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2:31:08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大全(14篇)
时间:2023-11-13 12:31:08     小编:FS文字使者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案的书写要规范、清晰,方便他人查阅和理解。对于教学设计不够自信的教师,以下教案可以帮助你提升教学能力。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并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四季的划分,以及自己生日的季节。

教学重点: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用方块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3、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4、比较、分析、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1、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2、能对调查的时间做出合理的推断。

教具准备:

1、在小黑板上写出教材的涂一涂的格子和填一填的表格,以备挂在黑板上使用。

2、日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今天是几月几日?有今天过生日的同学吗?

3、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谁来说说?

我想知道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该怎么办呢?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3、调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同学们的出生季节。

(2)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4、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5、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统计的作用可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用统计呢?

四、布置作业。

1、调查一下你们村里,有多少学生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2、一个季度有多少个月?

板书设计:

生日。

3、4、5月是春季。

6、7、8月是夏季。

9、10、11月是秋季。

12、1、2月是冬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二

1、准备局部:同学成四列横队站立,师生问好,教师检查服饰,宣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由反义词很自然地引到反口令小游戏做热身运动和做模仿操。目的是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恬静状态逐步过渡到运动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为后面的镜面示范奠下基础。

2、基本局部:

a、教学广播体操时,根据同学的具体情况正确的运用教学原则,我积极采用直观性原则,通过(正面、镜面、侧面)教师准确优美的完整示范首先给同学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辅以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同学说明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学习方法和要求等,以指导同学进行有效的学习。同学的接受能力,协调能力个体差别很大,对差生要耐心的进行协助,和时给予鼓励以达到统一的水平规范。难度大的动作要重点指导,把它简单化,通过不时的分解和完整练习,使全体同学逐渐巩固提高,最终达到动作规范、舒展大方这一要求。具体步骤是:师完整示范并讲解——动作分解——师生齐练——动作展示——反馈纠错——集体扮演。

b、你们喜欢这连绵不时的春雨吗?(不喜欢)可“春雨贵如油”是怎么得来的?谁会喜欢它呢?让人不得不想到农民伯伯是喜欢这场和时雨的,他们在忙着春种呢!由此而导出“春种秋收”这个游戏。给大家介绍了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各组小农民开始跃跃欲试。第一人持木块跑向本队目的地播种,把木块放在指定的盆内徒手返回与第二人击掌,第二人迅速跑向目的地收回劳动效果,捡回木块交给第三人……以此类催,以先跑完的队为胜。对获胜队奖给劳动的果实,让他们体验到丰收的喜悦。在教学中,我适当的参与各组的练习,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同学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培养同学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3、结束局部:同学与老师跳起轻松愉快、优美欢快的集体舞《找朋友》进行放松活动,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从而达到恢复同学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目的,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同学为主体的原则,使同学学得活泼,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愉快,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最终在五个学习领域中完成水平一的教学目标,使每位同学在本节课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进步。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内容写请假条。

2、能看懂图意,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教学过程:

一、根据内容写请假条。

1、复习第九课的内容,怎样写请假条。

2、练习写请假条。(总复习六第1题)。

3、教师讲评,指出错误的地方。

4、再练习写一张请假条。

3月25日,王洪生病了,感冒发烧,不能去上学,要向周老师请假一天。

二、看图写话。(总复习六第2题)。

1、看看图,读一读提示,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己看图编故事。

3、小组讨论,看图说话。

4、抽生说一说,集体评议。

5、写下来,注意格式、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写好后自己读一读。

6、批改订正。

三、看图写话。(总复习六第3题)。

1、看看图,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己看图自言自语地说一说。

3、写下来。

4、交流评议。

5、看看由哪些写得不够好的地方,修改一下。

6、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看图写话写得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四

(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

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同时板书:1米=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三)巩固反馈。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具准备:

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学生用具:

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2)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以上所讲的几种字体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一个以象形为主的初级的书法阶段。狂草(连绵草)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1)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2)今文字(在讲授之前请学生说一下自己对古文字形式特征的认识?自己都见过哪些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后者气象挥弘,郁勃纵横,体格凝重,雄浑遒密是方笔的典型;唐楷(因唐朝在楷书成就最高故名)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高简、清雅秀丽,《颜氏家庙》骨力遒劲、庄严端悫、静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课本还选取了“草圣”张旭的狂草作品《古诗四首》,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县诗卷》,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创新的大书法家,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再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作品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姿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4、简单的点画练习: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3字以上)。

作业要求:

1、从线的力度;

2、字的结体;

3、墨的浓淡干湿;

4、字间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的临摹。练习以前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作业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当场示范演习并侧重于前两项的要求,学生明白作业要求以后再进行作业练习。

从学生中选取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点评以优点为主,适当的指出影响学生作品进一步发展不利因素(如用笔方法、用笔习惯等)。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六

我班学生整体智力水平偏低,学习刻苦。根据这一学情特点,我把有余数的除法意义和除数与余数的关系教学分为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讲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意义的教学。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草莓图、小棒。

一、情境导入。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口算,很快说出得数并说出所应用的乘法口决。

2.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3.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4.交流摆的结果,并板书:摆正方形可以摆2个余3个;摆三角形可以摆3个剩剩余2个;摆五边形可以摆2个剩余1个。我们用11根小棒摆了这三咱图形,每次摆都有剩余。板书:剩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平均分时并不是都能整好分完,有时也会有剩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剩余的平均分。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1)小组交流,自主列式。

(2)学生板演,共同交流。强调用省略号表示剩余。剩余的个数叫余数。

出示算式:7÷2=3(盘)……1(个)。

(3)齐读算式。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三、测评训练。

1.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2.用算式表示课的伊始学生摆图形的情况和结果。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例2、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2=3(盘)、、、、、、、1(个)。

︳︳︳。

被除数除数商。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七

1、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

2、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中描写燕子过海时非常辛苦、艰难的句子。

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

(燕子是益鸟。燕子是候鸟。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你们说得真不错,谁能告诉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学生用手比划)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海很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确实比不出,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际的大海可真了不起!你们看见过燕子过海吗?有一艘军舰上的海军战士看见了过海的燕子,于是他们给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燕子过海》。

教师范读。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呢?

(燕子为什么要过海?为什么它要不分昼夜地飞?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燕子为什么要过海?课文的第二段有一句话已经回答了,请你找出来。(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

这句话中有三组反义词,你能圈下来吗?(温暖——寒冷、南方——北方、昼——夜)。

你们看看下面这句话是一样的吗?

燕子不分昼夜地飞,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不分昼夜地飞,一定是太疲倦了。

(第二句加了个“太”字,说明已经是非常非常疲倦了。)。

学生感情朗读。

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是写燕子的疲倦。燕子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全班讨论)。

还有写燕子疲倦的句子吗?那我们该怎么读?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展翅起飞的燕子的坚强。

摘录文中描写燕子过海艰难、辛苦的句子。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八

1、正确认读本课“谅、诱”等5个生字,掌握“偷、请、躲”等9个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理解诗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预习诗歌,搜集有关诗歌、金波的资料,幻灯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师:“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如:“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再读课文,了解诗歌内容。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写了一件什么事?(诗歌描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又爱妈妈,不忘给妈妈采朵带雨的花,又怕回家挨打的愧疚心情。)。

2、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畅所欲言)。

3、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诗歌。

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诗歌。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九

“同学们,我们现在要玩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把黑板上的这些数字分为三个组,依据自己定,一会儿我抽同学交流。”老师笑眯眯的说。这有什么难的?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我又回来一想:不对呀,不可能这么简单,老师不是叫我们动脑筋嘛。于是我又开始想,可是我左想右想,绞尽脑汁地想,也没想到些什么来。我只好看同学们,他们有的在和小组人员热火朝天的议论,有的在埋头冥思苦想,有的还在拿笔唰唰唰地写着。时间到了,老师抽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吴俊逸和范浩宇的分类方法,吴俊逸是按谐音分类的,他把“138”用英语说成了“万岁吧”,把“740”说成了“气死你”,把“745”说成了“气死我”,引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范浩宇是按形状分类的,他把圆的“689”归为一类,把有弯的“325”归为一类,把“直来直去”的“147”归为一类,这些把我看的目瞪口呆,我一边称赞他们,一边自责自己,同学们的那些想法,我一个都没想到。

现在我们把游戏玩的带劲了,个个都玩的神采奕奕,老师问我们愿不愿意挑战增加难度的数字游戏,我们都一口同声的回答:“愿意!”接着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上了三组数字:“1378、246、59。”我看了题目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来,无论是用语文,还是用数学都不行,我几乎进入绝望,同学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突然,一个声音传到我耳朵里“4、3、2、”原来是范浩宇说的,老师提醒他大声点,他大声的说出了规律,“4、3、2”理由就是:“下面第一组数字是4个数字,第二组是3个数字,第三组是2个数字。”我恍然大悟,老师却说:“恭喜你,进入幼儿园。”这句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又说:“那里面的数字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又开始思考。突然我前面的人举起手,她说:“第一个是一声,第二个是四声,第三个是三声。”“你也可以进入幼儿园了。”又是一阵大笑声。

其实啊,两道题是北京的一所幼儿园的面试题本来就很简单,可是,我们往往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我们要由简入繁,由繁入简,让思维转个弯。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十

彷如白驹过隙,一周的时间就像眨眼般迅速,开学新一周,和朋友们的欢笑声、老师布置下的令人费解的难题、体育课上挥洒的汗水,一幕幕地翻过,停在了这独特的一页上。“二次根式,就是形如根号a,a大于等于零的式子……”没错,这是一节充满奥秘的数学课,王老师正让我们把定义划出来,我托着下巴,拨弄着笔,看着屏幕上刚刚做过的几道题发着愣。“看哪,那是什么!”忽然,我的耳边响起一声尖叫,我回了回神,撩起眼帘,抬头向着前方一看,最前方的窗帘上正有一只黑色的小动物费力地向上爬行,看着它黑色的身躯,像是长了一层细细的绒毛,它还有四只小小的尖爪子,正牢牢地抠着窗帘。“那是什么东西呀?”“黑乎乎的,像只老鼠呢!”“什么老鼠啊,我看啊,像只癞蛤蟆!”“癞蛤蟆能爬那么高吗……”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都注视着它,它像是不好意思似的,伸出小爪子抓住窗帘,换了个位置,我们当中发出一片唏嘘声。

这是与众不同的一节课,一节独特的数学课。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十一

《特别的作业》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文章浅显易懂,有很多对话描写。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特别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而小龙在小丽的启发下,也明白了小蜜蜂也是有生命的,等展示完作业之后就放掉它。这是一篇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培养环保意识的好教材。

二年级的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还较差,但他们想像力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在带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并从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多音字“盛、扇”。

2、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通过说话、写话的训练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

4、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1、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花瓣式词语卡片、笑脸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刚刚老师看到同学们做的作业,做的很工整,谁来跟老师说说,你们回家都什么作业啊?(出示词语:一项作业、布置)。

1、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板书课题:特别的作业)。

2、谁能给特殊找个近义词。

3、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计:作业怎么会是特别的?特别的作业是什么?

4、师: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出示:第一自然段)。

a、自由读读这一自然段。

b、(指名读)谁愿意用响亮的`声音来帮老师布置这项作业。

5、有什么特别的吗?

4、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可有趣了,于是给他们排着队伍出来了,我们一来读读吧!

有用水碗盛的紫丁香。

有放在铅笔盒里的兰花。

有插在瓶子里的柳枝。

有装在塑料袋里的青草。

5、师生合作读,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6、你能把第一句的动词也学着后面的句式一样放在前面呢?该怎么改同座讨论一下吧!

1、文章的那几个自然段是关于小丽的作业呢?请同学翻开书自由读读课文。

2、哇!这么快就找到了啊,我发现刚才四种作业一个自然段就介绍完了,可现在小丽的一种作业就用了4个自然段来介绍,看来课文有的介绍的很简单,有的介绍的详细。

3、(分角色读4—7自然段)能代表春天吗?为什么没有摘而是画,直接摘一朵玉兰花多简单呀!

1、我们再来看看小龙的作业吧!在文章的8、自然段。(分角色读课文)。

2、这是你找到的春天吗?

3、你觉得小龙是个怎样的孩子?

4、你能把小丽和小龙的作业也学着上面的句式,送到队伍当中去吗?

5、自由读句式,你觉得谁的作业做得最好,

6、是啊,那些紫丁香、杨柳、青草、柳枝都能代表春天,可是小丽和小龙的作业不仅能代表春天,还表示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爱,难怪于老师说······(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7、(贴笑脸)老师笑了,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棒,胡老师也笑了。

1、(出示配音乐的春天美景)春天到处生机勃勃,桃花开了········。

2、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很喜欢,有开在上坡的桃花(老师根据图片示范句式)。

3、老师送给你们几幅图片,谁也来学着句式说说:有的。

2、师巡视指导。

3、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作业,老师给予评价。

一朵花的图片。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十二

要说起数学王老师,他可是我们班的“名人”。他衣衫朴素整洁,富于修养,面容严肃而和蔼,一双知识的海洋似的眼睛发出严厉而期望的目光,仿佛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复制给每一个孩子;他讲话十分的幽默、有趣,几乎每句话都会引起大家阵阵的笑声,但要是发起火来,告诉你,可不是好惹的!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十三

出示太阳图:请学生主说说夏天的太阳是怎么样的?比比谁说得好。

2、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课文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试读,齐读。

4、想象说话: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在太阳底下暴晒的动物和会怎么样呢?请你举例说一说。

5、我们一起看课文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第二节。说说你的感想。

6、学生交流:

1)指名说,结合学习生字:柳、卷、烤,注意柳右半部分的写法。

柳叶打卷。

小花低头。

湖水烤热。

小鱼煮熟。

2)这些动物、植物会说些什么呢?

3)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问题吗?

7、太阳烤得万物无精打采,怎么办呢?

读一读蜻蜓低飞的句子,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好消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说一说谁听了会怎么样?学习生字“蜻、蜓、圈”

8、指导朗读,就要下雨了要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

9、齐读课文第1、2两节。

二年级书法艺术教案设计篇十四

题都回答的非常准确对吗?no,no,no,你们来看看我那节课的表现吧!

上一节数学课快下课时,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1-10这几个数字分别填在括号里(不能重复),使每个正方形的4个圆圈上得数等于22。让我们课下探讨,下节课公布答案。一上课老师就开始问了:“谁能解答出来?”我自告奋勇去做这道题。2分钟,3分钟,5分钟过去了,我还没有做出来,同学们都在充满期待的看着我。这可怎么办,丢死我了。正在我万分焦急的时刻,老师说:“孟令仪,你先下去吧!好好想一想,下课后再告诉我。”我的脸像火烧了一样,带着羞愧和感激回到了座位。羞愧的是我这道题没有做出来,感激的是老师没有当着大家的面批评我,没让我丢人!老师开始讲这道题了,我也听得格外认真,老师把4个数等于22的数找出来了,最后的答案是:

这几个数的填法是有规律的,唉,都怪我只知道记答案,没好好观察一下,一着急就想不起来了。

下课了,老师让苗文超等同学过去,说他们表现好,奖励他们几株吊兰。看着他们高兴的去领奖品,真让人羡慕。他们高兴地跑回来了,送给我几枝吊兰说:“这是你的。”我真高兴呀,恨不得让全班同学都知道老师奖励我了。这是我长大以来,第一次收到老师的礼物。我想:我不能停留在那节课上了,我要加倍努力,让老师、同学为我骄傲!

放学后,同桌纳闷的问:“孟令仪,你的题并没有做对,老师为什么奖励你?”我说:“善于动脑,有勇气和信心,我想我就是成功的!”

我的感想:看到她的这篇周记,我感到非常意外和惭愧。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同学,那天订正答案时看到她第一个举起了小手,我很高兴就让她试了一下,可能比较紧张吧她没有做出来。这道题确实有一些难度,做对的同学肯定也不多,这个我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没有做出来是易料之中,我也没有批评她,随口说了句:“孟令仪,你先下去吧!好好想想,下课后再告诉我。”没想到,自己这句很“平淡”的评价却给了她这么大的信心!从她的周记里我也反思自己曾走过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有时可能就是一句话,一句自己感觉微不足道的话,或令她们欢心鼓舞,或让他们一蹶不振,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她们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渴望。孩子们,如果我曾经伤害了你,那就请你们原谅我吧!给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让我和你们一起成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5615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