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改革政策新方案(2021高考实施)

2020/05/16 04:50:42文/admin

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

二。基本原则

. 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优化体育与美容考试招生制度。

(2)完善评价机制和选择水平。要把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作为改革的重要支撑点,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取消文理科,增加考生的选择权,提高考试选拔与人才培养的契合度,促进科学的人才选拔。

三是完善规章制度,促进公平正义。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完善考试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平。

四是加强统筹规划,有序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纳入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设计。要综合考虑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统筹推进考试、招生、招生改革。正确处理社会期望与我省教育发展水平的关系。合理确定改革的进度和力度,确保改革的稳定实施。

三、总体目标

. 相关配套改革方案将有序出台。到2020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完善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强监管的体制机制,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河南省情的考试招生制度。

四、 主要任务

(1) 促进继续教育的公平机会。

. 加快我省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建设,积极争取部属大学等重点大学扩大我省招生规模,创造条件,为我省考生提供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2。逐步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人数。认真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试点高校农村学生自主招生专项计划、省级重点高校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人数。

降低和规范高考加分。高考加分项目和分数将大大降低。除全国统一的高考加分项目外,不增加省级高考加分项目,将高考加分的激励导向功能转移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来。进一步规范储备奖金项目实施,严格程序认定,加强资格审查,做好公示工作,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入学公平。

四。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基础上,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招生办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学校差距,解决择校与招生矛盾。深化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建立高中招生制度;实行合理分配高中招生名额的招生办法优质学校到本地区初中,且名额不得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比例;完善招生制度,规范招生行为。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入学考试政策措施,确保农民工子女入学和入学机会公平。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一。提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测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学生毕业入学的重要依据。考试分为资格考试和选拔考试,并计入高校招生总分。资格考试范围涵盖国家规定的高中各科目必修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考生可根据高校和本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3门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校期间,学生可参加同一科目的两次资格考试和一次选拔考试。考试由省教育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省级考试招生机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规定严格执行。命题由省考试命题委员会组织,省考试招生机构实施。中学应合理安排课程安排,改进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更好地适应考试改革的要求。2016年,省教育厅出台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从2018年秋季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正式实施。

2。进一步规范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发现和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毕业入学的重要参考。建立规范统一的全省高中生综合素质档案,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管理平台,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谨,公开透明,内容真实。高校要研究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重要参考作用。2016年,省教育厅出台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7年试行,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正式实施。

三。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含大专院校,下同)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形式上与普通高校相对分离。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考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结果进行文化素质评分,并参照综合素质评价。完善高职院校自主考试招生办法,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完善五年一贯制和三、两阶段招生制度。探讨高职院校招生方法的综合评价。2017年后,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学生仍可以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加快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学业水平测试和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根据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突出能力和创新型,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能力他们所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要加强专家考官队伍建设,加快试题库建设,加强命题考官管理,提高命题考官素质,完善绩效报告制度。

(3) 改革招生机制。

一。完善招聘选拔机制。高校应当合理确定考试招生的标准、条件、程序等内容,列入招生条例,提前向社会公布。要加强招生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重大招生事项中的作用。我们可以聘请社会监督员到学校的考点和招生现场,监督第三方的招生工作。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和处理有关问题。建立招生责任制,完善校长发布录取通知书制度,对录取结果负责。

改革招生方式。继续实行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填报志愿。2016年以来,三批本科高考和三批专科普通招生(除艺术、体育等高级批次外)试行平行志愿填报。2017年以来,三批本科和两批本科合并招生,逐步减少普通本科招生批次,克服了单纯用招生批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大学的倾向。加快改革考生按总分、专业抱负和学习能力填报和备案方式。

三。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渠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确保社会成员有多种机会参加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职分类考试,成人高考等考试,并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识别转化体系,促进各种学习渠道、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衔接,构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4) 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一。加强信息披露。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规定、招生计划、考生资格、招生程序、招生结果、咨询申诉渠道、重大违规行为处理结果等信息,招生审查结果等,并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加强考试安全。要坚持严格考试管理,加强考试招生秩序综合管理,健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考试联动机制,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各项教育考试的安全管理和技术防范工作,严格考试作风和纪律,规范考试行为,确保考试安全。健全考试招生诚信制度,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健全学生和学校考试招生诚信档案,落实诚信成果使用要求。

三。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要加强对考试招生全过程的监督,各级公安、监察、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教育等部门要加大对考试招生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违法行为,及时公布查处结果,严格追究责任。

.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要加强统一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系,为外语学科提供两次不分文理的考试机会。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含外语听力)三门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三门科目组成。保持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不变。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服务和引导,引导学生合理确定学科。

改革招生机制。推进以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高校应根据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科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v.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充分认识改革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细化实施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目标,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方案,注意分类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措施,确保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省。

. 要充分认识改革对教育教学的重大影响,积极创造条件,确保高中和高校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先调整学科教师结构。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教学设施建设,为学校更好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加强考试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教育考试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各级考试招生机构和考点学校要协调有关资金,确保标准化考点运行,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补助。省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及时调整高考招生费标准、普通高考监考人员补助标准,确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职业技能考试、职业适应性考试顺利实施。实施科学规范的教育考试监考人员选拔制度,加强培训,建设责任心强、业务优秀、相对稳定的监考人员队伍。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任务的要求,要加强考试招生机构建设,提高教育考试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注意宣传引导。要广泛宣传改革方案,深入解读改革政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为顺利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创造良好氛围。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毕节专科学校有哪些 毕节专科学校名单
珠海的大专院校有哪些 珠海大专院校名单
乐山有哪些公办大专 乐山公办大专院校名单
保山的大专院校有哪些 保山大专院校名单
甘肃高考科目有哪些2020 甘肃高考具体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