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9:08:16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实用16篇)
时间:2023-11-10 19:08:16     小编:梦幻泡

教案内容需要根据学科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的编排。同时,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教学评估,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是一些优秀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一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4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教师讲述清明节的一些习俗供幼儿了解。

1、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天气特征及风俗。

2、理解诗歌的含义,体验诗歌中表达的哀伤之情,并对唐诗产生初步的兴趣。

1、小朋友们记录了清节前后的天气变化,发现了什么?(有时天气晴朗,有时细雨绵绵)。

2、天气晴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高兴)细雨绵绵的时候又有什么感觉?(烦恼、不开心)。

1、出示挂图,播放古诗录音。

教师边提问,边结合挂图解释诗歌中的词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按照磁带中的方式跟念古诗。

2、尝试边念古诗边用体态语言表现古诗的内容。

我国唐朝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写了很多优秀的诗,以后我们还会学更多的唐诗。(屈老师教案网)。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二

1.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烈士陵园。

201x年3月29日上午。

活动对象:大班四个班级各选8名幼儿。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1名教师、行政人员两名。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后勤组负责准备)。

六、活动程序。

1.教师与幼儿坐车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3.幼儿代表献花圈。

4.默哀。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1、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2、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3、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4、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5、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

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

活动准备:

音乐cd、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

二、听辩快慢。

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

三、听辩节奏。

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

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模仿。

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

集体学一学。提醒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

4.配对游戏。

老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

5.游戏书。

老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

老师指定某一物品,幼儿找出好伙伴连一连。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四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五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

2、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3、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4、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请幼儿注意清明节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家中是否长辈(如姑姑等)来自己家,去给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你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提示:你吃过鸡蛋吗?是否同爸爸妈妈到过烈士陵园,又做了些什么?你在电视上看到过祭扫烈士吗?)。

4、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原因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原因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曾经参加过革命战斗的英雄来为小朋友讲一讲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斗故事。

5、请革命军人讲革命战斗故事。

6、听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7、教师播放清明节习俗的一些图片,以加深幼儿对清明节的认识。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六

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篇大班清明节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1.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烈士陵园。

20xx年4月1日上午。

活动对象:大班年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们北珊湾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朋友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

我们小朋友还亲手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朋友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注意事项。

1,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2,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3,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4,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5,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1、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3、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1)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2)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5、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曾经参加过革命战斗的英雄来为小朋友讲一讲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斗故事。

6、请革命军人讲革命战斗故事。

7、听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七

活动名称:

传统节日——清明节。

活动前言: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活动准备: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清明,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孩子参与的很活跃,我也快乐的参与孩子们的描述。看图讲述就是要孩子学会关注整体,同时也要结合其他的图片去发现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和孩子谈话上应该注意让孩子们听懂,能够很快理解接受,而且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的吸引,让孩子想参与主动交谈会正确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引导孩子完成相应的活动目标。

在绘本活动中,要注意图片在相应时间针对活动的重点,细致的准备展示及讲解。在活动重点的把握上,我还需要多思考,认真思考后的重点进行每个环节上的把握,努力达成绘本活动的最终目标。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八

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活动准备。

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2个;碗一个;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6。

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

二.学习数的守恒。

1.幼儿表演。

(1)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2)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3)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4)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2.茶杯配茶盘。

(1)我们给每个茶杯配一个茶盘,看看茶盘够不够。配好后问:“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

(2)将茶盘摆成一排,茶杯收拢或堆起,问:“想一想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在将茶杯一一放在茶盘里。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九

幼:“老师今天怎么这么热,我出了好多汗,昨天也很热!”,我说:“因为夏天到了,天气就变得很热很热了”,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外衣脱掉,穿上了小背心,说“夏天真热啊”。随着连续三天高温天气的出现,由温暖的春季进入了炎热的夏季。根据季节特征和幼儿的兴趣点,我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炎热的夏天》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内容我们预设了“理发店”“好玩的水”“夏天真热啊”。

1、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线索一、理发店。

美工:制作假发套。

儿歌:小刺猬理发。

游戏:我是小小理发师。

线索二、夏天真热啊。

美工:制作小凉帽,做雪糕,小毛巾,救生圈。

儿歌:乘凉、花露水、洗澡泡泡多;。

故事:夏天好热啊;。

游戏:我会倒水;颜色变变。

语常:夏天饮品。

线索三、好玩的水。

线索1、好玩的水。

嬉水游戏;吹泡泡;运水;帮水搬家;倒来倒去真好玩;洒水车;。

浮浮沉沉;会变的颜色;给玩具洗个澡。

线索2、水的用处多。

日常生活少不了;万物生长都需要水;水是我们的好朋友;花儿口渴了。

线索3、我在哪里找到水。

谈话:你在哪里找到水?

线索4、我喜欢水。

儿歌:洗一洗;多喝白开水;我爱洗澡;洗头我不怕;节约用水;。

故事《小河生病了》;意愿画;鱼宝宝学本领。

1、资料库:夏天的图片。

2、环境布置:森林里的小动物——谁来了。

3、幼儿收集的各类冷饮的。

4、区域活动夏天的美工材料——制作小凉帽、扇子等。

1、幼儿园:环境布置(森林里的动物——谁来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亲子活动;资料库的增添。

2、家园共育:引导幼儿观察夏天的季节特征;知道找阴凉的地方玩,及时擦汗。

3、家长配合:家长帮助收集夏天的资料;收集配料中有水的“水产品”;带一些能在水中玩的玩具;利用废旧物品进行亲子制作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或水中活动的物品;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探讨“水有什么用?”并将答案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和幼儿讲解有关水的知识;在家督促幼儿节约用水。

夏天真热,幼儿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活动之前,我利用晨间时段鼓励幼儿观察夏季的景色、人们的穿着、气候的特征,当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他们在活动中就有话可说。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在与同伴的语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十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代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到饶有兴趣。慢慢的我开始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的认识与想像。本次教学活动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上音乐的力量,使幼儿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带给我们的意境。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十一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清明节教案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一、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二、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三、课件:

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四、观看课件:

教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五、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六、与孩子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七、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八、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九、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十、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十一、玩鸡蛋:

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十二、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学会儿歌,能变念儿歌,边游戏。

2、知道清明节有做青团,吃青团的风俗。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关于清明的做青团的儿歌。

活动过程:

一、引出。

师:小朋友们,清明节到了,谁知道清明节要吃什么?

二、学儿歌。

1、教师示范儿歌。

做青团、做青团,好吃的青团哪里来,糯米、青汁揉出来,想吃青团做出来。

谁知道什么是清汁?

2、幼儿学习儿歌(3-4遍)。

三、游戏。

幼儿边念儿歌,边手拉手走圆圈,等念完儿歌,听老师口令,老师说:两个人做青团,幼儿就两个人抱在一起,说三个人做青团,就三个人抱在一起,抱错的组,就被老师“啊呜”一口吃掉。

四、结束。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幼儿能较快的掌握儿歌,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一开始让他们手拉手边转边念儿歌,本以为很简单的一个环节,有个别调皮的幼儿就拉着跑,导致有幼儿就摔倒了,不过经过提醒后,就没有这种现象发生了;还有最后幼儿做青团的环节,两个抱在一起,大部分都会抱对,数量增加了就出现了很多的错误,有些能力稍微差点的孩子就乱抱。不过几次游戏以后,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游戏方法了。

我觉得下次游戏时,可以再增加一项比赛的环节,把幼儿分成红、黄两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比赛,看哪对幼儿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正确的“做”出青团。如果“做”错了,就退出游戏,最后哪对人数多,哪对就获胜。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4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十四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部特征。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

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为什么叫种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

(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

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

(三)、观赏结束。

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

2、总结结束。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十五

活动对象:

幼儿、老师、家长。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内容:扫墓。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学生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过程:

1、让学生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小结: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

4、扫墓。知道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

活动反思: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班反思篇十六

1、喜欢阅读,会根据部分情节预期故事的发展。

2、会按照一定的顺序阅读并理解阅读的内容。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1、教具:教学大书一本。

2、学具:人手一本读本。

一、阅读封面。

1、展示遮蔽书名的封面: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读本有什么不一样?

2、展示书名——《钱鼠来了》。

3、讨论:为什么把老鼠叫成钱鼠了?

二、师幼共同阅读读本p1—p9。

1、师朗读故事p1—p9。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老公公、老婆婆看到他们家的老鼠阿灰被摔倒了表情是怎么样的?

3、引导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你们觉得老公公、老婆婆会怎么办呢?

三、幼儿自由阅读读本p10—p33,

1、幼儿阅读,教师进行指导,提醒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阅读并理解阅读的内容。

2、共同交流讨论,了解幼儿的阅读情况: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四、师生共同阅读p10—p33。

1、共同阅读读本。

2、讨论:为什么老公公把阿灰阿强叫做钱鼠呢?

五、展开讨论。

你喜欢读本里的谁?为什么?自由结束活动。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

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3625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