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2、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二
1、基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2、板课题,读课题。
3、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3、汇报几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说说面对大瀑布的悲剧,人们的反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四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对比朗读,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体会葬礼的重大意义,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以及举行葬礼的重大意义。
ppt课件
1课时
1: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有关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2:由庐山瀑布过渡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3:由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今昔对比引出课题《大瀑布的葬礼》。
4:质疑:人们为什么要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
1:昔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是怎么样的?大家找出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2:画出描写大瀑布的重点词语,看看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昔日大瀑布的特点。
3:播放昔日大瀑布壮观景象的视频。
4:让同学们说一说内心的感受或者说一句赞美大瀑布的话。
5:大屏幕出示重点段落一:昔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让学生带着那份赞美之情朗读。
6:抓住一个关键词曾经过渡到描写今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段落。
(曾经指过去,以前。不代表现在)
2:师配乐朗诵描写今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段落。
3:同学们脑海中出现的又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可以用上书本中的词语进行概括。(逐渐枯竭,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4:看到这奄奄一息的大瀑布同学们的心情怎样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去朗读。(悲哀的语调)
5:概括出大瀑布逐渐消亡的原因。(建水电站,无节制用水,乱砍滥伐,水土流失)
1:从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中概括出这次葬礼的重大意义。(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2:假如我们也在葬礼的现场,我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3: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出示环境受污染的图片资料),说说身边的环保问题。我们应当怎样做?小组讨论。
4:总结全文:呼吁人类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昔日雄伟壮观。
如今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六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昔日雄伟壮观。
如今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
3、课文内容理解之后,提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的问题,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七
1.知识与技能: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遭到破坏后的样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在自学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以及带题求解自学法(谈谈、划划、议议、读读)。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胆魄,敢于发表与众不同之见解,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葬礼的重大意义。通过前后对比,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大瀑布的葬礼的重大意义。》
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阅读是快乐的,它能给我们带来乐趣、引发思考、帮助我们感受生活、完善自我。(或: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平静的湖泊,涓涓的溪流……美丽的水圈构成了万物生长的源泉。)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阅读文章是――《大瀑布的葬礼》。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说一说。
3.看来同学们通过初读,已经找到了一些问题的答案。下面我们就一起着重围绕这两个问题进一步读课文。(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阅读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阅读的方法?
边读边想;读文字,想画面;划出不理解的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等)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自学。
三.再读课文,读议交流。
1.生独立学习。
2.学生分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学习大瀑布以前的景象。大瀑布以前给人什么感觉?
让学生读课文的句子,通过评读进一步体会。
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一万立方米的概念:相当于我们的80间这样的教室装满水,再同时从几十米的高处直泄而下。
谁来把如此雄伟壮观的景象读出来?
再联系实际体会30公里的概念,相当于我们30站路那么远。
离那么远都能听见大瀑布的巨响,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哪!
你们能表达出这种感情来吗?
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看到奔流不息,雄伟壮观的大瀑布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
可是现在呢?我们的大瀑布还是雄伟如昔吗?
指导读:
它
在群山之中
无奈地
垂下了头
像
生命垂危的
老人一般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怎不令人
惆怅满怀
失望而去
师引对比读:
师: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生接读到完。
师:它那雄奇的身影曾是巴西人民的骄傲!可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又是什么样子呢?她将逐渐枯竭,最后完全断流。昔日的风光不再有,留给我们的,将是一片沉默的大山。生接读。
师:游客们这时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指名以读作答。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现在你心里的感受?
师:你们还知道发生了哪些像大瀑布这样的悲剧吗?
草地沙化;黄河断流;臭氧层空洞;
师:如果人们再这样下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我们还将会亲手酿成什么悲剧?
让我们也和那些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有感情地齐读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这一自然段。
请你们也用一句话来向人们呼吁吧。
最后,老师也有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
让我们
共同爱护
我们生存的地球吧。
请珍惜
一山一水
请善待
一鸟一兽
让我们的
山更青
水更绿
天更蓝
云更白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八
这篇略读课文以相对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如何从辉煌到枯竭的过程,以瀑布前后强烈的反差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发人深省。
1、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利用课文资源写演讲稿,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资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感受人类的破坏给大自然造成的伤害,唤醒环保意识,激活环保热情,冲击自己的思维并反思自己的行为。
检查预习情况,概括课文大意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二)立足表示时间的词语,学生自主发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今昔变化,领悟文本情感
(一)走进昔日辉煌
1、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哪些词语向你传达了这种骄傲和欢乐?
2、学生反馈,出示句子,感受瀑布的壮观雄伟,指导朗读。
3、观看图片,视觉冲击,教师补充介绍: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又名瓜伊雷瀑布,/article/瀑布宽3200米,被岩石分割成18股飞流的系列瀑布,年平均流量达13300立方米每秒,是世界上已知的流量最大的瀑布,也是最宽的瀑布之一。
再读课文。
4、抓住长期以来,一唱三叹,再读展现辉煌的句子。
6、抓住曾经体验强烈的感情落差。
(二)细看目前情况
1、出示段落,你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
(三)细究变化原因
1、明确原因
建水电站、毫无节制、滥砍滥伐
2、读到这样的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总结:是人类的贪婪使这条瀑布最终走向灭亡。
仿写总统讲稿,激荡环保意识
(一) 仿写总统讲稿,迁移运用课文语言。
(二) 拓展相关资料,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九
这几天我们学啦一篇课文,名叫《大瀑布的葬礼》。
《大瀑布的葬礼》只要写啦以前闻名世界的大瀑布已经走向啦枯竭,呼吁人们保护环境让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读完《大瀑布的葬礼》我感觉到未来的人类的生存得到危险,你看以前的湘江,那时候人可以到下面去游泳,看现在只要走到那旁边就已经臭的不行啦。记得以前的黄河是那么的好,而现在改道多少次,旁边的居民还想不懂事的孩子一般砍树,造成水土流失发生洪水,越发生洪水旁边的“孩子”就越砍树,造成恶性循环。看到那地球的伤,何不让我们痛心,以前地球那美丽的纱衣如今已迫不得已的要烂洞,所以,让我们把地球从即将破坏的边缘挽救出来,把我们以前的罪恶化为地球的资源。
现在,走在路上,在大街小巷的地方地上都是一堆垃圾,走在路上吃完的垃圾堆满啦花丛,吃槟榔的'乱吐,吃小吃的随手丢包装纸,抽烟的也乱丢烟头。还有那一些高科技产品严重的威胁到啦保护我们的臭氧层。
让我们手牵手一起来保护地球的环境吧,让大瀑布的悲剧不再上演。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2、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十一
设计理念: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对比阅读、合作探究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今昔对比,瀑布变化前后景象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竟能使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逐渐枯竭而至消失。让学生自主、独立体会感受最深刻的句子,披情入文,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采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瀑布被葬送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真实地再现情境,是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还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环保资料(特别是环境被破坏的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举一反三。并让他们作为“巴西总统”,动手写到此,初步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谈到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教学难点 :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深刻内涵及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cai课件(瀑布往昔的壮观景象和枯竭后的衰败景象等)。
教学过程 :
一、揭题,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1、(板书:葬礼)师:什么是葬礼?(为死人开的追悼会)。
2、(补充板书:大瀑布的)看了课题,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为大瀑布举行葬礼是怎么回事?谁为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学生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后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过渡: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由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巴西,来到追悼会现场,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课件)。
三、情境对比,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播放追悼会场景)。
(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为之哀悼;看到他们深厚枯竭的瀑布……)。
2、对比阅读,夸赞曾经的瀑布,惋惜现在的瀑布。
(1)找出描写瀑布的句子今昔对比,对比阅读。(运用“读—画—品”的方式自学,也可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方式学习。)。
(2)小组交流:(可采取“甲方乙方”的形式)。
如:学生甲1:曾经的瀑布使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
学生乙1:现在的瀑布一个观光者也没有,因为风景早就消失了。
学生甲2:曾经,站在很远,都能听见瀑布的水声震耳欲聋。
学生乙2:现在,瀑布却连一滴水也没有。
学生甲3:曾经,大瀑布的气势雄伟壮观,每秒种有1万立方米的水飞流直下……。
学生乙3:现在的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此环节让学生自由读书,把书读活,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来说话,与人交流。)。
(3)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
如:描写瀑布雄伟壮观的句子: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随机播放录像,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
描写瀑布枯竭的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播放录像,真实感受)。
(1)自由读课文,找出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原因为上游建起了水电站,水源大减;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
5、学文质疑:巴西总统为什么要给它举行葬礼?
6、学生思考,交流各自见解。(为了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四、再读课文,谈感受。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篇十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058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