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学在省内还是在省外比较好,报志愿时选择省外的大学还是省内的大学是每年大部分考生的难题,对此人们看法不一,所以考大学在省内还是在省外比较好呢?下边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省内外高校地域层面比较
抛开大学的排名不谈,单从地域层面来看,省内、省外高校最大的区别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以省域为界做出的区分。通常情况下,到省外高校就读的大学生普遍离家比较远,当然也有少数例外。
到省外读大学,学生进入相对陌生的环境学习成长,离父母亲人等“靠山”比较远,有困扰、有心结、有麻烦的时候,往往都需要自己解决,不太可能向过去一样随时随地向家人倾诉、请求帮助,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更加独立自主地生活。
身处异乡,发展理念、环境条件、风土人情、移风易俗等也有利于开阔眼界,对于大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地锻炼成长比较有利。
相比之下,在距离与家较近的省内高校就读,对大学生来说更有熟悉感、安全感,大有“主场作战”的优势,周末回家与父母团聚很方便。有的大学生甚至每天都可回家居住,学习生活的舒适度、幸福感更高。
同档次的高校,省内录取分数也比省外高校更低一些。以四川大学为例,能上该校的分数,要到比成都地理区位更优的大城市去上全国排名与四川大学相仿的高校,几乎不太可能。
不同省份考生会给出不同答案
全国2740所普通高校分布在各个省份。无论是高校总体数量的分布,还是名牌大学数量的分布,省与省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众所周知,北京有九十多所普通高校,可谓高校众多、名校云集,985大学就有8所,211大学多达26所,名校之多堪称全国之最。
以高考大省河北为例,省内虽然有一百多所普通高校,可一所985大学都没有,仅有两所211大学,其中之一的河北工业大学还地处天津,不在河北省内。
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省份,普通高校总体数量几乎没有什么优势,更谈不上名牌大学的数量优势。
我国高校分布的现实,决定了不同省份考生看待到省内、省外读大学哪个更好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
到底是选择省外高校就读,还是就在省内读大学生呢?聪明的高三学生往往这样选,就是坚持把高考志愿与自己的发展目标有机统一。
换而言之,就是把自己心仪的高校、专业,与自己的高考分数、发展规划有机的统一起来。同档次的大学,在不挑就读专业的情况下,当然首选区域比本省更优的省外大学,同等条件下优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
高考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个,填报是有技巧的。无论考生聪明与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在充分兼顾自己的兴趣、意愿、高考成绩的情况下,注意所填志愿的梯度,同档次的志愿高校,不管是省内、省外高校,应当坚持区位优势更明显的高校优先。
其实只要考生的高考分数足够高,考大学在省内还是在省外比较好那都将不是什么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加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学分网。
@xuefen.com.cn 2013-2022 闽ICP备2023010389号-3 最近更新