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德阳市政府办公室篇一
坚持“商贵恒,民为大”发展理念的恒大投资公司,自2004年进入德阳开始,开启了现代专业市场建设新篇章,践行了“不仅仅是开发市场,更要做强做旺市场”的承诺,彰显了一个责任地产企业对社会负责、对城市负责、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负责的价值理念。
站在政府加快打造城西大型专业市场群的新起点,基于恒大对德阳城市功能完善以及城西片区价值提升的巨大贡献,展望未来,恒大有了更开阔的思路、更恢弘的手法,身兼国盛基业集团董事长和恒大投资董事长的刘国能近日接受记者专访,畅谈了他的大城理想。
大城机遇 财富城西
记者:“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既是对发展机遇的把握,又是对未来机遇的创造。恒大投资、国盛基业在成功开发数个专业市场之后,作为成功的商业地产开发者,怎样看待企业在“一三五八”发展战略下的新机遇?
刘国能(以下简称刘):今年5月,我市提出了“一城、三区、五基地、八突破”的发展战略,这是德阳推进“十二五”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和行动指南。随着成渝经济区的建设与成德绵经济带的不断发展,为德阳打造中心城市,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大城建设,就是要把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扩大,还要把给城市配套的市场、商场、酒店等产品跟上,要形成宜业、宜居、宜商之城,就要项目支撑,因此,德阳将因为大城建设而成为机遇之城。
记者:对于恒大系列市场所处的城西区域,您有何期待?
刘:一段时间以来,德阳的房地产开发格局就是临旌湖、沿湖两岸展开,向南、向北“摊饼子”越来越大,城东和城西却因为高速公路、宝成铁路阻隔而发展滞后。
近年来,随着天元片区加快发展,随着恒大建材城、恒大五金机电汽配城的陆续开业,城西已逐步迈过了铁路线所带来的心理阻隔,特别是长江路延长线、一环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后,城西正在发生巨变。
大城需要大商业,大商业带动大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贸流通业承担着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交换功能,同时还带动交通运输、邮政通信、金融保险、广告传媒、文教卫生、餐饮休闲、房地产、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商贸流通的繁荣决定一个城市的活力。德阳把“打造四川现代服务业基地”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将极大地推动德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城西,正在升级为“财富城西”将迎来新的
德阳市政府办公室篇二
德阳政府工作报告
德阳市是成渝经济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成都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德阳政府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德阳政府工作报告篇 1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20xx 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和 xx 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全市“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出台稳增长措施 31 条,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15.6 亿元,增长 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3.5亿元、增长 3.8%。
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8%、增速提升 6 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99 户、总数达 27 户。广汉、什邡、绵竹、中江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服务业有新提升,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8%。农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 188.4 万吨、增加 3760 吨,预计肉类总产量 38.8 万吨,新增农民合作组织 187 个。
投资拉动明显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94.9 亿元、增长 10.8%,142 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完成工业投资 441.4 亿元、增长 9%,天成不锈钢、信义玻璃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服务业投资 438.1 亿元,增长14.4%。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69.05 亿元,比年初增加 44.7 亿元。成功引进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与德阳银行开展战略合作。金融机
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929.3 亿元,比年初增长 7.2%;各项贷款余额 1106.1 亿元,比年初增长 10.6%。
消费市场保持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29 亿元,增长 13.1%。参加“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休闲、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升温。举办“迎春购物月”、“美食文化节”等节假日促销活动,带动消费15.3 亿元。旅游业快速发展,新增国家级 4a 级景区 1 个,举办全市第四届旅发大会,实现旅游总收入 0.6 亿元、增长 30.2%。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狠抓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环保攻坚,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迈出积极步伐。
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三次产业比重为 13.4:60.2:26.4,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 0.1 和 0.4 个百分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有序推进,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36 户。机械、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加大,完成技改投资 329.3亿元,增长 17.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向好,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页岩气和节能环保产业跻身全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东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项目”与“明日宇航机匣中心和数控中心项目”被列入省 56 个重大产业项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加快,4 个项目被纳入省 50 个服务业重大项目。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 592.47 亿元、增长 17.68%。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新增 28 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 890 亿元、增长 20.8%、总量居全省第三。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5 户,获省科技进步奖 17 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5 件、四川名牌产品 21 个。政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与中科院成都分院共建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科技金融进一步融合,8 家科技型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增专利实施项目 331 项,实施国、省科技计划项目 109 项,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 98.8%。“双百工程”成效明显,前两批双百人才研发项目达 38 个。广汉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 47.27%,提高 1.41 个百分点,新增
建成区面积 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新增 2.38平方公里。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成南铁路、成德大道、绵茂公路、中金快速通道等项目加快推进,旌江快速干线和广青公路三期完工通车,建成通乡通村公路 254 公里。华强沟和凯江湖水库开工,64 个重点水利项目完成投资.83 亿元。中心城市和城市新区建设加快,79 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 28.9 亿元,东一环路即将全线贯通。10 个“百镇建设试点镇”完成投资 6.4 亿元,开工“美丽乡村”示范村庄 47 个、竣工 15 个。实施户籍等“五项改革”,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生态环保不断进步。成功申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通过专家评审。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提前完成“xx”目标,预计单位gdp 能耗下降 2.5%,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可全面完成。大力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大气污染应急攻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狠抓沱江流域水污染整治,完成重点治理项目 26 个。绿化造林稳步推进,森林覆盖率提高 0.5 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6平方公里,新增耕地 1.15 万亩。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精心设计改革方案,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整体联动,有效推进改革开放各项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扎实开局。出台 13 个专项改革实施方案,公立医院、职业教育等 6 项改革被列为国家试点。简政放权力度加大,调整和取消 222 项行政审批项目,停收和免收 22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机构改革,完成市卫计委、市工商局等机构调整和职能整合。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全覆盖,“营改增”试点顺利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新登记公司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 58.6%、118.2%。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推行工程招投标、政府集中采购电子化交易。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完成 90%工作量,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罗江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
开放水平日益提高。招商引资到位内资 680.1 亿元、增长 0.7%,到位外资 2.1 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 38.8 亿美元、增长 14.5%,其中出口 31 亿美元、增长 31.8%、保持全省第二位;对外投资 1730 万美元。开放载体逐步完善,综合保税区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投资指导目录,推出了全省首个小微企业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政府统保平台,德阳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成德同城化步伐加快,编制完成《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规划》,成德绵乐城际铁路通车,德阳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渤海银行实现成德同城化结算。成德工业园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25 户。广汉与青白江、新都打造边界合作实验区,什邡、绵竹与彭州等地环龙门山旅游合作不断深化。对口支援若尔盖县、阿坝县工作深入推进,42 个援建项目完工 18 个,德阿产业园落户绵竹。对口支援芦山县灾后重建扎实推进,援建的芦山产业集中区标准厂房投入使用。
四、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998 元,增长 9.3%;农民人均纯收入 160 元,增长 11.5%。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 70.05 亿元、比计划增加4.54 亿元,新增 17 件民生实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3.6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6%。20xx 级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95%。资助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6961 人和 5053 人。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开工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用房 863平方米。城乡医疗救助 24.88 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 8566.74 万元。县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 19789 套、竣工 9528 套,为农民工配租公共租赁住房 1354 套。扶持 5.02 万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 10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完成 1859 户农村危房改造。
社保水平稳步提升。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3.06 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142.2 万人,办理城乡居保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4500 人。医保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7.72 万人,初步实现参保人员省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基本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 390 元/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赔付比例达71.7%。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改造)养老床位 3750 张。提高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新(改)建幼儿园 6 所。绵竹、广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四川职业护理学院一期完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升格为本科学院,天一学院和指南针职业技术学校首批入驻师生 1 万人。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全域推进,取消药品加成累计为群众让利 8300 多万元。广汉、罗江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建成 331 个省级“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举办德阳灯会、端午龙舟赛等民俗文化活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新建全民健身苑 15 个、农民健身工程 113 个,在“省十二运会”上取得佳绩。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1.48‰,单独两孩办证 5289 例。
社会治理迈出新步伐。“平安中国示范区”创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不断完善,刑事案件下降 8.9%。“法治德阳”扎实推进,“法律七进”及村规民约“中江经验”在全省推广。完成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全面推行村民议事会议制度。在全国首创“邻里乡亲互助会”,政府救济与民间互助得到有机结合。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领域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加强群众和信访工作,“345”为民服务平台投入运行。道路、生产、食品、药品等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建成 19 个省级安全社区。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继续加强。
五、强化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聚焦“四风”问题,强化正风肃纪,开展“9+2”专项整治,狠抓问题整改落实,政府机关作风持续好转,服务效率明显提升,一批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严控“三公”经费,全市同比减少 4663 万元、较预算下降 18.5%。加强文山会海治理,市政府文件和全市性会议分别减少 14.7%、7.8%。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09 件、政协提案 210 件。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府常务会学法,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调整充实市政府法律顾问团,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4 个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我市行政复议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
政务服务得到提升。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清理审批前置条件 54 个,横
向并联审批和纵向联动审批机制进一步完善。建成“一目录、一厅、两平台”,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开通运行,清理并晾晒“权力清单”6403 项。全程代办投资项目 375 个,立项投资额 1539 亿元;建立投资项目统一收费、规范减免机制,办理减免金额 07 万元。搭建公开规范的涉审中介平台,试点地区的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费下浮 50%、服务效率提升 70%。
统计调查、档案、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残疾人、人防、保密、地方志、气象、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稳增长”中增添了新动力,在“调结构”中迈出了新步伐,在“促改革”中实现了新突破,在“惠民生”中取得了新业绩。成绩来之不易,归功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全市人民,向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德阳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转型升级任务还很艰巨;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层次需要提升,农业发展方式亟需转变;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项目支撑作用还需增强;中心城市聚集辐射力不足,区域经济竞争力有待提升;财政持续增收困难,收支平衡压力突出;社会稳定压力依然较重,社会治理仍需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发展环境还需优化。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加倍努力,积极解决。
20xx 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xx”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风险和矛盾化解艰难。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德阳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发展潜力大,发展基础好,发展动力足。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以改革开放的新思路、转型升级的新举措,抢抓新常态发展中的新机遇,赢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 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三大
发展战略”和“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突出产业带动、内需拉动、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加强民生保障,强化风险防控,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50 亿元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5.67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节能减排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
一、坚持稳中求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增量优质、存量优化,大力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在更高层次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狠抓工业提质增效。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引导机械行业向研发设计、智能制造、营销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引导化工行业向精细化工、特种化工、清洁生产方向发展;引导食品产业紧盯市场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三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大力推进电科特飞、东汽燃机、明日宇航、什邡烟厂技改等 20 个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园区调位升级,加快德阳广汉国家高新区创建,支持中江创建省级高新区,抓好通航产业园、石墨烯产业园、石油天然气装备产业园建设。促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业云制造”基地、“工业云服务”平台和“云计算中心”建设。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一企一策”帮助困难企业。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研究出台更具突破性的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比重提高、业态提升。扎实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突出抓好“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支持大型制造企业剥离和外包物流业务,发展壮大物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当当网西南电子商务产业园、普洛斯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城市商圈、特色商业街,抓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大型会展专业公司,促进会展经济发展。引导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升旅游设施,打造文化游、乡村游、古镇游、赏花品果游,彰显旅游特色。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开展整县整乡粮油高产创建,继续抓好现代农业、林业和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和粮经复合种植基地建设工程。调优农业结构,培育壮大粮油、蔬菜、生猪等主导产业基地,巩固发展小家禽、水果、干果、中药材等区域性特色产业,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推进农业多功能开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坚持改革创新,催生发展新动力新活力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全面落实深化改革“规定动作”,大胆探索德阳改革“自选动作”,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认真落实已出台的改革措施,抓紧制定具体改革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坚持宽进严管,逐步推行先照后证。深化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改革,推进市属国有停产企业“人资分离”改革,大力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生活区移交属地社区管理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四项清单”,加大行政审批权限精简下放力度。推动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完善市、区分税制财政体制,合理控制政府性债务,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完成公务用车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流转)服务体系;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探索和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
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改革,增强产业内生增长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新增 10 家高新技术企业、20 家创新型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套资金链,组织实施 80项创新驱动发展专项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与川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开展项目对接,抓好中科育成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德阳市科技馆建设。推动科技金融结合,开展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债券融资。深入推进“双百工程”,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继续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抓好“国家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区”工作。
深入推进开放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创新。把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机遇,加快德阳综合保税区筹建,提升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服务能力,加强与沿海沿江沿边城市通关协作,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深度融入成都经济区,大力推进成德同城化,加快成德工业园、德阿产业园建设,支持罗江与绵阳开展产业合作。突出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招商,积极参加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确保到位内资 650 亿元,利用外资 2.1 亿美元。服务企业“走出去”,提升发展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扩大机电产品、钛白粉等优势产品出口,完成进出口总额 36 亿美元左右。抓好对口援建芦山县、阿坝县和若尔盖县工作,加强与北京、江苏援建省市的联系,深化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合作。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加强分类指导,支持各县(市、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充分释放县域经济活力。坚持统筹协调,加大全市在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扶贫攻坚等方面的协调力度。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严格落实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政策措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激发民资民智民力的活力和创造力。积极帮助民营企业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三、强化投资促进,不断释放投资消费潜力
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共同发力。
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169 个省市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265.5 亿元。抓好绵茂公路建设,配合做好成南铁路建设,实现成德大道、中金快速通道通车,开工成都经济区外环线高速公路东段、加速北段招标,开展德中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华强沟、凯江湖、八角等水库建设,开工石泉水库,做好三渔、丰家桥、姜家桥等水库前期工作。狠抓项目开工竣工,形成更大的投资额和实物工作量。
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主动对接国家政策支持和投资结构调整方向,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省“盘子”。发挥政府资金引领作用,用好基本建设资金和投融资平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公用事业、民生保障、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到乡镇增设服务网点。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德阳银行改革发展。大力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探索保险资金支持重大项目融资方式。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着力激发消费潜力。借成德绵乐城际铁路投运之机,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休闲旅游等产业,吸引外来消费。积极参与“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三大活动,拓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信息消费、健康养老、旅游文化、汽车消费等拉动力强的消费热点。创新发展网络购物、信贷消费、租赁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搭建各类促销平台,办好“德阳造”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会等活动,繁荣节假日市场。
四、注重统筹推进,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结构调整,要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力争城镇化率提高 1.6 个百分点。
提升中心城区品质。打造中心突出、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的区域中心大城市,增强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科学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完善新区规划体系,强化产城互动,加速产业、人口聚集,重点抓好漓江路大桥、长江西路延长线、漓江路和沱江路下穿宝成线一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力度,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加强立体交通和地下管网体系建设,发展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城际公交。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巩固创国卫成果,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增加“邮票绿地”和“袖珍广场”,将旌东新区起步区建设成为国家标准的绿色生态城区。
推动城镇群协调发展。加快全市域一体化进程,推进“1+5+x”城镇群建设,构建“三环五廊”市域空间结构,搞好湿地资源保护、绿道网建设。加快县域城市发展,完善县域快速通道和城际间一体化交通联系,联动抓好产业园区和县域城市新区建设,提高县域城市综合承载力。抓好重点镇和特色镇建设,结合资源禀赋明确发展定位,强化产业支撑,探索整镇推进新型城镇化,抓好“百镇建设试点镇”工作。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坚持规划先行,集中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新(改)建幸福美丽新村 50 个、新村聚居点 160 个。坚持产村相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产业。加大新村建设投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完善新村建设资金分担机制,抓好农村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升级、沼气建设等工程,改造农村危房 08 户,帮助4.5 万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解决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三留守”等问题。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到城镇落户。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继续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完善并落实好农民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政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加强农民就业增收技能培训。
五、突出生态文明,打造宜居生态绿色家园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和民生之需。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总量控制、责任追究制度,提升环境质量。
强化节能减排。抓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工作,推动典型示范项目实施。将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鼓励工业项目采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工艺,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20 余户。切实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有偿使用,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全面开展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高效利用资源。建立项目用地退出机制,严格执行用地投资强度标准,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突出循环经济导向,抓好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提高磷石膏、秸秆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探索综合利用产业化路径。建成天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加强垃圾源头治理和控制,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加强生态环保。狠抓大气污染整治,抓好工业污染脱硫脱硝、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燃煤锅炉淘汰、油气回收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加强秸秆禁烧联防联控。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重点抓好沱江流域德阳段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继续实施全流域河道禁养,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城市创建等成果,抓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搞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
六、强化民生改善,切实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
突出富民、惠民、利民导向,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和新增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群众。
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推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众和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增就业 3.2万人。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加快城乡医保整合,开展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工作,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待遇、系统结算“三统一”。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合理增长机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工资集体协商力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继续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 29209 套,其中棚户区改造 27757 套。抓好社会救助、防灾减灾、社会福利、公益慈善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旌阳、什邡、中江、罗江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新(改)建小学 38 所。构建产教融合的现代职教体系,全力推进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西南财大天府学院建设。强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取消药品加成工作,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城市医疗机构与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合作,试行医师多点执业。搞好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确保旌阳、中江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强化艾滋病教育、预防和控制。稳妥推进生育新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创建和全民阅读活动,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户外休闲运动基地,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实现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完善村(社区)民情恳谈、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制度。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简化社会组织登记手续,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扩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建立食品源产地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抓好 15 个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
七、着力转变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把严格依法办事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推进综合执法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
提高行政效能。强化政府执行职责,健全行政责任体系,改进考核评价办法,优化绩效管理体系,着力提升执行力。深化“为民服务阳光行动”,发挥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作用,促进权力依法、公开、便民、高效运行。健全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一窗进出”运行机制;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完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功能。健全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机制。规范中介服务平台,建立信用评价和清退机制。
强化勤政廉政。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深入贯彻省委“两个意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监督。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省、市各项禁令,坚持勤俭办事,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
各位代表,新常态意味着新考验,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求进,拼搏实干,为实现全市“两个跨越、两个率先”的目标而努力奋斗!3 推荐阅读:2020 年定州政府工作报告 2091 年政府工作报告宁夏政府工作报告鄂托克旗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 2095 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05-06
德阳政府工作报告篇 2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20xx 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严峻挑战和“7·9”特大暴雨洪灾的严重影响,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全面实施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全市“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深化“四个年”活动,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市呈现经济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出台工业、投资、消费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95.9 亿元,增长 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0.5 亿元,同口径增长 14.7%。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05.6亿元,增长 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190 户,净增 113 户。大力实施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支柱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770 亿元,增长 15%,我市获得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授牌。新增 2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度达 75%。服务业发展加快。实现增加值 362.9亿元,增长 9.9%,我市被列为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 188 万吨,同口径增产 1.8 万吨;肉类总产量 37.3 万吨,同口径增长 3%。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15 个,面积超过 29 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组织 206 个。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07.4 亿元,增长 10.5%,137 个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产业投资持续增加,完成工业投资 404.9 亿元,增长 24.1%,天成不锈钢、博力迅电池等 117 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服务业投资 383.1 亿元,凯旋国际上美广场等项目建成开业。制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支持民间资本扩大投资领域,民间投资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 70.9%。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800 亿元,比年初增加 110.8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999.7 亿元,比年初增加 137.6 亿元。银政企合作不断深化,14家省级银行与我市企业签署了 3290 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交通建设投资有
限公司。成立全市首家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
消费拉动明显增强。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组织开展端午龙舟美食节、国际文化美食节等促销活动,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67.7 亿元,增长 14.6%。居民消费不断升级,餐饮业转型步伐加快,文化休闲、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逐步升温。旅游消费快速增长,新增国家 3a 级景区 1 处,成功举办全市第三届旅发大会和第二届全球网络旅游营运商大会,实现旅游总收入 92.4 亿元,增长 35%。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3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3 户,建成省级质检中心 1 个,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新增专利实施项目 256 项,我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与中科院成都分院签署院市科技合作协议。“双百”工程扎实推进,引进培育力度不断加大。品牌战略取得新进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1 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 个、四川省著名商标 8 件、四川省名牌产品 24 个。
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功能,全市城镇化率达 45.9%,提高 1.1 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国道 108 线示范工程、旌江干线完工通车,中金快速通道中江段主体工程完工,天星干线、绵茂公路一期工程加快建设,配合做好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成都二绕等工程建设。完成通乡公路 72.1 公里、通村公路 90.1 公里。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完成重点水利项目投资 9.8 亿元,八角水库完成施工招标,华强沟水库前期工作有力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9 万亩,新增有效灌面 9.9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平方公里。投运国内首座 110 千伏移动变电站。
城乡建设力度加大。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评估报告、新区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城市慢行交通等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实施54 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 34.14 亿元,站前广场、旌南大厦等 25 个项目竣工,南北汽车站投入运营,东一环路加快建设。创新新区开发建设体制机制,旌东新区起步区、亭江新区中央创新区建设全面启动,37 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县域城镇建设步伐加快,5 个镇被纳入全省百镇试点行动。新农村建设扎
实推进,新建 182 个新村聚居点和 19 个新农村综合体,建成一批“幸福美丽新村”示范点,广汉兴隆镇被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强化节能减排,狠抓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清洁生产和淘汰落后产能,关停 7 户小煤矿,预计万元 gdp 能耗下降 4%,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修复扎实推进,新增森林面积 2.67 万亩,完成营造林 6.7 万亩。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广汉、旌阳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罗江成功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发展活力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编制完成统筹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一体化的梯次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各项配套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城镇落户限制条件全面放开。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面实现预算单位和资金支付全覆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组建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市属国企改革稳妥推进。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创新投资促进服务方式,积极参与“民企入川”、“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四川行”、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和第十四届西博会等投资促进活动,成功引进工业云制造基地、九为蓝谷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到位内资 638.3 亿元、增长 23.6%,到位外资 2.03 亿美元、增长 4.9%。
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完成进出口总额 33.9 亿美元、增长 9.7%,其中出口 23.5 亿美元、增长 29%。口岸建设取得突破,海关、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即将开关开检。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我市与韩国江陵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对台工作不断加强。
区域合作开启新篇。签订成德同城化框架协议,建立两地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全面启动规划、交通、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与成都、绵阳合作完成《成德绵区域合作总体规划》,在中江与成都共建成德工业园。对口支援若尔盖县、阿坝县工作深入推进,已开工 40 个援建项目,完工 14 个。推动在绵竹与阿坝州共建
德阿产业园。对口支援芦山县灾后重建工作扎实开展。
四、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701 元,增长 10.4%;农民人均纯收入 10094 元,增长.7%。
“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各级财政投入民生工程资金 48.9 亿元,增长11.4%。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 3.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藏区“9+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100%。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城乡全覆盖,资助高中、中职学校家庭困难学生 2.62 万人,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 2.89万人,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 8532 人。设立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 6.03 万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 6210 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3360 户。搬迁安置 400 户农户地质灾害防灾避险。解决 9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5.64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 3.18 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6.86 万人,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 340 元。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上调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
公共文化覆盖城乡。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建成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 24 个。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和电影放映工程有序推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确定“古蜀之源、重装之都”为德阳城市主标识。群众文化活动遍布城乡,举办德阳灯会、广汉保保节、绵竹年画节等民俗文化品牌活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第四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德阳赛段比赛成功举行,新建全民健身苑 16 个、全民健身路 10 条。
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建幼儿园 46 所,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2.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绵竹和广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验收,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262 所。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建成 2 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3 所中职学校成为国家示范建设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广汉科技园建成省级大学科技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
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绵竹、什邡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持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 2.15‰。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虚拟社会管理取得明显成效,群众安全感稳步提高。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 220 个城乡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加强群众和信访工作,及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危化品等重点行业治理,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强化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积极参与“4·20”芦山地震抢险救援,成功抗击“7·9”洪灾。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继续加强。
统计调查、档案、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人防、保密、地方志、气象、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政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和市政协的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87 件,政协委员提案 234 件。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创建工作和“行政执法规范年”活动,建成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工作有序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 164 项行政审批项目。创新服务方式,推行“一窗式”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和企业零成本注册等新举措,开通“345”为民服务热线,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狠刹公款消费等不正之风,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得到加强。深化“作风转变年”工作,深入开展“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活动,加大效能投诉处理力度,行政作风进一步改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全市人民,向驻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德阳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和自身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
未实现预期目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服务业比重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不强;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较重;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样,社会稳定压力依然较重;个别部门和少数公职人员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政府公共服务和依法治理能力还需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0xx 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党的 xx 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完成“xx”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更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抢抓发展机遇,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力度推动德阳改革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xx 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用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深入实施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全市“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深化“四个年”活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统筹“五位一体”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新格局,为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8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 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城镇居...
德阳市政府办公室篇三
德阳市情
德阳年建市。今辖、、、、、,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居全省第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德阳市位于,东跨入。德阳距省会成都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分钟车程,、、、4条高速公路、国道贯穿境内,六个县均有高等级公路联接,乡乡通公路,市区到各县形成了。德阳市属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天,年降水量毫米,年日照时数小时。
德阳是四川重要的城市,工业主要指标位居四川省第;是中国基地,拥有公司、公司、公司、公司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是全国重要的基地和生产基地,四川、、、等为代表的化工企业荣列四川百强;食品工业历史悠久,、、等骨干企业创造出的50多种全国、部、省优质产品成为知名品牌。
德阳生产条件好,地处灌区,是国家级、基地市、省级优质基地市和省级基地。全市建成了、、、、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形成了、、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和龙头企业。
德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长江文明之源”—,有西部第、全国第的德阳,有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此外,、、、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也极具开发价值。德阳是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7年,德阳被评为。
德阳经济发展较好,水平较高,是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区域综合竞争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均位居四川省第位。、、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进步先进县;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模式示范工作已在全市开展。
一、简介:德阳,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地级市。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现辖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和罗江县6个县(市,区)。距省会成都47公里,幅员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380万。是成都经济圈和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阳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第三位。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幅创近13年来新高。财政总收入70.7亿元,较上年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3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6元,较上年增加321元。所辖什邡市,绵竹市,广汉市,旌阳区是四川省综合经济“十强县”,中江县是全国“农业百强县”,罗江县正在建成四川丘陵富县。“德阳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力争两年有新突破,四年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两年有新突破。到2008年,力争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四年上新台阶。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突入突破5600元。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县域经济做强做大,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二、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以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为代表的德阳装备制造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具备了相当规模的产业体系,集中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制造人才。2001年底,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把德阳建成“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的决策。几年来,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阳市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力振兴装备制造的机遇,按照“基地+链条”的思想。加快建设“装备产业园区”,狠抓装备行业的技术投入,新产品研发,产业配套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积极构建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推动形成重大冶金设备,重大动力设备,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等九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着力提高德阳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集成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装备制造企业集群正在形成。2006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0.1亿元,比2002年增长3.5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全市规模以上装备企业190多户,带动了300多户中小配套企业发展。其中东电、二重、东汽“三大厂”全年销售收入分别超过3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超过20亿元,从业人员达5.9万人,为德阳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60余家,专家2.5万人,院士28人。
三、新兴工业城市:德阳主要工业指标居全省第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获全省工业目标考核一等奖。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比2002年增长1.8倍。机械、化工、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重装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企业687户,其中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79户,上10亿元的企业达10户,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省级技术中心12个,拥有中国名牌3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驰名商标3个,四川名牌57个,著名商标44个。到2011年,德阳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百亿企业达到4个,百亿工业园区达到3个,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食品工业:主要以什邡烟厂,剑南春,华润蓝剑等骨干企业为代表,先后开发了“国宝”,“天下秀”系列名牌卷烟,“东方红”,“剑南春”等系列名优曲酒,“蓝剑”系列精品啤酒,“冰川时代”矿泉水,“唯怡”、天然植物饮料。通过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德阳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以成为德阳地方财力的主要支柱。
五、化工工业:主要依托磷矿和天然气资源比较富集的优势, 以金路集团,宏达集团,龙蟒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代表, 在着力解决污染治理,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 上,大力发展磷化工厂业,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生物化工。钛白粉,电解锌,活性磷酸钙, 植物脱落酸等新产品的成功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化学工业的产业升级。
六、医药建材:借助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注入现代生产技术,扩大中药生产。丹参,白芍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大康、蜀中制药等一批医药企业成为德阳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华拓科技,四川川纤,振云塑胶,森普管材等一批骨干企业是省政府确定的新型材料生产基地,在纳米材料,功能材料,超硬材料,高分子材料方面有较强开发生产能力。
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城市:坚持走城乡统筹,以工带农的良性发展之路,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加快扶力度,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农村呈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取消了农业税,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政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66户,农村专合组织达830个,带动农户面52%,劳务转移输出9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2亿元。4500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八、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德阳是四川省城乡差别较小,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建市以来坚持“市带县”,不搞“市刮县”,“放权于县,藏富于民,放水养鱼”的指导思想,坚持民营为主,工业强县,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统筹城乡,以工带农的发展战略,六县(市,区)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广汉市,邡市,绵竹市一直为四川省“十强县”,2005年,旌阳区重返四川省“十强县”行列。全市六县(市,区)全部为四川省“小康县”, 28个乡镇进入全省200强乡镇,全市2/3的乡(镇)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市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
九、旌阳区:德阳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城市经济特征显著。依托地理优势。重装基地和天然气资源优势,发展重装配套产业,建设城郊型经济,做强电线电缆和天然气化工产业,已形成蔬菜生产基地,粮油蚕桑生产基地,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三个经济版块,是国家级优质农产品基地,拥有全国第九大天然气田——天新场气田。
十、广汉市: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率先撤消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恢复乡人民政府。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1993年被国家体改委等部委确定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广汉经济的半壁河山。近年来,乡镇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形成了面向成都大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围绕三星堆发展商贸旅游业的经济格具。
十一、什邡市:四川省名牌产品最多的县级市,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突破亿元大关,连续多年位居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第二位。通过实施工业市战略,形成了食品,饮料,化工,轻纺,建材,冶金,医药,旅游等支柱产业。
十二、绵竹市:多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之列,工业形成了以剑南春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业,以龙蟒为代表的磷化工业以及机械,电子,轻纺,建材,医药等支柱产业。农业实施以沿山开发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外贸出口连创新高,位居全省县级单位出口前列。民营经济在全市市场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攀升。
十三、中江县:中江县是全国农业大县之一,人口达40万。近年来主要绕丘陵农业大县发展优质粮,猪,蚕桑,药材等特色农业,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农村工业,围绕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中江农民工”已逐渐成为著名劳务品牌。
十四、罗江县: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域,城市建设形成规模,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形成以金花犁为住的水果,蔬菜,种子,食用菌。优质稻,水产养殖等多个名优产品。
十五、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城市德阳自唐朝置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汉摩崖石刻,唐时宫廷贡品“剑南烧春”,三国庞统祠,“中国德孝文化”,清朝才子李调元故里。德阳名人汇集,有孝子安安,名臣秦宓,农学家张师古,文学家李调元,六君子之一杨锐和特级英雄黄继光。现代人文景观石刻艺术墙堪称当代石刻之最。绵竹年画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尤其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和“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展之一”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星堆遗址,被列为20世纪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长江中上地区长江文明的典型代表。
十六、中国西部适宜人居的城市德阳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同上海、南京同处,相同的纬度。繁茂的农作物和四季长青的山野,构成了德阳优美的自然风光。境内蕴藏着大量优质矿泉水。汉代起就被称为:“天府之脉神仙境”。石亭江,绵远河,凯江等横穿德阳全境,六县(市,区)均属都江堰灌区,供水充足。中江县的粮食,猪,牛羊肉类总产量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桑茧产量跃居全省前茅。中江柚子、金花犁、葡萄,广柑等是著名品种。绵竹市的西北山区生长着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三百余种珍稀动植物。什邡市是全国著名的粮油,烟,猪生产基地,山区拥有磷,煤,石灰石等多种矿藏。广汉市是省内知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花卉生产基地。旌阳区境内藏有超过3000亿立方米的优质浅层天然气,控制储存量名列全国之首。罗江县土地肥沃,物产富蔗。
十七、投资兴业环境优良的城市:国际机场,只需要40分钟车程。市区到各县(市,区)均半小时以内车程。全市拥有程控电话容量40万门,可视电话,数据通信,分组交换,互联网等业务发展迅速。移动通信工具人均拥有量位居西部城市第一。变电容量320万千伏安,已形成已220千伏为骨干的供电网络,供电网络覆盖全市城乡,能提供充足的电能。政府建有一流的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咨询、项目评估、技术转让、律师公证、会计审计、销售服务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能为各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规范完备的法制环境,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诚信高效的服务环境,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优美科学的生态环境,现代理念的物流环境,使德阳成为投资者的乐土,创业者的乐园。德阳先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与美国、日本、西班牙、芬兰等国家和国内22个城市结为好友城市,建有中国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园区,高科技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外华人创业园区等,通用电气公司,西门子公司,阿尔斯通公司,日立公司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先后与德阳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关系,世“500强”法国圣戈班在德阳正式投产,麦当劳正式营业,沃尔玛顺利入驻,上海恒达国际,台湾通达电子,厦门龙腾实业等一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8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