人却在厕所墙壁上、通道墙壁上、甚至课桌上乱写乱画,在校园内起哄怪叫,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污染,所以校园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9、师:要保护好校园环境,我们需要迫切做好哪些工作呢?

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10、爱护校园,人人有责;环保问题,人人重视,从我做起。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三

1、学习陶艺基本方法

2、掌握人物的动态、表情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陶艺范作

1、欣赏一组陶艺

2、师:调皮的小丫头,勤奋的好学生,新家的好妈妈,慈祥的老奶奶……不同年龄和相貌,原来都是同一个人。

你觉得有意思吗?

3、揭示新课:我的成长变化(二)

1、欣赏几组范作

2、讲解陶艺历史

3、陶艺的制作工具

竹刀、拍子、修饰和塑削工具

4、制作方法

手捏法

用黏土表现自已的过去、现在和想像中未来的模样,既要注意各年龄段外貌的变化,又要注意一个人相貌的延续性。

1、根据想像,用黏土表现自已的成长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

1、作品展示

2、学生讲解自已的作品创意

3、注意点:制作时水分不可太多,以防开裂。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四

1、幼儿乐于积极动手,自制成长手册。

2、引导幼儿用照片以及图画符号等表达自己对成长的喜悦之情。

3、幼儿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制的成长手册,一起体验成长、长大后的快乐和幸福感。

1、教师自制手册样本一个

2、纸张若干、画笔、胶水、订书机

3、照片、图片等幼儿需提前自备材料

1、教师出示自制的成长手册样本,引导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

(1)看看这本小叔是怎样制承德?订书机把钉子钉在哪里可以让小书不散?

(2)小叔的每一页都是用什么来装饰的?都介绍了什么内容?

(3)小书的书皮和封底是怎么装饰的?

2、教师发放制作小书的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小书。

(1)教师知道示范步骤:将纸对折,并将折好的纸张沿折线重叠放置,教师帮忙订成小书。

(2)请幼儿拿出自己自卑的照片以及图片等,裁剪好以备用。

(3)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按成长的顺序装饰自己的成长手册。

(4)教师巡回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将相关的蚊子记录在小书中,几年美好瞬间。

3、教师请幼儿自主分享自己制作的成长手册,和同伴一起感受成长的喜悦和幸福感。

(1)教师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解小书的内容或者分享自己制作小书的感受与经验。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设置展示台,或者把幼儿的成长手册放在成长栏或者家园共育栏。

教师在美工区投放制定好的空白小书,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创作。

小书屋

小书屋,四方方,像座花园飘花香。

伙伴们,来读书,好像蜜蜂采蜜忙。

猜猜它是谁?

一页一页来翻开,有图有字真精彩。

如果和它做朋友,你会聪明又可爱。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五

1.巩固和深化对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同学友谊和集体温暖的认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2.提高合作和创新的能力,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提高合作和创新的能力,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1课时

活动一:故事交流 感受友爱

2.几个同学分别讲班级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友爱的典型故事。(如同学生病了,扶同学去卫生室;大扫除时,帮矮个子的同学擦窗的高处,共同完成擦窗任务……)

3.请同学们说出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并请其中得到过帮助的同学谈谈当时的感受。

4.小结:正因为我们同学之间的相互友爱,才使我们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愉快的成长。(板书:愉快的成长)

活动二:你说我唱 体验快乐

1.爱使我们感到快乐,爱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学习的乐趣。在这快乐的校园里,我们同学已学到了许多本领。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本领吧。

2.同学即兴展示兴趣特长,如唱歌、跳舞、画画、演讲、拉二胡、吹笛子等表演。

3.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并向全班交流。

活动三:合作拼图 感悟成功

1.从刚才的同学们的才艺展示和学习方法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学完第一单元后的收获。可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让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幅拼图,看哪个小组完成最快。

2.合作完成拼图。(内容:把剪成不规则的“愉快的成长”五个字拼贴起来)

3.请完成最快最好的小组来谈谈感受。

4.在游戏中我们扬长避短,小组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建立互帮互助小组,一起愉快的成长。

活动四:互帮小组 增进友谊

1.在班级中找一位你准备帮助的同学或你准备向他学习的同学。

2.在背景音乐中,同学离开座位自由寻找对象,结成互帮小组。

3.请各互帮小组交流互相学习的内容。

4.介绍“手拉手章”的合格标准,激励同学用真诚友爱的行动努力争取。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六

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自己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身体的变化、学习的进步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知道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学校生活,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

能收集和整理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有关资料,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制作自己的成长纪念册,培养收集资料、分类和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为自己的成长进步感到骄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

通过回忆学生成长的足迹,感受成长的快乐。

1、(演示多媒体:学生从入学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逐渐成长)

师(深情地):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呀!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课堂上,我们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活动中,我们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就像是雏鹰展开了理想的翅膀;艺术节上,我们施展才华,纵情歌唱,在嘹亮的歌声中我们健康成长!

2、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录像片段,你想到了些什么?

(自主交流)

3、师:亲爱的同学们,不久我们就要和我们的小学生活说“再见”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们已经从丫丫学语的孩童成长为了青春亮丽的少男少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难忘的小学生活,记录下我们成长的足迹吧!(提示课题:我的成长足迹)

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照片、奖状、证书、作业本、成绩册等,你能把最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资料展示给大家吗?让我们来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

2、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作简单的说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面适时予以鼓励、表扬。

4、(演示教学: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个人成长记录册)

6、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尽可能地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

7、小组交流。各组同学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8、老师梳理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如:按时间顺序记录成长中的大事,设计成长册的板块、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给自己的成长册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等。

1、教师给学生发放下列表格,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撰写“成长大事记”。(表格附后)

2、小组合作,展开竞赛,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教师予以适时评价和鼓励。

3、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成长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困难。

1、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成长册,并交流自己成长的快乐。

2、对于新颖、有个性的设计,教师予以表彰鼓励。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七

1、适当地运用夸张手法

2、画面完整,有意思

电教、教具、学具预备:范画数幅、录像

1、人由出生到年老的过程演示,这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

1、说一说儿时的模样

可参照儿时的照片,以及家人的描述。

2、画一画现在的自已

3、想像一下自已未来的模样。

4、讨论:

人在成长变化中,身材、相貌会发生哪些变化?

1、出示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以供欣赏

2、说一说是如何进行创作的?用了哪些作画工具,用了哪些作画方法?

(1)适当地进行夸张,大胆想象

(2)多种材料的运用:

彩纸、水彩笔、蜡笔……

(3)彩纸粘贴、撕纸粘贴、纸版画……

根据照片,以及想象,画出成长过程的系列图画。

1、作业展示

2、学生个别讲解自已的作品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八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新颖学习方式转变。真正做到“学中动”,“动中学”。

这是水平四学生学习的理论课,由于体育理论课在室内进行,教学内容又相对枯燥一点,因此在授课时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教材向学生进行传授,我把本课放在室内篮球馆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师讲解、学生小组讨论、小组回答及实践操作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水平四的学生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于枯燥内容的学习难以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水平四的学生的学习气氛比较浓厚,性格比较活泼,对于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容易接受,因此在传授这一内容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以直观性、形象化、生动的立体化效果强的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好完成教学。

你的身体形态和体能发展

1:学生能够说出身体形态和体能的构成。

2: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身体形态和体能的测量。

1:学生知道身体形态和体能的构成

2:学生能正确的测量和评价身体形态和体能

学生能有关注自己和他人身体形态和体能的意识和习惯

a:导入:

[多媒体播放一些比赛录像剪辑、教师设置相关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和回答]

通过录像播放,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提问题,学生小组讨论与回答的学习形式,转入本课内容。

b:导入新课

你的身体形态和体能发展

1:身高

2:体重

3:胸围

4:身体形态指数

5:体型

[多媒体演示、老师提问、小组讨论与回答等教学手段]

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小组讨论,抢答得分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并知道身体形态的构成。

1:体能的概念

2:体能的发展敏感期

3:你应测重发展的三种体能

a:速度

b:有氧能力

c:灵敏性

[多媒体演示、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和回答等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演示运动员比赛的画面,让学生辩认三种体能的运动形式,结合教师的问题,学生回答在我们平时练习过程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通过教师点拨,学生知道为什么水平四学生要测重发展这三种体能。通过抢答,活跃学生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1:身高的测量

2:体重的测量

3:胸围的测量

4:速度的测量

5:耐力测量

6:灵敏性测量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加上教师及时的指导和语言提示,学生掌握身体形态的测量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对所学理论知识当堂巩固,同时学生知道体能测量的方法,并在课后进行测量。

以小组为单位,对体能三个指标中的速度与有氧能力进行测量并记录。

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等教学形式,并在“动中学”,“学中动”,预计能完成教学目标。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九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1、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

2、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门口,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

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

幼c:“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

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教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教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

(3)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就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4)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

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怎么办呢?”

幼a:“我们再多插些篱笆!”

幼b:“我们搬走吧!”

幼c:“我们把篱笆插得长长的!”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3、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也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十

1.通过欣赏纸泥画作品,学习和掌握纸泥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体验动手制作带来的乐趣。

2.初步产生对纸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纸泥活动。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纸泥、颜料、浆糊、白胶、镊子、鞋盒、筐子。

活动重点:

纸泥画的制作。

活动难点:

纸泥画的粘贴和制作完成。

一、感知小鸡的基本特征,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玩具小鸡,这是什么?小鸡是样子的?

2.教师念儿歌《小小鸡》,概括出小鸡的基本特征。

小小鸡,叽叽叽,尖嘴巴,圆身体,身上穿着绒毛衣,爱吃小虫爱吃米。

二、欣赏纸泥画,引起幼儿兴趣。

2.上次我们用纸泥按磨具做了各种水果,现在我们制作小鸡。

3.出示背景图,小朋友怎样把纸泥画在纸盒上?

三、基本部份。

1.认识、了解制作纸泥画的工具。

2.这是什么?镊子用来干什么?

3.提醒幼儿在轮廓线内给小鸡、小草、毛毛虫等物穿上衣服。

四、幼儿合作进行。

1.提出制作要求,鼓励幼儿按照要求大胆地进行纸泥活动,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教师可提醒幼儿在画未干之前别去摸,培养幼儿的耐心等待能力。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最喜欢哪一只小鸡?为什么?

2.悬挂孩子的作品,让孩子学习和欣赏。

制作纸泥画需要很多材料和花很多时间做前期准备,因此在活动之前,我进行了很充足的准备,如购买镊子、毛纸、白胶、保鲜膜等,在活动的前一天浸泡纸泥以及当天进行调色等,活动的时候材料丰富,孩子们感兴趣。做出来的作品颜色鲜艳。活动的一开始我用了图片和诗歌让小班幼儿直观的了解了小鸡的基本特征,第二环节我让孩子欣赏了教师制作好的纸泥作品,并说:“这幅画和你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吗?”孩子一下子被吸引,认认真真的观察画,接着老师抛出问题:“它是用什么画的,画在哪里”,孩子的兴趣被老师巧妙的激发。接着我让孩子们认识了作画工具以及自己作画注意点,今天的画是合作画,因此我也是在这环节上讲的比较多。今天的活动我没用教一些技能技巧的东西,部分孩子没有掌握在画上压一压、孩子普遍出现纸泥在轮廓线中不均匀,在课中没有重点说,因此我也是比较矛盾,可不可以教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不过没有掌握的孩子我会在区域中重点的指导。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十一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激发幼儿喜欢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一)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小小鸡。(动作感受)。

(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

1、教师表演小小鸡。(老师边唱边带“小小鸡”去草地)。

2、幼儿听歌曲用动作模仿小小鸡。(背小包、戴小帽等动作体验)。

3、老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4、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

(三)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第二、大胆运用说唱互动法,让孩子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

运用了这两个方法激发了小班孩子与老师相互的交流,多数孩子敢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表现,适合孩子与成人互动交流。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十二

1、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变化,体验成长带来的快乐。

2、幼儿能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展示。

3、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努力方向。

1、准备幼儿成长阶段幻灯片、录像。

2、人手一张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绘画记录。

3、记录表(教师了解掌握幼儿近期主要的能力发展情况,选其中三项作为调查记录)、贴贴纸幼儿人手三张。

4、准备一些供幼儿展示的材料:扫把畚斗、跳绳、悠悠球、钢琴、呼啦圈等。

1、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你们又大一岁了,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样子吗?

2、了解成长过程。

师:今天,傅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来看一看!

(1)、出示一婴儿图片,说说这时候的宝宝会干什么?

师:看,(图一)这是一个月大的宝宝,一个月大的宝宝会干什么?(这时候的宝宝刚出生不久还没学会什么本领。)

图二:再看看一岁宝宝,他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一岁宝宝会坐、会爬、学走路了)

图三:宝宝们上幼儿园小班啦!小班宝宝学会了什么本领?(小班宝宝开始学画画、搭积木、会玩好多种玩具了。)

图四:宝宝们一天天地长大,不断地学习新本领,瞧!现在你们都成大班哥哥姐姐啦!我们来看看大班小朋友有哪些进步?(会骑车、做手工、会表演、还会帮妈妈做家务。)

3、交流表达现阶段所学会的本领。

(1)、结合自己的绘画记录表与同伴说说现在你新学了什么本领。

师:我们大班小朋友学会的本领可多啦。前几天,老师让小朋友们回去用画画的方法记录自己新学的本领。等会儿,小朋友可以拿着这张记录表去和同伴们说说你的本领。

(2)、拿着记录表去和客人老师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

师:客人老师也想知道你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去和客人老师也说一说吧!

(3)、将记录表放置展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新本领。

师:刚才,小朋友们在下面说得很好。现在,谁能上台介绍自己的本领!

4、展示现阶段所学会的本领。

(1)、播放录像,看看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是如何大胆展示自己的本领的。

师:很多小朋友在平常生活中就很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本领。我们来看看吧!(当主持人、播报员、小旗手、值日生)

(2)、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本领。

师:谁能上台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新本领啊?

4、幼儿用记录方式表示近期所掌握本领的情况。

师:开学时,老师向你们提出了几项要求(跳绳、扫地、早晚刷牙),不知道现在你们做得怎样了。请小朋友们用三种颜色贴纸表示每项本领的掌握情况。哪项本领你已学会就在表上贴上相应的贴纸,若还没学会就把贴纸贴到自己椅子靠背上。

5、根据记录表中的统计情况,幼儿找出自己的不足。

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争取不断的进步。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十三

1、了解小鸡基本的外形特征。

2、能用剪、贴、画的形式表现小鸡的各种姿态,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ppt课件,各色蜡光纸上事先画好的大小不一的圆,剪刀、固体胶、油画棒、盛物筐。

小班美术课件《小鸡》ppt课件。

一、结合ppt课件,在情境中感知小鸡的特征。

(一)了解小鸡的外形特征。

1、出示ppt:这是什么?里面住着谁?

2、出示ppt:是谁呀?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尖尖的嘴巴)小鸡拼命地钻呀钻,终于钻了出来,看!

3、出示ppt:可爱吗?它长得什么样子?(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二)观察小鸡的各种姿态和背景。

3、出示ppt:原来它们跟你们一样也喜欢玩沙子呀!

4、出示ppt:怎么了?小鸡怎么办?(下雨了,躲起来)。

二、出示作画材料,了解作画方法。

(一)出示材料。

师:小鸡就躲在这里,你找到它了吗?哪个是小鸡的头?哪个是小鸡的身体?为什么?(头小身体大)。

(二)欣赏范画,了解作画方法。

师:让我们把它们变出来吧!原来有这么多小鸡呀!还有许多小鸡没找到呢,请你们去把它们找出来吧!

三、幼儿作画,教师分层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想法,根据幼儿程度不同可让程度好的幼儿贴完后添画小鸡,画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所画小鸡的故事并记录。

四、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师:你喜欢哪只小鸡?为什么?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我的成长教案中班篇十四

1、知识目标:了解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了解老师工作的基本特点。知道为什么要尊敬老师。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地评价老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如奉献、敬业、爱。

教学重点:我们要尊敬老师。

教学难点: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多媒体工具。

(一)、课前五分钟。

(二)、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学校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师生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什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什么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一起阅读小辉日记,交流看法,出谋划策)。

(三)、新课教学:。

1、我给老师画个像(用时10分钟)。

(1)师生交往的重要意义。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善于和老师沟通是我们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讨论师生关系对我们成长的影响)。

(2)老师工作的特点。

社会职业层面上: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对个体发展:教给我们思考方法,让我们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培养人格,唤醒情感,做出榜样,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访谈,全面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老师,增进老师形象的亲和力,消除对老师的神秘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我爱我师(用时12分钟)。

(1)老师值得我们尊敬与热爱。

老师具有高尚的人格,有一颗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心。在我们失败的时候,老师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当我们成功的时候,老师耐心细致地拨正我们前进的航向;在我们因取得一点儿成绩而骄傲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的清醒剂。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列举古今中外对教师深情的比喻或讴歌的篇章,让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评价老师的工作。)。

(2)赞美我们的老师。

知师、信师、爱师、敬师,建立爱生尊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就能与老师心相印,情相融,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进步。(通过对教师的称赞和制作谢师卡,表达对教师的感谢之情,润滑师生间的关系。)。

(四)、知识巩固:师生共同完成。(用3分钟)。

板书。

第四课第一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

1、我给老师画个像。

(1)师生交往的重要意义。

(2)老师工作的特点。

(1)老师值得我们尊敬与热爱。

(2)赞美我们的老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59781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