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

2017/05/19 03:56:28文/网编2

学分网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学分网。

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

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与温度的铅直向分布有很大不同。图3—19与图3—20分别为太平洋和大西洋准经线方向断面上的盐度分布。

由图可见,在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海水只涉及不大的深度。其下便是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下沉后向赤道方向扩展的高盐水,它分布在表层之下,故称为大洋次表层水,具有大洋铅直方向上最高的盐度。从南半球副热带海面向下伸展的高盐水舌,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可越过赤道达5°N左右,相比之下,北半球的高盐水势力较弱。高盐核心值,南大西洋高达37.2以上,南太平洋达36.0以上。

在高盐次表层水以下,是由南、北半球中高纬度表层下沉的低盐水层,称为大洋(低盐)中层水。在南半球,它的源地是南极辐聚带,即在南纬45°~60°围绕南极的南大洋海面。这里的低盐水下沉后,继而在500~1500m的深度层中向赤道方向扩展,进入三大洋的次表层水之下。在大西洋可越过赤道达20°N,在太平洋亦可达赤道附近,在印度洋则只限于10°S以南。在北半球下沉的低盐水,势力较弱。在高盐次表层水与低盐中层水之间等盐线特别密集,形成铅直方向上的盐度跃层,跃层中心(相当于35.0的等盐面)大致在300~700m的深度上。南大西洋最为明显,跃层上、下的盐度差高达2.5,太平洋和印度洋则只差1.0。在跃层中,盐度虽然随深度而降低,但温度也相应减低,由于温度增密作用对盐度降密作用的补偿,其密度仍比次表层水大,所以能在次表层水下分布,同时盐度跃层也是稳定的。

相关阅读: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盐度的平面分布
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陆地环境知识点
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知识点
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环境知识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