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8:12:10
最新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优质11篇)
时间:2023-11-11 18:12:10     小编:BW笔侠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一

0xx年东方巴黎就业指导中心在院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拓展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学院品牌、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为工作重心,“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就业办在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特别对今年的全国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为顺利完成全年就业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成绩与不足

(一)基本情况汇报

20xx年全年共计安排学生就业人,占毕业人数的53.1%,按所在企业生产类型;外贸企业推荐人数21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7.6%,内销企业推荐人数18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56.2%,自主品牌企业人数48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29.9%,其他企业人数9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6.2%;从事就业岗位来看;推荐制版岗位11人,服装平面设计岗位84人,服装样衣岗位21人,qc跟单岗位23人,ie管理岗位37人,一线车工岗位132人,销售岗位95人。

(二)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就业市场

今年全国高校有611万大学毕业生,相对我院的毕业生来讲,优势比较弱,为了更好将毕业生推荐出去,就业办利用新华、各行业网站、报纸、期刊、参与各类招聘会广泛收集信息,另外与合作单位、班主任、已就业学生、兄弟院校的沟通、介绍,深挖就业市场内部资源,采集大量的岗位信息,积极联系企业、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拓宽就业市场;先后与50余家招聘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今年我们借助教育集团公司的就业网平台,帮助学生熟悉网上就业流程、制作简历,上传简历,推荐优秀学员,手把手的教学生网上求职,帮助学生完成网上求职,自主就业率达31.6%;切实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

目前我院与智联招聘网、新华人才频道、新华就业网开展合作,20xx年毕业生首先将实施网络就业,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集中优势 全面报道就业情况

就业办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全校现有对外宣传栏8个,就业办长期使用其中的5个专栏,全年更换就业新闻7次,调研报告4次、专场招聘会报道11次、同时对就业回访、招聘信息等。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二

20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现将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20xx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构成

20xx年,学院共有毕业生506人。其中水利工程173人,土木工程171人,农业水利工程44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9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43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2人,农业水土工程硕士16人,农业工程硕士8人。截止20xx年8月25日,学院共组织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972%。现已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109人,占就业人数21、54%;考取研究生14人,占就业人数2、77%;到国有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和其他企业就业317人,占就业人数62、65%;西部志愿者2人;应征入伍1人;出国留学2人;自主创业2人;省外企业就业6人。以上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省内各企事业单位。

二、20xx年就业形势影响分析

1、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过去,省内各水利土建类企业招聘对象基本为省内二本或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学院各届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合适岗位。但20xx年,省内中大型对口企业,更看中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像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将7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一本院校,3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省外的二本院校。大中型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2、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变化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省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变化,使用人单位第一时间在省外院校就完成了招聘任务。以往,省外的毕业生都首选一、二线城市较光鲜的行业就业,极少会选择到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或省外就业,各水利类施工企业的招聘人员基本靠我们学院输送。但今年,水利部下设各大工程局的招聘任务在省外各院校就基本能完成。像中水八局、九局、十四局乃至三峡工程局。这一变化又为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

3、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发生改变20xx年,**市水利土建类部分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由事业招聘变为了“劳务派遣”。20xx年,共有四家用人单位带来了31个劳务派遣岗位,但毕业生对这种用工形式还处于观望和认识的过程,亦或对用人单位这种可以“规避责任、随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能接受,没有人愿意签订协议。

4、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规避发生变化以往,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处理基本处于一种软处理状态,形同虚设,毕业生有意向就可以签,基本不用承担风险。今年,几乎所有事业单位免试录用的岗位都写上了违约条件和违约金,并按情节轻重将违约金定在20xx—20000元。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违约行为,直接把违约金调整为保证金,只要一签订协议就需要交纳20xx—5000元不等的保证金。毕业生在初期就业本来选择就多,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处于犹豫状态,把着若干个就业意向,就是迟迟不签订协议,最终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

5、用人单位对人员资格要求发生变化20xx年之前,免试推荐进入事业单位的岗位只要有毕业证就可以推荐免试录用。但今年,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必须具备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具备推荐资格。招聘条件的严格化,给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新的难度。

毕业生择业存在不利因素

1、毕业生首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水利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到就业条件比较艰苦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业,导致很多毕业生都把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先。每逢有事业单位来招聘,都会出现扎堆现象,而企业单位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有些毕业生在毕业后都还在待业朝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努力。

2、基层单位就业形势不乐观毕业生很少愿意去基层单位就业,甚至是事业编制的岗位都极少有人愿意去。一方面:基层单位地理位z偏僻,交通不利;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到的比重,他们的择业去向受家人的影响比较大,家长都不希望他们走远。

3、对新的用工制度持观望态度今年出现了“劳务派遣”的用人形式,在昆单位就有31个岗位以这种形式招聘,但学生对这种用人形式还不够了解或者不赞同,导致31个岗位无人问津。

4、扎堆在大型企业和施工单位水利部下属的各大工程局、省内各大设计院一直是我院毕业生重点选择的就业去向,由于今年各大工程局的人才需求结构及招聘计划的调整,导致我院毕业生的择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对用人需求量大的私营企业,像招投标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公司等在昆私企,虽然在档案、户口的管理及保障措施上基本跟大型企业一样,但还是关注的毕业生多,真正签协议的却很少。

三、主要做法

在就业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系列的变化,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毕业生的择业理念还没有及时的转变过来,对学院服务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党政领导积极出谋划策,寻找突破口,从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诚信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着手,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就业、“五养成”推动就业、诚信教育保障就业,想法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最大化。截止20xx年8月25日,学院就业率达到89。72%。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能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主要归功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1、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由院领导、党群办、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院团委相关人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学院4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布z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就业指导老师及毕业班班主任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形势的变化,着重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用人制度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理念变化着手,对就业方案做出调整,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院从20xx级本科在全校率先实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培养”的教学改革试点。按照“15+15+x”模式培养,入学后先进行一年半的大类培养,后续一年半进行中期分流后的分专业培养,即按照6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x”指第五至第八学期的分层次培养,分“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实验班或实践技能培养两种层次。大类培养给了同学再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构建了统一的大类平台课程模块,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层次培养给了少数尖子学生再次提高或继续深造的机会或有利途径,对多样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特色,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z,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云南建工“兴水育才”奖教奖学金的设立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联系、技术攻关、实习实训、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机制,疏通学生就业和企业引入人才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大通道。

3、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对大一学生,着重引导其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选择,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就业形势;对大二学生,着重结合能力培养,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对大三学生,着重实习和锻炼,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大四学生,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彭尔瑞老师针对我院毕业生多年来在“自荐书”、“协议书”填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不同角度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特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分别从专业、理想、兴趣、收入、潜力、地点等方面为同学们讲述了如何选择就业取向的问题,为我院20xx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提供了建议与指导。同时缓解在找工作中的焦虑,同学们能够感到学院的领导、老师时刻的关怀和重视。

4、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连续多年举办结构设计大赛、建筑方案设计大赛、建模模型设计大赛、手工制图大赛、计算机制图大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作品竞赛,取得了包括全国三等奖在内的等多项优异成绩。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得到加强,为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和充分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注重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素质亦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学院领导十分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三

为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吉林省残联以实际行动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要求,确保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充分就业。一是明确任务措施,强化工作指导。年初印发文件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摆在残疾人就业工作重要位置,继续作为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列入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年度重点工作,以全国残疾人就业与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依据,分解任务指标。通过提前部署,充分运用各类数据系统做好信息采集;完善档案,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全链条服务;精准施策,扎实开展精准有效就业帮扶等落实措施。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全省残疾人就业与职业培训信息通报制度进行工作督导。适时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随机督导,对因疫情等因素影响进度的地区帮助分析问题提供支持,加强工作指导。确保2022年全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上年水平。二是举办应届残疾人毕业生招聘活动。由省残联、省教育厅主办,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承办的2022年吉林省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于6月24日举办,全省共有103家企业参与线上招聘会,省本级招聘会当日就有百余名残疾人同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征集到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层次较高,包括省外国企业服务公司、中国电信吉林公司、吉林省杞参食品有限公司、吉林大药房等20余家国内、省内知名企业现场参会,还有大陆汽车电子、纬湃汽车电子、安波福电气等全球知名外企参与,提供了人事专员、财务助理、研发专员、办公文员等875个招聘岗位。结合我省推动着力发展“六新产业”,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实际,招聘会还为残疾人大学生开发了包括手游开发、数据标注员、网络知识答主、新媒体运营、航空测绘等200余个新职业、新就业形态岗位,最大限度满足残疾大学生多样性的就业需求。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招聘活动持续1个月,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持续跟踪推介,紧密跟踪本地单位高层次用人信息,沟通衔接,积极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组织当地专场招聘活动和就业帮扶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积极开展助残就业行动。吉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与吉林省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创新、公益、可持续的残疾人就业平台,为我省残疾人高层次、高质量就业筑梦添翼。创新方式打开了残疾人毕业生向外企、国企流动的渠道,形成了人力资源机构支持残疾人就业帮扶机制,有效拓展了我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专业力量。四是强化宣传引领。结合《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充分利用省残联、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印发《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方案》,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新媒体等,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政策,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享受政策提供便利;通过“吉林残联”政务号、中国残疾人创业就业网络服务平台视频号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推介用人单位招录信息,10万余网友在线观看;宣传和树立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的典型,引导毕业生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积极支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就业是民生之本,省残联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自身职能优势,与用人单位加强深度沟通,引导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因人设岗”,吸引了省内外的'企业。针对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学历专业层次的残疾人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案”,开展动态跟踪帮扶,效果十分显著。全省各级残联将常态化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活动,残疾学生可就近在所在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作为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落实“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任务,省残联通过向用人单位送政策、送理念、送优质残疾人人力资源等方式,结合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工作,努力提高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主动性,形成积极示范效应,通过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畅通我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之路。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四

随着高校扩招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群体自身,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加强就业指导,不仅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有序有效顺利就业的迫切需要,更是引导学生健康成材、成就人生的重要措施。现将我系今年的就业指导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敬请大家给予指正。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加强就业指导,不仅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有序有效顺利就业的迫切需要,更是引导学生健康成材、成就人生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非常重视,首先提供组织保障,指定了就业指导工作的负责层级,由系党总支书记×××具体规划指导,系的学管干部在一线操作实施,由系总支委员和全体班级教导员、老师协力共管,明确了系领导、专职就业工作干部、学管干部和全体教师在就业工作上的责任,提出了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的具体要求;其次,连续几年在我系年度工作计划中明确了就业工作实施要点,确定了就业率目标,全面进行我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并要求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科科长、队长,了解毕业生在本学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情况,对学生思想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做出指导,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教育学生、指导学生的任务,帮助学生寻找就业途径;第三,制定了考核、奖惩和激励措施与办法,把学校发下的学生就业奖励金奖给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人员。经过不断努力和争取,我们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减少盲目性,使自己的就业选择更加符合个人和社会实际。

二、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夯实基础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好坏,对其能否实现顺利就业,适应工作需要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按年级分别制定了适应与定位、学习与准备、行动与实践、评估与检验四个阶段的生涯规划与辅导方案,通过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体系、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心理测评和就业测评体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了解自己,培养正确的成才意识,明确成才方向。通过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以增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礼仪、才艺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们积极开展课前10分钟演讲活动,辩论会,知识竞赛等,目的就是在于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三、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我系针对06、07、08级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我系领导和各位教研室主任先后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指导,同时加强了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针对毕业生五花八门的就业思想,我们分别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如针对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学生(不善交流等),鼓励他们大胆去单位应聘,去掉自卑心理;针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看清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能力与就业期望值相匹配,不要只局限于本专业和考公务员,鼓励同学们自主创业,特别注重引导同学们投身新农村建设,鼓励同学们报考村官。通过举办就业指导讲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总结近年来学生就业实际情况,结合目前市场需求状况,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现在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才等与毕业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有了权威老师的亲自指导,学生既深受鼓舞,又树立了“苦练内功,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思想,从而为今后顺利就业打好了心理基础。

四、举办讲座和面试大赛,增强就业技能

积极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提高就业能力。包括为参加村官面试的学生进行小组面试辅导;请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社会服务机构为就业困难生进行专题讲座;安排时间为有需求的学生请就业指导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个人辅导;随时接待学生咨询,解答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技巧。

重视为学生提供心理指导,扫除心理障碍。我系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贫困生较多,经济上的困乏使贫困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他们心中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如何把贫困大学生的自卑由一种“消极的破坏力”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推动力,这对于贫困大学生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择业过程中变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是十分必要的。另外,由于本专业等对女性的限制,女同学的就业压力更大,针对女同学的心理疏导也非常必要。我系定期组织心理辅导讲座,建立了由学管干部、辅导员老师、心理辅导老师组成的三级保健网,增强了同学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了同学们乐观向上、豁达开朗、坚忍不拔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同时也促使贫困生消除自卑感,现成了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

六、随时掌握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服务

召开各种就业动员会,其中毕业生学业问题说明会,交待院选课和系选课政策,提醒毕业生注意自己的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发放就业指导活页,说明当前就业形势、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政策、就业程序和注意事项等;做好对毕业生家长的咨询答问,介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动员家长协助我系做好就业工作。

二是随时掌握学生就业进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毕业班学年初发放就业意向调查表,了解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想法。系领导经常在全体教师会上强调就业工作,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联系工作,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三是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经常上网搜集招聘信息在第一时间通知到学生,并统计好适合我系学生的报考职位、分析报考区域,从录取比例、报名情况为我系学生提供参考。同时积极联系校友资源,或是与已经在社会其它行业就业的学生加强联系,了解其所在系统的招聘动向,招聘内情,以利于我系学生抢占应聘的制高点,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

七、工作成绩努力方向

通过我系全体教职员的共同努力,我系学生的就业率一直较高……

就此情况看,我系的就业指导工作较为成功。这些数字不仅仅体现了我院就业工作的成果,也体现出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果,体现出我院在学生的培养、教育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八、针对开展就业指导的几点建议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建议:

1、抓好入学后的专业教育,积极引导学生选择专业。

由于我系学生人数较多造成了师资、设备等方面的紧张,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长远地讲,学生毕业时的就业压力会较其它专业大许多。所以,我们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加强入学专业教育,积极引导新生选择专业,就业指导工作要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告诉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些什么,要锻炼哪方面的能力等。我们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就开始吹风,进行就业教育,从就业形势、往年就业情况、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与新生学生队长的交流中强调了就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辅导员以就业为切入点,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2、就业指导工作要更具有针对性。

当前,学生就业意识需进一步转变、就业渠道需进一步扩展。学生潜意识存在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误区,导致少数同学好高骛远,挑肥拣瘦,不愿到基层工作。另外,就业目标只单一的盯在本专业,其他单位去者了了。不符合本专业条件的学生不能及时拓宽就业渠道,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针对毕业生中出现的“跳槽”现象以及不愿意到基层、不愿到待遇稍差的单位去的现象,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就业指导,比如聘请专家、企业领导(或企业人事部门领导)以及颇有成就的校友来学院进行专题讲座;编印《就业指南》等小册子,积极宣传那些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从而有所作为的优秀典型。另外,通过讲座,告诉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现在的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供大于求,而且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往往采取考试、测试等办法来考核面试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较差和缺少就业应聘技能的学生往往在求职中碰壁导致失败。

3、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尽快实现社会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要使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全面的、详细的、具体的规划,要及时向各年级的学生介绍就业的最新动态。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通过模拟面试、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和技巧,还有必要地对毕业生进行择业心理的辅导,及时调整毕业生择业心态。以上的点点滴滴需要我们就业指导人员全身心地投入,所以,我们的就业指导人员不但有对学生负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还要掌握心理学、劳动人事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建议对于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通过送培、考取职业指导师等途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以上是我系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主要措施和体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形势的难度将不断加大,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在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生处的指导与帮助下,进一步做好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若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五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xx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xx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xx年的工作。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的代表大会。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

会议透露,xx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xx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

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上海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xx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含高职)毕业生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xx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六

20xx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关注和各院系的积极努力下,我处坚持“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培育就业市场”的工作思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巩固并拓展就业市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有了新的突破,完成了目标管理指标。

一、就业的各个方面

完善就业工作机制方面:

就业工作校院两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校院两级领导就业工作包保责任制,实行特殊群体毕业生(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家庭贫困、残疾毕业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完善了院系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继续实行就业状况月报制度,按上级要求实行就业统计核查制度和就业统计联动奖惩制度,继续将院系就业工作尤其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目标管理指标进行年度考核,与院系年终业绩津贴挂钩。学校实施的“一联两进”

工作方案

和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明确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以此推进就业工作“全员化”进程。学校上半年给机关各单位和各院系下达联系用人单位数,激励广大教职工共同关注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方面:

以就业指导教研室为依托,加强对就业创业规律的研究,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编辑出版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教材,提高了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一年来,举办各类就业指导讲座50余场次,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毕业生求职争霸赛等赛事。建立起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信息库,对近百人次毕业生在心理解困方面进行了就业援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课程任课教师已实施执证上岗;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导师引导制”,专业教师及资深教师引导新进教师成长;组织教研室28名教师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的集体备课,3个教研项目获批校级教研项目立项。

就业工作事务方面:

我校20xx届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共3644人,涉及17个学院34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其中本科生30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3.53%;专科生59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47%。一年来,我处在人手紧张、经费短缺等客观条件限制下,围绕毕业生生源统计、就业状况调研、就业方案编制、毕业生离校事务统筹、就业派遣、毕业生档案转递、院系就业工作评估等就业事务做了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截至9月1日,3644名毕业生中已就业人数(含协议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选调生、公务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村官计划、考研、专升本、应征入伍、出国留学等)3312人,初次就业率为90.97%(其中本科生为90.87%、专科生为91.49%),其中协议就业1313人,灵活就业1425人,选调生14人,公务员29 人,支教312人,西部计划8人,村官9人,考研426人,专升本110人,入伍预征18人,出国37人。

就业市场拓展方面:

本着“巩固传统市场、做好基层项目、培育新兴市场、广泛结交朋友”的思路,我处广泛联系省内外中小学和中小企业来校选聘或推荐毕业生应聘,巩固了长期以来占据的就业市场。认真落实教育部及教育厅有关基层就业项目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动员毕业生参加“选调生”、“三支一扶计划”、“特岗计划”、“资教行动计划”、“西部计划”、“村官计划”及公务员选拔,协同学工处动员毕业生应征入伍。招生与就业工作处采用多种方式与途径,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起来。尝试开拓中介市场,打开应用型专业就业渠道。经过多方努力,招聘单位及招聘岗位数的总量都有大幅地增加、岗位质量与薪酬待遇也有一定的提升。据统计,为20xx届毕业生举办大型招聘会2场(共有600余家用人单位进场),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168场,共邀请用人单位近800家来校招聘,提供岗位12554个,是20xx届毕业生人数3644的3.44倍。同时,与黄石市个私协会、黄石市人才市场联合举办大型招聘会2场,为20xx届毕业生举办冬季校园供需见面会1场。

就业信息化建设方面:

严峻的就业形势必然要求我们创新思路,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促进就业工作,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我校是“湖北省高校就业信息化试点院校”,经过3年建设,我校就业工作信息接收与发布平台已形成了平面纸质、有声广播、短信飞信、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多元化途径相结合的立体化格局。能及时准确地将毕业生需求的择业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地传送到毕业生手中。建立了远程面试室,成功进行了网络远程面试。此外,我们也积极、主动、创新地利用和开发电子、电信、网络后台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各种平台的优势作用,为毕业生做好舆论宣传、氛围营造、信息传递等工作。

二、特色与创新

6.45%;实际报到新生4220人,比上年到校总数3941人增长了7.08%。录取新生优秀率较高,文史理工类本科考生超过批次线30分以上的有752人;艺术类本科考生超过批次线30分以上者有565人。二是招生宣传形式多样,招生工作社会效益明显。今年我处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扩大学校知名度,尽可能地到省内中学吸引生源,没有发生任何虚假广告、违规招生行为,学校声誉得到广泛认可。三是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就业工作在严峻形势下柳暗花明。四是就业工作机制及制度更为完善,就业工作“全员化”进程得到制度保障。

同时,我处在以下工作中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一是通过举办中学校长联谊会和校园开放日活动推动招生宣传的深入开展。这两项活动既沟通了高校与生源基地的联系,又增进了中学、社会对学校的进一步了解。二是开展院系就业工作评估,进一步推动院系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占主体地位和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的落实。我们制定了就业工作评估方案及评分细则,完善了就业考评体系,必将有效推动院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三是大力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就业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建成“毕业生网络远程面试室”、电子信息屏和短信平台后,实现了学校与毕业生之间信息传递的零距离。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七

日前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届高校毕业生中有七成对就业结果表示满意。

这份《中国大学生创业发展报告》是由东北复旦大学昨天发布的,报告也显示72.28%的2015届的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结果表示满意,报告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项目通过对全国20余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历届近5000个创业大学生进行问卷分析汇编而成。

报告显示67.93%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认为,就业与专业是相匹配的。应用型专业和学习成绩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比较高。

68.66%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与职业期待具有吻合因素,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前三个因素是工作地点、兴趣爱好和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和发展前景是应届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还有工作稳定、工作地点和专业对口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考虑最多的因素。

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对工作稳定、解决户口和专业对口的关注度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高校,另外,在工作稳定、专业对口和家人意见上的关注排序依次为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在发展前景上的关注度排序依次是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另外报告显示,201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选择在沿海地区就业的比例最多,大概是66.91%,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是信息、金融和教育,比重分别是12.62%、12.24%、11.44%,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单位性质是民企,占到56.29%。

在创业方面报告也显示,2015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86%,其中专科生的毕业生创业率要高于其他学历水平的学生。

就业面最宽的高考专业top10

就业面最宽

高考专业top10

公共事业管理

档案学

自动化

会计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财政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新闻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八

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回顾坚强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是时候仔细的写一份工作总结了高校就业工作总结1xxx学校就业工作遵循“从行业需求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办学方略,认真贯彻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在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就业工作任务,使得学校的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考研率达,就业率、考研率均位居地区学校前列。现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学校本年度毕业生构成情况。(分学历、分专业、分性别进行图表统计)

总体上看,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有所下降,能够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就业观念较以前有所转变,去基层、相对偏远地区工作的学生较前几年增多,学生主动签约到煤矿企业以及偏远中小城市就业。

2、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逐年升高,xxx学校往届考研毕业生主动为应届考研的学生搜集复习资料,联系导师,形成一届带一届的良好氛围。

3、毕业生就业区域性广,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华东、华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省市自治区。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了由主管行政领导和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校就业指导中心、各系主任、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

二是分工明细,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主管领导、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各系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思想变化,组织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议,开展就业动员会。

三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从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资源出发,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对课程体系、专业方向、工程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

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深入学生中,认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情感交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逐人的做思想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就业意向。每届毕业生在毕业学年开学时,学校都会制定一份调查问卷,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包括就业区域、薪酬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深入学生中,认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情感交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逐人的做思想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就业意向。每届毕业生在毕业学年开学时,学校都会制定一份调查问卷,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包括就业区域、薪酬标准、个人的基本能力素质等。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学校要求各系由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牵头以班会、团活、个别交流等形式,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对每名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由于学生的思想呈现动态变化的,因此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调查摸底,保证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调查问卷、个别交流等形式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是工作后工资待遇要高、工作强度不能太大,而且环境还得好,可见很多学生对将来就业的期望值很高,但是没有考虑到自身素质条件与希望不匹配,造成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很多学生存在“只是抬头看,不能弯腰干”的思想。因此,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转变毕业生的陈旧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先进就业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查阅并搜集大量资料后,依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班会、团活等载体,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客观剖析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就业指导方面,我校有着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传统,就业辅导讲座从不间断,效果显著。针对今年毕业生多的实际情况,由学校主要领导担纲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要在加大就业指导课力度的同时,狠抓实效,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只要学生需要,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决不让一个学生盲目面对就业。在工作方法上,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也提出“集中团体辅导,个人谈话”的具体思路。学校在就业工作之初,何书记就安排了多次就业辅导讲座。

首先培养毕业生具备合格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引导:第一是要求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拿到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或获奖证书;第二是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和开拓进取精神。

其次通过心理测试让学生认清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第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对大学生而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第四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干扰大学毕业生正常求职的因素,目前很多,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因此,大学生成功求职,还应具备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能够较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防止受骗上当;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最佳机遇。

为了更好地为毕业生服务,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建立校内网络交流平台。随时将一些就业信息发布出去,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同时,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把平时不愿意表露思想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派原主抓就业辅导员高明星同志远赴长三角、环渤海等地进行就业调研,了解就业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并借此机会在部分地区建立校友会,以便于日后毕业生找工作他们能够提供帮助。

三是遵循“请进来,带出去”的思想。学校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同时,由校领导带队积极前往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就业信息。

四是不但要做好“售前”服务,同时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学校党政领导要求,在校是我们的学生,要为他们服务,毕业后仍然是我们学生、校友,也要为他们服务好。往届毕业生毕业后,很多学生涉及到改派、办理户口、组织关系等事宜时,每每找到我们,无论是谁肯定会及时的放弃手中的工作,为他们做以耐心的解答,逢年过节学校都会给往届毕业生发送祝福信息,建立长期联系,通过他们了解就业信息。

就业工作开始之后,就是学校每周教职工例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毕业班辅导员编写了学校就业工作进程表,及时将情况报知学校领导与专业教师。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在全校各级会议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动员全体教职员工,想办法帮助学生就业。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奖励措施,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专业教师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的积极性。很多教师都通过个人关系联系用人单位,而且这样的用人信息通常是非常有实用性的,一般能够确保学生通过初试。

可以说,我们现在就业工作中所坚持的方针政策,以及使用的办法,虽有创新,但是其基础还是来源于学校有关部门一贯坚持的工作方针和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对于就业工作一贯的重视,特别是在就业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注重实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对我们的就业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长期的指导意义。招生就业处坚持长远的目光,制定了连贯的就业工作的计划和方针,贯穿于多年以来的就业工作中。学校相对稳定的就业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对学校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在工作中也力图长线管理,对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向他们介绍就业工作,使他们能够在进入毕业年级后迅速进入状态。对于用人单位,我们坚持无论今年是否有用人计划,都要常年与他们联络感情,经常通过email等形式与他们保持联系。这些长期的行动相对于短期的行为来讲,更能够得到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保证了我校就业工作的长期稳定,将经济波动、行业调整等短期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九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为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我镇围绕“强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全面实现就业促进计划”的活动主题,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组织展开了“20xx年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活动对象包括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各类基层项目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活动开展情况具体如下: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就业。镇积极宣传招工信息,通过悬挂横幅、张贴资料和发放招工宣传单等方式,帮助高校毕业生拓展就职渠道。印发了政策宣传品x张,发放了企业招工宣传单x张。

二是提升服务,帮助就业。镇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在服务窗口实行首问责任制,确保为名一名前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开展了实名登记x人,提供了就业指导x人次,发布了岗位信息x条,提供了就业推荐x人次。

三是强化技能,促进就业。镇利用现代农业园区的'资源,协调葡萄园区和草莓基地为高校毕业生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强化职业技能,促进多方就业。目前已组织职业技能培训x人。

四是加强培训,实现创业。镇由于地域优势,无论是商贸还是种养殖经济发展都较好,对有意愿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创业培训,通过到商贸区走访入户听取经验和种养殖大户进行交流,帮助实现就业。创业培训x人,目前已经帮助实现了一名大学生就业。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十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005年我校共有毕业生450xxxx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10xxxx人人,本科毕业生近300xxxx,专科毕业生150xxxx人。学校所设专业涵盖土木、建筑及其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大门科学类,各专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二)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我们多次邀请到市有关领导及心理专家学者通过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及其他就业指导课、网上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指导,同时加强了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我们通过印发《就业手册》、编制《成才指导》、建立就业专栏、不断更新就业网站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三)、需求信息收集工作,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一方面,为了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我们重视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经常性的有组织有保障的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好桥梁工作。

十二月十二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办的2005年青岛三高校毕业生及华东地区研究生供需洽谈会在山东路人才市场和海尔路人才市场成功召开。本次招聘会创造了几个新的特点:

1、形式创新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联合地方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我校与青岛市人事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联手人才市场举办就业供需见面会,是完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了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涵丰富,学历层次提高

本次招聘会应聘人员专业覆盖面广、学历层次较高。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研究生xxxxxxx人,我校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涉及理学、工学、农(水产)学、文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本专科毕业生xxxxx余人。共有xxxxxxxxxx人入场参加此次招聘会,创下了近年来青岛市人才交流大会参会人数新高。

3、招聘单位层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谈会共发放xxxxxxxx份邀请函,其中参加的单位包括,海尔集团、澳柯玛集团、青岛建设集团、青岛钢铁集团、青岛热电集团、青岛特种汽车集团、青岛碱业股份公司、海信房地产公司、中建八局、戴尔等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型企业参会。

4、新闻、实际效应加大

由于本次招聘会涉及面广,参会人员层次高,组织合理。山东电视台、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等各大媒体都有相应的报道,给我校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宣传机会,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奏响了号角。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统筹安排就业中心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校内就业市场建设。三年来,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几乎走遍了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近千名毕业生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了上万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校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事业计划的编制提出了几十条合理化的建议。

(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理论和人才测评技术作指导,以专业队伍作支撑,以系统的辅导为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目标、四个阶段、四个体系”的“一四四”辅导系统。即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按年级分别制定了适应与定位、学习与准备、行动与实践、评估与检验四个阶段的生涯规划与辅导方案,通过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体系、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心理测评和就业测评体系,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正确认识、了解自己,培养正确的成才意识,明确成才方向,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针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能力倾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竞争力。同时,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减少盲目性,是自己的就业选择更加符合个人和社会实际。

(六),拓展就业基地,建立就业“绿色通道”

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实施了拓宽就业渠道的“105工程”,即每年与5xxxx较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通过10年的努力与50xxxx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密切合作的用人关系,最终每年为我校提供500xxxx稳定的就业岗位。通过“105工程”的实施,建立起一个以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为示范,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就业基地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人才的进入壁垒和流动性限制降到最低,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七),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主渠道建设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的主渠道建设,搭建了“三大”特色信息平台,一是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特征测量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就业测评服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键入自己的身份证号进行测评,实现了就业测评的唯一性、安全性;二是网上就业短信群发服务功能,毕业生只要将其手机在我校信息管理中心登记入库,就业中心就会将最新的需求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及时发送到毕业生的手机上;三是毕业生档案网上查询系统,毕业生离校后其档案转递情况全部录入上网。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只要输入所查毕业生在校期的年级、专业、姓名,即可以从网上查出其档案转寄地址及转出时间。

(一)、加强我校就业工作与市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我校的就业工作,离不开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教育。希望有关领导在对我校就业工作肯定的同时,给我们以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就业体制,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为方向,全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立足青岛,服务社会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方位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扎根青岛,立足青岛,服务社会,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比较普遍。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1、建议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

3、对志愿服务西部的提供优惠政策。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PPT篇十一

沙河社区位于铜陵市中心城区,所辖长江新村和沙河新村,人口密度大,下岗失业人员达到767人,针对社区的特殊情况,我们把下岗失业人员按照就业和家庭状况分为“a、b、c、d”四类,对a类生活困难又有强烈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进行重点调查摸底、跟踪服务,基本上做到了五清:即家庭状况清、失业情况清、择业意愿清、安置去向清,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切实得到就业援助,更好地促进再就业工作,并据实建立了各类台帐,为每一位下岗失业人员建立了跟踪服务卡,将所有台帐数据输入电脑,实行网络化管理。

社区根据每位失业人员自身状况,技术特长,择业意愿,结合相关政策,给他们做出正确的指导定位。并通过宣传栏、黑板报、专题讲座、召开现场答疑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省市有关就业再就业工作文件精神,优惠范围,帮助他们理解、领会文件精神,树立全民创业观念,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找准自己的岗位,如失业人员陈某,对自身条件估计不足,总想找份工作清闲,工资又高的岗位,对社区介绍的岗位总是看不上,每每不得如愿,还牢骚满腹,对此我们不厌其烦,确定了由社区主任定位帮扶,面对面职业指导,交心交情,客观地帮她分析自身的优劣势,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让她放下心理包袱,推荐做了一名酒类促销人员。社区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先后与市、区多家信息中心签订了再就业协议书,并充分利用社区议事委员会,党建联席会这些平台,倡导人人关心再就业,领导主抓再就业,单位参与再就业,营造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社区还将就业指标进行分解,以协议书的形式,先后与辖区内10多家单位签订了优先用工协议,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君安物业、长江路派出所等,他们先后多次提供各种岗位供下岗失业人员选择,已有11人成功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如失业人员左某,性格比较内向,失业之后多次求职未果加之孩子又小,只好在家带孩子,经济危机造成其家庭矛盾不断发生,他家人非常着急,社区了解该户情况后,发动一切资源,先帮他物色找到一家物业公司值班,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就业,社区并没有不管不问,继续帮助他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指导他从能做的先做起,最后终于在长江路派出所做了一名社区警务协管员,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同时也实现了稳定就业。在就业跟踪服务中,对一些就业时间不长再次失业人员,我们仍十分关心,适时推荐岗位,直到重新找到岗位实现再就业。如单亲失业人员李某,原在某处做保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她被辞退了,当我们得知她再次失业后,就积极搜集就业岗位,推荐多个岗位给她,在一个周期帮她选择了一份离家近的饮食店工作,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就业先进社区等光荣称号。

总之,多年以来我们做了大量具体有效的工作,探索了一些再现业方面的新路子,使辖区内的下岗失业率得到下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8328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