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大马教案大班(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3:35:12
骑大马教案大班(模板17篇)
时间:2023-11-11 23:35:12     小编:QJ墨客

教案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实际情况。教案的评价标准应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进度,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注重因材施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使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一

1、初步学唱歌曲,学习模仿淘米洗菜的动作。

2、借助淘米,洗菜的情境创编舞蹈动作,学习歌词的顺序。

钢琴。

一、律动:《你的眼里有个我》、《摘果子》、《快乐舞》。

二、练声:《小鸟醒来了》、《山谷回音真好听》。

三、学唱新歌《淘米洗菜》。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习淘米、洗菜的动作。

3、刚才我们学习了淘米、洗菜的动作,有一首歌曲就叫淘米、洗菜,一起来听一遍。

4、幼儿跟随歌曲旋律学念歌词。

5、幼儿学唱歌曲。

(1)、跟着磁带完整学唱。

(2)、教师弹琴,幼儿跟唱歌曲。

(3)、集体练习唱歌曲。

四、复习歌曲《七彩光果娃娃》。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二

2、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3、模拟逛街,感受街道热闹的氛围。

音乐《过马路》《小司机》、剪贴画、ppt课件。

老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小朋友去街道上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去?(想)。

老师:那我们怎么去呢?(开车,走)。

老师:街道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还是开车去吧,准备好(做开车的手势)(放音乐小司机)。

音乐停。

老师:咦?为什么停下了?(播放ppt红灯)。

老师:原来红灯亮了,红灯亮了我们可以走么?

(不可以)红灯亮了停一停,(播放黄灯ppt)。

变成黄灯了,黄灯亮了我们可以走了么?

不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绿灯ppt。

现在变成绿灯了,我们可以走了么?

可以,绿灯亮了向前行,现在我们可以继续往前走了。

继续开车,几秒后音乐停止,播放街道图片。

老师:小朋友我们到了,这是哪里?街道。

街道上可真热闹的,我们来看一看街道上都有什么?

小朋友们自由发言。

我们一起来逛一逛这条街道。

播放ppt,根据画面内容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电影院)电影院是做什么?你们去过哪些电影院?看到过哪些电影?

这是什么地方?(肯德基)肯德基是什么地方?你们吃过么?里面有什么?

这是什么地方?(银行)银行是做什么的?我们什么时候去银行?

这是什么地方?(超市)超市在马路的对面,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走斑马线,看红绿灯)那我们现在一起过马路,请起立。音乐过马路。

老师:我们已经安全的过了马路,逛完了这条街道,请坐。

老师问一问小朋友你们来幼儿园的街道都有什么呢?

自由回答。

老师来幼儿园的时候也路过了一条街道,我带你们去看一看。

游戏红绿灯。

游戏规则: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红绿灯,红灯的时候我们不能动,绿灯的时候我们的小汽车可以继续开,要注意红绿灯什么时候亮,还要注意街道两旁都有什么,播放ppt,教师随时提问,看看哪那个小朋友既遵守交通规则,回答的又快。

开车过程中出示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老师:真是遵守秩序的小朋友,现在绿灯亮起来了,让我们继续出发吧(离场)。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三

2、利用游戏听辩乐句,培养节奏感,体验愉快的情绪。

3、感知“团结就是力量”。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1、有看指挥演唱的经验。

2、报纸若干。

1、教师用嘴模仿马蹄声,幼儿将报纸卷成棍状夹在双腿之间,随乐曲按节奏做骑马动作。

2、发声练习《吹拉弹唱》。

3、复习歌曲《朋友来跳舞》,要求幼儿看指挥演唱。

(1)传话游戏(分四组,每组传一句话)。

2组:为啥跑路呱哒哒。

3组:我穿四只大铁鞋。

4组:跑来跑去呱哒哒。

(2)按组分乐句朗诵歌词。

(3)教师范唱,提问:“我唱的跟你们说的一样吗?”

(4)幼儿学习(集体唱、看指挥分组演唱)。

5、声音演奏。

(1)启发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发出声音。

(2)分组讨论:我们怎样用身体发出声音为歌曲伴奏?

(3)幼儿看指挥合奏。

6、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用撕报纸的方式分乐句演唱,要求幼儿边唱边按乐句节奏撕,每撕一条纸表示一个乐句,撕下的纸条当作小草布置游戏场景。

(2)音乐游戏《小马》。

整个活动,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在组织音乐活动,有时并不要搞得很花哨,而是重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能力。当然我组织的这次活动肯定也存在一些不足,怎样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快地融入体验音乐的情趣,了解和熟悉音乐的语言,领会和感悟音乐作品的内容,达到精神愉悦的效果才是我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四

资料:

我唱歌儿骑着马青青的草,红红的花,我唱歌儿骑着马。什么马?大马。什么大?天大。什么天?青天。什么青?山青。什么山?高山。什么高?塔高。什么塔?宝塔。什么宝?国宝。什么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的:

理解高低层次((高)塔山树马人草)理解句号,问号。学会顺口溜。理解回答语的意思。将儿歌背诵出来。

准备:

图片一张,教材里面;将儿歌抄写在黑板上,准备回答词的生字卡片。

步骤:

一、1、齐声朗读3遍。

2、提示:看图画,把图画中的东西一一说出来。

3、按高低次序把事物讲出来。

二、游戏:

老师问,学生答。同时在学生答时将对应的生字卡片拿出来。学生问,我来答。可以闭着眼睛和小朋友玩。分组游戏,老师将首句有感情的朗读出来。2组孩子问,2组孩子答。然后反之,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问答方式。反复练习。三、完成以后老师带读一遍。预期效果达到,基本孩子能背读这首儿歌。要求在家巩固联系家庭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做游戏,爸爸妈妈问,我来答,我来问,爸爸妈妈答。回答语中的生字1个抄2遍。加强儿歌的记忆。认识的生字指出来,并把拼音写上去。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五

1.能发现和掌握在弯道内快跑的窍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体验竞赛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在弯道内快跑,能控制身体,保持协调性。

活动难点:发现保持身体平衡的窍门。

1.写有“注意弯道”的标记,两个不同颜色的火炬。

2.粉笔,可以画粉笔画的大场地。

(一)四通八达的路。

1.用粉笔在场地上画弯曲的小马路、笔直的大马路,互相说说:你造。

的是什么路?

2.沿着各种各样的路,自由地走走、跑跑、跳跳。

3.把路都连在一起,变成四通八达的路。听教师信号在路上变化行走,如慢走、快走、用脚尖走、两人连体走等。

(二)通过立交桥。

1.用红色粉笔在路中间画一个大圆,表示立交桥,个别幼儿在大圆上探索。

弯道内快跑的方法。

2.分享方法。

在弯道上跑时,我们的身体和平时直线跑有什么不同?(发现身体稍稍倾斜,才能保持平衡。)。

3.在场地上添加几个“立交桥”,幼儿自由体验在弯道上快跑。

4.反思保持身体平衡的窍门。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跑到立交桥外面去(离线)?你能教教他怎样才能保持在桥上跑吗?

(三)火炬接力赛。

1.解读标志图,了解玩法。

(1)城市里要举行运动会,我们都是小小火炬手,来传递火炬。

(2)这个标志提醒我们运送火炬的路线是怎样的?(从起点经过立交桥,绕一圈后再跑到终点。)。

3.每组“运动员”按路线接力运送火炬,先送完的组获胜。

(四)搭伴回家。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一人在前当司机,一人在背后低头弯腰抱住司机,组合成一辆小车,听着音乐在四通八达的路上自由穿行,或休息放松。

(五)活动延伸。

1.日常游戏时,改变跑动路线,提高游戏难度,如将马路变宽、变窄,反方向追逐。

2.玩“丢手绢”等圆形追逐跑游戏,继续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六

1、学习歌曲《大马告诉我》,尝试运用身体发出各种声音,为歌曲伴奏。

2、利用游戏听辩乐句,培养节奏感,体验愉快的情绪。

3、感知“团结就是力量”。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1、有看指挥演唱的经验。

2、报纸若干。

3、复习歌曲《朋友来跳舞》,要求幼儿看指挥演唱。

(1)传话游戏(分四组,每组传一句话)。

2组:为啥跑路呱哒哒。

3组:我穿四只大铁鞋。

4组:跑来跑去呱哒哒。

(2)按组分乐句朗诵歌词。

(3)教师范唱,提问:“我唱的跟你们说的一样吗?”

(4)幼儿学习(集体唱、看指挥分组演唱)。

5、声音演奏。

(1)启发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发出声音。

(2)分组讨论:我们怎样用身体发出声音为歌曲伴奏?

(3)幼儿看指挥合奏。

6、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用撕报纸的方式分乐句演唱,要求幼儿边唱边按乐句节奏撕,每撕一条纸表示一个乐句,撕下的纸条当作小草布置游戏场景。

(2)音乐游戏《小马》。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七

1、认识1――6的'数字和数量。

2、加深幼儿对公共的认识。

小组活动――幼儿自愿参加。

印有数字的公共站牌图片、公共图片若干张。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

从车站牌中随意抽出一张,请幼儿说出数字。

2、请幼儿翻出与数字相同数量的。

3、引导幼儿逆向思维,将游戏反过来再玩一遍。

刘浩一抢着说:“这是3。”

贾安妮马上说:“不对不对,这是6。”

耿宁笑着说:“刘浩一你都没看清就乱说。”耿宁最先翻开了,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帮她数数:“一、二、三……”耿宁翻到第六辆公共时,停止了。可其他幼儿还在继续数着数。

轮到刘浩一玩了,他先翻开了一张站牌,说:“这是四,我得翻四辆公共。”他一边说一边翻,旁边的小朋友也帮他一起数数。他翻完第四张时还继续翻第五张,贾安妮马上说:“错了,多了一张。”刘浩一停了下来,数了数,发现确实多了一张,马上就放了回去。

刘岳天在旁边一直没说话,这次请他先来。他翻出了五辆公共,然后对平安琪说:“你给我选一个站牌吧!”

平安琪想了想,从几个站牌中选出了有数字五的站牌,放在了的旁边。

贾安妮也翻了几辆公共,然后对着王语秋说:“你快翻站牌呀!”

王语秋一边数车的总数,是三,一边找出了有数字三的站牌放在了旁边。

在游戏中,孩子们玩得很高兴。原本比较枯燥的数学活因为融入了孩子比较熟悉并且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而显得格外有趣。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把孩子的兴趣因素更多地考虑进去,牢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这一观点。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八

活动名称:

骑大马。

活动目标:

情绪安定、愉快,逐步建立与教师的依恋关系,适应幼儿园生活。

经验准备:

熟悉幼儿的名字。

物质准备: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坐在老师的腿上,老师搂着幼儿有节奏地上下颠簸,并说儿歌:“骑大马,骑大马,起到哪里去?”

2、请幼儿随意说一个地点。

3、教师和幼儿一起学说儿歌。

4、请坐好的幼儿依次坐在老师腿上玩这个游戏,增进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1、集体活动:藏蒙蒙。

(1)知道户外活动时,不离开老师。

(2)能听从老师的口令。

(1)教师蒙住自己的眼睛说:“藏蒙蒙,藏蒙蒙,我的'眼睛看不见。睁开眼,瞧一瞧,那个孩子回来了?”

(2)反复练习几次游戏,并逐步加深游戏难度。

(3)模仿练习:听老师的要求,模仿几种小动物的动作。

2、分散活动:大型器械。

准备:大型玩具,手头玩具等。

(1)教师注意安全,注意提醒幼儿适当休息。

(2)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有没有到别处玩,及时请幼儿回来。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九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实物挂钟一个,自制大钟、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钟,引出主题。

1、提问:它叫什么?除了在家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钟?

2、钟的作用是什么?

3、教师小结: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认识钟的基本结构。

1、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钟上有什么?(时针、分针、秒针、数字、刻度)。

2、想幼儿介绍钟的各个结构。

3、教师小结:钟的结构。

三、学看正点和半点。

1、时针和分针是怎么来告诉我们时间的呢?请你自己认真想一想,做一做。

2、时针和分针它们非常喜欢和我们一起做你追我赶的游戏呢,它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拨动时针,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

3、时针走的慢还是分针走的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4、幼儿尝试拨钟,感受正电荷半点的不同。

5、师生共同小结。总结时针、分针运转的规律。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我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幼儿逐步掌握了正点和半点的区别。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十

1、你见过奔跑的大马吗?马跑步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小朋友学一学,幼儿模仿马蹄声:(说哒哒哒哒或边说边做动作)。

2、骑马的人用什么方法让马跑得更快?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模仿:(驾!驾!驾!等)。

二、听音乐,配语言。

1、今天了小朋友认真的听一段音乐,从音乐里你会听到熟悉的声音。

2、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大马告诉我”,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的什么地方像马跑的声音;什么地方象骑马人在喊的声音,如果听出来可用动作或语言来跟音乐模仿。

3、将幼儿模仿动作或语言转化成图谱(出示图谱),幼儿集体随乐边看边说图谱:

哒哒哒哒蜻者哒蚣驾蚣—颉。

4、幼儿看指挥分声部练习:一组幼儿发出马蹄声,一组发出骑马人在喊的“驾”声。

三、用乐器演奏。

2、幼儿讨论好后教师将相应的标记贴到图谱下。

3、幼儿学习演奏:

(1)从椅子下拿出乐器,整齐的将乐器放在腿上。

(2)看图谱练习打击。

(3)教师做指挥,要求幼儿看指挥跟随音乐演奏。

(4)交换位置,幼儿练习演奏。

四、结束活动。

小乐器累了,它该休息了,我们一起把小乐器送回家吧。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十一

1.学习儿歌《大马路》,注意儿歌中“叔”、“站”、“亮”词的正确发音。

2.通过学习儿歌,让知道红绿灯代表的意义,学习看信号行动,辨别红、绿灯,提高迅速反应的能力。

1.事先观察过马路上的红绿灯。

2.木偶教具、红绿灯各一只。

1.出示小熊,引出故事《小熊进城》,操纵木偶教具讲故事。

教师说:“什么颜色的'灯亮时,小熊才能走到马路对面?”“警察叔叔是怎么说的?”“大马路上友人行道,汽车跑道,马路很宽,警察叔叔站在中间指挥交通,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走。老师把交通规则编了首儿歌,请小朋友听一听。”

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向前走。

注意提醒幼儿叔、站、亮的正确发音。

3、玩游戏“红绿灯”

幼儿轮流当车两和行人在“街上”行走,教师站在路口,手持红绿灯,一起念儿歌两遍。然后教师举起红灯,人、车都要暂停,举起绿灯,人、车可通行。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十二

1、在玩的过程中进行按规律排列及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合作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1、格子图棋谱若干。

2、收集黄、红两种颜色的饮料瓶盖,在瓶盖的正面分别贴上打印好的10以内数字。

3、将黄、红两种颜色的瓶盖分别放在操作盒里。

一、有规律排序。

1、这里有两种颜色的积木,谁能用一隔一间隔排列的方法给它们排排队。

小结:看看他是怎么排?对了,从左往右横着一隔一排的。

2、(出示竖纸条)看,纸条竖过来了,怎样也可以一隔一排排队呢?谁来试试?

小结:竖着的时候,从上往下一隔一排的。

3、(出示格子棋谱)看,这是什么?那我们就用刚才一隔一的方法来排一排,注意:每一行要一隔一排列,每一列也要一隔一排列,每个格子放一块积木,所有格子都放满。注意有数字的一面朝下。两个朋友合作完成。

二、游戏:翻翻乐。

1、介绍规则:刚才我们把有数字的一面藏起来了,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翻翻乐》。怎么玩呢?这个游戏需要几个人玩呢?为什么呢?那两个人先商量一下,一个选红色,一个就是?(蓝色)那谁先开始翻呢?。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赢的人先开始翻,可以翻自己的颜色,也可以翻对方的颜色,大家轮流翻。谁来跟我玩一玩?(请一名幼儿示范)靠在一起的两个数字哪个大?它是什么颜色?刚才谁选的蓝色?大的可以把小的吃掉,我就可以把红色吃掉,吃掉的积木放在自己身边。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所有的积木都翻过来,没有积木可以吃,游戏就结束。谁吃掉的积木越多,谁就赢了。注意了只能吃别人最靠近自己的积木。

2、游戏开始吧。

3、提出要求:谁赢了?你和谁玩的?你吃了他几个?那你吃了她几个?那谁赢了。吃掉的积木是最靠近自己的,斜着不能吃。我们再来试试。

4、好不好玩?那我们交换朋友再来玩一次。外围的孩子不动,里面的孩子起立,第一个孩子过来,其他孩子往旁边移一个椅子。开始吧。

小百科:翻翻乐,是一款记忆类型的小游戏,游戏中玩家只要找出两张相同的一样的水果就能得分,直到在限定的时间内翻出所有的水果就算过关。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十三

安全过马路。

2、讲解游戏规则: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交警将违反交通规则的小朋友叫到一边,停玩游戏一次。

3、播放音乐《郊游》,进行游戏。

游戏若干遍,可请幼儿当红绿灯。

4、老师与幼儿一起评议游戏情况。“你是怎么过马路的?”

延伸活动:游戏“交通标志”连连看。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十四

1、了解森林里较为常见的动物种类,初步熟悉它们的身体结构。

2、体验指印绘画的乐趣,乐于参与绘画活动。

3、能够沾取适量颜料,多方向使用手指(正向、横向、斜向、重叠等)轻重恰当的摁压出指印,并勾勒比较形象的动物轮廓。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水粉纸、水粉颜料、黑色水笔、画桶、毛巾。

一、开始部分。

1、引入。

提问1:春天到了,所以我们今天去森林里春游。你觉得我们可能会碰见什么动物?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范画。

提问1:这些动物你认识哪些?请你来形容一下它们的样子。(颜色,形态,身体结构)。

提问2:你觉得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动态描述)。

提问2:这些动物很特别,你有没有发现哪里不一样?(手指画,有指纹)。

提问3:你觉得用手指怎样能画出这些动物?(正向、横向、斜向、重叠摁压)。

提问4:你觉得画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注意?(手指要干净,颜料不能太干或者沾的太多,摁压用力均匀适当)。

2、教师示范摁压指印,请若干幼儿一起示范。

提问1:你觉得这个手指印摁的怎么样?

3、教师示范动物的画法,配合步骤讲解。

4、教师与幼儿总结手指画步骤,请幼儿自由绘画。

三、结束部分。

评价幼儿的作品。

1、范画中的动物形象受材料限制,颜色过浅,形状过小,不利于幼儿观察。可准备一式两份,一份在黑板上展示,一份给幼儿传看。

2、带领幼儿分析了绘画的步骤,缺少尝试。可在讲解时请幼儿伸出手指(可以试一试每一根手指),进行多方向练习摁压,寻找感觉。

3、强调了每个动物的动态与画法,忽略了整体布局的介绍。可以请幼儿自行观察范画,说一说范画表现了什么场景(教师可适当引导幼儿),并请幼儿大胆想象森林里还有什么动物,自主创作。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十五

1、请幼儿一起观察交通事故图片,让幼儿认识到交通事故的严重性。

2、与幼儿一起观看dv。

(1)引入主题,请幼儿观看关于交通安全的dv。

请幼儿说说观看dv后的发现及感受,一起讨论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请幼儿到教室四周去观察各种交通标志,并猜测它的作用,请个别幼儿上来说。

4、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交通标志的真正意义。

5、延伸活动:与幼儿一起玩"交通"游戏。

(1)与幼儿一起将交通标志布置在"马路"的各个角落。

(2)全班幼儿分两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司机(身戴汽车胸饰),两名幼儿当交通警察。(一个管行人,一个管汽车)。

(3)未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及行人,交通警察给予罚单。

(5)行人与司机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

(6)与幼儿再次进行评议。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十六

1、引导幼儿辨识某些自然音响的特点,并与打击乐器的音色相比较,以培养幼儿的初步音乐感受能力。

2、培养幼儿遵守打击乐器活动的规则,养成看指挥演奏乐器的习惯。

1、已认识并学会敲击木鱼、手铃、沙锤、碰铃、钹、大鼓等乐器。

2、图谱、音乐、大马手偶。

1、谈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见过奔跑着的大马吗?马奔跑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如嗒嗒嗒嗒……等)

(2)骑马的叔叔用什么办法使马跑得更快?嘴里发出什么声音?(驾!驾!驾!)

2、听音乐,配语音。

(1)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小朋友闭起眼睛来听一听,好象从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2)集体练习节奏。

(3)出示图谱,教师解释图谱。

教师指图,幼儿一起来学一学(两遍)。

刚才我们用声音来表现了乐谱,还可以用动作来表现呢。

(4)看图谱,随乐练习。

3、乐器演奏。

(1)教师出示各种乐器,让幼儿探索什么乐器像马蹄声,什么乐器象马脖子上的铃声。

(2)探索骑马叔叔喊“驾”!很用力,应该怎么表现。

(3)根据图谱,用打击乐器演奏。

(4)交换乐器进行。

(5)教师指挥,集体演奏乐器。

4、小乐器累了,它该休息了,我们一起把小乐器送回家吧。

骑大马教案大班篇十七

幼儿天生就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以自身的感受体验自然的喜怒哀乐。因此对老师来说,能够和孩子分享自然界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幼儿所能学到的关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然界是充满美好和神奇的。说到了神奇,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就表现出了他们对神奇的自然的向往。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放风筝,去春游,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们对自然角中的动物、植物、种子发芽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有不少幼儿挤在一起观察,并争论着它们的变化情况。因为春天,让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丽,更重要的是,春天充满了生机盎然的乐趣。于是,我们就在班上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变化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发动师生共同收集事物变化的材料,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活动。本主题通过观察、劳动及各种游戏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引发幼儿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1、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知道春天气温逐渐增高,雨水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长。

2、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春天的认识,发现动、植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体验春天的美丽。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能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助、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4、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特别是观察、比较、语言等关键智能。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1、师生共同布置主题墙饰《春游》。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制作迎春花、桃花、柳条的材料,供幼儿制作。

3、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说说春天的秘密,讲讲春天万物的变化。

4、请家长有机会带孩子去旅游,和孩子一起寻找春天的变化。

5、.让孩子记录自己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协助幼儿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春天里一些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6、让家长一起与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

打击乐:春天。

歌曲:春雨。

我们去春游。

科学:种植丝瓜。

桃树下的小白兔。

诗歌:春天。

音乐:柳树姑娘。

绘画:美丽的春天。

体育:植树去。

春天的秘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93987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