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一种心态,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情感表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探索。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一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一、重点: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一课时。
设想一:每个著名学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北京大学里有风景优美的燕园,其中的未名湖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乾隆赐予和珅,后划入北大校园,钱穆为其更名为未名湖)。清华大学是一所偏理科性质的学府,校园建设较北大而言似乎缺少浪漫气息。但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池塘总是有许多人慕名前去观赏,这仅仅是因为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
设想二:(故事引出作者)月夜有无蝉声?
《荷塘月色》中有一处写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时听到了蝉声。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后来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为此问了好几个人,他们也都认为陈的话不错。朱自清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又去请教他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刘崇乐则从别一个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给朱自清,这一段文字说月夜确有蝉声,不过那位著者又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那一个月夜,却听到它们在叫。这么一来,朱自清反复考虑,就把“好几个人”的话当作“客观实际”,而把那个著者的亲耳所闻当作“是个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写,则自认是“记忆错误”。于是朱自清给陈少白复信,表示了感谢,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版要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
过了些时候,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涉及到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一诗,因为这首诗里也有月夜蝉鸣的描写。也就在这个讨论之后,朱自清自己又有两次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清因为“有切己的问题在心里’,所以对此印象格外深刻。这才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公开作答。从这番周折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对写文章是极其认真负责,绝不含糊的。
朱自清还从这件事中引出一个更深的教训,他在作答的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朱自清这一段话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轻率的推论会使人们误把成见认作真理,妨碍我们获得新的经验,接受新的知识,这个体会和认识已经远远超出“月夜”有无“蝉声”的讨论本身了。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诗文选集》。
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荷塘与月色两者呈并列交叉关系,作者既写月色下的荷塘,又写荷塘上的月色。
2.学生默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3.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4.理清全文结构。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第三部分,(7-10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5.找出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找出作者的行踪以及心情变化)。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呈圆形结构。从感情上看,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出门寻求宁静,获得片刻宁静,最后走出宁静,同样呈圆形结构。两个圆形结构既是本文的线索,作者的行踪是明线,内心的情感变化是暗线。明暗线交织,情与景融为一体。
(一)讲读第一部分。
1.朗读。
2.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二)讲读第二部分。
1.提问:这一部分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
教师归纳: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段)——荷塘(第4段)——月色(第5段)——荷塘周围的树(第6段)。
漫步——思索(线索)。
2.讲读第2段。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
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
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3.讲读第3段。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4.讲读第4段。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表达技巧巧。
荷塘 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 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 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博喻。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波 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荷韵 脉脉的流水,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5.读第5段。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三)讲读第三部分。
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附:《采莲赋》参考译文。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二
教师介绍朱自清的生活经历,期间穿插学生朗诵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片段,包括《我是扬州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祭》、《背影》、《悼亡妻》等。
第二课时。
教师带领同学概括文中出现景物的特点,分析写作方法,体味文中的语言美。
第三课时。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1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四周——热闹。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4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5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而《荷塘风起》虽然也描写了一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但它是由阳光、荷叶、清风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
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散文家的笔下,景物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充满动人的色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应用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景物,从而使它们焕发出个性化的魅力呢?让我们一同来试试看,做到心中有爱,做到笔下有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教案点评:
教学由分析课文到整体感知,体会升华再到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结构清晰严谨,层层深入,把提高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是设计的最大特色。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选择出其中的精品,在课堂上推荐给其他的同学,大家讨论,进而深入探索朱自清的散文创作特点,全面了解其语言特色。
2.鼓励学生经过阅读后,试着画有关荷塘的简笔画,有助于明确荷塘景物的描写重点以及朱自清先生的行踪。
3.让学生用通感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三
(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2)性别:在美国多种族中,都是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35~44岁男性白人冠心病的死亡率5.2倍于女性。
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ldl则升高,此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3)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4)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大也易患本病,世界第一肥胖国——德国的研究人员认为,“吃的胖就是因为吃的多”,所以,要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除了控制高脂饮食摄入外,也必须重视控制食量。
(5)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增高,而hdl下降,易患本病。
(6)血压: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危害,最常见者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7)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8)肥胖: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超重10%为轻、20%为中、30%为重度肥胖),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但目前认为,应该重视研究评价体重的方法。
不能单看体重指数,而应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已有前瞻性研究资料表明,向心性肥胖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9)糖尿病:糖尿病易引起心血管病这一事实已被公认。有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本病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
(10)遗传:家族中有在年轻时易患本病者,其近亲患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在以上十大因素中,血压过高、体重超标、胆固醇过高或过低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的最危险因素。
这是由国内17个单位协同完成的“八五”攻关课题,也是首次大样本追踪调查显示的结果。研究还表明,舒张压和体重均值增高导致脑卒中发病率升高,而收缩压、体重及血清胆固醇均值增高则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增高。
二、冠心病吃什么。
海带松。
浸发海带200克,香油,绵白糖、精盐少许。
[制用法]先将浸软泡发洗净的海带放人锅内煮透捞出,再用清水洗去枯液,沥干水分后,即可把海带摆叠好切成细丝。然后在锅内放人香油,油七成热时,把海带丝稍加煸炒,盖上锅盖,略经油炸,揭开锅盖继续焙炸.当海带发硬、松脆时,便捞出沥去余油人盘,加人绵白糖、精盐拌匀即可食用。
香蕉茶。
香蕉50克,蜂蜜少许。[制用法]香蕉去皮研碎,加人等量的茶水中,加蜜调匀当茶饮。
蜂蜜首乌丹参汤。
蜂蜜25克,首乌、丹参各25克。
[制用法]先将两味中药水煎去渣取汁,再调人蜂蜜拌匀,每日1剂。
党参黄芪。
党参20克,黄芪30克,川芎、枸杞子、制何首乌、牡丹皮各15克,丹参5克,炒白术、茯苓、淫羊藿、桂枝各10克,全当归20克,炙甘草8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1--2次口,20天为1疗程。
三、结语:
一切疾病的来源都与我们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有关的,如果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就会远离疾病,所以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适当的锻炼身体,才能有好的生活。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四
当代学生的父母大多有过艰苦的经历,现在生活好了,受“补偿心理”的影响,容易出现教育的不当或缺失。不少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受之无愧,所以惟我独尊,惟我自傲的现象普遍存在。
通过使用问卷调查发现:62.1%的学生不愿和父母待在一起,43.2%的学生认为父母总是企图控制自己,67.21%的学生觉得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36.1%的学生认为父母的关心是父母应有的责任。他们中的有些人不大珍惜拥有爱更不大懂得回报爱,所以亲子间的误会、矛盾时有发生,给教育带来阻力。
在现在中国特有的供需关系下,农村或地级市普遍存在父母外出,留守孩子得不到父母亲临关爱,造成情感缺失,很多学生认为没有人能理解自己,没有人是真正关心自己的,而且还会父母在外而不能照顾自己产生愤怒和怨恨的情绪。鉴于此种现象,特设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内心深处体验和感悟自己对亲人的关爱,让他们能正视这种现象,健康快乐的生活。
二、活动准备。
树形pvc板一张、苹果型便签纸若干、辅助道具若干、ppt课件、相关音乐素材。
三、活动过程。
ps:课堂设置。
我想和大家共同约定一下我们上课的规则:1.我们上课的内容从上课开始,到下课结束,课后不要去讨论课程的内容,更不要告诉其他人。2.课堂的成功在于大家的参与与配合,想要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就要尽力的去结合之间的实际去思考人生,大家可以做到吗?(举手示意)。
1.问题导入。
今天我想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谁是你最关心的人?(点几个学生回答),哦,我们通常情况下会去考虑自我的想法,更愿意去关注我们喜欢的人,但是,你有没有去想过,关心你的人都为你做了些什么?你觉得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吗?下面我要通过ppt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关爱的故事,在观看的过程中,只有一个要求:用心的看,保持安静。播放ppt(苹果树)。
2.选角并演出。
教师(伴着音乐尾音):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默默的关心着我们的人,这些人,如苹果树一般,因为我们的开心而开心这,因为我们的伤心默默的支持着,或许他们不在我们身边,但他们就是那样的让我们的心灵温暖,你的苹果树是谁呢?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小男孩,你会怎么做?把他写下来。(换音乐)。
3.分享:
邀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苹果树和小男孩,摆成故事中的状态。请学生分享之前的问题,分享完后选择重新定位苹果树和小男孩的状态,并替代小男孩的位置。在完成后去角(我不是苹果树,我是**,我不是故事中的小男孩,我是**)。
4.心灵的'祝福。
教师: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苹果树对我们的爱,刚刚很多同学说,我要理解我的苹果树,我以后要多陪伴他们,以后来报答他们,我想大家一定都能做到,现在在课堂上我觉得我们可以可以在这里送出对他们的祝福,现在在我们的手上每人有一张苹果样式的便签纸,你有什么想对苹果树讲的,有什么心愿和祝福,请把它写下来,一会我将会帮助大家一起送出。
5.送出祝福。
(播放轻音乐,缓慢)。
教师:请全体同学起立,将你的祝福便签捧在手心,将手伸出来,头慢慢的低下来,慢慢的闭上你的眼睛,现在跟着我想象,想象现在你的苹果树就在你的面前,如果你还没有看清楚也没有关系,慢慢的他就会出现,好的,现在请默默的,在心里面把你所写的内容告诉你的苹果树,但不要讲出来。
6.祝福的沉淀。
好的,现在请所有的同学将你的心愿和祝福粘贴到黑板上的树上,待会我将会把这棵苹果树送给大家。结束后将苹果树送给班长保管。
7.教师总结。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于::苹果树音乐教案)中,很多人都默默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给我们温暖,为我们的幸福而无私的奉献,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的辛酸吗,在你开心快乐之余,你有想过他们的寂寞吗?或许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只是去祝福他们,陪伴他们,因为他们要的,并不是钱,而是你的一分钟的真心陪伴!
谢谢大家(最后一张ppt展现)。
活动结束。
附1:苹果树和小男孩的故事。
从前有一棵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扮起森林里的国王男孩会爬上树干,抓著树枝荡秋千,吃吃苹果他们会一起玩捉迷藏。玩累了,男孩就在她的树荫下睡觉。男孩好爱这棵树??好爱喔!树好快乐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好孤独。
于是男孩爬到树上,摘下她的苹果,把苹果通通带走了。树好快乐。男孩好久都没有再来??树好伤心。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枝,把树枝带走,去盖房子。树好快乐。
可是男孩好久都没有再来,所以当男孩再回来的时候,树太快乐了,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来啊!孩子」她轻轻地说过来,来玩呀!」。
「砍下我的树干去造条船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远航??你就会快乐。」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条船,坐船走了。
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过了好久好久,那男孩又再回来了。
「我的树枝没了。」「你不能在上面荡秋千了——」。
「我太老了,不能在上面荡秋千。」男孩说。
「我的树干没了。」树说。「你不能爬——」。
「我太累了,爬不动的。」男孩说。「我很抱歉。」树叹了口气。
「我真希望我能给你什麼??可是我什麼也没了。我只剩下一块老树根。我很抱歉??」。
「我现在要的不多。」男孩说。「只要一个安静,可以坐著休息的地方。我好累好累。」。
男孩坐了下来。树好快乐。
附2:《中学生家庭关系调查表》。
下面是调查你与父母之间关系的问卷,本问卷共10题,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按照你的真实想法回答。你的回答我们将会为你绝对保密。
1.我的父母总是企图控制我。
a.是的b.不是c.不知道。
2.我和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a.是的b.不是c.不知道。
3.父母冲我发脾气,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发泄他们之间的情绪。
a.是的b.不是c.不知道。
4.父母要我好好读书,至是为了减轻他们将来的负担。
a.是的b.不是c.不知道。
5.父母对我的苛刻更胜过他们对我的关爱。
a.是的b.不是c.不知道。
6.如果可以,我更愿意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a.是的b.不是c.不知道。
7.父母对我的关爱是他们应有的职责。
a.是的b.不是c.不知道。
8.父母总是把我当小孩子看,其实我已经长大了。
a.是的b.不是c.不知道。
9.父母误会我时,我不想跟他们解释什么,因为这样没有意义。
a.是的b.不是c.不知道。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五
(这个教学步骤是体现实效性教学的关键步骤,执教者的指导思想是关注三方面内容:一是关注专题,将“慢慢”落到实处,使“欣赏”深入人心;二是关注文本,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中触摸作者的形象,感知作者的情怀,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价值和妙处;三是关注学生,把好学生的脉搏,跟踪学生的思维,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放任自流,应积极引导,迅速纠偏,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
研究第一小节——把握独特心境。
师:本文重点写了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那么触动作者月夜漫步荷塘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
大家异口同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请大家阅读书后“活动体验4”的前两段资料:第一段是选自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后一段是选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阅读之后请大家归纳各自的观点。
生:它们分别从政治和伦理的角度探讨了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原因。
师:概括得简洁而准确。作为一个社会人,本身就处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矛盾之中,政治的、伦理的矛盾,社会韵、家庭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压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释放就会郁积在人们的内心,让人心神不宁、烦恼郁闷。所以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将一个心绪不宁,烦恼愁闷的形象推到我们的面前。
(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执教者本意并非要学生得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资料、分析资料进而有个性化地解读。从实效性教学的角度来看,个中原因教者以为没有必要在课堂内深究,可以留到课后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师:请一位同学将第一小节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生读第一小节)。
生:(几乎将第一小节又读了一遍。)。
(该生说“悄悄”可以表现,但未能剖析到位。)。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第二句中有一个“忽然”,我感到这个词语耐人咀嚼,夏夜庭院纳凉,微风习习,凉爽舒适,尽情享受便是,但作者“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这种跳跃的思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份心绪不宁,同时我们又能读到作者想摆脱烦忧、排遣苦闷、找寻宁静心情的那份特别的渴望。既然有苦闷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加以排遣,朱自清选择了“月下漫步荷塘”来排遣苦闷和压抑。
(如何将文本读慢、读细、读透,教者必须有示范性的引导,放任自流的结果就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便是一句空话。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独特心境——渴望摆脱颇不宁静的心绪。)。
研究第二小节——找寻景和情的契合点。
师:在“家”与“荷塘”之间有一条小路,文章的第二小节勾勒的便是这条小路的轮廓。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小节,阅读过程中圈画出那条小煤屑路的特点。
生:“幽僻”“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生:说明作者很喜欢这种幽静淡雅的氛围。
(有一些补充但基本停留在分析的层面。)。
更多。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写景、状物委婉曲折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的运用。
教学重点:
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赏析手法。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突出描写了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之美,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也传透出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学生赏景比较容易,但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同时对情中蕴含的情感则更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课时安排:
两教时。第一教时重点在于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鉴赏美景和语言。第二教时理解其中的情感,以及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请同学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特别是月下荷塘的景色。然后引入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下荷塘,这个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
二、范读入境,自读体味。
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选择:
a.热情奔放b.积极乐观c.含蓄深沉。
三、学习课文的4-6节欣赏美景和语言及手法。
1、请同学读出其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清理由。
2、教师引导整体鉴赏,并归纳总结。
分析,明确:景物:叶子——花——荷香——荷波——流水。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同时注意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又或者说,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凝碧,流动很快,像闪电般;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七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部分从荷塘周遭的环境写起,向“荷塘月色”的主体进发。作者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读者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第三部分开始正式的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详细的描写,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使人宛然若见。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作者继续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第四部分为文章结尾,从单纯的写景写开来,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4.高中语文必修课《涉江采芙蓉》教案(人教版)。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八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老师有声有色地背诵《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学生,调节气氛。然后再总结。)。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朱自清)。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考: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好,那我们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画一个圆形的图解做板书,边板书边讲解。见!)。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找同学背诵第4-6自然段,并做鼓励性点评。)。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赏的语句,并说出你真实的感受。
(讲解:很有代表性的几句:)。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l1]”。
四、请学生自己赏读并讨论第5、6自然段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五、小结全文: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六、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理解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理清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情感与态度方面: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一是领会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二是理解本文中的“月”与“荷”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载体。
教学难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课时安排:分为两个课时。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
2、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中的景和情,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难点: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寄情山水、自我调适的人生态度,培养自己对生活和自然深刻而复杂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明确:《春》《背景》。
2、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祖籍浙江绍兴。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创作。1925年月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至1932年,曾留学英国。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并致力于学术研究。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毛泽东曾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绿》都是他散文中的名篇。他的散文贮满诗意,文风清新、朴实、纯正。
3、背景介绍。
《荷塘月色》最初发表于1927年7月,写本文时,作者已经陷入了窘困的境地。六个儿女都指望着他过活,父子、婆媳之间的矛盾也时有发生,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他失去了方向感,恰似浮萍随波逐流。他扮演着很多角色,而每一个角色都那么沉重,压得他心力交瘁,苦不堪言。与此同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又让他彷徨失措,迷惘不知所归。在矛盾中,他选择了逃避,研究起国学来。烦闷抑郁的窘迫现状却如影随形。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据此,我们对《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内涵,就有了一种豁然的理解了。
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归纳每段大意。
明确: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串讲: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串讲: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提问: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反映淡淡的哀愁得到淡淡的喜悦仍是淡淡的哀愁。
具体赏析:第一部分。
读1-3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会想起去荷塘散步?通往荷塘的路是怎样的?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幽僻、阴森,作者却觉得很好。
请学生结合预习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开篇就说他“心里颇不宁静”?
学生根据查找资料进行整合,
以上问题的讲解,既可看作文章的背景,也可以作为学生能力提升的设计。
由此让学生明白,艺术作品,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解读,可以读出很多蕴味。那你是如何理解呢?(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我觉得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内心独白,表达自己当时当地的一种心情而已。
提问:荷塘周围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关键词概括)。
学生朗读第二段。
明确环境:曲折的小煤屑路(幽僻)。
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的树蓊蓊郁郁的。
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
突出幽静,为后面宁静的夜色荷塘做铺垫。
提问:在文章第3段作者写道“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明确:另一个世界:属于一个人的“独处”的“自由”的世界可以看出作者渴望自由、渴望超脱现实的情绪,表现出作者暂得自由的喜悦;平常的世界:热闹的、受到束缚的不自由的世界。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一
《葡萄沟》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分享了葡萄沟说课课件资料,欢迎欣赏!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里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更是惹人喜爱,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结束全文。全文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仅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本单元的主题----爱祖国,爱家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11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目标:通过读文,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根据我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能力,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情景教学法谈话引导法读悟结合法多媒体解惑法。
合作探究学习法联想法感情朗读法品词赏句法。
六、说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课,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结束语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下是我教学本课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葡萄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学文的积极性,我采用了以下导课方式: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吃水果,谁来跟大家聊聊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在孩子们畅所欲言后,老师巧妙过渡: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看你通过看图片能不能猜出这是哪里?是哪个民族?(多媒体出示)板书课题,指导“葡萄”的读音,再写沟字,指导区分葡萄和葡萄沟的不同.
请同学们走进葡萄沟,看看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学习字词,感受葡萄沟。
1、读准下列词语:
蜜桃成熟梯田茂密凉棚阴房碉堡吃够。
茂密钉子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热情好客蒸发。
(引导孩子区分密、蜜,并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
密:茂密秘密告密密林密不透风。
蜜:甜蜜蜜桃蜜桔蜂蜜甜言蜜语。
2、读准下列多音字:
好地方干活分开钉子。
好客葡萄干水分钉着。
(三)细读课文,欣赏葡萄沟:
学生在读准了生字字音后,就扫清了读文的.障碍,此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交流则水到渠成。而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不仅是对葡萄沟的赞美,更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从这句话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读、思、悟、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与文本进行融合,真正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安排学生浏览课文,找到这篇课文的点睛之笔。对孩子来说,这非常容易。
此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读、划、思、交流,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看法,此时,顺学而导,引领孩子依次走进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并用“因为------------------------,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作为总结,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彰显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老师无非就是一个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引领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水果这么多,口水要流出来了,带着你的口水美美地读一读吧!)。
完成“葡萄沟-------------,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填空。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葡萄沟以葡萄而闻名,那这里的葡萄种在哪里,长得怎么样呢?请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
在这段的学习中,我把读作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积累词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但同时对课文的理解又提升了孩子读的水平和层次。特别是第二句和第三句。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指导学生理解“茂密”“凉棚”
(3)、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在这个句子的鉴赏中,我采用了朗读、品味、换词的方法引导孩子体会葡萄的多、美,接着出示图片,让孩子用学到的语言描述图片上的葡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做到了学以致用。葡萄长得这样惹人喜爱,我们要感谢勤劳的维吾尔族老乡,如果这时你去那儿,维吾尔族老乡一定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太热情好客啦!
此时让孩子完成“葡萄沟-------------,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填空,孩子们一定会用自己不同的解读送给老师一份份惊喜。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我们经常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学习第三自然段,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质疑上。读了这一段,你对哪些内容不不懂,可以提出来,同学之间能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老师帮助。实际上,学生不了解的就是“阴房、样子像碉堡”这些距离我们表较远的事物,我采用了实物出示的方法帮助孩子解除困惑。
这儿挨着火焰山,气候干热多风,才使得这里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驰名中外!所以我们说:“葡萄沟-------------,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五)、迁移延伸,走出葡萄沟:
把葡萄沟的美景讲给家人或朋友听,并收集家乡的风景、特产、人物等,介绍自己的家乡。
七、说板书。
我设计的板书不仅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水果品种多。
葡萄多、甜、美。
葡萄沟葡萄干色鲜味美好地方。
老乡勤劳热情好客。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二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部分从荷塘周遭的环境写起,向“荷塘月色”的主体进发。作者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读者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第三部分开始正式的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详细的描写,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使人宛然若见。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作者继续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第四部分为文章结尾,从单纯的写景写开来,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及其表达效果。
2.通过赏析重点语句,掌握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感受作者当时心境,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语句的分析,学会文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复杂的心境,理解当时所处背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
图片教学法、问答法。
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用ppt课件展示荷塘景色。请学生用四字词语去概括出来。
“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了荷塘月色的美好画面。在若干年前,有位作家在观赏了月色的下的荷塘后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
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展示。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明: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去找出文中每种景物所用的修辞,并在小组间讨论这些修辞的表达效果。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讲解。
2.结合学生回答,学生分小组一起赏析以下重点句子。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结合ppt讲解本段写景重点运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四)迁移拓展。
1.教师播放“小夜曲”音乐伴奏,学生跟随音乐朗读喜欢句子和段落。
2.谈谈对情景交融写作方法的理解。师指导补充深化。
(六)作业小结。
以你是作者的朋友的身份给他写一段话,要求感情真挚可以疏导作者郁结的心情、可以探讨文章的写法。
六、板书设计。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四
自读课文,准确认读、解释加点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弥望4、袅娜5、倩影6、脉脉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全文写景状物的主体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以上预习内容可酌情增减,何时检查也可灵活)。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
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以下提供一种示例,其他可从“专项评价”中,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以上可适当使用板书或卡片或荧屏演示等多媒体)。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引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的比喻特点: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立于微风中嗅那馨香,时有时无;听那远处歌声,时断实续,沟通了不同类的感官。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业)。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五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我们的地球”中的第一课时,即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首先,教材以介绍事实的方式说明,人站在地球上,由于视野受限能观察到的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也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地球全貌的。接着,提出:“人类是怎样逐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的?”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材依次向学生介绍古代、近代、现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2.通过学习《地球的形状》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地球形状、大小概念,为教材下一步学习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以及地表的变迁等内容打好基础。本课涉及的知识包括地理、历史、物理等诸多学科,内容较丰富。
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城市,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宽,他们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图书等多种途径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对于六年级来说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厚的科学知识,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比较浓厚,对探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只是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地球大小等相关知识缺乏了解,需要进一步认识,这也是我们在这节课需要特别用心的地方。有关地球概况的相关资料,我们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并设计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模拟实验,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球形状的相关挂图、多媒体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地球仪。
(1)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地球”
设计理念:以直观地球仪为载体,从问题引入,利用我们在地球上生活的实际情况,使科学课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2)学生交流评价。
板书:猜想——有根据的'猜想。
设计理念:搜集科学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培养学生查阅、搜集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古代人认识地球的评价,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表达自己的观点。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它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看到了什么。
设计理念:进一步加深学生感知地球形状的印象。
3.小组讨论: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注意提醒组长做好分类记录)。
4.小组汇报。
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曲折过程。
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1)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希腊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板书:古代。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3)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古代人,产生情感体验,理解当时对地球形状的懵懂认识;同时也是对古代人猜想地球形状的猜想。因此此次活动是双重猜想。
3.观察实验“进出港船只”活动。
(1)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
(3)师生交流讨论.
1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尝试解释现象。
2老师谈话:那么我们就来一次模拟实验,我们让你叠的小船在地球仪上航行,看看是否和我们刚才讨论的结论一样。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要求:站在海边的人观察时眼睛要平视地球,而开船的人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慢慢体会。两个角色每个人都要扮演一次。
(3)模拟实验:探究地球的形状。小组活动,填写记录表。
1老师提示: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
2师生模拟实验。
生:进行对比实验,思考总结。
设计理念〉:无论是模拟实验还是对比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对古代人通过船只航海的现象产生直接体验,创设情境重在情感体验,同时习得相关的知识技能。
4.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
(1)老师提问:谁来讲讲航海家的故事?
1学生利用搜集来的资料讲故事。
2老师谈话:正是因为麦哲伦的勇敢实践,他坚信地球是球形的这个信念,人类才第一次验证了这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人们才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我们应该为他鼓鼓掌!我们想不想足不出海的体验一下这个伟大的旅程?那还等什么,快开动你的小船,在地球仪上来一次航海旅行吧。
3学生:模拟环球航海旅行。
(2)老师谈话及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板书:现代。
设计理念:以上活动是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总结提炼。
(1)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2)师生交流:
师:让我们整体来回顾一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播放资料片)。
设计理念: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结论,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一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究历程;二是反思本课学习、探究活动的经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理解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理清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情感与态度方面: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理解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一是领会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二是理解本文中的“月”与“荷”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载体。
教学难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课时安排: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使学生逐渐理解文章的中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2分钟)。
同学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听音乐,音乐可以拨动心弦,而有的音乐可以使心灵宁静,不错的选择;k歌,拉两个好友到ktv狂吼一阵,一切烦恼都没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时代背景(6分钟)。
请2-3名学生上台介绍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我再从作者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高洁的品格方面出发进行补充。
三、朗读(10分)。
1、播放朗读录音,使学生能够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要求学生标出自己读得不准的字音和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指导朗读。
3、齐读重点段落,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
这样学生有了可遵循的方法,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配乐默读,通过情景式阅读,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
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2、设置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逐渐理清文章结构。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第一句,是全文的题眼。
b、画出描写作者行踪和心情的句子。
明确: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针对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本文的结构,并绘制双线索环形结构,最后我点出这一结构的特色是:内、外结构呈圆形,浑然天成。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又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此结构的认识。
3、分组讨论(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讨论下面三个问题,最后请每组代表分别回答)(10分)。
a、为什么“心里不宁静”的作者要“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b、为什么认为月色“恰到好处”?
c、为什么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七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地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小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了解、探索地球的起始单元,引导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这一科学史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培养过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科学探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多数学生已经具有收集资料、分析整理概念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程的标准和我对本课的理解,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它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了解地球的概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合作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四、教学准备:。
教师:认识地球的视频.文字及图片资料,地球仪,小船。
学生:查阅人们对地球的猜想及认识方面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五、教学与学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本课用资料、文字、图片,让学生整理分析得出结论。采用多媒体展示,结合探究式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了解古今人们探究地球的历史的全过程,自主开展探究活动,给学生显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资料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我认为这样导课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认识事物的过程之中,拉开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序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通过师生资料交流汇报: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300千米,周长约4万千米。
2、科学探究起始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科学课教学应时刻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适时引导学生提出“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的?他们认识地球是什么样的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图片及视频资料:第一幅是古人设想的“天圆地方”图;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古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猜想,你认为这些猜想有没有漏洞,引出第二盖天说,介绍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正是这种地球观的体现。让学生思考这种学说你有没有问题或质疑,学生充分开动脑筋,提出各种质疑。既然“盖天说”是错误的,由此引出“浑天说”及阿基米德根据月亮的影子判断出地球是球形的……意在给学生提供自主交流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真正在探究中学会科学知识,而不是老师的生硬灌输。同时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古人会有这种认识,这些想法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可笑,可是收到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人们只能得出这种结论,古人的科学水平在发展,他们对地球的认识才跟着一点点提高,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自己感受到这一点,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3、我们生活在海边,海边的人观察远处的帆船,发现船只在进出港时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引导学生用地球仪和小船做实验,比较船只在平面上航行和在球体上航行有什么不同,这是本课的难点,如果凭空想象,对学生来说有难度,可是实际实验会发现现象非常明显,效果很好。
4、在最后一个环节中,从问题入手,利用导向性的语言:“历史上人们又是怎样证实地球是球体的呢?”引出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里采用师生讲故事,多渠道展示资料。课件展示:麦哲伦航海史;图片、文字等资料交流。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伟大的发现都凝聚了人类不懈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愿意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5、自由活动:
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会知识并不是目的,关键是启发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目标。因此,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地球是球体,自主开展探究活动。这个环节设计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并能用观察到的现象去论证事物本质的能力。
总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学生有效学习,引导学生互动,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从而有效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八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先生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十、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荷塘月色课件篇十九
《荷塘月色》作于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压抑、沉闷之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逃避,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理解具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坐实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这篇散文的误读。
作品中的“心里颇不宁静”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是因大革命失败而来,就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原因在大革命失败,也可能原因在家庭琐事。总之,作者是想找一个“逃遁”之所。所以具有日常性的“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特别美的荷塘才会变得美伦美奂。这样的荷塘首先是自然的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都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与诸如“舞女”“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梵阿铃”等联系了起来。荷塘之美被是清醇的,但是喻体却是艳冶的。在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形容荷塘与月色,但同时也表现了艳冶的想象。但不管怎样,艳冶的梦想是在半遮半掩中表现出来的。接着作者进行了深度的时间性想象,即将想象由现实/荷塘引入历史和文化,写出历史上许多采莲的盛事来,直接地写出历史上与采莲有关的情事。先是写出皇家的采莲景况,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写出“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热闹场景。但因为自己不是皇帝,而就是皇帝则事过时移,因此心里不免酸楚起来。于是又把自己放到平民的位置上写出民间采莲的情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迷恋过人头的莲花中,男女嬉戏,低头弄莲子相爱的场面。
无论是写现实中的荷塘的美,还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文本的总体指向都与娱乐有关。在写荷塘的现实部分,一系列的比喻,如“凡俄琳的歌声似的”“刚出浴的美人似的”,很显然是个体的欲望呈现。就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所想到的也都是与情爱有关涉的,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历史上的情事,使“我”心旷神怡。即使意识到现实/今的逼迫,但也不想回到现实。
但就在他反复咀嚼“弄莲子”,细诉内心“爱子”的心意的时候,突然到了家门口。因为是如此的沉浸,以致忘却了现实,而当现实突然出现的时候,所以吓了一跳,因此文中才有“猛然抬头”之说。一切的爱情想象,面对这现实中熟睡的妻子――家庭以及家庭道德责任的时候,都不得不烟消云散。所以说,这篇散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艳情想象,一场士大夫的艳梦。
这部写了士大夫艳情白日梦,但是这样的梦想又总是被现实所搅扰。这就形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既放纵/想象又约束/现实之间的振荡文本结构,既以谨严缜密的结构约束放纵想象的文本形式。在这篇《荷塘月色》之中是如此,在另外一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同样表现出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05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