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巩宇翔导游,欢迎大家来到我们xxxx旅行社,祝大家今天玩得开心。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龙门峡谷东西两岸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阙”,多称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塞,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南北长约一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塔50余座,佛像9700余尊。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20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0xx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还有雕刻着菩萨,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刻画的也十分传神。
介绍完宾阳中洞,我们接着浏览奉先寺,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余米,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雕像。卢舍雕像总高17.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这尊雕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稍低,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
听我介绍完,大家一定很想去参观吧!好,我这就带大家去。不过,要能乱扔垃圾、不能随地吐痰,不要损坏这里的公共财物,还要注意安全啊!
今天,大家玩的高兴吗?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二
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导游李茂,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我们要去游览世界文化遗产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另两个石窟是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好了,现在我们处于河南洛阳南边约十三公里处。大家看,龙门石窟就在我们面前的这座高而巨大的龙门山上,我们一起上山去游玩吧!
到了,这是上山后的第一个洞穴,叫古阳洞,里面的佛像占全部佛像的百分之六十。看,内有一些精品书法艺术,共有十九品,字迹气势大方,端正有力。还有一品在慈香窖内。古阳洞从公元四百九十三年开始修建,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一十五年,可谓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十万多尊佛像矗立在里面,那可是名不虚传的。
我们准备离开古阳洞去奉先寺了。奉先寺里有龙门石窟的高之最和矮之最,分别是17.14米高和2厘米矮,形象逼真。大家请看奉先寺的左侧,是石阳洞,里面仙气扑鼻,佛像雕刻得十分精致。
我们继续走,看,我们面前的这个洞比古阳洞还出名,叫宾阳洞。它从魏朝末修建到了唐朝初,中间曾停过一个世纪的工。宾阳洞洞口两侧原有两幅画,十分出名,画得逼真的不能再逼真了。是《皇帝礼佛图》和《太后礼佛图》,后被盗窃。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宾阳洞花了二十四年才建成,内有巨大佛像十一尊。有的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有的高鼻大眼,体态端详;有的神态自若;有的青面獠牙,张牙舞爪……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佛洞。
大家快离开宾阳洞,我们还要去万佛洞。万佛洞内有一万五千多尊小佛像,小巧玲珑,做工精巧。洞中还有一把莲花椅,背后刻有五十四枝莲花。
龙门石窟有三十余洞,还有一些洞我们下次再来观赏。唐代诗人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真是名不虚传,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
好了,龙门石窟游览完毕,欢迎下次再来,拜拜!对了我还要送大家去车站呢,走吧!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
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闻名中外的龙门石窟。请听好这次旅游的注意事项:1、为了保持景区优美的.环境,请不要在景区内乱丢垃圾和随地吐痰。2、请不要在景区的墙上、树上刻字或写字。3、请记住: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希望大家在我的带领下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也是一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因为这里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所以还被列入了洛阳八大景之冠。
下面,就让我来讲一讲龙门石窟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渔,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给母亲。母亲想了想,便告诉他,如果再听到的话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山崩地裂,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口倾出,奔腾咆哮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流向东海。水流之后,两山的崖壁上出现了无数蜂窝似的窟隆,窟窿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轮廓不清、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便名扬天下了。听了龙门石窟的传说,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了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游览一下龙门石窟内部的美丽景色。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它高、宽各9米多,深近7米。大约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期,你们相信吗?看!阿弥陀佛正端坐在须弥台上呢!看起来慈祥极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莲花洞,它因为窟顶有一朵大莲花而得名。莲花是佛教的象征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为装饰,不过,像莲花洞里这种精美的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一点儿也不多见。
龙门石窟中的景色就介绍到这里,剩下的需要游客们自己去细细游赏,谢谢大家!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四
游客们:
大家好!
有幸让我为大家解说,我们今天的旅游景点是“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得伊河两岸,它青山绿水,万象生辉,能让人有流连忘返的感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一句话:“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是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之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
龙门石窟分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南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万佛洞。万佛洞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才得名,这些佛像有些小巧玲珑,有的像在悠扬的乐曲中翩翩起舞,有的体态轻盈,有的婀娜多姿。在洞口的南边还有一尊观音像,它的整个姿态显得那么优美端庄。洞内主佛是阿弥陀佛,它端坐在双层莲花座上,无所畏惧,主佛背后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坐着一位菩萨,他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整个佛洞金碧辉煌,感觉很热闹。
各位旅客们,龙门石窟的景色实在太多了,说也说不尽,希望您这次收获很大,不枉此次一行,希望下一次还能和我一起来感受龙门石窟的壮丽的景象。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就让我给大家当一次导游,我姓王,可以叫我小王导游,下面让我给大家说一说龙门石窟的美景吧!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以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7。4米,最小仅有2厘米。
大家都累了吧!到我这边的椅子上座下歇会,我给大家讲一个龙门的传说吧!
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想了想便告诉她,如过在听到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末了,山崩地裂,龙门山立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中倾出,奔腾咆哮地流过洛阳城,一泻千流向东海,水流之后无数清泉从山崖石中迸出,为芳池泻为飞瀑。两山的崖壁上出现无数蜂窝似的窟窿,窟窿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有的眉清。有的轮廓不清,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便名扬天下了。
游客们,湖的那边有很多景观比如白园、白居易、武则天、万佛洞,莲花洞等景观。
谢谢大家!今天游龙门石窟结束了好好休息,明天还有更精彩的旅游,再见!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六
游客们: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整个龙门石窟由两山组成,一山为东山(也叫香山),因古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的植物而得名。唐代著明大诗人白居易就葬与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18年之久,名号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这座山的山脚下。
另一座为西山(又名龙门山),也是我们今天参观的主要景点。大多数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传东西两山原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两座山远远望去,就好象一个天然的门阙,中间又有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过,故你伊阙。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
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
首先,我带大家去参观观奉先寺,它是龙门唐代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大家请看石窟里最大的佛像,它的名字叫卢舍那像,它身高17.14米,头高4米,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大家请看旁边的金刚力士,它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它的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
接着,我带你们去万佛洞。万佛洞的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有1500多尊。在南壁上还有一个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十分传神。
现在,我带你们去今天参观的最后一站—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洞内有11尊大佛像,请大家细细欣赏。
好了,关于龙门石窟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期待与您的下次相逢,再见。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七
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陪同大家游览龙门石窟。
为使各位游客能对洛阳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初步的了解,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途中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龙门石窟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龙门石窟脚下,我们下车,首先沿着伊水西岸游览西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千佛窟。千佛窟只有一间屋大小,高三四米,两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像,说他是千佛库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像大的有三四厘米,小的却只有两厘米,可别看它们的个头儿像个小不点儿,但都雕刻的很精细,虽然数目众多,但是排列的却非常整齐。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龙门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这里共有九尊佛像,其中中间的佛像最大。这尊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它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由于时间的关系,龙门石窟西山的讲解到处结束,给大家留出一些自由时间,龙门石窟还有更多的美景:东山上的石窟、香山寺、白园大家可以再去细细游赏!希望大家玩得开心、不虚此行。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八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张xx,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张。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加洛阳龙门石窟一日游的活动。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还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龙门石窟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两千六百多种,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所以请不要在这美丽的地方留下垃圾!
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地处中原,是外来佛的教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土壤之中的丰硕成果,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完整体系的集中表现。因此,龙门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
好了,今天的;洛阳龙门石窟一日游结束了,明天我们将要旅游的地方更美。明天见!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九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我叫张智媛,你们就叫我小张。
今天我带你们去游玩龙门石窟,那些佛像可是从唐代初期保护到现在的呀!你们可不能在佛像身上乱涂乱画呀。
我告诉你们一个关于龙门石窟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放牧,常常听到从地下付出“开不开”的奇怪声音,牧羊娃喊了一声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口倾出,奔腾咆哮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流向东海。
听完了这个传说,我们一起去宾阳洞玩玩吧,你们知道吗?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郎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
各位游客们今天的.旅游至此结束如果有时间,我一定在做你们的导游,再带你去浏览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90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