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5:15:09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精选17篇)
时间:2023-11-12 15:15:09     小编:琉璃

方案是指在特定目标和条件下,为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它是一种具体的计划或策略,能够指导我们进行有序的工作或学习。我们在面对问题或任务时,常常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完美的方案应该是能够全面覆盖各个方面的,不偏不倚。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方案经验中总结出一些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一

1、通过庆祝教职工的生日,增进凝聚力,加强幼儿园的文化建设。

2、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进同事间的感情。

快乐澧幼(特质:增强凝聚力,体现人文关怀;表达澧幼重视、关注每一位教职工的成长,并且澧幼愿意与教职工共同成长的涵义。)

20xx年10月28日晚

瑞阳部二楼大厅

(一)幼儿园准备:

1、生日大蛋糕、

2、大生日人员礼物(15份)(附本次大生日名单:潘红华、高萍、张颖颖、王节、汤惠华、张娓、王淑杰、金静雯、顾敏智、王锦燕、沈蕾、杨海燕、赵蔚为、王新海、徐懿玢共15人。)

3、第一季度小生日礼物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二

对于小班第一个学期的孩子来说,最明显的个性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更没有那种团结互助的意识。本次设计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和游戏来激发小班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跟老师学念儿歌,并在游戏中感受儿歌的含义。在活动中同时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且让幼儿初步懂得在遇到困难时怎样解决,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蚂蚁搬食物》。

1.初步学习运用感官感知理解图片的内容,让幼儿能理解图片中的相互关系,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儿歌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流,团结互助的精神。

1.两幅画图(蚂蚁搬运食物),设一个蚂蚁洞;

2.音乐磁带《蚂蚁》;

3.蚂蚁头饰若干,制作蚂蚁食物替代物:各类球。

1.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并跟小朋友打招呼问好: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幼儿:小蚂蚁)。

教师:对了,今天小蚂蚁呀来跟我们一起玩游戏,你们欢迎吗?在玩游戏之前小蚂蚁想请小朋友来看看这幅画。

(2)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让幼儿观察:一只小蚂蚁看到一颗很大的豆,在想办法怎样搬回家。

教师:提问幼儿看到了什么?看到小蚂蚁在干什么?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提问:“小蚂蚁在搬什么呢?它能搬起来了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一只小蚂蚁看到了一颗大豆,很想把豆豆搬回家,可是豆豆太大了,一只蚂蚁的力气很小,搬不动,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小蚂蚁想想办法,好吗?(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帮助小蚂蚁想出好办法)。(给幼儿多一点时间交流)。

(3)出示第二幅图让幼儿观察,看看你们想的办法跟小蚂蚁是不是一样?

提问幼儿:你们认为小蚂蚁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小蚂蚁它们是怎么搬豆豆回家的?

教师做“拽”“推”的动作稍加提示,解释“拽”就是拉的意思,丰富词汇:齐心协力。

教师以小故事作两幅图总结:一天清晨,小蚂蚁走出家门,去寻找食物。他走了好远好远,终于发现一座黄色的大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小蚂蚁尝了尝,哦,原来,这是一颗香喷喷的大豆。小蚂蚁决定把这颗大豆搬回家,和伙伴们一起分享。它使劲地搬呀,搬呀,可是大豆一动也不动。怎么办呢?小蚂蚁的力气太小了。突然,小蚂蚁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回去叫朋友来帮忙吧。小蚂蚁回到家里,用头上的触角和同伴们打招呼,并且告诉他们:“我发现了一颗好吃的大豆,大家快来帮忙啊!”,蚂蚁们一起出动,跟随着小蚂蚁来搬那颗香香的大豆。它们齐心协力,“一、二、三!”大豆被举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豆豆搬回家了。今天的早餐真不错!

原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会请好朋友来帮忙,这样人多力量大了,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师:我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好吗?(为第二个环节做好铺垫)。

(1)教师有表情地、用肢体语言生动、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小蚂蚁》。

(2)教师分句教幼儿学念儿歌,幼儿跟随老师念一至二遍。

(3)带着幼儿随着老师边念边做动作。

3.创设情境表演:让幼儿体验有困难应该怎么办?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请一个幼儿来试搬礼物,搬不动,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想办法)。

提问刚才参加搬礼物的幼儿有什么感受?(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请来好朋友帮忙,能帮助别人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做好。

4.音乐游戏:蚂蚁运粮。

(1)教师扮演蚂蚁妈妈跟幼儿一起带上蚂蚁头饰,带上蚂蚁宝宝们搬运粮食。

(2)在游戏中边念儿歌《小蚂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儿歌的乐趣。

(3)播放音乐,让幼儿在乐曲中感受快乐。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三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地点:淮海园区演播大厅。

三、活动目标:

1.为幼儿园与家长搭起了一个交流、研讨、切磋、沟通的平台。

2.让家长了解什么是早期阅读,知道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适时、有效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2.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家长们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自己孩子的近期状况,而且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

3.促进了家园合作,为孩子的学习与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准备:

1.通知家长来园参加家长会。

2.教师,家长准备发言稿。

家长如何对幼儿实施早期阅读?(李莉负责)。

各个班家长代表发言,具体谈育儿心得。(指导:各班教师)。

3.布置活动场地;。

具体负责:陈挥王靓陆芸李菁。

1.主持人:首先,我代表全体老师对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孩子送到我们幼儿园转眼已经有两个年头了,感谢你们一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今天我们全体大班的家长欢聚一堂,今天的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我就早期阅读简单和家长交流一下,第二个议程是请各个班级的家长代表来交流自己的育儿经验。

2.李莉老师交流《家庭如何对幼儿实施早期阅读》。

3.主持人:刚才由我就早期阅读简单地和大家交流了一下,说的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见谅。在科学育儿的道路上,我想我们做家长的最具有发言权了,所以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各个班级的家长代表,下面就有请他们来和大家来分享他们成功的科学育儿经验吧,掌声有请!

4.活动结束,各个班级家长到班级参观孩子的作品并和老师交换意见。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四

1、感受故事主角克制自己、抵御美味诱惑的内心体验。

2、理解故事主题,萌生成长的自豪感。

故事。

一、麦麦的午餐盒。

1、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小猪麦麦上学第一天发生的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第一节。

2、午餐盒里有哪些好吃的东西?

3、妈妈说午餐盒里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吃?

二、美味的诱惑。

1、那么好吃的东西,小猪麦麦想不想马上吃掉?我们继续听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节至第六节。

3、上学的路上,麦麦想吃午餐盒里的东西,他吃了吗?他是怎么做的?

4、上课的时候,麦麦想吃东西了吗?它心里对自己说了什么话呢?

5、麦麦吃了午餐以后,还想吃桃子吗?有没有吃掉?

6、下午,麦麦肚子很饿很饿,他想吃桃子了吗?有没有吃掉?

7、麦麦几次想吃掉五彩和桃子,他忍住了吗?你觉得麦麦做得对吗?为什么?(麦麦很想吃掉午餐和桃子,可他忍住了。麦麦知道要听妈妈的话,到该词的.时候才能吃)。

三、不平常的桃核。

1、麦麦回家,把午餐盒交给妈妈,他问妈妈要了那个桃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教师讲述故事最后一节。

3、麦麦把桃核放在纸船里,望着它,想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我们再来完整地听故事。

4、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5、麦麦以前嘴很谗,上小学的第一天,他还是很谗吗?为什么他觉得这一天非常高兴?

6、引导幼儿讨论后得出:麦麦虽然几次谗得想早早吃掉午餐和桃子,可他都忍住了。他上小学了,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忍住嘴谗的念头。

7、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29dd31页,结合画面复述故事。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五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的创编,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今天,我们班级来了许多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些谁呢?

(说说动物名称)。

师: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吗?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送回家。(操作活动——送小动物回家:教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篮子,里面有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根据它们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将动物们送回家。例如:把北极熊贴到北极的图片上)。

师:有一种小动物——珊瑚蛇心里非常着急,它说我还没到家呢?小朋友怎么就把我放下了?(幼儿将珊瑚蛇的图片贴到了森林里)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吗?幼儿集体:是在大海里的!师:好请一位小朋友把它送回家。

1、结合音乐欣赏诗歌,提问:

你喜欢这首有关“家”的诗歌吗?(喜欢)。

你听到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的家?在哪里呢?

幼儿一:我听到了鲸鱼的家。师:鲸鱼的家在哪里呢?幼儿一:在大海里。师:对了,鲸鱼的家在广阔的大海里。

幼儿二:我听到企鹅的家在冰冷的南极。师:他说得真好,不但把企鹅的家在哪里说清楚了,还说出了南极是什么样的,非常冰冷,所以说是冰冷的南极。

幼儿三:骆驼的家在沙漠里。师:很好,沙漠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三:很大,很大。师:对,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

幼儿三:什么叫“一望无际啊?”

2、第二遍结合图片欣赏诗歌,提问:

为什么说---是---的家呢?

幼儿一:因为鲸鱼离开大海就会死的。师:对,最适合动物生存的环境可以说是它们的家。

幼儿二:因为小松鼠爱吃的东西都在森林里。师:是啊,家里有丰富的食物。

幼儿三:企鹅就是生在南极的,它在那里长起来的。师: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幼儿四:骆驼就是呆在沙漠里的。师:它喜欢沙漠吗?幼儿四点点头。师:它想到别的地方去吗?幼儿四:不想。师:对,动物最喜欢去活动的地方也能给它家的感觉!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六

1、用线条小人的绘画表现劳动者的劳动状态。

2、增进对劳动乐趣的感受,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经验准备:孩子用线条小人做过游戏,对线条小人有一定理解,孩子有过劳动体验。

材料准备:孩子劳动时的照片、关节小人、白板、白板笔。

重点:用线条小人表现劳动中的劳动者。

难点:将孩子劳动时的照片转变成为线条小人画。

1、游戏:“我是小木偶”。

教师出示关节小人,孩子听教师口令,模仿关节小人进行动作游戏,比如转转头、伸伸胳膊、摆摆手,要求孩子边做动作边说出头部、身体的位置变化。

2、出示孩子劳动时的照片。

(1)师: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孩子模仿并且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位置变化)。

3、示范部分动作的绘制。

(1)教师在白板上用白板笔绘制线条小人,表现照片中劳动着的孩子形象。

(2)请两个孩子配合,一个做动作,一个在白板上绘制出线条小人。

4、孩子绘画。

(1)引导孩子说说自己想画哪些劳动者,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自己。

(2)指导孩子画劳动中的线条小人。

5、分享交流。

绘画完成后,请孩子逐一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画的线条小人,说说它在进行什么劳动。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七

课件一份、图片若干、钢琴曲一首活动过程:

1课程导入:

给大家看漂亮的图片—蓝天白云,绿草小鸟问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2“我们今天要讲一个有关天空的故事。”

故事大概内容是天空很美丽,小鸟搬来了这里,可是有一天美丽的天空不见了,为什么呀?原来是因为人们乱扔垃圾,砍伐树木,浪费水资源......小鸟伤心的哭了......

1“为什么美丽的天空不见了?”提问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2总结美丽的天空不见的原因,加强幼儿的印象。同时重复课件内的相关内容。

3我们该怎么做?幼儿交流,老师总结。

引入合理,过程顺畅。期间师生交流得当,通过对故事的讲述,阐述了保护环境的主题。主题鲜明,健康。开放式的提问能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思维充分给予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的机会,在开放式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和幼儿一起主题进行了适时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使幼儿对环境的保护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使幼儿对自我能动性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主题十分鲜明,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及意义。在活动中,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八

对于小班第一个学期的孩子来说,最明显的个性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更没有那种团结互助的意识。本次设计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和游戏来激发小班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跟老师学念儿歌,并在游戏中感受儿歌的含义。在活动中同时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且让幼儿初步懂得在遇到困难时怎样解决,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蚂蚁搬食物》

1.初步学习运用感官感知理解图片的内容,让幼儿能理解图片中的相互关系,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儿歌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流,团结互助的精神。

1.两幅画图(蚂蚁搬运食物),设一个蚂蚁洞;

2.音乐磁带《蚂蚁》;

3.蚂蚁头饰若干,制作蚂蚁食物替代物:各类球。

(1)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并跟小朋友打招呼问好: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幼儿:小蚂蚁)教师:对了,今天小蚂蚁呀来跟我们一起玩游戏,你们欢迎吗?在玩游戏之前小蚂蚁想请小朋友来看看这幅画。

(2)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让幼儿观察:一只小蚂蚁看到一颗很大的豆,在想办法怎样搬回家。

教师:提问幼儿看到了什么?看到小蚂蚁在干什么?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提问:“小蚂蚁在搬什么呢?它能搬起来了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一只小蚂蚁看到了一颗大豆,很想把豆豆搬回家,可是豆豆太大了,一只蚂蚁的力气很小,搬不动,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小蚂蚁想想办法,好吗?(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帮助小蚂蚁想出好办法)。(给幼儿多一点时间交流)

(3)出示第二幅图让幼儿观察,看看你们想的办法跟小蚂蚁是不是一样?

提问幼儿:你们认为小蚂蚁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小蚂蚁它们是怎么搬豆豆回家的?

教师做“拽”“推”的动作稍加提示,解释“拽”就是拉的意思,丰富词汇:齐心协力。

教师以小故事作两幅图总结:一天清晨,小蚂蚁走出家门,去寻找食物。他走了好远好远,终于发现一座黄色的大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小蚂蚁尝了尝,哦,原来,这是一颗香喷喷的大豆。小蚂蚁决定把这颗大豆搬回家,和伙伴们一起分享。它使劲地搬呀,搬呀,可是大豆一动也不动。怎么办呢?小蚂蚁的力气太小了。突然,小蚂蚁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回去叫朋友来帮忙吧。小蚂蚁回到家里,用头上的触角和同伴们打招呼,并且告诉他们:“我发现了一颗好吃的大豆,大家快来帮忙啊!” ,蚂蚁们一起出动,跟随着小蚂蚁来搬那颗香香的大豆。它们齐心协力,“一、二、三!”大豆被举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豆豆搬回家了。今天的早餐真不错!

原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会请好朋友来帮忙,这样人多力量大了,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师:我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好吗?(为第二个环节做好铺垫)

(1)教师有表情地、用肢体语言生动、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小蚂蚁》。

(2)教师分句教幼儿学念儿歌,幼儿跟随老师念一至二遍。

(3)带着幼儿随着老师边念边做动作。

请一个幼儿来试搬礼物,搬不动,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想办法)。

提问刚才参加搬礼物的幼儿有什么感受?(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请来好朋友帮忙,能帮助别人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做好。

(1)教师扮演蚂蚁妈妈跟幼儿一起带上蚂蚁头饰,带上蚂蚁宝宝们搬运粮食。

(2)在游戏中边念儿歌《小蚂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儿歌的乐趣。

(3)播放音乐,让幼儿在乐曲中感受快乐。

活动延伸:歌表演《蚂蚁》,幼儿跟随老师一起表演。

附:

儿歌 《小蚂蚁》

小蚂蚁,有注意,食物大了齐用力。

前面拽,后面推,食物搬进蚁洞里。

你一口,我一口,吃饱肚子长身体。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是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小班幼儿语言领域中的要求来制定活动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先让幼儿用观察法来观察图片中的大体内容,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达出来,符合幼儿小班年龄特点,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要求。整个活动下来幼儿比较活跃,特别在游戏那环节,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体验搬运食物的乐趣。但,自己也发现了些小毛病,比如:在情景表演环节中,可能是我的引导语不是很到位,造成幼儿表现不够大胆,幼儿体验后,应该是让幼儿发挥更多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到的过程的,我自己有时候很着急就会去代替幼儿说出来了。总而言之,还是希望老师们给我提出更多的不足之处,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提升。谢谢大家!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九

1、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特开次活动。

1、通过开展包饺子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营造过新年的热闹、快乐气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20xx.12.31(星期三)09:00——11:30。

通知单、乒乓球、吸管、肉馅、汤匙、盛放饺子托盘、一次性桌布、箩筐。

中二班教室。

1、早上8:40——9:00家长签到(播放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2、班主任讲话,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这次的活动。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新的钟声,新的一年,新的祝福,新的期待。当小树又增加一个年轮,当春天又拥抱着大地,当冬天又露出灿烂的笑脸,时间老人领着我们又敲响了时间的大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为了让小朋友们过一个有意义的新年,特举行庆元旦亲子联欢活动。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今天的亲子活动,谢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3、向幼儿介绍说明今天特色活动的内容:《包饺子》(大家都知道新年到了,吃饺子”是我们的传统习俗。通过包饺子及一系列活动,让宝宝和家长们感觉到节日的温暖,缓解思乡之情,并借此活动弘扬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包饺子;)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流程:1.先欣赏包饺子的过程,请将饺子馅放入皮中央,如果你是第一次包的话,记住千万别放太多馅,不然肉会撑出来的,然后先捏中央,再捏两边,最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技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的时候就不会漏了,最后将饺子整齐的放在上面。希望小朋友和家长都能齐心协力一起做出完美的饺子,(出示不同造型的饺子供参考)。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教师随着音乐一起包饺子。

4、场地整理(自由洗手)。

5、组织家长、幼儿进行洗手(请家长协助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体会包饺子的快乐,给家长准备毛巾,让家长和幼儿在制定厕所洗手)。

6、刚才我看了你们做的饺子,真的各种造型,小朋友都很棒哦,不过也要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现在饺子已经拿去蒸了。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十

1、培养幼儿积极的参与意识和的意识。

2、增强了幼儿身体素质,强化了幼儿身体协调的能力。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1、哨子一个,废旧报纸若干,小红旗一个橡胶小鹿四个。

2、录音机,音乐磁带《一起加油》。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带领幼儿慢跑一圈,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

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新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看我手中拿了什么?(幼儿回答,报纸)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做游戏,幼儿感到很新奇,也很期待,那么下面就要好好的看老师怎么去做,等会老师要看你们自己的表演。

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并自己亲身去演示吸纸跑的过程,幼儿睁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

老师强调,吸纸跑这个游戏必须是你把报纸贴在胸前,借助风力向前跑,跑的过程中不能随便停下来,必须绕过中点(橡胶小鹿)返回坚持跑道终点,如果中途停下来,报纸就会自己掉下来。如果纸掉下来了,你必须拾起报纸,重新放到胸前,再继续游戏。

2、游戏分组。

将全班幼儿分成四个小组,站成四排,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发一张报纸,他跑回来把报纸交给下一个小朋友,看看四个小组的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就发给他一个小红旗。大家都要鼓掌表扬!

3、开始游戏。

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在音乐的配合下,幼儿紧张而忙碌起来,有的幼儿动作很规范,有的幼儿报纸掉下来好几次,但他不放弃,捡起报纸继续前进。

4、活动结束。

表扬鼓励,教师做及时。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十一

毕业诗。

1、感受诗歌中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同伴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2、把记忆最深刻的人或事编入诗歌中,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一只挂钟。

一、倾听毕业诗。

1、轻轻闭上眼睛,倾听挂钟“滴答滴答”走动的声音。

3、有一首毕业诗就是在说小朋友心里的事。

4、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两遍。

5、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6、集体跟念诗歌若干遍,感受诗歌中对幼儿园、老师、同伴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忘不了。

1、回忆在幼儿园里最忘不了的事,并能用“忘不了……”的句式进行创编。

3、分小组讨论,把小组成员中最忘不了的两件事编入诗歌中,然后集体表演。第一遍完整朗诵诗歌,第二遍的“忘不了……”填入自己创编的作品内容。

三、说句悄悄话。

1、与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分享忘不了的人或事,可以是发生在好朋友身上的某一件事,也可以和好朋友分享别人的令人难忘的事。

2、给好伙伴一个最热烈的拥抱。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十二

1、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介绍自己送给老师的礼物。

3、通过送礼物、说祝福等形式、大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

1、各种纸、水彩笔、胶水。

2、教学音带《我为老师唱首歌》

1、播放歌曲录音,引出教师节的话题。

(1)提问:歌曲里说了什么?今天是什么节日?

(2)小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是全体教师的节日。老师在这一天都会和快乐,因为有很多的人会祝福我们。

2、幼儿回忆老师关爱自己的事例。

(1)老师平时都为你们做过什么?

(2)你想对老师说什么?你还想用什么方法表达对老师的祝贺。

3、播放教师平时工作的课件,幼儿认真观看,了解老师的辛苦。

4、幼儿制作礼物。

(1)请幼儿讨论:你想做什么礼物?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礼物。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礼物。

5、幼儿送礼物。

(1)在歌曲《我为老师唱首歌》的音乐中,请幼儿为老师送上礼物并向老师说一句祝贺的话。

四、活动建议与提示:

1、将幼儿制作的礼物布置成展示角,大家共同欣赏。

2、活动前可开展相关的社会活动,了解老师的辛苦。

3、可鼓励幼儿将礼物送给园长,其他班的老师或保育员。还可以组织庆祝教师节的全园大型活动,请幼儿表演节目,说祝贺的话语,送上自己自制的小礼物。教师对幼儿的祝贺表示感谢并提出心中的希望。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十三

1、能探索出绳子多种玩法掌握跳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2、活动中体验创造性跳绳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潜力。

活动重点:能探索出绳子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活动难点:双人合作花样。

活动准备:一根长绳子。短绳若干。

活动过程:

师;跳、跳、跳,幼儿跟着老师跳、跳、跳,原地双击此处师问;"还能够怎样跳?"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单、双脚跳。

师问"还可怎样绕"引导幼儿向前饶、向后绕、单、双手绕、举起手臂绕等,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2、双人双脚跳。两人一根绳子,幼儿应对面,两人同时双脚一齐跳,跳得多者为胜。

3、幼儿自由结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跳绳的玩法。

长绳一根,两名幼儿在两头摇动绳子,其他幼儿2-3人一齐跳。看谁跳得多,多者为胜。

4、请幼儿相互交流合作玩游戏的方法。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十四

对于小班第一个学期的孩子来说,最明显的个性特点就是以“自己为中心”。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更没有那种团结互助的意识。本次设计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和游戏来激发小班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跟老师学念儿歌,并在游戏中感受儿歌的含义。在活动中同时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且让幼儿初步懂得在遇到困难时怎样解决,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蚂蚁搬食物》。

1.初步学习运用感官感知理解图片的内容,让幼儿能理解图片中的相互关系,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儿歌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流,团结互助的精神。

1.两幅画图(蚂蚁搬运食物),设一个蚂蚁洞;

2.音乐磁带《蚂蚁》;

3.蚂蚁头饰若干,制作蚂蚁食物替代物:各类球。

1.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并跟小朋友打招呼问好: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幼儿:小蚂蚁)教师:对了,今天小蚂蚁呀来跟我们一起玩游戏,你们欢迎吗?在玩游戏之前小蚂蚁想请小朋友来看看这幅画。

(2)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让幼儿观察:一只小蚂蚁看到一颗很大的豆,在想办法怎样搬回家。

教师:提问幼儿看到了什么?看到小蚂蚁在干什么?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提问:“小蚂蚁在搬什么呢?它能搬起来了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一只小蚂蚁看到了一颗大豆,很想把豆豆搬回家,可是豆豆太大了,一只蚂蚁的力气很小,搬不动,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小蚂蚁想想办法,好吗?(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帮助小蚂蚁想出好办法)。(给幼儿多一点时间交流)。

(3)出示第二幅图让幼儿观察,看看你们想的办法跟小蚂蚁是不是一样?

提问幼儿:你们认为小蚂蚁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小蚂蚁它们是怎么搬豆豆回家的?

教师做“拽”“推”的动作稍加提示,解释“拽”就是拉的意思,丰富词汇:齐心协力。

教师以小故事作两幅图总结:一天清晨,小蚂蚁走出家门,去寻找食物。他走了好远好远,终于发现一座黄色的大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小蚂蚁尝了尝,哦,原来,这是一颗香喷喷的大豆。小蚂蚁决定把这颗大豆搬回家,和伙伴们一起分享。它使劲地搬呀,搬呀,可是大豆一动也不动。怎么办呢?小蚂蚁的力气太小了。突然,小蚂蚁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回去叫朋友来帮忙吧。小蚂蚁回到家里,用头上的触角和同伴们打招呼,并且告诉他们:“我发现了一颗好吃的大豆,大家快来帮忙啊!”,蚂蚁们一起出动,跟随着小蚂蚁来搬那颗香香的大豆。它们齐心协力,“一、二、三!”大豆被举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豆豆搬回家了。今天的早餐真不错!

原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会请好朋友来帮忙,这样人多力量大了,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师:我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好吗?(为第二个环节做好铺垫)。

(1)教师有表情地、用肢体语言生动、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小蚂蚁》。

(2)教师分句教幼儿学念儿歌,幼儿跟随老师念一至二遍。

(3)带着幼儿随着老师边念边做动作。

3.创设情境表演:让幼儿体验有困难应该怎么办?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请一个幼儿来试搬礼物,搬不动,怎么办?(让幼儿自己想办法)。

提问刚才参加搬礼物的幼儿有什么感受?(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请来好朋友帮忙,能帮助别人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做好。

4.音乐游戏:蚂蚁运粮。

(1)教师扮演蚂蚁妈妈跟幼儿一起带上蚂蚁头饰,带上蚂蚁宝宝们搬运粮食。

(2)在游戏中边念儿歌《小蚂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儿歌的乐趣。

(3)播放音乐,让幼儿在乐曲中感受快乐。

活动延伸:歌表演《蚂蚁》,幼儿跟随老师一起表演。

附:

儿歌《小蚂蚁》。

小蚂蚁,有注意,食物大了齐用力。

前面拽,后面推,食物搬进蚁洞里。

你一口,我一口,吃饱肚子长身体。

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是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小班幼儿语言领域中的要求来制定活动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先让幼儿用观察法来观察图片中的大体内容,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达出来,符合幼儿小班年龄特点,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要求。整个活动下来幼儿比较活跃,特别在游戏那环节,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体验搬运食物的乐趣。但,自己也发现了些小毛病,比如:在情景表演环节中,可能是我的'引导语不是很到位,造成幼儿表现不够大胆,幼儿体验后,应该是让幼儿发挥更多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到的过程的,我自己有时候很着急就会去代替幼儿说出来了。总而言之,还是希望老师们给我提出更多的不足之处,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提升。谢谢大家!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十五

念儿歌是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既可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又能培养幼儿口头语言、记忆、理解等能力,还能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孩子们也非常喜爱。为使健康向上、童趣盎然的儿歌在幼儿园唱响,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开展儿歌比赛,使孩子们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留下充实、美丽的足迹。

二、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下午x点-x点。

三、活动形式。

全园幼儿参加,根据得分选出1个优胜班级。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十六

1.在团、搓、压等泥工活动的技能基础上,借用辅助工具(剪刀、黑豆、毛线、牙签等)塑造各种动物的形象。

2.启发幼儿用画、包、扎、剪、贴等技能,将废瓶装饰成瓶子娃娃。

3.了解编织的方法,能用皮纸交错编织,体验编织的乐趣。

4.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1.每组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

第一组泥工:小动物

橡皮泥、泥工板、剪刀、黑豆、毛线、牙签等。

第二组手工:纸杯娃娃

人手三个方便纸杯、毛线、剪刀、卡纸、皱纸、广告纸、双面胶。

第三组编织:

1.画好的'水果皮纸人手两个、长方形皮纸、剪刀等。

2.每种手工的范例作品。

3.教师准备好每种作品的展示台。(用蛋糕盒子做底盘)

1.师“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森林狂欢会。有许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想来参加。既然是森林狂欢会,那应该在那举行?”(森林)

2.师“在森林里开狂欢会,会有谁来参加,要准备些什么呢?

(小动物和小朋友)(准备吃的)

3.小结:有许多的动物、小朋友来参加,还要准备好好吃的水果。

1.师:小朋友们请看,老师请来了谁来参加森林狂欢节?

2.教师介绍作品的特征及制作过程。

1)用橡皮泥通过搓、团、压等方法,制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小动物。

2)用各种废旧瓶子,运用各种纸,通过撕、剪、贴来完成漂亮的瓶子娃娃。

3)用皮纸进行编织,制作各种水果。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大胆想象,制作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

将所有作品放入森林狂欢节的背景图里,幼儿共同欣赏,感受集体合作的愉快。

幼儿园集体活动方案语言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灵敏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2—3倍的蘑菇卡片,小篮子4只。

2、在场地中间悬挂一条高约70厘米的长绳,布置成“树林”,场地一端四散撒上“蘑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幼儿听音乐做“小兔”的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的游戏内容。

(二)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哪种方法,最后得出结论:钻过树林采蘑菇。

导入语:现在就请小兔试着钻过树林采蘑菇,如果你钻过去了,采到了蘑菇,请你告诉我你是怎么钻过去的。

(三)教师请尝试成功且动作正确的幼儿告诉大家是怎么钻过去的并示范给大家看,教师小结钻的动作要领: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

(四)教师请全体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总结:现在小兔们就可以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钻过树林采蘑菇了,小兔们出发!

(五)幼儿游戏,当幼儿把蘑菇全部采完游戏结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26232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