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招考委正式发布“山东省2020年高考暑期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2020“新高考”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这次改革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政策点多、涉及面广,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此,“山东教育发布”拉开帷幕2020“新高考”栏目集中刊登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解读文章。请编辑注意。
项目内容 | 《实施方案》 | 现行高考 |
考试科目 | “3+3”考试模式(国家统一高考3科语文、数学、外语,加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选的3科),不分文理科。 | “3+1”考试模式(国家统一高考3科语文、数学、外语,“1”为文综/理综),文理分科。 |
考试成绩 | “原始分+等级分”呈现。语文、数学、外语3科原始分数与学业水平等级考试3科转换位次分相加。 | “原始分”呈现。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综/理综4科原始分数相加。 |
招生要求 | 不分文理科,高校确定招生专业(专业类)的选科要求,至多3科选考科目。 | 分文理科,高校无考试科目范围要求。 |
报考科类 | 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3类 | 文史类、理工类、艺术文、艺术理、体育类等5类 |
录取批次 | 普通类录取批次改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3个批次;体育类录取批次改为提前批和常规批2个批次。艺术类录取批次不变。 | 录取批次包括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常规批、专科提前批、专科常规批等5个批次。 |
划线办法 | 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实施分段划线办法,分一段线、二段线,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 划分本科、专科线。 |
志愿与录取 | 平行志愿批次以“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1个“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普通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96个,艺术类和体育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60个。按照专业平行志愿录取。 | 平行志愿批次以学校为志愿单位。普通批填报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按照高校平行志愿录取。 |
与当前高校暑期招生工作相比,实施方案的改革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当前高考的实施3+1“考试方式,考试科目由语文、数学、外语(包括笔试、听力)和综合/综合组成,考试时间安排在7月7天-8天。
2020高考是在夏天进行的。”3+3“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包括笔试和听力测试)等3科目,以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化学生物学等6可选的3章节。语文、数学、外语(笔试)考试安排在7月7总天数8星期天下午,外语(听力)考试将进行两次,均安排在1月85月1日上午,两项外语听力测试的分数被纳入外语科目的分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日程安排是7月9天-10天。
落实学术水平”6选择3“等级考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选择考试科目,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8周日上午,主要考虑的是避免夏季雷电等恶劣天气,增加考试机会,有利于降低考试风险,保障考生利益。
根据试点工作要求,取消文理综合考试科目,7月8周日上午没有安排考试,这是基于全国高考统一的临时措施。目前,只有6试点省份取消了文理综合考试科目,其余省份仍在取消7月84月1日上午,组织了一次文理综合考试。根据改革范围的逐步扩大,国家将调整高考时间。
本次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文学/科学的原分组成,总分为750要点。
2020高考成绩还在750语文、数学和外语3受试者使用原始分数,每个受试者的满分为150分数;候选人的选择3原始分数的满分是100分数,转换为职位分数并包含在总分中。转换后,每个科目的满分为100要点。
分数转换的目的是解决不同科目、试题不均衡、分数不均的问题3针对考试成绩不能直接添加的问题,采用了系统设计。在有关省份试点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采用等比折算原则,采取“一部一节”的形式,将分数转化为连续的排列,确保考生的职位不变,分数经过转换,确保分数转换的公平公正。
目前的高考科目包括理工、文史、文艺、文理、体育等5班级,录取可分为本科预科、自主招生预科、本科一般预科、专科一般预科、专科一般预科等5批、划本、专业科目线并依次组织录取。
20202004年,考试科目分为普通科目、艺术和体育科目等3一般验收批次分为提前批次、特殊批次和常规批次3体育运动分为预赛和常规赛2成批。普通类和体育类采用分段划线、分段填报、分段录取的方法,分别划定一段线和两段线。一段线组织考生填报本科愿望并报名;二段线组织考生填报剩余本科和专业愿望并报名。艺术类录取批次和评分方法基本不变。
实行分段划线、分段填报、分段录取的办法,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专业(专业)”志愿模式下,不可能划出一条本科线和一条专业线。过去几年,以学校为基础志愿填报单位:一所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填报多个专业。录取时,以学校为备案单位,一所学校只有一条录取线。改革后,采取“专业(专业类别)+学校”的模式志愿填报方法:立项时以专业为立项单位,直接投资专业。每个专业的报考人数和分数都不一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差距很大。一个本科或专业分数线很难覆盖所有专业录取线。因此,不是用“一刀切”的办法划定一个本科和专科线,而是将考生分为两个弹性部分,这样可以淡化学院的批次界限,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能够顺利完成招生计划。
二是确保有序备案和准入。它分为两部分。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候选人应依次填写申请表。第一部分考生应先填写本科申请表,以免部分分数较高的考生受到影响志愿填报如果不合适,差距太大,即使第一次不录取,也可以继续补考剩余的本科专业。同时,也可以避免高水平大学专业之间的差距过大。
三是淡化专业批次概念。专科学校边界的取消,打破了现有的高校专业人工评分模式,促进了各高校在同一平台上竞争,激发了高校的发展活力。
四是创造条件逐步减少招生批次,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明确指导之一。从完全分离的本科批次和专业批次,到淡化专业界限的剖面线划分,为条件成熟时减少录取批次提供了探索和实践。
目前高考考生的申请以学校为基础,一般批次填写12大学生志愿者(每个大学生志愿者都可以填写)6专业志愿者和专业调整志愿者)。
20202004年,志愿设置采取“专业(专业类别)+学校”的模式,1“专业+学校”是1志愿者。一般应用程序的最大数量不超过96不超过艺术和体育60其中之一。
改革后实行“专业(专业)+学校”志愿填报这样可以提高专业与兴趣专业的匹配度,避免因调剂录取而出现大量考生不符合专业意愿的情况。由于文理和报社两方面的考虑,重大调整志愿已取消。此外,还考虑了高校优先选择或专业优先选择的不同情况,志愿填报数量要适当增加。上海、浙江改革后96和80我省拟设立的普通志愿者不超过96其中之一。候选人可以填写他们所有的愿望或选择填写其中的一些。
@xuefen.com.cn 2013-2022 闽ICP备2023010389号-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