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教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教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科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调整。
跳绳教案中班篇一
戏。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潜力。
2、透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潜力,培养他们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准备】。
《健康歌》光盘、一块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播放《健康歌》,幼儿随着《健康歌》的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
二、游戏指导。
1、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
2、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
3、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三、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人数在三人以上。
2、若有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了,游戏务必重新开始。
四、放松活动。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活动四肢,使身体完全放松。
【活动延伸】。
回家和小朋友们继续玩《编花篮》的'游戏。
跳绳教案中班篇二
《中班游戏教案《跳绳毽》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游戏教案《跳绳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腿部力量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准确性,提高平衡能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方法。
1踢绳毽(毽子上面拴一根绳子)手持绳端,用脚的内侧,外侧或两脚交替踢毽。
2一踢一接毽子(鸡毛毽)用手托毽子,轻轻上抛,用一脚内侧踢毽子,再用手接住。反复练习抛,踢,接的动作,还可以用手,脚,面,抬平大腿等处接毽子。
3连续踢毽子,用左(右)叫内侧,或外侧连续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也可以用左右脚交替连续的踢毽子。
4集体踢毽子,两人,三人或多人围成圈,交替或轮流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
规则要求。
1按照规定动作及要求踢毽子。
2踢毽子过程中,如果未踢中或未接住毽子,使毽子落地则为失败。
3记数比赛时,从踢中次数最多的一队为胜。
教与学提示。
1年龄小的幼儿,以踢绳毽为主。
2先让幼儿个人掌握简单的,不同的绳毽子方法,然后再变换花样或进行比赛。
3因地制宜制作各种不同的毽子,进行踢绳毽子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1、年龄小的幼儿,以踢绳毽为主。
2、先让幼儿个人掌握简单的,不同的绳毽子方法,然后再变换花样或进行比赛。
3、因地制宜制作各种不同的毽子,进行踢绳毽子游戏活动。
跳绳教案中班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探索出绳子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绳的基本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动作。
2.会一物多玩,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
1.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跟绳子。
2.幼儿有跳绳和一物多玩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准备教学。
1.听老师口令,练习跳跃及上肢动作。
(1)师:跳、跳、跳,跟着老师跳、跳、跳,(原地)。
问:“还可以怎么跳?”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单、双脚跳。
(2)师:绕绕臂,绕绕臂,跟着老师绕绕臂。问:“还可怎样绕?”引导幼儿向前饶,向后绕,单、双手绕,举起手臂绕等。
2.游戏:与我说的相反。
玩法:师说向上跳,幼则蹲跳,师说向前跳,幼则后跳,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二、引导幼儿探索跳绳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探索跳绳的各种玩法,体验创造性玩绳的乐趣。
2.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的玩法。
(1)练习套和跳的玩法。
将绳子的两头扣在一起套圈,将绳圈摆在地上练习单、双脚跳圈,或将两根绳子平行摆好练习单、双脚跳过小河。
(2)练习走和平衡的玩法。
再一跟绳子上走钢丝,在两跟绳子中间走小桥。
(3)练习跑的玩法。
游戏:揪尾巴、骑马。
(4)练习上肢的玩法。
单、双手绕绳、手臂举起绕绳,将许多根跳绳连接在一起做舞龙游戏等。
3.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幼儿自由结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跳绳的玩法。
(2)请幼儿相互交流合作玩游戏的方法。
(3)幼儿自愿组合成若干小组,做自己喜欢的游戏。
三、随着音乐做“骑马”的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探索教学应用身边的事物开始。本教学的内容、材料来源于生活,有效的利用了绳子。结合教学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教师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但教学时孩子们兴趣还是很高昂。教学在笑声和掌声中结束。
跳绳教案中班篇四
1.学习绳子的几种玩法,练习走、跑、跳,增强下肢力量。
2.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体验运动的快乐。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连续跳过地面一定宽度的障碍物。
教学准备。
每个幼儿一条中等粗的彩色尼龙绳,无障碍物的教学场地,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教师带领幼儿一路纵队绕场慢、中速交替跑2~3圈。
(二)在教师带领下幼儿跟着教师的示范一起做摆臂、扩胸、压腿、下蹲、膝、踝关节绕回等热身运动。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一)教师:老师手上有一条绳子,我们都能用它来怎么锻炼身体呢?。(幼儿回答后)教师:大家都去拿一条绳子,看看自己能进行几种不同的方法来锻炼身体。幼儿在场地上分撒锻炼,教师观察指导。
(二)跳跃摆在地上的绳子。
1.将绳横向面对自己摆在地上,练习双脚并拢来回跳。
2.将绳纵向面对自己摆在地上,练习来回快跳过绳。
(三)幼儿四人一组进行小组跳跃锻炼。
1.将四条绳子横向面对小朋友放在地面上,绳与绳之间间隔40厘米左右。四个幼儿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双脚连续跳过四条绳。
2.将四条绳结成一条长绳纵向面对小朋友幼儿按顺序由绳的一侧跳向绳子的另一侧,连续行进跳过绳子。
(四)绳子锻炼比赛。
将幼儿分成两个大组,站在场地一侧的起点线。场地上各组三分之二的绳横向间隔摆放,绳与绳的间隔50厘米左右;三分之一的绳子连接起来纵向摆放。
1.先双脚跳跃过地面上一条条横向摆放的绳子,然后踏上地面上纵向的绳走过长绳子,跑回起点。如此反复数次。
2.先单脚跳跃过地面上一条条横向摆放的绳子,然后再用左、右行进侧跳方式跳过长绳,跑回起点。如此反复数次。
教学结束。
一、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带领分散在场地上的幼儿进行放松运动:肩胛、胸腹、腰跨、膝盖、脚踝等部位。
二、整队,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后,带领幼儿拿绳离开操场。
教学反思。
1、跳绳绳这个教学,在我与学生一起做的时候,开始自己也跳得不太好,有点僵硬,因此,自己要先多训练,教学的效果才会很好。
2、,教学形式上有点生硬,如果在教学前先可以给孩子播放一段生动的音乐观看一段跳绳绳的比赛视频,那孩子们的热情会一下子调动起来。
3、在这个教学中,幼儿都参与了游戏,孩子们在与老师跟同伴之间的中掌握了跳绳的技巧,增进了友情。
4、孩子们跳绳绳感觉很开心,愉快。看到他们高兴我也很开心。自己对这次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对以后开展类似教学积累了经验。
跳绳教案中班篇五
1、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初不掌握双人跳小绳的技能方法,和发展下肢奔跑的.潜力。
2、培养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和相互配合的精神、发展下肢的潜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顽强勇敢的精神。
1、跳绳。
2、游戏:开火车、火距接力。
运动中自然节奏把握;
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1体育委员整队。2要求:集合快、静、齐。)。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训练。
2、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
(1)腕关节运动。
(2)踝关节运动。
1、友伴练习(教师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动作创新练习学生自创动作,教师指导。)。
3、教师个别指导。
4、优生表演。
四、游戏:火炬接力。
1、教师讲游戏方法。
2、教师做示范。
3、学生练习。
规则:
1、起跑前务必站在起跑线后不得踏线。
2、发出起跑信号后才能起跑,其余人接到火距后才能过起跑线。
3、学生练习比赛。
4、分组比赛。
5、教师评定胜负。
五放松活动:
1、韵律操、和学生一起做操(1、按口令做。
2、表情愉快,简单。
3、情绪饱满。)。
4、小结:(小结本课状况。)。
5、下课:(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跳绳教案中班篇六
活动目标:。
1、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2、激发幼儿的群众荣誉感3在游戏中体验愉快。
活动准备:
唿啦圈(幼儿各一)、矿泉水响桶一个,舒缓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圈,鼓励幼儿玩出与别人不同的玩法,激发幼儿兴趣。
1、一个人玩,师给予个性的玩法以表扬。
2、几个人玩,师给予创新玩法以表扬。
二、游戏“小鱼逃套圈”
(一)竖排“小鱼逃套圈”师告诉幼儿名称及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人数相等站成竖队,每组前放一个圈,当听到“打鱼网来了”,第一名幼儿开始将圈由脚开始往上套,直至从头部取出,然后交给下一位。最后玩成的一组算被打捞的作惩罚――做怪象。游戏重复。
1、从下往上套。2从上往下套。
(二)圆圈“小鱼逃套圈”
玩法:幼儿围成一圆圈,听到矿泉水响桶响就开始传递(套圈由上往下,由下往上迅速套完自己),传递给下一位。师的响桶停被套住的“小鱼”(幼儿)就出列作怪象,间隔一次回列。游戏反复。表扬动作快的动作协调的一组。
活动小结:听音乐作放松活动。
跳绳教案中班篇七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学生。他们的天性是喜欢玩、好奇心强、争抢好胜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我的行为,一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他们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确定自我的本事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我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我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跳绳游戏为活动主形式,以绳激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氛围。
由此,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进取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欢乐体验”的课题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提高,人人拥有健康。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跳绳》动作与方法的编创,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并将自我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与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经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进取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欢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3、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经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必须的技能。
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
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条跳绳、录音机一台。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初步预设本课教法和学法是:
教法:情境教学法、设疑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
学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展示法等。
(一)情景导入。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趣味的游戏情景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主角。整节课,我将以“跳绳王国”为主情景,去激趣。一入课就在情景中带领学生去旅游参观,学生的活动热情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和调动出来。
(二)旅游第一站——“过关”
经过创设“王国门岗”,指导学生两人一组,用脚玩“石头剪子布”游戏进行热身活动。
(三)旅游第二站——“踩蛇尾”
我设计踩蛇尾活动,经过“甩、踩”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开展热身活动,发展学生的迅速反应、灵敏运动本事。
(四)旅游第三站——“抓尾巴”
教师经过“小朋友们此刻我们到了小动物园,瞧!里面有很多的小动物,还有尾巴呢,我们来比赛一下,谁抓到的尾巴最多”的谈话引导,指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体活动,要求学生经过两人一组,一人把绳子绑在腰间,露出两端“尾巴”,想方设法保护好“尾巴”;另一人使劲去抓它;并轮流活动。教师边指导,要求注意动作规范和安全,边参与学生活动。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奔跑、躲闪,循环反复,在简便愉快的情景中,到达了必须的锻炼强度。
(五)旅游第四站——“拼图”
本站的主要目标是经过整合学科间的知识,以体育小组合作活动形式,促其思,启其智,炼其身。首先,让各小组在讨论用绳拼图创编的基础上,先进行展示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选择自我喜欢拼图,组成新小组进行有序跑跳练习、展示,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愉快地学、练氛围中,享受体育活动的欢乐,陶冶身心。
(六)旅游结束——放松总结。
播放歌曲《小白船》组织放松活动,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课堂小结,评价,颁奖,渗透德育美育教育。
总之,本节课我将力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和主动性,并及时鼓励表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跳绳教案中班篇八
1、乐于探究跳绳的方法,感受跳绳的乐趣。
2、练习双脚连续跳绳或双人跳绳的技能,训练手脚动作的协调性。
3、通过活动熬炼幼儿的跳动力量,让他们的身体得到熬炼。
4、能乐观参与嬉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嬉戏,感受嬉戏的乐趣。
人手一根跳绳。
1、教师和幼儿每人手里拿一根跳绳,走兴趣队形,如8字形、之子形等,一起做教师自编的跳绳。根据状况可将绳对折,带着幼儿进展上肢、体转、腹背、跳动等热身运动。
2、引导幼儿玩跳绳。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主跳绳。
〔2〕教师觉察幼儿有好的的玩法时,就请该幼儿示范演示,并请其他幼儿学一学。
〔3〕教师参加幼儿跳绳,并与幼儿协作进展双人跳,请其他幼儿观看。
〔4〕幼儿结伴尝试双人跳,教师提示两个人要动作全都,可尝试通过喊拍子的方法实现同步跳。
3、放松活动:跳绳嬉戏。
〔1〕将全部的跳绳放到地上连在一起,摆出多种图案,教师与幼儿踩绳走。
〔2〕放松动作:拍胳膊、拍腿。
大班幼儿从上个学期以来就开头学习跳绳,所以对跳绳特别感爱好,至今已经有一半的幼儿学会了双脚连续跳的技能。
今日再次探究了跳绳的各种玩法,有的幼儿学会了单脚跳,反着跳,还有的幼儿跑着跳等,在双人跳的玩法中,多数幼儿手脚还不是很协调,只有几个力量强的幼儿学会了,信任在连续练习中,幼儿会探究出更多的玩法。
跳绳教案中班篇九
在运动会跳绳竞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跳绳计数的结果产生了分歧,缘由在于跳绳计数方法不对,计数结果不准确,孩子们觉得不公正。?3—6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已能觉察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为抓住幼儿生活中消失的“真〞问题,并以此作为支持幼儿学习和进展的契机,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好玩。
2、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跳绳计数,学习正确计数。
3、能与同伴共享合作,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
4、喜欢数学活动,愿意参加各种操作嬉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5、有爱好参与数学活动。
材料预备:来自幼儿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跳绳竞赛争吵瞬间〞,记录纸和笔。
阅历预备:活动前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体育竞赛的资料,观看理解各种竞赛的过程和名次确定的方法;幼儿已有跳绳和跳绳计数的阅历。
重点:通过理论,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跳绳计数,在不断增加计数爱好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计数。预备运用理论体验法、争论法与嬉戏法打破这一重点。
难点:可以觉察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预备运用启发提问法、活动延长法打破。
师:小伴侣们,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像,请你们看一看,录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完录像后提问:
〔1〕录像中的小伴侣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吵?
〔2〕为什么会消失跳绳计数不清的问题?
提问:
〔1〕为什么会消失跳绳计数不清?问题出在哪儿?
〔2〕假设是你,会怎样为跳绳计数?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取一根跳绳。幼儿可以边理论,边商讨计数方法,并通过图画标记等形式记录跳绳计数的方法。
〔2〕集体共享
a、共享探究过程,如:
开头计数时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们是怎样想出解决方法的?
b、共享计数方法,如:
看跳绳小伴侣跳动的脚计数;
看跳绳小伴侣起伏的头计数;
看跳绳小伴侣抡绳的双臂计数。
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c、争论计数留意事项,如:
跳与数要对应上;
踩绳或一脚跳过另一脚没跳过,不能计数;
记明晰小伴侣跳过的数,再往下接着数,并说出最终计数结果。
请小伴侣根据自己的意愿尝试跳绳记录方法,还可以探究和觉察新的方法。
如:幼儿的拍球、投球、捉尾巴嬉戏;体育工程中的足球、排球竞赛等。
鼓舞幼儿连续运用计数方法解决体育竞赛及生活中的问题,如值日生发碗筷、取午点等,并用绘画、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记录下来,张贴到主题墙上,和同伴共享、沟通。
第一、本次活动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严密联络在一起,突出科学领域学习“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阅历化〞的特点。通过探究“跳绳计数方法〞的活动,亲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络,使幼儿从讨论现实问题的理论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及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第二、活动过程符合?纲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儿通过觉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阅历,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
第三、活动过程表达了?纲要?和?指南?提倡的以幼儿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教师也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由“教授〞转变为“支持〞和“引导〞。
跳绳教案中班篇十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以下是“体育活动快乐跳绳教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及个性差异,我选择以跳绳游戏为活动主形式,以绳激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氛围。
为此,我在设计理念上,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快乐体验”的课题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自我的锻炼,增强锻炼意识。
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 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条跳绳、录音机一台。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初步预设本课教法和学法是:
情境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
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展示法等。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情景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角色。整节课,我将以“跳绳王国”为主情景,去激趣。一入课就在情景中带领学生去旅游参观,学生的活动热情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和调动出来。
通过创设“王国门岗”,指导学生两人一组,用脚玩“石头剪子布”游戏进行热身活动。
我设计踩蛇尾活动,通过“甩、踩”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开展热身活动,发展学生的迅速反应、灵敏运动能力。
播放歌曲《小白船》组织放松活动,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课堂小结,评价,颁奖,渗透德育美育教育。
总之,本节课我将力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及时鼓励表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跳绳教案中班篇十一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很容易展开,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为核心,通过跳绳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在跳绳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懂得一根绳能有多种玩法,学会在活动中思考,在玩中锻炼,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学习的关键:
运动参与群体意识团结协作自我创新。
让学生掌握多种跳绳的技巧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控绳能力动作协调连贯创新。
本课我围绕教学目标,结合体育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多元互动,主题探究的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辅导作用,采用示范法、讲解法、游戏竞赛法、激励法、评价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内容,学生自己练习,难度、伙伴、方法可以自己选择,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的体育课堂,让学生享受跳绳所带来的乐趣。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前几课我们学过跳绳最基本的动作,今天我来学习一下把简单的跳绳动作组合到一块,大家有信心吗?)。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课课练(稍息、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原地踏步、立定、散开。)。
2、在歌曲《大家一起来》中,进行自编的绳操内容为:伸展运动——下蹲运动——腹背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全身运动充分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3、复习跳绳动作(稍含胸、大臂夹住、脚尖着地、),做两组不拿绳子的动作,接下来拿着绳子在老师口令的带领下可以加大难度练习。
三、基本部分:
讲解本节课的内容:绳子的简单组合。
1、首先教师完整的示范。
2、先教学生上肢的摇绳动作,双手拿绳在身体的左右两侧各摇绳一次。
3、再学脚的动作,双臂在体前交叉的同时,手腕用力往后摇绳,双脚跳过绳子。
4、学生原地自己练习两三分钟,感觉一下动作的要领。
5、在教师口令的带领下完整的练习左—右—跳。
6、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把这个组合练习熟练,然后在这个组合的基础上加上其他动作,创编4个八拍的绳操,教师巡回指导,辅导学生完成动作,给予鼓励。
7、每组轮流展示,评比出难度最大的,质量最高的,最优秀的小组(动作熟练、连贯、创新)。
四、结束部分:
1、《爱我中华》这首歌曲作为放松音乐,进行放松动作的练习,从而达到恢复。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2、小结:同学们喜欢跳绳吗?老师也很喜欢跳绳,这一根小小的跳绳,不仅锻炼的我们的身体,还让我们享受到了与同伴一起运动游戏的快乐,它不光可以在课堂上跳,还可以在今后的课余时间里进行,老师更希望同学们在享受跳绳运动快乐的同时,能开动脑筋,发明学会更多有趣的跳法,让我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吧!
3、师生再见。
跳绳教案中班篇十二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导入部分2分钟左右。
a、课堂常规。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学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鞋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5分钟左右运动强度:小。
a、热身跑:我们是一条大长绳。
教师:
1、组织生成一路纵队,在前面领跑,路线犹如蛇行。
学生:
1、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蛇行跑。
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
教师:
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请学生创编绳操。
4、邀请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
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3、发挥想象,互相交流,创编新动作。
4、创编成果展示,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三)、基本部分28分钟左右。
a、花样跳绳13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中上。
1、一人一根绳(前摇跳;后摇跳;交叉跳;双飞跳;跑动跳等)。
2、两人一根绳(两人同摇一绳跳;一人先跳,另一人跑入跳等)。
3、三人一根绳(一人摇,两人跳;两人摇,一人跳等)。
教师:
1、组织学生自由跳绳,方法自创。
2、巡回指导,发现并推广学生的'新跳法,语言鼓励学生,必要时给予帮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讲评,并组织学生再练习。
学生:
1、自创绳的新跳法。
2、新跳法的展示,必要时可根据动作命名。
3、通过观摩同学的展示,进行自评、互评,并继续练习。
b、并脚跳5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中上。
教师:
1、语言导入“刚才我们的绳子都是摇着来跳的,现在我们要变魔术了,把它变成竹竿。”
2、讲解,并邀生配合一起示范并脚跳。
3、组织学生练习,巡回指导,结合小范围的展示,评价。
学生:
1、看示范,听讲解,明确练习的方法。
2、自由组合练习(3—4人为一组),注意安全。
c、迎面投绳1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中。
动作要领:瞪腿转体,快速挥臂。
教师:
1、语言导入“绳子除了可以用来跳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用处有很多,接下去我们就尝试着来投绳,看一下哪一位同学投得最远,动作最正确”,讲解捆绳方法,要求学生迅速把绳子捆好。
2、讲解、示范投绳的动作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组织学生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不同的起投线上进行练习,巡回指导,纠错,并请生示范,同学评价,指出优缺点。
4、同质学生间的比赛,评价。
学生:
1、按要求捆好绳子。
2、看示范,听讲解,明确练习的方法。
3、按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起投线上练习,认真观摩同学的示范,做出正确的评价。
4、积极比赛,自评、互评。
(四)、结束部分5分钟左右运动强度:小。
a、放松游戏:踩绳。
教师:
1、讲解并示范游戏方法。
2、组织学生游戏,并要求学生给游戏取个生动的名字。
学生:
1、看示范,听讲解,明确游戏方法。
2、积极参与游戏,放松身心。
b、评价。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评本次课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坚持锻炼,发现更多的新方法。
3、回收器材。
学生:
1、集合。
2、进行自己评价。
3、收拾器材。
场地:风雨操场。
器材:41根跳绳粉笔。
练习密度:35%左右。
心率:115—120次/分钟。
本课在《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表演、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活泼多样的形式来指导学生练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更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小学生在享受快乐体育的同时,培养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50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