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读后感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1:30:07
谈读书读后感范文(15篇)
时间:2023-11-13 11:30:07     小编:笔砚

读后感是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体验到不同的感悟和启示。写读后感前,我们可以先认真阅读作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有关读后感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的机会。

谈读书读后感篇一

算是四代四个女人的故事了,还未涉世时,妈妈祖母辈的人总会给于诸多教诲,诚然,现在也好,以前也罢,与上一代相比,总是年轻有个性的一代,应该鲜少有人做循规蹈矩的乖孩子,大都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行事,然后出事后父母给善后弥补,说是自由独立了,其实反倒是给父母添乱了,有了教训吗?肯定是有的,可是如果时间倒流,阿维娃也好,露比或大多女孩也罢,大都也会选择同样的路吧,这就是所谓的弯路,青春,错误!

没有经历过,又怎知那些会是弯的,错的呢,既然走过的弯路不会消失,犯过的错误也不会消失,那就直面接受,坦然面对以前发生过的,对的,错的,都是一面镜子,无论怎样看待,弥补不了那也就那样了,人,还是得往前走,前路是未知的,还有创造更精彩的可能。。

谈读书读后感篇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新中国第一个总理周恩来说的。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心被周恩来总理的读书目的强烈地刺激着。

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学生。他可不是灵机一动随便说出来的`。那是因为周恩来总理他生在1898年,那时正是清朝末年啊!中国因为落后,所以被帝国主义用强制手段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口岸或城市划界租借的区域。周恩来总理他看见了这些事,感到国家的贫弱不振。当时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国家强大了,富有了,我们个人才能有前途。这是一个多么远大的理想啊!那年他才12岁,比我大2岁。

能想到他的心里装着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今天,中国人再也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列强欺负了,中国正在一步步得走向富强,就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浴血牺牲,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还没有读这篇课文前,我的读书目的是:为了爸爸妈妈将来的幸福、为了有个温馨的家庭而读书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有好的知识,还又能为了能让国家变的更强大、更富有而读书。

将来,我也要向周恩来总理学习,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长大之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谈读书读后感篇三

最近在读《人间草木》,这本书不厚,但会给人很厚的感慨,尤其是小处别有滋味,回味良久。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初识汪老是因为小学课本中那篇《端午的鸭蛋》,这么多篇课文中,这篇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只觉当时高邮鸭蛋是美味的,现在依然那么美味,但怎么也找不到那样的'味道了。汪老总是在记录平凡中给人永恒,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悟又有所不同,每每回味都带来不同的心境。

而《人间草木》是汪老记花鸟鱼虫类散文合集,其中还有一些自序。这种对于此类小物的热爱,让我也对生活充满了期待,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了光和趣味。

谈读书读后感篇四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等......

而有一位同学若有所思,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我就暗暗赞叹:“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竟有如此的爱国精神!”

这句话是我觉得他非常了不起,他就是周恩来!

我要学习周恩来的爱国之情,和书交朋友,学到更多知识,为祖国作出贡献!

谈读书读后感篇五

安娜,一个13岁的小姑娘,她的出生是为了患白血病姐姐凯特的捐赠者。在无数次抽血、抽骨随、捐血小板之后,她将父母告上法庭,要求要回医疗监护权。曾经以为她是自私的,难道她能忍受失去亲姐姐的痛苦吗?也为她感到悲哀,自出生开始就被要求忍受无数次痛苦,成为姐姐的免费捐献者,直到被要求捐出一个肾脏。

两个孩子的母亲,一边是患白血病随时都可能离开的大女儿凯特,一边是可爱的小女儿安娜。患病的凯特几乎占据了妈妈整个的身心,同情她、理解她。如果换作是我,也会同她一样吧。都是自己的孩子,怎能不爱?但面对随时都可能消失的孩子,重心难免有些偏移。

家中另一个被人忽视的男孩,竟然选择了放火来吸引父母对他的足够重视。

冷血的律师却原来是身患癫痫,为了不让心爱的女人陪他受苦,选择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忍受。

事情的发展远远出乎最初的意料。最终,安娜勇敢地站出来说明了她这次会出来控告自己的父母的原由:安娜真的爱她姐姐、也爱她父母、更爱这个家庭,只是…真正受不了长期的折磨竟然是'凯特'。当她知道安娜要再捐一颗肾给她时,她很坚持地告诉安娜:“不要捐!”甚至当安娜告知凯特她要去找律师扞卫自己的`医疗监护权时,凯特竟然很认真地看着自己的妹妹说了一句:“谢谢!”多么伤感而又令人感动。但是,还没有结束,作者似乎不满足于此,要将悲伤进行到底。在宣判结束后,安娜乘坐律师的车出了车祸。安娜走了,她的肾最终还是用到了凯特的身上,凯特奇迹般地好转了,只是在这个家庭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块痛得无以形容的区域---那就是安娜的美好与善良!

很久没遇到可以让我流泪的小说了,读完《姐姐的守护者》我却控制不住地抽泣起来。心底里的伤感那么浓那么深。

谈读书读后感篇六

我读了《七擒孟获》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小故事,我觉得很好。

在三国时期,刘备曾经明白关羽被杀了,他很生气,立即带领张飞与孙权作战。诸葛亮认为,此时他不能轻举妄动。张飞不听劝阻,不得不单独带领军队出去。他让人们在三天内制作白色的旗帜和战斗服。但这两个人没有按时完成,所以他们被张飞打了一顿。他们总是怀恨在心,在梦中杀死了张飞。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明白我不能只打别人一个小时,最后总是伤害自己。你不能为一件事讨价还价,你应该有点开放。

谈读书读后感篇七

《丛林守护者》是艰难的归程的第二部。

《丛林守护者》主要是讲老金退休后,带着阿蓬又当上了护林员。但是,当护林员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惊险故事。

在当护林员的过程中,遇到了野猪、疯豺等野兽。最可怕的是疯豺偷换了阿蓬的.女儿。其中,杀死患上狂犬病的疯豺是最惊险的,老金差一点儿,就丧生在疯豺的爪之下,阿蓬也受了重伤,幸运的是,老金和阿蓬成功地杀死了患上狂犬病的疯豺,给这一片森林减少了一份危害。阿蓬还独自杀死了一头两百斤的野猪,可是功劳却全算在别人身上。

谈读书读后感篇八

自从我读了《木偶奇遇记》和《绿野仙踪》这两本书后我有许多感受。

一、《木偶奇遇记》里的小木偶很调皮,经常惹是生非。他一会走路后,就跑到街上到处搞恶作剧,害得他的爸爸到监狱里去了。他还碰见了一只会说话的.蟋蟀,那只蟋蟀好言劝说,想让小木偶皮诺乔不再搞恶作剧。可皮诺乔不听,把它打死了。如果我是皮诺乔的话,我一定会痛改前非,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二、《绿野仙踪》里的多萝西这位小姑娘,她心地善良。她无意中帮芒奇金人杀掉了恶女巫。芒奇金人很感谢她,决定帮助她回到自己的家乡。一个好女巫对她叫她去见奥芝,请求他帮助多萝西回去。多萝西在前往奥芝住的地方时,她就出了稻草人,帮助铁皮人把他生锈的地方抹一点油使他能活动自如。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因为向她这种无私奉献的人是值得赞扬的。

谈读书读后感篇九

阿列克谢在他父亲去世后在他的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时那样的冷酷无情,他的母亲在他父亲的遗体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祖父家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他们毒打妇女儿童,在这个家只有外婆爱他,外婆常常给他讲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婆带给了他无限的欢乐,外婆的温柔、乐观,温暖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坚强的面对痛苦的生活。

外婆的形象在阿列克谢的.童年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小说形象的描述当时活在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的艰难困苦,写出的当时社会的黑暗!

谈读书读后感篇十

“生活就是读书,读书就是生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赞美书,宣起读书的热潮。在我看来,这些话一点不假。

书,和我有过很久的交往。可以说,书籍和我已经是老朋友了,而且这位老朋友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知识,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书中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自一二年级以来,我看过许多书,现在,我最爱看的是“感恩书系”。没错,这部书是写感恩的,从这部书中,我收获了许多。这部书是由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组成。

它,教会了我善待朋友。我读过一篇朋友,是一种别样的温柔,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朋友如淳酒,朋友如花香,朋友是秋天的雨,朋友是十二月的梅。”是的,朋友如花香般芬芳,淳酒般味浓,秋雨般细腻,梅子般纯洁。它,丰富多彩,五彩斑斓,它象一块糖,永远香甜,水火都不会把它溶解。我从书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感受到了朋友的暖,只要朋友在,再枯燥的生活也会变得有趣。这些,使我更珍惜友谊。

它,教会了我感恩父母和兄弟姐妹。“人生有三情,亲情为首。”亲情,是最珍贵的,在书中,我看到了人间最大的温暖。我看了一篇文章我为弟弟哭六次,这篇文章讲述了姐弟之间的六个感人故事。一个弟弟,为了姐姐而拼命挣钱,承担姐姐的错误,并且放弃读书。在弟弟的婚礼上,主持人问他最敬爱的人是谁,他却说:“我姐。”这篇文章让我不由得泪流满面,在感动之余,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它,还教会了我写作。书中的'文章为何让我如此感动,就是因为语言美。这是我的感悟,在细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汇集了灵感,使我在写作中挥笔自如。

在图书馆里,我还交到了这样一个朋友少年文摘。这是一本好书,也是青少年的知心朋友。

我喜欢“异国风情”这一栏目。从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外国习俗、风格,并收获到了许多人生哲理。我看过一篇节俭行动在加拿大,它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加拿大的故事。这位留学生因为穷,没钱买冰箱。一位朋友推荐他去拣一个。他原先以为很荒唐,后来才得知,加拿大人不像中国人那样把没用的东西卖掉,他们把旧家具都放在门口,供穷人使用。看了这篇文章,不仅使我大开眼界,还使我懂得:节俭,并不单是“不浪费”,还要顾及他人。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简短的文章使我获益匪浅。其中有一篇第一名,很使我难忘。一个女孩每天第一个到校,为什么呢?原来,她是喜欢第一名的滋味,“第一名”成了她喜悦。生活中也如此,只要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是第一名。

谈读书读后感篇十一

当我无意间看到伏尔泰的这句:“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的`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的看到,你知道还很少。”名言时,我追悔莫及,为什么我当初没有听老师的话,我为什么没有听家长的话,我为什么骄傲,我为什么没有谦虚学习,为什么要一意孤行下去,而没有考过别人。就是因为我当初的骄傲而造就的后果。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知道了一个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即便我们在学业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也不能夜郎自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未知的领域还很多,有才的人人山人海。所以我没永远没有资格自以为是,没有资格骄傲。

谈读书读后感篇十二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狼王梦》的动物书中,这是我第二次读它了,书中的内容让我记忆越发深刻了。

这次重读,我还仔细地读了下作者的介绍,这本《狼王梦》是出自动物书中大王沈石溪之手。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于1952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他于1969年初中毕业后便赴云南西双版纳插队,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他主要以创作动物书中为主,创造出一系列以狼为题材的书中,已经出版的作品5百多万字,我在读书中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狼的许多生活习性,觅食习惯,我问爸爸为什么作者会这么了解狼呢?爸爸说这是作者在长年的边疆生活中,对狼进行长期观察的结果,同时启发我说我们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每种事物,了解各种事物,积累各种学习与生活的经验。

这本书中主要讲述了一只叫“紫岚”的母狼,怀着公狼“黑桑”的遗愿——-让后代成为狼王,生下了“黑仔”、“蓝魂儿”、“双毛”、“媚媚”。然后辛苦地培育它们,想让他们成为一代狼王,但是都失败了,直到母狼“媚媚”长大后自己生下了新的小狼仔后,“紫岚”为了自己的后代不被金雕猎杀,与金雕同归于尽了。

“紫岚”为了完成公狼的`遗愿,无论自己付出多大努力,多大牺牲,她都毫无怨言,从黑仔到双毛的培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更好,让自己的孩子历练得更强大,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血泪,甚至是生命。她的这种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品质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在整本书中,我最喜欢母狼“紫岚”。

从“紫岚”这位伟大的母亲的生活映射出我们的母亲是如何生下我们,又将我们养大成人的艰辛历程,我们要好好地学习,健康地成长,长大后成为有用之才,来达成母亲对我们的期望。

谈读书读后感篇十三

我看了一本世界名著——《简·爱》。小说的主人公简·爱是个孤儿,但她是一个不甘受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她那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深深打动了我。

简·爱的母亲原是一位富家小姐,她爱上了一个穷牧师。他们不顾亲友的反对结了婚,富家小姐的父母因此和她断绝关系。他们结婚后一年生下了简·爱。可是就在简·爱出生的那年,她父母因感染流行风寒去世了。简·爱成了孤儿,被送进了孤儿院。后来她舅舅把她接回府上住。可是不久舅舅也去世了,她舅母经常虐待她,在简·爱10岁那年把她送到一个慈善学校。她在那地狱般的学校生活了8年,还当了两年教师,后来到桑非尔德府当家庭教师。简·爱长得矮小,并不漂亮,但她聪明伶俐,正直善良。不久,主人罗切斯特爱上了这个无财无貌的简·爱,简·爱也爱上了比她大20多岁的主人罗切斯特。在教堂结婚那天,有人揭穿罗切斯特还有一个疯老婆。简·爱知道后便毅然出走,离开了这个她深爱的人,流浪了两天两夜。在她快要饿死的情况下,奥利佛一家救了她,还帮她找到一份工作——乡村教师。在这期间她继承了叔叔的财产,成了非常富有的.人,还意外知道奥利佛兄妹竟是她的亲戚,她主动提出将财产与他们三人平分。最后,她回到桑非尔德府,发现这里已成了废墟。听别人说,这里发生火灾,罗切斯特为了救别人被压断了一只胳膊,眼睛也瞎了。简爱知道后不顾一切地找到罗切斯特,最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从简·爱身上,我看到了她正直善良的美好心灵。当她突然知道自己可以继承2万英镑成为富翁时——要知道她当乡村教师的年收入才30英镑,她显得还是那么平静,没有过分的激动。而当她知道在这世上还有几个亲人——正好是救过自己的奥利佛兄妹时,却高兴得简直疯了。她主动提出把遗产与奥利佛兄妹三人平分。多么慷慨大方,一个不为金钱所迷惑,把亲情和友情放在第一的人啊!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当她回到桑非尔德府,发现这里已成了废墟,听说罗切斯特为了救别人被压断了一只胳膊,眼睛也瞎了时,她不顾一切地找到罗切斯特,去安慰他,照顾他,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跟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多么纯洁、多么高尚的爱情啊!

整本书写的就是简·爱一个灰姑娘的人生经历。一方面,她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不甘心命运的安排;第二个方面,她又在扞卫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灰姑娘的的奋斗史。她在追求一个基本的权利:平等。

谈读书读后感篇十四

读了《为你自己读书》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么多勤奋刻苦的人哪!

毛主席真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就要看书,甚至连上厕所都要看。他的房间,已可称为图书馆,在桌面上,茶几下,杯子上全都是书,而且特别整洁。

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很勤奋,可是姐姐不肯教他读,所以每天都凑着姐姐,听姐姐怎么读,自己再拿姐姐的书照着读。他是最爱看姐姐的书了,有一次他去买咸鱼,却三更半夜都还没回来,妈妈非常着急,就直冲到咸鱼店,她又不识字,发现奥斯卡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咸鱼店里看报纸,看得完全忘记了回家了。

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如果是我们可能连一眼也不看了呢。人生离不开书,人们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成熟。这正如高尔基所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我们能够从书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知识,所以我们要爱上读书,让我们的精神富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谈读书读后感篇十五

女人的战争有自己的色彩,有自己的气息,有自己的解读,有自己的感情空间。她们都是在用自己的语言说话。没有英雄豪杰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只有普普通通的人,被迫干着非人力所及的人类事业。

我不是在写战争,而是在写战争中的人。我不是写战争的历史,而是写情感的历史。我是灵魂的史学家:一方面,我研究特定的人,他们生活在特定的时间里,并且参与了特定的'事件;另一方面,我要观察到他们内心中那个永恒的人,听到永恒的颤音,这才是永远存在于人心中的。

不论女人们说什么,她们总是有这样一种思维:战争,它首先就是一场谋杀案;其次,它又是一种无比沉重的工作,然后,那也还是一类普通生活:她们照样唱歌,照样恋爱,照样烫头发……但是思维的中心永远是:如何不堪忍受,多么不想去死。更不能忍受和更不情愿的就是杀人,因为女人是带来生命的,是奉献人生的。她们长久地在自己身上孕育着生命,又把这些生命抚养成人。所以我很明白,杀人,对于女人来说,是更加艰难的。

参加过战争的人们回忆说,只需要三天时间,一个平民就可以变成军人。为什么三天就足够?莫非这中间也有奥秘?其实很容易解释:任何人在战争中都会变得更加莫名其妙,更加不可思议。

我们的英雄主义是经过无菌处理的,既无生理元素,也无生物元素。你自己其实都不相信吧。经受考验的,不仅是精神,也有肉体,物质材料的外壳也有感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53930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