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优质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5:54:29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优质22篇)
时间:2023-11-12 05:54:29     小编:雨中梧

教案还应注重评价的设计,通过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教案编写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如果你对教案的编写有任何疑问或困惑,可以参考以下范例进行思考和借鉴。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一

在日常生活中,几何图形随处可见。中班幼儿已经认识广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有认识新图形的愿望和兴趣。椭圆形在生活中不像圆形、三角形、方形那么多见.不过幼儿对椭圆形还是有所了解的。本次活动帮助幼儿充分全面地认识椭圆形,引导幼儿自主观察、比较、操作,进一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以及椭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不受颜色、大小、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椭圆形。

3.愿意运用多种方法制作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特点。

“幼儿学习材料”一操作材料,“幼儿学习材料”——《生活中的发现》.

一、请幼儿观察蜻蜓挂图,复习学过的几何图形。

提问:蜻艇挂图中有哪些图形?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每种图形有几个?

二、引导幼儿使用操作材料,对比、感知椭圆形的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椭圆形和圆形,找出它们的相同点:都没有角。

2.请幼儿将圆形和椭圆形放在一起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长。

3.启发幼儿用对折法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进一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指导幼儿将圆形分别沿两条垂直的直径对折,将椭圆形分别沿长轴、短轴对折。引导幼儿发现:圆形的两条折印—样,椭圆形的两条折印不一样长。

三、引导幼儿寻找阁片中的椭圆形和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正确辨认椭圆形。

1.出示熊猫挂图,请幼儿排除颜色、大小摆放位置的干扰找出熊猫身上的椭圆形。

2.引导幼儿说一说家里或幼儿园里像椭圆形的物体如椭圆形的镜子、椭圆形的商标等。

四、请幼儿分组操作,进一步巩固对椭圆形的认识。

1.请幼儿自主阅读《生活中的发现》第23页,找岀椭圆形,涂上漂亮的颜色。

2.请幼儿使用操作材料,沿着虚线画出椭圆形,然后用剪刀剪下来。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二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三

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年历、日历,了解它们的用途并学会使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时间观念。以下是认识日历大班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木偶老人,12个月份娃娃(头戴绿色帽子,身穿1~31数字衣服的为大月份娃娃;头戴红色帽子,身穿1~30数字衣服的为小月份娃娃;头戴粉红色帽子,身穿1~28或者1~29数字衣服的为二月份娃娃,突出二月份的特殊性),人手一本日历,另准备录音机、《生日快乐》磁带等。

教师:这是年历老爷爷,他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帮老爷爷找一找。

幼儿帮年历老爷爷找月份娃娃,找到后按从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列。

1、认识月份。

教师:老爷爷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的12个孩子都有一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引导幼儿把月份娃娃按颜色分成两队,排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娃娃身上的衣服,看看各是几天,从中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幼儿分小组集体操作。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红色数字表示。

3、引导幼儿感知日历与年历的不同处。

教师:老爷爷把他的12个月份娃娃编在一本厚厚的书里,现在请小朋友打开它,看看老爷爷的孩子是不是都躲在里面。

幼儿翻看,知道日历中有12个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知道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教师小结: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节气等的印刷品称为年历。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用一页纸来表示,上面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称为日历。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谁找得最快就和这个月的月份娃娃交朋友。

教师播放乐曲《生日快乐》,请在某一月份出生的幼儿到该月份的月份娃娃那儿去过生日。

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10年、2009年、2011年、虎年、兔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10的就是2010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四

3、书记符号与钱币的对应;

4、常规培养:养成不乱花钱,懂得储蓄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6、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10纸币、1元硬币(打印多份硬币)、存钱罐、蜡笔、操作册。

(一)引起动机1、认识1元硬币币值和外观图案今天啊,许老师带来了个神奇的百宝盒,它里面装着个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用口令变出来)我们一起来喊口令:咕噜咕噜,变变变。(是一个漂亮的存钱罐)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存钱罐)里面装着什么!(硬币或纸币)老师要把它给变出来(摇出1元硬币)看看这是什么呢?(1元硬币);老师现在要把1元硬币给变大"变、变、变"(出示硬币正反面的打印图)幼儿认知1元的币值和外观。

小结:1元币的币面上有个元字,而且上面有朵菊花。

2、认识10元纸币币值和外观图案(出示10元纸币)小朋友观察这是几元钱?(10元)、老师再把纸张纸币变大给大家看清楚"变、变、变";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0元的?(幼儿讨论回答)小结:10元纸币的纸面上有个数字10和元字、背面图案是长江三峡图。

7、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从老师的篮子里取出和它一样多的钱。

(10元纸币和一元硬币合起来是11元,1元硬币和10元纸币合起来也是11元)小结:我们做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花钱有没有存起来呢!我们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取出来,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师幼互动、幼儿操作认识关于钱币符号。

1、(出示1元钱币符号)小朋友见过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叫钱币符号。

2、两个钱币符号表示多少元呢?(两元)。三元钱要用几个钱币符号表示……。

3、购买此物品需要多少钱?(幼儿逐一观察)然后在左边方框里数一数有几个钱币符号,再在右边方框中找到相应币值的钱币连线。(以下题目同样方法操作)小结:操作中幼儿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购物》游戏请小朋友轻轻地坐在绿色线上。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物品卡片贴在两个大黑板上。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卡上有硬币的数量,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币值购买写着相应价格的物品。

注:不多不少,每人的币值只能用一次,只能买相应价格的物品,看谁又快又准确完成任务。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六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椭圆形》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掌握椭圆形的名称。

2、能够分辨出椭圆形物品。

3、分辨椭圆形的基础上能够勾画出图形。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熊猫大图一张、习题图人手一张

2、黑色水彩笔、铅笔、三角形,圆形、各种椭圆形物品图

及物品

3、软(铅)丝

活动重点:认识掌握椭圆形。

活动难点:能分辨椭圆形物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变魔术引出——椭圆形

“小朋友,你们猜猜今天张老师又带来了什么?‘百变丝’它非

常厉害,快来看看!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圆形)在变变变,使百变丝变

成椭圆形,问现在是什么图?

小结:长长的圆、扁扁的圆。我们都叫它椭圆形。

二基本部分

2交流观察复习图形

(1)教师依次出示其他图形,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形状?

(我们学过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个是椭圆形)

(2)观察椭圆形图片。

(3)在相同的筐子力找到相同的物品。

游戏给图形宝宝找家(依次出示各图形的箱子)

——把筐中椭圆形的纸卡送回家放入箱内。

——教师做确认。

3、画一画

(1)再一堆物品中找出椭圆形并划横线(铅笔)

(2)教师巡回指导

(3)画熊猫(自己做)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你们看看跟电视中有什么不一样?(没

涂色)熊猫那些地方时椭圆形?请吧椭圆形部分涂黑。

三结束部分

延伸:和圆形比较。

教学反思: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这节活动我们班小朋友很配合我,整个活动氛围都很不错、设计的环节也在一环紧凑一环、我觉得在教具上准备充分对于正堂活动的推动很大作用、看着孩子在观察探索中摸出规律我很高兴、孩子们自身也在其中去认知、感知。

其实准备东西倒不难,最难得莫过于去引导孩子、让孩子跟你的流程走、我每次就会害怕去提问、害怕出错、有点可笑了、还好这节活动很顺利、我才舒口气、我是很想改变下自己有些教学方法。

这节活动除了这样上还可以用其它方法去进行可以制作今天学的图型、让孩子在班中找图形等等········我在教学上还得要继续积累更多的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成熟。

设计意图:

在认识圆形的基础上延伸认识椭圆形,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逐渐对椭圆形产生兴趣、整个活动轻松愉快、幼儿能够很容易的掌握内容、很有意义。让幼儿能在生活中找出有关椭圆形物品及能分辨与圆形。

小百科:椭圆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即圆锥与平面的截线。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发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

3、游戏活动。

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

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

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

5、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币”供幼儿继续探索认识。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八

幼儿期是好奇、好动的时期,对科学性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或使用的,火既有知识信息可供幼儿学习,又能锻炼幼儿的思维,从而让幼儿懂得怎样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火的用途,掌握简单的防火措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幼儿亲手做实验了解火的燃烧需要空气,进而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录音磁带、实验器皿、蜡烛、火柴各五套、消防车画面若干。

活动过程。

1、律动组织教学。

2、引入方法:

教师生动讲述谜语,请幼儿猜谜并出示画面,引出话题。

3、展开方法:

(1)火的发展:钻木取火――打石取火――打火机、火柴――电子打火。

a、教师提出问题:“最早人们是如何取火的?”

出示画面,幼儿了解人们最早采用钻木取火。

b、出示第二幅画面,引导幼儿说出后来人们用打石取火。

c、出示第三幅画面,打火机、火柴,让幼儿了解现在人们用打火机和火柴取火。

d、出示第四幅画面,炉盘灶,让幼儿了解现代科技手段――电子打火。

e、提示幼儿还有什么方式来取火?出示第五幅太阳光折射取火。

(2)火的用途和危害。

a、生动讲述故事《火苗弟弟》,引起幼儿对了解火的兴趣。

b、提问:“火苗弟弟和火朋友做错什么了?”

“如果火爷爷不来制止他们,让好朋友玩下去会发生什么事?”

观看画面,火的害处。

c、提问:“后来火苗弟弟帮妈妈做什么了?”

让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完整讲述火还有什么好处。

d、教师小结:火能照明、取暖、煮饭、烧水、发电、冶炼等等,但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会伤人、烧毁房屋和烧毁树林。

(3)实验了解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a、提出问题:火的燃烧还需要什么?

b、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和幼儿应注意的问题。

c、解决问题,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中得出结论。

引导幼儿说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教师小结:火的燃烧不光靠易燃物,还需要空气。

(4)结合观看防火措施画面,了解火的危害,掌握日常防火方法。

a、提问:“小朋友能不能玩火?”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出示画面,平时不能玩火。

b、提问:“火烧到你心爱的画书,你会怎么办?”

出示画面,起火用水泼灭。

c、提问:“自己身上着火怎么办?”

出示画面,身上着火在地上滚。

d、提问:“房子里很呛怎么办?”

出示画面,用湿布掩住鼻子往外冲。

e、提问:“房子快被烧掉,想什么办法扑灭?”

出示画面,告诉大人或打119电话求救。

f、教师小结:教育幼儿平时不能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炉的地方玩易燃物、放鞭炮;如果不慎烧了东西要用水泼灭;火势太大应立即打求救电话119或告诉大人,以求得帮助;如果在失火现场应立即离开;如身上着火,就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如有浓烟就用湿布掩住鼻子,冲向门外;如果房子被大火围困,应尽力呼救并想办法在窗户上系好绳子滑下去。

4、结束方法:听到呼喊救火声,组织幼儿用刚学过的'防火知识帮助他人救火。

活动延伸。

游戏《救火》。要求幼儿用学过的防火知识实地演习一遍,加深幼儿对防火措施的应用。

活动反思。

在幼儿都掌握了报火警、逃生方法时,让孩子完全体验,投入于游戏知识氛围中。在教师生动的言语调动,引导下,师生共同学习。让游戏的方式对孩子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这种游戏的形式演练是比较适合孩子年龄的发展特点的,在玩乐中获得了知识的体验。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九

1、让幼儿了解火的一些知识,懂得火对人们的好处和危害。

2、了解防火的简单方法,培养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简单的防火措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一起来灭火。

2、ppt课件:认识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红光光,大大篷,见风它就更逞凶;无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风。

二、展开。

1、出示图片,了解火的发展。

讨论:火是怎么来的呢?

教师:最早是钻木取火,后来从打火石发明了火柴,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打火机,现在我们能用电子打火。

2、了解火的特点。

(1)点燃蜡烛。

让幼儿观察火苗的颜色(蓝色、黄色、红色),并通过观察说出火能发光。

(2)让幼儿用手靠近蜡烛的火焰,感受火能发热。

(3)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点燃三支蜡烛,把大小不同的三个烧杯盖上。

观察结果:

最小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少,火熄灭最快;

最大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多,火熄灭的最慢。

(4)了解火怕水的特点。

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火会灭。

3、引导幼儿讨论火的用途与危害。

(1)火有哪些用途?

(照明、取暖、煮饭烧水、发电……)。

(2)火有哪些危害?

(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会烧伤人,烧毁房屋和树木,引起火灾)。

4、了解简单的防火方法。

教师:火的危害虽然很大,但是我们不用怕它,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识。

(1)平时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烟花爆竹。

(2)如果不慎烧了东西,立即报告大人并立即离开。

(3)火势太大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得消防员帮助。

(4)如果身上着了火,就在地上打滚,压灭火焰。

(5)如有浓烟就用湿布掩着鼻子,冲向门外。

(6)如果被大伙围困,应尽力呼救,并想办法逃出。

5、游戏:着火了。

教师说出一种着火的情况,幼儿做出相应的应对动作及模仿措施。

教师小结活动内容,教育幼儿要学会自我保护。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3)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椭圆形。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3、分辨椭圆形的基础上能够勾画出图形。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1、熊猫大图一张、习题图人手一张。

2、黑色水彩笔、铅笔、三角形,圆形、各种椭圆形物品图及物品。

3、软(铅)丝。

1、变魔术引出——椭圆形。

“小朋友,你们猜猜今天张老师又带来了什么?‘百变丝’它非常厉害,快来看看!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圆形)在变变变,使百变丝变成椭圆形,问现在是什么图?

小结:长长的.圆、扁扁的圆。我们都叫它椭圆形。

2、交流观察复习图形。

(1)教师依次出示其他图形,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形状?(我们学过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个是椭圆形)。

(3)在相同的筐子力找到相同的物品。

游戏给图形宝宝找家(依次出示各图形的箱子)。

——把筐中椭圆形的纸卡送回家放入箱内。

——教师做确认。

3、画一画。

(1)再一堆物品中找出椭圆形并划横线(铅笔)。

(2)教师巡回指导。

(3)画熊猫(自己做)。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你们看看跟电视中有什么不一样?(没涂色)熊猫那些地方时椭圆形?请吧椭圆形部分涂黑。

和圆形比较。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这节活动我们班小朋友很配合我,整个活动氛围都很不错、设计的环节也在一环紧凑一环、我觉得在教具上准备充分对于正堂活动的推动很大作用、看着孩子在观察探索中摸出规律我很高兴、孩子们自身也在其中去认知、感知。

其实准备东西倒不难,最难得莫过于去引导孩子、让孩子跟你的流程走、我每次就会害怕去提问、害怕出错、有点可笑了、还好这节活动很顺利、我才舒口气、我是很想改变下自己有些教学方法。

这节活动除了这样上还可以用其它方法去进行可以制作今天学的图型、让孩子在班中找图形等等········我在教学上还得要继续积累更多的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成熟。

在认识圆形的基础上延伸认识椭圆形,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逐渐对椭圆形产生兴趣、整个活动轻松愉快、幼儿能够很容易的掌握内容、很有意义。让幼儿能在生活中找出有关椭圆形物品及能分辨与圆形。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接着,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还通过视频观看菊花知识的介绍,带领幼儿用不同的绘画方式画菊花。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加深了对菊花特征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

1、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观察活动,观察时专心、认真。

2、了解菊花的主要外形特征,能叫出名称。

3、能关心、爱护幼儿园里的花,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户外正开放的菊花。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园内观察园内的花卉,运用语言、表情诱发幼儿观察兴趣。

2、提问:这里的花漂亮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3、幼儿自由交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指着远处的菊花问:那是什么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2、师:让我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活动的重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菊花的外形特征。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时刻提醒、引导他们参与观察活动,能发现同伴找出的菊花的特征。)。

3、提问:菊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像什么?菊花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像什么?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所看见的菊花的外形特征。

(这是难点,能力强的幼儿要能说出菊花的主要特征,能力弱的幼儿要知道这种花叫菊花)。

三、结束部分。

1、提问:花儿真美,我们应该怎么爱护它呢?(激发幼儿爱护花的情感)。

2、师生一同念儿歌:

秋天到,菊花开,红的红,白的白。像面条,像火焰,还像妈妈的卷发。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飞机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结构,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2、通过认识飞机,知道飞机分民用机和军用机。

教学准备:

课件:1、认识飞机。2、飞机的种类和用途。3、飞机的发展史。4、古代中国人对航空的贡献。5:讨论、飞呀飞。6、游戏1。7、游戏2。实物:一架军用机和一架民用机模型。

教学过程:

一:出示飞机模型。

呜……我来了,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黄河,飞过长江,转进云彩里。小朋友长大了想不想开飞机?{想}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先来认识一下飞机。

二:(1)、打开课件:认识飞机。卡通飞机说: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飞机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现在就请你们一起来认识飞机吧!师依次点击:1、机身。2、机翼。3、尾翼。4、起落架。5、发动机。6、驾驶室。7、机舱。8、机首。再点击卡通飞机:飞机是由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发动机、驾驶室、机舱、机首等主要部分组成的。

(2):提出问题,加深记忆。a:飞机主要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让幼儿指出并回答)b: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结合飞机模型回答问题)。

师: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了飞机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就来做一个拼图游戏,看谁拼的快又对。

三:打开课件:游戏2。

让幼儿根据原图进行拼图,机头不动。

四:打开课件:飞机的种类和用途。

卡通飞机:飞机有民用机和军用机两种,载送旅客或装货物用的是民用机,战争用的是军用机。

a:点击大客机,依次出现七架不同型号的客机,点击每一架可放大。

b:点击战斗机{同上}。

c:出示两种飞机模型,让幼儿观看并说出主要不同点。

师:聪明的孩子爱动脑,好玩的游戏等你来。

五:打开课件:游戏1。

小朋友,你们都认识了民用机和军用机。现在就来分一分吧。

六:打开课件:飞机的发展史。

老师让幼儿连着把几个图片看完后简单总结一下飞机的发展:1、学鸟飞。2、做木鸟。3、热气球升空。4、蒸汽飞艇飞行。5、单翼滑翔机。6、莱特兄弟的飞行者。7、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

师:在我国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人们看到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动脑动手做了很多能飞起来的东西。小朋友请看:

七:打开课件:中国古代对航空的贡献。

老师一张一张地给幼儿做简单的介绍。

师:看到古代人对航空的伟大贡献,小欣欣和她的一群动物朋友着急了,小朋友请看。

八:打开课件:讨论飞呀飞。

让大家动脑想一想,他们怎样才能飞上天。师最后作总结。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飞上天空呀!好!现在开起你的小飞机,起飞了!大家一起说儿歌: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到院子里做游戏:《飞机起飞》结束。

教学反思:

我觉得在课堂中尊重幼儿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幼儿对事物也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也应该造就一群聪明可人的、欢快活泼的小朋友,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只有让孩子民主、自由地成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活而不乱,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奇思妙想。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认识飞机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结构,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2、通过认识飞机,知道飞机分民用机和军用机。

教学准备:

课件:1、认识飞机。2、飞机的种类和用途。3、飞机的发展史。4、古代中国人对航空的贡献。5:讨论、飞呀飞。6、游戏1。7、游戏2。实物:一架军用机和一架民用机模型。

教学过程:

一:出示飞机模型。

呜……我来了,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黄河,飞过长江,转进云彩里。小朋友长大了想不想开飞机?{想}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先来认识一下飞机。

二:(1)、打开课件:认识飞机。卡通飞机说: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飞机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现在就请你们一起来认识飞机吧!师依次点击:1、机身。2、机翼。3、尾翼。4、起落架。5、发动机。6、驾驶室。7、机舱。8、机首。再点击卡通飞机:飞机是由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发动机、驾驶室、机舱、机首等主要部分组成的。

(2):提出问题,加深记忆。a:飞机主要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让幼儿指出并回答)b: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结合飞机模型回答问题)。

师: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了飞机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就来做一个拼图游戏,看谁拼的快又对。

三:打开课件:游戏2。

让幼儿根据原图进行拼图,机头不动。

四:打开课件:飞机的种类和用途。

卡通飞机:飞机有民用机和军用机两种,载送旅客或装货物用的是民用机,战争用的是军用机。

a:点击大客机,依次出现七架不同型号的客机,点击每一架可放大。

b:点击战斗机{同上}。

c:出示两种飞机模型,让幼儿观看并说出主要不同点。

师:聪明的孩子爱动脑,好玩的游戏等你来。

五:打开课件:游戏1。

小朋友,你们都认识了民用机和军用机。现在就来分一分吧。

六:打开课件:飞机的发展史。

老师让幼儿连着把几个图片看完后简单总结一下飞机的发展:1、学鸟飞。2、做木鸟。3、热气球升空。4、蒸汽飞艇飞行。5、单翼滑翔机。6、莱特兄弟的飞行者。7、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

师:在我国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人们看到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动脑动手做了很多能飞起来的东西。小朋友请看:

七:打开课件:中国古代对航空的贡献。

老师一张一张地给幼儿做简单的介绍。

师:看到古代人对航空的伟大贡献,小欣欣和她的一群动物朋友着急了,小朋友请看。

八:打开课件:讨论飞呀飞。

让大家动脑想一想,他们怎样才能飞上天。师最后作总结。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飞上天空呀!好!现在开起你的小飞机,起飞了!大家一起说儿歌: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到院子里做游戏:《飞机起飞》结束。

教学反思:

我觉得在课堂中尊重幼儿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幼儿对事物也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民主、自由、宽松、愉悦的环境也应该造就一群聪明可人的、欢快活泼的小朋友,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只有让孩子民主、自由地成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活而不乱,张扬个性,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奇思妙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活动目标:

1、能基本看懂企鹅的步骤图,并且尝试自己探索折叠企鹅。

2、能在折企鹅的过程中体验折纸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运用正确的方法独立折出企鹅的脚。

活动难点:

能够自己独立正确的折出企鹅的外形。

活动准备:

彩色正方形纸、勾线笔、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学企鹅走路出场。小朋友,谁来了呀?你觉得企鹅长的怎么样?

2、教师出示企鹅,可是我只有一个人,没有朋友我不快乐啊。

3、那我们一起来帮帮企鹅好吗,让他有更多的好朋友。

二、幼儿尝试。

1、教师出示步骤图,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企鹅是怎么折出来的吧。

2、引导幼儿认真看步骤图,请个别幼儿说说你能看懂哪几步,是怎么折的呢?请个别简单说说。

3、幼儿尝试自己看步骤图折纸。(要求折纸时,每一个角、边都要对齐,每条折线都要抹平)。

4、幼儿结束尝试。幼儿说出在折纸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全体幼儿看教师演示,并自己折纸。

1、有的小朋友在折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折的。我们要快一点帮企鹅找到好朋友,所以要仔细看哦!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折企鹅给幼儿看(给企鹅画上眼睛)。

3、请幼儿说折纸时要注意些什么。

4、幼儿折纸,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5、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多余的纸教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1、很多小朋友都把企鹅的朋友折好了呢!现在我请每组幼儿推选出自己组上最美的企鹅,黑板上展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的企鹅吧,幼儿自由欣赏。

3、小朋友们真棒,企鹅有好多朋友了呢,带上你的`企鹅来和他做好朋友吧!

课后反思:

这节折纸课上下来,我感觉幼儿对企鹅很感兴趣,在自己探索自由折叠的时候幼儿们表现的积极主动,能把自己的想法折出来。在让他们把遇到的困难说出来的时候幼儿们踊跃举手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我量词用的不到位,说成了一个企鹅,应该是一只企鹅。还有就是有的幼儿头部不是很会折,在头部我示范的时候还可以再清楚些。总体来说最后完成作品的效果还是较好的。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技能目标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情感目标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物质准备:

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1、看绿色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绿色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实践经验,带到科学课堂中,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学生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愉快中学习,掌握新知识。如在《动物》单元的教学中,第一课时通过创设一个游戏性的测试: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如果说“大动物”,我们能想起哪些?“小动物”呢?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种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研究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发现是探究的结果,是探究的深化与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困难,自行完成发现,积极获取知识。

在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之前,问: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学生: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量一量等等。而在观察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猜测的方法是否试用,并且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跟为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有的发现了用比一比叶子的大小,描一描叶子的形状等方法进行观察。而在记录过程中,教师也鼓励学生发现用各种方法进行对资料的整理、加工、描述,如可以将叶子拓一拓、记一记叶子的长宽;比较叶子的形状从而对叶子进行分类:针型、卵形、心形、扇形、掌形等等。

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学生们发挥了潜力,激发了内在动机,培养了学习能力,增强了记忆。

总之,在小班科学课中运用“合作探究”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们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自主精神都有了明显地进步,建立起了上进心和自信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研究事物的能力,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也真正在科学教学中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七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圆圆世界(内有圆圆的会滚动的物体)白纸篮子胶泥表格40份。

(一)导入活动。

老师带领幼儿复习圆的特征,并请幼儿进入圆圆世界。

(二)展开活动。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比较所拿物品特征,逐步归纳,提炼球体特征,并用记录的方法展现球体特征。

3、教师小结球体特征。

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选择所拿物品。

5、教师指导幼儿再次感知球体特征,"来;自。屈;老师;教。案;并帮助个别幼儿分析所选物品是否球体。

6、请幼儿想一想,并说出生活中的球体。

请幼儿用橡皮泥给圆形娃娃做一份是球体的礼物。

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表格。

《指南》之科学领域中强调“在尊重儿童认知发展的前提下开展数学教育”,对孩子而言行动和经验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本次数学活动是通过孩子的操作,让孩子逐步理解扁圆形和球体的不同,从而认识球体;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分类、讲讲生活中的事物,扩展了孩子的'思维;最后,通过寻找不同类使活动进入高潮。在整个活动中,我尊重每位幼儿的人格,让孩子和我处于平等的地位,让他们尽可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尽管我的语言中不乏信息和技能的讲解传递,但最主要还是一些试探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引出幼儿自己的探索和表达,而不是制造和控制幼儿的行为。所以不管是传递、示范还是提问,其目的都在于为幼儿的主动探究和表达创造积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情绪。每个活动总有不足之处,在孩子滚动小球时,有的滚到了地上,于是孩子们高兴地满地跑,现场一时比较骚乱,最后虽然安静下来但显然孩子们还不尽兴,所以我设想,如果能将这节课改成室外课,让孩子们玩各种球类物及扁圆的物体,如体育球类,轮胎,油桶,滚环及各种圆柱体物体,或类似球体的东西,孩子充分的感受之后,积累的经验会更加扎实有效,只不过这样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控制活动的应对能力和张力,值得尝试尝试。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八

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一、集体活动。

1、图形分类。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长方形、梯形若干,提问:"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请一位幼儿操作。"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出示梯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梯形上面边短,下面边长;上面的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有四个角,不一样大。"。

3、引导幼儿观察直角梯形、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那一个图形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两边平平的,不一样长,四个角不一样大)。

二、小组活动。

第一组:变梯形。"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们变成梯形。"。

第二组:给梯形涂色。

"看看图中都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梯形都涂上颜色。"。

第三组:梯形找家。

给各种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梯形找到自己的家。

活动评价:重点请个别幼儿演示是怎样变梯形的,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十九

活动重难点:

理解元旦的意义,了解庆祝元旦的方式。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交流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出示各种节日的日历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节日名称:春节、元宵节、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元旦等等)今天呀,我们主要来学习元旦。

2.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元旦是几月几日?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到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元旦是怎么来的吗?

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二、向幼儿介绍迎接新年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庆祝元旦。

1.引导幼儿交流以往是怎样过新年的?(放烟花、吃饺子等)。

2.了解全国各地人们是过新年的不同方式,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人们为了迎接元旦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提示: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馍馍、包饺子、放烟花、等。

3.引导幼儿交流以往过新年的方法,然后,引导幼儿说出今年想怎样迎接元旦的到来?提示:教师向幼儿表达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元旦很快就到了,我最想剪一些窗花贴在小朋友们家的窗户上,送一张我自己制作的贺卡给我的爸爸妈妈。

4.让幼儿发现我们庆祝元旦要跟别人说祝福语,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庆祝元旦要说哪些祝福语,体验集体庆祝元旦的喜悦。

三、引导幼儿谈谈新一年的想法和愿望。

1.教师出示班级幼儿的相片,讨论相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比以前长大了,比以前更能干了,知道过了这个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新的一年想做哪些事?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收集全国上下庆祝元旦或有关元旦的资料,制作成元旦专题,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元旦。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二十

1、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课件ppt(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空白的钟面每位幼儿一份。

一、谜语引出课题。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二、观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课件操作)。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这是几点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课件演示,让幼儿观察三只钟。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通过明明愉快的一天来理解钟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1、认识半点。

2、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二十一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椭圆形》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分辨出椭圆形物品,认识椭圆形,掌握椭圆形的名称,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椭圆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掌握椭圆形的名称。

2、能够分辨出椭圆形物品。

3、分辨椭圆形的基础上能够勾画出图形。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熊猫大图一张、习题图人手一张。

2、黑色水彩笔、铅笔、三角形,圆形、各种椭圆形物品图及物品。

3、软(铅)丝。

活动难点:能分辨椭圆形物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变魔术引出——椭圆形。

“小朋友,你们猜猜今天张老师又带来了什么?‘百变丝’它非常厉害,快来看看!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圆形)在变变变,使百变丝变成椭圆形,问现在是什么图?

小结:长长的圆、扁扁的圆。我们都叫它椭圆形。

二基本部分。

2交流观察复习图形。

(1)教师依次出示其他图形,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形状?(我们学过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个是椭圆形)。

(2)观察椭圆形图片。

(3)在相同的筐子力找到相同的物品。

游戏给图形宝宝找家(依次出示各图形的箱子)。

——把筐中椭圆形的纸卡送回家放入箱内。

——教师做确认。

3、画一画。

(1)再一堆物品中找出椭圆形并划横线(铅笔)。

(2)教师巡回指导。

(3)画熊猫(自己做)。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你们看看跟电视中有什么不一样?(没涂色)熊猫那些地方时椭圆形?请吧椭圆形部分涂黑。

三结束部分。

延伸:和圆形比较。

教学反思: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这节活动我们班小朋友很配合我,整个活动氛围都很不错、设计的环节也在一环紧凑一环、我觉得在教具上准备充分对于正堂活动的推动很大作用、看着孩子在观察探索中摸出规律我很高兴、孩子们自身也在其中去认知、感知。

其实准备东西倒不难,最难得莫过于去引导孩子、让孩子跟你的流程走、我每次就会害怕去提问、害怕出错、有点可笑了、还好这节活动很顺利、我才舒口气、我是很想改变下自己有些教学方法。

这节活动除了这样上还可以用其它方法去进行可以制作今天学的图型、让孩子在班中找图形等等········我在教学上还得要继续积累更多的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成熟。

设计意图:

在认识圆形的基础上延伸认识椭圆形,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逐渐对椭圆形产生兴趣、整个活动轻松愉快、幼儿能够很容易的掌握内容、很有意义。让幼儿能在生活中找出有关椭圆形物品及能分辨与圆形。

小百科:椭圆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即圆锥与平面的截线。

认识椭圆形大班教案及反思篇二十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乐于参与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青蛙是“农田卫士”,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2、通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

3、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

4、学会折叠青蛙的方法。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6、能简单复述故事。

活动重难点:

小青蛙生长的过程。

用纸折叠小青蛙的方法步骤。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青蛙的资料。

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青蛙图片。

4、正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池塘有个音乐家,一到夏天呱呱呱,身上穿件绿衣裳,伸长舌头把虫抓。

二、交流讨论。

出示图片一只可爱的小青蛙请小朋友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青蛙的资料,了解青蛙的各种知识。

1、青蛙的生活环境:提问:青蛙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2、青蛙的外形。提问:

(1)青蛙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2)它对青蛙有什么好外?

师小结:青蛙的体色是保护色,可帮助青蛙躲避敌害有利于捕食。

3、青蛙的捕食,提问:青蛙吃什么?

(青蛙是有益动物,据统计,每只青蛙每天大约吃60只害虫,从春天到秋天的8个月中,一只青蛙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

4、青蛙的冬眠。提问:青蛙在冬季里是怎样生活的?它躲在什么地方?

5、讨论:

(1)青蛙对人类及自然界有什么作用?

(2)我们应当如何保护它们?

6、小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一个物种,是农田的卫士,我们应当保护它。

三、故事引导。

1、幼儿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思考提问:

(1)你喜欢听故事中的哪一段,根据幼儿回答不同的小结。

(2)为什么小蝌蚪看见妈妈都呆住了?

(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课件演示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在观察中掌握难点。)。

师总结:小蝌蚪是慢慢在变,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很小的后腿,再过几天,两条前腿也长出来了,而且身体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呈黄绿色,蝌蚪的眼睛也有些鼓起来了,随着小蝌蚪的不断变化长大,它们的尾巴也逐渐变小退化最后变成了青蛙。

活动延伸:

出示“美丽的夏天池塘”图画,教幼儿折青蛙,折好后,贴在图画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06660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