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农合工作总结 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总结(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21:37:10
2023年新农合工作总结 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总结(五篇)
时间:2023-01-11 21:37:10     小编:zdfb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农合工作总结 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总结篇一

一、基本情况

(一)农民参合情况

2010年,全县参合农民xxxxxx人,参合率为97%;截止到2010年12月30日,2011全县农民xxxxxx人有xxxxxx人参合,比上年增加xxxx人,参合率达到97.43%。

(二)基金筹集情况

2010年筹集资金xxxx万元(其中自筹xxx万元,各级财政补助xxxx万元);2011年自筹参合金xxxxxxxx元。

二、基金运行情况

全年共补偿参合农民xxxxx人次,补偿额为5085.16万元;其中门诊补偿xxxxx人次,补偿514.84万元,人均补偿62.8元;住院补偿xxxxx人次,补偿xxxx万元,人均补偿xxxx元。当年资金使用率为96%,实际补偿比为60.42%;累计资金沉淀率为17.45%。总体而言,基金运行良好,安全合理,没有风险。

三、主要工作开展及经验

(一)强化管理是确保基金安全合理运行的关键。

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标准制度化,充分发挥乡、村组织的监督作用,实行一年一申报,一年一认定,确保参合农民就医安全。严格落实“三级审核制”和“三级公示制”,按时完成了全年报账补偿兑现工作,当年资金使用率为96%,实现了当年资金深沉率不高于15%的目标任务;增加内设机构稽查股及相应编制人员,稽查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对县内和县外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化,两个管理办法(即《印江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印江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外就医管理办法》)已通过县合管委议决、县法制办审核,将于2011年全面实施。基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是省、地新农合专项资金审计、检查顺利通过的保障。同时还组织业务骨干和乡镇合管站相关人员到周边县(德江、石阡)开展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为我县新农合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搭建县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科学管理上水平的关键。

积极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印江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全年共开展信息化管理培训20期,累计培训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及县、乡新农合管理经办人员600余人次;完成了全县新农合管理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基本信息统计,17个乡镇按县、乡(镇)、村、组、户统一编号,参合农民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县乡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于5月、村级定点医疗机构于8月全面试运行,标志着我县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成,为网上在线审核、适时监控和信息汇总,业务管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便捷科学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三)不断修订完善补偿方案是切实减轻参合患者医疗负担的关键。

定期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积极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及时提出修定方案意见,反复进行理论测算和现实论证,实现了2010年方案完善修订和2011年的方案修订。一是完善了《印江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特殊病大额门诊费用补偿方案》实施办法,新增3种慢病和5种重特大疾病门诊补偿,提高了补偿比例及封顶线;二是扩大了参合患者的就诊选择范围,新增了本县17个乡镇及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站、铜仁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疗机构;三是提高了补偿比例及封顶线,于7月对60岁(含)以上参合老人给予优惠补偿,按年龄段分别提高5-30个百分点。四是于12月实施了《印江xx县20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补充办法》,对2010累计住院发生费用在1万元以下的补偿比例在原比例的基础上统一提高10%,发生费用在1万元(含)以上的按实际补偿比70%的标准给予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人;五是再次扩大了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县、乡、村三级基本用药目录扩增391种。六是早落实2011年补偿方案,主要是提高比例,提高封顶线,实施重特大疾病补偿等扩受益面和提高受益程度,即在本县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0%,县外指定医疗机构提高到55%;常规补偿封顶线由2万元/人提高到5万元/人;从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印江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特大疾病大额医疗费用补偿方案》,将对5大类及其它疾病大额医疗费用按实际补偿比70%的标准补偿,封顶线为20万元/人;将住院前三天的门诊检查费用列入住院审核补偿;对所有参合农民全面开展健康体检工作等。

(四)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是我县常年筹资工作又创新成绩的关键。

常年筹资工作贯穿于我县日常工作中,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积极引导我县农民转变观念,自觉参合。于元月、二月份在二次补偿资金发放期间,开展了“我与农民面对面讲政策”宣传活动,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张贴“印江xx县新农合补偿政策宣传公告”1500余份;利用印江门户网站开设“农村合作医疗专栏”对补偿政策进行详细地、永久性宣传;把“六进村”活动与宣传工作有机结合,编排文艺节目,组建宣讲团等进村入户深入宣传。新农合政策成为乡镇逢会必提,干部下乡进村入户工作必讲的基本工作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我县新农合政策知晓率、准确率,进一步巩固了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

筹资工作早谋划、早安排。在2010年3月份全面完成了2010参合票据结报及2011年参合票据调运、分发等工作,在4月19日全县卫生暨新农合工作会上全面启动了2011的筹资工作。经各乡镇共同努力,截止到12月30日,参合农民381626人,提前超额完成了地区考核我县95%的目标任务。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缓慢。参合基础信息准确率不高;医疗机构既懂医、又懂电脑的业务人员严重不足;移动网速慢,跟不上工作的需要,移动公司维护人员不能及时进行维护等。

二是部分合管站管理体制不顺,人员安排不够合理且不专职,工作经费没有

保障,难以保证工作贯彻落实。

三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口较多,家庭账户得不到有效使用,筹资工作压力和难度较大。

五、2011年工作计划及重点

(一)在2008年—2010年常年筹资工作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早谋划早安排,继续把常年筹资工作机制纳入日常工作,进一步探索创新筹资方式,增强农村居民互助共济意识,巩固参合成果,确保2012年参合水平不低于2011年。

(二)积极开展2011年新农合管理能力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行新农合网络化管理,强化全县新农合管理工作,实现网上审核,使我县新农合管理工作切实步入科学、规范化轨道;在医疗费用支出上启动支付方式改革;落实好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及县外就医补偿管理制度;加强稽查工作力度等,确保基金安全合理运行,保证2011资金使用率达到85%以上,实际补偿比达到52%以上。

(三)统一安排,定期对全县新农合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政策及业务能力培训。

(四)加大新农合工作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力争宣传工作有新突破,确保2012年筹资工作稳定在2011年的参合水平。

(五)积极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民意,对新农合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落实好大病统筹工作,确保新农合保障水平彰显实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惠及全县近40万农民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转变作风、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把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办得更好,让农村群众从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新农合工作总结 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总结篇二

新农合工作总结

岁末已至,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一年来,我在县农合办的指导下,在乡领导及医院领导的关心与重视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全面把握医疗基金筹集办法,让农合朋友看得起病,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一、一年工作回顾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补偿资金落实到位,受益面得到扩大。截止到目前为止,今年我院参合患者住院补偿金达756845 元,补偿人次数为:1204 人次,门诊补偿金额为: 194343 元,补偿人次数为:15513 人次。这些补偿资金的到位,有力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成为农民健康的“守护神”,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和好评。就医环境明显改善,民生质量有效提升。我始终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用心的服务于患者,才能提升新农合的声誉,才能进一步推动新农合工作的良性开展。

(二)、严格作风纪律,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1、严于律己,一丝不苟地干好本职工作。

第一,严格入院标准,对不符合入院条件的坚绝不予办理手续,对住院病人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杜绝人情方、大处方,挂床住院与门诊转住院等违规行为。

第二,严格执行门诊统筹账户的统筹报销工作,坚持按照每天报销的最高标准执行,不开大处方、不分解处方,让每位门诊病人能用最价廉的药品,得到最实惠的效果;

第三,落实审核制度,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认真履行住院确认核对制度,医生、护士、收费、农合办工作人员都能严格的核对病人的身份,防止冒名住院、挂床住院的发生。严密审查外伤患者,通过患者本人、家属、亲朋好友及邻居,多点询问调查,杜绝有责任方患者报账。

第四,坚持原则,按政策办事。

2、加强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

(三)、积极行动,做好2012年的筹资工作

要达到农民自愿参保,宣传工作是关键。由于新农合制度是新生事物,还有许多值得完善之处,每年在政策上都有一部分调整,所以,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吃透精神、掌握政策要领。通过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参与开展新农合工作的全体乡、村干部,吃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全面把握医疗基金筹集办法,医药费报销标准及手续的办理等等,为走村入户宣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针对不同的家庭,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地把建立新型农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讲深讲透,深入人心。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义务,明白看病报销的办法和程序,消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自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全乡新农合工作得到顺利实施。

总之,2010年我在市新农合办与各级部门的领导支持下,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工作不够细致,在筹资

工作中不够主动,工作过于简单,干部由于对政策了解不深,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农民对合作医疗政策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消除农民的顾虑。二是思想认识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只有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到为民服务。为了2012年度的筹资工作,特将2012年新农合政策宣传己发放给全体乡、村干部,让他们吃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全面把握医疗基金筹集办法,让农合朋友看得起病,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明年的工作打算,一定做好以前的不足之处,继续提高自身的不足以及跟上新农合的政策及县农合的工作安排。

双浮镇卫生院新农合办公室李彩玲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新农合工作总结 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总结篇三

2012年新农合年终工作总结

在区合管办、医院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在加强学习的同时,立足本职,紧紧围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原则,积极服务群众,热心为群众报好门诊和住院费用,降低群众就医压力,全年工作圆满完成。现将2012年1—11月新农合运行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农合参合情况

2012年,我镇辖区总人数13358人,城镇居民总人数368人,农村总人数12990人,新农合参合人口总数达11663人,参合率89.78%。

二、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

截止2012年11月20日,我院共为参合农民报销医疗总费用1415783元,其中住院补偿836人次、补偿金额1055234元、人均补偿1262元,包括本院住院补偿664人次、补偿金额337957元、人均补偿509元和区外住院补偿172人次、补偿金额717277元、人均补偿4170元;门诊补偿18812人次、补偿金额360549元、人均补偿19元,包括本院门诊补偿6907人次、补偿金额202978元、人均补偿29元和村级门诊补偿11905人次、补偿金额157571元、人均补偿13元。

三、主要工作成效

1、严格控制了次均住院费用,提高了农民受益度,实际补偿达58%;

2、完成了医院管理系统(his)与新农合平台的对接;

3、村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及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

4、严格遵守新农合管理制度,按时完成了报账工作。

四、主要工作措施和监管

(一)住院补偿

1、为防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我院住院的病人在入院后由诊治大夫、护理人员和合作医疗人员一起核实患者身份并签字,48小时内将患者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各种项目录入、出院结算及时准确,不得使用目录外药物,合理用药,患者出院带药急性疾病不得超过3天用量、慢性病或者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5天的用量。

2、对区外住院报销病人需提供住院病历复印件、发票、费用清单、出院证明、合作医疗本、身份证、户口本、银行账号到我院报销,我院报销人员做好调查笔录,随机入户调查,符合报销标准予以报销,补偿金下来后及时打入患者账户,病历和其他相关材料一经补偿不得外借、复印,及时存档,妥善保管。

(二)门诊补偿

1、为了管理门诊报销费用的金额,我院专门制定了门诊补偿记录卡,每户一卡,由村医或者卫生院经办人员对首次就诊者登记发放,每次就诊必带并记录,确保基金安全。

2、为了保证门诊补偿的真实性,以防假处方等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现象的发生,我院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报销病人必须在补偿签字单上签字并盖章,留电话号码,由相关人员进行电话调查核实,我院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对村卫生室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3、卫生室每月15号将补偿登记表、补偿签字表、复式处方、发票拿卫生院进行审核,并由相关人员和院领导签字,卫生院于每月20号将所有报销材料整理报区合管办审核。

4、卫生院能够及时准确的将补偿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做到录入一个,补偿一个,没有电脑的村卫生室能够及时将相关材料报卫生院,由我们及时准确录入系统。

(三)在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设立新农合公示栏,将参合农民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的补偿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诊治时间、住院时间、总费用、可补助费用和实际补偿金额,以及新农合有关政策、监督举报电话、群众意见与反馈等内容进行严格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五、存在问题

(一)服务行为尚需规范,存在着不合理用药,开目录外药物、大额处方,中西药处方不分开书写,平均费用较高等问题;

(二)村卫生室设施配备不齐全,新农合标识设置不完善,新农合资料档案保存不规范。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及面广,人数众多,门诊报销工作量大,乡村两级的监管仍需完善。

五、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防止新农合基金流失。我院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深入卫生室或入户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2、创新措施,进一步便民利民。门诊统筹工作开展以后,各类表册登记,农合系统核销等手续繁琐,极不利于群众报账,为此,一卡通的使用会极大方便百姓报销新农合费用。

3、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防止为增加收入而增加用药品种、增加检查项目、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开大额处方等做法。

4、完善公示制度,做到公开透明,再接再厉,全力做好新农合筹资工作。

符家川镇卫生院二o一二年十月八日

新农合工作总结 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总结篇四

西峡县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工 作 总 结

县合管办 2009年1月10日

2008年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专家组的技术指导和卫生、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一切从参合农民利益出发,认真完善落实各级新农合政策,加强内涵建设,简化服务流程,完成了宣传动员和筹资工作,培训了各级经办人员,做好了门诊、住院补助业务,对辖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实施了监督管理,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好评。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整体工作运行情况

2008年全县37.787万农民中有36.715万人参合,参合率97.16%,其中农民按照每户每人的10元标准缴纳资金367.15万元(含民政资助14.27万元)。县财政补贴440.58万元,市财政补贴293.72万元,省财政补贴735万元,中央财政补贴1433.77万元,实际筹资总额3270.22万元,已按规定全部进入财政专户。目前中央财政补贴2007年30万元、2008年34.83万元尚未到位。

按照《西峡县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和省市要求,全年全县已补助109160人次,2917.9万元,其中小额(即家庭帐户部分)补助 77309人次、275.16万元,大额(住院)补助29755人次、2618.28万元,门诊慢性病补助1281人次、17.94万元,正常分娩补助815人次、6.52万元,大额补助达到封顶线30000元的4人。

2008年小额可支配基金440.58万元,已支出275.16万元,支付率为62.45%,补助人次占参合人数的21.1%;大额可支配基金2829.64万元(未提取2008年风险金),已支出2642.74万元(含慢性病补助17.94万元),大病统筹基金支付率:即补助基金占大额可支配基金的93.4%,比去年全年支付率下降1.3%,住院补助患者占总参合人数的8.3%,比去年全年上升2%。基金总支付率为89.2%,与2007年同期持平,收益群众达30%。2008年新农合基金结余352.32万元,其中家庭帐户结余165.42万元,统筹结余186.9万元。

二、主要工作做法

1、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确保参合患者受益 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是新农合服务的主体,其服务的优劣、费用的控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运行、健康发展的最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做到:

①实行信息网络化管理,促进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实现新农合规范化管理,我县在年初制订新农合工作意见时,特别强调2008年各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开通医院管理系统,并做好与新农合管理系统的接口,目前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已经做好了医院管理系统与新农合管理系统的接口。一方面实现了信息传输的统一规范管理,另方面是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在线审核和实时监管,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②严格执行使用自费药品告知制度,控制自费数额,降低自费率,提高病人补助比例。每年对各定点机构药品自费情况,进行排队,对自费药品使用率较高的进行通报。2008年乡级平均自费药品使用率控制在5.5%以内,县级控制在15%以内。

③实行最高医药费用通报制。每月召开一次运行分析会,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人均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对医药费用高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通报,要求搞好自查,找出原因,立即整改。从而促进了医疗行为的规范和医药费用的控制。④实行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公示制。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利用板面或电子显示屏对医疗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进行公开公示,并利用计算机每天向住院患者出示费用清单,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⑤认真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要求县直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乡级定点医疗机构采取跟标的方法,在规定的加价范围内进行加价,严禁私进乱购、擅自提高药品价格。并积极探索单病种限价措施。

2、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①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基金安全。设立新农合基金专用帐户,所有资金全部进入基金专户储存、管理。费用支出由县合管办审核汇总,开具支付凭证,提交银行办理资金支付结算业务,财政全程监管,做到银行管钱不管帐,县合管办管帐不管钱,财政监督,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

②落实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本着基金管理与使用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基金管理、使用对帐制度,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每月补助情况微机打印并加盖公章发至各乡镇和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增加基金使用透明度。

③强化核查检查,杜绝弄虚作假。县合管办不定时对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进行检查;同时实行经办机构查房制度,对万元以上大额补助患者实行入户核实,形成了有力的监管态势,有效防止了冒名顶替等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④加大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警钟长鸣。转发了《河南省卫生厅关于修订〈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的通知》,并将修订后的“六条禁令”重新印制,发放至各定点医疗机构、各经办机构,张贴或悬挂在办公室醒目位臵,并认真贯彻执行。

3、采取便民措施,方便参合农民就诊补助。

①“一证通”使参合农民看病更方便。我县区域面积大,且属深山区,农民居住分散,加之目前进城务工,外出求学人员流动性大,为方便农民就诊,我县实施了“一证通”就诊制度。即:参合农民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都可凭“合作医疗证”在市内任意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近择医最大程度方便了参合农民,既使外出住院亦可凭合作医疗证等有关手续到户口所在地办理住院补助。

②“定点直补”(出院即补)使参合农民报销更快捷。为了让贴心的政策更贴心,我县在制定方案时明确强调了参合患者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当日直接补助的制度。即:参合农民结算住院费用 时,定点医疗机构按照补助范围和分级报销比例进行审核后,直接将补助款发放到参合农民手中。通过采取“定点直补”制度,既及时又快捷,农民群众都说“新农合政策看得见,摸得着,参加合作医疗就是方便、实惠”。

③公布服务电话,及时为参合农民答疑解惑。为了提高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率,我们除在县、乡、村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外,在合作医疗证上特意公布了县合作医疗办公室热线电话,为参合农民的查询提供了方便,同时不论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了专人接听电话,及时为参合农民答疑解惑,得到了参合农民的一致好评。④逐乡镇(街道办事处)免费进行重症慢性病巡诊和鉴定并现场办理重症慢性病登记卡。为了方便我县患重症慢性病参合农民的就诊和补助,县合管办组织重症慢性病鉴定专家用四周时间,逐乡镇(街道办事处)对重症慢性病患者进行巡诊和鉴定,并现场为符合标准的患者办理了重症慢性病就诊补助登记卡。由于重症慢性病患者多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者,此次组织专家下乡、上门服务的举措,既极大地方便了广大重症慢性病患者。

⑤想方设法使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就诊出院即可直接领取救助款。为了使农村五保、低保及退伍在乡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城乡 处于底保边缘老年、妇女、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救助对象,流浪乞讨人员等的医疗救助程序更便捷、更简化,方便救助对象领取救助款,县合管办积极主动、出谋划策,和县民政、财政等救助工作管理部门协调,并得到县相关领导批准,使救助对象在乡镇、县直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时,可在定点医疗机构合管办直接办理二次医疗救助手续,当日兑付,然后由县乡定点医疗机构每季度到县民政局办理回补手续,使医疗救助对象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便捷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医疗救助对象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方案设计及筹资情况

2008年人均(含各级财政补贴)筹资90元,家庭帐户年人均12元,大额统筹基金年人均74元,风险金年人均4元;乡级住院起付线60元,补助60%,县级住院起付线300元,补助45%,市级及以上住院起付线600元,补助40%;慢性病在家庭帐户用完后的门诊费用补助30%。

2009年人均(含各级财政补贴)筹资100元,实行家庭帐户+门诊统筹+住院统筹的模式,家庭帐户年人均20元,门诊统筹基金年人均6元,住院统筹基金年人均74元;乡级住院起付线100元,补 助60%,县级住院起付线300元,补助45%,市级及以上住院起付线600元,补助40%。

2009年实行门诊统筹补偿,参合农民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放疗、化疗、透析在县级医院就诊,在家庭帐户用完后按30%享受门诊统筹补偿。

县政府于2008年9月19日召开了由县四大家领导、管委会成员、监委会成员、各乡镇分管乡镇长、卫生院长、合管办主任、财政所长、民政所长及县直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等参加的全县新农合动员会,会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迅速行动,严格政策标准,认真宣传动员,全县有37.8348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85%。

四、存在问题及不足

1、县合管办人员编制少,但审核、监管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经常出现人力不足的现象;

2、乡镇合管办无人员编制,无专门工作经费,出现了管办不分、监管无力的现象。

五、今后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更加了解新农合政策。党的惠民政策要达到家喻户晓,需要一个宣传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 把新农合政策贯彻始终,一方面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多种形式宣传新农合政策,一方面各经办机构、各定点医疗机构,要通过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药费用,减化补助程序,最大程度的便民、利民、惠民,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达到宣传新农合政策的目的。

2、要改善办医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各定点医疗机构一定要树立只有通过优质廉价的服务而立足于医疗市场的理念,不要有通过实施新农合而让医院谋取利益的想法;各经办机构、各定点医疗机构是落实惠民政策的服务窗口,在实行医疗服务和补助业务时,一定要体现阳光操作,让参合患者放心、满意。

3、进一步做好各项补助业务

要严格按照上级合管办工作要求,执行各项补助措施。要不断总结前段工作的经验,探索和发现更好的补助程序、补助办法和管理办法,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4、进一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强化基金的管理,确保基金安全,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

新农合工作总结 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总结篇五

新农合工作总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党和政府出台的一项惠农政策,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目的是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老百姓得到真正实惠。自2013年我院作为县新农合作定点医疗机构工作启动以来,我院在县卫生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按照新农合政策和有关规定,扎实稳步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院作为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015年1月至3月住院 164 人,补偿 15万元左右,门诊3314 人,补偿 12万元左右。共计补偿27万元。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认真做好此项工作,确保扎实有效开展,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由一名副院长为副组长主管新农合工作,由职能科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服务窗口,抽调3名人员兼职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配备了办公用房和电脑,三、加强宣传,增大新农合的影响力。要将国家的这项惠民政策执行好,首要的环节就是宣传工作。我院宣传形式采取多元化,年初医院组织全院培训学习新农合的相关政策、新农合知识,并在量化检查时提问,职工学习热情高,顺利通过各级新合疗督导组的检查验收。各科室人员在工作中向住院患者认真讲解患病住院注意事项,出院报免比例如何计算,大力宣传新农合的有关政策规定。尽可能的方便参合患者就诊,使参合患者在我院处处感受到新农合的温暖。

四、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人负责,任何人不得挤占节流和挪用。新农合办公室人员认真学习新农合的补偿相关知识、法规和政策,熟练掌握工作流程,补助的方法、比例、和补助范围,做到“不刁难,不拖延”,对参合对象态度和蔼,文明礼貌,热情服务。

五、做到优质服务、及时兑付、出院即报。新农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积极、耐心、细致地向每一位农民宣传解释新农合政策及管理办法,认真解释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努力做到不让一位农民带着不满和疑惑离开,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窗口不但是受理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之所,更是宣传新农合政策的重要阵地。医院组织职能科室经常深入病房检查新农合住院情况。杜绝冒名顶替和挂床住院,补助时做合作医疗证、身份证和病人三对照。不定期深入病区与患者沟通,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向病人详细讲解新农合的有关知识和报销比例,使新农合病人及时掌握了解农合政策,同时及时与医生沟通交流,掌握新农合用药目录,指导医生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不重复检查,滥用抗生素,最大限度减少新农合病人负担,使病人从中得到实惠,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并要求医疗文献书写按照上级规定准确、及时,在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做到医嘱与病程记录和一日清单全部相符。

六、加强信息公示制度透明,农合办每月及时将参合住院病人的姓名、地址、住院费用、补偿实例,兑现补助费用等情况在专用公示栏公示,使参合农民及时了解情况,掌握这项惠民政策,增加透明度,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取信于人民群众。让农民切身体会到新农合政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用事实讲述新农合的实施有效缓解了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从而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新农合政策的优越性,积极、主动的参加并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严格执行新农合的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新农合任务,下一步工作要点:

我院是全镇新农合定点医院的唯一民营医疗机构,新农合窗口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我院全体工作人员始终把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作为行为准则,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政策,严格把关,当场兑现医疗补偿费用。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深化宣传,优化补偿报销工作程序,保证新农合工作健康、稳步推进。

最后,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深化,民营医疗机构蓬勃兴起,对公利医院来说,民营医院起到了很大补充作用。现今人民对新农合的实惠越来越了解和信任,“小病不看、大病不医”的现象大有改善。可目前,我院使用的用房是租用,导致规模和布局不合理,使用不便,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及给失业、无业人员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因此我院急需建立一所合理布局、医疗设施配套更完整的医院。我院恳请各位领导、各部门在可以支持的情况下,帮助我院协商解决土地问题。已更好地将党和政府给予惠民政策做得更好。

总之,我院新农合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上级领导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了解掌握新农合政策,加强学习和监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和就医环境,做到热情服务,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民心,相信有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广大参合农民的信任和理解,我们一定能把党的利民、惠民、便民这一实事、好事办好,使我院新农合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盐津晟天医院

2015-4-1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901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