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院系介绍

2015/01/05 02:15:41文/网编1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哲学等门类。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


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整体迁至湖北江陵,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校园概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和近万台随时上网的计算机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


办学思想


学校以温家宝总理为母校的题词“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作为校训。在总结办学经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将“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长远目标。学校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完善学科体系,努力为解决我国和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19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83人,教授420人,副教授497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10人(含青年项目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优青科学基金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31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教授33人。近年来,学校新增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8人。2008年,我校成秋明教授继我校赵鹏大院士之后,成为荣获国际数学地质学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的第二个亚洲人。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4个。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地球科学类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学校拥有纸质图书资料155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67个,多媒体资源近60000小时。从20世纪50年代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三峡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已建成为“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依托三峡秭归实习基地建设了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其影响辐射全国。


1、地球科学学院


2、资源学院


3、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4、环境学院


5、工程学院


6、地球与空间信息学院


7、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8、经济管理学院


9、外国语学院


10、信息工程学院


11、数理学院


12、体育部


13、珠宝学院


14、艺术与传媒学院


15、公共管理学院


16、马克思学院


17、计算机学院


本科专业


法 学 2个


工 学 29个


管理学 9个


教育学 1个


经济学 2 个


理 学 12 个


文 学 2 个


艺术学 4+1个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介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成都双流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 成都双流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2022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就业情况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好不好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怎么样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